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村敬老孝星典型材料(5篇)

时间:2019-05-13 14:3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村敬老孝星典型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村敬老孝星典型材料》。

第一篇:社区村敬老孝星典型材料

XX社区孝心记

——记XX社区张XX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敬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孝敬老人,爱护孩子,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个人的天职。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源;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自古孝文化就千古流传,倍受推崇,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在XX社区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儿媳当学张XX”,普普通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好媳妇的感人事迹。53岁的张XX是居住在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街道XX社区铁路北的一位普通妇女,初中文化,于1961年出生于赤峰市林东,为人善良孝顺、和亲睦邻。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 “事父母当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婆婆患有顽疾的漫长的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在年逾八旬婆婆的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料。

人们常说: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一样的”,张XX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谐、和睦、和美。虽然他们家三世同堂都挤在不足50坪的砖房里,但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过着知足常乐的日子。总结起来,他们就是做到了夫妻恩爱、关怀子女、孝敬老人这几点。张XX和她丈夫相识时,丈夫陆佰臣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好,公公去世的早,婆婆没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难,结婚时婆婆一分钱也拿不出来,办酒席的钱都是借的,结婚后他们夫妻俩只能和婆婆挤在小小的砖房里过上了简朴的日子,同时还要还结婚时欠下的债。张XX坦言,刚开始很不愿意与婆婆生活在一起,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多有不便,更何况房子这么小,人还这么多,尤其是她婆婆年纪大,性格极有个性,说话有时尖酸刻薄,很爱钻牛角尖,似乎少了一些农村老人的厚道、质朴,所以相处起来很不舒服。甚至后来她身怀六甲时,婆婆还总是在她面前吸烟,常常熏得她呕吐。生活中的琐事,由于观念上的差别,常常弄得张XX很烦心。例如:婆婆看上她的某样东西,会趁她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收起来,等到问到婆婆时她却一口否定,越是在着急时找不到东西越生气,时间长了张XX发现换一种心态就不生气了,而且体贴的她不愿让丈夫夹在中间不好做,渐渐地她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

在这个家里,有时候张XX不光是照顾老人、料理家务就罢了,更烦心的是丈夫兄弟姐妹多,谁家遇到点麻烦事都来找婆婆,本来婆婆自己照顾自己就很吃力,哪有精力再去管其它事,而丈夫更是得天天干农活,没有时间管,于是负担基本就落在她的身上了,比如:“东家长、西家短”。哪个姐妹生病了,她们丈夫上班工作忙,顾不上,张XX就得帮助送医院治疗,并定期去看望,尽可能地抽空帮助照顾孩子;大姐受儿媳妇气了,她也得到农村去帮助调和;二哥没工作,夫妻吵架了,没人管孩子她还得把孩子接来照顾;大哥住得较远,所以这些事自然也就远离了他。但张XX天长日久的言行,兄弟姐妹们都是看在眼里的,逢年过节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由衷的对张XX表示感谢,逢人就夸有个好嫂子、好弟妹。难能可贵的是:在她的付出和感召下,婆婆深深地体谅了她的用心,主动帮助她尽其所能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衣服、煮点饭等等,慢慢地她与婆婆相处地越来越融洽,越来越像亲母女,她在照顾婆婆方面也越来越精细。

张XX的婆婆年过八旬,总是犯老年人病,又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六个兄弟姐妹,惟有她和丈夫愿意照顾老人,因此,她一个人除了照顾丈夫外,更多的时间是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还得抽出时间料理家务、下田地干农活。当老人因为腰间盘突出症犯病下不了地、翻不了身时,因为身体不适而脾气烦躁,有时骂人,有时抽烟,但张XX从不埋怨老人,不怕脏不嫌烦,张XX都会不厌其烦地为婆婆买好药,关心照顾好她,认真的为老人擦洗身子,换洗衣服被褥。因为老人犯病时出不了房间,室内空气污浊,她只要有好天气,就为老人打开窗门,使空气流通,好让老人呼吸到新鲜空气。因为怕婆婆总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太过无聊,她只要有时间就陪婆婆聊天,为婆婆打开电视机,陪着婆婆一起看。因为婆婆牙不好,张XX每天为婆婆两个荷苞蛋是雷打不动的,用她的话说,老人年龄大了,凭的就是饭。她做饭的时候,总是想着老人,为老人多煮一会,让老人吃着可口,吃了好消化。夏天天热的时候,她为老人将电扇打开,对着墙壁吹(避免吹时间长了把老人吹的不舒服),好让老人的房间空气流动,降低室内温度;冬天,她怕老人冻着,为老人按时烧炕,还说“多亏了咱家有炕,要不老人就没法过”。久而久之,婆婆常念在嘴边一句话:“我儿媳妇比我这儿子对我还要好”。

