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新疆模范事迹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26日下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张丽莉等54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王凤进等26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热汗古丽·依米尔、陈俊贵、林俊德、张耀华四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新疆籍道德模范数量再一次领先全国。
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80后女孩热汗古丽·依米尔,“扎实工作,诚信待人”,带领农村姑娘走出家门勤劳致富,当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陈俊贵,为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书写感天动地战友情,当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林俊德,为中国“两弹一星”科研事业建立卓著功勋,当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兵团第三师五0团退休职工张耀华,39年悉心照料瘫痪妻子,用行动诠释真挚的人间亲情,当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热汗古丽·依米尔:从打工妹到人大代表
乌黑的眼睛,长长的小辪,头戴小花帽,从纺纱女工到人大代表,24岁的热汗古丽〃依米尔在两会开幕以来成为媒体追逐的”明星”。
“奋斗可以改变命运”。7日,热汗古丽〃依米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6年前她的家乡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玉麦乡阿玛希村还非常保守,女孩子出去务工本来是正常的选择,但当时却是破天荒的大事。2007年初阿克陶县组织第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外出务工,报名时她的妈妈曾坚决反对,说女孩子出远门不放心,害怕吃住不习惯,担心到了外面学坏。
2007年5月热汗古丽〃依米尔来到了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做了一名纺织女工。“交流是最大的障碍”热汗古丽说同去的姐妹们汉语水平很低,不得不一边学语言一边学技术。由于吃苦耐劳、聪明伶俐,她3个月后凭娴熟的纺纱技术成为操作长,半年后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一年后,她因为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被厂家聘为新疆籍员工带队负责人。5年内她先后组织家乡1000余名青年到浙江务工,创出了新疆品牌。
从农民工转身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热汗古丽〃依米尔依然保持其认真、努力的风格。为了在两会上真实反映农民的呼声,她走访了离阿克陶县城500公里的偏远山区,将调研结果形成了建议。
她说,农民已经充分享受到了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在阿克陶从小学到高中不用交学费,农民盖起了安居房,但是海拔高、偏远的山区农民由于运费、劳务成本大增,90%的家庭还用当地的石头盖房,建议国家对安居房的补贴考虑特殊地理环境加大补贴力度。此外,这些地区的村干部条件艰苦每月工资只有600元,建议增加工资。初中毕业的热汗古丽〃依米尔2012年圆了大学梦,考取了新疆职业大学。“两年后毕业,准备回家乡开办榨油厂、肥皂厂,建一座图书馆,让更多的姐妹靠劳动、靠知识改变命运”热汗古丽〃依米尔说。
陈俊贵:用一辈子践行一句承诺
一位名叫陈俊贵的退伍老兵,放弃县城的正式工作,在近30年的时间里,携妻带子,扎根天山,寄居阴暗潮湿的地窝子,自己开荒种地,过着清贫生活,只为给牺牲的战友护陵守墓,用一生的时间,书写着感天动地的战友情。
清贫的生活,忠诚的守望。天山脚下动人故事渐渐传开……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于9月26日揭晓,陈俊贵入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奉献”是军人永远的主题词。为了对得起军人的称号、对得起身上的军装,在天山脚下筑桥铺路的部队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浩如繁星。
“独库公路又叫天山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562.25公里,超过一半以上的地段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中。为修通这条公路,十年间,武警交通二总队数千名官兵受伤致残,先后有178名官兵长眠天山……”随着陈俊贵的回忆,时间悄然回溯到33年前。
1980年春,年轻的陈俊贵随部队来到新疆天山深处参加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因施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陈俊贵等3名战士向驻守在山下的部队送信。不料被大雪围困。生死关头,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并留下遗言:“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最终,副班长罗强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
陈俊贵和战友幸运地被当地哈萨克牧民所救。事后,被追认为烈士的郑林书与罗强安葬在新疆新源县那拉堤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腿部肌肉严重冻伤的陈俊贵在医院度过四年,成为甲级二等残废军人。
三年后,天山独库公路正式通车,成了连接天山南北的生命通道和经济命脉。陈俊贵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娶妻生子,但始终没有忘记郑林书的临终嘱托。因为和郑林书相处仅一个月,陈俊贵不知道郑林书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队已编入武警序列。多方打听毫无结果。
1985年冬天,陈俊贵做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他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终身难忘的地方,来到班长和战友长眠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陈俊贵在大山里开荒种地,过着近乎原始的清贫生活,养活全家。在20多年中,他每天都要到墓地转转,陪牺牲的战友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与此同时,他从未停止对郑林书父母的寻找。一名老战友来新疆为郑林书扫墓,陈俊贵终于得到郑林书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湖北省罗田县,寻找郑林书的家人。得知郑林书的父母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郑林书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2006年,陈俊贵将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的坟墓迁进了修缮一新的“乔尔玛烈士陵园”。
近年来,已年过半百的陈俊贵承担起了独库公路乔尔玛烈士陵园展厅讲解员的工作,给路过此地歇脚的游客讲解天山公路的历史。
日复日,年复年。每当傍晚送走一批又一批游人,他的腿部老伤隐隐作痛时,他就会坐在老战友们的身边,很坦然。今后的岁月里,他依然要在这天山深处,面对一个又一个大雪封山的秋冬季节,但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铭记天山深处的那些活着与逝去的筑路战士,他说,余生足以欣慰。
林俊德:扎根在生命绝地的“马兰花”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最后冲锋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待给同事和学生们。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中,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待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一种在被称为生命绝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在那里,这位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从52载藏身大漠献身国防科研到生命最后3天的奋起拼搏,支撑这位科学家创造一个个科研和生命奇迹的,是这样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很难想象他当时忍受着什么样的疼痛„„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2倍,比我们一般人跑完百米冲刺还累。”西安唐都医院护士长安丽君说,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作为医护人员,她们深知晚期癌症患者所承受的那种疼痛是如何的难以忍受。
作为医护人员的安丽君和她的同事们,很难理解林俊德在生命最后关头这种决然的选择:拒绝化疗,拒绝手术„„
已经忘我工作52年、在自己的科研领域立下了卓越功勋的院士,为何要在生命最后时刻,还要工作得这样匆忙?
核技术是国家安全的后盾。对于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研究的林俊德来说,有许多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林俊德的这些建议,直接关系着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事关重大。
直到基地决定对他所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时,林俊德绷着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然而,关心和熟悉他的基地领导们,从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令人不安的憔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了人们心中的不安:胆管癌晚期!
