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13: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篇: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润物细无声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游红国,男,1966年出生,大专文凭(毕业于江西党校函授学院),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村委会工作,现任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1995年1月——1998年6月任村委会副主任兼民兵营长,1998年7月至今连任村委会主任。多次获得全县纳税大户,优秀计生专干,民兵预备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烤烟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1984年未读完高中的他由于家庭贫困,当时全家吃饭人口较多,为了全家生活,他毅然放弃学业随从父母耕田种地四年。1988年他面对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只是仅仅解决温饱问题,决心经商——贩卖生猪。多年来为全县创税100多万,被评为全县生猪纳税大户,多次受政府表彰,为全乡生猪养殖做出了特大贡献,他成为全村的首富。曾经在抚州日报、江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1995年,当时炉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五千元,农民收入缓慢,迫切需要一个有经济头脑,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带头人。群众强烈要求在本地经商的他进入村委会工作,带领他们走致富之路,从此,炉油村开始谱写了全新的篇章。

天灾洪涝毁万物,临危受命建新家

1998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给炉油村带来了极大的灾害,将全村一千余亩良田全部浸没冲毁。尤其是武家州村小组,灾情十分严重,房屋后是山体滑坡,房前已经决堤塌方,受灾群众几乎失去了就地生存的条件。他身先士卒,作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针对全村工作非常紧迫,七月份乡政府任命他担任村委会主任,协同村书记负责全面工作。争资金跑项目,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向水利及土管部门争取到资金108万,第一时间建立武家州防洪堤,使全村人民得到安全保障,并将400多亩的良田得到复耕,利用了两年时间,向上级申请到资金近两百余万,将所有地质灾害点的村民全部规划搬迁安置。

开垦荒山建“银行”,不辞辛劳为民忙

1999年凭着他多年做木材生意的经验,总结了杉木升值空间较大的结论——本地山上土质情况适宜栽种杉木品种,并且在本村何家山小组发现一位“懒农”,用除草剂造林的技术,同样每亩杉木林用传统方法要四年时间,而且要花费很大的人工劳力约九百来元,20年后才能砍伐,但是用现在的“懒农”造林法,只需要两年,花费人民币不到四百元,并且能够腐烂杂物根系及松土,16年就能砍伐。这一技术得到了省林业专家的认可,多次登门调研调查。于是他多次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所有的一万四千亩荒山全部合理分配给村民,并发出号召,“谁造谁有”的原则。之后,他多次与林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三年时间共调进杉木苗200多万株,全部无偿按需分给了村民,使全村一万四千亩荒山全部消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村。再过五年,按照当前市场行情计算,每亩220棵计20立方米X每立方900元=18000元X14000亩=2.52亿元。他经常安慰村民:“你们的钱就跟存在银行一样。”在林改期间他与林业部门帮助村民认真分清界址,发好林权证,使村民吃上了定心丸。现在已

有三个村小组村民全部在县城购房居住,有的林农激动地流泪对他说:“是你们把好的政策好的思路传给了我们村民我们种一辈子的田还不如在山上造几亩林,真是感谢党感谢你们啊。”

一马当先搞种植,以身作则引致富

他深知,传统的耕作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农民要致富,必须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他认真调查,率先垂范,在炉油村投资帮扶村民种植食用菌一万筒,由于市场信息准确、技术到位,当年获利一万一千元。榜样就是力量,群众看在眼里,心动了,消除顾虑,纷纷向他咨询食用菌种植事项,他毫无保留详细说教,在他示范带动下,如今炉油村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00多万筒,仅此一项菌农增收二百多万元。

烤烟是个新兴产业,在推广种植过程中,他又是炉油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2005年开始,他带领村民合伙种植烤烟60亩,当年仅仅60亩地种植烤烟的收入已经比较可观,正是由于他的示范,让村民又看到一个新的致富希望。次年他大胆为村民凑集资金,大建烤房,09年他向烟草部门争取资金80多万元建立烟水工程,使500多亩良田渠道得到改善,到2011年,烤烟已突破400亩,成为全乡烤烟种植大村。许多群众每次都听到他说:“烤烟政策好,要抓住机遇多挣点钱。”现如今食用菌和烤烟已经成为村民最大收入之一。

积极建设新农村,全面树立新风尚

新农村建设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捷径”。为此他主动与上级沟通,协同主要领导共同力争新农村建设点,同时,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点的基础工作。他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走访群众,征求意见,组建理事会,并开展“家庭美德进农家”等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群众美化家庭环境,自觉移风易俗,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新思想、新观念,自觉地参与新农村建设。“阳光操作民心齐”,五年来,炉油村完成六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六改四普及”全部实施到位,初步形成村内村外绿树成荫、院内院外干净整洁的良好生态环境。

