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

时间:2019-05-13 14:0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非标准答案)

一、材料 1:

1944年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

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

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这篇长史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仅

隔 20天,毛泽东就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指出:“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

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

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1月21日,毛泽东复信郭沫若:“你 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他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

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 2:

1949年 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北坡前往北平(北京)。临行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摘编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8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材料 3: 2013年 7月11日至 12日,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摘自《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1)1949年春,为什么毛泽东吧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5分)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5分)(3)两做一学的重大意义?

(1)

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

第二,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官僚资本主义还存在;全国性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有建立等。

第三,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国性执政党,面临执政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地方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政党,如何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第四,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近代以来,先进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结果大多以失败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性政党建立以后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2)第一,这说明我们党在执政 6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迫切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第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始终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3)答: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一)“两学一做”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延展深化。

(二)“两学一做”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三)“两学一做”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抓手。

(四)“两学一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部署。

二、伟大长征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①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③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青年一代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自由发挥)参考:

长征精神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就业、考研、交往、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生活能力问题„„这种压力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益凸现。很多大学生在这些压力中逐渐地退缩,甚至走入了迷途,出现了许多的悲剧。今天的我们再也不会面临长征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的困苦,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庆幸的,然而,我们却要每时每刻地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带来的选择困惑,这一点,又是我们的前辈们没有遇到的。其实,生活和长征一样,并不轻松,但我们如果能像长征中的勇士一样,信念坚定,乐观向上,那么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再难的险阻我们都能跨越。精神的追求、价值的选择、信念的确立,成了现在的我们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来说,精神上的满足永远是一个人的目标,信念的力量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力量。而在这个问题上,“长征”二字所诠释出的,恰恰是精神与价值上的永恒。

长征精神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没有一点精神是做不成的。长征完成的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最大程度上显示了精神的巨大力量。而当今的大学生,要做的事情很太多:就社会责任,于国家民族,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就个体发展,于自我生存,要安身立命,构建起自己的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和社会支撑。面临物质化、多元意识、巨大挑战、全方位压力,面对今天一些青年的“啃老”“闲散”“惰性”等生活状态,长征路上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力图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一剂强效的清醒针。

长征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创新胆略。

毛泽东在长征部队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胆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中国革命终于转危为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创新精神自然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21世纪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建设者的重任,那么就更应该注重锻炼自己。实际上当今的大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和创新竞赛,也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这正说明了大学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种良好的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长征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走完长征路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在现在的成功之路上走出成果。团结协作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长征是一首团结协作的凯歌。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团队精神都是成长的必需,也是个体社会性生存发展的必要品格。信念是团队的内在基础,规则是团队的无形骨架,正确认知自我是团队的必备条件,接纳与包容是团队内部联系的土壤,和谐的情感是团队的凝合剂。这一切都是今天的我们生存发展必须完成 的任务。细读“长征”,我们将能够深切领悟到其中团队精神的力量。我们大学生相处必须注重团结,一项课题没有组员间的团结肯定不能完成;一个活动,没有同学间的相互配合也无法开展;进入工作岗位,分工更加精细,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不断从胜利迈向新的胜利。

长征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怀。

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长征精神,就要在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始自己的新的人生征程,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新时期清华人发扬长征精神,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突出体现。

长征所展示的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创新精神等等,实在是留给当代大学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当然,长征所蕴涵的精神宝藏绝不仅仅是上述三个方面,我们身上历史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挖掘这一宝藏,我们任重道远。

三、材料1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广场沸腾了!震天的欢呼直冲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在空中飞舞„„

身着深色气泡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热泪盈眶。8天后,她这样想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

“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回头了,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摘编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2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时整,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晚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天安门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巨幅彩色画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纪念碑两侧超宽电子屏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格外醒目。广场东西两侧,56根绘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图案的民族团结柱,象征着56个民族共同擎起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基业。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摘编自200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1)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参考答案:

(1)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的失败,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就让位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有了果实。(2)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第一,结束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强林。第二,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夷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四,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起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1)答:①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孙中山带领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②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所以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2)

答: ①1949年10月1日—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真正主人,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195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主要任务应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遗憾的是,在实践活动中有一些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在20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也取得了建设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基础。③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进一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为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前提。所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材料 1:1841年 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

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

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材料 2:“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

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 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

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692页。

材料 3:“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

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

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630页。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 1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根据材料 2和材料 3及所学知识,说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

响。

(1)亚当斯的论调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在寻找借口,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开脱

罪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该论

调说明西方列强在对华政策方面是一致的。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封建经济 的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这是列强侵华的客观后果,决不是主观愿

望,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成为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贫

穷落后的根源

(1)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历史

革命是最好的营养液?

