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13: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师德标兵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第一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师德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祖山总校山神庙小学 贾婉秋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还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炬,赞扬他们的奉献精神。是啊,教师的职业如此神圣,怎能不让人珍惜?所以,自从1992年8月踏上那三尺讲台那刻起,我就就一直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多少年来,为了无愧于这光辉的职业、为了不负人们的期望。我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履行职责,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无私奉献,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改革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本人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班主任并承担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一种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比如,每天早早到校打扫卫生,安全值班,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注意,不用催促一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按时按点到岗值班。我想,这就是师德的力量,润物无声“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学生的,教师的一切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处处做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讲脏话,我带头使用文明用语,从不体罚、呵斥学生。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酷暑的夏日,我总是早早到校,开始时,往往是我第一个进入班级,后来,比我早的学生越来越多,整个学期,很少有学生迟到。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自己被学生难住时,绝不装腔作势,而是和学生一块探讨。与学生一块背诗词歌赋,和学生一块切磋写作技巧,与学生做朋友,和学生融在一起。用自己的言行规范学生的行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养成。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又面临期末考试,班级工作异常繁忙,这时我却不争气的得了重感冒,发烧,咳嗽,头沉得抬不起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劝我在家休息或去医院,可我是班主任啊,我是语文老师啊,现在面临的是期末考试啊,我不在,孩子们怎么办?为了班集体,为了孩子们,我只利用午休的时间,把输液瓶挂在办公室输液,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孩子们非常感动,学习更努力了,也更懂事了。就这样,我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连我们的王校长都感动地说:这才叫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呢!看看你们班的孩子,多懂事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真爱打动,润物无声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作为班主任,关爱学生,尤其对后进生和特殊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我们班一名学生,叫刘佳俊,由于基础不扎实,爷爷奶奶娇生惯养,导致了学习成绩差,爱花钱。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有爷爷奶奶进行沟通,交流正确爱孩子的心得,指导父母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在课下,我更是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辅导包括他在内的后进生,在精神上鼓励他们,在学习上指导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成绩都有大幅的提高,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也达到了100%的及格率。我们班有一名小女孩,母亲是云南的,很小的时候就抛弃她离家出走了,没有妈妈的孩子真可怜:成天衣衫不整,还脏兮兮的,头发如一蓬乱草还爬满了虱子,看到这些,我很是心疼,在家里把自己女儿的衣服拿给她穿,帮她理好了头发,并教育她要讲卫生,勤洗头连,并与她的父亲保持经常的联系,共同给孩子更多的温暖与照顾,孩子得到了温暖,学习也安心了,现在小姑娘的成绩在我们班一直是名列前茅。我一直努力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体,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班的同学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一直是学校公认的优秀班集体。我为自己喝彩,是我的爱心给孩子们播洒了一片茁长成长的阳光。

三、兢兢业业、不断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我深知,抓教育就是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资源的开发。因此,处在教育战线上的每一名教师,可谓任重道远。面临这种教育新形势,我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深入研究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时间135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新型高效课堂。因为我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自己会一桶水就要指给孩子们一条河,甚至指给孩子们一片海。

在教育教学中,我追求卓越,与时俱进。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实践135互动模式生本课堂,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讲课、评课、教研等,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学中,我们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铺开把课堂教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导的生本课堂模式。为了很好地驾驭课堂,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我们翻阅资料、深入教研,力争让课堂更丰富一些。尤其是把安全知识和养成教育渗透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安全、注意行为,把感恩和献爱心教育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手拉手 献爱心”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感恩父母、知道回报社会。

