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保先进事迹
XX社区低保工作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和政府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开展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以来,我们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社区干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让每一户困难家庭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现结合我社区实际,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城区中心,东至鼓楼北路,西至环城河,北至大庆西路,南至国庆西路。辖区总面积近1.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常住户人,其中64户117人享受城市低保。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要求
为确保社区低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们XX社区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推进城市低保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开展城市低保工作之初,社区便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成员,由XX同志任低保工作专职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认真学习了《XX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安排布臵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让市民了解、懂得低保政策是做好低保稳定工作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经常利用社区专栏对低保政策、申请条件、保障标准以及工作进度进行张贴公布,同时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等阵地直观地向市民宣传低保政策;另一方面,我们要求社区干部入户宣传,确保城市低保这项惠民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辖区群众知晓城市低保相关政策、程序及规定,积极争取辖区群众对城市低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
(三)狠抓政策执行,做到应保尽保
根据《XX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准确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我们采取“看、访、核、评、定”的办法,对申请低保的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入户调查核实。看就是到申请人员家中实地察看,从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上直观感觉家庭的经济状况;访就是到周围邻里或原工作单位进行调查走访,掌握其家庭详细收入情况;核就是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到有关部门进行核实;评就是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对申请人员进行民主评议,广泛争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实行阳光操作;定就是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和居民群众的意见,由街道办进行初审确定上报人员,经过张榜公示后进行确定。
(四)严格制度执行,实行动态管理。
在城市低保办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居委申报、相关部门出证、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规范操作。自10以来,我们对已纳入低保的居民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低保户家庭生活状况,对于那些由于临时性下岗、失业等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纳入非常补户,坚持一季度审核一次;将老、弱、病、残,家庭收入一般没有多大变化的低保对象列为常补户,做到半年审核一次;经调查核实,对家庭收入增加且超过低保标准的,停发低保金,退出保障范围。
(五)强化档案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为加强对城市低保工作的管理,提高低保工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我们建立了社区居委会低保档案,档案中分别有调查表、审批表和个人提供的一些证明材料,档案资料按年度进行装订成册,档案中能够随时查阅低保对象情况,为复审核查提供有效依据。
(六)实施爱心工程和帮抚工程,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2010年,我们社区的封玉珍无儿无女,年老体弱,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中经济极为困难,社区干部在走访中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主动上门办理低保手续,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关心低保弱势群体,我们社区低保户张继红,身患尿毒症,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多处举债,家中生活极为困难,已经无法拿出钱继续治疗,陈金芳准备放弃治疗,在家等待死神的降临,社区干部何玉娟获悉情况后,主动到市妇联、镇政府、街道、学校、关工委和慈善机构联系,为她求得捐款和资助12000元给予治疗,以延缓生命,她捧着社区干部送来的钱,含着眼泪激动地说:党和政府给了我生存的希望,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我要努力的活下去。
针对以往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必须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领导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低保工作。
1、加强对低保政策的宣传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居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在居民群众中广泛宣传低保政策,提高居民群众对低保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加强对从事低保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事低保工作人员对做好低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使他们认识到:做好低保工作是在为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作贡献。从事低保工作的人员要自觉加强学习,要吃透、领会、掌握好低保政策,对居民群众的咨询要做到百问不厌、百讲不烦,认真宣传讲解低保政策,让更多的居民群众了解和掌握低保政策,使低保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程序。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低保对象家庭财产收入核定评估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务实的原则。在统一政策下,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不漏保。