革命历史是全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战火硝烟、风雨洗礼,一次次绝望中的奋起,一场场鏖斗中的挺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艰苦朴素、敢于胜利的优良品格。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把马克思主义真理播撒中华大地,无数党员先锋和革命战士为之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甚至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把革命历史当“营养剂”,要在学习党的历史中牢记党的使命。接过先辈们的“接

力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砥砺前行,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使命面前,要不负重托,勇于担责。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把革命历史当“营养剂”,要善于把握执政规律,汲取执政智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领导干部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领导素养、提高执政能力和提高精神境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以贯之,更好地执政为民。

把革命历史当“营养剂”,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自上而下全面展开,瞻仰党的革命历史,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看家宝”。重温党的历史,做到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高度统一,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把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结合中共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说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意义。

1.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

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 的革命圣地延安,是红军长征结束后的立脚点和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心指挥部.在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里,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

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经历了难以列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2.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三大战役和七届二中全会都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

运的大事件,在西柏坡这个农村指挥所里,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号角,这就是历史事实;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革命形势急剧高涨,群情振奋,胜利在望,这就是革命精神产生的客观物质条件。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正是在如火如茶的革命高潮中,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但这些革命精神的精髓只能是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硝烟的洗礼,有迎接胜利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困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经验的升华。这一历史阶段虽然短暂,但由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历史上最生动、最活跃、最威武雄壮的一幕。

3.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 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井冈山道路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与井冈山道路连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精辟地、科学地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已经成为历史,井冈山精神则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穿越时空,永放光芒。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这既是指其开辟新的中国革命道路的首创性,也是指其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原创性。

井冈山精神的原创意义在于,它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井冈山精神并不游离于民族精神之外,而是在民族精神传承中的伟大创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的壮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不但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而且努力探索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正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把中国引上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可以说,正是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政治力量;正是井冈山精神把爱国主义的传统从民族图存的境界升华到了民族自立、自新、自强的全新高度,从而突显出它的原创意义。

六、材料 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

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

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

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

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

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

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

时候,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 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 2

2012年 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

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民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仔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

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

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向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最终实现。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重点题

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不准中国人居住(1)上述三段材料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2)上述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什么?

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南京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结果是入侵和反侵略的连锁反问。。”(1)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是哪三次战争?

(2)请举出两位在“反入侵“的斗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3)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2、(1)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2)邓世昌、关天培等(3)落后就要挨打(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材料一: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省时省钱,益国利民

材料二:姚莹认为:···他主张:出“夷之上者,赏给进士。”

(1)中国有识之士提出那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结合以上材料,对他们提出的军事经济改革思想作一简要评价。

3、(1)中国有识之士从兴修水利,重商力,准开矿,辟财源,提倡海运,革除漕运积弊等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包括:欲治夷患,必知夷情,承认“夷之长技”才能制夷;“师夷之长技”,关键在“师”;“师夷长技”,要重视人才。

(2)由于顽固派的专权,未能立即发挥大的作用。但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发展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对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军事经济向近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4.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的中英贸易(表格)

材料二:1895—1919年间中外贸易(表格)

材料三;列强对华输出···而到了1919年猛增至14亿日元以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50年代英国···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上述趋势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你能引申出什么认识?

4、(1)1840-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迅速增加,1845-185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呈下降趋势。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出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是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抑制作用、通商口岸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国白银大量流失造成的。)

(2)1895-1905年中国人超呈剧增局面;1914-1919年中国入超呈下降趋势。入超剧增的原因是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加紧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入超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英、法、德等国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而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4)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中国的经济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本问只要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5.材料一:《厅大洪告示》说;“天下贪官···心之苦极矣!”···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皆国库以养” 材料三:规定:主张“禁朋党之弊”···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1)造成材料一得社会背景是什么?并造成了怎样的结果?(2)材料二出自哪部纲领?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出自何处,有何积极意义?

5、答:(1)①清政府为了支持赔款拼命搜刮百姓;②鸦片贸易泛滥,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③工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结果:通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道路。(2)1853《天朝田亩制度》,①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②建立基层政权组织“两”;③设立“圣库”制度。(3)《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部以纲领形式颁发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当时的时代性,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

6.材料一:奕忻认为强国灭敌之策···必先练兵

材料二:李鸿章:但求外敦和好···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三:冯桂芬在《校郡庐抗议》中指出···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简述洋务派为富国强兵都采取了那些措施?举列说明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其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有哪些?

