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组织部长到乡镇调研汇报材料)[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3:3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组织部长到乡镇调研汇报材料)[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组织部长到乡镇调研汇报材料)[最终版]》。

第一篇: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组织部长到乡镇调研汇报材料)[最终版]

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何部长、各位领导:

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笪桥的工作十分关心,这次何部长到我镇调研指导工作,对我们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借此机会,就我镇当前的工作情况作个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笪桥镇的基本概况

笪桥镇地化州、廉江、吴川三市五镇交汇处,面积94.6平方公里,人口47000多人,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52条自然村。笪桥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镇,黄瓜干、水蒸鸡是笪桥镇的土特产和美食。全镇有基层党支部2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4个,全镇共有党员 1195人。目前在岗在职镇干部69人,其中镇班子成员13人,平均年龄为39岁,其他公务员15人,事业干部31人,雇用干部 7人。村“两委”干部63人。

二、去年以来所做的一些工作

去年,我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理清工作思路,带领全体镇、村干部,转变作风,努力完成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了市下达的税收工作任务,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5元。目前,全镇政通人和、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经济有增长。“三农”工作。我们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镇形成了以香蕉、甘蔗、黄瓜为主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格局。去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1.65万亩,产值 4500多万元,香蕉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产值8000多万元,黄瓜种植面积9000多亩(含复种),产值3500多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去年来,全镇引进房地产项目及城镇建设项目2个,投资额将近8000万元,洽谈中的项目有纸板厂和黄瓜厂两个项目,投资额约为500万。

2、城镇有新样。投入了250多万元建设了笪桥文化广场;投入了1200多万元建设了笪桥镇综合农贸市场和桥御苑商住小区及开发区的排水、排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50多万元安装了圩镇街道路灯,并已在元旦前投入使用,大大提高城镇品位。

3、农村有新貌。投入资金280多万元,建好镇道、村道120多公里;投资50多万元,在圩镇及村委会建设了一批垃圾池,添置了一批垃圾车、垃圾桶等环卫工具;投入10多万元建设了一批农家书屋、农村影剧场和文化室;全镇先后创建了高志塘、石板、瑶埇、边岭新农村建设样板村。

4、扶贫开发。积极主动做好扶贫单位沟通协调工作。去年扶贫挂点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区安监局为仓背村建成了农贸市场,引进了制衣厂,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的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茂名市地税局为山华村建成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增强了村级集经济的“造血”功能。利用扶贫契机,先后建起了6个村级农贸市场,提高了村级有钱办事的能力。

5、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在镇村两级换选举工作中,我镇精心组织、严格程序、依法依规、强化督导,选出村“两委”干部 63人,选出镇班子领导13人,完满完成了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6、社会管理。筹集资金8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警用器械,在圩 镇范围内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了9个治安亭;投入了50多万元,建设了18个大型的计生宣传长廊和制作了一批宣传牌匾,促进了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由二类镇跃升到一类镇的目标,去年被茂名市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7、民生建设。全镇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安装了自来水管网;积极发动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去年为病患者报销各类医药费用400多万元,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对全镇62名“五保”实行了集中住院供养。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工业发展缓慢,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第三产业比重低。

2、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农业、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功能不全。

4、维稳信访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信访形势不容乐观

5、乡镇干部缺编较多,事业干部、雇佣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东承转移、南靠核心、西借政策、北拓腹地”四大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引资引贤、城乡宜居宜商、民营经济培育、党建网络建设”五大提速工程,我镇作为西南部组团的一员,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必须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空港物流基地和空港型农业,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带好一支队伍:我们坚持按照“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要求,加强镇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强化镇村干部管理,全面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培养和锻造,把镇村干部的意志和精力集中统一到落实市委市府各项决策上来,统一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上来,全神贯注抓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