有一年我带毕业班,马上就要离校了,但大家丝毫没有毕业前的躁动,反而他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间,更加留恋我这位班主任。那是毕业前的一个晚自习,当我还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突然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异口同声的说:老师,谢谢您!老师,辛苦了!望着孩子们稚气未褪的脸,望着孩子们真诚的目光,望着黑板上那流泪的红烛、签名和祝福语,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已泪流满面,不过这是幸福的泪,我很欣慰,再离开小学的怀抱前,在展翅高飞前,孩子们长大了。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兢兢业业,从不懈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次参加各级组织的各项培训,记录了大量的学习笔记,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不断探究教学方法并参与课题研究。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努力践行新课改,进行135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因为我的执着与努力,不但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家长的信任,也用汗水为自己浇灌出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在2007-2008学年度,被评为优秀电化教育工作者;2009年5月,我直到三年级赵志强同学写的作文《春游长城》一文获得第十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授予我辅导奖,2010年8月我在全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0-2011学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同年在“生本教育”移植课中“利用信息,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成果汇报”一课,被评为总校及优质课,2011年7月,我指导的《生活中的垃圾》开题课,荣获县级一等奖,2011年7月,我参与研究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主题研讨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经评审组的鉴定,准予结题,2011年8月在全县中小学生“历史的选择”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正文比赛中,小学组优秀指导二等奖,同时,我指导的王亚慧同学的《我的奶奶一文》在第七届“为学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2012年我的教学设计《伯牙绝弦》荣获县级一等奖;2012年,我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县级优秀班集体,2012——2013、2013——2014两个学年度年度考核为优秀等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我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我录制的光盘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获县级优质课,在全县班主任基本功素质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同时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小小的成绩是我用辛勤努力换来的,也是同事领导帮助的结果,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愧于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无愧于师德标兵的光荣称号!

第二篇: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十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春风化雨,润

物无声

华秋实二十载,从94年至今,刘XX老师投身教育事业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青丝变华发,不变的是那一颗热衷于教学无私奉献的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刘XX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坚持教书育人的准则,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学首位。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刘老师从未请过假,仅有的一次调课也是因为生病卧床不起,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着实令人钦佩。对于存在的小部分教师不安心教学,只把重心放在科研的现象,刘老师会主动和这些老师沟通交流,告诫他们只有教学科研一起抓,才会得到更好的突破和创新。刘老师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思想上关心学生,在生活上还能积极帮助学生。这份主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心,是广大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比如在刘老师讲授《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能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对课程全面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知识以外,还能将其运用与实践,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刘老师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利用教学中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优势,加上其较强的心理学基础,虽然目前没有担任辅导员工作,但是遇到学生生病或是有思想问题时,刘老师都能及时将学生的情况与分管学生的老师沟通,能够为学生解决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和困难。刘老师拥有的这份责任心和亲和力,使得学生们愿意主动与她联系,她也因此更进一步地掌握学生的各项动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

师者,呕心沥血,蜡炬成灰泪始干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疑是对刘老师最中肯的评价了。在连续三年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刘老师承担了三个教学单位的教学,最多的时候每周的纯课时量可达到30个,为学院和经济学系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与此同时,刘老师还能与相关课程的教师团结合作,建立相应的教学团队,主动组织教师的教学和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优秀的硕果。其《计量经济学》课程成为了学校的优培课程。自XX年以来,刘老师公开发表的论文有四篇,参编的教材有两部,主持完成省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项目一项。这与刘老师长期扎根在教学的第一线,夜以继日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

师者,厚德树人,桃李天下尽芬芳

为人师表,方能严谨治学。刘老师在科研工作中,以身作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加了课程论文环节,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而不是从互联网上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即便是学生人数众多,任务压力大,刘老师也从未因此放弃这项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的给学生指导,常常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一坐便是十几个小时。为了做到工作的连续性,从课程论文到学年论文,再到毕业论文,这样连续性的严格要求下,学生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毕业论文均能够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常年的严格要求和认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进行撰写课程论文。但要求论文必须是学生自己写的,按照严格的学术论文来要求学生。对于尚未真正开始学术论文的学生来说,指导工作非常困难且工作量极大。但刘老师从未降低要求,巨大的工作量使得其常常为学生加课,用电话和学生沟通论文内容,网上解答学生问题常常至深夜。但老师却从来没有要求学院给予任何方式的补贴,所有的补课指导均是刘老师自愿的积极主动去进行和完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每年由刘老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里,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不胜枚举。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红烛从未夸耀过自己的贡献,却用那片光芒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粉笔没有引起过人们的注意,她却用片片白色满足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不仅仅是在教授知识,她更像是朋友一样走进学生们的心里。刘XX老师正是用她平凡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讲解着人生这个最难懂的课题!