6、答:(1)①兴办近代企业,包括军用工业,民用企业,如1865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②建立新式海陆军,如北洋、南洋、福建水师。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2)作用:①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②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知识; ③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7.(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诸友邦”的评价是。。思想根源(2)材料一二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3与一二想必。变化(4)材料四反应孙中山的认识又有怎样提高?这说明什么?

7、答①不符合。根源是中国与西方列强都提倡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所以列强能够理解,不会干涉。②都幻想得到外国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支持。说明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妥协性。③多次斗争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向帝国主义妥协也不可能得到同情和支持。

④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彻底反帝反封建,说明了孙中山勇于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改正错误的革命精神。8(1)依据材料一二说一说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3)上述材料中有关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8.(1)剪发辫;更新服饰;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许多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不完全正确。因为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一些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并不显著;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眷念过去,存在浓厚的皇权心态,如袁世凯掌权后企图复辟帝制等。(言之有理即可)(1)概括材料易得核心观点?据学只是说明其实践的结局并分析造成此结局的原因?(2)材料二。本质?如何看待清末宪政?(3)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所起的重要作用

9、(1)实行君主立宪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未能在戊戌变法的措施得到体现。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和妥协,不敢真正实践;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阻挠。

(2)本质上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看待:借立宪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客观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3)特点:由君主立宪到共和宪政。作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b(2)。。结局如何?(3)。民主的迫切愿望? 10.1)康有为主张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机。孙中山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激发新的民族觉醒,“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的序幕。为了宣传变法,维新派人物创立报刊、组织学会、开设学堂、编译著作,“百日维新”将维新变法运动推向高潮。由于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力量的薄弱、策略的失误等原因致使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腐朽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图谋武力统一导致军阀混战不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11.(1)阅读材料一,可看出这是哪次运动的宣传材料?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2)199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发表于5月4日?(3)综合以上材料和···有何现实意义

11.(1)五四运动;基本主张:召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惩办卖国贼。(2)戊戌变法中开办京师大学堂;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3)结合自身实际,就五四运动中的一点展开,如爱国主义或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12(1)支出大会的名称、地点、时间(2)最低纲领指定的依据是什么/革命的动力是什么

12.(1)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2)依据:中国国情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指出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段、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3(1)长辛店、将按大残杀是指那个历史事件(2)工人们为什么。(3)这次惨案给中党什么教训 1)“二七”惨案(2)既无政治地位又无经济地位,更没有自己的武装(3)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无法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1)分析材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特点及原因(2)阅读2 分析。实质(3)。主要基本点

14.①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②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③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 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基本点:将当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15(1)材料1,2关于中国革命中农民问题提出哪些基本点(2)材2。理论依据是什么

15.(1)材料1中,①认为农民阶级虽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但落后保守,因而很难参加到中国革命中来。这反映了陈独秀轻视农民阶级的右倾错误观点。②指出中国广大农民阶级迫于中外压迫,已经积极参加到革命运动中来,并且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这是在农民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材料2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广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愈发动起来,对中国革命则愈有利,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2)基本理论依据: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同时,农民阶级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革命军队的来源,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农民所在广大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战略阵地。因此,可以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16(1)据材1指出日本队国民政府的方针(2)据材2。方针有何变化?。原因(3)。。国民政府产生的影响

16、答案:① 日本采取了不承认国民政府(“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图谋另立亲日的伪政权的方针。

② 日本改变了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方针,在对国民政府实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伸出诱降之手。从当时中日战争的实际看,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资源紧张.又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在敌后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日军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严重威胁了日军后 3 方,日本被迫改变原来的方针。

③ 日本提出所谓“普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项原则,作为对国民政府诱降的条件。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敌,成立了伪国民政府。17(1)请你联系上述材料指出1940-1941前后没过对中国。重大变化(2)请从中国两战场。变化原因

17、答案:(l)以前美国制造“远东幕尼黑”阴谋,即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奉行绥靖政策;此时美国感到中国的抗战是对日本有力的牵制,这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因此采取了支持中国、联合中国共同抗日的政策。(2)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大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相持阶段到来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敌后战场的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极大地鼓舞着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心。如百团大战、1941 一1942 年粉碎日军的扫荡、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战斗等,沉重打击了日军,配合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正是由于两个战场的配合、支援,使侵华日军陷于两面作战、腹背受击的被动局面,迫使它最终放弃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停止了对中国的战略进攻,改为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太平洋地区的形势:日本的南进直接威胁到英、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使他们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才促使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式对日本宣战。1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并分析其原因

