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黄继光
2016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黄继光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第二篇: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林蔚(1898年10月26日-1928年3月14日),湖南省韶山市人,湖南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后又到苏联莫斯科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回国后担任湖南区委秘书长兼军委书记,1927年5月大革命失败后,与彭公达等组织临时湖南省委,曾代理过一段时间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同年10月在新改组后的湖南省委中任省委书记、秘书长兼组织部长。
林蔚,名家沂,字乔生,1898年10月26日出生于湘潭县西二区下七都九甲包家湾(今韶山市永义乡长湖村包家湾村民组)。父亲林绍徐,清末秀才,怀才不遇,1904年病逝。母亲赵氏,是一个温良俭朴的农家妇女。林蔚有兄弟6人,他年龄最小,幼时先后在烈马山唐碧江、银田下洲上谭镜初两家私塾启蒙,1911年入银田寺公立小学就读两年。1913年考入湘潭县公立西路学校,插戊班就读。在校三年读完了《春秋》、《左传》等书,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他谦恭好学、勤奋认真,同学叫他林圣人,校长肖吉断言此生日后,必为人中豪杰。
1916年,林蔚以全优成绩考入长沙明德中学。在此期间,结识毛泽东、李富春、蔡和森等人,阅读《新青年》一类进步书刊,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曾参加了毛泽东组织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学生运动。1918年8月,积极响应赴法勤工俭学的号召,入北京大学留法预备班学习法语。次年5月,入法国巴黎孟达尼公学学习法文。四个月后到圣得维若工厂做工。在法国,先后参加留法学生组织的工学世界社等团体,逐渐把求学宗旨定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实现俄国式社会革命,改造中国与世界。1921年2月,为争取生存与求学权利,与蔡和森、李维汉等发动勤工俭学学生,包围北京政府驻法国公使馆,并作为代表与公使辩论,遭法国警方拘留。在狱中,始终坚贞不屈,出狱后与周恩来一道营救蔡和森、陈毅、李富春、李立
三、聂荣臻、何长工等50多名爱国学生出狱。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后参加周恩来组织的进步学生活动。1922年6月,参加周恩来、赵世炎组建的旅法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1月转为中共党员。他积极党的工作,曾介绍蔡畅入党,主持邓小平的入党宣誓。在法期间,翻译法文版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等书,还常利用节假日到法国各地的华工中讲演,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华工利益的罪行。1923年后,入法国里昂大学文科学习。根据中共旅游欧总支部的安排,他协助国民党左派成立中国国民党欧总支部,针对在巴黎的李瑛、曾琦等破坏革命统一战线的言行,撰文予严厉驳斥,并在《可注意的中法友谊》一文中,揭露法国资产阶级分化勤工俭学学生的阴谋。孙中山病逝的消息传到法国,撰写《敬告国民党》一文,希望国民党能继承孙中山遗志,继续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道路。并提出五条建议:一要继续革命,打倒一些军阀,打倒一些在华的帝国主义,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二要联络友邦苏联,联络被压迫民族,互相扶助,将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解放;三要努力宣传,实行缩小偏重军事行动的战略,这是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四要注重工农,他们是最大多数,最受痛苦的民众,只有工农阶级,才是彻底的、真正的革命阶级;五要严肃纪律,清除那些不守中山遗训,不为国民革命奋斗和只图升官发财的国民党员。他最后还指出:这是国民党革命成功的不二方法,不然,国民党便是中山的叛贼、中山的罪人,这是富有历史使命而欲继中山之志,以完成其未竞之功者应特别注意的。
这年,上海五卅惨案爆发,消息传到法国,林蔚联合旅法青年团等三个团体,于6月7日,召开旅法华人大会,通过七项决议,致电国内人民表示声援,成立了行动委员会,并决定在巴黎游行,向帝国主义示威,出版了第33期《赤光》特刊,奇袭了公使馆,迫使公使陈禄在五项要求上签字。这一系列行动,引起了法国政府的惶恐不安,于是派出警察四处搜捕。由于青年党书记何鲁文向法国警察告密,遂使林蔚、宋锡钧、雷定琨等20人,于6月24日被捕再度下狱。后来,法国政府慑于旅法华人的坚决斗争、世界公正舆论下,10月17日将林蔚等20人宣布无罪释放。林蔚出狱不久后,党组织决定派往莫斯科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在学期间,与朱德同班。
