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3 14:2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西村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西村考察报告》。

第一篇:华西村考察报告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华西村,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表村,一直响应共同富裕的号召,依靠村民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农业,旅游业,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了中国最富裕的农村。华西村给正在苦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广大农村指明了方向,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同样也值得广大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华西村 解放思想 发展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全村原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是中国目前最富有的村子。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100万元。4月20日,我们思政08级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汽车刚驶进华西村,我们就看到了宽敞公路两边一排排整齐的欧式别墅,不知情的还真会以为进入的是富人聚居的别墅区。这样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同样来自农村见惯了普通农村高低,新旧不一的房子的我。我感觉到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华西村自豪,富裕与幸福的气息。刚从停在华西村广场的汽车里下来,映入眼帘的是曾经作为华西村地标的金塔,作为华西村标志,曾经是华西村第一高度的金塔其地位虽然已被更高的“空中新农村”所取代,但依旧还是那样雄伟辉煌,光彩夺目。它代表着华西村勇于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历史。要是金塔代表着华西村的光辉昨天,那么正在建的更高更雄伟的“空中新农村”则无疑是华西村光明的明天的标志。而广场周围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等吴仁宝老书记名言的宣传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老书记作为共产党员的无私与为人民服务精神,同时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集体富裕的重要性。

登上华西村金塔顶层,到处一片金碧辉煌,处处透着华西村的富裕,而那些会议专用的桌椅与领导的题字则显示出了一直以来国家各级领导对华西村的关心与指导。在金塔的观景廊极目远眺,华西村全景映入眼帘,到处是一排排整齐的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特意换上红色新装的别墅与华西村致富根本集体经济的工业区。要不是远处的一些田野,我们哪里看见有一点农村的模样,明明就是一个幸福的天堂。

参观了金塔之后,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华西村的“后花园”—龙西湖景区,远眺了世界公园,并在龙西湖旁边的餐厅吃上了极具华西村特色的午餐。之后又参观了西游记壁画,穿越华西隧道,穿过世界公园景区,参观山北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智能化瓜果蔬菜大棚,百亩牡丹花, 千亩荷花池, 万亩油菜花。华西村的这些景观无疑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华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建设成就。

华西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与华西村的美丽景观与富裕生活相比,更使我感兴趣的是华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为何华西村会如此成功与富裕,这个是我在来华西村之前以及在华西村参观过程中所一直考虑一直探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也是我们来到华西村参观学习的主要目的。

根据导游的介绍,自己查阅的华西村资料,以及自己亲身在华西村参观学习阿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华西村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把共同富裕贯彻落实到村建设的每一步。华西村45年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经济上坚持以集体经济形式的公有制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钢铁冶金,建筑装潢,毛纺,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华西村的党委班子以质量,诚信为主,反应迅速,与时俱进,有长远的目光,并且能经常学习贯彻上级领导的精神,以质量,诚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使村民们共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事实证明,解放思想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动力,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雄心壮志,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5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领导,正确对待群众,把领导的要求、上级的指示与本村实际、群众愿望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把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了许多失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3.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目的。近50年来,华西村始终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轰轰烈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华西村根据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针对人多地少、工业发达、集体积累较多的实际,不仅没有搞分田到户,而是实行“集体承包”,由30多名种田能手承包了全村500多亩良田,富余劳动力向企业转移,较早地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华西村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坚持把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为华西村的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坚持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能有力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一直以来,华西村都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华西村实施了从幼托到中学的全免费教育;广建文化场所以提升村的文化氛围;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华西村还重视从精神上提高村民积极向上的风貌通过村民大会向村民介绍村里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华西村重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并反过来以这种影响教育村民。5.坚持把强化基层组织作为政治保证,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华西村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实现并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由村民自己选出当家人;推行民主决策,把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村民,每季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每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推动民主管理,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参与日常管理;促进民主监督,把知情权交给村民。二是制度保证,华西村制定了一整套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制度。华西村制定了一整套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制度管人”真实体现着华西村在管理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制度关系的程式。华西村党委多年来坚持对党员干部实行定期测评制度,鼓励表彰先进,批评惩处后进。三是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创设了超大型农村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6.坚持抓好村党委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华西村创造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最大的原因是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吴仁宝和优秀的村委组织。特别是吴仁宝老书记,始终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胸怀大业、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经久不衰,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常说的一句话“生命不息,服务不止”。他一直信守着30年多年前立下的“三不”诺言: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正是这样一个时刻为村民服务,为村民谋利益的老共产党员才让华西走向了辉煌。华西村新农村建设道路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国上下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华西村无疑是最成功的,透过其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当地实际的特色路子。我们学习华西村,切不能生搬硬套,照抄照搬。由于起点不一,资源差异,各地的发展方略应当有别,不能搞一刀切。为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灵魂。围绕“发展为民、共同致富”这一主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努力形成各具特色、风格不同的发展路子。2.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把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作为第一责任,坚持富民优先、共同致富。吴仁宝老书记说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长期以来,华西村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发展了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实现了集体和个人得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从华西村的建设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了,才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走向富裕的生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同时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好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华西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发展了还不是真正的发展,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实现了真正的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进步。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花大力气建设好农村的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强化基层组织作为政治保证,坚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华西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民主,科学的村党委的领导,正是村党委的稳定,民主与科学的领导带领华西村走向了今天的成功。因此,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必须建立一个有远见,民主,科学管理的基层政治组织。同时,要选用有远见,有胆识,能带领本村在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就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 百度.华西概况[j].百度百科