18、答案:(1)在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2)原因主要有:一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在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必须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二是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中间阶级力量强大,且有参政要求;三是国事就是国家的公事,无法为一党一派包办,应该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1)材1是针对什么事件?对此蒋介石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材料2。对日政策是什么c材(3)。实质如何?提出。理由是什么(4)对比材34说明四中。原因是什么

19、答:(1)材料一针对的是“九一八事变”,对此蒋介石的基本态度是认为“日本此举不过是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2)认为要负责任,但又没有多大关系,蒋介石对日本仍然实行妥协退让的不抵抗政策,而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用于“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即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3)外交政策的实质是对外妥协退让以换取苟安,并借口要保持和平以集中全力剿共。其提出这项政策的理由是对外政策要认清弱国地位;进行建设要保持和平,争取和平。

(4)材料四中蒋许诺“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持维系的正义”。即表示要抗日。其对日要抵抗的原因是日本的疯狂进攻已经威胁到了蒋政权的利益,四大家族的利益及其后台英美的利益。(1)依据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初起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2)材2概括当时西“观察家”。形象(3)艾奇逊。。“显见的理由”是什么 20、答:(1)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美国当局声称“不支持中国中央政府进行内战”,但它的这种作法恰恰是对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战政策的最实际的支持。

(2)政治腐败(争权夺利);***(独裁)。(3)中国的政治局势是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其显见的理由就是阻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政权;尽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21(1)材1中说“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蒋介石的估计主要有哪几方面”(2)材2中“。。而且比现在还大”例举两例说明(3)内战爆发钱。。那些努力(4)综合上述。基本认识

21、答:①蒋介石的顾忌主要有这些方面:一是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由于国民党的军队大部分远在西南、西北后方,要把它们运往内战前线、完成内战部署需要相当的时间。二是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和愿望。三是中国共产党有相当的武装力量。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扩大到1亿人口。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也构成了其发动内战的 4 一个顾忌。四是由于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实行和平建国。

②例如:全面抗战前夕,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的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承认蒋介石国民政府领袖的地位,并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③内战爆发前,中共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主要作了以下这些努力: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为实现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巨大让步(如让出八个解放区等),最终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在重庆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团结民主党派共同斗争,推动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五项决议。

④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意愿出发,为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巨大努力。尽管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同时,经过努力,中国人民毕竟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的暂息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1)蒋介石为什么提出与中国和平谈判?其目的是什么(2)司徒雷登为什么建议蒋介石下台?结果怎样(3)毛泽东1949年四月四日。。标志是什么?

22、答:(1)蒋介石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败涂地以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对他的压力。其目的是以和谈作缓兵之计,以获得喘息时间,准备卷土重来。

(2)是因为国民党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使美国对蒋介石逐渐失去信心,欲寻求新代理人。结果蒋介石被迫下台,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3)毛泽东发表文告的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下台后以李宗仁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以八项和谈条件为基础,和中国共产党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但李宗仁的真实企图是划江而治,所以李宗仁南京政府最终选择了继续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其标志是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团达成的和平协定上签字。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之中美关系史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学号:1051410042 姓名:管春娇

中国近代史之中美关系史

历史文化学院 管春娇 学号1051410042 【内容提要】阅读陶文钊的《中美关系史》,了解到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的近代史阶段,她经历了一系列屈辱的打击,渐渐地从愚昧落后走向独立自主,其中美国从自身利益考虑,利用不同的手段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最终打造美国大国的形象,一度幻想中国成为其在亚洲的代言人。本文着重讲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美复杂的关系,从中剖析中美微妙的利益链条,有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近代中美关系史。【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中美关系 利益复杂

一、武力胁迫下的不平等关系的开始

早期中美关系较和谐,经济上互利、政治上平等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但是因为美国商人的鸦片走私,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的冲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间的冲突,已经孕育着改变这种互利关系的因素,鸦片战争正好给美国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开始了中美近代的不平等关系的历史。

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的签订,给美国入侵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美国紧紧抓住这次机会派出以顾盛为代表的使团出使中国,顾盛紧紧抓住清政府惧怕美国人进京的弱点讨价还价,最终强迫清正府签订了《望厦条约》。通过该条约美国毫不费力的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给以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浓重中的阴影。《望厦条约》可以说是早期中美关系的终结,近代中美关系的开始。

