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先进个人事迹(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4:5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先进个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先进个人事迹》。

第一篇: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先进个人事迹

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世界银行贷款第九个卫生发展项目艾滋病性病子项目(简称卫Ⅸ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国际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项目(即HPTN项目)、中澳合作乌鲁木齐市红丝带项目及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工作等国际合作项目。郝敬贡同志是这四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在四个项目的申请、执行、评估过程中,负责现场指导和工作部署。

卫Ⅸ项目是我市首次引进的综合性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国际性合作项目。该项目涉及4个领域的内容,即政策开发和机构建设、艾滋病性病干预、艾滋病性病监测、血液管理。在项目开展之初,就另辟蹊径,大胆尝试,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工作,如服务小姐干预、服务小姐办理体检卡、整顿性病诊疗市场等,这些干预措施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增强全国HIV/AIDS/STD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4年9月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一行视察了我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高度评价了我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认为乌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很有特点及创意;整顿性病市场、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健康体检等工作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安全套推广、针具交换工作、等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3年9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整顿性病诊疗市场现场经验交流会,2003年11月2日在全国安全套推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了经验交流。2004年5月在全国外展服务推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代表新疆作了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干预工作经验交流,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HPTN项目旨在研究静脉吸毒人员、性高危人群艾滋病年发病率。全球有四个研究现场,分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印度辰奈(性高危人群)、中国新疆和广西。033项目是中国申请的第一个艾滋病预防实验网络项目,项目2004年2月中旬结束,目前新疆现场12个月随访保持率为90%以上,位居四个国际现场之首,033项目成功为我市争取更多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澳合作乌鲁木齐市红丝带活动中心是在政策支持、多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中,以关爱、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为主的关怀组织。该项目成立于2003年11月,截至2005年4月,共18个月。截止目前这是新疆成立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关爱感染者为主,由感染者组成的活动组织。对乌鲁木齐地区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关爱、帮助,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努力建立非歧视小环境,并鼓励感染者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为今后逐步形成和谐大环境奠定基础。目前,红丝带活动中心使乌鲁木齐地区二百多名艾滋病感染者/患者,近千余名高危人群受益,不仅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树立了信心,并建立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该项目自2002年开始实施,截至2004年共免费治疗管理1485例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90%以上,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在2004年自治区考核评比中获得排名第一。乌市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最大难度是肺结核病人发现任务重,为了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肺结核病人发现任务,通过狠抓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强化结控项目宣传,在部分乡村、城乡结合部、民族聚居区、监狱中开展线索调查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发现肺结核病人,最终超额完成了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任务。同时全市的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逐步走向规范,自治区级单位转诊到位率明显高于往年。年底考核共抽查各类医院18家,除石油地调处医院外,17家医院归口管理机构及院内转诊制度健全,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转诊登记报告,能够做到每季度自查一次归口管理执行情况。全市归口管理与二OO三年比较,自治区级医院转诊进步明显,部分医院到位率由70%上升到85%以上。同时,还拟开展结核病耐药监测,以全面了解、掌握我市耐药结核病状况,在紧抓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郝敬贡同志立足本职,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及科研成果的开发,2001年-2004年主持了市科技局立项项目“乌鲁木齐市市售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及其对大鼠生殖与发育毒性的实验研究”,并于2004年3月顺利通过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项目编号(347)市科签字第03-09-639号,并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为第一作者。

