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夏海鸥优秀事迹5篇

时间:2019-05-13 14:3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村教师夏海鸥优秀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村教师夏海鸥优秀事迹》。

第一篇:乡村教师夏海鸥优秀事迹

扎根山区育金凤 公益助学护桃李

——记衡南县近尾洲镇蒸市中学教师夏海鸥

他是一个山里的孩子,喝着湘水,沐浴着湘韵,在父辈的影响下,扎根山区教育,以高洁的道德情操,康廉的人生价值,自强不息的关爱精神,哺育桃李,在贫困边远山区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他就是衡南县近尾洲镇青年教师——夏海鸥。

衡南县近尾洲镇距离市区有70多公里,通往外面的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从这里到市区坐车需要两个多小时,因此当地人称近尾洲镇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2001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夏海鸥被分配到了该镇蒸市中学任教。带着满腔热血,夏海鸥来到这里,报到当天,他就被学校当时的状况吓了一大跳。原来,当时的蒸市中学办学条件是衡南县最差的,没有一栋像样的教学楼,没有食堂和宿舍,没有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更别说多媒体教室了。整个校园只有一栋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两层楼房和一个黄泥巴操场。虽然条件简陋,但夏海鸥还是决定留下来。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帮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学有所成,用知识和能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这样一个办学条件异常简陋、工作环境偏僻艰苦的边远山区学校,夏海鸥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追求,一待就是13个春秋,用“爱”与“责任”、青春和激情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4年以来,他所教的语文、历史两科教学成绩均稳居全县前列。班级人数总是全校最多的,而且保额率100%(在一个乡镇中学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他所带班级在中考上线人数、全校期中期末考试、各种学科比赛、班级篮球比赛、校运会、文艺汇演等各种比赛中,他班不论是名次还是人数,都稳居第一名;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这个小镇已经有26位同学考起了本科一批,40多名学生考起了本科二批,其中他所教的学生唐韬(兼初中三年班主任,现唐韬正在清华大学读研)2008年以衡阳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在全县引起轰动。2005年,创建了近尾洲镇第一个助学基金会,共募集了二十多万元的爱心基金和两万多元的爱心物资。2009年,荣获“衡南县五四青年奖章”;2011年,荣获“善行2011〃第五届运达乡村教师奖”;2012年,荣获衡南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光荣称号;衡阳市第二届“身边雷锋衡阳好人”光荣称号;2013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师德标兵”光荣称号。他政治素质高,工作兢兢业业,与时俱进,去年衡阳破坏选举案被查处后,原有的500多名代表已辞职,他经过推荐、考察、选举后,光荣当选为衡阳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其优秀事迹被湖南卫视、湖南公共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衡阳都市频道、衡南电视台,湖南日报、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省、市媒体推介。

学生心中的“超级英雄”

近尾洲镇经济极其落后,每年都有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如何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让家庭困难学生辍学,夏海鸥无时无刻不都在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

他曾两次参加湖南经济电视台的《超级英雄》栏目,第一次拿到的5000元奖金全部用于贫困学生资助和学校教学设施添臵。第二次参加节目的时候,主持人汪涵问他:“夏老师,你第一次参加这个栏目获得了5000元奖金,你把它全部花在了学生身上,这次你如果你能笑到最后,你有什么计划吗?”他说:“我早就计划

好了,用这笔钱在我们学校创设一个“超级英雄电力网助学基金”,资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虽然最终他没能冲关成功,但他的事迹感动了《超级英雄》栏目组。2005年5月26日,《超级英雄》栏目组来到学校,捐款10000元创建了“超级英雄电力网助学基金”,这个助学基金在夏海鸥的管理下,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4年,为了让班上的学生像城市里孩子一样享受多媒体教学,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自掏腰包为班级配臵了电脑、爱普生投影仪、电动屏幕、多媒体音箱、饮水机、录音机、DVD影碟机、电视机等设备,共花费了人民币近六千元。率先在这个山区学校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有些人说他傻,但他觉得这钱花得值,无怨无悔!

2010年的夏天特别炎热,看到学生在教室里挥汗如雨地学习,夏海鸥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一个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他要报名参加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栏目,用自己的努力为班级赢得一台空调。报名后,他非常幸运被栏目组选中,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和意志,他终于到达终点,为班级赢得了一台空调。后来,一位爱心人士得知他所带班级教室面积较大,一台空调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又汇来了2000元,让他为班级再配一台空调。能让孩子坐在有空调的教室上课,这在城市都极为少见,而他却在近尾洲镇这个贫穷的山区做到了。

倾心付出不求回报,一切为了学生

他在日历上记下了班里每一位学生的生日,每逢学生生日,他都会在班上或单独向他(她)表达最诚挚的祝福,并送上生日礼物;学生生病了,他不管有多忙,一定会抽出时间送他去医院,学生身上没钱,就垫付医药费;学校冬天没有热水,他自己出钱给学校旁边的私人老板,让她每晚用煤炉烧水给学生用,保证学生有热水洗脸、泡脚,一直到现在;2005年上半年,学校维修男生宿舍,班上的男生无法全部安臵,他就把部分男生带到家里睡,与学生同床共枕直到初中毕业。2006年以前学校没有澡堂,他就买来水泥、河砂、红砖,为学生修建简易澡堂,借不到工具,就用手去平整地面,生生地磨掉了一层皮,妻子发现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2007年冬天,夏海鸥发现班上的刘奇同学没来上课,放学后,他家都没回,摸黑赶了十多里山路到刘奇家,才得知刘奇父亲已年过60,由于长期劳作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和腰椎病。母亲患有精神病,经常走失不知道回家,为母亲治病让原本就困难的家庭一贫如洗、债台高筑。更让夏海鸥震惊的是,刘奇的父亲打算开春就让刘奇跟同村的人去广州打工,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供刘奇上学了,亲朋好友、左右邻里,能借钱的都借遍了。夏海鸥看着一旁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刘奇,想着刘奇平时在班里优异的表现,心里说不出的焦急和难受,他一边做着刘奇父亲的思想工作,一边郑重地向刘奇的父亲保证,让他不要担心刘奇的学费,只要刘奇能够升学,不管是初中、高中,还是上大学,他都想办法解决。通过夏海鸥的努力,刘奇顺利的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的国防生。刘奇说如果不是夏老师的帮助,他早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更不可能上大学。现在每年寒暑假回家,他都会专程看望夏老师。