经历了美国的欺压,清政府不但没有与之决裂,反而更加依赖美国,对美国使者蒲安臣的合作政策大为赞赏,并使其成为对清政府的代言人出访各国。这是一个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一个维护美国在华利益的外国公使,竟然受到如此重用,可以看出清政府闭目塞听,对国际事务、国家主权的淡薄。而所谓的合作政策的实质是列强通过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来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偌大的官僚体系都没有人警醒,真实让人痛惜!而蒲安臣获得权力后,就抛弃了清政府,单方面与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使华工大量涌入美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以后中国华工在美国的屈辱史奠定了基础。

二、背信弃义的依赖关系

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对作为列强侵华的配角的角色感到不满,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与众列强周旋,进而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承认列强在华特权和既得利益为基础,要求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对美国敞开。门户开放政策,表面上承认中国领土完整,但实际上是把中国问题国际化,使中国成为列强瓜分的蛋糕,而美国恰恰是切蛋糕的刀子,尽力的维护自身利益。但这一政策从另一角度看也有利于抑制沙俄和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侵夺,同时也成为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阻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悲剧。

因为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对美国印象极好,进一步的幻想联美制日,并幻想从美国那里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帮助,这真的是一种历史的怪想象。而美国为了更加便利的获取在华利益总是给以承诺,让清政府报以幻想,然后再秘密的让这一幻想彻底毁灭,可见美国的外交手段是非常狡猾的。

例如日俄战争后,面对日本的独霸行动,美国承诺要联合清政府利用门户开放政策抵制日本,但实际上美国为了确保其对菲律宾的统治,却与日本签订《罗脱-高平会议》,把清政府耍弄了。

当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时,日本利用其称帝的野心,抛出“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这与门户开放政策是背道而驰的。日政府希望条约保密,而袁政府却故意泄露给美国,希望美国出面干涉,争取国际舆论。美国的前后态度有所变化,它的总原则是不因中国的问题而卷入国际纷争,所以它再次抛弃了中国。这是美国想借此调整美日关系和维护在华利益,所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是必然的,但当时的高层却从没注意到这一点。

一战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就山东问题多次与威尔逊协商,威尔逊言不由衷的说,他将在和会上尽力支持中国,但在英国施加压力的背景下,威尔逊还是对日本做出让步。美国背信弃义的做法,出卖了中国利益。这是一种丑恶的行为作出的重大的决策,使人们对国联丧失了信心,也使美国的威信扫地,而受损害的中国只能靠不签字来诉说最后的一点无奈。

总之,中国生活在美国的幻想里,寄希望于帝国主义,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但当时的众人却没有看清帝国主义的嘴脸,以至于多次失望。帝国主义是以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他不会管殖民地国家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的,而且这也反映出在近代弱国无外交,只能承受被侵略的侮辱,而不能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反击来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痕迹,就算是在被美国背信弃义后,也只能忍气吞声了,这是软弱的政府的无能表现,真的是非常悲哀的。

三、战时盟友,联合抗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美国采取消极态度,推卸责任;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美国发表“不承认主义”声明。美国受严重的经济危机影响,再加上美日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占第三位,若果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这对美国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美国坚持反苏主义,一度指望把祸水引向北方,指望日本进攻苏联,这就进一步坚定了消极态度。

罗斯福上任后,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相继实施了棉麦借款、白银协定等措施,美国逐渐向援华制日转变。最终,珍珠港事件爆发,中美结盟抗日正式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一面进行战争,一面勾画战后世界的蓝图。罗斯福认为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所以决定向国会提出对华贷款议案,遵守国民政府需要的无担保、无利息、无年限的三无原则,签订协定。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国抗日,拖住日本的侵略步伐,最大程度的减少欧洲战场的压力,美国又与国民政府签订了《中美新约》和废除《排华法》,尽力的满足国民政府的要求联合抗日。《中美新约》和废除《排华法》,废止了领事裁判权,改变了华工在在美国的处境,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利益,受到了国民的欢迎。美国极力扶持中国,在国际上提升中国地位,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中与中国密切合作,中美特殊关系形成。美国敦促国民政府与中共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弃两党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美国考虑日本的威胁,及战后的规划,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听话的盟国积极密切合作,幻想对苏联形成攻势,壮大资本主义的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达到资本主义掌控世界的目的。所以美国才以近乎疯狂的态度帮助中国抗日,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渗透中国政治,联合打击中国革命

面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屈辱的历史,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革命的重要性,从辛亥革命,到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中国人不断地努力的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是前进的路上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阻碍,受到国内外势力的联合打击,中国的近代革命路途非常艰险。