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实现特色经济强镇目标。按照“强一壮二促三”的经济发展思路,即:做强农业支持产业,壮大现有企业的规模,壮大产业集群,坚持把招商引资、规模企业的引进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突破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以上。二是实现宜居宜商乡镇目标。结合笪桥镇总体规划,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改造旧区,推进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城乡清洁工程、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圩镇人口集聚度,建成产业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城镇。

推进三项工程:一是推进创先争优工程。创先争优活动中做到“四个结合“:一结合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四大发展战略,推进五大提速工程”的发展目标,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二结合市委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和镇委推进的重点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三结合强基固本,在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四结合“双到”工作及扶贫济困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二是推进平安和谐工程。综治信访坚持稳定第一,实行标本兼治,全面落实稳工作机制和领导责任制,努力排调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处理农村基层信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用重典、下重拳、施重力,提高 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力保我镇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排在化州市的前列位置。三是推进民生建设工程。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江头水库、横岭水库的扩容和除险加固;完善硃砂、木威塘、石板、水垌、旺村、西埇、边岭、白头等泵站的建设;修复疏通江头水库灌区东、西两大干渠和其他水利设施的建设;推进村级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年内实现自来水供水管网铺设到部分自然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抓好乡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年内完成30公里的村道硬底化任务,完成新农村建设点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及公路两旁的绿化及“穿衣戴帽”工程。

实施四大战略:一是实施产业富镇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做大做强“甘蔗、黄瓜、香蕉”等农业传统支持产业,提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水平,确保年内全镇黄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含复种),香蕉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二是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内做大做强笪桥装修工程公司、笪桥糖厂、常达木业有限公司、翠的特产食品厂、笪桥纸箱厂、山华食用菌生产基地等企业,争取引进上规模的纸板厂、黄瓜加工厂,鼓励和帮助企业搞好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促其经济总量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三是实施商贸活镇战略。充分利用笪桥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空港物流基地和空港型农业,大兴商贸流通业。年内完成笪桥汽车客运站、笪桥加油站、笪桥综合农贸市场和笪桥大酒店等工程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繁荣笪桥经济。四是实施和谐兴镇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重点改善师生住宿条件,继续抓好中心 幼儿园建设,办强办大中心幼儿园,年内争取把全镇面上学校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圩镇,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抓好笪桥新卫生院大楼的搬迁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村级卫生室建设力度,实现村级卫生体系建设全覆盖,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品位。加大圩镇建设力度,集中人力、物力重点抓好低坡至新207国道100亩商住小区及新卫生院后面至207国道80亩商住小区的征地工作,年内争取完成两个新区“三通一平”建设;筹资150万元对旧区进行改造,完成排水、排污设施建设、河道改造、桥梁建设等工程;筹资100万元完成旧207国道尘塘路口至禾仓角路口的街道硬底化工程。二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以高志塘、瑶埇、石板、边岭等新农村为示范点,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原则,统筹社会力量,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先易后难,示范带动,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变样、五年成规模的目标,整体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工程、民心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和宽带网络进村入户率。着力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中心,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三是抓好社会管理,营造发展环境。抓好计生工作。计划生育坚持以村为主,实行重心下移到村,努力实现“强基保类进位”,争创计生工作“省优”、“国优”。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和落实镇村干部工作责任,层层签定责 任书,逐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计生工作格局。抓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设立城镇执法管理中队,配备专职人员,集中力量抓好镇容镇貌的整治,着力解决好圩镇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乱卖的问题。抓好财税征收。实行开源节流,积极培植税源,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压缩开支,确保财政健康运行。四是抓好扶贫开发,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强与对口扶贫单位的指导、协调和交流,在积极探索帮扶方式、扩大帮扶规模、力求帮扶实效上取得更大的成果,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完成脱贫任务。五是抓好党建工作,强化组织建设。切实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荣誉、不干事的有危机。大力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突出抓好市十二次党代会、市十四届人代会一次会议精神的学习,抓好经济、法律、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政权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以上是我镇去年来所做的一些工作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指导。