在生活方面,由于张XX和丈夫文化程度都不高,家里也没正常的生活收入,张XX只能跟着丈夫种地,凭家里的几亩地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对于窘迫的物质条件,张XX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一直都以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为了这个家庭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平时,为了想给老人买点有营养的肉类、水果,又不想动用家里的每个月应该为孩子们存下的学费,张XX想了一个办法,她挨家挨户地去要他们不要的烂菜梗或是卖相不好、未成熟的小菜,然后成堆成堆地卖给养殖户喂猪,人家不愿意收,她便站那不走了,有时候一堆只能卖

一、两元钱,但是钱再少,她也很是开心能够做这种“无本买卖”;她还经常捡矿泉水瓶等能卖钱的东西收集起来,再统一卖给收废站。就这样,张XX能在不动用家里的正常开销的前提下,为婆婆经常补充营养,使现年85岁的老人不缺任何营养,身体也比较康泰。

张XX在照顾婆婆、料理家务、种地劳作的同时还为陆家抚育了三个儿女,至今日,两夫妻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张XX是个地道的传统女性,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没让丈夫操一点心,甚至在怀孕的时候她都一样照顾全家人的吃穿,还要下地干简单的农活。时光如梭,如今,张XX已步入中年,中年人是负担最重的,上有老下有小,哪头也忽略不了。孩子渐渐长大了,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儿女们能够健康成长,她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在孝敬父母方面,为儿女们做出榜样。在学习上,虽然她没有多少文化,不能帮儿女们温习功课,但是她时时勉励他们勤奋刻苦,常常陪读到深夜,成绩不好时,给以安慰,培养自信心,在她的感染下,儿女们心疼父母,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与此同时,她与丈夫更是一起拼命干活,努力挣钱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好让孩子们可以不必为上学而烦心。现在孩子们基本都已长大,大女儿已经上大学了,二女儿今年也考入了大学,在上小学的小儿子也聪明懂事,张XX总算是可以少操一些心了。

张XX的生活就是如此,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俸着婆婆、照顾着丈夫、抚育着孩子们,操持着一家的生活。困苦生活的压力不仅没有压垮张XX,反而给张XX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年迈的婆婆虽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在张XX的照顾下却很有精神,日子过得安详、开心;孩子们虽然从小困苦,但都优秀懂事;丈夫与她虽然因长年劳作而患有关节炎,每天活动量稍大一点,腿就疼痛难忍,但夫妻和睦。看着这些,张XX无比欣慰,因为她的家人都平安幸福,家庭和睦;这六口人住的不足50坪的老旧砖房是她的家,她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为之骄傲了一辈子的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渐渐地张XX的事迹在XX社区传散开来,她的品格赢得了乡邻和亲朋好友的称道,逢年过节,她的本家、乡邻看望老人的时候都说“看你把老人管得多好、多干净,女儿也不一定能照料的有这么好”,她自己却只是一笑,很谦虚的说“好啥,还不够好”。在她的眼中,婆婆就是自己的母亲。斗转星移,张XX坚持精心照料身患顽疾的婆婆,细心照顾操劳的丈夫,为儿女们撑着这个家。张XX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妇女的善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养老的传统。成为街头巷尾传诵的佳话,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孝顺媳妇,是儿女心中的好母亲,为所有XX社区的“老有所养”的家庭做出了榜样,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模范媳妇”、“孝爱之星”。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家庭不和 睦,那么,这个国家自然地说不上安定团结、兴国安邦,所 以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积极努力,为争创幸福文明的家庭而努力。“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张XX总结出一条经验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这样的家庭,使得我们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第二篇:孝亲敬老典型

