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

时间:2019-05-13 13:3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

第一篇: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

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

——记隆德县科普带头人蔬菜协会理事长黄小正

隆德县科协

2009年2月9日

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

——记隆德县科普带头人蔬菜协会理事长黄小正

抓根本 惠民兴农

憨厚黝黑、两眼炯炯有神的黄小正,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诚实、豁达。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汉子,只是比别人多一些明智,一分刚毅,一片赤诚。他常说一句话:“人要讲奉献,不能光想自己”。倾情科普的黄小正,以充满“以人为本”韵味的动人节拍,把农民引进一个个拨动心弦的科普传播动人舞台。他说,科技在农村是致富一大法宝。科技知识得到普及、传播,科技成功为农民共享,会产生强大的致富动力和潜力。科技富农的新农村建设瑰丽蓝图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长期奋战在农村科普工作第一线的黄小正,视科普为己任,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敢于开拓、善于创新,以致力发展农村科普事业的大视野,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运筹帷幄,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理念创新,成效显著。在构建科普机构、科普阵地、科普人才、科技信息网络、科普设施和科普传播六大科普要素平台中,高人一筹,快人一步,富有特色,身先士卒,屡有建树,以其丰硕成果和广大农民受惠得益的骄人业绩,成为远近知名、农民爱戴的科普带头人。

抓关键 以人为本

黄小正以睿智眼光和造福家乡的情怀,把农村发展的终 极目标放在如何以科技振兴经济、富农奔康上。团结和带领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科普工作、“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糅合在一起,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普及、推广,作为科普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指标和主要成效,作为蔬菜协会班子任期考核指标,把科普摆到重要位置上。统一了认识和理念,黄小正大刀阔斧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科普机构和阵地,并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技协的运作上,三年拓开三大步:一是进行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打破传统种植格局,全面开拓反季节蔬菜种植产业,全镇1700亩反季节蔬菜生态盎然,财源滚滚;二是技术升级,以良种良法良效,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成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基地先后被区、市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被农业部、区农牧厅认定为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三是技术幅射,创出新天地。蔬菜的高产高值,以及“反季节蔬菜高产裁培技术”,成功地带动全县2005-2007年种植面积翻了将近一番,2008年全县保护地和设施蔬菜的规模将达到3万亩。面对这样的规模,黄小正充满激情地说:“这才叫产业,我们终于走出了小打小闹的窘境,不种是大家的事,种了卖不出去是我们协会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农民依靠蔬菜协会的优势,将产品一销而空。使全县蔬菜产业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 3 下,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如今,蔬菜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有力的“助力器”。

黄小正这个名字与本能的与当地农业增效、农民的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2008年在全县设施农业工作的开展中,黄小正及他领导的协会更是勇立潮头,建言献策。先后提供给政府及涉农部门一系列的发展思路、种植方案,并受到了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为广大农民传经授道、算账对比。以最大的限度和耐心说服了一部分群众的传统种植观念和想法。为政府设施农业政策的实施排除了障碍。2008年,协会为拱棚蔬菜销售达16600余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使传统性的种植菜农已经尝到了设施农业带来的甜头,的确为隆德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在此基础上,“户会协作”推波助浪,科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出现了一个基地,带出一个产业,拓开一片市场,富裕一方群众的典型。三年的实践,五年的变迁,使全县蔬菜种植区人均总收入翻了翻,达到人年3000元,受到技术带动幅射的农户,每户年增收1000元。沉甸甸口袋和科学型脑袋的巨大变化,村民喜上眉梢,盛赞黄小正是一位难得的惠民兴农好带头人,黄小正科普惠农行动较为突出的一条经验,是抓好农村人才的培育。农村科普传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要靠自己培育,培养的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掌握致富真本事和真技能上。他独辟溪径,在经费紧缺情况下,敢于投入,4 建设和配套三大科普设施,大张旗鼓抓培训。一是建设60平方米科普培训课室,配套电教设备、课桌椅;二是配备40平方米科普阅览、宣传活动室;三是2.5米的不锈钢科普宣传栏和5米的计生科普栏。他亲自当培训,带头学、带头干,起模范表率作用。培训致富信息方面,经常门庭若市,使全村营造出学科学知识的浓烈氛围。三年来,共开展农业科技培训40期,培训2000多人次。培训课堂经常成为专家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最好场所,每次讲座参与者都把培训室挤得满满的,农民戏称培训室是“发财庙”。小小培训室已培育出有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秀才”30人,种植能手100多人,种植示范户30户。