他也曾经有机会调离,但是面对朴实的父老乡亲和朝夕相处的学生,他内心的不舍和牵挂变的更加强烈、更加深刻,于是他

毅然放弃了优越的教学条件,继续留在蒸市中学任教。

社会爱心人士信任的“红十字会”

夏海鸥在关心帮助本班学生的同时,也心系全镇贫困学生。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助学帮困需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于是,他每周末都会走访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将其传送到网上或QQ空间,同时,打电话或亲自拜访新闻媒体、企业老板和爱心慈善机构,反映贫困学生状况,四处奔走游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倾情相助。对于爱心人士和团体捐来的钱和物品,他都亲自交到每一个困难学生的手中,并拍摄交接照片发给捐赠者,让每一份爱心透明公开,让爱心人士放心。

2012年9月,他与湖南交通频道取得联系,在近尾洲镇开展“一份月饼一份情”活动,为全镇180名留守儿童每人送去一份月饼,并募集了3万元爱心基金、现场资助了12名家境贫寒的学生。2012年国庆节期间,湖南长郡中学的几名学生被他发布助学信息所感动,驱车到近尾洲送来了5000元爱心助学金和大量的书籍、衣服、体育器材。2013年1月,在夏海鸥的努力下,湖南共青团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壹基金”及一些爱心车友驱车到近尾洲镇,为20名学生每人发放一份“壹基金”温暖大礼包,并为山区孩子及家长送来了3000余件衣服。后来这些爱心车友又分别到了一些困难学生家中走访,并捐赠了数额不等的助学金。2013年开学伊始,湖南旺德府建材集团负责人在网上看到夏海鸥发布的助学信息后,亲自组织公司员工来到该校实地走访,当场确定资助9名小学生至高中毕业,现场捐助了10800元爱心助学金。

2013年暑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旱席卷大半个中国,很多农村孩子家庭的农作物几乎绝收,而那些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农村孩子还来不及高兴,就在为入学的大学学费而发愁,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巧,湖南交通频道开展了“一帮一爱心助学大行动”,他立即打电话过去,早出晚归,陪着记者深入到了每位寒门学子的家中,并且亲自带领衡南县的受助学生赶到长沙,参加了捐助仪式,衡南县七名学生每人都得到五千元的爱心基金,爱心人士承诺,四年大学生活对他们的资助不少于两万元。看到这七个学生开心的笑脸,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无比的幸福。

妻子眼里不称职的丈夫

夏海鸥的助学帮困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家长称他为“最称职的班主任”,学生说他是“最可爱的人”,爱心人士认为他是“最值得托付爱心的人”,但在他妻子的眼里却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

2007年,他结婚了,但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来没有顾及家里的事情,一切都是由他妻子谢菲打理,连自己穿的衣服都要谢菲购买,好说歹说才穿上。

2008年2月,谢菲怀上了双胞胎,怀孕四个月的时候,她的腹部发生剧痛,可是在妻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却还在三尺讲台上课,等夏海鸥租车把妻子送到医院时,孩子已经不幸流产,面对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夏海鸥紧紧抱住妻子,沉默不语。那一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在默默承受失去孩子痛苦的时候,却依然在工作中殚精竭虑,2008年七月中考成绩揭晓,班上学生的优异成绩给夏海鸥带来了些许安慰:他所带的109班有

20人考取了省市重点高中,录取率和高分率打破了近尾洲镇中学的记录。

2009年6月,妻子谢菲又怀孕了。由于上次的流产导致子宫前臵,胎盘前臵不稳,需要在医院保胎三个月。于是,他向学校请了三个月假照顾妻子。开始的几天,夏海鸥天天陪在妻子的身旁,安抚她的情绪,照顾她的生活。然而没过几天,班上的学生由于不习惯夏老师不在的日子,表现越来越差,很多学生时常会给他打电话,希望老师早点返校,这一切让他寝食难安。第二周他便返回了学校。谢菲在保胎期间,出现了四次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相当危险,然而他都不在妻子身边。一个周末的下午,夏海鸥到医院看望妻子,妻子看到他眼泪就忍不住地流下来了,拉着他的手哭着说:“海鸥,你就不能陪陪我和孩子吗?哪怕一周都好,你知道我心里多害怕吗?抓着你的手,我才觉得自己和孩子有点安全感……”2010年1月3日,谢菲终于历经磨难,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其实,作为夏海鸥本人来说,他经常说,一个一点都不顾家的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但是那时要请假三个月,实在是做不到。时至今日,说起夏海鸥,谢菲仍然是爱恨交织:“结婚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生的身上,同样身为教师,我十分为他骄傲,但说句心里话,那个时候深深的恨过他,认为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夏海鸥用他的爱心和责任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师德之歌、青春之歌。用他的青春和激情奏响了一个个寓教于乐、助学帮困的感人音符,展示了一个边远山区平凡教师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就是师德的力量,就是青春的正能量,催人奋勇前行,百折不饶地追求梦想和荣光。

第二篇: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很多人一辈子难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周老师却放手做着想做的事,他是幸福的。他愉快地奔波在小凉山深山老林中,这个山东“老工人”,最时髦的装备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这个宝贝,他在川滇黔交界处一个幅员面积达190平方公里的山乡,“遥控”来自天南海北的关注,让600多个孩子得到资助,10多所乡村教学点得以重建。而他,还常年奔波在新疆、甘肃、广西等10多个省区以及川内多个资助“据点”……