要坚持透明公开,接受监督的原则。建立三级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要坚持家庭财产和收入状况相结合的原则,对申请低保人员的家庭财产和收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不能单纯地看现在的暂时收入,还要结合过去以及家庭财产和实际消费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低保对象的准确性。二是建立跟踪调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已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要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家庭人员和收入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申报审批制度。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要由居委会进行调查初审,张榜公示。街道办事处进行复审,进行二次张榜公示。民政局进行审核批准,进行三次张榜公示。要坚持三不批原则,即:不符合条件的不批;手续不健全的不批;居民群众有反映的不批。
3、帮助低保对象增强自我保障能力。从长远看,要使低保对象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要以发展社区建设为契机,优先照顾低保对象,制定并贯彻落实好各项优惠措施,促进其尽快就业,增强自我保障能力。同时,要抓好低保对象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经常组织低保对象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性活动,使其回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使低保工作摆脱目前只进不出的局面,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低保对象自我保障能力。
4、建立有效的工作队伍,提高低保工作水平。低保工作涉及到整个社会,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无论从人员素质上,还是专业技能上都需要充实和提高,需要建立一支有效的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建立低保工作的专门机构,增加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基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网络,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加做好低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城市低保是一项处在发展中的全新的社会救济工作,其领域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我们将与时俱进,不负众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O一0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低保员先进事迹(低保)
这里荡起的温暧更贴心
──记**镇低保员**同志先进工作事迹
**镇低保员**同志从事低保工作几年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色的要求鞭策、激励自已,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自已精湛的业务,务实的作风,热情的服务,敬业的精神,赢得群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让低保制度这一民心工程惠及群众,深得人心。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区民政先进工作者”。
强素质,勤做业务骨干
低保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定工程,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德政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低保工作人员素质的好坏是严格政策、规范管理的关键。作为一名低保员,她知道自已的工作任务就是让真正困难的城镇居民享受低保待遇,把党的温暧送到最需要的人群,做低保人员的知心朋友,帮助、鼓励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她坚持自觉学习,认真钻研业知识。每次培训会上她的学习笔记本总是记得密密麻麻的,回到单位后挤时间重温、自学《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教程》和有关政策文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勤做政策内行人,业务骨干。
广宣传,乐当低保政策传播人
为了使低保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她勤做宣传排头兵,积极争取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低保政策一个星期。利用休息时间四处搜集资料,主办宣传栏4 期。因为下岗职工下
岗后单位没有固定住所都分散在村组居住,因此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跑遍全镇村村组组,走访贫困城镇居民,耐心地向人们宣传、解释低保实施的意义、准入条件、申请方法和审批程序,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低保政策宣传氛围。转作风,乐当低保对象的贴心人 “我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替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清晰地认识到自已的职责,她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由执法管理型向民主服务型转变,微笑服务,上门服务,依法办理,规范管理,用一片爱心温暖低保户。做低保对象的知情人。为了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不论是原低保户,还是新申请低保的对象,她都要定期入户调查,绝不因路途遥远或天气恶劣漏查一户,对每一户的人口状况,居住条件,屋内陈设,经济收入等都逐一核实,同时还通过邻里走访,社会调查,对该户进一步核实。对不符合享受低保的申请户当面耐心解释清楚,让其心服口服;对有意隐瞒,企图钻空子的申请户给予批评教育;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户则详细告知所需的全部手续和需要补充的有关证明材料;对有特殊困难的就上门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几年来,她走村串户,深入城镇贫困居民,建立起一套详实、完善、高标准的低保档案,并实施跟踪管理记载。自已也对全镇低保人员资料如数家珍。做低保对象的贴心人。低保人员是弱势群体,为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主动和他们交朋友,把好事做好,做细,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一次偶然机会她了解到企管会一女下岗职工丧偶多年,单身一人照料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自已又身患红斑狼疮,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困难,但由于不了解政策,一直没有申请低保这一情况后,没有坐视不管,而是主动上门宣传政策,着手入户调查,并特事特办,立即帮助其办理手续,上报区局审批。后来还隔三差
五到该低保户家中和她交朋友,交心谈心,帮助该低保户解决家庭实际困难。该低保户逢人便说:“多亏了共产党雪中送炭,帮我走出生活的困境,摆脱了心灵的阴影。”