现年36岁的黄小正,高中文化程度,荣获自治区团委“优秀青年农民”称号、自治区科技厅优秀科技特派员、自治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县助农增收先进个人、先进合作组织带头人、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会会员。2006年当选县政协委员,2007年当选固原市人大代表,2008年加入中国农经会会员,县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副会长。连续多年被评为我县优秀农民经纪人。同时他经营的协会被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林业厅命名为2009—2013年度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近年来,帮助菜农年均销售农产品1万余吨,涉及菜农年均增加收入400元。区、市、县领导多次考察,给予黄小正成绩和做法充分的肯定和经验推广。

抓创新 发展农技协

黄小正,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为本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农民,敢于负责拼搏,开拓进取,有着一副热心肠,一股创业劲,抱着一颗爱家乡,爱乡亲之心,不仅自己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更重要的是为蔬菜协会的发展、农民增收奉献一切。只有站在“志圆农民小康梦”的高度上,才能认识到这位杰出真正为农民办事的科普带头人、经纪人全部底蕴。

黄小正高中毕业回乡后,望着祖辈耕耘的黄土地,他深深的思考在土地里怎么能刨出“黄金”呢?他突发奇想到附近市场观察,发现蔬菜一度畅销,从此,他以坚定的信念走上种菜这条道路,于是学技术、租土地、选品种、筹资金、扎根于蔬菜种植行业。与蔬菜结下了不解之源。曾几度蔬菜的滞销、家人的阻拦、亲邻的冷嘲热讽、未能动摇这位青年汉子种菜的意志。更加增强种菜的信心,继而总结经验、寻找市场、查询信息、苦学技术、扩大规模、吸纳乡亲、自投资金并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当年联户经营40亩,蔬菜销售收入32000元,户均收入4000元。随后他又一次调整经营模式,由大田转入拱棚种植,由单一产品种植向多元化发展,逐步迈向市场化、规模化、合法化的经营渠道。从此他带着众乡亲发家致富的期望,先后数次自费南下北上,寻求土里刨金的路子,当他经历磨难后,才发现蔬菜种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方向,于是他带领乡亲致力蔬菜种植的发展,不论白天黑夜,风里雨里都滚爬在菜棚里。生产的蔬菜不仅货俏而价扬,亩均收入达到1000元,到1994年,由于大面积种植,6 蔬菜出售难问题充分显露出来,面对一堆堆蔬菜,他不知所措,心如刀绞的黄小正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光种植不营销是走“回头路”,于是他多方奔走,创办了全县第一个联财蔬菜交易市场。

黄小正看准了隆德县是宁夏发展夏季冷凉性特需绿叶菜、果类菜、食用菌的优势区域。瞄准了他的家乡被称为隆德县“菜篮子”的联财镇,这“双项”有利的自然资源优势,经过在外地多方考察和长时间考虑,1995年开始他认准并从事了蔬菜种植。当时本地种植蔬菜的农户并不多,他就从甘肃平凉、陇县等地运来菜苗,供给菜农种植。在他的带动下,本村第二年已有50余户种植户。面积增大了,销路便成了问题,于是在1997年开始便前往兰州、西安、郑州等大蔬菜批发市场寻找出路,最终瞄准了西安胡家庙大市场,并达成了协议,使当年全村种植的蔬菜320吨销售一空。得到实惠的农民从此便开始大面积种植,1999年以来,联财镇便成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蔬菜种植的中心区域。从此以后,他又开始联合外地菜商和本村10多位青年进行贩运,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市场经验。随着种植面积逐年的扩大,引起了黄小正的思考,于是他网络了一批年轻农民经纪人,2003年在县农牧局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隆德县蔬菜协会,推荐选举了黄小正为第一任事理长,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仓储库2个,总贮藏量400吨,辐射带动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4个,建立了监事会,理事会成员25人,全部来自本县专业农民经纪人,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260余人,建 7 立购销网点10多个,他们及时向广大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化服务,与驻榆中的“京兰公司”、兰州、西安、西宁、郑州、武汉等全国各地大市场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他所创立的“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已深得人心,他的无私奉献,赢得农心,凝聚人心,使农技协成为菜农信赖的“家”,成为科普创新的支柱,农民致富的可靠支撑。该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建立稳定的购销体系。同当地农户签订1万亩蔬菜购销合同,实行了保护价,使菜农躲避市场风险,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力的提高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使许多农民告别了沿袭数千年的“麦茬豆、豆茬麦”的种植模式。他本人对日益突出的市场和种植矛盾及时调查,经常到各大农产品市场进行走访,回家后又深入菜农田间地头,进行经验切磋交流,他每年在市场信息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将市场导向与农民的意愿及时传达给当地政府部门,他好多建议均被政府和群众采纳。对广大菜农会员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他及时与当地信用联社联系,采取农户及会员联保的方式,能及时将小额支农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达到支农增效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抓品牌 创名牌产品