做个孝顺的儿媳也是一种幸福

我叫曹玉梅,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影响造就了我朴实、独立、忠厚、善良的个性。2001年我被调到牟平区文化二中任教,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政治教师,第二年,我带着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的憧憬,嫁给了同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丈夫。婆家是一个平凡甚至有些贫寒的家庭,年迈的二老只有微薄的工资,家里有一个将婚的小叔子。但我没有嫌弃这个家庭,因为我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不管老人有没有给你什么,能不能给你什么,他们都是我的父母,都要对老人好,这是天经地仪的事。所以我坚信:我和我的丈夫一定会把这个平凡的家庭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小窝,让受了大半辈子苦的二老享受天伦之乐。

亲善产生幸福,孝敬公公婆婆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实。虽然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我总想着多花点时间陪老人说说话,多抽出时间带老人散散心,帮老人做些家务,多让公公婆婆脸上绽放笑容,心里多一些快乐。我们坚持每周周未回家看望父母,双休日陪在二老身边,给二老收拾一下家,打扫打扫卫生,买点儿老人爱吃的食物,做顿他们喜欢吃的饭菜,听着婆婆叨唠那些以前的事。节假日或老人生日时,给二老买上一件新衣服,尽量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我们有了现在可爱的女儿。在我们的影响下,女儿更成了公公婆婆的开心果,有了好吃好喝的,女儿总抢着给爷爷奶奶,还成天唱着:“世上只有爷爷奶奶好……”二老高兴地合不拢嘴。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我心里常有这样的感慨:“能

孝敬公公婆婆,给老人带来欢乐,对自己来说也是莫大的快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让这个温馨的家庭陷入了阴影当中。这几年学校都给老师做体检,07年我和丈夫商量,自己还年轻,身体不会出什么问题,可公公婆婆的年纪大了,应做一下体检,平时带他们上医院,公公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其实我清楚他是不舍得花钱,这次正好就机会,让他们去做一下检查。没想到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公公得了肝癌,是晚期,医生说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这个结果尤如晴天霹雳,我和丈夫都傻了,丈夫更是无法接受事实,差点儿失声痛哭。是啊,公公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今年才62岁,刚刚才开始享福了,却得了……最后,我们俩商量要对公公婆婆隐瞒真实病情,于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说:“公公肝上长了一个血管瘤,切除了就会没事。”看着公公疑惑的眼神,我笑着说:“没事的,你会长命百岁的”。回家后我们俩拿出了婚后积攒的两万块钱,带着公公到过烟台,济南等专科医院去看,每到一处都要想办法提前做好医生的工作,对公公的病情要进行保密。公公前后做了两次手术,钱花光了,我又四处去借,没有一丝怨言,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公公的生命能多延续一些时间,甚至是希望能看到奇迹的出现。

此时,我既要忙于工作,尽量不耽误学生一节课,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身体多病的婆婆,同时还要常到医院照看公公。照看期间,我经常把从丈夫那里听到的关于公公年轻时的一些故事说给大家听。公公年轻时当过兵,转业后当过车队队长,他帮助过很多人,是个口碑很好大家公认的的老好人,那些往事经常让公公引以为荣。说说这

些事可以让他在情绪上得到放松,情感上得到欣慰,我用这样的办法可以让公公多吃一口饭,多喝一口汤。说实话,刚开始我确实受不了,照看病人一宿,第二天要准时上班,我连口饭都吃不进去,但又想:可能我能为公公尽孝的时间也就在眼前了,能让老人安心满足的离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了。于是我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家里虽然钱不多,但公公想吃什么,不管多少钱我都不心疼。一次,医生说,癌细胞扩散的时候,病人会急剧消瘦,需要给病人多补充高蛋白,我二话没说,托人去买了二十斤鲜海参和几只甲鱼,顿顿熬汤。刚做完手术的公公不能起来吃饭,我和婆婆就轮流换班喂汤。这样一直坚持了几个月。手术后,公公婆婆坚持要回家住,但我和丈夫不放心,就硬把二老接回家中细心照料。手术也只是延缓生命的一种方法,病情并没有根治,随着病情一天天的发展,公公的脾气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女儿在家里蹦蹦跳跳或者大声说话,都会引起公公大发脾气,就连婆婆有时都看不过去。但这时候我并没有介意,因为对公公的病情我是心知肚明的,我一边为公公婆婆宽心,一边拉着不知所以然的女儿说:“好孩子,爷爷不是有意的,只是他的病还没有好,所以心情不好,等爷爷身体好了,还会用自行车带着你到河边钓鱼,但你现在要好好表现,安静一点儿,让爷爷好好休息,好吗?”可爱的女儿很明白事理,听我说完后,她悄悄地过去坐在爷爷身旁。此时,我看到了公公的眼里是湿润的。