周忠民老师又来了。几个月前,暴雨中,他也沿着这条路爬到花椒坪教学点,破木门、朽窗户,眼前一座40多“岁”的学校危房在铺天盖地的雨雾下,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无助。在他牵线下,一个民间助学团队募集到资金,使这所学校得以重修。

7月21日,新学校竣工,周老师又兴致勃勃地开始爬山。半山腰,全身湿透的我们停下来喘气。周老师弯下腰来紧鞋带。黄胶鞋里的脚修长瘦削,还有两个水泡,那是前一天从早上7点走到晚上8点的印记。

苗寨的老老少少身着盛装迎了上来———这一刻,是花椒坪小学新校舍落成典礼。为庆祝这一喜事,村民自排自演了16个苗家节目———以苗家最高礼遇来欢迎他们喜欢的“周老师”。孩子们眼里,是感激,还有期待———每次到小凉山的村寨,周老师最不敢面对的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

独立志愿者:身后有多个团队

“我就喜欢在山沟里跑,愉快得很。”周老师哈哈大笑。周忠民,58岁,山东聊城人,戴着如今已不常见的鸭舌帽,身着旧衣服,一双黄胶鞋,典型的上世纪60年代工人形象。他还有个身份:民间助学志愿者。

1996年,周老师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退休,从此开始了他在贫困山区的行走。1998年,他第一次以志愿者身份到甘肃古浪支教,掏出积蓄购买了9台电脑,建起当地第一个免费电脑培训教室。2002年,他“转战”广西田阳,和同去的志愿者一起建起助学网站,随后成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等多个民间助学团队的义工,在广西、甘肃、贵州等10多个省区的贫困山区寻找贫困学生并给予资助,寻找破烂的校舍,再寻求资金去改建———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白天搜集资料,晚上制作成帖子,通过多个助学网站发送出去。

2005年,周老师在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做监察的行程中,到了田阳县,走访基金会在这里资助的一批孩子,从此与小凉山结下不解之缘。在田阳县玉凤中心小学,一个穿着朴素的学生起他的注意:“带我去你家看看吧。”小男孩点点头,带他出校门,爬山,过沟,再爬山,再过沟……让他没想到的是,整整翻了四座山,步行4小时后,才到孩子家。

这个叫牛屎沟的地方住着70多户人家,竟然只有这一个小孩在读书。原因是苦涩的:距离太远了!能不能就近办一个教学点,让孩子们少翻几座山读书?半年后,这里真的建起一座看上去很简陋的学校,但就是这所学校,结束了这座大山顶上从来没有学校的历史。随后,这里的大山上开始出现多所民间助学团队帮助建设的村校。

或许是节奏太快,本身就有教学任务的中心小学老师有些吃不消,很少有时间去家访,周老师有时就独自去走访。一次,在小凉山漫天大雨中,他很快迷了路,上到一个陌生的山顶,山顶上有多条小道,伸往各个方向。连走了好几次,下着下着就到了悬崖边上。折腾4小时后,被迫从原路返回。回到学校已是晚上8点多,不停“工作”了13个小时的的脚板被磨出大大的血泡。第二天,周老师又早早出发了。

旁人看来惊险的经历,周老师说来平淡无奇。他曾三次摔下山崖。一次,从一个山崖上的学校出来,已是晚上8点,4个人只有一支手电筒。走着走着,一脚落空,他骨碌碌地滚了下去,幸好被两棵树挡住。爬起来一看,乱石滩在几百米深的悬崖下隐约可见。“好了伤疤忘了痛”,前不久,他又花了半个月,对该县30多所村小挨个调查了一遍。

有了周老师牵线,民主乡11所村小重建得到大山外的支持,另3所最近也有了捐建协议。至此,民主乡危房村校的历史结束了。花椒坪村小的泥房变成了砖木结构的青瓦房。巍巍青山怀抱,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周老师的脸笑得如这里的地貌,沟壑纵横。

性格志愿者:七跤摔来7万元

民主乡丰产村,“一天下雨九天稀,大人穿胶鞋小孩穿筒靴”。因不通公路,需步行5个小时才能到乡上。周老师第一次到丰产村小时,带着一位特意从上海赶来进行实地调查的陈先生。

城里长大的陈先生不会走山路,一身泥一身水,跌跌撞撞地摔了8次,7次摔倒在泥浆里,一次被同行的老师扶住了。爱开玩笑的周忠民概括为“七跤半”。为了让陈先生不致太尴尬,周老师也有意摔了一跤,还同他打趣说:“马边的土地是公平的,同你上海来的亲近,同我山东来的也亲近啊。”

看到破旧的校舍、可爱的孩子们和热情的村民,陈先生二话没说,当场决定捐资7万元。“你摔了七个半跟头才捐7万,以一个跟斗一万计算,还欠5千呢。”周老师又打趣道。

“把孩子和学校的情况通过网络发出去,引来捐助者,你这样的身份用我们四川话来说,有点像‘串串’啰。”同行的人也和他开玩笑。“为山里的孩子,我愿意当这个‘串串’。”他说自己成功赢得许多人信任靠的是“诚实”,一户一户实地走访,无论多远、多险,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坚持行走在大山深处的动力。

这几年来周老师已为民主乡联系到50多万元资金,目前到位25万元。看到堆积如山的建材,他孩子似地笑了。看完水洪小学,大家来到村支书家准备吃饭。一到支书家门口,周老师便找了块木板躺上去睡了起来。看他睡得香甜,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这样的记忆,不知以前有多少次。

看着熟睡的周老师,村民说:“周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山区,为我们修学校,可他连一口热汤也没喝过。”

另类志愿者:大山里发现自己存在的快乐

在民主乡的村民看来,周老师这个老头似乎有些奇怪:做事不拿一分钱,电话费、上网费、交通费还要拿出退休工资贴,为的什么呀?

