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立民同志先进事迹
周立民同志先进事迹
周立民同志,2005年11月经市委组织部和XX大学党委组织部选派到市环保局挂职锻炼,任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职务。此前,在XX大学从事教育工作,2004年起受聘担任人文地理学专业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到市环保局后,他为我市创模、城考、环境规划和环境监控中心筹建、环境信息中心工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一、转变角色,熟悉业务,深入探究环保工作
如何从一名环境科学教育工作者尽快转变为优秀的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这对一般人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当你面对上任不久的周局长,就会被他求实的学者风范、严谨的职业态度、深刻的责任意识、不懈的奋斗意志和坚韧的学习精神深深感染;就会明白不同工作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只要尽职尽责一样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刚一进入市环保局,他很快进入角色;通过网络、局档案室、图书馆等各种渠道,搜集大量的环保政策、法规和地方性文件;认真研读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同志的讲话,深入学习、领悟环保会议精神,主动向有关方面学习好的工作经验;经常走进局机关各处室、下属各单位探讨环保业务、倾听各部门对工作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利用网络手段经常阅览各地方环保局网站,分析、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虽然我在学校从事的是环境科学方面的教 1 育,但是行政部门我还是第一次介入,可以说在这方面我是小学生,要向你们多多请教”这是周局长经常对部下,对普通工作人员说得一句话。就是凭着这种谦和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他很快熟悉了全市环境保护状况,对我市环保工作有了系统、清晰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环保工作今后的发展和努力方向有了明确的想法。
二、亲历亲为,真抓实干,积极落实创模工作
2005年9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城联创”战略部署,环保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各种城市的创建指标体系中均涉及到环保因素。为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我市创模工作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环保局。
自创模办成立以来,周局长一身兼三职(高校教师、市环保局副局长、市创模办副主任)承担了大量的、艰巨的工作任务;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把握宏观的正确方向,绝大多数重要的极具难度和价值的工作都是他亲自所为,只有少部分工作是在他的指导和审核下由科室工作人员完成,可以说,此时他以“教练员”兼“运动员”的身份和大家为实现创建目标共同奋斗。
挂职期间,他反复认真学习国家环保总局创模考核体系要求和全国各地创模的成功经验,结合《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组织执笔起草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总体方案》和大 2 气、水、固体废弃物、生态建设、宣传方面的实施子方案;为了使各方案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他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局各处之对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并将意见分析后充实到方案当中。为稳步推进创模工作,提高创模知晓度,及时进行信息交流;他指导审核了35期《创模简报》的采编工作,组织编辑完成《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文件汇编(第一辑)》。
积极配合“五城联创”工作,整体推进创建工作。他根据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组织人员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工作要点、“硬件设施”建设等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认真讨论,并形成书面意见,上报总指挥部。为及时、准确的向省市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他亲自参加“五城联创”工作座谈会,并做了《加快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展步伐》的专题发言。年底,他深入县区对创建工作和主题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督察、考评,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创建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他也是全力支持、毫不懈怠,要求工作人员热情、认真、及时的向各分指挥部提供数据资料,上报创建方案修改意见和年度工作总结。
三、协调指导,优化资源,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作为市环保局副局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分管业务上,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通过优化系统资源,协调指导部门工作,不断提升我市环保基础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是狠抓环境基础工作,全力提升工作技能。他组织协调和参与了环境监控中心四套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在线监控与网络设备到货验收工作以及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与视频数据采集设备的研发与应用课题鉴定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环境信息化培训工作,并在培训班上做了《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全面打造“数字环保”》的专题发言,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是组织开展网络建设,引进先进工作模式。