打造名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这是黄小正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价值仗。在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他分三大步创出“大六盘蔬菜”,一举成名。一是标准化生产。致力三 8 抓,一抓国家、区两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二抓蔬菜栽培技术标准制订。参与并制订了《蔬菜栽培技术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使我县成为区级蔬菜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三抓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推广和质量控制。二是“大六盘蔬菜”商标注册,使蔬菜生产销售受到国家商标法保护。三是规格化规模生产。产销包装规格化,易占领市场,一箭数雕,村民十分庆幸有这样一位既施惠于民,又雄才大略的好当家。经过他不懈努力和协会的积极带动,目前全县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已发展无公害蔬菜产地1000公顷、西瓜1500公顷,协会基地生产的西瓜、辣椒等15个品种取得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并实行标识流通,使全县蔬菜在品质、品牌上了一个新台阶。蔬菜上市高峰期过后,每年的春节,对于黄小正来说是个最忙的日子,他不仅要给广大菜农准备科技材料,还要编写“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这可不是普通的信,而是对全年生产存在问题的总结和来年种植品种,市场预测,种植季节等一系列有关种植问题的阐述,有力的解除了农民种植的盲目性,得到全体菜农的共同认可,他每年在蔬菜主产区联财镇号召积资的焰火晚会规模可跟县城相媲美,举办的农民运动会有篮球、象棋等项目,每年都要邀请十多个村参加,在这件事上,几年来他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受到了镇政府和群众的共同称赞。

抓发展 坚持可持续

黄小正总结出农村科普发展的新经验是科学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新举措中,他着力抓好建立、巩 9 固、提升“一栏一站一员一队”的“四个一”法宝。“一栏”是农民称为身边科学馆的科普室传栏;“一站”是全县首个建立的综合性科普活动站;“一员”是专兼职的科普员;“一队”是高效爱农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黄小正又迈开了新步,而今,以“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行动指针,调整科普惠民兴农计划,做到发展科普为农民,发展科普依靠农民,科普成果为农民共享,以更高姿态、更踏实的奉献精神,当好农村科普带头人,默默地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具有远大理想,出以坚定的信心,施以努力的奋斗,才有超人的成就。这句话,对隆德县蔬菜协会理事长黄小正来说,是恰当不过了。他以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使蔬菜协会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脱颖而出,勇立潮头,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隆 德 县 科 协

2009年2月9日

第二篇:立足村情创特色围绕优势促发展

立足村情创特色围绕优势促发展

xx村位于x西南,地处闽赣两省边沿山区结合部,全村67户,321人,耕地面积610亩,有林地面积26101亩,其中竹林面积4000余亩,辖区内归龙山自然保护区10888亩。近年来,红寮村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突出纺织产业、主攻主导产业、带动优势产业、推动项目实施”的经济发展思路,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团结带领村民积极探索经济发展路子,逐渐形成做大做强以竹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建设工作上新业绩。主要做法是:

一、抓班子,促工作落实

村要兴、民要富,关键在支部。红寮村作为革命基点村,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2004年下派省社科院干部—蔡天明,到该村挂任第一支部书记。村党支部广开渠道,选贤任能,把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立场坚定、懂经济、会管理、群众信任、秉公办事、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推到村级领导岗位,使现任领导班子都是生产管理的经济能人。同时,党支部建立了严格的支部记事程序和规则,充分发挥整顿效能,支委班子合理分工,分组包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理思路,促经济发展

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要实现全村的共同富裕,必须选准一条适应本村村情经济发展的路子,党支部班子成员,在充分调整分析优劣的基础上,针对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村经济发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提出立足资源,做大做强竹业产业的发展经济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走科技兴竹之路。村党支部把竹业产业作为群众增收、集体增财的主导产业抓,从强化宣传、推广科技、明确责任、示范带动、健全机制方面切入,请浙江竹业专家卢林富授课、山场指导,提出适应本村生林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组织一批竹农到永安实地考察学习取经,村干部、党员先带头上山竹林抚育。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建立丰产示范竹林基地,增强竹农科技兴竹的意识,使全村农户对竹林的经营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也涌现了一批想管山、爱管山、会管山的人转让承包更多的竹山。

