第一篇:2012上海高考历史考纲变动信息-最新高三历史
非著名历史高级教师
上海市重点中学资深王牌历史辅导教师 ***
2012届上海市高考历史变动情况说明
(内部会议整理稿)
2012.3.11.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杨老师发布
一、客观题与主观题的题量与分值变动:
客观题共35题,其中3分题共5题,分值共计75分。主观题的题量(六道)有可能减少,难度有所上升(主观题中第一问的基础知识考试部分删除,放到客观题中考查)。
二、主观题突出“组织性”的回答(有条理,有逻辑,语句完整);同时注意核心知识的运用,边缘知识不得分。
三、SOLO题的评分要求做了较大的调整:
1、删除了五个层次的“视角”提炼得分。删除理由:这种评分要求已经造成思维的僵化、模式化;学生重视视角的提炼,而轻视论证的过程。如大部分学生的论点很好,但是论述过程如同流水帐,不伦不类。调整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观点论证好。
(个人观感:请关注以前的论述题,尤其是以前的材料结构分析题或小论文题的赋分要求!)
2、今年评分重视四个方面的要求: ⑴、依据材料提出观点(3分)要求:①与材料相关度; ②概括或完整的提炼程度; ②新颖或深刻程度。
⑵、材料与史实的运用程度(4分)
【得教材者得天下,上海名校历史名师帮您解读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绝对超凡的历史学习体验,弥补您此生没遇到顶尖名师的缺憾!请联系杜老师:***】
非著名历史高级教师
上海市重点中学资深王牌历史辅导教师 ***
要求:①是否运用了材料,使用其它材料是否匹配 ②引用材料属于核心史实,还是边缘史实 ③举例的完整度,比较全面还是某一方面 ⑶、论述(5分)
要求:①论证过程具有逻辑性、完整性;还是紊乱的、跳跃的。②论证过程所使用的史实与观点是否对应,还是两张皮。③有史有论,史论结合。⑷、组织(3分)
要求:①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②表述连贯;不是列举的方式 ③历史术语是否准确。补充说明:
1、学生只有观点和论述,没有史实,一分不给。(见到史实才评分);
2、小论文表达要具有历史感,不能用其它学科(如政治)等术语;
3、观点立意宏大,达到哲学的超时空高度,大讲道理等,对得分无益;
4、历史注重向后看,而非向前看(看未来)。一谈历史问题,总是要联系现在、展望未来等,这种思路对高分同学不利。
5、不要停留在逻辑推理的层面去演绎,要注重在历史过程中去展开(不要写成时政文体或政论文体)。
【得教材者得天下,上海名校历史名师帮您解读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绝对超凡的历史学习体验,弥补您此生没遇到顶尖名师的缺憾!请联系杜老师:***】
非著名历史高级教师
上海市重点中学资深王牌历史辅导教师 ***
6、一般来说,观点是多元的。只要学生把材料看清楚,从材料中形成观点,论述过程自圆其说即可。例如:2011历史高考。39.(4)(15分)
答案l: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3—7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得教材者得天下,上海名校历史名师帮您解读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绝对超凡的历史学习体验,弥补您此生没遇到顶尖名师的缺憾!请联系杜老师:***】
非著名历史高级教师
上海市重点中学资深王牌历史辅导教师 ***
【长期在重点中学高三历史教学一线工作,能教善研。善于调动学生与激励学生,思想前卫观点先进教法超前,精通上海高考考点与上海历史教材,方向准,方法精,效果佳。以谈话与研讨方式专家级教学,超一流的教学与辅导水平,绝对杜绝死灌、死背书式的陈旧教学模式。一轮复习一般只用十二次完成,二轮十次左右。曾在上海某著名机构辅导过上海中学文科实验班石同学2011年成功保荐清华大学。绝对高端超一流的历史一对一辅导!】
【沪上家教吧倾情推荐,名校名师名家教强强联手打造高端家教一对一旗舰!请联系杜老师:***】
【得教材者得天下,上海名校历史名师帮您解读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绝对超凡的历史学习体验,弥补您此生没遇到顶尖名师的缺憾!请联系杜老师:***】
第二篇:上海历史高考会考考纲重点整理7(推荐)
91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儒学的演变
一、先秦儒家: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2、孔子的主张:①“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③“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3、评价:保守的一面:面对春秋以来的社会大变革希望通过恢复过去西周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实现治国救世,且强调等级制度。积极的一面: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二)孟子继承、发展儒家学说
1、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2、孟子的主张: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3、评价:“仁政”的主张是当时抑制统治者暴政的有力武器,民本思想也考虑到下层民众的需要,被广泛认同。但孟子的“民本”观念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
(三)荀子的思想:①从“性恶论”出发,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二、两汉经学:
1、背景:
①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②汉儒大家董仲舒,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具体内容: ⑴ 提出“天人感应”: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神圣化
⑵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⑶提出“三纲五常”: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
⑷提出“大一统”的主张: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⑸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2、儒学的经学化(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
①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②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3、影响:
①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位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②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第-1 页
92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三、程朱理学
1、背景:
①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儒、道、佛三教并行对儒学的正统地位构成威胁,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
②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内容:
①北宋中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二程”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②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③“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3、影响:“二程”、朱熹的学说世人习称“程朱理学”,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严重束缚个体独立、自由,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独特民族性格——重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有积极意义。
四、王守仁的“致良知”
1、明代理学家。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心,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吞,故必须“除人欲,恢复良知。”
2、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3、地位:他的学说在明代中后期十分流行。
第五课、儒家文化的传播:辐射东亚
1、儒家文化圈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
2、儒家在东南亚、东亚各国的体现:
⑴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
⑵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⑶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选拨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3、儒家文化对越、日和朝的影响:
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渗入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至今这些国家还保留着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
第6课 中国近代思想潮流的演进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⑴明末清初,伴随着传教士的到来而兴起的西学东渐终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终止;
⑵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⑶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学对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
2、提出目的: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朝统治的作用。
第-2 页
93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3、实施的过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派留学生出国,培养近代人才。(具体了解洋务运动)
4、合理性与局限性: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识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但仅在器物层面上零星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是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二、进化论的输入