为方便信息交流,提高资源共享程度,他多次组织局环境信息中心与电信分公司协商有关互联网光纤接入工作,利用光纤网络,建设市环保局互联网网站,使我局在互联网上的政务公开、排污收费公告、进行申报、下载文件表格以及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安排部署对局局域网、广域网上硬件设备的使用和定期维护工作,保障了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环境信息的、分析、处理、传递及汇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是深入环境执法一线,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他时刻关注群众的环境诉求,亲临污染现场指导了省化工研究院有毒气体外泄事故对环境影响的调查工作,维尼纶公司污染物现场核查工作,市清洁生产试点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和全省电石铁合金行业清理整顿污染治理现场会并做大会交流发言,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亲自带队组织了各县区2006年创模和环保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的检查工作,指导各县区对照考核标准,根据创模总体方 4 案和区域实际情况进行主题创建活动。他以深邃的眼光,深厚的科学知识,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组织起草和修改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以及《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我市突出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对建立和完善环保长效机制,强化环保支撑体系,加强工作领导提出了极具战略性和指导性意见。
一年半以来,周立民同志全心投入环保事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组织创模工作,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局及创模指挥部的一致好评;也为我市树立起“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环保形象。
第二篇:周世民先进事迹
义重村民天地宽
——记岳林乡杉湾村党支部书记周世民
2006年10月,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身为乡农林站站长的周世民同志被岳林乡党委派遣到杉湾村担任支部书记,并兼管村主任工作,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自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岳林杉湾村是一个人口610余人,耕地面积380亩,以销售楠竹为主的小村,由于原村“两委”班子思想涣散,观念陈旧;村务没公开,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无望,致富无门,使得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老大难村和贫困村。曾有一个在杉湾村蹲点的工作人员说过:“有女莫嫁杉湾村,上岭下坡脚转筋”。一直到90年代末才修2公里简易公路,所有农户出入村里买卖东西全靠肩担脚磨。05年5月,第六届村委班子,改选老支书欣然连任,但半年后,他及村支两委一班人集体辞职。村里工作停摆将近1年,无论怎么做老书记工作,他就是不肯复出。原因很简单,村里欠账多,人心不齐,修路架电工作压头,资金无门……三年了,这个位于南岳偏远山区的小山村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乡村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村内6公里水泥马路上通下达,真有接云通天,银蛇劲舞之感。高压4个变台,低压18.4公里长的电力改造线路即将告竣,公路沿线几十栋新房拔地而起。这些都为盛夏来自长株潭衡4个城市的200多位客人入住杉湾避暑休闲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农民的收
入带来了极大的增长,优美的环境和村民的热情好客赢得游客们的一片赞誉,这些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得以实现。“都说南岳衡山美,不到杉湾不知幽静凉爽好”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虽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但是更凝聚者周世民同志的艰辛和心血。
周世民同志当初就带着一纸任命,到村里就职。该同志是邻村(莲塘村)长大的,加之在乡政府工作近20年,何尝不知杉湾的底细。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周世民同志并没有畏惧,到任后同群众同吃同住、促膝谈心,天天进组进户调查研究,反复思考,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制定思路。07年底,杉湾村已是全南岳区最后一个通硬化路的村,50多万元的基础工程投入分文不剩,而要账的却接连上门,班子临时搭配,事情议而难决,任务何等艰巨。经测算,靠村里200多劳力人工延伸4公里路基,3年不可能硬化,最后决定动用大型挖机。没有钱办不了事,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只好到政府及各单位,一家一家的找,同时号召村民捐助,双管齐下。也许精诚所至,所找领导都给予了一定支持,3个月功夫修通了全部路基。为解决占用山水田土中产生的问题,村委会数次召开会议,不分日夜找村民做思想工作。最后,全体村民不但没有计较分文,反而捐资共64700元,而且投入义务工4800多个。当年6公里硬化路于12月31日竣工,另修通8公里路基直到各家各户。
08年春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来势凶猛,年前因修路来不及更多的准备,村民受灾十分严重,全村的受灾情况不容
乐观。电路被遭到严重破坏,该同志带领村委会成员组织党员和村民一再抢修电线,调节烧柴用米,整个冰冻期间,没有安稳休息过一天,当时村里电路几乎瘫痪,可是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该同志不但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信心,全身心投入到抗冰救灾中,亲自带领大伙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全力抢修,使村民在春节期间用上了电,也保障了全村村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目前,经半年的努力争取了电力改造项目,现进行最后施工阶段。