同样令人震惊的消息还有:林院士拒绝手术!
“赶快安排我回单位,我需要一段时间把电脑里的材料整理出来,要不以后他们不好看懂。”面对试图说服他的医生和基地领导,林俊德说,“我的病情我清楚,要我活得有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下水一口气能游两个小时,去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林俊德,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紧张了起来——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下了许多思想片断,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那些灵感将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包括学术思想、技术思路、实验总结和各种数据、图片、图表,都在电脑里以复杂的编号形式保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资料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2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他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他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一方是难以抗拒的无情的死神,一方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垂危患者。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璀璨。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由老伴黄建琴负责接待前来看望的人,即便是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看望时间也不得超过一分钟„„坐在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争分夺秒地整理自己电脑里的资料。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病情,仍在继续恶化。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把办公桌搬进来,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听到林俊德这句话,极度为难的基地领导挥泪同意了他的要求。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仅余的生命在工作中飞速流逝。
此时的林俊德,意识已是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极限的边缘„„“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喘息,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生怕某一个瞬间他会突然倒下。”医生张利华说,从医30多年,从没有哪一位病人,如此地令他和同事们揪心和感动。
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的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一生尽忠报国的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惊天动地事业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封存在机密科研档案中的一个个闪光的签名,记载着这位院士在半个多世纪中对我国核试验工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52载扎根大漠,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国家核盾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一鳞半爪的公开资料,我们可以窥见林俊德在我国核试验这一“惊天动地”事业中的所立下的汗马功劳——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我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当蘑菇云在大漠中升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时,总理在电话中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指挥部顿时静了下来„„在放射性侦测数据等过硬数据一时还拿不到手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确定是核爆炸呢?
“从冲击波数据看,这次爆炸是万吨级当量的爆炸,可以确定是核爆炸。”一个确凿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宣告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
而提供这组数据的压力自记仪,就是26岁的林俊德和同事们自主研制的。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我国作出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冲击波测量,就是研究核武器效应和确定核爆炸当量的重要手段。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他开始设计机械式压力自记仪时并不被看好,很多人倾向于采用西方已经成熟的电测方案。”曾与林俊德并肩工作的曹述生说,当时只知道国外的压力自记仪是用小型稳速电机带动的,但我国没有这样的电机,做了个电池带动的方案,结果操作不便,一个仪器要几个人才能抬得动。
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甚至连压力自记仪该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1963年5月,林俊德带着3位同事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但,不用电池,如何解决仪器的驱动问题呢?日夜苦思冥想的林俊德,在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受到钟声启发——何不试试用钟表的齿轮、发条作动力呢? 没有气瓶和空压机,就焊个贮气罐用打气筒往里打气;齿轮不够精密,就一个齿一个齿地人工锉,在烈日下一蹲几个小时„„最终,这个独特地采用发条驱动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以抗核爆炸干扰能力强,轻便易携,测得的数据完整、准确,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感到肩上的责任突然重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平凡工作的意义,认识到个人成败与国家荣辱的关系,意识到荣誉背后的艰辛和责任。”
林俊德倍加刻苦顽强地投入工作。此后几年,吃着玉米面和榆树叶合蒸的窝头,喝着孔雀河里那令人肚子发胀的水,睡着冬天寒冷夏天苦热的地窨子,用垒土台当桌子,即使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也没有中断科研„„林俊德和战友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出空投自记仪、气球吊挂自记仪等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这些仪器参加了我国后来所有的空中、地面核试验,实现了从爆心到距爆心数百公里的核爆炸冲击波测量,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大气层核试验的冲击波数据,为我国核试验安全设计、核武器爆炸威力确定和核爆炸效应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较量,进入全新的阶段。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
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攀登。天山之麓,大漠之中,林俊德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在历经挫折和失败后,摸清了我国核试验场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传播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世界核爆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一组数字: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也进行了200多次,而中国,只用45次核试验,便实现了既定目辬„„这是什么样的神奇速度?
正是一代代像林俊德这样的人们,以他们的忘我努力托起了这神奇的速度。一次次蘑菇云升起,一次次地动山摇„„在为国铸核盾、赶超世界核试验技术前沿的征程中,黑发青年变成了暮年老人,始终不变的,是那向事业巅峰不息冲锋的忘我激情。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林俊德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开展了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条约谈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面对重大武器装备试验的迫切需要,林俊德倡导并组织开展某大型实验装备研究。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10余年集中精力,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出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他还积极倡导核爆炸冲击波效应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发明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军兵种的武器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数十年隐姓埋名于穷边荒漠,在铸造大国和平之盾中立下大功的林俊德,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祖国在和平阳光下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核科学家,他深深了解大漠上这一次次核试验,对于共和国赢得和平发展机遇的重要意义。而对于自己的一生事业,他的结论却是如此的简单:“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难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从赤着脚走出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那个贫穷青年到从事“惊天动地”核试验的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走过的是一条非常单纯的人生路。