谢谢大家。

第二篇:笪桥镇中心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汇报材料

笪桥镇中心小学

防溺水安全教育汇报材料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我校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预防溺水,关爱生命”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安排“活动月”工作。学校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成立了学校预防溺水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局关于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了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都重视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班通过相关报道向学生深入宣传。向学生宣传防溺水重要性,宣传防溺水知识,宣传溺水救护办法和自救知识。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1、在安全教育月里,学校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开展了一次全校性的“预防溺水,关爱生命”教育动员,使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献计献策。

2、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向各班发放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告知学生家长在防止孩子溺水问题上应负的监护责任,请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家长也要高度重视,家校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使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更广更深的了解。

3、学校黑板报刊出一期以“预防溺水,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校刊,向学生宣传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识。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教育性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4、各班级利用班会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以“预防溺水,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讲述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己来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班主任们以典型的案例警示和教育了学生,向学生描述溺水致死原因、溺水症状,使每一个学生在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

5、做好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告诫学生双休日、即将到来的暑假更应该防溺水。

总之,通过身边实例和相关报道的教育,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安全的理解更深了。当然,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必须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教育的工作要从小抓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抓下去,切实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第三篇:清源镇乡镇换届调研汇报材料

清源镇乡镇换届调研汇报材料

清源镇地处武威城东13公里,东靠长城乡,南邻东河乡,西接武南镇、清水乡,北与发放镇及二十里大沙漠接壤。原为清源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乡为清源乡,1986年6月撤区并乡时与新地乡合并成立清源镇,是全省第一批建制镇之一。全镇镇域面积10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93亩,法定耕地面积37719亩。辖新地、新东、清泉、新西、发展、王家新庄、羊庄、中沙墩、东槽、宣家庄、蔡家寨、周府庄、清源、曾家堡、刘广寨等15个行政村,下设115个村民小组,5771户,总人口24007人,镇政府驻地王家新庄村2010年全镇完成GDP5.25亿元,较2009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5元,较2009年净增772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十一五”期间制种、蔬菜、林木育苗、规模养殖已成为全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到4709亩(2473座)、拱形温室面积达到110亩、养殖暖棚面积达到774亩。已建成王庄、东槽、新地等3个规模养殖村,建成了10000头舍饲养牛、羊基地,建成了年出栏生猪近3000头的永康仔猪育肥中心、年出栏1000头的武威市戒毒康复中心养牛场,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500户。林木育苗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常绿林、经济林、用材林、沙生苗木、花卉苗木等五大系列近70个品种,林木育苗面积达3900亩,年出圃各类苗木、花卉6000万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19.8%,初步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田成方、房小康的生态模式化建设格局。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挑战,清源镇根据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确定十二五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一条

主线(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突出二个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现三大突破(在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上有突破),确保六大产业(林木育苗、制种、养殖、蔬菜、特色经济林、花卉),发挥区位优势,走农业稳镇,科技兴镇,旅游活镇,工业强镇,非公有制经济富镇之路,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一、乡镇党委及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清源镇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15个村党支部、11个学校党支部、1个卫生院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有经济党支部),共有党员874名。其中,农民党员726名,女党员97名。全镇领导班子共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人大主席1名、副书记1名,武装部长1名,镇长1名,副镇长3名,科技副镇长1名。领导班子中大学专科学历的3名,大学本科学历的6名。2006年换届时共设党委委员名,其中农民委员一名

清源镇现有科级干部12人,其中:正科级干部4人,1人为正科级非领导,副科级干部8人,3人为副科级非领导,二、近期学习宣传换届纪律情况

近期我镇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认真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学习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领导干部警示案例汇编的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领导干部廉政准则等各项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文件、视频、图片叶进行了学习。严格制定严肃换届纪律实施方案和筹备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对《严肃换届纪律文件资料汇编》和《严肃换届纪律案例选编》印发到了每一个领

导干部手中,对“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也进行了印发,让党员干部牢记严肃换届纪律要求,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目前,全镇干部群众思想稳定、没有存在着换届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