在周老师裤带上系着的鼓鼓囊囊的小口袋里,插着山里常用的雨伞,还有矿泉水、纸和笔。另一个秘密“装备”是馒头。和村民谈话时,冷不防拿出来大嚼,算是解决了一顿“行走午餐”。心细的村民发现,他吃晚饭时总要剩一些,第二天去看却不见了,原来故意剩下来当早餐。“看他天天睡在两张办公桌上,动员他搬到自己家或其他村民家,老周死活不干。”两人还为此吵过架。“我去干什么?我首先需要的是有上网的条件,无法工作住得再好有什么用?我不吃辣椒,同别人一起吃饭,要影响别人。”

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合常理”。2006年,他独自在广西进行万里单车助学行时,晚上就睡在马路上。“不担心有车或是野兽吗?”“山里的路夜晚哪有车,野兽来了我比它更野。”

这种“怪”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简单要求。“很多人一辈子都难得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现在可以放手做,这也是一种福分啊。”

就是这种愉快的心境,让他在为孩子奔波的过程中,连和老鼠“斗争”也充满快乐的心态。“刚一睡下,鼠辈们就来捣乱。‘吱吱’叫着,连蚊帐上居然也要去看一看。我恼了,只要它们一活动,就用木棍直捣发出动静的地方。它不让我安宁,我也不让它安宁!”

这只是周老师单调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他最开心的是,孩子们能得到及时帮助。大田村的彭游琦今年夏天考上乐山一所中学,一贫如洗的家里拿不出学费,甚至连去学校的路费也难办,好事变成了愁事,只好把口粮背出去卖。

“耳朵好使”的周老师头天得到这个消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到彭游琦家,回乡后在网上为他发出了求助的帖子。效果马上显现。“清晨5点,我迷迷糊糊接到一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只说了一句:彭游琦的上学费用,我包了。”彭游琦父亲很惊奇,以前常接到国内的类似电话,国外还是第一次呢,也太快了!

喜之外,也有悲。周老师常年奔波在外,很少时间同家人团聚。这两年,他家里发生很多事,母亲病危,周老师是坐飞机赶回去的。父亲随后出了车祸,现在仍卧病在床。端午节,他赶回去尽了孝心。尽管如此,几天后,他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又出现在进乡的山路上……

这就是我可爱的周老师---一个质朴而开朗充满爱心的老师。

第三篇: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很多人一辈子难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周老师却放手做着想做的事,他是幸福的。他愉快地奔波在小凉山深山老林中,这个山东“老工人”,最时髦的装备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这个宝贝,他在川滇黔交界处一个幅员面积达190平方公里的山乡,“遥控”来自天南海北的关注,让600多个孩子得到资助,10多所乡村教学点得以重建。而他,还常年奔波在xq、甘肃、广西等10多个省区以及川内多个资助“据点”……

周忠民老师又来了。几个月前,暴雨中,他也沿着这条路爬到花椒坪教学点,破木门、朽窗户,眼前一座40多“岁”的学校危房在铺天盖地的雨雾下,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无助。在他牵线下,一个民间助学团队募集到资金,使这所学校得以重修。

7月21日,新学校竣工,周老师又兴致勃勃地开始爬山。半山腰,全身湿透的我们停下来喘气。周老师弯下腰来紧鞋带。黄胶鞋里的脚修长瘦削,还有两个水泡,那是前一天从早上7点走到晚上8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点的印记。

苗寨的老老少少身着盛装迎了上来———这一刻,是花椒坪小学新校舍落成典礼。为庆祝这一喜事,村民自排自演了16个苗家节目———以苗家最高礼遇来欢迎他们喜欢的“周老师”。孩子们眼里,是感激,还有期待———每次到小凉山的村寨,周老师最不敢面对的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

独立志愿者:身后有多个团队

“我就喜欢在山沟里跑,愉快得很。”周老师哈哈大笑。周忠民,58岁,山东聊城人,戴着如今已不常见的鸭舌帽,身着旧衣服,一双黄胶鞋,典型的上世纪60年代工人形象。他还有个身份:民间助学志愿者。

1996年,周老师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退休,从此开始了他在贫困山区的行走。1998年,他第一次以志愿者身份到甘肃古浪支教,掏出积蓄购买了9台电脑,建起当地第一个免费电脑培训教室。2002年,他“转战”广西田阳,和同去的志愿者一起建起助学网站,随后成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等多个民间助学团队的义工,在广西、甘肃、贵州等10多个省区的贫困山区寻找贫困学生并给予资助,寻找破烂的校舍,再寻求资金去改建———办法其实很简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单,那就是白天搜集资料,晚上制作成帖子,通过多个助学网站发送出去。

2005年,周老师在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做监察的行程中,到了田阳县,走访基金会在这里资助的一批孩子,从此与小凉山结下不解之缘。在田阳县玉凤中心小学,一个穿着朴素的学生起他的注意:“带我去你家看看吧。”小男孩点点头,带他出校门,爬山,过沟,再爬山,再过沟……让他没想到的是,整整翻了四座山,步行4小时后,才到孩子家。

这个叫牛屎沟的地方住着70多户人家,竟然只有这一个小孩在读书。原因是苦涩的:距离太远了!能不能就近办一个教学点,让孩子们少翻几座山读书?半年后,这里真的建起一座看上去很简陋的学校,但就是这所学校,结束了这座大山顶上从来没有学校的历史。随后,这里的大山上开始出现多所民间助学团队帮助建设的村校。