“他就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单色性好。”追忆林俊德,同事们都这样评价。
“他能52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就是因为他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基地研究所政委李文泉说,林俊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除科研之外,别无所好,别无所求。
“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天地良心。”曾经因贫寒辍学的林俊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学业。从此,这位质朴的农家孩子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工作后,单位安排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核试验专业。两年的紧张学习之余,他凭着初步掌握的英、俄两种语言,把图书馆里美、英、苏三国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有关力学和仪器方面的期刊全部查阅了一辫。”老伴黄建琴回忆,“两年中,他连一场电影都没看过。”
“和老林生活了一辈子,我知道,在他心中,事业始终是第一位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核试验。”在黄建琴心中,相伴45年,“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是我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每天晚饭后,陪老伴散一圈步,然后老伴回家,他去办公室,工作到晚上。这,就是林俊德的生活常态——就是春节,他也只会让自己休息到大年初三。上世纪生产的老式显像管电视,自己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的房灯,一大三小四个沙发,完全不成套„„走进西安郊区这个90多平方米的家,人们很难相信,这就是一位院士的家。
“沙发和床,都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黄建琴说,老林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作人员: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已分辨不清颜色;手表用得磨手了,就用透明胶粘上继续用。
然而,生活中异常能“凑合”的林俊德,在工作中却始终恪守着一种异乎寻常的严谨。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要到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张博士说,每做一次实验,林俊德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不间断。同事、学生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老师的实验记录细致全面,令我们这些学生常感惭愧而敬佩。”
与林俊德共事20余年的王占河研究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为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的一个重大难关,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着同事学生们在办公楼附近挖了一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实验,冬天寒冷刺骨,夏天闷热炙烤,一干就是300多天。“经常一身土一身泥,大家都笑称他是‘民工院士’。” 基地的同事都知道,举凡事涉科研,林俊德便十分“苛刻”。他曾在干部推荐会上直言批评一位候选人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也曾毫不留情地在答辩会上对自己的得意学生发难„„读他这位权威院士的博士,平均要6-8年才能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他要我们作为学术助手和他一道探索前沿课题。”直到林俊德去世后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唐博士说,虽然老师连过年都不允许学生拜访,却是一位内心有大爱的人。
“生病住院后,他叫我们去拷贝资料,我们才知道,他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唐博士回忆,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老师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拷文件时,我们都忍不住哭了。”
唐博士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林俊德在生命最后3天中批改完的。这份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上,留下了林俊德338个颤抖的笔迹,这也是院士一生的最后手迹。
桃李不言。如今,林俊德指导和培养的23位学生,多数都已成为基地科研试验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
“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停留在‘两弹一星’的火红年代。”基地副政委侯力军说,林俊德有“三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基地政治部原副主任成泽辉说,2001年,在林俊德当选院士的当天晚上,一位老朋友代表某学院邀请他出任客座教授,给他建独栋别墅,付年薪20万,一年只要去作一次报告即可。
类似这样跟自己学术无关的邀请,林俊德拒绝了太多。
林俊德同样经常拒绝的,还有荣誉——最近的事例是,去年基地两次准备为林俊德申报全国先进和何梁何利奖提名,都被他拒绝了。
“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52载饱经戈壁风霜之苦,52载肩扛攻关攀登重任,林俊德对自己的一生深感欣慰,“我们这代人留下的不是痛苦的回忆,留下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 临终前的林俊德,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马兰,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块大漠戈壁。
在最终的遗言中,他念念不忘的也是马兰:“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张耀华:以责任诠释人间亲情
张耀华,男,汉族,1948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〇团退休职工。
当年轻妻子不幸瘫痪后,张耀华义无反顾地履行了作为丈夫的责任。39年的悉心照料,15330个日日夜夜的呵护,用行动诠释了真挚的人间亲情。1970年,分别从北京、上海来兵团农三师五〇团工作的小伙儿张耀华和姑娘王晓婉相恋结婚,第二年王晓婉怀孕后,感觉腰腿疼,有时候几乎连走路都直不起身子。1971年11月儿子降生,可王晓婉却怎么都下不了床。经医院诊断,她因患胸椎结核导致瘫痪。不久,孩子也夭折了,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下,王晓婉整个人都垮掉了。张耀华带着妻子跑辫上海各大医院,可病情没有丝毫转机。为了治病,他们欠下了1万多元债务,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1万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张耀华不得已,只得决定带妻子回五〇团。临走前一天晚上,张耀华的父亲对儿子说:“晓婉可怜,不管将来怎样,都不许你把她甩了!否则,一辈子都别进家门!”
父亲的忠告,男人的责任,使张耀华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王晓婉的爱。从那时起,照顾生病的妻子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烫洗夜里弄脏的床单被褥。他知道妻子爱干净,准备30多块垫子、10多条床单、毛巾被,总把妻子弄得干干净净。王晓婉不想拖累丈夫,1978年夏天,服农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张耀华耐心劝说,让妻子树立起生活信心。知道妻子的手巧,他就鼓励妻子学编织;妻子喜欢琼瑶小说、喜欢花和鱼,他就把琼瑶的《窗外》、《金盏花》带回家,把鲜花、热带鱼带回家,哄她开心。五〇团的人都知道张耀华和王晓婉的事,有个姑娘曾经被张耀华对妻子的执著所感动,产生了想嫁给张耀华,跟他一起照顾王晓婉的想法。当时的工会主席知道了这件事,代姑娘转达了好意,并表示愿意去做王晓婉的工作。张耀华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晓婉哪受得了这种事,求你千万别跟晓婉说,说了就是把她往死路上逼啊!”
王晓婉常对张耀华说:“你这辈子都让我害了,你太苦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还给你当老婆!”张耀华总对妻子讲:“你活着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如今,张耀华和王晓婉已共同走过了42年的岁月。