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但最后的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抢夺了。原因就是清政府垮台了,美国等国家急于寻找代理人,以武力和经济关税为要挟,再加上革命党人内部的矛盾,使充满活力的革命失败了。而袁世凯政府为了最高统治权,也乐于与帝国主义同流合污来镇压和扼杀辛亥革命,这是中国复杂的国情,深深打上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烙印。

二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野心家的梦想暴露出来。它想以中国为跳板控制整个亚洲,形成太平洋防护圈,实现自己独霸世界的梦想。于是他积极培植蒋介石的势力,相继派出军事顾问团和经济顾问团,并提供大量贷款和武器装备,又出台了《援华法》,全力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打击中国无产积极的革命。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插手别国事务,妨碍中国广大人民的解放,阻碍历史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对其进行封杀,全力支持台湾与新中国处于对立面,阻碍中国的统一。美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是中国的领土不完整,美国要负很大的责任。

五、总结

陶文钊的《中美关系史》是关于1784年美国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远航广州到2004年布什政府第一任期为止的中美关系的通史性著作。全书根据中美双方的资料,简明扼要的叙述了悠长岁月中的两国关系,展现了两国关系极其丰富错综复杂的图景。本文作者阅读了1840年到1949年有关中国近代史中的中美关系的选段文章,对中美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自己对近代中美关系的理解,归纳总结了中美关系的四个阶段,浅显的表达了自己对《中美关系史》的读后感,深深感到在近代中国史中美国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这警示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要有国家意识,增强国力,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提升国际地位,使中国彻底摆脱近代的阴影,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壮大和平主义的势力,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大国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题

判断题(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

B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1.0分)

A2.1913年至1922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护国战争。(1.0分)

A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1.0分)

A4.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的建国方案是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1.0分)

B5.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不要民主科学。(1.0分)

A6.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之一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1.0分)

B7.没有鸦片战争,中国就不会学习西方。(1.0分)

A8.辛亥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表现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性。(1.0分)

A9.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1.0分)

A10.中国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使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1.0分)

B11.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政权。(1.0分)

B12.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华中解放区为起点,挑起全国性的内战。(1.0分)

B13.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华北解放区为起点,挑起全国性的内战。(1.0分)

B14.延安整风运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形式主义。(1.0分)

A15.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领导。(1.0分)

A16.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0分)

B1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部分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1.0分)

B18.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左宗棠。(1.0分)

B19.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主要口号是 “自强”、“求富”。(1.0分)

A2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之一是联俄。(1.0分)

B21.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华北事变。(1.0分)

B22.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基本主张的会议是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1.0分)

B23.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连续挫败日军进攻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李宗仁。(1.0分)

B2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0分)

A25.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这是以工人、农民为主,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工农民主政权。(1.0分)

B26.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1.0分)

A27.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1.0分)

B28.中国共产党是1912年成立的。(1.0分)

A29.东北抗联一名将于1939年2月23日在蒙江西南保安村壮烈殉国。残忍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肠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他是杨靖宇。(1.0分)

A3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1.0分)

A31.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1.0分)

B32.到《马关条约》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1.0分)A33.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革命军》。(1.0分)

A34.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1.0分)

A3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新青年》杂志。(1.0分)单选题

1.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杰出代表是()。(1.0分)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陈毅

2.遵义会议后的红军长征途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1.0分)

A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B.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翻越夹金山 C.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D.抢渡大渡河-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越夹金山

3.中国共产党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1.0分)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B.斗争到底的原则 C.实事求是的原则 D.团结合作的原则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1.0分)A.七七事变的爆发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红军改编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1.0分)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C.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 D.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6.20世纪30年代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国家不包括()。(1.0分)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西班牙

7.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是在()。(1.0分)A.明治维新后 B.发动甲午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8.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了系列大战役,其中不包括()。(1.0分)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9.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后,曾一度采取两面政策,对其奉行绥靖政策的国家是()。(1.0分)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10.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三所大学由北平、天津迁往昆明,合并组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其中不包括()。(1.0分)A.中国人民大学 B.北京大学 C.清华大学 D.南开大学

11.提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1.0分)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12.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1.0分)A.抗日战争胜利 B.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C.三大战役胜利 D.孟良崮战役胜利

1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1.0分)A.上海 B.广州 C.汉口 D.南昌

14.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0分)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中法战争

15.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1.0分)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6.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至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1.0分)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 C.开办产矿 D.野蛮抢劫

17.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把长城以北划为其势力范围的是()。(1.0分)A.沙俄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18.近代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0分)A.英国汇丰银行 B.德国德华银行 C.英国丽如银行

D.美国花旗银行

19.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1.0分)A.杨秀清、石达开 B.萧朝贵、冯云山 C.陈玉成、李秀成