1926年5月,回国任湖南区委秘书长兼军委书记,曾回韶山动员亲友投身革命。在区委举办的省工农革命干部训练班上,因善用浅显生动事实,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史,被学员誉为唯物史观专家。1927年2月,撰写《何物左社》一文,痛斥湖南地主阶级保产党头子及国民党右派人物,指出所谓左社实际是湖南的西山会议派,是反对国民革命的大杂烩。
1927年,湖南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惧和仇恨。继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四一二上海大屠杀后,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军长何健,指使在长沙的许克祥、张国威、陶柳等反动军官,制造血腥的马日事变。事变之前,省委早有察觉(党的五大后,区委政称省委)。省委书记夏曦在5月20日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应变计划,并决定省委成员隐蔽下来,坚持斗争,有的要转移,以保存革命实力。同时,决定建立临时省委(秘密省委),在紧急事变发生时,如夏曦不在,以郭亮为临委书记,郭亮不在,以林蔚代理临委书记。会议还决定,工农武装由王则鸣统一领导,必要时,队伍拉到株洲、醴陵一带去。21日上午,省委书记夏曦离开长沙,后去益阳桃江老家隐蔽。郭亮离开长沙去平江,薛世伦也离开了长沙,当晚,林蔚和曾三宿在戥子桥省委机关。午夜,许克祥的军队开始行动,向省委不远的省农协会进行袭击,枪声响成一片。顿时,白色恐怖笼罩了长沙全城。林蔚临危不惧,坚强镇定。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安排曾
三、谢觉裁分别回益阳、宁乡后,自己在敌人的枪声中,坚守岗位,继续与何资深等留在在长沙市内。他以临时省委代理书记身份主持工作、坚持与地主豪绅和国民党右派作坚决斗争。在林蔚与柳直荀、彭公达、王则鸣等的积极活动和指导下,各地组织工农武装10多万人,开始或准备向长沙进发,计划攻取长沙,镇压许克祥的叛乱。后来,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采取静侯国民政府解决的错误方针,致使工农武装攻取长沙的计划未能实现。
整个马日事变前后,林蔚一直在长沙坚持斗争。他为更好做好接待来省汇报工作的同志,特意动员他的三哥林泽生(林专),带着刚满14岁的侄子林泉,从家里筹划了一笔资金,到长沙北门外晴家巷,开设一家新安旅馆。凡过往的革命同志,都经林蔚介绍去该馆住宿。林蔚有事要林专去办时,总是先叫林泉到西湖桥同乡人周镜秋开设的乾和丰冶锅厂去会面。交代任务后,他总是鼓励林泉几句:好好干,将来的日子就会好。这时长沙环境险恶,斗争艰苦,林蔚化名熊振生,以妇女部熊季光哥哥的名义作为掩护。10月在新改组后的湖南省委中,林蔚仍任省委委员、秘书长兼组织部长。郑杰为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不久,林蔚与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同甘共苦、共患难,因而建立了深厚感情的郑杰结了婚。
王一飞组成新省委后,因灰日暴动未能实现,滕代远在长沙郊区不能露面,转去湘东。王一飞满口浙江口音,引人注目,敌人盯梢,以致被捕,于除夕之日,惨杀长沙教育会坪。郑杰也暴露了。当时情况十分紧急,省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经费来源无着落,林蔚四处借钱。有一次,他在乾和丰冶锅厂只借到五元钱,也照数分给同志们维持生活。就在这种情况下,林蔚与何资深商议,先后派郑杰、何资深去上海请示党中央,要求解决活动经费,并要求派一名省委书记来湖南,加强领导。林蔚自己按长江局罗亦农书记要各地积极巩固工农运动,建立苏维埃地方政权的指示精神,于1928年1月到醴陵开展工作。他与早在那里工作的省委委员滕代远,省委军事部长陈恭等人研究,改组了醴陵县委。林蔚任书记,滕代远、陈恭、易足三等为委员,先在阳三石利用铁路工人宿舍为据点,发动铁路工人,破坏敌人的运输物资,与敌人开展激烈斗争。同时,他们分别在南二区、南三区、南四区、西一区和北二区等处,组织农民,成立地方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革命,从土豪劣绅手中夺回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困农民。通过斗争,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的觉悟。就在欢庆土改的时候,敌人罗定一个团,和地主武装挨户团3000多人,疯狂地向西南几个区进行大规模清乡。林蔚于1928年3月12日在开完县委扩大会议后,和陈恭一同去杨家嘴途中与敌相遇,几次突围未成,他见敌人还在疯狂追捕附近群众,便挺身而出,大喊:我就是共产党员,你们不要追捕老百姓!从而落入敌手。遭诱降和酷刑,不为所动。第二天,林蔚和陈恭在醴陵状元洲英勇就义。临刑前,他面不改色,无所畏惧,并高呼:打不垮的工农政府!、杀不尽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万岁!