做低保政策的把关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治性强,政策性硬,只有满足非农业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你生活保障标准这两个准入条件,才能进入低保大网。在工作中,她严格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湖批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操作,一是严格申报审核程序。为方便城镇贫困居民,设计了低保申报审核程序流程图,实行阳光操作,实行三榜定案,做到三公开。即受理申请入户调查后公示第一榜,镇政府初审后公示第二榜,区局审批后公示第三榜。公开政策、公开对象、公开审批程序。并在水泥设备厂设立公示栏。让群众一目了然,切实参与管理和监督。二是对低保对象实行跟踪管理,动态掌握他们的收入变化,为便于管理,她按照长期保障、相对稳定、明显不稳定把低保对象分为三类,分类造册,贴上红、黄、蓝标签,对重点对象确定项目跟踪管理,坚持定期入户调查,入户复查和续保申请登记制度。
做低保政策的铁面人。低保只是临时救济,经济状况好转的一些低保户却将其当作“福利”,不愿退保。**常常遇到这类情况,她总是严格低保政策,铁面无私,同时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某低保户的一对儿女读书毕业外出打工,家庭生活好转,不再符合低保标准,但他故意隐瞒实情不报,还多方找关系托**的亲戚说情,希望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她坚持原则,铁面无私,“国家的保障金应该真正用到最需要的人群身上”。结果该对象说情不成,反而被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嘘寒问暧的关心感动,主动办理了退保手续。从事低保工作几年来,她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用自已的实际行动,保障了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温暖了贫困城镇居民的心,为保持汀祖镇社会的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自已的努力。**镇低保站2006年4月6日
第三篇:惠民门社区低保工作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惠民门社区低保工作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广润门街道惠民门社区位于南昌市中心的孺子路西段,辖区面积约0.065平方公里,属老城区纯居民社区,有1682户居民,5686人,其中有近700户居民家庭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也就没有固定的收入。因此,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较多,社区现有98户享受低保,享受人口279人,月发放低保金额26082元。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我们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社区干部开展“四百”活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让每一户困难家庭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救助政策
结合本社区的情况,于2004年10月成立了社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社区民政专干、社区片警、驻地单位部分代表以及居民代表等担任成员。由聂承辉同志担任专职低保管理人员。社区配备了计算机,使用了低保信息软件。形成社会救助体系,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家庭备案制度,城市低保工作监督制度以及低保台账,完善社会救助各项制度以及工作职责,落实了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帮扶、生活救助、残疾帮扶、社会互助、司法救助等方面社会救助工作的各项政策,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二、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根据《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第100号令》和《南昌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已经纳入低保的居民按照常补和非常补分类进行动态管理。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申请,审核和资金发放程序,低保资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准确,手续办理及时。根据低保户家庭生活状况,将那些老、弱、病、残,家庭收入一般没有多大变化的低保对象列为常补户,现有32户;对于那些由于临时性下岗、失业等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纳入非常补户,现有66户,坚持对“常补对象”每年审核一次,对“非常补对象”半年审核一次。为此社区建立了低保政策和低保对象审核情况公布栏,坚持申请名单,审核名单,审批名单“三公布”。全年未发生集体上访事件和低保工作违法、违纪现象。
低保工作政策性强,事关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区稳定,是群众最关心的也是最敏感的。我们严格遵守低保管理条例,按照低保办理的程序做好低保工作。在做好社区居民对低保问题的咨询、申请等工作的同时,做好低保年审工作,经调查核实,收入有变化的,对低保金进行调整,做到应保尽保、应出尽出。对于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居民严格按照低保申请的程序来办理;对于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社区居民,坚持原则并向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工作,做到不错保、不漏保,按规定列支城市低保金并足额到位。低保补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贪污截留、挤占、挪用低保金现象,确保低保对象按足额领取保障金,维护社会的稳定。2004年元月至今新增6户、享受人口13人、保障金
1197元;退出18户、享受人口57人、保障金4054元。去年根据省、市低保政策调整,低保家庭超生人员可以纳入低保,我社区共涉及25户家庭、新增享受人口26人,新增保障金5053元。
低保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申请户的调查工作由低保评议小组成员共同进行,低保工作中引入监督机制,建立了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明细表,低保政策,申报、审核、审批程序上公布栏,实行低保对象、低保标准、补差金额“三公开”,做到不徇私舞弊,积极发挥社区低保户志愿者的作用,做好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回报社会的公益性劳动工作,服务社区居民。做好低保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工作,支持鼓励再就业。
三、多种形式、多个方面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党和政府的低保政策,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当遇到特殊情况时,部分困难户没有承受能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救助,我们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帮扶相结合。
一是医疗救助。对辖区内生活困难且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员进行了摸底登记,并发放医疗救助卡,年人均救助医药费200元,共救助了32人,救助金额达6400元。同时社区与医药厂商共同开展医药救助活动,做到临时救助与长效救助相结合。
二是助学救助。对辖区内小孩就学困难的家庭进行登记,社区低保户中共有子女就学的60户、72人,其中就读九年义务教育39人,社区积极与其就读的中小学联系,将“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再就业救助。低保政策是国家给予最困难居民群众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补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保户生活上的困难,就业才是解决低保