或许是节奏太快,本身就有教学任务的中心小学老师有些吃不消,很少有时间去家访,周老师有时就独自去走访。一次,在小凉山漫天大雨中,他很快迷了路,上到一个陌生的山顶,山顶上有多条小道,伸往各个方向。连走了好几次,下着下着就到了悬崖边上。折腾4小时后,被迫从原路返回。回到学校已是晚上8点多,不停“工作”了13个小时的的脚板被磨出大大的血泡。第二天,周老师又早早出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发了。

旁人看来惊险的经历,周老师说来平淡无奇。他曾三次摔下山崖。一次,从一个山崖上的学校出来,已是晚上8点,4个人只有一支手电筒。走着走着,一脚落空,他骨碌碌地滚了下去,幸好被两棵树挡住。爬起来一看,乱石滩在几百米深的悬崖下隐约可见。“好了伤疤忘了痛”,前不久,他又花了半个月,对该县30多所村小挨个调查了一遍。

有了周老师牵线,民主乡11所村小重建得到大山外的支持,另3所最近也有了捐建协议。至此,民主乡危房村校的历史结束了。花椒坪村小的泥房变成了砖木结构的青瓦房。巍巍青山怀抱,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周老师的脸笑得如这里的地貌,沟壑纵横。

性格志愿者:七跤摔来7万元

民主乡丰产村,“一天下雨九天稀,大人穿胶鞋小孩穿筒靴”。因不通公路,需步行5个小时才能到乡上。周老师第一次到丰产村小时,带着一位特意从上海赶来进行实地调查的陈先生。

城里长大的陈先生不会走山路,一身泥一身水,跌跌撞撞地摔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了8次,7次摔倒在泥浆里,一次被同行的老师扶住了。爱开玩笑的周忠民概括为“七跤半”。为了让陈先生不致太尴尬,周老师也有意摔了一跤,还同他打趣说:“马边的土地是公平的,同你上海来的亲近,同我山东来的也亲近啊。”

看到破旧的校舍、可爱的孩子们和热情的村民,陈先生二话没说,当场决定捐资7万元。“你摔了七个半跟头才捐7万,以一个跟斗一万计算,还欠5千呢。”周老师又打趣道。

“把孩子和学校的情况通过网络发出去,引来捐助者,你这样的身份用我们四川话来说,有点像‘串串’啰。”同行的人也和他开玩笑。“为山里的孩子,我愿意当这个‘串串’。”他说自己成功赢得许多人信任靠的是“诚实”,一户一户实地走访,无论多远、多险,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坚持行走在大山深处的动力。

这几年来周老师已为民主乡联系到50多万元资金,目前到位25万元。看到堆积如山的建材,他孩子似地笑了。看完水洪小学,大家来到村支书家准备吃饭。一到支书家门口,周老师便找了块木板躺上去睡了起来。看他睡得香甜,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这样的记忆,不知以前有多少次。

看着熟睡的周老师,村民说:“周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山区,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为我们修学校,可他连一口热汤也没喝过。”

另类志愿者:大山里发现自己存在的快乐

在民主乡的村民看来,周老师这个老头似乎有些奇怪:做事不拿一分钱,电话费、上网费、交通费还要拿出退休工资贴,为的什么呀?

在周老师裤带上系着的鼓鼓囊囊的小口袋里,插着山里常用的雨伞,还有矿泉水、纸和笔。另一个秘密“装备”是馒头。和村民谈话时,冷不防拿出来大嚼,算是解决了一顿“行走午餐”。心细的村民发现,他吃晚饭时总要剩一些,第二天去看却不见了,原来故意剩下来当早餐。“看他天天睡在两张办公桌上,动员他搬到自己家或其他村民家,老周死活不干。”两人还为此吵过架。“我去干什么?我首先需要的是有上网的条件,无法工作住得再好有什么用?我不吃辣椒,同别人一起吃饭,要影响别人。”

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合常理”。2006年,他独自在广西进行万里单车助学行时,晚上就睡在马路上。“不担心有车或是野兽吗?”“山里的路夜晚哪有车,野兽来了我比它更野。”

这种“怪”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简单要求。“很多人一辈子都难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得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现在可以放手做,这也是一种福分啊。”

就是这种愉快的心境,让他在为孩子奔波的过程中,连和老鼠“斗争”也充满快乐的心态。“刚一睡下,鼠辈们就来捣乱。‘吱吱’叫着,连蚊帐上居然也要去看一看。我恼了,只要它们一活动,就用木棍直捣发出动静的地方。它不让我安宁,我也不让它安宁!”

这只是周老师单调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他最开心的是,孩子们能得到及时帮助。大田村的彭游琦今年夏天考上乐山一所中学,一贫如洗的家里拿不出学费,甚至连去学校的路费也难办,好事变成了愁事,只好把口粮背出去卖。

“耳朵好使”的周老师头天得到这个消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到彭游琦家,回乡后在网上为他发出了求助的帖子。效果马上显现。“清晨5点,我迷迷糊糊接到一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只说了一句:彭游琦的上学费用,我包了。”彭游琦父亲很惊奇,以前常接到国内的类似电话,国外还是第一次呢,也太快了!

喜之外,也有悲。周老师常年奔波在外,很少时间同家人团聚。这两年,他家里发生很多事,母亲病危,周老师是坐飞机赶回去的。父亲随后出了车祸,现在仍卧病在床。端午节,他赶回去尽了孝心。尽管如此,几天后,他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又出现在进乡的山路上……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这就是我可爱的周老师---一个质朴而开朗充满爱心的老师。

第四篇: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

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4篇

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一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选择。朋友,当你面对一次无奈的选择的时候,你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呢?