1.对于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问题。根据选举法关于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的规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为1:1,这势必会造成城镇代表的大幅减少,农民代表则要适当增加。建议:结合区镇人大同时换届,采取大选区套小选区的方法,把划分选区与代表资源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大体相等和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民了解和监督代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的原则,按居住状况或者按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划分选区。具体工作中,第一,要把各村各单位人口基数调查清楚,这是划分选区的前提条件。第二,要根据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合理划分选区,但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不可能绝对相等。第三,按照选区大小和代表构成确定选区代表名额。选举镇代表时,把驻镇单位两个选区调整为为一个选区;选举区代表时,把驻镇单位划分到农村选区参加选举。

2.在优化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上。建议区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的德才兼备的情况下,要突出的在颁布表彰中的有些地位和指导作用。综合考虑科学发展需要、班子结构需要、个人特长能力,通过换届调出干劲,调出合力。防止任职年龄搞“一刀切”适当保留一批50岁以上经验丰富、工作得力的干部,引导干部正确的对待去留、积极支持配合换届选举工作。

3.在干部任用提名上,要着眼于规范提名制度按照民主

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的要求,1.通过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增加提名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民主提名环节。2.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视情况对拟进入新班子人选按一定差额比例进行二次会议推荐。3.进行多指标适岗评价,客观衡量胜任力,并合理定提名责任,做到责权对称。

4.在加强换届选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上,主要做好1.突出正面宣传教育,打好“预防针”。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媒介和宣传途径,让党员干部牢记“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产生抵制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不良风气的“抗体”。以警示教育为重点相关部门组建宣讲团,深入各乡镇进行换届宣讲纪律宣讲,强化各级干部的自律意识,使之不想、不敢、不愿违反换届纪律。2.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发放“定心丸”。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一盘棋走活。同时树立注重科学发展、重视基层、重视品行,注重真抓实干、群众公认、敬业奉献的导向,真正让无为者离位、有为者有位、善为着进位。3.构建情况收集和应急快速反应机制,配备“净化器”。及时的掌握各种不良苗头,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聘请义务监督员及时的向区换届办反馈情况,保证推荐、测评和投票选举的顺利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普通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全面了解情况,对影响到换届选举的人和事,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回应。成立案件督察组,对群众举报的各类非组织活动,依纪依法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第四篇:草桥镇扩权强镇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草桥镇扩权强镇改革工作专题调研

汇报材料

草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镇级政府行政管理事权有限,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制约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对镇级经济社会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汇报。

一、草桥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草桥镇四面环水,处于新沂河、老沂河与骆马湖“两河一湖”的环抱之中。草桥镇是新沂西部片区中心镇,辖16个行政村,人口7万,面积101平方公里。

草桥镇连续三年荣获徐州市“土地执法先进镇”,连续5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政法综治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徐州市人大表彰为“先进人大代表之家”,连续3年获得新沂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A等奖(2012年获得A等奖的第一名)。连续两年荣获徐州市“科学发展观考核优化类一等奖”,被新沂市推荐为“省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先进镇”,镇工业集聚区被江苏省命名为“小企业培育基地”、。2012年,草桥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1071.8万元,财政总收入7年翻了近7番。

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新沂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草桥镇地处新邳两市交界,区位和它的发展都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场所,是新沂的“西大门”

草桥镇东临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23省道,西临京杭大运河,南临骆马湖,古镇大道穿镇而过。距离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以及连云港国际深水港仅一个小时车程。第二,新沂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草桥镇

第三,草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作为传统农业大镇,草桥镇以“无中生有抓招商、优化环境聚人才”为理念,认准只有走“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之路,才能真正实现强镇之梦。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草桥镇工业集聚区目前占地面积扩展到2.2平方公里,共落户企业48家,占地2.2平方公里,用工超过5000余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企业9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1家,超3亿元企业3家,超2亿元企业5家。在新沂市7个镇级集聚区中,第一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个通过区域性影响环评价值报告专家组论证,第一个通过“安评”,第一个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第一个建成镇级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综合大楼,同时组建了工业集聚区管委会和工业集聚区发展服务有限公司,第一个筹备成立镇级商会。