人在病魔面前大多是脆弱的,公公的病情在手术完的8个月后急剧恶化,一向刚强的他一下子颓废了,虽然我们向老人隐瞒了病情,但实情大家都是不言而喻了。婆婆经常偷偷躲到角落里抹眼泪,身体也逐渐消瘦,这更是让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公公临终时,脸上留下了安详的表情。婆婆说:“虽然我们没有力量留住他的生命,但我们都感觉到了你爸他是满足的,儿女们都为他尽心尽力了,有这样的好儿女,他到了那个世界也会继续享福的。”

公公走了,留下了年迈的婆婆,婆婆在家里很孤独寂寞,常以泪洗面,为了减少婆婆的痛苦,我做通了婆婆的工作,让她跟我们住一起,这样照顾起来也方便。婆婆肾功不好,需长年服药来保养,从公公去世以后,她的记性越来越差,我每天要按时把药拿到她手里,看着她服下。并经常跟她唠唠家常,说说单位里的人和事,让她慢慢淡忘失去老伴的痛苦,婆婆的脸上渐渐地恢复了以往的笑容,体重也渐渐的增加。

去年,小叔子有了对象,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但我发现婆婆经常暗自叹气,甚至还偷偷抹眼泪。这是怎么回事?晚上,我跟丈夫说起了这件事,也说出了我的疑惑。最后,我们有了答案:小叔子快结婚了,还没有房子,婆婆肯定为这事犯难。这可怎么办?买房子是大事,没有20万连二手房都别想。可哪来的钱呢?但小叔子也不能不结婚呀……经过我和丈夫的再三考虑,最后决定:买房子,我们买,贷款买,把我们的房子低价转让给小叔子,等他有能力 的时候慢慢偿还。因为我们有单位,能办公积金贷款,而小叔子工资有限,无力偿还贷款,所以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当我们把想法告诉婆婆和小叔子时,他们开始都反对,我知道:他们是不想再拖累我们。但这房子一定要买,只要能让老人高兴,能帮老人解决困难,自己再苦再累也不后悔。我们经过东拼西凑交了首付款,房子买下来了。婆婆再也没有了叹息,她老人家只是在我面前经常重复这样的话,“玉梅,不是说好听的,我和你爸这辈子没生过女儿,但从你嫁到我们家来,我们不仅有了一个好媳妇,还多了一个好女儿。”听着婆婆欣慰而满足的话语,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这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要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在工作中,我是学生的政治老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我要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一批批学生诠释着“什么是孝敬、怎样孝敬父母”的问题。在家里我是妻子、母亲、女儿、儿媳,我会无怨无悔地去以实际行动去担负起“孝敬老人”的责任。孝敬就是一种“感恩”,感谢父母之恩,因为他们生养和教育了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孝道,动物尚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我们人呢。同样在感恩的过程中,我们也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孝敬老人不需惊天动地,而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我会继续用自己的孝心去温暖老人的心田,用平凡的爱诠释着媳妇的孝心与责任,因为孝敬老人也是我的幸福。

第三篇:敬老孝亲典型材料

平凡的事迹演绎人间真情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金星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十三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李文珍,是一位有口皆碑孝亲敬老的好儿媳,她的勤劳、善良、孝顺和高尚的情操广为传颂。因此,近年来多次被镇、县有关部门评为“敬老孝老”道德模范。