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需要西方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2、目的:用进化论观点,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3、结果: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
4、影响:为中国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三、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后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2、地位:表达了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3、作用:在宣传和鼓动革命、动员和组织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七课、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阵地)。
3、中心: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4、内容:
⑴前期:主要是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⑵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5、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中西文化论战
1、原因: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了一些人的反对。
2、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观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
3、反对派的观点:
①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以中济西”论 ②五四运动之后,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 ③梁漱溟“三阶段论”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
第-3 页
94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4、评价:这场中西文化论战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而产生的不同治国救世主张的碰撞。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第10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交通的改进: 1、1881年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2、交通工具的改进:轮船、火车、汽车的引进(出租汽车和公共汽车,有轨和无轨电车)
二、民间社团
1、兴起的原因:西人社团的示范作用;“群学”思想的输入;20世纪初年清政府“新政”举措;社会“合群”意识的提高。
2、民间社团创建历程:
⑴甲午战争后: 1895年,康有为成立强学会,开启了国内立会之风。其他团体。⑵民国后: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
3、民间社团的性质:政治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立宪团体;经济性-----商会(如:上海商务会等)
文化性-----教育会(如江苏教育总会);科技性------中国科学社等
4、民间社团的作用:鼓吹政治变革,传播西学新知,改良风俗,对于营造维新舆论、开通社会风气、集聚变法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背景:
①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②尤其是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涉及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2、内容:
① 服饰:辛亥革命以后,许多象征封建等级特权的服饰,如顶戴花翎、补服黄马褂等被淘汰,洋装洋服开始流行。民国初年,男子礼服一般为西服和袍褂。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大城市里流行的男装是西服、中山装和长衫,女装主要是旗袍。
② 称谓和礼节:民国成立后,政府明令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或“君”相称,并颁布专门的《礼制》,废止跪拜、请安等旧礼节,改用鞠躬礼和脱帽礼、西方的握手礼。
③ 社会观念:服饰、称谓和礼节的变化,是社会平等意识的体现,其意义在于破除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代之以人格的平等。
理解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第十五课、开埠之前的上海。
1、设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正式设置上海县。
第-4 页
95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第十六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1、上海开埠: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2、租界的设立:
1845年,以《虎门条约》(《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影响: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3、租界的市政:
市政委员会:1854年,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产生。这个机关在中文中被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状况: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事实上实行华洋杂居。
结果:工部局的建立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的“国中之国”。
第十七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民族工业的创建:
1、背景: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形成以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
2、过程:
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3、结果: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时间市场的东亚枢纽,民族工业繁荣。
第二十课、古代的史家和史籍
1、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与他的《史记》。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当政时期,他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完成了不朽名作《史记》。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创造性地运用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完整地叙述了我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约3000多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重要人物的传记,“表”采用表格形式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专记典章制度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经济等。纪传体的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写成《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年月顺序,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迄北宋建国前1300多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编年体的史书以时间为线索。为赞誉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后人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的“两司马”。
3、唐代的刘知幾和清代的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两位著名的史学理论家。
①刘知幾生活在唐武周、中宗时期,潜心于《史通》的写作。刘知幾论史学编撰,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三长”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② 章学诚,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写成《文史通义》。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信史。
第-5 页
96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第二十一课、史学的转型。
1、背景: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也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
2、代表人物与著作:1901年、1902年,梁启超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激烈的批评。倡议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
3、特征:新史学在历史观念、治史目的、对象等方面,都与传统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位帝王个人提供借鉴。总之,新史学的宗旨世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第30课 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
洛克的分权说
1、地位:继承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
2、观点:是首创了建立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政治分权说。认为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的权利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3、著作:《政府论》
第三十一课、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一、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1、孟德斯鸠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论法的精神》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