第二篇:2013年第四届全省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
2013年第四届全省第四届道德模范事迹
“十佳美德少年”高雨欣 10月13日,望奎县“十佳美德少年”高雨欣被评为全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10月27日,高雨欣站在央视一号演播厅捧得“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奖。
高雨欣,望奎县第四中学初一学生。今年11岁的她,在家里照顾姥姥、妹妹,帮助妈妈做家务;在学校里努力学习„„
高雨欣,用她的行动扮靓了望奎;望奎,也为涌现出这样的一位少年而自豪。她是长辈眼里的好孩子
2008年春天,高雨欣的妈妈、爸爸婚姻破裂。妈妈带着她和5个月大的妹妹从北安市通北镇农村来到望奎的姥姥家,与年迈的姥姥和有病的舅舅一起生活。高雨欣一家的到来,无疑让这个本来就靠低保生活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更加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个月后,高雨欣的妈妈受重伤住进了医院。可是住院费,因为家里根本无钱而付不起。眼看妈妈生命垂危,小雨欣央求大夫,大夫向医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里破例免除了很多住院治疗的费用。几个月后,妈妈伤好出院了。县低保局的领导得知这个家庭的情况,把舅舅送到了外地医院治疗,又给高雨欣家的三口人按政策办理了低保,一家老少勉强维持生计。由于妈妈头部留下后遗症,不能再干重活,家里的大多家务都落在了高雨欣的肩上。她每天5点半就起来做早饭,然后给妹妹穿衣服喂饭,家里人吃完饭她刷完碗以后才去上学,中午放学、晚上放学她要去买菜,接着又开始做饭、洗衣服、哄妹妹,每天只有晚上9点以后,妹妹睡了她才开始学习、写作业。
今年春天,高雨欣妈妈的身体刚刚恢复一些,就去她的学校门口卖起了炸肉串。妈妈怕她的同学认出来,笑话雨欣,每次去的时候都带上口罩,可高雨欣却不让妈妈带,对妈妈说:“天气这么热,您还是别戴口罩了,咱们自己靠能力挣钱不砢碜。”现在,高雨欣的妈妈身体好了,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高雨欣就会和妈妈推着小车到林枫广场或体育广场摆起烤面筋的小摊。但小雨欣毕竟岁数太小了,每当看到她割面筋的时候刀子把手划伤、串面筋的时候签子把手扎坏、烤面筋的时候炭火把手烫伤的时候,妈妈都心痛地落泪,可她总是反过来安慰妈妈。正是这种与她年龄并不相称的生活状态,丰富了她的人生、磨练了她的意志、铸就了她不屈的品格。
她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父母离异的那年高雨欣才八岁,上小学二年级。回到望奎,高雨欣转入了县第三小学。刚转学来的时候,班主任张维老师就发现高雨欣上课的时候特别的专注,调皮的孩子逗弄她,她也从来没分过心,上课能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地完成作业。上学不久,她就把落下的课程全都补上了,一个月后的期中考试,高雨欣取得了年组第一的好成绩。一时间,她成为了整个二年组的榜样。高雨欣的班主任张老师知道她妈妈住院,她要照顾家,所以老师特意嘱咐她可以不用写作业,可是,雨欣却一次也没有落下,而且作业写得工工整整,这让学校的老师都非常的感动。
她是同学眼里的好榜样
高雨欣不仅学习好,还是一个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对于班内的学困生,遇到不会的难题,她总能拿出耐心和热心,不厌其烦,耐心辅导和讲解,直到弄懂为止。因此,同学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都愿和她一起探讨、向她请教。如果有粗心的值日生忘了擦黑板,高雨欣就悄悄地把黑板擦好,等着老师来上课。让人佩服的是,妈妈住院的那个学期期末考试,她仍然取得全年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几年来,她先后在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获得2012~2013学第一学期全县期末统考英语学科一等奖,获得2012年~2013年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全年级组第一名。今年,高雨欣被评为望奎县“十佳美德少年”,她的事迹也被推荐到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栏目。7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两名记者常江和张永富,专程来到望奎拍摄了她的事迹。高雨欣在日记中写到: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
如今,在大爱的簇拥下,高雨欣正走过风雨,走向彩虹。
第三篇: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及颁奖词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共54名)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0名)(给予我们这个社会热量的人)
李成环(女)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有大爱,有担当,热爱教育,关心孩子。去年11月,她与新婚丈夫一起募集资金物品,千里辗转去玉树灾区看望孤儿,归途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人们称赞她为“最美新娘”。)
黄久生 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致富不忘本,拿出230多万元,照顾700多位孤寡老人;拿出310万元,为家乡建学校,修公路。用博大爱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善心善行感动乡邻。)
何玥(女,壮族)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罗玮(女)四川永隆实业有限公司职工(80后的她,为抢救陌生人的生命主动捐献肝脏,多方筹集资金,拿出积蓄,为乡村建立老幼托管中心和留守学生之家。)
龚全珍(女)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甘祖昌将军的夫人。一名老兵,永葆党员本色,永不掉队。将军身后她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将军的梦想。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她捐助的贫困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达十万元。汶川玉树地震后,在女儿的搀扶下,分别将2600元和1000元的特殊党费亲手交给县委组织部。)
王结(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盲协主席,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13岁失明,虽然自己不富裕,但拿出50多万元无偿帮助4000多残疾人就业,点燃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解黎明(女)国家电网山西临汾供电公司离休干部(这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拿出自己一半的退休金帮助他人。15年间捐资13.75万元,资助150名贫困学生和33户贫困家庭。一生助人为乐,奉献大爱)
孙茂芳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先后赡养照顾18位孤残老人,每月拿出工资帮贫扶困,累计达39万余元,组织的百余个学雷锋小分队活跃在大街小巷,人们称他为“京城活雷锋”。)
高淑珍(女)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村民(建起“炕头小课堂”,收留孤残儿童,管他们吃住,教他们学习。爱心课堂,美名传扬。)
汗古丽·依米尔(女,维吾尔族)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组织600多名新疆学生赴内地学习技术,被人们称做“创造奇迹的天使”)
颁奖词:助人为乐,仁者爱人,或存孤恤寡,扶老帮贫;或捐资助学,献血救人;或热心公益,提携乡亲。这些凡人善举,是崇高境界,是立人达人。有了这仁者爱人,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手牵手,心贴心,和衷共济,相互帮衬,在中华圆梦的航程上摇橹奋进!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0名)(完美了自己的生命,并用生命照亮了我们的生命)沈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参谋(为救落水学生英勇牺牲)张涵、张辉、刘元飞 福建省莆田市汀岐村村民(与持刀抢劫犯英勇搏斗成重伤)刁娜(女)烟台市南山国际旅行社龙口分社业务部副经理(在高速路上为保护车祸现场,救助伤员,避免二次事故,自己被撞骨折)
张丽莉(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用生命和青春教会他们,生活很美好,要学会如何爱别人,传递爱。)
高铁成 北京卫戍区某团班长(路遇餐馆煤气罐爆炸,三进三出火海,临危不惧,挺身救人)
皮祖强生前系江西省南昌嘉德食品有限公司业务员
周传金 银大(天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员工,(一身正气,满腔热血,在地铁车厢内勇斗小偷,被砍成重伤)
苏日娜(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萨仁台嘎查牧民(冲入火海先救出邻居孩子,烈火夺走自己孩子生命——草原母亲,赴汤蹈火,先人后己)霜福伟(傈僳族)云南省文山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学生(救出掉入怒江女孩后悄然离去)
郑益龙生前系广东省武警总队广州市支队四大队副政治教导员(救出跌落珠江游客,自己被水冲走——军人本色,浩气长存)
颁奖词:见义勇为,以义为先,或临危不惧,赴汤蹈火;或生死瞬间,舍己救人;或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这桩桩件件,是担当道义,匡扶正义,舍生取义。是一个民族的侠肝义胆,是华夏儿女的义薄云天。有了这份高义,我们就有坚韧,有果敢,就能战胜邪恶,不畏艰险,中华圆梦就能高扬风帆,勇往直前!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0名)(相信吃亏是福的人们)