2000年4月,21岁的李文珍与同村小伙刘忠贵结婚。刘家姐妹3人,丈夫是唯一的儿子,也是排行最小的一个。2002年儿子出世,一家五口过的美满幸福、有滋有味。不幸的是2003年,公公突然患上了脑出血,经开颅手术有幸得以存活,加上多年老风湿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婆婆早些年也患有风湿病,2004年也患上了脑出血,经诊断出血点渗入脑髓,已不能实施手术,保守治疗后还是落了个偏瘫,这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走路也成了问题,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们夫妇身上。

刘家是农村最普通不过的家庭,除了靠种家里的12亩地,想出外打工都难以脱身,刘忠贵农闲时只能用三轮车找点零活儿补贴家用,而家里的一切就都靠李文珍一个人了。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顾公婆的生活起居,还要下地干活。为了能照料公公、婆婆的生活,李文珍每天给公公、婆婆做好饭,端到炕上,再下地干活,回来后还得料理家务,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公婆病情严重的时候,李文珍就一勺一勺地喂饭,每日按时按量地给老人服药。婆婆是个特爱干净的老人,李文珍就时常把两位老人的行李进行拆洗,衣服也是常洗常换。为使老人身心健康,她经常给他们洗脚、剪指甲,天气好的时候,她和丈夫就把卧床的公公、婆婆抬到外面晒太阳。多年来,卧床的公公、婆婆从未生过褥疮,没长过痱子。为了让患病的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情,她经常和公婆聊天,交流感情,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总是先和老人商量,婚丧嫁娶、礼尚往来都先征求公婆意见,公公自从手术后不但情绪低落,而且耳背,总好挑个事儿,她从来不厌烦,一遍一遍的解释,直到公公听明白为止。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她还是隔三差五就到集市上买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为他们改善生活,而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如此精心的照料,感动得公公热泪盈眶,婆婆心疼地抓着她的手说:“文珍啊,我亲生的姑娘都没有你这样孝顺,你比我亲生的还亲呀!”她说:“我姐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老人,不能经常回来照顾您,您就把我当做老姑娘吧,有什么照顾不到的地方,您就说话,千万不能拿我当外人”,她的大姑姐们每次回到娘家看到老人被弟妹照顾的这么好,感动的不知说啥好,只要回到娘家都先和弟媳妇亲近一番之后才进屋看自己的父母。姐姐们经常说:“我弟弟真是命好,能娶这样的媳妇,是两

位老人前世修来的福哇!这个家真是难为你了,姐姐们打心眼里感谢你”。李文珍却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谁都有两层父母,你们在不在家都尽管放心,我绝对不会让老人们受到任何委屈”。人常说“闺女是妈的贴身小棉袄”,李文珍却是婆婆公公的贴身小棉袄。正是她对公婆细心呵护、百般照顾,才使重病多年的两位老人活到今天。她虽为媳妇,胜过亲女,做饭总是先问问婆婆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逐渐两位老人的身体日益健康,婆婆能用右手使勺吃饭了,公公也面色红润,心情格外愉快,再不像以前那样爱挑个毛病了。

她常说:“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敬老孝老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啥了不起的。”多朴实的语言哪!

在深入金星村走访后,我们感到:一个人孝敬长辈并不难,难的是多年如一日。俗话说的好“病久床前无孝子”,这么多年来,她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关心、孝敬公婆,尽一切努力让老人开心,让老人感到生活的快乐,此举虽谈不上惊天动地,但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如今,公公婆婆已经近七十岁了,由于她的悉心关爱,看得出来,两位老人对晚年生活充满着更多的期望和憧憬。

第四篇:孝星典型事迹

照顾痴呆老母 不悔贫寒一生

在渠江河畔的滨河路上,在马鞍山上的林荫小道里,我们时常会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搀扶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散步的身影,在夕阳下慢慢远去……

看着这温馨感人的一幕,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是一位得病十多年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身着朴实的中年夫妇是她的儿媳,儿子是农业局职工阿斌,媳妇小兰为照顾老母已弃业多年。