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初毕业时的踌躇满怀,在现实面前,却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乡村教师的处境,微薄的待遇,曾一度让我心灰意冷;商海中混得颇为得意的同窗的呼唤,对我不能不是一种诱惑,也让我有过动摇的念头。

在彷徨与困惑中,从事教育工作已近七年。在这七年的工作中,说不清是为什么,我还是努力地工作。最终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要无愧于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就要努力追求。

苦中寻乐,我也品味到了教育的幸福。试想一下,有什么能比从事教育事业所收获的精神财富更多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的情景:课堂上,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你能三心二意吗?课外,一个个学生围着你,用崇拜的眼神期待着你,你能不热血澎湃吗?节日来临,一张张饱蘸着学生敬意的贺卡飞向你的时候,你能不激动吗?夜深人静,就着一盏孤灯,品读着一封封信件的时候,你能不感到幸福吗?这一幕幕,只有为人师者,才能亲身经历;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坚定你的选择。

我亲爱的学生们,是你们的期盼给了我激情;是你们的仰慕给了我信心;是你们的怀念让我甘守清贫,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让我最终能自豪地说一句:我,无愧于自己的选择!

朋友们,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努力奋斗吧!为了我们的学生,抛弃一切埋怨与牢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吧!奉献自己的青春,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吧!

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用爱赢得爱。写下这个题目,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作为一名教师,在XX耕耘的这十年我有幸见证了许多乡村教师的精彩和成功。在许多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一起书写着平凡的感动,诠释着最朴素的道理——用爱赢得爱。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教育学家给教育下过科学的定义,探寻过无数的教育方式,但其中亘古不变的真谛,我想便是爱了。

爱,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坚持

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个年头,来到XX这个陌生的小镇,面对寒冷的气候,不便的交通,简陋的校舍,举目无亲的孤独……当这些和理想反差极大的现实如巨石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的内心打起了退堂鼓。而让我最终坚持在讲台上站下去的是一位学生,一位患有先天性腿疾的学生。她叫杨XX,家在XX芒牛坝,每个周末她都要拖着病足艰难地跋涉于家和学校之间,从不迟到、缺课。听课最专注的是她,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是她,笑容最灿烂的也是她。每当同学们欢呼雀跃地去上体育课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把黑板擦好,拉好被同学撞歪的桌椅,然后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写。

从那清澈的眼眸里你读不出一丝忧郁,从那灿烂的笑容里你看不出一丝抱怨,从那蹒跚的脚步里你找不到一丝软弱。然而再坚强的灵魂也渴望集体的温暖,当我得知同学们竟然因为她腿脚不便个人卫生打理不好而疏远她、奚落她使她几乎辍学的时候,我的心隐隐作痛。我必须为这孩子做点什么,因此我特别安排了一次话题作文,并就此展开了讨论。课上杨XX同学的一番心灵表白让所有同学惭愧不已。从此同学们便自发地帮她提水,洗衣服,打饭…..当我周末返校时看到宿舍门口躺着一包东西,还有一张条,上面是杨XX清秀的笔迹:王老师,端午节到了,这是自己做的粑粑,还有自家种的糯米,请您尝尝。老师,谢谢您!……我的眼眶湿润了,多么好的孩子!多么坚强的灵魂!我要感谢你,是你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一名好老师,让我懂得了在平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坚持。我想起了杨国峰老师,几年如一日,最早一个出现在教室,最晚一个离开,正是他如慈父般的坚持陪护使得孩子们的寒窗苦读不在孤独。

爱,是跨越身份的理解与包容

用大爱做小事,是教育事业最真实的写照。古人讲师道尊严,因此许多老师很难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于是师生关系紧张,课堂冲突不断。一代教育名家陶行知先生可以用四块糖包容学生的犯错,在春风化雨中挽救学生的心灵,我们为什么不放下架子,海纳百川地接纳学生的一切呢?我想起了XX中学的李XX老师,她没有男子般伟岸的身材,没有西施般娇美的容貌,没有领导般的威信,但她却有坚强的内心和宽广的胸怀,她用母亲对待孩子般的理解与包容去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课上她是和学生一块学习的学长,课下她是和学生一块聊天的姐姐,篮球场上她是和学生一块为荣誉而拼抢的队友……就是这样一位愿意跨越身份放下架子的老师,用理解与包容赢得了学生心中绝对的地位。

爱,是平凡岁月里见证学子的成长

在平凡的岁月里,老师们渐渐用心感悟出了师德的真谛。师德固然有可歌可泣的典型案例,比如汶川地震中那些被埋在废墟之下的师魂,但更多的表现却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没有比见证成长更让人感动的事情了!记得初三并班时来到班里的一个女生,她的语文出奇的好,但其他科目却科科挂红灯。也许是并班的缘故,她老是闹情绪。有一次检查预习作业,她并没有做,我点名批评了她,没想到自尊极强的她站起来顶撞我:“别的同学也没有做,为什么你唯独批评我?”课下,我找她谈了心,告诉她因为她是语文科目的领头羊,如果领头羊路没走好,那么迷路的就将是一大群。明白了我对她诚恳的期待后,她一改往日的不屑,从此认真学习,语文成绩更是遥遥领先。而今,她也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扎根到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刚踏上教育战线的XX小学教师——

徐XX。

作教师最骄傲的莫过于见证着孩子的成长了。带着欣喜与期望,我们见证并引领者一个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在课堂,在课下,爱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终其一生,也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更缺少感天动地的典型案例,但无数平凡日子里的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学生面对挫折时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面对成功时饱含善意的一个提醒……点点滴滴都折射出教育博大的爱。

好教育不是苛求、灌输和责难,而是提供一块肥沃的土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好教育是用心去感悟每一天,并把这份感悟传达给学生。教育是需要用心去体验,用爱去浇灌的。因为用心,所以我们懂得:世上可能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教育的理想。因为用心,所以我们辛劳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着!

