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讯稿,简讯,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通讯稿、简讯、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通讯稿
1.通讯的概念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
简讯
简讯是指200字以内的短消息。
简讯的格式:(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4)结尾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新闻稿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
2、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3、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4、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2、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
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3、综合消息 :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
后再用事实作答。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3.主体 :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
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举例:
通讯稿
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成立,海天担任主任委员单位
(通讯员 XX)为了加强我国酱油行业管理,引导酱油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由中国调味品协会牵头,2011年7月6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酱油行业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在京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上,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选为酱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彪当选为第一届分委会秘书长。据悉,酱油专业委员会将对我国酱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行业标准化、铁强化酱油、行业技术升级、产品突破创新等方面发挥专业组织的力量。由于铁强化酱油的高起点和高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实施GMP和HACCP,海天在卫生部专家的指导下,在充足的准备下,海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验收,率先成为国家指定的铁强化酱油生产企业,也是当时华南地区惟一一家获得国家铁强化项目定点生产认证的企业。
在铁强化酱油产品上,海天一直坚持“加铁不加价”的原则,唯一的目的是想让每一位消费者真正能够通过使用海天调味品以及铁强化酱油在获得美味的同时能够改善健康。
简讯
为了加强我国酱油行业管理,引导酱油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由中国调味品协会牵头,2011年7月6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酱油行业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在京胜利召开。
新闻稿
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成立,海天担任主任委员单位
为了加强我国酱油行业管理,引导酱油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由中国调味品协会牵头,2011年7月6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酱油行业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在京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上,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选为酱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彪当选为第一届分委会秘书长。这体现了国家主管部门和同行业者对海天在行业中不论是地位还是影响力的认可。
据悉,酱油专业委员会将对我国酱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行业标准化、铁强化酱油、行业技术升级、产品突破创新等方面发挥专业组织的力量。
早在2006年,海天就被中国调味品协会和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食物强化办公室确定为首批铁强化酱油的试点单位。作为中国最大的酿造酱油生产企业,海天在产品研究和生产设备上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除了生产基地上的绝对优势外,海天酱油在生产技术上的投入也令其在铁强化酱油市场独占鳌头。由于铁强化酱油的高起点和高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实施GMP和HACCP,海天在卫生部专家的指导下,按照GMP和HACCP的要求,很快就完成了体系建设。同时,海天还按高标准要求新建了行业内一流的检测中心,购置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仪器设备,培养和配备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在充足的准备下,海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验收,率先成为国家指定的铁强化酱油生产企业,也是当时华南地区惟一一家获得国家铁强化项目定点生产认证的企业。
在铁强化酱油产品上,海天一直坚持“加铁不加价”的原则,唯一的目的是
想让每一位消费者真正能够通过使用海天调味品以及铁强化酱油在获得美味的同时能够改善健康。
第二篇: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一、对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简单认识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不单指报道策划,它是对新闻新闻传媒生存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报刊、通讯社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等)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进行的运筹和规划;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策划新闻又叫媒介事件和制造新闻,是组织的公关人员利用记者对于新闻的不断需求,而有计划、主动地制造出能够吸引记者报道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目的是引起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使组织的名字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出现,从而达到提高知名度、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目的。