第三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白塘中心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白塘中心小学位于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的白塘湖畔,学校环境秀丽,设 施完善,下属共有小学十所,学生三千多人,教师二百余人,是一支拥有省、市、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为主体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 努力下,学校先后获得了“中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莆田市文明学校”、“涵江区素质教育合格学校”、“莆田市校务公开示范校” 等荣誉称号。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立德为重,素质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 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路子,学校坚持不懈地 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我校 各项工作不断前进。为了实现学校德育先行的战略目标,我校领导与全体教师达 成共识,每年约投入5万多元专项资金,用于德育建设,并通过一系列新举措着 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管理平台,取得了可喜成就,具体做法如下:

二、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各班主任组成。

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1、进一步落实德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坚持选拔思想政治修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德育课教师,落实课程标,准,保证授课时间,充分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结合各年级德育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和要求,向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在各类优质课和教学能手评选中,将德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倡导每一个教师都做德育工作者,形成教职工全员抓德育的良好氛围。

2、不断改进中小学德育课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 1 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务求实效。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实践教学活动,注重知行统一,做到活动前有要求、有准备,活动中能感受、能体验,活动后有总结、有提高,提高了课堂效率,保证了教育教学效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开办家长学校,搭建沟通平台。

成立家长委员会,要求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向家长委员会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和征求意见,家长委员会每年向学校推选一次“模范家长”。二是由家长学校向家长宣讲科学的育人方法。请专家或老师传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工作。组织在家庭教育方面成绩突出的模范家长现身说法,为家长教育子女“支招”。向家长宣讲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政策,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同的功能和范围,明确家长育人职责。向家长宣讲法律法规,引导家长运用法律知道妥善处理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问题。组织家长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交流、研讨,共同探索总结、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邀请家长参加学生集体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队活动课、文体娱乐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家长评教活动。收据家长对教师的评议意见,及时向教师反馈,并列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参考依据;学校或班主任向家长每学期组织通报1—2次教育教学情况,接受家长咨询;开展家访活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学期上门家访至少一次;利用网络开办德育教育指导网站,引导老师、家长和学生参与交流;开通“老师热线”,为家长育人、学生成长答疑解惑;开展书信活动,如“老师、你辛苦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 2 说”,“写给儿子(女儿)的信”等,相互沟通心灵,弥补长幼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

五、用好德育载体,提供精神食粮。

1、借助德育阵地

为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的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科学教育基地”、“乡村青少年宫”),让学生接受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各校创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育人,让每一株草木都会说话;有的学校尝试开设法制教育展室,开办校园模拟法庭。积极整合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同时,’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5000年文化,激励后人勤奋学习,学校不断地向广大少年儿童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每逢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学校都会举办展览,先后举办了《建 国六十一周年展》、《井冈山革命斗争展》、《历史的选择》、《红色诵读经典》等画展,使学校展览室、队活动室、图书馆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对于来馆参观的学生,老师对学生尽量采取讲故事形式讲解,让小学生在听故事中体会意义,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效地激励发了广大少年儿童热爱涵江、建设家乡的热情。

2、借助现代化有效载体

以满足未成年人文化需求为内容,学校定期向青少年推荐“新书榜”,引导学生多看书,看好书。通过实施“校校通”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网络进教室。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把学科教学与网络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向学生开放网络阅览室(绿色网吧),让学生到推荐的网站上冲浪,通过网络向中小学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反映祖国建设伟大成就的电影、电视片,让大量有用的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言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生中大力开展“读好书”、“唱红歌”和“优秀影片观后感”等竞赛评比活动,把德育要求变成小学生的具体活动。

六、深化德育活动体验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学英模,做好事,献爱心”活动,把温暖送给急需帮助的人群;组织开展“知恩、感恩、报恩”教育活动;鼓励中小学生为父母、长辈和有恩于自己的人做好事、尽孝心、报恩情:组织中小学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和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组织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聘请老革命、老干部、老学者组成德育演讲团,义务赴校宣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十七大精神,结合亲身经历讲授革命传统故事,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已有3000多名师生接受教育。

七、强化普法教育

以加强法制教育,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帮助特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内容,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聘请林笔煌同志(当地派出所民警)任本校法制副校长,针对学校实际,采取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在全校开展普法宣传,使孩子们懂得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对于有轻微违法违纪的未成年人组织干警和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教,引导他们正视社会,放下包袱,争当生活的强者。