[2]张全景.华西村为什么能够实现共同富裕[j].新巴尔虎左旗党建网.2007(4)[3]佚名.赴华西村实践考察的报告[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2006(11)[4]佚名.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考察报告[j].调研报告.2007(10)[5] 黄茂升.赴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学习考察的报告[j].市委办公室

[6] 佚名.呼伦贝尔“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赴华西村等地考察报告[j].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2010(4)

[7] 郭 池.赴江苏华西村学习考察的报告[j].桥东党建网.2009(6)

第二篇:赴江苏华西村学习考察报告(本站推荐)

赴江苏华西村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统一安排,5月11日至17日,我们一行3人,随我区党政考察团对江苏省华西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考察。在华西村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工作人员介绍,实地参观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展馆,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当之无愧。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讲就是:“华西村不简单,吴仁宝不简单!”

一、华西村的基本情况

华西村位于无锡江阴市的东南。华西村1961年建村成立党支部,当时只有面积0.96平方公里,120户、667口人,集体资产2.5万元,外债1.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4元;1989年成立党委,有党员1271名。2001年6月开始,先后将周边16个村“并入”华西。现有面积30平方公里,村民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

华西村的经济支柱是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该公司是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是合作经济组织,于1994年组建集团公司,1999年公司上市。现有职工2.5万人,固定资产40多亿元,下属8大公司(钢铁建材一公司、钢铁建材二公司、钢铁建材三公司、宝昌化纤公司、毛纺服装外贸公司、有色公司、旅游服务公司、建筑房产装潢公司和彩板、香港、上海公司),80多家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按中心村1524人计算,销售平均每人超2000万元,利润平均每人超80万(年利润超12亿元),交税每人超35万元(年交税超6亿元)。2008年,华西集团公司完成销售500个亿,实现利税30亿元,相当于华西村人均向国家交税40万元。华西集团公司在2005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4位;在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1位;在中国综合类制造业中,名列第5位。2006年8月,福布斯中文版将华西集团列为“中国顶尖企业”百强榜第二。五十年来,华西在全国获得了许多第一,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轿车村、空调村、手机村、电脑村、别墅村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

二、华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华西村,我们感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华西村确实是榜样、是标兵。

从“生产发展”来说,华西70年代造田,实现农业现代化;80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90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市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华西村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80多亿,年产值超300亿,是1988年亿元村的300倍。“华西速度”令人惊叹。1978年,华西村成为百万元村,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20元;1988年,华西村成为亿元村,农民年平均纯收入1699元;1995年,华西村实现20亿元收入,农民年平均收入达到2.46万元;2001年,村收入、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基本增长一倍;到2004年,华西村成为200亿元村,农民年平均纯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4年全村收入创纪录地达到了206亿元;2005年再创新高,全年收入高达370亿元,是1961年的51.98万倍。1994年,华西村组建华西集团,到今天已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注册商标44个,创出了“华西”、“仁宝”等品牌,华西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含金量极高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世界各地。2002年,华西村建造了全国第一个村级工业园区。发展到今天,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内有13家公司、80多家企业。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村可以与华西村相比肩。

从“生活宽裕”来说,华西的村民生活宽裕。他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全了。特别是从“行”和“住”来说,华西村民最少的人家有1辆轿车,最多的人家3辆;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我们看的一家村民三层别墅,面积达500多平方米,价值200多万元。华西村民的收入年人均八千美元,现在家庭存款少的有100万,多的有1000万以上。村中有投资5.8亿元修建的公园,园的九座塔分别承担了体检、培训、娱乐、服务、养老等功能,特别是体检中心内的设备,全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村民不出村什么大病都能“解决”。这些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但最多不超过3万元。工资平时发50%,年终一次结清,奖金中的80%作为资本参股,厂在股金在;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各项福利待遇加在一起一年至少2800元;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华西实行的是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享受分红,采取“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分配形式。在华西做到“八有八不”(即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物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吃粮不用挑、吃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同志到华西村视察时,称赞:“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

从“乡风文明”来说,在华西村处处洋溢着文明富裕,社会和谐的氛围,达到了“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小康步步高”。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成立特色艺术团(下设京剧、越剧、锡剧、歌舞、杂技5个分团)。常年开展“六爱”教育(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活动。编写了《十富赞歌》、《十穷戒词》和《华西村歌》。