户生活困难的唯一出路。我们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摸底登记,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为他们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协助办理小额贷款,多方介绍他们再就业。一是将社工区内的保洁等岗位腾退出来从事给他们安排工作;二是组织家政服务,成立了巾帼家政服务站,组织下岗居民开展家政服务。原享受低保人员中张发、喻小全、曾秋英、陈福荣等12人已经实现了再就业,家庭收入比较稳定,已经超出最低生活保障线,自愿退出低保。
四是生活救助。当低保户遇到特殊情况时,大多没有承受能力,需要社区的帮扶,社区组织党员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的宗旨进社区”和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奉献爱心、扶贫济困”等主题活动,同时联系省高院党员与社区低保户进行结对帮扶,社区巳有38人结对帮扶了85人次。为6户困难居民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共计1200元。
五是残疾帮扶。社区现有残疾人28人,为了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免费为3户肢残低保户送去了机动代步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及时为他们办理低保待遇,现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的占社区残疾人总人数的90%。我们还与江西师大瑶湖新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将社区作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助残服务,走访慰问辖区内的残疾人、为他们打扫卫生等;每周六下午还派两位同学免费帮助辖区残疾困难户胡福香的儿子补习两小时的英语等功课。
六是住房救助。依据政府制定的廉租房制度,对辖区缺房户进行摸底调查,按政策帮助申办廉租房,社区低保户中缺房的现有8户,其中有2户已经住上了廉租房,其他正在办理之中。
七是社会捐助。2003年 8月9日,成立全省首家救助城市困难群众的“爱心超市”。在“爱心超市”里,捐赠者可以随时将自家闲置的各类生活用品捐入“爱心超市”。生活困难的居民若有什么需要的话,只要向社区居委会打个申请报告,经过核实批准后,就可以到“爱心超市”里免费挑选自己所需物品。如果“爱心超市”里一时没有所需物品,社区居委会则在辖区贴出通知,发动大家临时捐赠。爱心超市”开张至今以来,共收到捐赠的物品三千余件,直接受益二百余人.这一举措为社区群众的捐赠开辟了一个畅通的渠道,构筑了“资源共享、双向服务”的良好机制,更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树立了文明新风。
八是司法救助。社区将“三官两员”进社区活动引向深入,针对辖区贫困户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援助活动,进行司法救助。2004年8月,家住17栋的残疾人低保户樊桂兰,丈夫离家出走好几年,抛弃了妻子和儿子,樊桂兰想办理离婚手续,社区干部及时与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无偿为她提供了法律援助,节省服务费用近500元。
我们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信任度,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做好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为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惠民门社区低保工作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惠民门社区低保工作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广润门街道惠民门社区位于南昌市中心的孺子路西段,辖区面积约0.065平方公里,属老城区纯居民社区,有1682户居民,5686人,其中有近700户居民家庭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也就没有固定的收入。因此,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较多,社区现有98户享受低保,享受人口279人,月发放低保金额26082元。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我们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社区干部开展“四百”活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让每一户困难家庭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救助政策
结合本社区的情况,于2004年10月成立了社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社区民政专干、社区片警、驻地单位部分代表以及居民代表等担任成员。由聂承辉同志担任专职低保管理人员。社区配备了计算机,使用了低保信息软件。形成社会救助体系,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家庭备案制度,城市低保工作监督制度以及低保台账,完善社会救助各项制度以及工作职责,落实了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帮扶、生活救助、残疾帮扶、社会互助、司法救助等方面社会救助工作的各项政策,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二、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根据《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第100号令》和《南昌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已经纳入低保的居民按照常补和非常补分类进行动态管理。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申请,审核和资金发放程序,低保资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准确,手续办理及时。根据低保户家庭生活状况,将那些老、弱、病、残,家庭收入一般没有多大变化的低保对象列为常补户,现有32户;对于那些由于临时性下岗、失业等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纳入非常补户,现有66户,坚持对“常补对象”每年审核一次,对“非常补对象”半年审核一次。为此社区建立了低保政策和低保对象审核情况公布栏,坚持申请名单,审核名单,审批名单“三公布”。全年未发生集体上访事件和低保工作违法、违纪现象。
低保工作政策性强,事关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区稳定,是群众最关心的也是最敏感的。我们严格遵守低保管理条例,按照低保办理的程序做好低保工作。在做好社区居民对低保问题的咨询、申请等工作的同时,做好低保年审工作,经调查核实,收入有变化的,对低保金进行调整,做到应保尽保、应出尽出。对于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居民严格按照低保申请的程序来办理;对于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社区居民,坚持原则并向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工作,做到不错保、不漏保,按规定列支城市低保金并足额到位。低保补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贪污截留、挤占、挪用低保金现象,确保低保对象按足额领取保障金,维护社会的稳定。2004年元月至今新增6户、享受人口13人、保障金1197元;退出18户、享受人口57人、保障金4054元。去年根据省、市低保政策调整,低保家庭超生人员可以纳入低保,我社区共涉及25户家庭、新增享受人口26人,新增保障金5053元。