三、增财源,扩基础设施

该村山高路远,地处偏僻,从归龙山到村的主干道,全长仅3公里,坡陡弯急,路窄难行,雨天一身水,晴天满身灰。一直以来,给全村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一直影响外来客商的驻足不前,更是困扰村两委班子和村民“谋发展、增财源”的路子的主要因素。村党支部充分意识到,要使全村人民增财,必须解决路的问题,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了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该村两委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体党员在村支部的带领下,一边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一边以实际行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村实际相结合,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又经多方向上争项目、引资金,铺设了村部至归龙山宽3.5米、长3公里的水泥路面,引进外商投资承包油房下600亩毛竹林,开通了凹子下至油房下竹区公路全长7公里、宽3.5米。通过镇村努力,开通了归龙山移动通网络,户户装上了固定电话,在家也可以和全国、全球亲戚朋友通讯了。

四、抓制度,促规划管理

红寮村党支部紧紧抓住团结这一主题,做好制度的建立和规范管理,同时,在民主生活会上,把支部工作落实环节切实摆到桌面上来讲,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端正思想作风,把手中的权利用到为民谋利上,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支部。同时,村党支部认真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把涉及全村发展大局的重大决策、经济项目、财务收支、农村低保等及时向群众公开,让群众参与知晓,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增加工作透明度,也增强了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感,“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融洽了干群、党群关系。

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结构单一,受自然、交通的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党员干部和农村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旧秩序人以提高等。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工和中需加以克服和解决,也将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与时俱进,使村级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上新一台阶。

第三篇:结合村情抓创建 特色兴农促发展

结合村情抓创建 特色兴农促发展

――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党总支先进事迹

半塔镇罗庄村地处来安县北部偏远山区,全村总人口5014 人,耕地面积16000亩,党员148名,是市委组织部章义部长联系的市新农村示范点。近年来,罗庄村党总支坚持以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以“五大载体”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之路,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使村级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主要事迹为:

一、创新工作机制,强基固本筑堡垒。

该村坚持从加强支部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强化学习,建立健全一整套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的工作制度,有效激活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各项工作制度,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在学习调研阶段中,以书记朱祥友为首的村党组织一班人深入农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查摆整改问题,并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罗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科技兴农,工业强村,各业并举”的发展路子。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村党总支部充分利用“五大载体”的抓手作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深入开展“五大载体”活动,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强”型干部,党组织的执政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以来,全村有5名“双培”对象被吸收入党,2名致富发展能手进入村班子。同时,还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加强党员干部培训,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全村90%以上的党员干部都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生产技术,极大增强了村级班子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落实第一要务,特色兴农促发展。

该村党支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不动摇。该村的“五早”生产曾经名噪一时,但由于品种老化、生产规模较小等原因,市场日益萎缩。村党组织一班人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2007年以来,全村发展地瓜、山芋、葡萄、西瓜等瓜果经济作物 8000 亩。仅葡萄一项收入可为村民带来人均收入800元。建成百亩连片果树基地2个,年增加农民收入近10万元。2009年,全村8000亩经济作物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经注册的地瓜、冬瓜、山芋、葡萄等“罗庄牌”农产品远销华东六省一市及广东等省份。引进投资额达400万元的企业2家,增加集体收入16.5万元。此举不仅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而且进一步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他们还利用滁天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村沿路共开办餐馆、农机修配、商业零售等店面10余家,获经济效益70多万元。此外,他们还鼓励农民利用山场阔、牧草丰富的条件,大力发展畜牧业。

三、维护群众利益,以民为本聚人心。

在“五个好”创建活动中,村党支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切实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2007年以来,村党总支引资70万元兴建了罗庄葡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50多万元兴建了50个花池,安装了30盏路灯,投资160多万元修建了8.8公里水泥路;修建便民桥12座,修筑塘坝4面,打饮用水井7口,铺设村主干道路11公里,实现了组组通上砂石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在苏郢组完成了221.8亩土地置换任务,建成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农村现代化居民点。为更好推动经济作物发展,村党总支牵头组织成立了葡萄协会、地瓜协会、无公害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等,由有技术的党员帮助其他农户提高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农产品销售无序,难以形成价格优势的情况,以销售渠道路子广的党员为主体创建销售经纪人协会,配备了一支26辆汽车的运输队,销售经纪人积极为农户跑市场、探行情,运输队则帮助农民运送农产品,真正做到“产前有指导,产后有服务”。村里有30多个农户购买了电脑,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