范海涛 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河南孟电集团总经理(先富不忘乡亲,出巨资让村民都住进别墅,让村民过上共同致富的好日子)
马虎 安徽省阜阳市嘉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经理(干良心活,盖放心房)
刘洪安 河北省保定市“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坚持做良心油条)
吴恒忠 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68岁了,依然承包52亩荒地,辛勤劳作,用整整十年时间替因车祸去世的儿子还19万元债务)
钱月宝(女)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总裁,常熟市虞山镇梦兰村党委书记(以诚信为基石,使贫困的梦兰村成为中国十佳小康村)
陈俊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一个义字大如天,扎根边疆,30年如一日为牺牲战友守陵园)
杨兆顺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党总支书记(以公正化解矛盾,以诚心疏解难题,以真心服务群众,人们称他为“百姓贴心人”)
宁凤莲 吉林省白山方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以德兴商,树起企业的金字招牌)
李辉忠 天津市桂发祥麻花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以德经商,以道德良心做商品,企业无往而不胜)
李国武 湖南省临湘市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宁愿掏钱打假,绝不坑人害人)颁奖词:诚实守信,人间正道。或秉持良知,童叟无欺;或践行承诺,终身不渝;或履约守信,欠债还钱;这老老实实的一日日,一年年,是善的选择,是善的坚守,无愧于心,无愧于天,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色。是中国人深厚的精神积淀。有的这大哉诚信,我们就有的参赞天地化育的资格,就可以迈出坚实脚步,沿着中华圆梦的幸福路,奔向成功彼岸!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2名)(用生命书写职责的人)
罗阳生前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歼十五战机总指挥)孔凡成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吴斌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长运运输集团公司驾驶员
孙奇(女)生前系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站售票员
孟祥民生前系山东省淄博市环保局淄川分局监察大队监察一科科长(从事环保工作15年,全力以赴,不徇私情,铁面执法,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化疗22次,强忍巨痛,仍奋战环境保护第一线)
菊美多吉(藏族)生前系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杨小玲(女)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
吴栋材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35年呕心沥血,将穷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
詹红荔(女)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以母亲般的赤诚,爱孩子,帮孩子,救孩子。孩子们亲切的称她为法官妈妈)
钟晶(女,布依族)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温暖着村里700多位孤寂老人的暮年时光)
贾立群 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
颁奖词: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肩负重大使命,作出突出贡献;或锲而不舍奋斗,业务技术精湛;或立足本职岗位,毕生默默奉献。这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写的都是吃苦耐劳的动人诗篇。这美妙乐章,是一辈子辛劳,是一辈子流汗。镌刻的是自己的大写人生,承载的是民族崛起,任重道远。有了这份敬业的高贵,有了对劳动的虔诚,中华圆梦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2名)(充满爱的名字)
刘培、刘洋兄弟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郑林湾村刘家槽湾村民(移植皮肤,抢救父亲,孝行感天动地)
罗长姐(女,土家族)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为了减轻部队负担,主动承担起照顾患有狂躁型精神病的儿子)
许张氏(女)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年近百岁的母亲,4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子)
皇甫辉勇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6部队51分队班长
丁水彬(女)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员工(多年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的公公,多病的婆婆和双目失明的丈夫,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一片天空,谱写真爱篇章)
吴林香(女)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照顾生病母亲,照顾弟弟,照顾瘫痪外婆,帮外公做家务。小小年纪,用辛勤的劳作,坚强的微笑面对家中三位病人。)苏金兰(女,黎族)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腰子居委会居民
廖月娥(女)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新合村桐冲组村民(用感恩之心孝敬养父母,赡养四位孤寡残疾老人。孝心大爱,温暖人间)
尼玛潘多(女,藏族)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环卫工人(十多年来,奉养一位独居老人,收养一位被遗弃的女婴。对两位素不相识的人,悉心照料,初衷不改,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将真爱进行到底。)
陈斌强 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初中教师(用一根腰带系住母爱亲情,彰显孝老爱亲)张桂兰(女)青海省门源县西滩乡宝积湾村村民(用勤劳撑起一个家,用坚强温暖所有的人)
张耀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0团退休职工(42年寒来暑往,义无反顾细心照料瘫痪妻子,忠心相守,给妻子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彰显一个伟丈夫的责任,展现了好男人的担当)
颁奖词:孝老爱亲,血脉相连。或倾心侍奉,或倾情照顾,或手足关爱;或生死救助,或割皮捐肝。这孝悌心,孝悌行,浓于水,重于山,是人性之美的闪耀;是德之本,教之始,善之先。有了这孝悌的天经地义,中华文明就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华夏儿女就有了家之亲,国之亲。我们团结奋进的力量,就有如磐石之坚,中华圆梦,如日中天!
第四篇:第四届道德模范名单及简要事迹
第四届道德模范名单及简要事迹
刘淑玉,女,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丹东市元宝区六道口办事处聚宝社区党支部书记
她工作二十几年来,把全部的精力、爱心和仅有的工资收入,都花费在了帮教工作上,经她帮教走上正道的刑释解教人员有二三十位。她制止社会上恶性殴斗、化解冲突矛盾500多起。
高玉贤,女,1960年11月生,调兵山市新特药店总经理
她从医30多年,致富不忘群众,当社会需要时总能助人为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她都赶到第一线,或救治伤员,或作为志愿者,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孙建设,男,1956年11月生,中共党员,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文昌社区民警
他从警16年来,始终扎根在社区基层。他探索总结出的人口管理入户“五步法”等“孙建设工作法”在全省得到推广。他所管辖的文昌社区连续10年无发案,先后被省市评为文明社区。
沈秀芝,女,1944年2月生,中共党员,朝阳市双塔区燕都长寿康福院院长
她1999年7月,创办了朝阳市双塔区燕都长寿康福院,收养无家可归和残疾的老人。凡是在敬老院去世的老人,有家人的,沈秀芝会陪同他们一起为老人送终;没有家人的,她作为他们的儿女为老人料理后事。
田德营,男,1953年6月生,辽宁德营石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他集团成立10多年累计为国家纳税超过3亿元。多年来田德营热心公益事业,累计投入慈善事业3000多万元。为了保障已经安置在企业的1500名下岗工人不再下岗,他表现出一个企业家的良好品德。
王冰,男,1972年1月生,中共党员,盘锦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纪检监察二室主任
他三年来带领全室调查违纪案件达150余件,处分党员干部160余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500余万元。他扶贫济困,先后资助13名学生完成了学业。2009年,他再一次将中纪委、省纪委奖给他的6000元奖金,全部捐献给盘锦市希望工程。
张雪,女,198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盛京银行营口大石桥支行员工
她1996年哥哥开车肇事欠下了外债。为了还债,张雪父亲变卖了全部家产,带着全家搬到了荒山开始了艰难的还债岁月。张雪努力刻苦学习,为了帮助家里还债,半工半读省吃俭用,还将自己省下的钱寄给贫困的孩子。