低保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申请户的调查工作由低保评议小组成员共同进行,低保工作中引入监督机制,建立了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明细表,低保政策,申报、审核、审批程序上公布栏,实行低保对象、低保标准、补差金额“三公开”,做到不徇私舞弊,积极发挥社区低保户志愿者的作用,做好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回报社会的公益性劳动工作,服务社区居民。做好低保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工作,支持鼓励再就业。
三、多种形式、多个方面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党和政府的低保政策,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当遇到特殊情况时,部分困难户没有承受能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救助,我们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帮扶相结合。
一是医疗救助。对辖区内生活困难且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员进行了摸底登记,并发放医疗救助卡,年人均救助医药费200元,共救助了32人,救助金额达6400元。同时社区与医药厂商共同开展医药救助活动,做到临时救助与长效救助相结合。
二是助学救助。对辖区内小孩就学困难的家庭进行登记,社区低保户中共有子女就学的60户、72人,其中就读九年义务教育39人,社区积极与其就读的中小学联系,将“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再就业救助。低保政策是国家给予最困难居民群众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补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保户生活上的困难,就业才是解决低保户生活困难的唯一出路。我们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摸底登记,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为他们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协助办理小额贷款,多方介绍他们再就业。一是将社工区内的保洁等岗位腾退出来从事给他们安排工作;二是组织家政服务,成立了巾帼家政服务站,组织下岗居民开展家政服务。原享受低保人员中张发、喻小全、曾秋英、陈福荣等12人已经实现了再就业,家庭收入比较稳定,已经超出最低生活保障线,自愿退出低保。
四是生活救助。当低保户遇到特殊情况时,大多没有承受能力,需要社区的帮扶,社区组织党员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的宗旨进社区”和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奉献爱心、扶贫济困”等主题活动,同时联系省高院党员与社区低保户进行结对帮扶,社区巳有38人结对帮扶了85人次。为6户困难居民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共计1200元。
五是残疾帮扶。社区现有残疾人28人,为了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免费为3户肢残低保户送去了机动代步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及时为他们办理低保待遇,现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的占社区残疾人总人数的90%。我们还与江西师大瑶湖新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将社区作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助残服务,走访慰问辖区内的残疾人、为他们打扫卫生等;每周六下午还派两位同学免费帮助辖区残疾困难户胡福香的儿子补习两小时的英语等功课。六是住房救助。依据政府制定的廉租房制度,对辖区缺房户进行摸底调查,按政策帮助申办廉租房,社区低保户中缺房的现有8户,其中有2户已经住上了廉租房,其他正在办理之中。
七是社会捐助。2003年 8月9日,成立全省首家救助城市困难群众的“爱心超市”。在“爱心超市”里,捐赠者可以随时将自家闲置的各类生活用品捐入“爱心超市”。生活困难的居民若有什么需要的话,只要向社区居委会打个申请报告,经过核实批准后,就可以到“爱心超市”里免费挑选自己所需物品。如果“爱心超市”里一时没有所需物品,社区居委会则在辖区贴出通知,发动大家临时捐赠。爱心超市”开张至今以来,共收到捐赠的物品三千余件,直接受益二百余人.这一举措为社区群众的捐赠开辟了一个畅通的渠道,构筑了“资源共享、双向服务”的良好机制,更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树立了文明新风。
八是司法救助。社区将“三官两员”进社区活动引向深入,针对辖区贫困户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援助活动,进行司法救助。2004年8月,家住17栋的残疾人低保户樊桂兰,丈夫离家出走好几年,抛弃了妻子和儿子,樊桂兰想办理离婚手续,社区干部及时与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无偿为她提供了法律援助,节省服务费用近500元。
我们牢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信任度,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做好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为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低保案例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案例一
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已花光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
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 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 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问题】
1.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 3.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答案】
1.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的救助有:
(1)因为张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因为张某是癌症患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所以张某可以申请医疗救助;(3)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所以张某一家还可以申请教育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针对李某的现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着重提供以下服务:(1)为李某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做李某倾诉的对象,缓解其心理压力,并教授其相应的舒缓压力的方法,鼓励李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2)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稳定。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积极为她寻找就业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李某。