亲爱的同仁们,让我们在边疆教育这块阵地上一如既往地用爱铸就师魂、用爱展现师风、用爱修养师德、用爱强化师能,用爱赢得爱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看似一件偶然事件,其实是一次必然。正是强烈的责任心,才使得老师们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寻找,最终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对

于我们老师来说,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素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不可敷衍了事,只有满怀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将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从“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中,我领会到了在工作中要重责任,重细节,重团结。

正是__区四小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细致和严谨,造就了“最美教师”。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往往又藏于最平凡的事情之中,可以说正是平时细节的积累,最终成就了奇迹。要做好每个细节其实并不容易,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立足实干才是硬道理,要将严谨工作、重视细节作为日常工作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业务水平。正如XX区四小的校长所说,__区四小的36位老师每一位都是“最美老师”。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团结互助,充满大爱的集体,才能在硬件条件并不优秀的__四小孕育出“奇迹”。

__、__、___三位老师是全区广大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我区教育“大爱才有大教育”,“爱岗爱生”的生动教材,值得所有的老师学习;他们既是XX的骄傲,也是教师队伍的骄傲。

一要学他们重责任的执着精神,像“家长”一样关心学生。在救助学生一家三口的过程中,他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待学生“生死不离,无论你去哪里都要找到你”的安全承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我们学习他们,就要学习他们对学生的执着,把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在执着中。

二学他们不放弃的大爱精神,像“家长”一样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大部分学生都是民工子女的学校,老师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理学生、有些学生自卑内向,但是他们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把每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身子女,对每位学生都倾注了心血,不仅从学习上,也从做人上培养教育学生,令人感动。

三学他们讲团结的合作精神,像“家长”一样管理学生。事发当天,几位教师和店长分头行动、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一起协作才救下了一家三口。正是教师团队的协作才有了最美的结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他们工作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即便不是自己班的学生,也要一起关爱、管理。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最美教师”为__区争了光,为教师队伍争了光。我们要坚信:__、__、___能做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到,也一定能做到。我们要把“最美教师”当作学习榜样,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争当学生的“好家长”。

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四

今年教师节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家媒体联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及电视节目。网友票选的10名乡村教师果然感人。他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环境中坚守农村小学,一干十几年、几十年,有的老教师甚至教出村里两代人。他们的课教得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包括有人升入名牌大学。他们的大爱浸润了学生,也深受学生、家长和乡亲们的爱戴。尽管以前曾多次为师德高尚的教师们的事迹所折服,笔者还是又一次被打动。

令笔者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堪称圣洁的乡村教师,却一直经历着艰苦、贫寒。10人当中,半数身有残疾或曾罹患重病。他们当中有的人担起了几个人的职责,独自支撑一所学校几十年,却由于学历、培训不达标,而迟迟不能甚至无望“转正”。他们的收入不要说和科技人员、公务员相比,还不如当地普通职工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他们的家庭靠爱人支撑,治病靠借贷。我们在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之余,是否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位曾出国考察教育的媒体朋友对笔者说,一些发达国家普及教育的情况是,偏僻乡村的小学在校舍、设备、教师人数配备上与大都市相同规格的小学几无二致。

从这个目标看,我们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年,党和政府在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方面,作出了持续努力,进入公办教师序列的农村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些偏远乡村和草原牧区的学校,就算有一些教师愿意去,但是去了后能不能适应也是个问题。而那些在当地坚守多年的老教师却因学历等条件不合格不能“转正”,因而收入待遇太低。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办?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拿出办法解决这些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并尽力解决这些村小的师资问题。

这些年来,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在改观,但仍然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是已经“转正”的农村教师,其工资收入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同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上世纪60年代,远赴“三线”建设职工的工资标准高于留在城市的职工,偏远地区职工的工资标准高于发达地区。这一合理思路也应用于教师的待遇安排。再有,乡村青年教师的住宿、食堂,年轻女教师的安全等也必须一并考虑,以吸引高素质的有志青年去乡村长期任教。

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留守儿童、农村人口流动给教育增加了难题。而城乡差别,部分农村教育发展不上去,也是人口涌向城市的原因之一。这需要各地领导用智慧来统筹解决,而不是把村小、乡中撤并了事。要知道,撤并后县城中学的“大班额”不仅让教学更困难,过早离家寄宿还会给孩子身心发育带来障碍。

农村状况是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而乡村教育又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对此,我们必须有正确认识,改善农村教育是绕不过去的课题。要办好偏远乡村小学着实不易,但是再难也不能放弃。

乡村教师事迹优秀演讲稿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___,是来自___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风光景色一千里,梦绕江南云水乡》。

我是一个北方人,在我千里之外的家乡,有着与江南完全不同的景象。那里松劲山高、石多水少、阡陌连天、植被枯黄,少了许多江南水村山郭的诗情画意。虽然我是一个北方人,但我对杏花春雨江南,一直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渴望能够在诗画般的江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年前,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我来到了__,来到了__。当我踏上这片以八宝之地著称的沃土后,我迷惑了,这难道就是我在梦里追寻了千百度的江南吗?

那时的这里没有小桥流水,有的是污水残桥;没有古朴的民居,有的是杂乱的农舍;没有石板街、一人巷,有的是纷扰的街市、泥泞的村道;当我穿梭于村落街市之间时,假劣产品不绝于市。还有很多农户因为打不开销路,守着当地的优良土特产一筹莫展。这样的景象怎能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江南?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特别是在县乡两级政府强力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以来,这里的环境变美了、村庄变靓了、人的精气神变爽了。

你看现在的__村,连排成片的蔬菜大棚,白色的薄膜在阳光下耀眼,里面碧油油的蔬菜茁壮成长,丰富着__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__村民的钱袋子。