二、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的区别
(一)涵义不同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虽然只有“新闻”与“策划”两个词组合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意思却差别很大。“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新闻策划”的涵义。“新闻策划”中,“策划”作名词,“新闻”修饰“策划”,合起来讲意思是“关于新闻报道的设计谋划”。进一步说就是围绕新闻设计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新闻是目的,策划是手段。“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报道的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新闻活动的行为,仍然属于新闻活动的范畴。
2.“策划新闻”的涵义。“策划新闻”中,“策划”作动词,“新闻”是“策划”这个动作的对象,合起来讲意思是“设计谋划新闻”。进一步说,就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策划是目的,新闻是手段。“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更类似于虚假新闻,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前,主观地进行制造新闻。
(二)运作不同
由于“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涵义不同,使得其运作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新闻策划”的运作。新闻策划,既然是围绕新闻设计进行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那么,在运作过程中,应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新闻策划的运作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2.“策划新闻”的运作。策划新闻,既然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那么,在运作中,应是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事实基础上,如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策划新闻的运作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是新闻媒体被社会各种利益集团所利用,借助新闻报道以达到其利益扩张的目的,这一般被认为是新闻炒作而不是真正的新闻策划。
(三)性质不同
著名报人普利策说:“新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之别。”从中可见,对新闻的定“性”是以真假作为区分,而不是以好坏作为区别。倘若硬要以好坏进行区别,也只能说:唯一的标准就是真假。依照这个标准,不妨也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中的“新闻”作一个定“性”。
1.“新闻策划”的性质。根据“新闻策划”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它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新闻策划”的新闻是真实的,是真新闻。
2.“策划新闻”的性质。根据“策划新闻”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它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策划新闻”的新闻通常是虚假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假新闻。
三、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联系
有学者认为“策划新闻就是于无新闻处觅新闻,多半要靠新闻从业者的经验和智慧嗅出新闻的味道,并加以发掘。它不是主观地制造新闻,而是前瞻性的预见新闻,充分地发掘新闻源的价值。所以可以说,新闻原本是存在的,只不过策划者将其‘挖’出来了而已。因为有些新闻就藏在看似没有新闻价值、很程式化或者很公文化的东西之中。”
由此,我们发现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好似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但是我们必须要把握一个分寸: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这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规律。新闻报道不能超越事实本身,只有当事实发生后,才能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离开了基本事实的新闻策划只是空中楼阁,策划出来的报道就是成为虚假报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三篇: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及联系
摘 要:为合理、有效地区分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本文分别通过对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报道题材和角度、报道形式,以及主要的新闻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避免因两者混淆而造成的诸多不利于新闻业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区别与联系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虽然都隶属于新闻媒体的一个部分,两者均具有新闻可读、可靠、可亲、真实的一面。但是,两者不论是在定义、特点,还是在价值取向、题材角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区别。为保障不同新闻类别分别发挥其相应的价值与作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准确定位、明确区分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1 定义与报道侧重点不同