(3)李某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培训机会,在社区开发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洁、家政服务等。帮助李某在社区实习,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还能增加李某的收入,并且有助于她跟邻居沟通。
(4)李某是“外来媳”,不会当地方言,造成她与别人交流、沟通不便。所以,社会工作者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扩大李某的社会交往范围,修复她的社会关系。
3.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的救助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社区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平台,是困难群体主要生活和赖以生存的场所。
①社区应该组织社区群众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助,给予李某一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
②在社区内为李某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这样既能增加李某的经济收入,又能增加她跟社区邻里的交流机会,促进跟社区的互动融合。
(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①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类似李某这样的“外来媳”,大多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要积极地将她们组织起 来,自助与互助相结合。同时,可以使她们与其他邻里一对一的结对为互助小组,为她们修复社会关系,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②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在社区层面,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是指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联系各个单位,注重发掘资源。比如,为这些“外来媳” 挖掘就业信息,号召单位对她们进行资金投入或物质支援等。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李某她们的生活改善创造条件,并促使她们积极地与社区其 他群众交流、沟通。③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社区层面的组织越来越多,有居民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组织资源,就能够为社区困难群体争取到更多的救助机会,也能大大增加李某她们的归属感。
案例二
蒙蒙是一位山村里的小男孩,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去年,蒙蒙的母亲去世了,蒙蒙从此不愿意和周围的人说话,经常一个人待在角落里发呆。面对家中年迈的 爷爷奶奶、双腿残疾的爸爸,贫困的生活,蒙蒙觉得自己的求学之路非常渺茫。一位从城里来支教的大学生注意到了蒙蒙,了解到他家境贫困,决定要帮助他。经过 这位大学生和孩子班主任的努力,蒙蒙引起了社会工作者的注意,他后来被接到了城里读书,他所在的学校还为他建立了一个公共账户,专门来帮助他。此后,蒙蒙 的脸上有了笑容,变得自信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公共账户内的钱除了为蒙蒙缴纳学费外,还包括他的生活开销及其山村里家人的生活费用。
【问题】
1.请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分析上述案例中山村里的小男孩蒙蒙发生变化的原因。
2.上述案例反应了社会救助的哪些特点? 【答案】
1.案例中,蒙蒙发生变化的原因如下: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9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成长和学习。蒙蒙在支教大学生、原班主任、社会工作者和转学后的学校的共同帮助下,走出了困境,成长和学习的需求得到了保障和满足,这是蒙蒙后来变得开朗自信的根本原因。
2.上述案例反映出来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特点如下:
(1)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社会救助的工作对象范围广泛,有贫困无依的老人和儿童,有下岗职工和残疾人,有因为突发事件而陷入困境的家庭,还有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灾民等。案例中的蒙蒙属于因家庭贫困而陷入困境的儿童。
(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是持续性的,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使他们脱离困境,同时要逐渐提升他 们生活的能力以及战胜贫困的信心。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单纯行为。案例中对蒙蒙的救助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社会救助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将蒙蒙接到城里上学,改变其生活环境而达到救助目标。
(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社会救助的体系比较复杂,相关的各类政策非常多。在救助过程中,分析工作对象贫困的程度、致贫的原因、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都 需要依据相应的政策。如工作对象分别是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流浪儿童等,需要不同的救助政策解决问题。案例中,蒙蒙的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社会工 作者通过公共账户为蒙蒙家庭提供经济救助。
案例三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 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赵慧萍才10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赵慧萍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 面,天天一个人呆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
1.赵慧萍是否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 2.“五保”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 【答案】
1.赵慧萍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赵慧萍今年才10岁,她失去了父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有权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2.“五保”供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品和燃料;(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处理的给予照料;(5)办理丧葬事宜。
此外,《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九条还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五保户”的供养内容做出了特殊的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要的费用”。
3.为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服务:
(1)对赵慧萍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悲伤情绪,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2)对赵慧萍进行个案辅导,帮助其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接受父母已去世的现实,勇敢生活下去;
(3)为赵慧萍解决生活问题与学业问题,协助其申请“五保”供养,并为其办理相关事宜;
(4)为赵慧萍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号召赵慧萍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赵慧萍所在村庄的村委会及街坊邻里多关心赵慧萍,使赵慧萍感受到温暖;
(5)定期对赵慧萍进行随访,及时解决日后出现的各种困难,帮助其顺利成长。
案例四
赵丽丽,女,12岁,家住陕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家里特别穷。赵丽丽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有一次被学校选拔出来参加省城的语文考试竞赛,由此而看到外面的 世界比家乡那块穷地方精彩得多,便下决心要走出家乡。但是,因为家庭贫困,赵丽丽刚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被迫退学了,走出家乡的梦想成了泡影。退学一年后,赵 丽丽忍受不了每天在家帮父母干活的无望生活,便做好了逃离家乡的准备。一天,她趁家中没人,偷偷跑出来到处流浪,一路靠拣破烂、乞讨维持生活,直到她被西 安市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发现后被送返家中,并接受当地儿童救助中心的帮助。【问题】
1.上述案例中,赵丽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有哪些?
2.如果你是赵丽丽家乡所在地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帮助赵丽丽?
【答案】
1.上述案例中,赵丽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分别如下:(1)赵丽丽面临的问题
①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贫穷落后;
②家庭经济贫困,教育观念落后,不支持孩子求学,导致赵丽丽小学没上完就被迫退学回家帮父母干活;
③赵丽丽曾目睹过外面世界的精彩,决心走出家乡,退学后梦想落空,产生逃离家乡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2)赵丽丽的需求
①生理性需求:需要有满足身体发育所必须的食物和营养;
②社会性需求:接受教育、发展知性、培养品德、完成社会化任务等需要。2.如果我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会为赵丽丽提供以下服务:(1)将赵丽丽送回家,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并帮助其家庭成员发掘资源,逐渐脱离贫困,为赵丽丽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联系慈善基金会或者教育协会等相关机构,为赵丽丽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她实现发展的需求;
(3)对赵丽丽进行思想、行为矫正,增强她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4)与赵丽丽的父母进行面谈,教导他们改变教育观念,支持女儿的学习。
案例五
罗贵斌,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立即对罗贵斌采取了帮助措施。【问题】
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
(1)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 罗贵斌是一位孤寡老人,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2)日常生活的照顾需要 罗贵斌老人已有70岁,体弱多病且孤寡,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对罗贵斌老人进行家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
(2)评估罗贵斌老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帮助其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
(3)整合社区资源,联系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罗贵斌老人建立社区照顾的关系网络,让其能够得到日常生活的照顾,推动社区互助气氛的形成;
(4)鼓励罗贵斌老人多参与社区提供的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案例六
小姚,今年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小姚一直跟爸爸相依为命。但是,小姚的爸爸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更不幸的是,最近,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被诊断出患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姚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姚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小姚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
(1)家庭生活问题 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查出得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而小姚的妈妈早已过世,小姚自己又在读书,爸爸治病期间没人照料。
(2)经济问题 小姚的爸爸因为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现在又患上重病需要治疗,经济非常困难。
(3)学业问题 在爸爸住院治疗期间,小姚需要抽时间去照顾爸爸,其学业受到影响。
(4)心理问题 与爸爸相依为命的小姚在得知爸爸得了胃癌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
2.针对小姚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个人服务 对于小姚个人,辅导重点应是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学业辅导等。①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货用。在小姚的爸爸未检查出患胃癌之前,小姚一家的生活水平仅仅维持温饱。现在,小姚的爸爸马上需要住院 治疗,经济上更成问题,可能连小姚的学杂费用都支付不起。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相关学杂费用或申请学校补助。②对小姚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姚对生活的信心。小姚年龄尚小,妈妈去世得早,现在又要面对爸爸患胃癌需要住院治疗的事情,其内心的压力非常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姚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压力,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2)家庭服务 对于小姚的家庭,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利用与其家庭相关的环境资源为之提供帮助。
①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姚一家进行救助。小姚家庭的全部收入是爸爸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小姚一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②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姚家庭的支持。小姚的爸爸住院治疗胃癌期间,需要高额的住院治疗费用,小姚一家无法承担。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姚家庭的经济援助。