从“村容整洁”来说,华西村的各项建设都是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准建设。华西村民住房有三种:一种叫欧式别墅。这些大多数都是华西中心村的人住的;一种叫C式别墅,在吸收的1000多名新村民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就住C式别墅;一些生活刚刚宽裕或者还没有完全宽裕的,住的都是公寓房,大华西范围内村民住的也绝大多数是公寓房。华西村实现了“三化”(绿化、美化、净化),“三园”(远看是林园、近看是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乐园)。华西村庄建设别有特色,用他们的话说,叫“不洋不土”,他们的广场喷泉,万米村道回廊,观光金塔等有特色的建筑物在全国享有名气。尤其是世界公园,使人大开眼界,举目眺望,一些仿造的世界名胜错落有致地遍布四处,其中有中国“长城”、“天安门”,美国“白宫”,英国“大城堡”,巴黎“凯旋门”,悉尼“歌剧院”,德国“天文台”,捷克“乡村别墅”等,这些都为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增添了秀色,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华西人认为:“村容整洁”不等于所有的地方都要集中造新房子。他们考虑一点,什么叫新农村?它的内容很多,不是认为搞新房子,搞一个新村,就叫新农村。如果你去搞一个新村,经济上没有这个条件,你还去搞了,这同“生活宽裕”就有矛盾了。如果他现在住的房子要集中到新村去了,要花几十万块钱,这家人家原来是宽裕的,集中后反而变得不宽裕了。所以,既要统一规划,也要实事求是,有条件的就去建新房子;没有条件的,原来的老房子也不错。在华西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重科学和节约土地。在70年代,华西人就有了“多占天、少占地”的理念。他们把零零散散的老厂房集中到园区,村民住宅集中到新区,这样就可以增加2500亩土地。今后五年,华西还将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思路,投入基础设施资金5.2亿元,搬迁山北五个村2700户村民,在山北搞好“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使大华西形成“山南钱庄,山北粮仓,中间天堂”的新格局。现在村内公园正在建造由村民共同投资10亿元的增地空中大楼,74层、328米高,在大陆排第8位、世界第15位。整个楼体呈三足鼎立设计,中间建有世界最大的旋转餐厅,建成后将是华西村的又一大特色景观。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

从“管理民主”来说,华西村的管理是比较民主的。什么是民主?他们的理解是:依法办事,以约办事,这就是最大的民主。也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制度管人,人管制度”。华西村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来管理。对法律上还没有完备的一些细节问题,他们一方面发动群众讨论,如果有90%同意以后就制订《村规民约》,最后就按这个《村规民约》来办。另一方面,《村规民约》的制订也要在法律范围内,不能和法律抵触,所以他们说:依法办事,这就是最大的民主。如果说是人管人,那就是最不讲民主了!

总的感觉是,华西村美丽,华西人幸福。按华西人的说法,美丽的定位是“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幸福的定位是“五子”: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

三、华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1、建设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华西村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吴仁宝书记以身作则,担任村书记近50年,始终如一地为民办实事,他当过县委书记,当过十届、十一届、十七届党的全国代表,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有各种国家级荣誉。然而,他从来是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身份,带头为群众谋利益。整个班子成员也是很有团结力和战斗力。他们班子成员和百名党员干部的两次宣誓,推动了华西村的创业热潮,第一次是1985年,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宣誓,使华西村成为亿元村。第二次是2003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面前宣誓,使华西年销售收入增长50至100个亿。他们发誓要振兴华西,做到“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如何更好地抓好班子建设,华西村提出四句话,即三正、三平、三守、三不倒。“三正”是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是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是守法、守约、守信誉;“三不倒”是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像这样一个班子,就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就能驾驭各种复杂情况。华西村的班子成员廉洁自律做得特别好,吴仁宝书记将5000多万元的奖金留给集体,他做到“三不”,不拿全村的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吴仁宝有个座右铭是“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村里将其制作宣传牌高高竖立在进村的路旁。

2、坚持自身特色,做到公私双富有,实现共同富。“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这是吴仁宝经常说的话,他还说:社会上有人一时怕“私有”,认为“私有”什么都不好,最好把“私有”全部转成“公有”。也有人一时怕“公有”,认为“公有”什么都不好,最好把“公有”全部转成“私有”。我们华西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华西创造了公、私“双富有”。华西村是“一村两制”,集体与私营并存,但不允许“一家两制”,村民可以先“私”,不行后再回集体。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讲,这是处理好了权与钱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做到了“两手抓”:一手抓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一手抓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从现在的格局来看,华西是公私合作制占主体,在合作经济中,公有的比例较大,固定资产有40多亿;私有的比例较小,近10个亿。对村民的股份,每年有分红,但必须拿出一部分再入股,股金只能用来买房买车。

华西村在实现公、私“双富有”时,始终坚持“三创”:一是“创业”。华西始终坚持“公私合作制”,也就是既要发展好集体的“产业”,也要有村民的“家业”。二是“创新”。在2001年,华西村根据兼并16个村的新情况,在全村实行“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动华西的城市化建设步伐,把大华西建设成为一个特色的旅游城。三是“创优”。华西村的体制、机制、班子等,不仅都有特色,实现了优良,而且也经得起历史、群众和实践的检验。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华西富了,还始终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黑龙江、宁夏、江西等地建了省外“华西村”,改变了这些地方的贫困面貌,现在已移交地方。

3、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华西村在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他们看来,要让村民过上长远的幸福、富裕和安定的生活,要让社会主义的华西“健康长寿”,不仅要使村民家家“口袋富”,而且要让村民个个“脑袋富”。1998年,成立了“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挑选5名干部担任公司领导,聘请了20多名“信息员”和“采购员”,在40多个村办企业中建立联系点,负责全村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文卫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产、供、销”,专抓看不见的“钱”。这样的公司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工作人员介绍和展出资料中的几个事情使我们很受感动。

第一件事是八十年代始,赌博风开始在华西横行,村民中也有打麻将赌博行为。对此,村里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禁赌,设立举报奖,一人一次奖一千元,结果全村无一人赌博。在1994年,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又发布通告,除退休老人娱乐性活动外,凡举报华西人有参与赌博的,一经查实,奖励一万元。