2、孟德斯鸠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他认为,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3、孟德斯鸠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二、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
1、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是伏尔泰。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2、伏尔泰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3、伏尔泰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利以免无政府状态;实行政教分离。他还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三、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1、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他从探索怎样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不自由的问题入手,最终得出革命的结论。
2、卢梭认为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3、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提出人民主权说。卢梭认为,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卢梭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四、启蒙运动:
1、批判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2、宣扬自由和平等: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利。
第-6 页
97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3、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三十三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一、现代化的定义: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及西欧地区,随后扩展到世界其它地区。
二、现代化在英国率先启动的原因:作为现代化起点的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这与英国在17—18世纪所形成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政治条件密切相关。(见第四册提纲)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第四册相比侧重于完整的工业化的过程)1、18世纪下半叶,英国诞生了第一个现代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2、瓦特成功地研制出“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
3、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它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4、19世纪初,蒸汽机车和蒸汽船的发明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5、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诸多工业部门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过渡,从而率先进入工业社会。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第四册相比侧重于对英国的影响)
1、产业结构:工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2、社会生活: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结构:贵族、乡绅的社会影响力下降,农民的人数日益减少,新生的企业主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紧密相连的商人、银行家等阶层的地位不断上升,产业工人的队伍成长壮大,4、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劳资矛盾凸显。
5、在圈地运动、海外扩张、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浪潮的推动下,19世纪中叶的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型。
第三十四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一、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1、在欧洲大陆,法国是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
2、法国经济工业化的过程:
①18世纪下半叶,通过从英国引进新技术,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海外贸易和扩张活动也为法国发展大工业积累了巨额的资金。
②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技术革新等方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③1815年后,法国政局趋于平稳,工业革命进入大发展时期。通过从国外大力引进机器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技工等手段,法国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④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段,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
⑤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式,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3、政治民主化进程:
①思想启蒙运动和1789年发生的大革命扫荡了法国传统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为法国现代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时,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法国最终建立。
第-7 页
98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二、德国统一与现代化
1、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2、德国现代化的条件:
①1806年,拿破仑统率的法国军队摧毁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②1848年“三月革命”后,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相继采取君主立宪政体,并进一步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德国现代化的启动:普鲁士通过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用“铁和血”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3、德国现代化的成就: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成为欧洲第一号工业强国,诞生了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
4、德国现代化的局限:由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扩张性。
第三十五课、现代化北美、东亚的扩展。
一、美国的崛起
1、美国崛起的条件:
①19世纪,美国得益于独立后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和自由传统 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
③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和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迎来了美国工业化的新高潮。
④19世纪下半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贝尔、爱迪生等人的一系列技术发明,为美国的工业化插上了翅膀。
2、美国崛起的过程: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美国的工业化也是始自纺织业,有了自己的创新:怀特尼发明的轧棉机。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直接推动了内河航运。
美国紧随英国之后开始修建铁路,推动了西部的开拓。
美国的机器制造业与同期的欧洲国家相比,以生产的标准化见长,促进了流水线式的规模生产。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美国此轮工业化的主要增长部门是新兴的电讯业和一些重工业部门,如钢铁、电气、石油、化学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成为美国工业化的标志。
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资本主义大农场采用农业的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3、美国现代化的成就:到20世纪初,美国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
二、日本“脱亚入欧”
1、日本现代化的启动:明治维新 内容见第四册提纲。
①政治:明治维新的出发点是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针对过去的封建割据状态,明治政府采取“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等措施,在政治上重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②文化教育:一方面向欧美国家积极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另一方面在国内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包括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通过政府扶持的形式兴办高等教育。
③军事:“强兵”是日本改革的重心所在。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取消武士的从军特权。同时,通过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第-8 页
99高三历史知识要点