“五个好”创建活动推动了罗庄人共同富裕的步伐。全村干群同心,人心思富,“凝心聚力谋发展,构建和谐新罗庄”已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罗庄村支部一班人决心团结带领重于实干、善于创新、敢于争先的罗庄人,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朝着小康示范村的目标迈进。

第四篇:结合村情抓创建 特色兴农促发展

结合村情抓创建 特色兴农促发展

――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党总支先进事迹

半塔镇罗庄村地处来安县北部偏远山区,全村总人口5014人,耕地面积16000亩,党员148名,是市委组织部章义部长联系的市新农村示范点。近年来,罗庄村党总支坚持以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以“五大载体”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之路,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使村级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主要事迹为:

一、创新工作机制,强基固本筑堡垒。

该村坚持从加强支部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强化学习,建立健全一整套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强的工作制度,有效激活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各项工作制度,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在学习调研阶段中,以书记朱祥友为首的村党组织一班人深入农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查摆整改问题,并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罗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科技兴农,工业强村,各业并举”的发展路子。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村党总支部充分利用“五大载体”的抓手作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深入开展

“五大载体”活动,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强”型干部,党组织的执政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以来,全村有5名“双培”对象被吸收入党,2名致富发展能手进入村班子。同时,还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加强党员干部培训,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全村90%以上的党员干部都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生产技术,极大增强了村级班子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落实第一要务,特色兴农促发展。

该村党支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不动摇。该村的“五早”生产曾经名噪一时,但由于品种老化、生产规模较小等原因,市场日益萎缩。村党组织一班人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2007年以来,全村发展地瓜、山芋、葡萄、西瓜等瓜果经济作物 8000 亩。仅葡萄一项收入可为村民带来人均收入800元。建成百亩连片果树基地2个,年增加农民收入近10万元。2009年,全村8000亩经济作物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经注册的地瓜、冬瓜、山芋、葡萄等“罗庄牌”农产品远销华东六省一市及广东等省份。引进投资额达400万元的企业2家,增加集体收入16.5万元。此举不仅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而且进一步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他们还利用滁天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村沿路共开办餐馆、农机修配、商业零售等店面10余家,获经济效益70多万元。此外,他们还鼓励农民利用山场阔、牧草丰富的条件,大力发展畜牧业。

三、维护群众利益,以民为本聚人心。

在“五个好”创建活动中,村党支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

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切实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2007年以来,村党总支引资70万元兴建了罗庄葡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50多万元兴建了50个花池,安装了30盏路灯,投资160多万元修建了8.8公里水泥路;修建便民桥12座,修筑塘坝4面,打饮用水井7口,铺设村主干道路11公里,实现了组组通上砂石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在苏郢组完成了221.8亩土地置换任务,建成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农村现代化居民点。为更好推动经济作物发展,村党总支牵头组织成立了葡萄协会、地瓜协会、无公害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等,由有技术的党员帮助其他农户提高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农产品销售无序,难以形成价格优势的情况,以销售渠道路子广的党员为主体创建销售经纪人协会,配备了一支26辆汽车的运输队,销售经纪人积极为农户跑市场、探行情,运输队则帮助农民运送农产品,真正做到“产前有指导,产后有服务”。村里有30多个农户购买了电脑,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

“五个好”创建活动推动了罗庄人共同富裕的步伐。全村干群同心,人心思富,“凝心聚力谋发展,构建和谐新罗庄”已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罗庄村支部一班人决心团结带领重于实干、善于创新、敢于争先的罗庄人,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朝着小康示范村的目标迈进。

第五篇:发挥特色优势坚持利民惠民

发挥特色优势 坚持利民惠民

以有力措施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新华社石家庄5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近日在河北调研时强调,基层是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基层文化的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注重基层基础、坚持利民惠民,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基层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刘云山深入张家口市一些社区、村镇和宣传文化单位进行考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些年,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重心下移,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更大发展。刘云山强调,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要推动更多的文化资源投向基层、更多的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巩固、提升、完善,努力做到广覆盖、高水平、重实效,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富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群众文化,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知名文化品牌,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优势的转化。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内容创新、技艺创新、业态创新,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使文化产品更好地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点,更好地符合群众需求。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下载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普惠民兴农舞翩跹 围绕特色优势促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