第二件事是敬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美德在华西蔚然成风。村里建了24个“孝敬亭”,都是以历史人物为背景,以教育下一代。在华西,女的50岁,男的55岁都有养老金,一年少的1.2万元,多的1.6万元。华西村民,凡家中有老人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的,村里对长寿老人的直系亲属每人发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的“敬老奖”。村里有一位老人叫程珍妹,2000年一百岁,该家庭直系亲属37人,村里发给奖金37万元。

第三件事是为了使华西人“富脑”,他们设立各项“富脑”奖,比如会说普通话的加一级工资,会说英语的加二级工资等。华西村不仅千方百计对本村村民“富脑”,还对外来的村支书或干部等给予包吃包住的免费培训,每年都要支付一百余万元。村里建有2座“培训中心塔”,计划为全国培训5万名村支书或干部。

第四件事是人才使用重现实,用人“不计过去,不怕将来,注重现在”。他们专门开办了“不想户”学习班,把犯过错误、不想工作、游手好闲的人组织起来办学习,村里包吃包住,每个人每月发500元工资。杨永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进学习班后,很快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原本计划1个月的学习班5天就结束,现在任华西村旅游公司副总经理。

四、华西村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区口里东窑子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华西村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其做法无疑十分成功,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1、要大力推进思想解放,进一步更新观念。思想铸造未来,思维决定一切。“华西思想”令人振奋。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华西人敏锐地抓住了经济加速发展的浪潮已经到来的机遇,连夜开会研究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借钱吃足”的具体措施。在会后的半个月时间,华西人借了2000多万元、吸收个人资金400万元,购进了大批的原材料。有人算过一笔经济帐,华西村的这一举动赚了1个多亿。华西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思想都有独到之处。村内的一个小公园有5个餐馆,但其外形分别建造成牛、羊、龟、甲鱼、蜗牛,分别寄予不同的寓意,可谓匠心独具。当前,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很快就要开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村民转变“小农”思想意识,放弃“恋家恋农”情结,千方百计打开推动工作开展的“阀门”,培树起适应市场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

2、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敢闯敢干、真抓实干。40多年来,华西村一直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他们的理念是: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发展就科学,不发展就不科学,有效发展最科学。华西村建村时有一首民谣,生动概括了当时的情形:“泥垛墙、茅草房,挡不住风、遮不住雨”、“高田岗、高田岗,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当时亩产300来斤。华西人制定了十五年农业发展规划,每天干10多个小时,修塘堤、造良田,实现亩产万斤粮,在当时华西被看作是“吹牛大队”。但华西人实干、苦干加巧干,利用7年时间就实现了上述目标。在60年代,华西人就坚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1000多斤重的大磨盘起家,办起了饲料加工厂,致力发展村级经济。1969年,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创办了小五金厂,检查组来关门下地干农活,检查组走则厂子冒烟生产。其后,又创办了板网厂、塑纺厂。华西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有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发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副则副、宜商则商。我区两个村的面积30多平方公里,与现在的华西村相当,但在发展上是天壤之别,这既是差距也是空间。要坚持现代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思路,紧扣“特色、品牌、效益”环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在生态涵养区建设经营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三产业,在村改居、村民变居民的同时,利用好土地、生态资源,积极发展近郊休闲旅游。要积极发展打工经济,开展就业技能技术培训,保证每个村民都有一技之长,由凭体力、吃“年龄饭”向凭技术、吃“本领饭”转变。要改变口里东窑子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办法,学习借鉴华西村的“二八开、一三三三”的分配机制,少分现金、多入股,变分钱为分红,促进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3、要坚持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华西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政治、文化、社会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居民的住房换了五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建立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对两个村,要在加快城市化步伐、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素质,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时代农民。要全面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使村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要尽快改善村容村貌,搞好净化、美化,减少脏、乱、差,“不变调、不走样”地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城市化进程。

4、要大力培育农村先进文化、培养新型农民。华西村创造农村发展的奇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建设富有华西特色的农村先进文化,形成“热爱科学、崇尚文明、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村风,培养一代新型农民。我们在实施村改居过程中,要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培养新型农民作为灵魂工作来抓。通过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开展科普卫生文化宣传、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5、要抓好班子建设,选准带头人。华西村创造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最核心的原因是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吴仁宝和以他为书记的优秀村“两委”班子。我们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要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组织制度建设。与此同时,要严格标准,扩大民主,拓宽视野,切实把品德好、能力强、作风正、威信高、廉洁自律、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群众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现在我区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已经配齐,下一步的关键是要解决培强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促进我区新农村建设、农村城市化的顺利推进。

第三篇:赴江苏华西村学习考察报告

赴江苏华西村学习考察报告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

5月10日至11日,我们随我校思政部考察团对江苏省华西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在华西村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相关人员介绍,实地参观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展馆,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当之无愧。

华西村位于无锡江阴市的东南,1961年建村之初华西村,当时只有面积0.96平方公里,120户、667口人,集体资产2.5万元,外债1.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4元;而如今的华西村面积30平方公里,村民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五十年来,华西在全国获得了许多第一,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轿车村、空调村、手机村、电脑村、别墅村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在华西村,我们感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华西村确实是榜样、是标兵。从“生产发展”来说,华西70年代造田,实现农业现代化;80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90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市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华西村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近百亿,年销售额超500亿。“华西速度”令人惊叹。提到华西,不得不提到他们村办集体集团——华西集团。1994年,华西村组建华西集团,到今天已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注册商标44个,创出了“华西”、“仁宝”等品牌,华西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含金量极高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村可以与华西村相比肩。