D.石达开、韦昌辉

20.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1.0分)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21.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是()。(1.0分)A.京师大学堂的创设 B.京师同文馆的创设 C.船政学堂的创设 D.留学生的派遣

22.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1.0分)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3.下列运动在南京建立政权的是()。(1.0分)A.辛亥革命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4.清政府规定的预备立宪的期限是()。(1.0分)A.6年 B.7年 C.8年 D.9年

25.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1.0分)A.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 D.工农利益

26.1917年6月,率军北上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的是()。(1.0分)A.冯国璋 B.康有为 C.段祺瑞 D.张勋

27.中共成立后,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1年9月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是()。(1.0分)A.汕头农民协会 B.岳北农民协会 C.衙前农民协会 D.东兰农民协会

28.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开展的工作的是()。(1.0分)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B.组织领导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罢工斗争高潮

C.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 D.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29.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会师地点是()。(1.0分)A.四川懋功 B.甘肃会宁 C.陕北吴起镇 D.陕北直罗镇

30.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1.0分)A.地主的利益 B.富农的利益 C.中农的利益 D.贫农的利益

31.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1.0分)A.张作霖 B.郭松龄 C.张学良 D.杨虎城

32.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1.0分)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33.1930年到1931年,在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了()。(1.0分)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34.中国共产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大会是()。(1.0分)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

35.下列关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B.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

C.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多选题

1.52.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员包括()。(2.0分)A.张之洞 B.奕 C.曾国藩 D.李鸿章 E.左宗棠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2.0分)A.因其具有很强的封建性 B.因其具有强烈的买办性 C.因其管理的腐朽性

D.因其对外国的强烈的依赖性 E.以上都是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为复辟帝制经过了几个步骤,这几个步骤是()。(2.0分)A.1912年10月的总统选举中,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B.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征,徽章,使国会达不到法定人数开不了会

C.1914年1月,统治参议院、众议院议员职务,遣散议员 D.1914年5月,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E.不久,修改总统选举法,是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制连任,且可推荐继承

4.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逐渐分成了两个潮流,包括()。(2.0分)A.一部分继承了传统文化

B.一部分人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一部分继续沿着资产阶级道路走下去

D.一部分人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

E.一部分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5.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开展的工作的是()(2.0分)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B.积极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C.组织领导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罢工斗争高潮

D.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 E.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6.标志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2.0分)A.宁汉合流 B.四一二政变 C.整理党务案 D.中山舰事件 E.七一五事变

7.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的原因包括()。(2.0分)A.中国军民的八年抗战歼灭了大量日军 B.苏军对日作战

C.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 D.日本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战运动 E.反法西斯阵营的瓦解

8.1941---1942年,毛泽东为整风运动发表的著作有()。(2.0分)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新民主主义论》 E.《实践论》

9.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消极抗战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战役,大体保持了西南、西北和东南的一部分国土。这些战役有()。(2.0分)A.武汉会战 B.南昌战役 C.长沙会战 D.中条山战役 E.枣宜会战

10.1937年7月、8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为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了()。(2.0分)A.《论联合政府》 B.《矛盾论》 C.《实践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E.《改造我们的学习》

11.1947年3月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有()。(2.0分)A.山东 B.中原 C.陕甘宁 D.晋察冀 E.东北

1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2.0分)A.无产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B.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

C.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D.无产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E.无产阶级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13.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包括()。(2.0分)A.发动广州起义 B.发动秋收暴动

C.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新时期的方针政策 D.发动南昌起义 E.召开党的六大

14.与南昌起义相比,共产党领导的秋收起义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它们是()。(2.0分)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起义军公然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攻打城市受挫后迅速转向农村,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D.三湾改编建立起党对军队的领导原则 E.以上都是

15.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取得统治地位,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2.0分)A.瞿秋白 B.洛甫 C.王明 D.李立三 E.秦邦宪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

1、新文化运动

包括“五四”前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以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其性质仍属旧民主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已是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其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了。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结束。

2、陈独秀

安徽怀宁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起主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曾任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后,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0年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小组,1921—1927年担任中央局书记。后因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31年由于参加中国托派组织被国民党逮捕,1942年在四川江津病故。

3、胡适

著名学者,安徽渍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参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文学革命;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他曾宣传“好政府主义”,参加段祺瑞的善后会议。四一二政变后,逐渐依附于国民党政权,先后任国民党政府财政、教育复兴委员会委员,驻美大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北大校长。1948年移居美国,后又返台任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北。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选》、《中哲学史大纲》等。

4、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得到了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并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