④经济:日本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为了发展农业,日本改革土地制度,确认土地私有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
2、日本现代化的成就:
①经济: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一个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②政治:1885年实行内阁制,1889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召开了议会,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日本现代化的局限:
日本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国家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部手中,把军事工业放在发展的首位,给后来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伏笔。现代世界的形成
第-9 页
第三篇:201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考纲解读
201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学科
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2012、2013和2014年的考纲及其考试说明的对比,历史学科考纲在考试性质、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考试说明方面的唯一变化为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例10发生了变化,2012年和2013年的例10为2008年宁夏文综卷的40题,此题的特点为小切口、大跨度、深分析。2014年的考试说明例10变为2013年文综Ⅰ卷41题。2013年文综Ⅰ卷41题是两幅历史地图:东汉十四州和唐代开元十五州的示意图。要求考生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这种变化说明:
第一,试题难度的降低。2008年的40题是比较典型的学者题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2013年的地图题降低了考试的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
第二,试题的开放性增强。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历史信息,信息量很大,试题的答案不唯一。2008年的40题试题开放性差,答案唯一。
第三,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文字转变为历史地图。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地图的复习。
第四篇:好极了!【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考纲】
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考纲解析(提问版)
历史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内容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目的、内涵、对象、影响】
(2)宗法制【特点】
(3)皇帝制度【特点】
(4)三公九卿制度【名称、相互关系】
(5)郡县制【过程、影响】
(6)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当时、后世】
(7)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官职、地方官制、选官制度】
2.古代中国的经济
(8)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特点、评价】
(9)土地经营方式的演变【租佃经营的演变】
(10)金属冶炼、陶瓷【成就】
(11)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特征、地位】
(1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唐宋、明清时期的发展】
(13)资本主义萌芽【时间、地点、行业、特征、缓慢发展的原因】
(14)“重农抑商”【原因、过程、评价】
(15)“海禁”“闭关锁国”【原因、含义、影响】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6)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地位评价】
(17)老子、庄子【思想主张、评价】
(18)韩非子【主张、地位】
(19)墨子【主张、地位】
(20)百家争鸣【原因(政治、经济、文化、根本原因)、影响】
(21)董仲舒新儒学【新在何处、内容、作用】
(22)宋明理学【理学概念、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评价】
(2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背景、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评价】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4)四大发明、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成就】
(25)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行草书】
(26)书法发展【魏晋后,书法进入自觉阶段——隋唐注重法度或狂放不羁——宋以后,注重个性】
(27)绘画发展【战国帛画——魏晋人文画——两宋山水画/风俗画——明清新绘画(个性化世俗化)】
(28)文学发展历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宋明以后文学平民化趋势】
(29)戏曲发展历程【傩戏、南戏、元杂剧、清京剧(背景、过程、特点、功能、地位)】
5.古代中国的重大改革
(30)商鞅变法【背景、内容、性质、影响】
(3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性质、影响】
中国近代史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32)1840至1900年间西方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时间名称、背景、条约重要内容、影响】
(33)太平天国运动【文献、意义】
(34)义和团【口号、特征】
(35)洋务运动【时间、背景、指导思想、目的、成就、评价】
(36)维新变法【时间、背景、结果、意义】
(37)辛亥革命【背景、《临时约法》主要内容及意义、评价】
(38)五四运动【时间、背景、概况、意义】
(3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宣告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40)国民革命【时间、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政治基础、形式、意义)、失败教训】
(41)土地国民【时间、井冈山道路开辟、长征(原因、意义)、遵义会议(时间、意义)、西安事变】
(42)抗日战争【时间、三个阶段、两个战场各自特点、两条路线、重大战役及其意义、胜利意义】
(43)解放战争【中共争取和平的努力、解放战争(四个阶段、重大战役及其意义)】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4)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时间、原因、表现、影响】
(45)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迅速萧条、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每个阶段的起始时间、发展或阻碍的因素、表现】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46)维新思想【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特点】
(47)新文化运动【时间、背景、内容、意义】
中国现代史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8)新中国的筹备【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1949年9月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49)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名称、1954年宪法(内容、原则、意义)】
(50)“文化大革命”【原因、后果、教训】
(5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人大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制(表现、意义)、健全法制(修订1982年宪法、两个民告官法名称及意义、1999年“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5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提出过程、澳门回归的原因、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53)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的特点、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内容及意义;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时间、原因、特点、危害及教训);八字方针(时间、背景、内容、意义)】
(54)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内改革:农村、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准备、提出、意义);对外开放(原因、过程、格局)】
3.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55)新中国初期(50年代)的外交政策及其成就【三大外交政策名称;“一边倒”实施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间及意义;万隆会议的时间及意义】
(56)70年代的外交突破【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及意义;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意义;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57)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国际国内背景;如何调整;成就】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衣食住行的渐行西化、交通通讯工具日益近代化、大众传媒的发展;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受阶级斗争、政治因素影响深刻;改革开放后,个性化化发展; 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因素】
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9)三民主义【旧三民主的提出、内涵、意义】