2003年,经过SARS的考验和洗礼后,认真思考了卫生防病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认识到必须建立一支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队伍,从思想上、人员上、技术上和能力上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更艰巨和复杂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威胁。制定并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制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机制;制定不同类型救治队伍应急装备目录和装备标准。制定与完善《乌鲁木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包括:市、区县各级预案体系,逐步制定完善各类重大疾病、事故、灾害的单项卫生应急预案,有重点地制定各工作类别和区域卫生应急预案。改进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检测系统。加强鼠疫、霍乱、非典、艾滋病、流感(禽流感)等重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疾病的监测、预警和疫情处臵工作;做好鼠疫防治工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流感监测,制定我市防治流感大流行计划。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核辐射及环境污染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及反应、处理程序,明确负责职业中毒、生物和化学伤害、核辐射的卫生医疗救治机构。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收集和处理各种非官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机制;建立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报、预警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发生规律、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建立应急处理体系后,成功地处理了多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例如达坂城区艾维尔沟牲畜炭疽疫情事件,家乐福超市食品投毒事件,阿吾拉离快餐冰淇淋店、阿吾拉力奶油冰淇淋店食物中毒事件等;这些事件的成功处理,有效地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为首府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各种媒体是向市民介绍防病、控病及各种卫生政策的最佳信息渠道。郝敬贡同志充分意识到信息媒体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在指导全中心大力开展中心工作的同时,心系市民健康,关怀百姓生活。在紧密结合中心各项业务的基础上,本着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的宗旨,通过各新闻媒体发布防病预警信息。内容主要是根据乌鲁木齐市的季节特点、天气变化、热点话题、时令食品、国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动态以及结合我中心的各项监测、检测结果进行编撰的。市民根据预警发布的健康危害因素可以做到防范得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健康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防病预警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市民及媒体的一致好评和推崇。目前,已有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都市报、新疆经济报、4家报纸,自治区广播电台、乌鲁木齐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和健康频道)、新疆经济广播电台3家电台和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市电视台2家电视台与我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天市民们在市电台的不同频率都可以听到有关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的公益广告宣传。在得到市民及媒体的肯定后,郝敬贡同志下决心加强防病预警的推广工作,以媒体效应来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科学防病能力和城市公共卫生水平,帮助市民有效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社会保持安定、祥和和健康向上的气氛,使市民生活尽可能小、尽可能短地受到影响。

第二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事迹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疾控事业发展

文明建设开鲜花

疾控事业结硕果

临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制度管理,着力规范工作秩序,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实现了双文明共发展的目标。

一、健全的领导班子,团结的战斗集体 单位行政领导2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既懂业务又善管理,既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又能充分体现团结协作,既是一个领导集体,又能相互监督制约,凡事坚持事先研究讨论,再作统一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党支部共有党员7人,支书1人,支委3人,团支部有团员3人,工会主席1人。设有公共卫生、流病计免、地方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财务后勤5个科。党、政、工、青、妇齐全。领导班子成员以“政治上要坚定,思想上要超前,决策上要民主,行为上要廉洁,理论上要创新,工作上要带头,用人上要唯贤,作风上要扎实,纪律上要严格,享受上要靠后”的十个务必要求。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领导班子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带动了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促进了疾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们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体措施,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外地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并在单位内部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涉及每一个人生老病死,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工作。要承担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服务和全县的疾控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任务。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文明的精神风貌,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和严密的工作纪律,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需要通过创建文明单位来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发挥效益,适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克服了业务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是形式和累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糊涂认识。一致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发展、事业发达的大事,创建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认识到创建文明单位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树立疾控队伍形象,发展疾控事业的需要。因而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自觉地把创建文明单位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单位内部营造了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职工,争创五好家庭的良好氛围,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的自觉行为,为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政治业务学习,随时保持头脑清醒 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坚持每周一次以上的集体学习,学习政策、时事和相关的政治业务理论,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识别能力,消除了不同形式的糊涂观念,能旗臶鲜明、理直气壮地同违法现象和歪风邪气作坚决的斗争。不断学习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事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努力向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按照县委“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圆满完成了“学习培训”、“对照检查”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学教内容,每个职工都认真撰写学习心得,读书笔记和学习总结。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统一了思想,稳定了队伍。同时,为了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疾控工作的需要,尽快改变现有人员的文化结构,努力克服人员紧、经费缺的困难,先后有15人完成大专学历的深造,现仍有4人就读于电大医疗卫生专业的函授学习。先后选送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到省州进修学习,以及临时性专业培训近百人次,广大职工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为新形势下疾控人才培养闯出了新路。

四、发扬艰苦创业传统,深入开展廉政建设 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勤俭办一切事业已成为我单位的优良传统。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廉政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保证。为此,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来人接待、车辆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办公用品购臵领发等制度。向社会各界聘请知名人士作为廉政监督员,实行政务公开,杜绝了公费旅游和公款娱乐的状况。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乔迁、开张概不请客收礼。无论是接受过帮助指导的从业户的酬谢宴请,还是麻风病患者治愈后感激请客,都被一一谢绝,深受社会好评。