从“生活宽裕”来说,华西的村民生活宽裕。他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全了。特别是从“行”和“住”来说,华西村民最少的人家有1辆轿车,最多的人家3辆;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塔群公园的九座塔分别承担了体检、培训、娱乐、服务、养老等功能。华西实行的是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享受分红,采取“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分配形式。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同志到华西村视察时,称赞:“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

从“乡风文明”来说,在华西村处处洋溢着文明富裕,社会和谐的氛围,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成立特色艺术团(下设京剧、越剧、锡剧、歌舞、杂技5个分团)。常年开展“六爱”教育(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活动。编写了《十富赞歌》、《十穷戒词》和《华西村歌》。

从“村容整洁”来说,华西村的各项建设都是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准建设。华西村庄建设别有特色,用他们的话说,叫“不洋不土”,他们的广场喷泉,万米村道回廊,观光金塔等有特色的建筑物在全国享有名气。尤其是世界公园,使人大开眼界,举目眺望,一些仿造的世界名胜错落有致地遍布四处,其中有中国“长城”、“天安门”,美国“白宫”,英国“大城堡”,巴黎“凯旋门”,悉尼“歌剧院”,德国“天文台”,捷克“乡村别墅”等,这些都为华西村的村容村貌增添了秀色,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总的感觉是,华西村美丽,华西人幸福。按华西人的说法,美丽的定位是“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幸福的定位是“五子”:票子、房子、车

子、孩子、面子。

华西村之所以有这么辉煌的成就,我认为用20字可以概括:实事求是;敢想敢做;与时俱进;看准时机,当即立断。

第四篇:华西村观后感

华西村观后感

华西村>观后感

(一)青山遮不住,比毕竟东流去。梦魇般的十年文革已经过去,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轰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包产到户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由解决温饱到致富奔小康,中国农民在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一批像华西村一样的富裕村庄,开始出现在大江南北。

华西村华西村以其富裕文明响誉海内外,华西村村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户户有100—1000万元的资产,每户还有1—3辆小轿车,有着很好福利保障,村内大型商场、舞厅、宾馆、娱乐场、影剧院、网球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现代化的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真正达到了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所提出的'南有钱庄、北有粮仓、中有天堂、特色村庄、天下无双'的总体目标。集团公司拥有固定资产80多亿元,下辖8大公司,70多家企业。2007年,华西村共实现销售收入超450亿元。

在华西村,华西金字塔是他的标志性建筑,7级17层98米高,华西人在旧的形式下却把它建造成中国独有的金顶宾馆,它不仅是为华西村年产数百万元利润的聚宝盆,同时也表达出步步向上欣欣向荣的豪迈精神。

华西村重视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华西村以优越待遇欢迎外地人才到华西创业。吴仁宝褒扬孝道,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晚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华西村还重视从精神上提高村民积极向上的风貌。华西村还把自己的村名和吴仁宝的名字作为产品品牌,其目的是自加压力,鞭策华西人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当然,华西村现在繁荣富裕与华西村村民40余年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40多年前的华西村却是一个'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在河浜里'又穷又苦的地方。吴仁宝老书记,带领村民们顶风雪、冒严寒、平整土地,寒冬刺骨河水中,从河底捞出建电灌站的石料,从邻村买来石磨盘建起粮食加工……开始了40多年如一日奋力求发展的拼搏。

而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步一步鼓舞着华西村的村民,不断取得自己的成功,努力过上好日子。华西村的领头人----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过'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这段话中我们应该能找到答案,这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设想如华西村自己不努力拼搏,奋力求发展,安于现状,也就没有如今的辉煌,何谈那一幢幢的别墅、子孙一个个出国留学、成为今日万众瞩目的焦点。极有可能与近几年被其兼并的临近几个村庄一样普通,甚至还不如。有人说华西村能有今天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但即使有扶持,为何偏偏大力扶持华西村呢。有了这种精神,华西村从40多年前的一只石磨盘起家,到今天投身化纤、钢铁、旅游、>房地产、信托>投资、商贸>物流、海洋运输、海洋工程服务、互联网娱乐、物流网应用等行业和领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华西村的成功,引发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领导前往华西村进行考察学习。从华西村的实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我们的思想观念要不断前进,邓小平同志说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紧跟时代潮流,审时度势,把握好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学习借鉴,自主创新,放长眼光,及时做好未来的规划。发展才是硬道理。

华西村——天下第一村,做为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典范,使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更加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华西村视频观后感