八、关注特殊群体共搭爱心桥

我校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大力实施“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帮助贫困女童、单亲家庭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发动社会力量资助“春蕾女童”和留守儿童,学校和乡镇政府通过“校家同创”网络系统建立了“留守孩”及档案,对他们实行教师重点帮扶结对制度、学生互动互帮制度、校家联系制度和“留守孩”与父母联系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实,使全校学生特别是留守(流儿童入学教育和流浪儿童、孤残儿童得到了及时而又特别的救助和关爱,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积极开展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英雄人物和道德楷模教育活动;发挥维护保护优势,积极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 4 罪法》为依据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规范青少年参与少年法庭陪审员制度,做好普法宣传和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广泛开展学生实践教育、保护母亲河行动、敬老助残活动和少先队“雏行动”、“手拉手”、“希望工程”爱心助学等主题鲜明、时代性强、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优势,充分发挥校内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举办音乐、美术、书法、电脑等夏令营培训班,积极吸引未成年人踊跃向团组织靠近,评选优秀少先队员等。通过与妇联联手,发挥指导和维护家庭教育工作优势,大力实施“明天工程”,聘请一批家教经验丰富的老妇女干部、老同志举办家教讲座,开展家庭教育调研和家庭知识宣传,把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向农村发展、向单亲家庭扩展;积极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使“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在活动中得以体现;积极开展“放心工程’’活动,为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建立档案,进行结对帮扶,定期巡回家访,使一些寄住在祖辈、邻居、亲友家中的留守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求区委宣传部协调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根据国家和省广电局《关于转播少儿频道的通知》精神,及时调整相关频道,在黄金时段向全区转播中央《少儿频道》,积极制作播出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电视节目、专题新闻,不断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题材;严格控制渲染暴力、恐怖等内容的剧目,把部门节目在时间安排上调整到每晚十点以后,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积极配合公安、文化和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专题整治和“扫黄打非”斗争,清理电视上不康健的影视节目和网络上淫秽色情的网站,对所有网吧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实行“两严两查”管理制度,即严格执行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不得开设歌舞厅、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严格实行上网登记“一证一卡”制度,严禁打击未成年人上网现象,部分网吧还积极推广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网吧管理取得明显效果。同时还建立了“人盯场所、责任到人”的监督机制,学校聘请20名退休教师为网吧经营场所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同时我校也配备 5 或聘用了治安保卫专职人员,加强学校治安保卫工作,校园周边环境和秩序较好,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和社会稳定。

九、家校共建校社联姻硕果累累

实施“校家同创”、“校社联姻”的德育工程几年来,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反响好,广大群众和学生积极参与,全镇形成了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具体体现为:

1、学生思想道德表现明显好转。

与2009年6月采集的调查数据比对,一是在校学生未出现违法犯罪案件有违纪现象的学生明显下降。二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端正。经常上网、迷恋网吧、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从不上网或偶尔上网的学生所占例有较大提高。上网看新闻、学习知识的人增多,聊天、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三是助人为乐、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家能体量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校学生不仅积极捐款,而且主动与灾区同学联系并发送慰问信件或电子邮件,鼓励灾区同学树立战胜灾难的勇气。

2、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加强。

学校德育活动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研究德育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我校重点培训心理健康学科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人次也明显增加;各校大都建立了校家通通讯平台,保证了学校与家长的畅通联系。

3、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断改善。

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培训的日益增多;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日益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关心;能主动经常与学校联系的家长大幅度提高,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提高幅大:家长教育子女方法逐步改进,当孩子犯错时,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批评并教育或劝告孩子下次不要再犯的家长明显提高;家庭教育环境明显改善,69%的家庭主动为子女学习购买优秀书籍,鼓励子女读好书,添置电脑等学习设备。

4、学校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校家同创”工程实施之前,很多家长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有关知识和法律还不甚清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学校和老师正常的教育工作。工程实施以来,家长与学校矛盾纠纷直线下降,学校与家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感增强,形成了校家合作育人的和谐氛围。未成年人“三结合”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和加强,大大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十多年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我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相比,与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任重而道远。这

次省督查组到来我校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查,必将有助于推动我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根据督查组提出的要求,认真整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涵江区白塘中心小学