你看那__村,整齐划一的乡村别墅,粉刷一新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农村,齐整的绿化、统一的排水,早已和城市接轨,昔日的残墙破屋已然旧貌换新颜;你看那__街道,曾经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龙须沟”,如今已变成了休闲小广场,草皮铺起来了,绿树种上去了,体育健身器材也安装起来了,笑容洋溢在每个农民的脸上;你再看那___,明塘碧波荡,粉墙黛瓦重,家家户户的“文化墙”上既有人文历史介绍、水乡风景画,也有诗词书法、名言警句。还有那一湾荷塘,硕大的荷叶亭亭玉立,水乡的景色令人沉醉。真真是莲香生藕鱼虾肥,更见古桥犹存啊。

我们__部门也在积极为美好乡村做贡献,深入田间地头,走遍街道村乡,开展食品监管,净化农村市场,让不合格商品无处身藏。倡导“一村一品”,打造“一所多标”,通过开展商标工作来兴业富民。__的烧饼、__村的禽蛋、__的鱼鳖、__的萝卜这些享誉一方的土特产,纷纷申请了注册商标,有的还申报了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土特产打上了注册商标,就像插上了翅膀,一下子就飞出了__,飞出了__。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陋习也在悄然改变。家庭之中子孝妻贤,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道德楷模层出不穷,“__好人”纷纷涌现,文明礼让蔚然成风,美好乡村人人共建!

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可正是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这正是令人魂牵梦绕的江南云水乡!

第五篇:201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

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最美乡村教师”主要事迹

1、阿力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少来探望,执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家访,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多次遇险。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16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执教16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

2、仲威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

16年来,为了14名肢残、智障、困难家庭孩子有学上,仲威平老师放弃调转机会,留在偏僻乡村教学。她相信教育平等,“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残障、智障、家庭困难孩子都能上学。16年坚守,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讲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20公里山路,她骑坏了8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正因为她当年这个抉择,曾不被人接受的14个孩子,5个考上名牌大学、1个成为汽车制造工程师、一个成为学校所在村村长,其中小儿麻痹症的孩子目前研究生在读;也正因为她16年的辛苦付出,她的课堂让118名孩子成才,20多名考上大学、大专。

3、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门巴族孩子都能上学。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4、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教村百江德兴堂):

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理解,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自己,他学习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现在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5、廖占富、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天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他们分别在四川凉山深处两所隔山相望的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座学校,让大巴山深处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当年,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了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村长父亲为了留住乡上派来的临村代课老师廖占富,撮合两人成婚。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教14个山村孩子。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

6、吉思妞(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百姓多不识字,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老师进山去招生。而怒江地形险峻,为招生老师们常常要过索道、骑马、爬乡村山路,辗转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吉思妞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拉撒到青春期都得手把手教。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在吉思妞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任教。

7、王金花(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

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从1997年转正开始,王金花每月有450元的工资收入。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她自设奖助学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放到里边。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少则50元,多则千余元。

8、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

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

9、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本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事故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养伤期间他让妻子自修大专课程,为学生代课;为了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们吃水难的问题,他拄拐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钱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用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电视机。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领导照顾他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由于身体不好,领导还提出过并校,可是“固执”的刘坤贤考虑到有19个孩子会因此要步行四小时上学,就拒绝了,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10、潘立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上丰中心学校南源村吴家坦教学点):

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任教,一个人一干就是37年。他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吴家山教学点地处歙县北部高山地区,交通闭塞。为了方便山里低龄孩子就学,教育部门只得就地设置教学点。在教学点,潘立华是老师,负责所有不同年龄孩子的教学;潘立华是校长,负责教学点的所有事务;潘立华是保育员,每天要给孩子们热好各自带的饭菜,农忙季节或者天气不好时,他还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潘立华还是安全员,坚持每日10分钟安全教育,下课学生活动的场地有安全隐患,他总站在高坝前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11、“会泽七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的7名80后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学校一共有127个孩子,8名教师。除了一位五十几岁的老教师外,其余七位都是“80后”。他们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养育他们的大山,各显身手,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文化,并把山外的世界带给这些孩子们。在里条件艰苦,他们每个老师都都身兼数职,有的兼任食堂管理员,有的兼任采购员、记帐员。雨天山路泥泞,他们去集市买菜的破面包车经常陷在污泥里,这些年轻人们就扛上铁锹,集体去修山路。平时这七位“80后”吃住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被当地人称为“会泽七子”。

下载乡村教师夏海鸥优秀事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村教师夏海鸥优秀事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

    用 热 血 谱 写 爱 南昌县蒋巷中学 李业军 九七年我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谢绝了在南昌市实习时学校校长诚挚的挽留,拒绝了叔父给我找公务员工作的好意,放弃了父......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二

    细腻无私的爱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因为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细腻的,是无私的。同学和同学是张老师先后教过的两个孤儿学生,在他们......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一

    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事迹材料平平淡淡才是真——记老师十数年坚守一线,在学校乐于奉献,对生活积极达观,待学生大爱无边。他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学生,他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学生,他用自......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三

    不拘一格育英才 教学成绩对于每个老师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对于老师也不例外。十数年来,他总是在为教学,为教育不同的学生,为让更多的孩子考取更好的成绩而做着不懈地努力。等同学......

    优秀乡村教师张建勇事迹

    个人事迹材料 固安县东湾乡东湾中学 张建永 个人事迹材料 本人张建永,男,1974年9月出生,1992年9月开始工作。长期的生活磨练和工作中的历练,不仅使我养成自强不息、勇挑重担,正视......

    优秀乡村教师推荐材料

    建湖县“优秀乡村教师”***推荐材料—— 扎根农村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作为从教二十七载,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他无怨无悔,自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英语的教学......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简介

    事迹简介 女,51岁,198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着个人品质上的诚实正直、善良无私、见义勇为,工作事业上的刻苦钻研、踏实肯干、默默奉献,像小草那样平凡而无悔,为......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孙彦峰 为您,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动。您给了我们无数人良知,给了我们更多人精神支柱,是您打动了我们,是您让我们知道什么叫付出与坚守。 他从18岁便与大山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