近几年,草桥镇以市“经济开发区”、“锡沂工业园”和“草桥工业集聚区”三个发展平台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全员抓信息、专业抓招商、齐心抓落地、共同抓服务,通过以商招商,招来伊例家食品(、泰松化工、金孚电池、凯尔瑞、瑞力机械、华洋金属、祥茂金属、伯爵鞋业、永新机械、金鑫科技、恒发家具等企业落户草桥,并实现了瑞新科技的不断壮大。

第四,有农业的提档升级

按照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相关要求,以“四个国家级”为引领、“三大农业”为支撑、“两个省级园区”为重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依托,全力打响“走进十里生态长廊,步入人间休闲养生天堂”这一品牌。

与省农科院、上海同济大学联合互动,引进荷兰瑞克斯旺、江苏新一代、恒丰鲜切花、圣农禽业等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倾力打造“国家级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万亩片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沿十里生态长廊建成了10家农产品龙头企业、20家新型农村专合组织、700栋地温式日光能温室、5000平方米智能育苗温室、9600栋早春移动钢架大棚,形成了北有三万亩优质蔬菜、中有2万亩优质稻米、南有3万亩高效水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态势。

草桥镇高效农业的迅猛发展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副省长徐鸣等领导先后来我镇视察高效农业发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并给予高度评价。

第五、有适宜的人居环境 按照徐州市综合型发展中心镇6大类25项指标和中心镇总体规划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中心镇功能建设。2012年,完成商品房及安臵房建设面积近24万平方米。草桥中心医院门诊大楼、镇区垃圾中转站、利民路硬化、镇域排水管网、路灯、敬老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中心幼儿园教学综合楼、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同时加快镇南

新区的开发建设速度,不久的将来,将打造出323省道以南、十里生态长廊以西、二支渠以北、窑草路以东1.87平方公里的 镇南新区“四纵四横”网状发展新格局。

紧紧抓住万顷良田工程落户我镇的良机,深入调研,按照“三集中”的要求,扎实搞好万顷良田建设。目前已成功实施成功搬迁曹场、连五庄共1000余户,近6000人。2013年底,万福家园二期工程完工后,小区人口将达8000人,镇工业集聚区用工将突破6000人,镇区总人口将翻一番。

去年12月,徐州市万顷良田现场会在我镇召开,省国土厅夏鸣厅长及徐州市朱民市长亲自参加,对我镇万顷良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第六,草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近年来,草桥镇坚持“工业强镇、农业富民、商贸兴镇、城镇带动、建设和谐新草桥、扮靓新沂西大门”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全力构划“一轴、两极、三园、工业四大板块、农业五大特色、城建六大工程、社会事业七彩纷呈”的发展蓝图,使草桥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2013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咬定一个目标、坚持三化同步、加快五城同建”的总体要求,全力抓好镇级“三园一区”、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0亿元、奋力冲刺“徐州镇域经济20强”。工作中,主要是做到“四个毫不动摇”:

(一)、毫不动摇抓项目,在工业强镇上谋求更大突破。一是深入开展 “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坚持以商招商,重点在闽、浙、蒙取得更大成效;抓好定向招商,争取在苏南、上海、深圳等地取得新突破。二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着力围绕伊例家食品、瑞新科技、红联服饰、新冠生物、金

孚二期等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入突破10亿以上。三是抓好规模企业标杆管理,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家、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其中超1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四是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把集聚区建成示范区、样板区。

(二)、毫不动摇抓创建,在城镇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一是以中心镇创建为抓手,年底前确保完成中心镇创建25项指标;二是以万顷良田为依托,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围绕镇南新区“四纵四横”规划,抓好万福家园、金利嘉园、百年银杏园、十人桥景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年内镇区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万人,5层以上楼房达到80栋以上。四是扎实推进生态镇、生态村、生态园区等创建活动,全力打造“秀美草桥”。