下村3年了,该同志经过千辛万苦,村里电与路两桩大事终于解决好了,但村里的发展和村民收入怎么办?经专业人士指点,综合本村生态条件良好地域环境优越等诸多特点以及深厚的农耕文化背景,该同志和村两委商量决定大胆试探走生态开发之路。目前,现有金音阁、茶叶山庄和十多家农户开办的接待场所,营业额与日俱增;眼看村里的知名度提高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村支两委一班人马又开辟了100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了加强管理,成立了种植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靠协会规范市场运作。通过支部指导、协会运作、规范市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提高了全村的信誉。功夫不负有心人,无公害的蔬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条路子走对了!群众看到赚了钱,没种过的也跟着种了起来,全村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村里又开辟了露营基地休闲场所,新建了花卉基地、农耕文化馆等项目,特别注重接待管理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些项目的不断努力,终于也让村民真切的感受到发展的希望。
路通电通百事通,山好水好人更好。如今村民都想通了,思想观念也大大转变,很多农户正抓紧住房改造装修,准备迎接明年的来客。春观花潮,夏避炎暑,假日休闲,生态郊游等项目正加紧策划运作。虽是偏僻山区,但是今年9月28日的一场迎国庆晚会唱响了寿岳名山,更是打响了岳林杉湾的休闲旅游炮。同时也吸引了一班技术能手、精英人才落户杉湾,我们深信以百计的热心村民,杉湾富裕和谐的小康之村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一晃就是3年,周世民还是那个农业技工,大山之子,山村里的人们淳朴也未曾改变,但是山里的变化确实翻天覆地,他的辛劳终于没有白费。一千多日日夜夜的朝夕相处,那么多事务的经历与共,使得他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水草木,也对父老乡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与所有村民一样,对新生活格外的向往、珍惜与感激。也希望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能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展望未来,周世民同志和杉湾村的人民信心百倍,有党的领导,有全村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杉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周忠同志先进事迹
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周忠先进事迹简述
周忠,是龙州镇新民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该同志几年来,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为全屯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得到了全村人民群众的认同,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带领群众转变观念,树立新形象脱“上访帽”
过去,龙州镇新民村由于山林权属问题与邻近村屯发生纠纷,村民经常到镇政府和县城去上访,被扣上了“上访屯”的帽子,这给人们留下了很不光彩的印象,全屯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新农村建设落在了其它村屯的后面。2006年以来,为了彻底脱掉“上访屯”的帽子,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周忠同志主动引导群众采取互谅互让的积极态度,与发生纠纷的邻近村屯圆满地解决了山林权属纠纷问题。现在,该屯与附近的村屯群众和睦相处,已经不再存在任何纠纷问题。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村、屯党支部的思想教育下,钦王屯村民们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正努力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本屯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1、完成了人行交通道路的维修。新民村由于过往车辆相对较多,运输货物过重,使得路面变得坑坑洼洼,这给该屯群众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005年刚上任屯党支部书记,周忠就亲自驾驶自家的推土机,带领该屯群众40多人投工投劳,将该屯到公路约3公里的路面全部填平,并铲除路边的杂草,给本屯和附近村屯的群众行走、车
1辆过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2、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该屯人畜饮水问题一直是群众心中的一个结,虽经历届党支部书记多次争取项目,但该屯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2005年,周忠同志从自我做起,率先以个人名义贷款5万元来筹集资金,专门用于解决该屯的人畜饮水问题,再带动全屯群众多方筹集资金,群众投工投劳,在村后山上建成一座投资金额达20多万元的水塔,从此,全屯人畜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而且还对促进本屯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本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维修建成了全屯的环田路。由于每年在耕作季节,群众耙田等农用工具较为困难,工具都要自己扛,小金牛进入田间耕作需要经过很狭窄的田埂。2005年,周忠同志用自家的推土机无偿将该屯4000多米的环田路全部推平,使全屯群众农用工具能顺利进入田地,结束了该屯群众生产耕作劳动工具用人力扛的历史,大大减少了农民在日常生产耕作中不必要耗损的劳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给群众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到附近乡镇做生意。
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为群众寻找致富路子
周忠同志是全屯经济能人的代表,他致富不忘众乡亲,利用外出经商的有利时机,充分领会、用活上级部门出台的有关农民优惠政策,时时为本屯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第一,大力发动群众进行水田种植甘蔗。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项目跟着甘蔗走”的新思路。他结合本屯的实际,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计算后,积极发动全屯群众进行水田种植甘蔗,向群众宣传有关水田种植甘蔗的优惠政策、经济效