1983年7月,阿斌从达县农校毕业分配到农业局工作。当时,母亲在镇搬运站当搬运工,父亲在外打零工,一家人收入还算富裕,住着搬运站的公房,过着平静的生活。很快,几年过去了,阿斌成为了单位的技术骨干,优先获得了购买单位公房的权利,1987年花了几千元从单位买了一套六十多平米的住房。同年,娶了一位漂亮的媳妇,生了一个女儿,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1989年母亲曾经工作的搬运站(集体企业)解体,母亲的生活费断发,父亲得癌症不到半年就去世,父亲的去世对母亲打击很大。孝顺的儿子阿斌很快发现了母亲的变化,决定把老母接来一起住,尽尽自己的孝心。漂亮的媳妇没有工作,可爱的女儿也要用钱,一家人的支出全靠一个人几百元的工资收入,入不敷出。生活的重担全压在阿斌一个人肩上,面对生活的压力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面对妻子的冷落,母亲的沉默,年轻的阿斌凭着一腔热血,决定停薪留职下海经商。1990年3月,阿斌开始在商海打拼。几年来,他开过歌舞厅,搞过养殖业,但年轻的他缺少创业经验,在商海中屡战屡败,用尽积蓄,欠下了外债。阿斌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面对巨额债务,他选择了卖房还债。不久,妻子不忍生活的清贫,丢下女儿离他而去。

1995年,阿斌回到单位上班,带着老母和女儿租房度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母变得沉默寡言,丢三落四,记忆力一天不如一天,家务活一点都干不了。阿斌除了上班,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和老母。他时常想到:老母用苦力把自己养大,日子再难过,我也不能抛下老母亲,我一定要给老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母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2000年4月份的一天傍晚,6点钟了,阿斌做好了晚饭却不见母亲回家吃饭。心想:这可能是母亲看热闹,忘了回家。6点半,7点还不见老母的身影,阿斌有些坐不住了,招呼女儿先吃,自己出去找找。阿斌先到了老母常去的遂洞口和附近的街道,一直不见老母的身影。心想:是不是老母已回家了呢?回到家里,只见女儿一个人坐在桌旁,一口饭也没吃,哭着要找奶奶回家一起吃。时间已8点半了,这可急坏了阿斌和女儿,爷俩骑着自行车满城找,找遍了渠城的大街小巷。直到晚上近十一点,爷俩在离家两公里多路的长青路找到老人家,可爱的女儿抱着奶奶大哭一场。阿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着老母到大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知:母亲是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

从此,女儿变得更懂事了,老母却一天不如一天。孝顺的女儿有空时,常常帮奶奶洗脚、洗脸、梳头。老母却是以前偶儿犯的事,现在是经常在犯。如:才吃了饭,她却问怎么还不吃饭;给她洗脚,她却说才洗了脚用不着洗了(本来就没有洗);说外面天气炎热,穿一件薄衣就可以了,她却要争着穿个两三件,说怕感冒多穿两件好些。一日三餐,她找不到吃饭时间和份量,要定时定量。对个人卫生、日常用品使用,象个两三岁的小孩一样,没有人监督和协助,一个人单独完成成了难事。最让阿斌犯难的是母亲出门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生活中,隔三差五都能看到阿斌找母亲的身影,同事的小儿子看到了常说:“老蝌蚪又在找妈妈了”。母亲找不到回家的路时,被好心的朋友、同事遇到,送回家也成了常事。多年来,阿斌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迈的母亲,忙里忙外,从不嫌脏不言累,从未向单位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好心人多次主动提出给阿斌再找个老婆,却都被阿斌婉言谢绝,说:如果再找一个的话,只能给别人带来负担,自己却没有给别人幸福的条件。看到老母的病情日益严重,生活已不能自理,再加上女儿又要上高中了,说什么也不能影响女儿的学业,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阿斌同意再娶一个妻子。2004年,经人介绍,阿斌娶了现在的妻子小兰。婚后夫妻俩商量好:阿斌继续上班,妻子辞退工作在家照顾老母。在邻居眼里:媳妇小兰善良、贤惠,很会照顾老人。认识的人都说老人的命好,娶了一个能干的媳妇。生活中夫妻俩互相谦让,阿斌为让妻子不至于累坏身体,常常在下班后承担了大部分家务,生活过得平静而温馨。给母亲穿衣、喂饭、洗脚、洗脸成了夫妻俩每天的必修课。晚上,夫妻俩照顾母亲吃完饭后,还常带母亲到滨河路、马鞍山转路,回到家里还得小孩般地哄着母亲直到睡去。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这里被阿斌夫妻俩用十多年时间给砌底否定了。阿斌常说:为了母亲,我无怨无悔!