6、黄埔军校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期间,决定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苏联派来数十名优秀军事干部担任教育工作,并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中国共产党选派周恩来等先后到军校任职.学科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政治等。共招收了六期学生。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南征等战役及北伐战争,为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8、北伐战争

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

9、“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1927年3月下旬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蒋介石即赶到上海,密谋策划反革命政变。4月12日,被蒋介石收买的青红帮流氓冒充工人,向分驻各处的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袭击。随后,国民党部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并打死打伤纠察队员二三百人。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万余人、学生、市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当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再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此后,蒋介石继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捕杀。由于第三国际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右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致使党和人民处于无戒备状态,仅三天内,即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为蒋介石建立反动的南京政府扫清了道路。

10、《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通过训政纲领6条,作为约法未制定之前的施政准则。训政纲领规定政权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之;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国民政府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会拥有训政时期大政方针的决策权;“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解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等。国民党的训政,实质是剥夺人民权利的***。

11、法币

又叫法偿币,是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发行的法定货币。法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银本位币制。其目的是为统一金融,摆脱因国内白银大量外流所造成的“经济困境”,推行法币政策。即禁止白银流通,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称为法币,并利用它收兑银元和民间藏银。对于时维持抗战时中国的财政,有不可少的功劳。法币后来因大量发行引发恶性通胀,在1948年由金圆券取代。是官办的银行掠夺了民间的财富重要手段之一。

12、八七会议

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代表们在发言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发言,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最后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顿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八七会议是为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针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但八七会议在反右的时候却没有注意防“左”。

13、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 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4、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的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主要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月9日开始,起义军先后向长沙进攻。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受挫。9月19日,毛泽东文家市召开会议,决定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起义部队在三湾村进行改编。经过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尔后,起义部队兵分两路,经湖南转至江西,10月抵达井冈山。从此,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秋收起义: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中共八七会议上决定在湘、鄂、赣、粤等地发动秋收起义。会后,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因敌人力量过大,起义受到重大挫折。毛泽东在文家市召开会议,决定向敌人力量弱的农村进军,并在三湾对军队进行了改编,最后到达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转折。

15、古田会议

1929年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做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决议案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并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任务。这个决议使红军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16、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头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次为借口,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日本侵略军的突然袭击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之下,东北军不战而溃,经过4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17、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8、查田运动

1933年6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要求各级政府在查田运动中,坚决执行阶级路线,以农村中工人阶级为领导:依靠贫农,坚固联合中农,向着封建半封建势力作坚决的进攻。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田不够的及尚未分到田的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则分较坏的劳动份地。2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指出查田运动是一场剧烈与残酷的阶级斗争,要求各级党组织依靠雇农、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群众,来反对和剥夺地主残余与富农的一切反革命企图。但又指出:决不容许任何消灭富农的企图。只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以坏的“劳动地”。

19、华北事变

是指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和南京国民政府在华北丧权辱国的一连串事件。1935年月,日本为了吞并全中国,向华北地区发动新的侵略。5月,日本向南京政府提出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相威胁。6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派亲日代表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律美治郎秘密会谈,签订了《何梅协定》)。此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冀察两省的大部分主权。10月,日本指示汉奸在河北香河县暴动,侵占香河县城。11月,又唆使汉奸进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为满足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准备于12月16日成立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华北事件,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20、新四军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下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21、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濑谷支队。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22、缅甸远征军

1942年1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日军迅速进逼仰光。这时,英方才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第6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虽经苦战而未能挽回缅甸防御战的颓势,但他们入缅抗击日军,使得驻缅英军免除了危机,平安撤往印度,并为尔后组织印度防务赢得宝贵时间。

23、延安整风

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开始,1945年4月结束。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尚未肃清,党内仍然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而且,抗日战争以来,共产党吸收了一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入党,许多非无产阶级思想被带进了党内,为党内错误思想的滋长提供了新的土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为了统一全党思想,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全党进行了整风运动。

下载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 1、 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派军队侵占我......

    中国近代史

    ??■齐卫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责任。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她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中国近代史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a 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b 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行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

    中国近代史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旧) (1)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3分) (2)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

    中国近代史

    丰岛海战 1894年夏,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中日战争一触即发。为防范日军进犯,清政府令清军进军平壤,并雇佣英国商船运兵渡海。7月25日,清政府护送入朝清军的“济远”、“广乙”、“操......

    中国近代史

    1.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如何看待该影响/ 影响:——入侵,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非“侵华有功”,(看法)只是充......

    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史 (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字出现很早,还在原......

    中国近代史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