五、服从全县中心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为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县委、县人民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多人受到表彰。无论是扶贫挂钩的总寨村,还是结对帮扶的羊永白土小学,领导职工都尽心帮扶。1997年以来,共捐献帮扶资金近5万元,为高发村学校搬迁、“六一”节慰问、学校和村公所购买电视机以及两村48名贫困学生的疫苗接种。为两村群众良种、良法和科技措施推广,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抓好窗口建设,强化便民服务 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保护人民健康这个核心,以服从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立足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根据疾控工作的特殊性和人民群众对疾控知识的需求,多年来坚持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随时保证电话畅通,便于突发疫情的收、报处臵。业务工作的联系和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体检办证简捷方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满足食品从业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需求,我们在大规模体检结束后,为方便新开业户,对特殊情况和边远山区临时要求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建立了“天天体检,及时办证”(除节假、双休日外)的制度,还为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员减免体检费。特殊疫苗随时可种,为保证城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自1985年起设立了预防接种门诊,每月定期开诊两天,为城区儿童的免疫接种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也为乡、村防疫专干的培训学习提供了实习场所。在此基础上,又固定专人负责,并配备了专用冰箱等冷藏设备,保证了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等特殊疫苗的及时接种,适时为来访群众提供计划免疫咨询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七、突出疾病预防控制,保护全县人民健康 我们面临着繁重的防治任务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困难,全体职工在行政和党支部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勇于改革,开拓进取。通过努力,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做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地方病防治显成效。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我县地方病发病病种多,防治任务繁重,几年来,通过专业人员的辛勤耕耘,防治成效十分显著,地甲病防治实现消除阶段目标的标准,地甲病已控制:我县地甲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个别地区历史上曾流传着“十个出来九个憨,不憨也是脖子挂铃铛”的说法。2008年底尚有地甲病病人625例,患病率为0.62%,使我县从地甲病高流行县降为低流行县。地氟病基本消除,经反复努力,实施改水工程后,人畜饮水卫生质量明显改善,发病率明显下降,1989年至今已无新发病例出现。麻风病流行被控制。自1985年开始,正是麻风病防治由“集中、隔离、保密的封闭式”治疗转向“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开放式”社会治疗的大转折。二十年来,通过深入、持久的防治知识宣传、线索调查、大规模普查、联合化疗和监测巩固等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全县麻风病已由1986年的81例(患病率为0.94%)高流行县下降至2008年底的8例(患病率为0.079%)的低流行县标准。更可喜的是“谈麻色变”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已被人们接受。为安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计划免疫创佳绩。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是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执行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声誉的大事,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中心工作。经全体专业人员的苦心经营,一改过去:冷链设备缺乏、免疫对象不清、资料管理混乱、预防接种无序的落后状况,按期实现了以省、州、县和乡为单位接种达85%的目标,1987年受到国家卫生部表彰,为省、州在民族贫困山区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摸索了经验,与此同时,消灭脊灰工作无脊灰证实的顺利完成;“卫七项目”正常实施,并圆满结束了终期审评;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启动,并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全县的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针对我县多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居高不下的现状,充分利用有效手段,针对控制疾病的发病,在广泛推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2001年在全县范围内,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疫苗普种。在校学生16278人中接种了15617人,接种率达95.94%,社会散童6039人中接种了4397人,接种率达72.81%。成人接种560人,全县共接种了20574人,占总人口的20.98%,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地控制了甲肝的暴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大下降。针对我县传染病发病病种多,发病率高的严峻态势,加大流脑、乙脑、甲肝、乙肝、伤寒和流感、腮腺炎、风疹等疫苗的预防接种,使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全体专业人员废寝忘食地投入到非典防治的人民战争中,迅速组建机构,制定预案,对入境车辆消毒,对入境人员测体温观察,对疫区返乡人员追踪调查,可疑人员留验观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治理消毒和饮用水消毒,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及声势浩大的防治普及宣传。疾控人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群策群力,保住了一方平安,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由于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出色,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并出现了20多年无脊灰、无白喉、无破伤风,10年以来无百日咳的好势头。1984年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3719例,年发病率4448.94/10万,2008年报告364例,年发病率363.80/10万,与1984年比发病率下降91.82%。为保护人民健康,密切党群关系,落实“三个代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九、共创优美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几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新建综合楼一幢,同时拆除了原有400多平米的危房,彻底改变了“工作无场所,居住打游击”的艰难处境。经广泛动员讨论,一致认为要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不影响业务工作的前提下,投入到院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的活动中。单位内讲卫生、爱清洁,已蔚然成风。多年来,我们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建立一套好制度,营造一个好环境,培养一种好作风,形成一个好机制”为目标。全体职工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紧密团结,高度统一,似旋紧发条的时钟,行进在全县19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足迹遍及11个乡(镇)65个行政村的1143个自然村,担负着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正富申报卫生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正富申报卫生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强正富同志,是卫生外事工作战线上的一位老兵,自1979年开始,兢兢业业工作在卫生外事工作岗位上,1986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外事处处长,2001年调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二十六年的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外事管理工作经验,兼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和魄力。他勇于奉献,团结奋斗,紧紧围绕卫生外事工作为国家外交方针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为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卫生外事任务。2004年6月他被评为2001-2004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6月被评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优秀共产党员。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把当时在北京医科大学教学岗位上的强正富同志转入新组建的外事处,成为该校外事工作的创业者。从那时起,他对国家外交方针和相关卫生政策即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在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中运用这些方针政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他的直接领导、组织和参与下,北京医科大学的外事工作在医学院校中名列前茅,开创了对外交流具有特色的六个之最:(1)最先派遣大批人员赴美进修学习,为80年代初出国留学的人员搭建了重要桥梁;(2)最先在国内举办远程学术交流。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在中央电视台成功地通过卫星电视与美国塔夫兹大学合作举办了远程学术交流会,这在国内高校中为首创之举;(3)积极开展学校与美国CDC合作的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科研项目,这是当时中美两国医药卫生界最大规模的合作项目;(4)利用外资,最先建立国际交流基金,支持和奖励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及在世界知名学术刊物