铺路引水为群众,万里东风吹富来

要想群众富,先修致富路。路一直是制约炉油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他心中的痛。由于路况差,乡亲们的农副产品只能靠肩挑手提等原始工具运输,流通不畅。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他与两委班子统一思想,将村公路建设纳为头等大事。他全力跑项目、争资金,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努力,三个村小组三条公路先后上马,施工中他主动请缨,买炸药,请技术人员,样样自己带头干。修路期间总是早出晚归,奋战在工地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苦活累活抢着干,艰苦地冲锋在前。他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村民,调动了村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工作进展顺利。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他带头捐资3000元,并向在外人士发出倡议书,甘当“讨口子”,争取到5万元援助款,他却连一分钱的开支都未报过账。经过干部群众两余年的不懈努力,三条全长7.1公里的村组水泥路全部建成通车,圆了乡亲们多年来的梦想。

农田灌溉和饮水一直是困扰村民的重大问题,能让良田有充足的水源,能喝到干净水是村民迫切期待的愿望。他向农业开发办争取资金300多万,把全村所有的农田灌溉渠道全部得到改造,还兴建900多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一座,为500多亩旱田灌溉问题打好了夯实的基础。向县水利局争取资金60余万,带领村民日夜不休地铺管道建水池,解决了全村6个村小组饮水问题,让村民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

德智体美一体化,工作娱乐两手抓

盖好了房,铺好了路,解决了饮水问题,人们生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这并不是他工作的终点。为了让村民从无聊的日常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质量的享受生活,他向县文广局争取资金50余万,建立了欧派豪华的文化站和村委会办公场所,使村民得到了文化娱乐,也实现了两委班子多年的办公梦想。

他的事迹在我们生活中平淡无奇,但他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折射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诠释着党员的先进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党组织的肯定,分别在06年和11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黎川县十三届、十四届党代表。十七年来,他能深入群众,特别关心困难户,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向上级争取资金1000多万,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还帮助村民向银行担保贷款60多万,为村民解决收割机及帮助村民发展三元良种生猪繁殖,大户种烤烟等,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无亲朋关系,无私心,连续五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他都是高票当选,群众对他非常信任,非常满意。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游红国同志就是这样,心系农村事业痴情不改,情牵炉油热土无怨无悔,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自己平淡又充实的人生。

第二篇:双河乡各条村村主任张七娃先进事迹

双河乡各条村张七娃“7.26”泥石流救灾

先进事迹材料

张七娃,双河乡各条村委会主任,中共预备党员。在“7.26”泥石流发生时临危不惧,及时高效组织疏散群众,泥石流发生后动员群众积极开展自救,及时架电架水架桥,及早恢复群众了正常生产生活。

近入8月份以来,九寨沟县进入主汛期,天气预报称全县将会持续降雨,局部地区将降大到暴雨,可能引起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村支书在外治病,张七娃同志按照双河乡党委政府安排,及时召集村“两委”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根据各条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防洪抗灾工作,并决定防汛期间,村里安排人员值班,村“两委”干部每天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整装待命,坚守一线,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一旦发生灾情、出现险情时,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自觉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去。会后,张七娃亲自带领村“两委”干部立即展开工作,动员村民克服麻痹思想,紧急行动起来,做好防洪抗灾准备工作。

7月25日晚上7:30左右,天空开始降雨,随后雨越小越大,在家的他,坐立不安,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他这场雨可能会对各条村造成很大损失;怎么办!这可是关系着全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啊!晚上8:30,他穿上衣服,雨鞋也顾不上穿,拿起雨伞和电筒就出了门在村内巡查。在巡查中他一

边与其他村干部联系,一边向乡里报告情况,还提醒村民注意安全,发现意外情况要随时转移。

凌晨0:10,他再一次沿着村内防洪沟往寨子上方巡查的时候。他隐隐约约听到了山上有“轰隆隆”异常的响声,“不好,泥石流来了!”他敏锐地意识到了。随即,他扯起一嗓子“泥石流来了!泥石流来了!这边走,这边走……”有人出门了,一个、两个……村民们陆陆续续离开家,全部安全汇集到了预案指定的地点。凌晨1:00左右,泥石流顺着防洪沟“轰隆隆”而下,电杆、便桥瞬间被裹挟卷走。

暴雨逐渐减弱,停下了,张七娃就带领在家的村“两委”干部不停歇地安抚村民。

7月26日天一放亮,张七娃带领村干部走家串户,到村民家中了解查看有无房屋进水、倒塌等情况。作为一名村主任,他立即联系乡上干部,对全村受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200kva变压器受损、5根电杆、2000米电线被卷走,导致全村停电;2座铁板便桥被冲毁;地处甘沟的村内饮用水源点及7500米的饮用水管被泥石流冲毁,导致村民无水可吃;村内的排污管400米受损,100立方米的化粪池被泥石流掩埋,备用的污水管1100米被泥石流冲走;8亩农田被毁;到一组的村道有10公里受损;村内防护栏500米被毁。