目前,不论是新闻界还是学界对于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这两者均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和区别。《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是对社会新闻做了简单的定义,它定义社会新闻为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社会风气、揭发社会问题、宣扬社会道德,以及介绍民风民情、自然、社会的奇闻轶事的新闻,它涉及的范围较广。而著名的都市报和晚报很早以前就将民生新闻简单定义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它所涉及的范围就比较窄。总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定义不同,涉及范围不同,则报道的新闻内容的侧重点便不同,大体上两者都是以报道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社会新闻侧重于挖掘和报道发生在社会中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内容,多属于“软”新闻,而民生新闻则侧重于报道有关于民生的话题与内容,在注重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更加趋向于解读一些有关惠民的政策与方针,展示一些新的科技与发明等,又称为“硬新闻”。总之,这两者具有显著的区别。2 报道特点与功能取向不同
首先,不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民生新闻均具有新闻的主要特点,即新闻内容真实、可靠、客观、公正,新闻题材广泛丰富、报道内容通俗易懂且及时、有效。其次,在此基础上,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与功能取向各有不同,社会新闻的报道更趋向于趣味性,它对于新闻的内容的时效性的要求较低,且新闻素材的选择范围广泛,跨越性强,主要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主。民生新闻特别注重新闻内容的服务性,在报道方面,有严格的报道要求,即要及时的为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信息,最大限度帮助人民排忧解难,比如及时播报房价的跌升、菜价的涨落、养生的知识等;除此之外,民生新闻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热线电话等方式,实现群众之间想法与意见的良好互动,比如《都市热线》《健康养生讲座》等节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3 报道题材与角度不同
3.1 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
⑴及时、有效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涌现的新思想、新风尚以及新道德。⑵严厉抨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以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现象。⑶介绍和报道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民事及刑事案件。⑷报道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婚姻、家庭及先进事迹,弘扬真善美。⑸及时报道有关气象、交通的资讯,给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与生活提供方便。⑹介绍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风民情及风俗习惯,传播优秀的精神文化。⑺反映一些社会知名人物的文化动态和活动情况。⑻报道一些具有娱乐价值的奇人异事、趣闻、珍闻等。
3.2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劳动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与水平、教育收费制度与实施、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卫生与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通过比较,可以将两者明显区别,社会新闻的题材选择多趋向大众化、趣味性强,多为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素材,侧重于宣传真善美,而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民的生活,或者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除此之外,社会新闻的报道总是立足于“他者”的角度来评估和审视整个新闻事件,不论是娱乐新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奇人异事,其报道和调查过程都是非常客观的,不夹杂记者或者其他媒体人的私人感情色彩。民生新闻,侧重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本着自身为万千普通人民中的一人的角度和地位来进行新闻内容报道的,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下情上达”的价值功能,两者区别明显,不能混为一谈。4 报道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同
新闻媒体是促进人民与政府实现良好沟通的有效途径,得到了政府及人民普遍的关注。社会新闻既有正面的新闻报道,也有负面的事件报道,其反映的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发展的动态形势。民生新闻受到地域局限,一般只侧重报道本地区的重大新闻,宣传本地区特有的区域风情和文化,视角更趋向于平民化、本土化。比如,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天天630》栏目更多传递的是重庆人民的民风、民俗、民生、民权等。
第四篇:新闻话语与政治广告的联系和区别
新闻话语与政治广告的联系和区别
(一)新闻话语与话语分析
话语“是连结我和别人的桥梁,如果它一头系在我这里,那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话语是说话者跟对话者共同的领地。”①对“话语”的研究产生于语言学领域。有关话语权的研究吸收了来自多种学说的思想源泉。葛兰西(GramsciAntonio)的领导权理论、哈贝马斯(Habermas Jürgen)的话语民主理论、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理论,以及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泛符号化理论都为话语权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批判学派的观点认为,“话语”既是陈述,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系统的、有规律可寻的言说方式,“文本”和“语篇”是这种规则或言说方式的外在形式。话语不仅与语言有关,也与传播语境有关,“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②