上发表论文的学者;(5)在全国高校中,最先建立起国际交流网页。网页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国际及国内社会的影响;(6)最先开创与台港澳的交流与合作。在两岸没有开放前,做了大量外籍台湾学者的工作,卓有成效。两岸开放后,成功地组织了台湾大学生团和内地大学生团的首次互访;并积极组织和促成了大陆校长团的首次访台;发起组织举办每年一次在两岸三地轮流举行的“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

2001年,强正富同志调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为了使外事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也为了使外事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机构改革和CDC组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座谈会,广泛地听取外事工作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对外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分析调研情况的基础上,写出了调研报告,提出了预科院开展外事工作的新思路,重新制定了外事处工作职责和加强外事工作归口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将原分散管理的国际合作项目、外国专家局交流项目以及对台事务归口到外事处的职责范围。从根本上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他不遗余力,积极工作,在2002年4月就卓有远见地提出了中国疾控中心要打国际品牌效应, 通过自身建设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成为亚州、太平洋地区, 乃至世界上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处理的一支重要、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要成为亚太地区在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人才培训中心;要形成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欧洲、周边国家, 以及两岸四地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战略格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他带领中心外事工作人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如:

-积极发展与美国疾控中心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起中美CDC 主任年会机制。为开展新发传染病的防制与研究,建立了中美SARS研究工作组和中美公共卫生工作组,召开多次会议讨论双方合作机制和合作规划,产生了概念性文件提交两国政府卫生部门,为今后开展中美公共卫生多部门合作综合项目打下基础。

-积极倡导,并促成和建立起中国疾控中心与WHO驻华代表处的 定期例会制度,加强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每年举办主题为“友谊、交流与合作”的元宵节国际联谊会,邀请驻京国际组织、各国驻华使馆代表和国际友人参加,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为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这项活动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利用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促成中国疾控中心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合作建设“公共卫生培训中心”,以及开展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

-积极推动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在北京合作举办了两期“应急反应公共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以提高中国公共卫生领导层和人员运用世界一流的科学方法、领导和管理策略对公共卫生不可预知事件进行计划和应对的能力。中国疾控中心和各省疾控中心的领导和管理干部近300人参加了培训班。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推出了国际交流合作网页,建立起中国疾控中心外事管理和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

-自2001年至2005年6月,组织邀请接待外宾687批3,152人次,公派长短期出国1,356批1,952人次,完成和正在继续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239个,举办培训班和国际会议34个。

强正富同志在疾控中心承担着繁重的外事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协调委员会(CCM)秘书长和全