(二)今天毛概课上我们观看了华西村的视频,华西村的事迹以前也是听说过的,但从来没有了解很多,看完了视频才知道华西村是那么的>幸福富饶,简直是超越时代的社会主义——华西原本是个江南小村,全村380户,1520人,0.96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千万分之一。但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如今村民住大房子,开小车子,房子都在400平方米以上,村里有小轿车400多辆,村民存款少的有100多万元,多的有1000多万元,摄像机、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等各种高档用品成为寻常之物。更可贵的是全村做到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余钱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就业,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看完视频,我们首先就是怀疑真有这样的地方,那简直是'人间天堂'嘛,然后就是羡慕,说嫉妒也不为过,要是我也是华西人该多好啊,可以在那儿幸福地生活工作,不用到未知混乱的社会上去打拼,可以有时间金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然这种好事是没有的,所以不得不打断想象,其实华西人有今天也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得来的,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眼红,而是看到它成功的背后蕴含的精神、原则、理念。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但是他们却不能像华西人那样几十年的埋头苦干。当然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有那华西人对时代的把握和对发展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这个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视频中有几点我感触很深,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说到创新,华西人那新与旧的结合就很让人眼前一亮。在华西村,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7级17层,高98米。虽然塔的形式是旧的,但华西人在旧形式下却把它建造成为的中国独有的金顶宾馆,它不但是为华西村年产数百万元利润的聚宝盆,同时还表达出华西人步步向上、欣欣向荣的豪迈精神。华西村地处华东,数百年来,锡剧、沪剧、评弹、黄梅戏在华西大行其道。然而华西村艺术团利用这些旧形式改编创作了《华西的桥》、《唱华西》等曲目,歌唱华西的好人好事,赞美艰苦奋斗带来的巨大变化,增添着华西人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再之,华西村的旅游也完美融合了新与旧,洋与土的理念,长城,天安门,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等等,令人发笑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它的成功。说起华西村搞旅游也是为了农村城市化,但他们没有像其他村一样把农村城市化理解成就是把农村建成城镇,而是这样想的:农村城市化就是要让城里人来我们这里花钱。真是个有创意的想法,让人不得不佩服,而事实也证明这种想法是效果显著的。

同时,华西人为了提高村民素质实行的物质鼓励和惩罚也是很有效的。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2000年,一次性为一家百岁老人户奖励30余万元。奖励是高额的,相对,惩罚也是高额的。有一段时间,村民的赌博之风很盛,村长吴仁宝为遏制这股歪风,果断用雷霆手段,在报纸上发布通告:如有人发现华西人赌博,举报有两万块奖金;如果发现华西村干部赌博,举报有一百万奖金。当然这些奖金不是村里出,而是罚那些赌博的人。重罚之下也就没有人去赌了。还有村里时常有人采花,开始时如果发现一次就罚20元,但那些人不在乎,一百块可以采五朵呢。过了几天,新政策出来了,采一次一万元,无人敢采。这是萝卜与大棒两手抓的典型。

为提高村民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华西人很重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华西村曾有一次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消息:如果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现一个村子像华西村一样,不是一个人富裕,而是全村人一起富裕,我们将给你一千万美元的奖金,并报销全部的路费。当然没有人来拿这个奖金,但是华西村的名声却更响了。同时华西村还把自己的村名和吴仁宝的名字作为产品品牌,其目的是自加压力,鞭策华西人只能搞好,不能搞坏。视频中吴仁宝老村支书就是穿了仁宝牌西服,全身上下一套一千多块,但是质量却可以与万元西服相提并论。

华西村的成功赋予了我们很多新思想,现在不是提倡什么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带领群众走向富裕,他们就可以借鉴华西村的成功经验,同时学习他们的精神,是村子富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要做长远打算。

现在大学生有的人没有认清这点,一毕业找工作就要月薪多少多少的,还要有提拔空间,最好工作几年后就成为一个还算富裕的人。他们不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都是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毕业后我们要认清现实,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不断增加新知识,不要想一夜暴富。只有韬光养晦,才能一鸣惊人。

拓展阅读:华西村参观观后感

为了看华西村,早晨4点多就起床了。以前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点,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它的富。今天就奔着看它有多富,踏上去华西村的旅途。

在观看整个华西村的过程中,我同学一直不断重复'好,真好!'而我也切实感觉到它的富:村头粉墙照壁,后为广场。广场上数十旗杆,飘扬着各种图案的彩旗,这是华西实业公司所属工业的标志,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产值数十亿,产品远销国外。西侧为出入华西村主道,千米大道,华西双桥,以及微缩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宛若巨龙,名'龙廊'.内设商业楼廊,有商场、剧院、会场、餐厅。大会堂富丽堂皇,不时向游人介绍华西情况;大餐厅可容千人同时用餐,村头村尾,有万米长廊贯通。

农民公园内有'鹊桥相会、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刘备点将、十二生肖'等塑像景点。鹊桥周围有五条牛,池中浮鳄鱼,以示居安思危。砖窑洞,是华西村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壁画有'毛主席住窑洞'、'薛平贵回窑'等,这是村干部的会议室,以示富了不忘过去。公园围绕'龙啸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庆耄亭、期颐亭'.华西人年届八十寿,即在'喜耋亭'设宴庆祝。到'期颐亭'便戛然而止,必须从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还有华西金塔,金牛等等,看到这里,不仅由衷的赞叹一句华西人真的很富。

华西不仅仅只有富,华西人告诉了世人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艰苦奋斗,善良淳朴,睿智进取,敢想敢做,敢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四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本质上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华西村的超常规裂变发展,根本动力就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技术创新,为经济高效发展提高提供基础。多年来,华西人不仅在生产经营上坚持质量优先,以优取胜,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坚持不懈抓创优、出优绩、争高效,不断扩大华西村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