(三)、毫不动摇抓三农,在强村富民上实现更大进展。一是以“四个国家级”为引领、“三大农业”作支撑、“两个省级园区”为重点,全力加快我镇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力争菜、米、鱼三大高效农业突破3.2万亩,积极引进新冠生物等项目,农业招商力争突破3.3亿;倾力打造省“五好合作社”15家,新注册合作社45家,真正打响“走进草桥十里生态长廊、步入人间休闲养生天堂”这一品牌。二是积极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促进村集体经济稳增稳长。三是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模式,妥善安臵3000个劳动力就地就业,加快富民增收步伐。

(四)、毫不动摇抓民生,在构建和谐上取得更大成效。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要求,着力办好群众期待的实事好事:争创省级卫生镇、省政法综治示范镇,争创

徐州市综治规范化建设先进村2家,争创省现代化示范初中1所、省平安校园1所、省示范幼儿园1所;同时要切实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更好维护草桥社会稳定。

二、现行镇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承担职能看,乡镇责任重大。我镇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从体制机制等更深层次上我们我镇乃至我市乡镇普遍存在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镇政府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一直以来,乡镇管理体制依然延续着过去着重为农业生产服务而设计的体制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原来建立在传统农村形态上的乡镇政府架构和功能设臵,已严重束缚乡镇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因此,落后的管理体制已成为束缚和制约乡镇发展的瓶颈。

(二)机构设臵不合理,协作程度低。

镇政府组织机构设臵不尽合理,例如在镇政府与市政府职能部门派驻镇的机构职责关系上,设在镇的一些行政机构,有的理应下放给镇政府管理,却被上级职能部门把持,公安、交通、工商、税务、国土、教委等部门实际行使的权力已经将名义上拥有治理权力的镇政府基本架空,使镇政府不能成为职责清晰完备的一级政府。

(三)镇政府权能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镇域经济发展迅猛,对镇

级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政府能力方面却是责任大、权力小。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实践中却缺乏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但又必须执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并承担责任。再则就是财权与事权不相称。一方面,镇没有独立财权,其税收大部分被上级政府抽走,镇财政分成比例偏低。另一方面,镇财政支出大。由于缺乏足够的专项资金投入,致使镇级政府无力承担管理辖区内广泛的社会公共事务,镇级财政无力承担公共建设,无法满足当地居民对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从而导致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低效。

(四)人才队伍缺乏

1、进人渠道单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补充有限。虽然近年来乡镇机关通过公开招录的方式选拔和充实了一批年轻的公务员,但大多陆陆续续被调往市直单位。乡镇事业单位近年来几乎未补充过人员。缺少城建、土地、规划、城市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再加上进人渠道单一,补充有限,安心基层的更少,进一步加速了乡镇干部队伍的缺乏。

2、乡镇缺少能够具体承担县直部门下放或委托行使的行政审批权和处罚权的专业人员。现有乡镇干部队伍主要的工作任务一直就围绕乡镇行政管理或面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相关工作服务和为农技术服务等工作,对市直部门下放或委托行使的行政审批和处罚事项,感觉非常陌生,一方面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缺乏从事行政审批应具备的

专业业务知识,同时另一方面也不具有从事行政执法所应有的执法资质。因此,即使市直部门下放权力给乡镇,乡镇也是面临无专业人员能具体实施的窘境。

三、对实施扩权强镇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更好的通过扩权强镇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建立一套与实际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力争做到“权力与责任相匹配,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增强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1、行政放权。目前,我们草桥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在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执法方面的尴尬,如在处理农村土地纠纷、违建拆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由于镇一级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对一些诸如之类的问题镇政府也只能干瞪眼,却承担着极不相称的责任,有责无权,不利于开展工作。所以要根据实际需要,将市机关部门在镇域内的管理职权,全部或部分委托给镇直接行使,并在核定的人员编制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设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条件成熟下,可将国土局、司法局、劳动保障、规划建设局、安监局、农工办、林牧业局、农机局等职能部门在辖区内的管理职权,分步给镇政府直接行使,同时抄送给市有关职能部门备案,并从委托授权部门或相关部门选调有关规划、城建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镇,强化镇级管理能力。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镇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允许镇依法组建城镇建 8