在统计上报完灾情后,张七娃就和村“两委”干部忙上了架电架水架桥等事情上,以便尽快恢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条件。

从7月30日开始,张七娃就联系上了县黄浦电力公司为全村恢复供电,连续忙了5天,换变压器一台,架电杆20根、电线 米,终于在 8月4日全村恢复了正常用电。在此期间,他又组织村民用2天时间清理了防洪沟里的泥石流堆积物,1天时间抢修出了通往一组的村道,重新恢复了寨子内的两座铁板便桥。

恢复了电、路,但是村民饮水怎么办?水源点已经被泥石流堆积物深深掩埋了,水管也毁了。自“7·26”山洪泥石流侵袭后,各条村就一直处于断水状态,为解决各条村群众吃水问题,他积极联系县消防大队为吃水困难的村民送水到家,目前已为群众送水20余吨,缓解了400余人的吃水难。但是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啊!从8月6日开始,他又操心上了为全村架水的事。解决饮水问题,首要的是寻找到合适的水源点。他又和“村两委”干部、民兵一道在周围的山梁上奔走,找了一处不合适又找一处。就这样,几天时间内跑遍了周围的大小山头,终于在20公里外的高山上找到了清冽的饮用水源。他又跑乡上和县上相关部门,争取到了大力支持。从确定水源点后,运送第一批材料上山连续20余天,他都和村民们一道吃住在山上,不停地运送材料、挖管槽、接管线,引水管在渐渐地延伸,他们依然在坚持着。

张七娃,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委会主任,但他却真诚、执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乡亲的无限热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他的举止深深体现了一名

基层组织带头人的情怀,他就是一面飘扬在抗洪一线的鲜艳党旗,时刻引领着、召唤着、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

第三篇:乡党政办主任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恪尽职守铸忠魂 默默无闻普诗篇

***同志,男,现年31岁,中共党员。现任箐口乡党政办主任。2002来以,他情系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奋务实、兢兢业业,***同志以其较强的党性修养、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为人身目标,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默默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任务,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的人生路上,普写了一首首奋斗的诗篇,因成绩突出,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不计个人得失 热衷于党的事业

***同志是1997年走上党的工作岗位的。1996年,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同志作为乡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由于他工作出色,认真负责,1996年乡人口普查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这是破开荒的一次奖励,其工作能力和水平被当时的老党办主任发现。1997年,为了加强轻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党办主任年老体弱,精力有限,要在本单位选拔一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作风正派、工作务实的干部从事党的工作。由于当时缺乏人选,干部培养工作青黄不接,通过多方面考察,认为***同志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征求本人意见,说明党办是培养人、锻炼人、铸造人才的摇篮。该同志毫不犹豫地应允: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他不计个人的得失,不怨工作的繁杂,同意组织的决定,并虚心

向老同志学习,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党的工作要领。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他勤奋务实,刻苦钻研。他总是干一行就爱一行,爱一行就钻一行,在理论上不断更新,在业务上不断进取、自觉锤炼、提升工作业务能力。

他作为一名党的工作战线上的新兵,脑子一片空白,因办从未接触过党的工作,这一点,他很清楚,深知作为一名党的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办事要公道正派,特别党的工作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他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除白天努力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外,认真研读有关党的工作的方针、政策,吃透精神,掌握要领,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自担任党政办主任工作以来,他感觉责任重大,自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笔一划,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将对工作产生影响。为了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思想上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学习上切实做到不模糊,要求自己学深学透。这些年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笔耕不辍,辛勤劳作,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在平时的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党的工作的能力。虽然新手,但其悟性高,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加上勤学苦练,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2002年以来的工作中,***同志多次承担和负责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他起草了多个党政方面的文件、材料和工作制度,并向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很多工作方面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箐口乡工作发生了变化,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为完善工作管理,由***同志起草了二十九个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如:《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党建工作制度》、《干部驻村包村工作制度》等,表现出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身体力行 任劳任怨

***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共产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共产党员来约束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在党员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榜样。“业精于勤谎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他做人的座右铭,对于工作来说,在全乡很难找到象他那样投入的人了。