李晓东,男,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他的两项科研成果填补了世界空白,开创出为全国农民增收300亿元的水产养殖业奇迹,带动了9000多个加盟农户,累计创造的社会总产值超过5亿元,利税2亿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近万人。
谷秀梅,女,1959年2月生,中共党员,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
她组建娜仁花中老年艺术团,无偿举办各类培训班;到35个乡镇100多个村屯辅导健身秧歌和健身操,到全县民族中小学普及推广安代舞,到民族乡镇辅导业余剧团等;举办“激情广场大家唱”上百场次,受众人数已达60万人次。
常桂芹,女,1969年5月生,兴城市碱厂满族乡碱厂村村民
她公公、婆婆、大伯哥、小叔子都是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她既孝顺老人,又照顾兄弟,一晃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她没舍得买一身像样的衣服,家里好吃的东西她也舍不得吃,两个孩子受她影响从小就特别孝顺。
于洪光,男,1974年生,中共党员,辽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他经常活跃在支农第一线,掌握丰富的农业知识,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在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支持农业设施建设和种植、养殖业规模发展。
张鹏,男,1973年3月生,葫芦岛鹏业爱心车队队长
他组建了全部由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组成的爱心车队,现有20余辆客车,负责学校和部分机关的通勤。他的车队捐助贫困学子,免费送高考、中考学生等。他把农民工看成自己的亲兄弟。
何经涛,男,1973年9月生,中共党员,辽阳市文圣区法院审判监督庭负责人
他主审各类民商事案件503件,参加合议庭及担任审判长办案1156件,办理执行案件500多件,调解撤诉率达75%。经他手办理的案件从没有发生过错案。
王东,男,1972年生,中共党员,辽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厂车辆管理大队四中队副队长
他及另外两人在看到发生车祸的危险时刻,见义勇为,避免发生更大的险情,抢救伤者。2010年12月,辽河油田公司授予王东等3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2011年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王东等3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
第五篇: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教育系统)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教育系统)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李成环
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2012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2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何玥
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少年,命运却遭受了重大不幸。2012年4月,小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生命危险。第一次手术后,何玥病情有所缓解。她所在的学校获知后,师生们迅速展开爱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当她得知父亲收下这笔捐款后,一再坚持要把钱捐献出去,她对父亲说:“还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应该用来帮助更困难的人。”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发现她小脑里的肿瘤已扩散到其它脑组织,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个月。11月初,当听说有个18岁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肾衰竭来桂林求医,只有找到合适的肾源做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何玥对父亲说:“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肾捐给这个哥哥。”父亲一下楞住了,马上表示不同意。但何玥捐献肾脏的决心已定,反复向父母亲提起这件事,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别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亲勉强接受了。11月16日上午,经紧急抢救无效,何玥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满怀悲痛的父母含泪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帮助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随后,何玥无偿自愿捐献的两个肾被移植到藏族小伙子和桂林一位患者体内,肝脏则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给一名重症肝病患者。小何玥的生命虽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爱使三位素不相识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家属一定治疗费和丧葬费救助。医院也提出给予何家一定的经济援助。尽管何玥的医药费花费10多万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心愿,才是何玥助人为乐精神的最高体现。
何玥荣获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龚全珍
龚全珍,女,汉族,192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
作为开国将军的家属,龚全珍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把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写在青山绿水间,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龚全珍是已故老红军、开国将军、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下半年,甘祖昌主动请辞解甲归田,返回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做起了农民。甘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用实际行动延续将军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2003年,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发现该校图书室书籍匮乏,立即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该校。不久后,她又捐出2400元资助县关工委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这些年来,龚全珍与不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她捐助的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金额10余万元。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在女儿的搀扶下,分别将2600元和1000元特殊党费亲手交到县委组织部。
龚全珍经常说:“我没有特殊身份,但有一份特殊责任,就是要把甘老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了这份特殊责任,离休后,她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人记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2011年,琴亭镇组建“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甘将军离世后,她曾在县幸福院度过了5年。期间她从不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打扫卫生、照顾他人,并拿出生活费给大家买营养品。
龚全珍荣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王结
王结,男,回族,1971年5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盲协主席,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13岁时的一场飞来横祸,让王结双目失明。面对人生的不幸,他以超常的毅力,借助盲文和录音自学考取大学、攻读研究生,在自己事业有成时,大力帮助其他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王结原本在西吉县医院上班,有一个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为了帮助更多盲人走出一条生存之路,他下决心创办盲人按摩培训班,他带领几十名从没出过门的山村盲人,来到县城接受培训,寻求光明之路。按摩技艺需要大量实践,王结就让学员们在自己身体上练习。为了让学员们尽快就业,王结放弃固定工作,带领盲人兄弟姐妹去银川创业。他联系有关部门,搞调研,选店址,为了节省费用,有时晚上就睡在银川市中医院走廊的长条椅上。1999年9月,“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在银川亮相;2001年7月,王结创办的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诞生。这是宁夏第一所残疾人职业学校,吸引了各地渴望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前来学习。学校以保健按摩培训为主,同时开设计算机应用、工艺品制作、SIYB创业培训及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培训项目。学校开办12年来,王结共培训残疾人等各类人员7000余人。帮助4000多人实现了就业梦想,300多名学员成功创业。