1、始终保持优美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始终是华西人幸福追求的重要目标。什么叫村民幸福,吴仁宝认为就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砖,吃水用开关,雨天外出不打伞在华西早已成为现实。现在,家家住别墅,户户都是百万元户,华西村可以说是富甲天下。物质上富裕了的华西人同时也直接感受到精神愉快、身体健康的巨大福祉,这主要归功于华西村的优美环境。上世纪60年代华西人改天换地,不仅是为了争取稳产高产,而且是为了创造更加适宜人居的生产生活环境。80年代,华西人追求的目标是'三化三园亿元村','亿元村'是以'三化三园'为前提的,极可反映华西人的强烈环境意识。进入21世纪,面对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华西人再次把>环境保护放上突出位置,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吴仁宝老书记认为,'天下第一村',标准就是两句话,'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对美丽,他的定位是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为了进一步美化'五容',华西人2004年毅然关掉了年产值1.5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三家化工厂,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日处理能力上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被评为省级环保示范工程。同年5月,华西村专门成立了环保公司,对新加入的邻近村全面改厕改水,营造与华西村一样的鸟语花香,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今年3月,华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又顺利通过省级论证,农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将使华西更为增色,更为优美。总之,说到底,华西村发展至今,所走的实质上是一条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始终保持优良村风。华西村朴实文明优良风气的形成,是与华西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的。在华西,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淡季'和'旺季',也没有'低潮'和'高潮',是几十年的'一贯制'.华西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能够持之以恒,不仅得到社会公认,而且村民也热情接受,其关键在于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具有很强的华西特色。华西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可说是中国唯一,世界没有,她具体担负起全村'富脑袋'工程,也就是使全村村民思想纯净化、知识科技化,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农民的重任。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摒弃了过去政治思想工作'空对空'说教式的方法,采取了同村民生活、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做法,使思想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结果。'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由吴仁宝老书记亲自创作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都把大道理化成群众的口头语,有内容,有目标,成为大家都能操作的行为标准。华西村歌、华西的'荣誉馆'、华西艺术团的各类节目,时时提醒村民致富不忘共产党、不忘过去。华西村的'长寿亭''金水桥''双桥',处处教育村民看到桥、走过桥,不忘共同富裕是金桥;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对退休、多病老年村民,对遇有特发事情的村民等的家访,都赋予了崭新的、独特的思想教育内涵。这些都直接推动华西村由'老三无'(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发展到'新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

3、始终保持优质服务。'有难官当,有福民享',是华西村党员干部的根本行为准则。在多年前,吴仁宝就提出对村干部在村内不要称职务,而要称司机。因为干部是管人的,司机是为人民服务的。吴仁宝首先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早在70年代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华西村别墅改新换代好几次,环境一次比一次好,档次一次比一次高,他仍然住在70年代建造的小楼中。对华西村干部他也要求做到'三正、三平、三守',即'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守法、守约、守信誉'.也就是说要德才兼备。吴仁宝还说,'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要'对上抓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华西可以搞‘一村两制’,但决不搞‘一家两制’'等,这些都体现了老书记以民为本的思想品格。正是有老书记的示范带动,华西村的干部都能一专多能,都能既会当领导,又能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基层劳动

但最让我为之鼓掌的是,华西村党员干部不仅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华西村民服务,而且毫无保留地为全国服务,特别是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累计为中西部地区无偿>培训干部120多期上万人次。华西还先后在宁夏黑龙江两地建设省外华西村,不惜人力物力、精力财力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现又准备在江西吉安建设第三个省外华西村。华西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三不忘'诺言。华西村的所作所为告诉了世界什么才是农民,同时也给世界农民做了一个表率,农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农民应相信自己。

中国有这样一个华西村骄傲,我们农民因有一个华西村而自豪。

第五篇:华西村观后感

华西村观后感

信管102 杨家梅

为了看华西村,早晨4点多就起床了。以前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点,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它的富。今天就奔着看它有多富,踏上去华西村的旅途。

在观看整个华西村的过程中,我同学一直不断重复“好,真好!”而我也切实感觉到它的富:村头粉墙照壁,后为广场。广场上数十旗杆,飘扬着各种图案的彩旗,这是华西实业公司所属工业的标志,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产值数十亿,产品远销国外。西侧为出入华西村主道,千米大道,华西双桥,以及微缩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宛若巨龙,名“龙廊”。内设商业楼廊,有商场、剧院、会场、餐厅。大会堂富丽堂皇,不时向游人介绍华西情况;大餐厅可容千人同时用餐,村头村尾,有万米长廊贯通。

农民公园内有“鹊桥相会、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刘备点将、十二生肖”等塑像景点。鹊桥周围有五条牛,池中浮鳄鱼,以示居安思危。砖窑洞,是华西村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壁画有“毛主席住窑洞”、“薛平贵回窑”等,这是村干部的会议室,以示富了不忘过去。公园围绕“龙啸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庆耄亭、期颐亭”。华西人年届八十寿,即在“喜耋亭”设宴庆祝。到“期颐亭”便戛然而止,必须从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还有华西金塔,金牛等等,看到这里,不仅由衷的赞叹一句华西人真的很富。