一晃十年过去了,似乎一切都在改变,唯有没变的是阿斌那颗善良的孝心。阿斌一家依然租住着一套不足60平米的房子,领着每月二千多元的工资,带着痴呆的老母生活,不离不弃。夕阳下,夫妻俩搀扶着老母一步一步地前行着,他们的生活依然平静而幸福!

渠县茶果站(陈建)

第五篇:敬老“孝星”王小平先进事迹

哈场敬老“孝星”事迹材料

王小平,女,52岁。从2000年开始,父亲就与其生活在一起,至今11年。家有一女,现年25岁,毕业于集宁师专,在东乌旗幼师学校实习。

2001年,爱人与母亲相继去世,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而这之后在2006年又下岗,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仅仅是父亲的退休工资、生活补助费及母女两人的低保。父亲今年76岁,身体一直不好,检查患有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炎。曾外出就医,但昂贵的费用实在负担不起,还要供女儿上学,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她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照顾父亲,父亲每天的饮食起居她都悉心照料,饮食上,饭菜不仅要做到可口,更要易于消化,那些偏凉偏辣的食物她都尽量不让父亲吃。父亲的衣服也要定期换洗。父亲的年纪大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也会让他卧床不起,她会给父亲及时去拿药,给父亲按时喂药,父亲怕她累,她每次都会笑着告诉父亲放心没事的。

物质上对老人的照顾是必要的,精神上对老人的关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两点王小平都做到了,平日和老人在一起看电视,她一定给老人选他爱看的节目,并且陪他一起看。另外,还鼓励父亲多出去转转,多与邻居的老人拉拉家常。老人心情上愉快了,精神就不空虚,他对生活就会有热情。“笑一笑十年少”老人精神饱满,对身体状况十分有益处。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更能诠释“孝敬”这两个字。老人正是需要点点滴滴,二十年如一日的关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关爱老人,日月积累,也就做了一件孝敬老人的大事。

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王小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滋润老人的心田,她的孝心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艺术”,感染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她是快乐的,因为她以孝敬为乐;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的爱在传递着人间的温情,回馈她的是理解和关怀,她为子女树立了榜样,让爱世代相传。王小平这种可贵的行为,于平凡中见伟大,弘扬了社会孝心孝行的风气,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下载社区村敬老孝星典型材料(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村敬老孝星典型材料(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敬老孝星王xx先进事迹

    孝 行 无 价 -----xx社区居民王xx先进事迹 我叫王xx,回族,生于1958年10月5日,现年52岁。于1977年7月在xx一中就读完高中后,响应党的上山下乡政策,于9月到xx大队下乡锻炼,四年后,在1......

    国旗下讲话——敬老孝亲星

    国旗下讲话 范秦秦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四二班的范秦秦,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敬老孝亲星。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由一根布带引发的明理尽孝的故事。浙江磐安县冷......

    敬老孝星领导讲话(共5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表彰我区在全区首届“敬老孝星”评选活动中获得“孝星”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藉此弘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与关爱。首先向荣获......

    高楼村孝赡敬老协议书

    高楼村村孝赡养老协议书 被赡养人姓名父亲: 母亲: 赡养人姓名子女: 子女: 子女: —— 百善孝为先,中国有尊老,敬老及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父母有养育子女之大恩,子女应该有赡养......

    XX村XXX孝星事迹

    XX村XXX孝星事迹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XX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我们学习的榜样。 XXX,今年X岁,家住XX镇XX村,夫妻二人带......

    金巢社区“孝星”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彰显人性光辉——记金巢社区陈敬恋事迹每艘航船都有停泊的港湾,每段人生的旅途都有依靠的驿站。家,是人生旅程最初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每一份快乐与温馨,都渗透在这小小......

    孝老敬老

    孝老敬老 四年级一班向阳花班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

    孝亲敬老(范文模版)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评选登记表主要事迹XX现年66岁,育有两儿一女,随进城务工儿女租住在XX社区,自入住XX社区后与邻里友好相处。XX居住在XX老人楼上,在了解到老人已经九十多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