球基金中国项目中央执行机构(China PR)执行主任的重任,迎接了更大的挑战。他领导秘书处,组织制定CCM章程,建立结核、疟疾和艾滋病三个专项工作组, 广泛联系CCM的54个成员,积极参与和开展CCM的活动,摸索出一套多部门和社会参与项目管理的模式。作为China PR执行主任,强正富同志勇于负责,按照全球基金的原则、根据中国的国情、三种疾病的特点和项目规划,建立了分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科学的资金拨付和审计机制,狠抓问题和进度定期报告,建立每月工作例会制,并多次参与项目督导活动,听取意见,努力协调解决项目活动的困难和问题。他充分依靠项目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各项目的执行进度和质量,也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团队。中国项目成就得到了各方面,包括全球基金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春夏之交抗击SARS的斗争中,强正富同志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经常加班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和疾控中心对防控SARS的工作部署。他带领全处同志同心协力,以工作需要为己任、全力以赴,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开展在信息交流、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举办“SARS实验室诊断技术培训班”和应急反应体系管理模式报告会等;组织开展中心专业人员与国外专家进行经验交流,探讨合作意向和模式。如策划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建立中国应急反应机制;安排、接待俄罗斯传染病总长、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会长、美国国土安全顾问来访事宜;组织举办“SARS与生物恐怖防御”讲座等;加强与台港澳的交流,组织接待香港卫生界访问团和台湾医师公会,交流抗击SARS的经验;向台湾预防医学会赠送SARS诊断试剂;与香港大学联合举办“京台港SARS研讨会”;参与组织召开“海峡两岸防制非典学术会议”等。他所领导的国际合作处被中国疾控中心评为抗击非典的先进集体。他本人分别被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

控中心评为抗击非典的先进个人。

强正富同志具有非常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探索新的外事管理模式,在国家卫生管理的体制下,努力创造国际交流合作空间;他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引资工作;在信息交流方面,他提出建立了本单位外事信息系统和国际交流网页;为了保持和发展与世界医学科技先进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他积极促成在特殊优先领域率先建立和实施合作项目;为了切实实施卫生外事相关管理规定,他组织了对本单位国际合作项目的摸底调查,建立了档案;他还积极争取多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班和国际学术会议,以促进国际合作交流。

强正富同志具有丰富的外事工作经验,有思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责任感,对工作能全身心投入。在长期从事外事工作中,他经常对本职工作进行思考,形成了自己开展工作的理念:

-他认为提高学术水平是开展国际交流的基础,只有凭借本身的实力,才能取得平等交流,获得信任和尊重。可以说,专业水平有多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就能在多高的水平和级别上进行。

-他曾深有体会地和同事们说过,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比较恰当的估计自己的实力和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必要的,但重点是先扬长,以我们的长处与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我们的合作交流,就会快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他深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要以诚相待,以交朋友的方式去进行。要遵循“为我所需,为我所用“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要有自己的特色,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他依靠具有丰富对外交流经验、外语水平高、思路开阔的专家、教授办外事;在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国际型人才。

-他反复强调和告戒外事工作人员,要首先做好服务,寓管理于

服务之中。

-他身体力行,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勇于承担责任,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构建和谐团体。大家都乐于与其共事。

-强正富同志还具有较强的社会工作和学术活动能力。1991年,他和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同仁共同发起北京市高校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担任副会长,先后主持召开了五届学术年会,该研究会被北京高教学会评为优秀学会;1995年,发起成立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外事工作研究会,担任会长;1997年,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同仁发起成立了北京高校智力引进工作研究会,担任副理事长。该研究会在美国与夏威夷大学共同举办了“大学国际交流研讨会”,他在研讨会上作的题为“中国医科院校的国际交流”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参与组织成立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 担任副秘书长;被聘为中国科协国际会议中心顾问等。

第四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邵一鸣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病毒免疫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病毒学研究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近20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末,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艾滋病规划任顾问,当时我国的艾滋病感染率迅速上升,急需此领域专业人才,他放弃联合国职位和其他国家实验室提供的优厚条件和待遇,于1989年12月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艾滋病防治事业。