益和当前甘蔗的价格走向。在镇政府没有下达种蔗生产任务的情况下,他们积极推广优质品种,全屯水田种植甘蔗面积达100多亩。为了做好甘蔗生产工作,从临近县做生意回来后,他自己一个人到本屯甘蔗生产地去巡查有无病虫害,一旦发现,就通知该户主及时、彻底地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2006年正值龙州县范围内干旱高峰期,他大规模地组织群众用15部抽水机给甘蔗进行抗旱,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当年种植的甘蔗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全屯自发种植了120亩的甘蔗,也相应地争取到了一批项目配套资金,为全屯公益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第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周忠积极与县级有关技术单位联系,有针对性的邀请技术单位到本屯进行授课,2006年共邀请了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妇联等单位对本屯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壮大屯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该屯前面有一片地势较为低洼、种植农作物经常遭受到水涝而没有多大收成的20亩的田地,黄忠于2005年底组织召开群众大会,专门研究讨论利用这块田地修建一个屯级集体鱼塘。此方案一出,全屯群众无不赞同,黄忠同志立即带领农民群众利用2个月的时间建成了集体鱼塘。有些农户还在池塘上养上了鸭子。现在鱼塘第一批鱼已经上市销售,进一步壮大了该屯集体经济。
四、修建屯党支部活动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新民村党支部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十分重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2006年,他们自发集资4万元兴建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集资3万元兴建了屯级党支部活动室,新民村党支部也成为新民村第二个建有活动室和篮球场的屯级党支部。2007年春节,该屯成功举办了新民村的各项比赛活动。
五、顺应新形势,组织村民开展“城乡清洁工程”
新民村离县道公路约有2.5公里,在公路边是看不到的,但在全区正在开展的“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中,为了顺应新形势的需要,改善本屯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周忠就开始组织全屯村民在本村自行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带领全村村民将房前屋后的杂草、垃圾全部清除,并制定出了一套符合本屯的、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近日,他从集体经济中支出一批经费,修建2个垃圾池,并给每户群众发放一个垃圾桶,明确规定各家各户按时按指定地点倒放垃圾,全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群众卫生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为一名普通的屯党支部书记,周忠同志致富不忘众乡亲!他以自己的实践,信守他的誓言,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普通党员“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光辉典范,是龙州镇“新农先锋”的典型代表!
第四篇:周红卫同志先进事迹
周红卫抗旱工作先进事迹
桐梓县农牧局
(2010年3月17日)
去秋以来,我县大部地区空前少雨,气温偏高,形成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秋冬春大旱。持续旱情,给我县人畜饮水带来巨大困难,给全县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我县春耕备耕工作造成极大障碍。
面对严峻旱情,是形势催人;面对春耕备耕关键季节,是农时逼人。救灾如救火,抗旱保民生已急不可待,抗旱促春耕更是刻不容缓。旱情就是命令,农机部门作为我县抗旱救灾的主要部门,动力部门,身为农机局负责人的周红卫更是首当其冲。
他高度关注气象,超前安排部署,发动农机战线全体工作人员提前作好应对抗旱准备。2009年9月,据气象部门预计,我县将出现持续少雨干旱天气。一向对天气敏感的他,在得知这一讯息后,立即召班子会,积极商讨对策;继而又在9月8日召开了农机全线干部职工会,号召大家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当前天气状况,积极做好抗旱应对准备;明确提出,立即对抽水、提水、运水等农业机械设施全线进行检修维修抢修,务必确保已有设施供水顺畅。他一面亲自参与农机设施检修抢修,这期间,共参与指导检修农机具3252台(套),在检修北部乡镇的过程中,在村庄一呆就是将近1个月,衣
服也穿了20多天没换过;一面积极筹备资金40万元,购进农机具200余台(套),听说正在修的农机紧缺部件,由于县城供销又断货,其他城市发来也要等两天,他顾不得发正发高烧,掉针一扒,立到重庆采购。他对抗旱会议的及时召开,及时组织人员、维修检修和购进农机具,为全县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机具的抗旱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农机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应对、积极参与抗旱做好了必要的人力、物力准备。
他深入一线,积极协调,认真开展对旱情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针对旱情,周红卫亲自带领农机战线全体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全面了解受旱情况。这期间,他走访了全县24个乡镇近200个村10余万农户。全面了解到,旱情已造成全县24个乡镇183个行政村1917个村民组96519户410208人受灾,330899人和17098头牲畜饮水困难。其中受灾严重的有花秋、高桥、九坝、羊磴、容光、风水、芭蕉、坡渡等11个乡镇,饮水困难181289人。农村大部分地方饮用水源干枯,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特别是半山及高山地区尤为突出,需要到几公里外运水。在5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有130天都在村组、农户当中度过,就连大年三十,他也是下午才从乡镇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通过深入走访,为全县制定抗旱措施提供了及时、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他密切配合,深入指导,全面组织率领农机战线工作人员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在抗旱过程中,他一方面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旱情严重的乡镇指导农户利用农机开展抗旱,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争取上级的重视、支持和帮助;他一方面认真协调县城内农机销售商组织调运抗旱抽水机、潜水泵等农机具,另一方面又主动协调石油公司优先对农机户抗旱机具用油的供应;他一方面深入乡镇组织指导农机人员开展抗旱救灾,另一方面又积极发动群众开展自救。他在花秋指导抗旱时,崴了脚,而当地正逢拉水保烤烟苗,人力不够,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顾不上脚疼,立即与农户共同担水浇苗。自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以来,他共组织号召农机战线工作人员下村入户逾1000人(次),组织农机运水5000余次,开展抗旱保苗4万余亩,开展抗旱育苗1000余厢(主要是烤烟、蔬菜等)。