王结热心公益事业,虽然家庭并不富裕,至今还与妻子住在出租房,但他为特困学员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及各类爱心捐款达50余万元。2003年非典肆虐,他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3万元的医疗按摩卡;汶川、玉树、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他先后为灾区捐款4万多元。他经常带领师生到社区和福利院为困难家庭、孤寡人员义务查病、治病。2003年,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员工金芳明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拿不出2万多元的手术费。王结知道后马上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按摩师也纷纷解囊,帮助金芳明顺利地做了手术。宁夏南部山区的盲人马世清、银川市民谢宝华,均在王结的无私帮助下,开办起自己的保健按摩所,脱贫致富,创业成功。王结的事迹被写入宁夏党史和地方中学课本,一位著名诗人称赞王结道:“不怨苍天不低头,潜研科技写风流。眼盲不信前途暗,心路光明耀九州。”
王结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热汗古丽•依米尔
热汗古丽·依米尔 ,女,维吾尔族,1989年2月生,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
凭借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命运,先后组织6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外出务工,热汗古丽·依米尔用实际行动激励无数家乡姐妹靠劳动、靠知识实现人生梦想。
热汗古丽·依米尔家境贫困,一家九口人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每年青黄不接时,就到处找野菜或是摘酸杏子煮面条吃。2005年7月,她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选择外出务工,当过清洁工,也在药店里打过工。2007年5,热汗古丽·依米尔和同伴一起前往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务工,为了打破在新“家”中的语言交流障碍,她一边学技术,一边学汉语。3个月后,热汗古丽·依米尔凭借娴熟的纺纱技术成为操作长,半年后她又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一年后,她因为出色的双语表达能力被厂家聘为新疆籍员工带队负责人。务工4年,热汗古丽·依米尔先后给家里寄了9.7万余元,盖起大大小小15间房子,添置了手机、数码相机,家里还在村里开起了小超市,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009年10月,热汗古丽·依米尔外出两年后第一次回家,感到家乡的变化虽然很大,但是家乡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于是她决定带领家乡青年共同致富。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热汗古丽·依米尔先后组织家乡6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到内地务工。热汗古丽·依米尔还用州、县两级党委、政府奖励的5000元钱买了20盏路灯,装在村里一公里长的路上,改变了阿玛西村村民长期以来摸黑走路的历史。
2012年,热汗古丽·依米尔考取了新疆职业大学汉语翻译专业,并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作为新疆代表团唯一的农民工代表,她积极为保障农民工兄弟姐妹的切身利益献言献策。她决心毕业后,在家乡开办一家榨油厂和肥皂厂,再建一座图书馆,让更多的家乡姐妹靠劳动、靠知识改变命运。
热汗古丽·依米尔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沈星
沈星,男,汉族,1981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参谋。
危难时刻,沈星挺身而出,在山东青州勇救落水少年,但因体力耗尽沉入水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牺牲时,他仍举着双手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2012年5月13日10时许,山东省青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生王鸿昊在青州市南阳河畔游玩时不慎落水。携妻女途经此地的沈星听到呼救声后,奋不顾身立即跳入水中实施营救。他一次次将王鸿昊推向岸边,但由于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湿滑,王鸿昊一次次从河堤滑下来。经过沈星数次奋力推举和闻讯赶来的一名妇女和中年男子协助,落水学生终于被营救上岸,但沈星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在当地军民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捞上岸,但因溺水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31岁的宝贵生命。当沈星被打捞上岸时,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仍然举着双手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
沈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古城青州,感动了齐鲁三秦。二炮党委和山东省潍坊市委分别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驻地群众数万人次自发到英雄牺牲的地方,点亮烛光,敬献花圈,谱写诗歌,通过各种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忆英雄。追悼会那天,近10万群众自发沿途送别。2013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迹被西安电影集团拍摄成专题片《一道星光化彩虹》并进入院线公映,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2000年考入军校后,他在部队这个大熔炉大学校里锻炼成长,对党和人民的朴素情感升华为革命军人的使命责任。当发现集体组织的献血名单中没有他时,他主动去义务献血;当遇到陌生人向他求助时,他像对待亲人一样真心解困;当同学、战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伸出援手;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慷慨以赴。正如沈星所说:“一天做件实事,一月做件有意义的事,一年做件大事,一辈子做件有意义的大事。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沈星荣获陕西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最美军人群体”新闻人物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张丽莉
张丽莉,女,汉族,1984年1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
在一辆失控客车冲向学生的生死攸关时刻,张丽莉挺身而出,奋力将学生推开,保护了多位花季少年,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感动千千万万人,被人们誉为“最美教师”。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正当一群学生走出校门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撞向学生。千钧一发之际,张丽莉勇扑向前,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车轮从她的大腿辗压过去。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她醒来后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经过抢救,虽然脱离生命危险,但她的双腿没有保住,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后会是怎样,但她很快接受事实,安慰父亲说:“我很幸运,如果车轮从头上碾过,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养成了正直、坚韧、善良、乐观的良好品格。在家里,丈夫眼里,她是一个好妻子,温柔贤惠,持家有道。在双方父母眼里,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儿媳,知书达理,懂事尽孝。
在学校,作为80后的教师新秀,她在短短几年间,各种赛课、教学比赛都名列前茅,所带的班级名次评比遥遥领先。老师们下课了,时常能接到张丽莉递到手中的一杯热水;午餐的时间过了,总能看到桌子上张丽莉为大家打好的饭菜;有人感冒发烧,她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把药品及时送到眼前。
张丽莉通过家访得知,一位学生的母亲患有肾病综合症,丈夫去世后,母子二人靠低保金和四处打零工维系生活,就从自己每月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元钱给这位学生贴补家用,三年内从未间断过。只要班里有同学生病住院,张丽莉都要到医院看望、照料,并组织全班同学集体探望。她以身示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懂得爱,并努力让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延伸。
张丽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中央文明委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霜福伟