邵一鸣教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不失时机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介绍中国的卫生政策,在重大国际卫生事务中,为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利益。在任WHO总部全球艾滋病规划生物医学部顾问期间,参与全球HIV/AIDS网络的建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到网络中来;作为政府的技术顾问,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上积极阐述中国的卫生方针和政策,1987年作为中国唯一的二位代表中的一个出席亚太第一届艾滋病战略研讨会; 1999年作为中美科技交流的成员之一,通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接触,使美国的NIH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资助(Science,1999),在此基础上NIH在发展中国家启动艾滋病防治的CIPRA项目,在中国由他主持的CIPRA也是受到资助的项目之一,为国家赢得了巨额国际科研资源,提升了中国艾滋病研究的国际地位;与全球著名艾滋病防治基金会(Gate Foundation,Global Foundation)广泛合作和交流,组织中国专家积极向以上基金会投标,扩大中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国际影响,为中国争取到较大的外援资金用于艾滋病的防治;2002年的联大特别会上,他的会议发言被认为是最有力的发言之一;与世界著名科学家倡议建立全球艾滋病疫苗企业计划(Science,2004),除受到科学界的积极相应以外还被8国集团首肯并列入2005年8国首脑会议的正式议题,推动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早日攻克研制艾滋病疫苗的难关。2001年出席美国AIDS基金会论坛,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霍尔布鲁克,著名影星沙朗斯通一起倡导全球行动防治艾滋病,介绍中国在艾滋病方面的工作,扩大中国在艾滋病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多年的艾滋病科研和防治工作中,邵一鸣教授一直与国际上的著名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以建立合作关系,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和资金,使我国的艾滋病科研和防治工作扎实、稳步地发展。自2000年起,成功申请了5项国际重大科研课题。其中美国NIH的课题4项,分别是:(1)艾滋病毒预防与试验网络课题(HPTN)(500万美元);(2)能够引起广泛中和抗体和CTL应答的HIV疫苗的研究(30万美元),(3)与HIV疫苗设计相关的HLA分型和表位作图研究(HLA typing and epitope mapping relative to HIV)(95万美元)和(4)中国综合性艾滋病研究项目(CHINA-CIPRA)(1480万美元)。另外还促成与欧盟签署中国C亚型HIV-1疫苗I期II期临床试验的合作备忘录,获得资金80万欧元。总计获得约220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为我国艾滋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争取并节省了大量资金。在中国CIPRA项目基础上,NIH和美国CDC为了促进中国在新兴传染病方面的研究和国际合作,又分别拨款85万美元和31.4万美元,支持中国的科研人员对SARS的分子流病学、临床表现、动物宿主和疫苗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美国NIH还每年拨经费支持与CIPRA年会同时进行中美艾滋病防治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两国艾滋病科研合作交流的主要论坛。在这个平台上,邵一鸣教授还与其他国际组织联系,包括克林顿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并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全国耐药网络检测的支持。

除了科研课题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工作,发挥中国学者的作用,推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科学防病事业的国际合作。1999年在北京举办了“国际艾滋病疫苗研讨会”,邀请了几十位国际著名艾滋病疫苗专家与国内的相关科技工作者一起讨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与欧盟签订HIV疫苗合作计划备忘录,资助3个有关疫苗课题,或科技部交流奖;2005年始任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CTV)委员,为国际病毒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至今,任国际微生物联盟病毒分会顾问,推动了国内外传染病领域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并寻找国际合作伙伴,以推动中国传染病的防治事业;2003年至今,作为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全球艾滋病病预防工作组成员及全求卫生重大挑战基金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多次介绍中国科学家成功获得课题。

在与国际上著名的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的基础上,邵一鸣教授团结了一大批国际知名专家来为中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技术支持。这其中CIPRA顾问委员会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给予了大力的协助和支持。他还多次邀请各国的学者来华访问或讲演。2004年9月,在他的建议和联系下,中国CDC性艾中心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校长William(Birt)Kirwan先生及医学生物技术中心人类病毒研究所所长,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Robert C.Gallo教授一行七人来华访问。在他们访问期间,中国CDC性艾中心与Gallo教授的实验室及香港长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了研究合作范畴,使科研向应用转化。而多次应邵教授邀请来华指导中国艾滋病防治研究工作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誉教授、德国蕾根斯堡大学医学院院长汉斯•沃尔夫(Hans Wolf)教授于2004年9月被中国国务院授予“友谊奖”。

邵一鸣教授具有极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卫生外事工作中表现出其勇于奉献和忘我无私的敬业精神。2001年春,当他受命主持CIPRA项目,并作为唯一的专家参加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艾滋病特别联大时,不幸发现身患恶性肿瘤,他坦然处之,在手术前的病床上还在对大会宣言提出我国的修改意见。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毅然放弃6月进行2次手术、7-8月进行中小剂量放疗的稳妥方案,将自己的治疗推迟到9月,选择直接进行大剂量放疗的高风险方案。正是由于他忘我的工作,使中国CIPRA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与欧盟合作的课题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邵一鸣教授在外事工作中表现出了一个中国科学家所具有的良好风范,其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对中国及世界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载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先进个人事迹(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郝敬贡先进个人事迹(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