设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在企业投资管理方面,要优化政府职能,热情为企业服务,在镇成立投资审批服务中心,可将发改、建设、商贸等局的镇级授权部门都集中在镇的投资审批服务中心,委托镇级政府行使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外商投资项目预审、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议书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初步设计预审、基本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预审、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预审、企业减免税预审等职权。土地政策方面,规定各地新增用地指标向试点镇倾斜,优先解决用地指标,试点镇通过复垦、造地等途径增加的土地指标全部留镇使用,成立国土资源分局,由镇级规划使用,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2、财政放钱。没有独立的财权,镇公共基础设施及其他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强镇扩权”主要是市镇权力关系的调整,是权力下移的过程,为此,我们应该统筹兼顾,从公共财政方面强化对乡镇政府的支持。一是实行财政体制倾斜政策,合理提高对镇级的财政分成比例,按照发展优先、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镇职能范围扩大、集镇建设任务加重的实际,财政体制实行基数内分成、超收分成和增值税专项分成。二是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和财权事权一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完善镇财政体制,使

之适应中心镇培育和壮大的需要。在镇范围内收取的规费和土地出让金,除规定上缴部分外,地方留成部分向镇倾斜。三是财政部门要强化监管、专款专用。加大对镇的投入。市相关部门整合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政府的重点工程,并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加大对镇级的信贷扶持力度。

3、组织放人。扩大镇干部管理权限,围绕提高镇党委、政府抓人促事的能力,加大镇人事方面的建议权以及对机关部门派出单位的管辖权。对部门派驻镇机构领导干部任免、拟提拔使用干部应书面征求扩权镇党委意见,如意见不一致,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协调;部门派驻机构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由主管部门和扩权镇党委政府共同负责,其考核等次由扩权镇提出书面建议,主管部门予以确认。要加大干部下派和交流力度,抽调选派专业人才到镇任职,充实干部队伍。如在规划建设这方面,镇这块由于缺乏此类人才,我们可委托镇里行使部分职权,由市局下派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指导镇里开展工作,这样既达到增人不增编,提升基层工作战斗力的目的,又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效地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为镇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第五篇:清源镇乡镇换届调研汇报材料

清源镇乡镇换届调研汇报材料

清源镇地处武威城东13公里,东靠长城乡,南邻东河乡,西接武南镇、清水乡,北与发放镇及二十里大沙漠接壤。原为清源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乡为清源乡,1986年6月撤区并乡时与新地乡合并成立清源镇,是全省第一批建制镇之一。全镇镇域面积10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93亩,法定耕地面积37719亩。辖新地、新东、清泉、新西、发展、王家新庄、羊庄、中沙墩、东槽、宣家庄、蔡家寨、周府庄、清源、曾家堡、刘广寨等15个行政村,下设115个村民小组,5771户,总人口24007人,镇政府驻地王家新庄村2010年全镇完成GDP5.25亿元,较2009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5元,较2009年净增772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十一五”期间制种、蔬菜、林木育苗、规模养殖已成为全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到4709亩(2473座)、拱形温室面积达到110亩、养殖暖棚面积达到774亩。已建成王庄、东槽、新地等3个规模养殖村,建成了10000头舍饲养牛、羊基地,建成了年出栏生猪近3000头的永康仔猪育肥中心、年出栏1000头的武威市戒毒康复中心养牛场,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500户。林木育苗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常绿林、经济林、用材林、沙生苗木、花卉苗木等五大系列近70个品种,林木育苗面积达3900亩,年出圃各类苗木、花卉6000万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19.8%,初步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田成方、房小康的生态模式化建设格局。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挑战,清源镇根据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确定十二五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一条主线(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突出二个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现三大突破(在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上有突破),确保六大产业(林木育苗、制种、养殖、蔬菜、特色经济林、花卉),发挥区位优势,走农业稳镇,科技兴镇,旅游活镇,工业强镇,非公有制经济富镇之路,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一、乡镇党委及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清源镇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15个村党支部、11个学校党支部、1个卫生院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有经济党支部),共有党员874名。其中,农民党员726名,女党员97名。全镇领导班子共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人大主席1名、副书记1名,武装部长1名,镇长1名,副镇长3名,科技副镇长1名。领导班子中大学专科学历的3名,大学本科学历的6名。2006年换届时共设党委委员 名,其中农民委员一名