噩耗传开,醴陵苏区的人民群众悲恸万分,于当晚,举行了追悼会。家乡群众曾在其遗像下面写有赞词:
灵壑正气,诞生英特,海外飞雄,壮怀激烈,革命中坚,救民救国;转战湖湘,长驱喋血,赍志未酬,魂悲夜月,惆怅余辉,凄留浩魄。
以此表示对烈士的歌颂和怀念。
1950年,毛泽东主席在给林蔚的五哥林谷生的亲笔信上写道:林蔚同志,死事极可痛惜,将来自应与全国各地死难同志一同有所纪念。
第三篇: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是抗美援朝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反击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这时,站在一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坚决地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只要我能动弹,就一定能完成。”他立即提起手雷,勇敢地冲向敌人的地堡。敌人的机枪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他的周围,黄继光用手雷炸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后,敌人的一残存火力点还在顽强抵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了,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们的伤亡,黄继光猛地一下爬起来,像虎一样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他用年轻的生命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夺回了阵地。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所在排参加一个高地的争夺战,战士们潜伏草丛中。可敌军发射的侦察燃烧弹点燃了附近草丛,潜伏区的草被烧着,浓烟熏得官兵把脸埋在事先挖好的小坑里躲避。这时,一发燃烧弹的汽油溅在邱少云左腿上,烈火瞬间像毒蛇一样缠住了他。他左腿轻轻抖了起来,极力控制着自己。
当时,邱少云身后不远处有一条水沟,可为了保护潜伏部队,他始终没有动。烈火中,邱少云的双手深深地插在土里,头慢慢低下来,后来贴住了地面,直到身体逐渐变成焦炭。
他为不暴露潜伏部队,为了集体的胜利,强忍剧痛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
第四篇:黄继光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
黄继光英雄事迹——读后感
读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黄继光同志为了保家卫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用自己的生命为盾牌,挡住了敌人那狂风暴雨的子弹。让战友们取得了胜利,但他却永远地埋在了地下。是他和象他一样无数的英雄用自己的身躯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么和平美满的日子里,却还常常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努力和奋斗。有时一点点的挫折就想要逃跑,一点点的疼痛就想要放弃。倘若自己生在黄继光的那个战争年代,自己是否也会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我们现在的孩子都缺少了那份责任感,缺少了那份拼劲。所以他那种愁苦耐劳、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将来能够更好的报效祖国。
沈依琳
2011.9.22
第五篇: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舍身堵枪眼——黄继光英雄故事
家乡当民兵时,黄继光就曾机智勇敢地抓获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杀敌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讯员工作,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他突然奋力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去照过一次相。牺牲后虽有人拍照过遗体,形象却十分惨烈且面容难辨。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因找不到一张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来代替。
战后,当时的目击黄继光英勇事迹的战士大都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只有135团6连连长万福来重伤后活了下来。他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被追授“二级英雄”,曾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了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誉。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还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
几年鏖战历沙场,汗马功高孰可量?
四海狼烟今已熄,踏花归去马蹄香。
我觉得黄继光很无私,他有惊人的胆量和无畏的气概。他为了人民的解放,舍身炸碉堡。为了赢得胜利,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勇敢的精神不只黄继光一个人具有,不知有多少勇士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解放牺牲了自己完美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发扬先烈的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勤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