(60)新三民主义【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
(6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发展过程(时间、思想);意义】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62)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时间、意义);杂交水稻(时间、意义);航天】
(6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背景、内涵、过程、意义】
(64)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时间)】
世界古代史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
(65)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地理条件、三次改革、特征、评价】
(66)罗马法【发展过程:《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背景、评价)】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背景、人文主义内涵、代表人物及主张、评价);苏格拉底(主张、影响)】
世界近代史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6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场运动名词解释;概念“人文主义”;概念“理性”;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比较三场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点:兴起高潮、批判对象、批判方式、核心、影响;相同点:根本原因、性质、影响)】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68)新航路开辟【时间、背景条件、过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69)英荷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及其地位;英国海上霸主形成过程;殖民扩张的影响】
(70)两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比较两次工业、影响】
3.欧美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7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大抗议书与议会斗争的实质、光荣革命爆发的时间及意义、《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及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惯例);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评价);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7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独立宣言》的意义;1787年宪法(制定背景、三大原则、评价)】
(7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89年的《人权宣言》核心思想:人权、平等;1875年宪法(内容、意义)】
(7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确立标志、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4.俄国、日本的近代化改革
(75)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原因(根本、直接)、主要内容、影响】
(76)日本明治维新【时间、原因、内容、影响】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其实践
(77)《共产党宣言》【实践、理论来源、意义】
(78)巴黎公社革命【背景、巩固政权的措施、性质、失败根本原因】
6.近代科学技术
(79)经典力学体系【建立实践标志、意义】
(80)进化论【诞生时间、标志、主要内容、影响(对宗教、对西方侵略、对19世纪末的中国)】 世界现代史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81)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特点、意义)
(82)新经济政策【实施时间、背景、内容(与展示共产主义政策)、新在何处、影响】
(83)斯大林模式【特点、表现、评价、教训】
(84)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各自改革侧重点、结果、局限】
2.罗斯福新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5)经济大危机【时间、原因、特点、影响】
(86)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影响、启示】
(87)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表现、意义);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表现、影响);建立福利国家(条件、内容、特点、评价);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应对措施)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88)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概念“冷战”;背景、形成过程及表现、影响】
(89)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六七十年代)【表现1:欧洲的联合(原因、过程、影响);表现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原因、影响);表现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原因、形成标志、影响);表现4:中国的振兴】
(90)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80年代末至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瓦解标志、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缓和的原因表现、动荡的原因表现);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表现));多极化的影响】
4.二战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9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制度化、体制化趋势)【时间、背景、主要内容、构成、实质、影响】
(92)世纪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形成过程、特点、地位;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时间、特点;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间、特点、合作形式】
(9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因、表现、评价、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
5.现代科学技术
(94)相对论【提出背景、过程、主要内容、意义】
(95)量子论【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内容、意义】
(96)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及意义】
6.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
(97)浪漫主义文学【兴盛时间背景、特点、代表】
(98)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盛时间背景、特点、代表】
(99)现代主义文学【兴盛时间背景、特点、代表】
(100)印象派美术音乐【美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
(101)现代派美术【特点、代表】
第五篇:2014年钢城四中高三历史考纲学习心得
2014年钢城四中高三历史考纲学习心得
考纲解读
1.新课标的历史考纲与教材不同,它是按古代、近现代的历史发展体系编制的。
2.主题思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体系。
3.突出能力考察: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但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命题时,往往会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4.强调再教育过程:新课标提出了新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把它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这给考试测量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
考纲变化
2014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历史学科与2013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变化不大,说明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考试试卷结构及其突出主干知识的总体命题思路仍将保持不变;强化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和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也将保持不变。
复习建议
考生下一阶段备考应该抓好基础和主干知识,熟读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重视以下知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英法美代议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造成冲击等。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古代经济结构特点、商品经济中的货币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响、工业革命、近代经济政策变化、新中国经济建设。必修三《文明成长历程》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考生应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采用编年史体例打通教材横向关节,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对同一历史阶段历史特征的明确认识。
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