20世纪80年代起,梵·迪克提出了将话语研究和媒体研究结合起来,将话语分析用于新闻报道这一特殊的话语题材。话语分析不仅对文本感兴趣,它也对话语的各种语境分析发生兴趣,也即是说,对制作和接受的认知过程以及语言使用和传播的社会文化因素感兴趣。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我们称为话语的这种语言运用单位进行清晰的、系统的描写。这种描写有两个主要的视角,我们简单称之为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文本视角是对各个层次上的话语结构进行描述;语境视角则把对这些结构的描述与语境的各种特征如认知过程再现、社会文化因素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③ 新闻话语是构筑在新闻信息的概念基础上,对新闻从形式上和语义上的结构、用法及功能的表述。④
“新闻即是一种再现的话语(representation diseourse)。”⑤与对文学进行话语分析而称为文学话语一样,对新闻进行话语分析,称之为新闻话语。⑥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话语研究教授梵·迪克认为,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政治、社会或文化事件的报道。在梵·迪克看来,新闻话语也是意识形态的话语,因为它必然表达和确认其生成者的社会和政治态度,涉及团体、行业、机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 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的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⑦
换句话说,媒体在报道中并不可能做到纯粹的中立,即使媒体想做到中立,毫无疑问,媒体工作者自身因素以及社会大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媒体的报道,影响 报道的客观性。
本论文的话语分析主要参考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的主体框架。梵·迪克新闻话语基本分析模型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宏观分析:包括新闻的宏观结构分析和新闻图式(超结构)分析;新闻图式(超结构)分析。“新闻图式”或“超结构”是梵·迪克提出的一种用来阐述话语的总体形式特征的宏观句法。
2、微观分析:对新闻局部即微观部分的分析,主要包括命题、命题群组、局部一致性的分析,以及对新闻隐含含义的分析。微观结构是表达最基本事件或状态的基本命题(即仅含一套主、谓结构)。这一层次的分析主要是对文本句子的句形、句义进行描写,对一些文本中的命题以及命题组群2的关系进行描述。
3、新闻话语风格分析和修辞分析。新闻话语的风格,梵·迪克认为,是说话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话语形式中进行选择的结果,是说话者社会特征和说话场合中社会文化的具体特征的显现形式或标志。关于新闻话语的修辞,梵·迪克认为,“新闻修辞的形式不仅仅是建立在语法层次的音韵学、形态学或句法的基础上„„它完全是通过运用提升新闻特征的各种相关性或显著性的方式来实现强调具体内容的目的。”梵·迪克的修辞分析包含为了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可信度等特征而使用的多种策略,如引语、数据、细节、隐喻、情感吁求、消息来源等,设计话语分析的所有层次。
(二)政治广告界定与分类
政治广告主要指在民主国家政党的一种宣传手段。美国政治广告大师凯琳达(Kaid,L.L.),曾替政治广告下了定义“政治广告可被视为一种传播之过程,通常是由一个候选人或政党购买下各种机会,透过大众媒介把想要影响选民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之政治讯息传递出去。”如此说来,大众传播媒介就成了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必要沟通桥梁。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彭芸在《政治广告与选举》一书提到:美国学者丹登&伍 R(Denton & Woodward),认为广告有七大功能——建立名字的认识、使选民对候 选人产生兴趣、认别主要政见并建构公众辩论的问题、展现候选人的才华、提供 支持候选人的动力、刺激民众参与以及提供娱乐。根据许多美国学者的看法,⑧一般来说,政治广告在美国就是等于竞选广告,但在台湾所处政治环境来看,政治广告所涵盖的不仅只有竞选广告。根据郑自隆(1995)的整理,在台湾含有政治 讯息的政治广告或政治传播至少有四种形式:
第一种政令倡导:其广告主为政府单位,主要讯息包括政令倡导、意识形态 的灌输和间接暗示投票支持等。
第二种意识型态宣扬:广告主可能是政府、政党、其它政治性团体或个人,讯息内容重宣扬特定意识型态,亦可能涉及个人崇拜的讯息和间接暗示投票。
第三种形象广告:政府、政党、其它政治性团体或政治人物都要进行形象塑,所以和前二项广告类型一样并无特定的广告期间,只要有需要时,该类型的广告便可能出现。
第四种竞选广告:在选举期间,参加选战的政党和候选人,甚至支持者都有
可能成为广告主,其目的当促使当选的可能。
(三)联系与区别
新闻话语与政治广告都依托于媒体存在,彼此内容有相关或相近的关系,但是,从本质上看,一个是基于客观现实的报道,而另外一个则是有主观目的和需要制造一定导向的媒体报道。两者在某一程度上看似相似,实则相差千里。因此,对于掌握新闻媒体的媒体工作者来说,分清两者关系,把握原则,才能更好地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第五篇: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最终版)
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本质一致,都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意志的体现,同属上层建筑,共同为经济基础服务,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通过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障社会经济秩序。
区别:1.新闻法制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一般表现在国家政权机关所指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具有确定性。由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形式出现,表现为舆论,各种职业道德、社会公约等抽象的原则和信条,无明确的制裁形式。
2.新闻法制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应。新闻职业道德以义务为本位,侧重于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履行的义务。
3.新闻法制调整的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对他人的利益或公共利益产生影响的新闻行为和新闻关系。职业新闻道德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按照一定的准则行动。
4.新闻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较多的表现为对一定行为的禁止和惩罚,以他律为主要特点,具有国家强制性。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劝阻与示范,以其对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影响的程度,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以自律为主要特点,是诱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