华西不仅仅只有富,华西人告诉了世人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艰苦奋斗,善良淳朴,睿智进取,敢想敢做,敢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四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本质上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华西村的超常规裂变发展,根本动力就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技术创新,为经济高效发展提高提供基础。多年来,华西人不仅在生产经营上坚持质量优先,以优取胜,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坚持不懈抓创优、出优绩、争高效,不断扩大华西村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

1、始终保持优美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始终是华西人幸福追求的重要目标。什么叫村民幸福,吴仁宝认为就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砖,吃水用开关,雨天外出不打伞在华西早已成为现实。现在,家家住别墅,户户都是百万元户,华西村可以说是富甲天下。物质上富裕了的华西人同时也直接感受到精神愉快、身体健康的巨大福祉,这主要归功于华西村的优美环境。上世纪60年代华西人改天换地,不仅是为了争取稳产高产,而且是为了创造更加适宜人居的生产生活环境。80年代,华西人追求的目标是“三化三园亿元村”,“亿元村”是以“三化三园”为前提的,极可反映华西人的强烈环境意识。进入21世纪,面对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华西人再次把环境保护放上突出位置,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吴仁宝老书记认为,“天下第一村”,标准就是两句话,“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对美丽,他的定位是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为了进一步美化“五容”,华西人2004年毅然关掉了年产值1.5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三家化工厂,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日处理能力上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被评为省级环保示范工程。同年5月,华西村专门成立了环保公司,对新加入的邻近村全面改厕改水,营造与华西村一样的鸟语花香,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今年3月,华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又顺利通过省级论证,农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将使华西更为增色,更为优美。总之,说到底,华西村发展至今,所走的实质上是一条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始终保持优良村风。华西村朴实文明优良风气的形成,是与华西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的。在华西,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淡季”和“旺季”,也没有“低潮”和“高潮”,是几十年的“一贯制”。华西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能够持之以恒,不仅得到社会公认,而且村民也热情接受,其关键在于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具有很强的华西特色。华西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可说是中国唯一,世界没有,她具体担负起全村“富脑袋”工程,也就是使全村村民思想纯净化、知识科技化,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农民的重任。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摒弃了过去政治思想工作“空对空”说教式的方法,采取了同村民生活、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做法,使思想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结果。“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由吴仁宝老书记亲自创作的“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都把大道理化成群众的口头语,有内容,有目标,成为大家都能操作的行为标准。华西村歌、华西的“荣誉馆”、华西艺术团的各类节目,时时提醒村民致富不忘共产党、不忘过去。华西村的“长寿亭”“金水桥”“双桥”,处处教育村民看到桥、走过桥,不忘共同富裕是金桥;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对退休、多病老年村民,对遇有特发事情的村民等的家访,都赋予了崭新的、独特的思想教育内涵。这些都直接推动华西村由“老三无”(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发展到“新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

3、始终保持优质服务。“有难官当,有福民享”,是华西村党员干部的根本行为准则。在多年前,吴仁宝就提出对村干部在村内不要称职务,而要称司机。因为干部是管人的,司机是为人民服务的。吴仁宝首先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早在70年代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华西村别墅改新换代好几次,环境一次比一次好,档次一次比一次高,他仍然住在70年代建造的小楼中。对华西村干部他也要求做到“三正、三平、三守”,即“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守法、守约、守信誉”。也就是说要德才兼备。吴仁宝还说,“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要“对上抓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华西可以搞‘一村两制’,但决不搞‘一家两制’”等,这些都体现了老书记以民为本的思想品格。正是有老书记的示范带动,华西村的干部都能一专多能,都能既会当领导,又能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基层劳动

但最让我为之鼓掌的是,华西村党员干部不仅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华西村民服务,而且毫无保留地为全国服务,特别是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累计为中西部地区无偿培训干部120多期上万人次。华西还先后在宁夏黑龙江两地建设省外华西村,不惜人力物力、精力财力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现又准备在江西吉安建设第三个省外华西村。华西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三不忘”诺言。华西村的所作所为告诉了世界什么才是农民,同时也给世界农民做了一个表率,农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农民应相信自己。

中国有这样一个华西村骄傲,我们农民因有一个华西村而自豪。

下载华西村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西村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西村观后感

    华西村视频观后感信工院 电信10级 2班 庄武 2010508116毛概课上我们观看了华西村的视频,华西村的事迹以前也是听说过的,但从来没有了解很多,看完了视频才知道华西村是那么的幸......

    华西村观后感

    华西村观后感 青山遮不住,比毕竟东流去。梦魇般的十年文革已经过去,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轰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

    华西村导游词

    华西村走进中国华西村感受现代新农村我们华西村,成立于1961年。40多年来,华西村的发展形势还是吴仁宝老书记原来讲的那句老话——“既不大好,又不小好,一年更比一年好。”中央四......

    华西村发展史

    江苏华西村简介与介绍 华西村建于1961年,现有人口30340人,面积30平方公里。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为社......

    华西村学习心得(范文大全)

    华西村学习心得体会10月25号,在计局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以“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学习培训,聆听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报告,报告中讲到华西村率先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听后使我们......

    华西村简介

    华西村简介: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它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江南农村田园旅游中心,其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

    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学习借鉴华西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今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集团第一批组织的赴“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学习培训活动。华西村的发展史,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

    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学习借鉴华西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助推集龙经济社会事业科学跨越发展 ——华西村考察学习心得 朱健 2011年6月 今年6月,时值我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