霜福伟,男,傈僳族,1994年5月生,云南省文山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学生。
遇见不慎落水的3名女童,面对汹涌的波涛,霜福伟奋不顾身跳入江中,大浪一次又一次将他冲走,他一次又一次游过去,用尽最后力气救起一名女童,等到赶来的医生将女童抢救过来,他才悄悄离开。
6月,是福贡的雨季,持续的暴雨导致怒江水位暴涨,江水夹杂着大量泥沙一泻千里,波涛汹涌,令人望而却步。2012年6月30日下午,云开雾散,暴雨停歇。下午3点左右,在江边嬉戏的3名女童不慎被突然涌来的大浪卷入江中,刚好走在附近的霜福伟听到落水女童的大声呼救后急忙赶到江边,只见3名女童在江水中沉浮挣扎,随时都有被江水吞噬的危险。霜福伟来不及迟疑便纵身跃入汹涌的江中。而这段江水水流湍急,漩涡极多,生活在此的本地人也不敢轻易下水,若落水生还几率很小。霜福伟在这样湍急的江水中奋力游到溺水女童身边,一手托着2名女童头部,另一只手朝岸边划去,拼命将她们推向岸边。此时,浪大水急,霜福伟将2名女童推向岸边一尺,马上又被湍急的江水冲回江心一丈。这样反复推了3次之后,霜福伟连同2名女童都被卷入了江中,2名女童被江水裹卷着越漂越远,霜福伟拼尽全力从江心急流中游回了岸上。精疲力竭的他转身看见不远处还有一名女童在江中苦苦挣扎,气喘吁吁的霜福伟再次跳入湍急的江中朝那名女童游去。江中的大浪一次次涌向逆游的他,几次都几乎将他卷走,是救孩子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终于游到了女童身边,霜福伟使尽全力将女童托起,游回江岸,岸边人们帮助将女童抬上了岸,而另外2名女童已被江水卷走不见了踪影。此刻,累瘫了的霜福伟还不忘提醒一旁的同学拨打急救电话。经过抢救,女童很快脱离了危险。霜福伟不顾检查一下身上大大小小的擦伤,便悄悄离开了。
霜福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尽管自己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他却经常帮助同学,多次为公益事业捐物捐款献爱心。在一次足球比赛中,一位同学扭伤了脚,霜福伟马上背起他奔向附近医院,到了医院大家才发现都没带钱,霜福伟扭头跑回学校,把生活费全部取出来帮同学垫付了医药费。假期里,霜福伟常约同学一起去帮孤寡老人挑水、修家电、补房顶。他的一片善心、爱心赢得了老人的开心、舒心。
霜福伟获得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杨小玲
杨小玲,女,汉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
从事残疾人工作23年来,杨小玲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是1000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
1990年初夏,杨小玲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无意中看到一群聋哑孩子在教室里跳舞。谈不上姿态,谈不上美感,动作甚至有些僵硬,但孩子们的那股子认真劲,让她的眼泪“刷”地一下掉下来。就这样,心系聋哑孩子的杨小玲,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放弃了到条件更好的小学、幼儿园工作的机会,执意选择了武汉市第一聋校。
从此,杨小玲一脚跨入无声的世界。第一道“门槛”,学手语。看到学生“聊天”,她就上前请教,勤学苦背,很快她成了“手语活字典”。但跳舞的困难超出她的预料,音乐再悠扬,节拍再鲜明,学生们都听不见,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杨小玲创立“鼓舞教学法”,敲击大鼓,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她还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听见”音乐的孩子们,终于找到前行的路。邰丽华在春晚舞台上一鸣惊人,《千手观音》家喻户晓;王志刚通过舞蹈《秦俑魂》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看中,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在一次训练中,杨小玲左脚跟腱不幸断裂。医生说,18天内必须卧床休息。当时离一次重要比赛只有三个月,杨小玲坐着轮椅来到教室辅导学生排练。最后到上海比赛时,杨小玲拄着拐杖上台指挥,赢得了湖北在这次比赛上的唯一金奖。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工作,团长三番五次要留下她,承诺把她的家人安排到北京。她动心了,毕竟这是一个更高的事业平台。但武汉学生的短信每天如雪片般飞来,她觉得,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里总系着他们。一年后,杨小玲回到聋校。孩子们一拥而上,杨小玲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福。23年,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很多学生也和她一样,也成为了特教老师,薪火相传。
杨小玲荣获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吴林香
吴林香,女,汉族,1999年5月生,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
面对继父外出打工、母亲身患癌症、外公外婆双双残疾和弟弟年幼,14岁的吴林香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大”家。
9岁时,吴林香的父母离异,她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后来,妈妈再婚,又给她添了一个可爱的弟弟。2012年,外婆突发脑溢血,从此瘫痪在床,不久,妈妈查出患了肺癌,加之外公早年摔倒右手一直残疾,这个家庭顿时陷入困顿,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
妈妈病后,继父想外出打工挣点医药费,可他又放不下家里的病人和孩子。年幼的吴林香看出了继父的顾虑,她主动对继父说:“你就安心出去打工,家里全交给我,你放心。”就这样,继父走了,一个月只能回来看一两次。
从此,吴林香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帮助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给他们端饭喂饭。忙完这一切,她才草草吃完早饭,带着弟弟急忙往学校赶。学校离家有十多公里山路,来回要走近4个小时,每逢下雨天,弟弟上学放学就全靠她背。
下午放学回家已是6点多,吴林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外婆和母亲的病情,然后开始熬药、做晚饭、替她们擦洗身子和洗衣服。直到晚上10点后,她才有时间做作业。每天深夜,她还要起床好几次做去看外公、外婆、妈妈和弟弟是否安好。到了周末,吴林香就得下地打理庄稼,并割好一周的猪草。所有的苦和累,吴林香强忍着,她不想影响妈妈的病。
一次,吴林香无意中发现妈妈床头藏着一瓶农药,她全明白了,强忍着泪水,抱着妈妈说:“妈,您走了,我们就成了没妈的孩子,千万别丢下我们呀。”看到突然间长大的女儿,妈妈从此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小林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孩。”班主张老师称。在学校,吴林香学习特别用心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可她很少告诉同学和老师,只是大家感觉她皮肤越来越来黑了,身体越来越瘦了。
吴林香的事经媒体报道后,很多好心人献出了爱心,她都一一记在小本子上。“等我长大了,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我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这个家,为了报答好心人”吴林香说。
吴林香入选“中国好人榜”。
陈斌强
陈斌强,男,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初中教师。
5年来,为方便照顾患老年痴呆的母亲,陈斌强每天背着妈妈上下班,来回30公里。他的至诚孝心感动了周围的人们。
9岁时,陈斌强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3个孩子长大。1993年陈斌强从义乌师范毕业后,为了照顾家里年迈的奶奶,他毅然选择回磐安工作。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能力。一天,陈斌强的姐姐无意中提到,妈妈清醒时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想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决心再困难也不丢下妈妈,他把刚刚两岁的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踏上了“带着母亲去上班”的路。
陈斌强家住在县城,距离他工作的冷水镇中心学校有30多公里的山路。为了照顾好母亲,每天他都会背着母亲,骑上一个多小时的电动车去上班。每次出行前,为了安全,他骑上车后,会用一条粗布背带将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陈斌强说,小时候母亲就是用这条背带背着他,现在他该用这条布带背母亲了。一连5年,陈斌强用这根背带风雨无阻地带着妈妈上班。他还专门在母亲房间里贴了一张照顾母亲的作息表,每半小时做什么,上几次厕所,何时散步、聊天、睡觉,他都了然于心。每次离家外出,他都要背着90多斤重的母亲,上下六层楼梯,走200多个台阶。这对于一个身高只有1.65米、体重110斤的他来说并不轻松。但他最担心自己照顾不好母亲,担心母亲受苦。
5年来,陈斌强不抛弃、不放弃,以单薄肩膀撑起这个家,坚持带着母亲上班,边教书、边照顾母亲,做到教书育人和照顾母亲两不误。在本职岗位上,陈斌强恪尽职守,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万能螺丝钉”。他参加工作后先后到墨林乡中心学校、新渥初中、冷水中心学校等任教,每到一校,他都服从学校的安排,教过历史、物理、社会、科学、体育、美术等多门课程。学校缺什么学科的教师,他就教什么,干一样爱一样。“孝顺”、“尽职”,坚守中的陈斌强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师熠熠生辉的人性之美。
陈斌强获得2012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