2011年12月

第四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江苏省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 陈郁新

【摘 要】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这就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并挖掘并筛选阅读材料中的景语与情语,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多方诱导,从而使情感目标能顺利达标。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协调好师生情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目标

师生关系

【正文】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语文学科当然也不能例外,必须在确立目标时做到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但长期以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却把语文教学目标肢解为四个部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更由于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语文教学也走上了重认知,轻情感的“唯理智教育”的偏狭之路,对此,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应试训练。”① 确实,本应是所有学科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最具激情与灵气、最能让学生驰骋想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却刻板地按照“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练习”的公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成一个个知识拼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不见了,人文性消失了,只剩下干巴巴的语言文法的训练,写作技巧的操练。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语文课成了硬邦邦的学科,这种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导致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最为重要的情意的缺乏,阻断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新课标把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无疑是对语文学科认识的一次重大超越。语文学科积淀着太多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浓郁的人文特色,较之于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文学、艺术,有更多的幻想、想象,也有着更多的情和爱。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②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对情感教育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学生的情感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其学习兴趣,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在识记、互动中渗入情感体验,从而与文中人同欢乐,共悲哀;在情感的投入中形成正确的语感,在品味咀嚼思想观点和情怀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至于内容的理解、写法的运用等亦可在情感的投入、共鸣中迎刃而解,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不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呢?

一、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应情意相通。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一门学科,没有感情的契合和移入,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之美的。而这种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良好的情感氛围作保证。在课堂上,老师应多对学生进行“激励”“呼唤”“鼓舞”,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处在一种身心解放、无拘无束的空间下,才会乐于参与,自由表达,才会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才不会流于表面,而会向纵向深入,横向扩展,最终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反之,学生如果处于刻板呆滞或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中,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及创造力,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拨动情弦,创境激趣,精心设计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其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语的设计,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能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外,还担当着陶冶其情操、培养其良好的情趣的任务,他总是会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画面的理解揣摩,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精心设计好导语,当好学生的导游,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活跃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的去探索、解疑,既从感官形式上,又从内心深处感受“情动而辞发”的各个方面。

利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学《木兰诗》可从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入手,教师简介木兰从军的故事及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自叙自己求学读书的经历,说明童年的乐趣既在嬉戏玩耍中,又在读书求知中;教学《天净沙秋思》可用音乐《橄榄树》为导入背景音乐,再这样设计导语:“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它以极为出色的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整部抒情作品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

特级教师于漪讲《春》一课时,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用彩笔描绘春天迷人的景色。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像这样的导语,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又有把学生诱导到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中去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努力做到要以情导入,导之入情,以情动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三、深入挖掘并筛选阅读材料中的景语与情语,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情感目标,多方诱导,从而使情感目标能导学达标。

阅读的材料是文章,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阅读的过程也是师生透过文字相互激发、渲染、传递、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像设计导语一样以情动情,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作者的思路、情感及学生品质、情感等因素来设立情感目标。如人物评传类应以具体的道德形象的影响来激发学习榜样的热情作为情感目标;古诗文应以通过意象的勾勒、意境的营造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及语言文字作为情感目标;而说明文也应以抓住对象的特征,从功能、用途及成因诸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情感目标。在诱发不同的情感目标时可根据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其迅速进入情感氛围,如可采用设疑引趣法,《卖炭翁》一诗中的“系向牛头充炭值”,就可以提问:为什么用“系”呢?一个极寻常的“系” 就可使学生看到卖炭翁的反抗精神,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还可采用朗读感悟法、辨析讨论法、情感互动法、情境联想法、情感升华法等方式来实现情感的移植,使教学情感目标顺利达标。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一方面在于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晶,情寓于字里行间,有的直抒胸臆,情动于衷;有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道是无情却有情”„„另一方面是教师理性的诱导带来情感的撞击。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能触及人的灵魂最具魅力的内容。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背影”和“泪水”这两个意象中逐渐深入地体会父子之间的绵绵深情,感悟无穷的艺术情味。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利用韩麦尔先生的动作和表情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联系性格和老师的责任感分析其痛苦、激动的原因在于他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由此不难实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语言,热爱老师的高尚情感”这一情感目标。像《我的老师》可通过细节品读、诗歌颂读、词语品味、关键语句讨论等方式体验老师爱学生、“学生要爱戴老师,树立感恩之心”这一情感目标,在师生互动、协作中定会顺利完成。