他不等,不靠,超前早安排、早抓抗旱工作落实;他超前思考,积极准备,靠前指导,为抗旱赢得了时间,争得了主动,为全县抗旱工作的顺利、扎实、有效开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五篇:孟祥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孟祥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了孟祥民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教育。孟祥民同志是淄川环保分局监察大队监察一科科长,是环保工作先进个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始终对党满怀忠诚与热爱,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并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环保的事业之中。工作中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着感情、带着忠诚、带着责任,用心、用力、用生命履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他始终坚持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勇于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对工作高度负责,对事业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尚品德和人生价值,谱写了一曲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赞歌。
他虽然身患重病,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环保事业中,在平凡的监察岗位上,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在复杂艰巨的环境执法中,坚持原则,秉公执法;面对金钱和物质诱惑,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他15年默默坚守,用常人难以做到的坚韧和秉持,践行了用心用力用生命干环保的环保精神。当我学习、了解了孟祥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后,备受感动。在今后环境监察工作中,我们要以孟祥民同志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工作的不断发展。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更多的关于环境监察员的新时代的作风。孟祥民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在新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环境监察员应该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体现党员先进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孟祥民同志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标杆。
作为一名环保系统的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孟祥民热爱环保的精神,学习孟祥民同志心系工作和同事的崇高精神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学习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谦虚好学、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和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监察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的本领。要把向孟祥民同志学习活动转化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做好环境监察岗位上的工作。
我要以孟祥民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认真履职不辱使命。我觉得,学习孟祥民同志要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将学习孟祥民精神转化为强化素质、提升能力,提
高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人人学先进,人人赶先进,争做环境监察岗位上的排头兵;要与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本领紧密结合,刻苦钻研,求实创新,不断改善和丰富专业知识,忠实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的本领和才干,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就要以他为榜样,要立足岗位,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忠诚党的事业。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对党忠诚,都要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环境监察员,就要不断增强为民服务观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向孟祥民那样,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自觉把心用在为党和人民谋事、干事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切实履行好环境保护工作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