2004年夏天,市领导到居都村调研时,承诺给该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要求在三天之内将项目报告送去。为这事,乡领导非常着急,三天之内要拿出13个项目报告,这要安排哪个人来做呢?若由几个人同时来完成,应该不是大问题,但其它干部忙于退耕还林、实施沼气池建设等其它项目,抽不出人,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同志的身上。接到这个任务,他组织了涉及农业服务、建设、水利水保、交管、教辅等站所的负责人,用一天的时间到居都村调研。去居都村的那天,早上天刚亮就从乡里面出发了,到居都村时,未休息就立即进村入户,摸清情况,中午,顶着烈日,丈量进各家各户路面,一天时间就走完了全村6个自然村寨、318户农户,测量总线长度10455米。从居都调研回来后,当晚11:00就赶回了乡政府。晚上,他顾不上累,简单吃了晚饭,就着手整理材料,那天晚上,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天明。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所有上报的13个项目报告均按质按时要求如数完成。

2005年7月,有组织劳务输出实行政府组织,因乡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乡干部又驻村包村,因他党性强,工作出色,又善于做群众工作,劳务输出的任务又交给了他。7月9日,特区劳动保障局领导到箐口乡,要求7月11日组织一批务工青年外出,第二天(7月10)是一个星期天,天气不好,又打雷下雨,全乡停电,所有电话、手机无法接通,***同志未放弃休息的时间,一天时间要通知到全乡7个村的外出务工青年,光靠步行是走不完的。那天,天刚蒙蒙亮,又正好下雨,他来不及吃东西,就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上路了。7个行政村,很多地方摩托车是无法到的,需要步行,他只好打着雨伞前进,风大雨大,只好顶着风、冒着雨,逐个通知。中午饿了,吃几口饼干充饥,在路上喝点水,继续前进。到一个村要过河,因为下雨,衣服全被淋湿,河水涨了,又没有桥,他把鞋脱了,就跳下河去,不小心雨伞被河水冲走了,只好淋着雨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下午7点钟左右,总算走完了全乡7个村。回到家时,已筋疲力尽,换完衣服,未吃上饭,倒在沙发了竟然睡着了。

***同志9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党的事业。他的感人事迹确实很多。几乎每天早晨都是他第一个来到办公室,下班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他还要检查一下办公室的灯是否关闭、电源插头是否拔掉、门窗是否关好。单位领导常满意地笑称他是“管家婆”,把党政办这个摊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工作上,任劳任怨,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也从无怨言。乡里面的文件起草、校对、打印、分发,日常考核、教育、培养及管理工作,调资、乡机关接待、后勤服务等工作全部落在他的头上,每一项工作,他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能胜任,全乡干部职工称他为“多面手”。他承担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有条不紊地搞好交办的工作。

坚持原则不动摇 执行标准不走样

***同志做事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恪尽职守,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人。作为具体负责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几年来,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由于党员信息库由他维护,他认真贯彻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不怕得罪人,敢于开展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经常与党员干部交心谈心,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受到本单位党员及干部职工的高度评价。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对工作懒散、拖拉、不负责任和思想上不太成熟的同志,诚恳地指出不足,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使干部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由于为人正直,为人处事态度好,一直与干部职工、群众相处很好,让别人感觉很亲近。用他的话说:“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做的不做”。这么些年,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始终如一,无违法违纪现象。在做人方面:“一个人要关心别人,首先要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其次要严于律已,干好本职工作,工作上做得更好,不要让组织上担心;再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伸出援助之手。***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同志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在同事之间,他是老师,平时总是象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关心,竭诚相助。他常说,乡党委、政府是一个家,而办公室就要顶半个家,我们要积极承担这半个家的责任,也就必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同事病了或有困难了,都安排好,并亲自去看望。有干部职工、群众到乡里面办事、问事时,他总是笑脸相迎,端茶倒水,热情接待,处理及时,问题不能解决时就多做解释工作,做到让他们满意而归。他为人民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

他的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深受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时间证明,***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各方面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是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优秀共产党员。

克服困难 默默奉献

寒来署往,他始终为党的工作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从不对领导诉苦。有时工作繁忙,不但不能按时下班,而且还要加班加点,加班整理材料,给乡党委、政府领导提供参考。乡里面召开重要会议时,加班整理会议材料,经常熬夜到通宵。这样长期生活无规律,导致他患上严重的糜烂性胃炎,身体日趋消瘦,自2002年到现在,由于工作关系,连续两次神经衰弱住院,花费了几千元治疗费,但他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记得2003年上半年,***同志因只有两人在党政办工作,正值党委、政府实施“村为主”工作尝试阶段,要查阅很多资料,起草很多方案、目标责任状,他连续两天两夜未睡觉,工作任务完成了,而他却因为操劳过度,累垮了身子,并住进了医院,未等到完全治愈,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群众经常找他办事,他从不说因为下班而推托,不让群众等待,能及时办理的事情马上办理,于是苦了妻儿,有时很晚了还未回家吃饭。对于家庭,他不算一个称职的丈夫、父亲,但对于工作,他是一个优秀的干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知他这样默默地熬过了多少个寂寞的夜晚,体验了多少人生的辛酸。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辛勤耕耘,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