四、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发挥对象的主体作用,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情感的交流共鸣中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情感教育不是独立的,也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以外的,它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显现于听说读写及实践活动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不囿于读读——议议——说说——想想这个浅层次上,还要抓住文中情、作者情、自我情、社会情的四位一体的联系桥梁,构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侧重于诵读吟悟,把平铺直叙的文字化作立体的形象,从而体味作者的喜怒哀乐。在迁移训练中,可构建与作者对话的平台,或赞扬,或驳斥,或补充材料,或倾吐心声,让学生自由倾吐情感,尽情施展才华。如学了《挖荠菜》,可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封书信给作者,表达对老一辈人的理解、感激之情及新一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新的价值观;学了《两小儿辩日》,可写一篇随感式日记,论述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没有必要嘲笑别人,或者论述人不应迷信权威,要敢于像两小儿那样向权威挑战等。

五、协调情感,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中学生情感的最大特点是直觉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往往是凭直觉的好坏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来感知事物的。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兴味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这种情感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协调好师生情感是教好语文的可靠保证。那么,如何协调情感,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这是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教师要用一颗宽厚、博爱、敏锐的心去理解、关心、包容每位学生,以真诚、热情、民主、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旦得到老师的尊重与信任,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就会感动得“流泪”,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学生如果不喜欢哪位老师.那么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往往会产生厌倦。

2、要提高自身素质,力求博学多才。学生最喜欢有学问的老师,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在教学中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且也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语文教师要博学,要当“杂家”。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协调师生情感的需要。现在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如果教师“孤陋寡闻”,就很难与学生协调情感,形成共鸣。

著名的教育学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③ 的确,不通情难以达理,不育情难以育人,语文教学是一个披文入情的活动,是一次生命对话、情感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重视实施情感教育。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把培养完善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并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操作,使学生的情感借助语文阅读教学得以陶养,我们深信,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情感教育一定会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 《语文学习报》(2005年第38期)

②《列宁全集》(第20卷)

③《赏识你的学生》述评(张敏坤)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2、《语文教学通讯》(2003·11)

3、《新课改导刊》(2004·1)

4、《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发挥情感效应》(《中学语文教学》1995.1)

5、《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新构想》(《中学语文教学》1996.1)

6、《浅谈情感在语文教学氛围中的地位与作用》(《语文教学之友》

1996.6)

第五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以班级文化为引领,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洋溪中学陈静

在新课程文化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

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教师来讲任重而道远。

古诗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和谐的山水使人流连忘返,和谐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集体促人团结奋进。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班集体”,能让班集体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主发展,不断完善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以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引领,构建和谐育人体系,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享受精神关怀的洗礼,快乐健康地成长。

古人云:“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遣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两个重要生活的地方,一个是家,一个是学校里的班集体。如果说,学生们在家中重要时间是用来吃饭、休息,那么学生们更多地倾注了自身活力的生活就是在班级中。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才能的展示地。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极大的影响。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

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我在班集体的构建中,重点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活动环境之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

1能,做到“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 ”。

一、班级布置,匠心独运——物质文化环境赏心悦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于无声处彰内涵,于细节处显氛围,给人以启迪教育。

1、精心设计,让班训充满思想

班训是对校训的诠释,是特定的教风与学风的注解,是学生言行的警示和忠告,它从定势心理、认可心理和强化心理出发,指明了班级的努力方向与行动准则,构成了教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励志博学创新笃行。所以,开校初,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班级目标,我和我的孩子们通过民主班会,确定的我们班的班训:犯其至难,图其至远”。其意思是一个人敢于挖掘潜力,挑战极限,就能超越自我。用伟人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2、用心开垦,让园地展示风采

教室里的每一面墙壁都是会“说话”的。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教室更具特色,我和孩子们可是费了好一番心思,我们的教室是这样布置的:在教室的后面,贴着班级成员经过共同奋斗而取得的奖状,在奖状的旁边贴着“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等句子,这些简单、朴素的话激励着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铸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室的左右两边则是“学习园地”与“光荣榜”,在洁白的墙壁上,“学习园地”与“光荣榜”就像两只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里是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显示心灵、展示青春风采的天地。