清源镇现有科级干部12人,其中:正科级干部4人,1人为正科级非领导,副科级干部8人,3人为副科级非领导,二、近期学习宣传换届纪律情况

近期我镇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认真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学习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领导干部警示案例汇编的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领导干部廉政准则等各项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文件、视频、图片叶进行了学习。严格制定严肃换届纪律实施方案和筹备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对《严肃换届纪律文件资料汇编》和《严肃换届纪律案例选编》印发到了每一个领导干部手中,对“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也进行了印发,让党员干部牢记严肃换届纪律要求,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目前,全镇干部群众思想稳定、没有存在着换届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

1.对于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问题。根据选举法关于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的规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为1:1,这势必会造成城镇代表的大幅减少,农民代表则要适当增加。建议:结合区镇人大同时换届,采取大选区套小选区的方法,把划分选区与代表资源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大体相等和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民了解和监督代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的原则,按居住状况或者按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划分选区。具体工作中,第一,要把各村各单位人口基数调查清楚,这是划分选区的前提条件。第二,要根据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合理划分选区,但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不可能绝对相等。第三,按照选区大小和代表构成确定选区代表名额。选举镇代表时,把驻镇单位两个选区调整为为一个选区;选举区代表时,把驻镇单位划分到农村选区参加选举。

2.在优化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上。建议区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的德才兼备的情况下,要突出的在颁布表彰中的有些地位和指导作用。综合考虑科学发展需要、班子结构需要、个人特长能力,通过换届调出干劲,调出合力。防止任职年龄搞“一刀切”适当保留一批50岁以上经验丰富、工作得力的干部,引导干部正确的对待去留、积极支持配合换届选举工作。

3.在干部任用提名上,要着眼于规范提名制度按照民主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的要求,1.通过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增加提名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民主提名环节。2.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视情况对拟进入新班子人选按一定差额比例进行二次会议推荐。3.进行多指标适岗评价,客观衡量胜任力,并合理定提名责任,做到责权对称。

4.在加强换届选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上,主要做好1.突出正面宣传教育,打好“预防针”。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媒介和宣传途径,让党员干部牢记“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产生抵制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不良风气的“抗体”。以警示教育为重点相关部门组建宣讲团,深入各乡镇进行换届宣讲纪律宣讲,强化各级干部的自律意识,使之不想、不敢、不愿违反换届纪律。2.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发放“定心丸”。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一盘棋走活。同时树立注重科学发展、重视基层、重视品行,注重真抓实干、群众公认、敬业奉献的导向,真正让无为者离位、有为者有位、善为着进位。3.构建情况收集和应急快速反应机制,配备“净化器”。及时的掌握各种不良苗头,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聘请义务监督员及时的向区换届办反馈情况,保证推荐、测评和投票选举的顺利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普通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全面了解情况,对影响到换届选举的人和事,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回应。成立案件督察组,对群众举报的各类非组织活动,依纪依法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下载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组织部长到乡镇调研汇报材料)[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笪桥镇工作情况汇报(市组织部长到乡镇调研汇报材料)[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