3、倾心掘取,让“宝藏”丰富心灵

教室一前一后有两块黑板,嵌在前面的一块由教师辛勤耕耘,传道授业的,而后面的一块则是孩子们施展才华,掘取知识的“宝藏”。黑板报,它以主题鲜明,内容针对性、可读性强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班充分利用这块宝藏,针对班情切合实际每期一主题,开学初,黑板报第一期的主题是“新学期寄语”表达班主任对同学的期望和勉励;教师节来了,“不忘恩师”为主题,感恩情怀为主线,表达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感谢;秋运会前夕,主题为“勇于拼搏”,鼓舞士气,激发集体荣誉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连续两次取得精神文明大奖,品尝着付出后收获秋果的喜悦,同学们又在黑板上写下“成功的背后”的故事„„以“恭贺新禧”为主题祝福新年祝福师友,以“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为主题激发主人翁意识激发班级责任感,以“学习雷锋”为主题,重温雷锋日记,体悟雷锋精神,回报社会„„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二、欲修其身,必正其心———精神文化环境要滋润心田

班级的人际环境和集体舆论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班级师生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集体舆论、班级精神等方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好的班级人际环境和集体舆论环境。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思想。

1、以爱为基点聚心

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更要寓“爱”于学生,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我们学校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说“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亲其师,信其道,方能聚其心。

2、以“信心”为动力励志

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还要让学生对班集体充满“信心”。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要围绕这一主题确定班集体的努力方向。及时动员全班学生提出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让学生鼓起勇气、充满信心,向新的目标奋进。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讨论,制定具体的班级制度,号召学生用制度约束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学生没有目标,他们往往缺乏兴趣和热情;而一旦让他们投入其中,他们自然表现出对事情的关切和热爱。

3、以“活动”为途径凝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想把规范的道德准则变成学生的道德行为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班在我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每个学生都可教导,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双管齐下在班内精心设计各项比赛、文体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增强感性认识,在活动中唤醒自己、反思自己,在活动中丰富、积累自己的道德素养,在活动中感悟领会运用。如:预防违法犯罪的专题片让学生懂得警钟长鸣;“野炊”使学生明白自由是因为有了纪律;诚信考试签名活动,让学生懂得“诚信”的价值;“文明礼貌卡”的推行让校园处处充满了问候与温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强了纪律观念,磨练了行为规范。通过这一系列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参与、体验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充分展示了班级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绚丽多彩的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谐的班级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得到提升,得到发展。

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让我们的班级、校园具有陶冶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在研究课题的带动下,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学生行为有了明确的向导

2、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增加了学校生活的吸引力

4、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将文化融合于班级建设中,让学生的心灵为之浸润;将文化融合于生活氛围中,让学生的举止为之震动;将文化融合于人的发展中,让学生的素养为之熏陶。在文化的引领中彰显和谐的育人理念,在文化的传承中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文化的发展中体现春风化雨式的“心”的“飞翔”!

下载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师德标兵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记湖南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这里没有硝烟,但却是“战场”;这里的生活紧张,却充满了笑声。在这新的二十一世纪,省消防总队医院烧伤科全体医护人员正以饱满......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叫黄广安,男,33岁,1998年参加工作,现任西丁幼儿园园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勤于工作、服务师生、甘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吉县二中姚卓君 校园生活是每一个人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生活内容,而班集体则是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影响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学天地视角与理念一、语文课堂形式发展对人文思想教育的共同要求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它既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又是交流思想和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谈谈差生转化工作的几点做法 湛江市龙头中学林树华 摘 要:素质教育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差生转化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不容忽视。对差生要持之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修改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赛马中学新课改的一点思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催生出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不断寻找适合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好路子,课改也在这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新时期师生关系之我见 自古以来,就有“一生为师,三生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老师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而老师也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安享着人们的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宁县二中赵晓恩 执教16年,担任班主任16年。其间虽有成功的喜悦,又不乏失欣的痛苦,真可谓酸辣苦甜,百味俱全。故偶尔之间,觉得自己真有点能力不及,不堪重任,可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