③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照顾小姚的爸爸和小姚。小姚正在读初二,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将要住院的爸爸。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照顾小姚的爸爸和小姚。
案例七
某国家重点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专门组织购买了衣服和生活用品。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收到资助物品后却并不使用,也不会把资助的衣服穿出去。因为他们觉得,如果穿在身上就会被别的同学看出他们是贫困生,使别人对他们有其他的看法。【问题】
1.上述案例反映了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为更好地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设计一份工作方案。【正确】
1.上述案例反应了贫困大学生的如下问题:(1)经济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家境贫寒,学费是个沉重的负担,饮食缺营养,穿戴很寒酸。
(2)学校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学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发放的衣物一般颜色单
一、款式刻板,穿戴或使用它们时,能很容易被辨识出属于资助物品。所以,学生领了衣物之后不乐意穿戴或使用,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衣物犹如贫困的标签,穿戴或使用它们有伤自尊。
2.开展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助的同时又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2)方案实施策略:
①变换资助物品 学校在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要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比如把外穿的衣服更换为可以内穿的衣服,或者购买不同样式、不带标记的衣物等。②为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鼓励贫困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正视困难,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
③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一些课题、方案、政策的制定 协同有关部门增加一些课题、方案,专门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一方面能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技能和学识,增加他们的额外收入,另一方面能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去,政策才能更好地体现和满足他们的需要。
(3)方案执行,包括提供服务,整合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等。
(4)方案评估,包括贫困大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八
小楠,某沿海城市人,今年10岁,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小楠父母的生命,小楠从此成了孤儿,只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 奶每月领取一定的养老金,经济条件也不好,而且奶奶年纪已大,平时还要看病、吃药。现在,小楠的生活、学习都成了问题。【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楠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楠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小楠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
(1)生活问题 小楠年龄尚小,因父母去世而跟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奶奶年纪已大,平时还要看病、吃药,自己尚需要人照料,更谈不上细心照顾小楠了。因此,小楠的家庭教育、生活照料以及学业等方面的支持和教育都成了问题。(2)经济问题 父母的去世使家庭的经济来源中断,小楠与奶奶两个人仅靠一点养老金生活,再加上奶奶的医疗费,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3)教育问题 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小楠可能无法支付自己受教育的相关费用,能否继续学习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4)心理问题 双亲的去世给小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奶奶又照顾不好小楠,小楠感受不到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心里很悲伤。
2.针对小楠目前的困境,社区工作者可采取以下介入策略:(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楠一家进行救助 小楠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联系相关救助机构对小楠一家进行救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2)联系小楠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楠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费用 小楠家困难的经济状况对他继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楠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楠申请减免学杂费用。
(3)对小楠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小楠对生活的信心 小楠因父母意外身亡,心灵受到重创,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心理疏导,帮助他宣泄感。情。同时,小楠的生活、教育、成长等诸多方面都失去了最主要的依靠,情绪低落,未来的生活困难重重,需要社会工作者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4)联系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楠家庭给予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其他机构团体,比如慈善基金会、相关民间组织等,争取帮助小楠一家获得经济援助和教育支持。
(5)联系志愿者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楠的奶奶进行照顾 小楠的奶奶年事已高,且多病,需要人照顾。而小楠才10岁,缺少照顾他人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受教育,无法照顾奶奶。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志愿者或者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楠的奶奶进行照顾。
(6)为小楠和奶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联系小楠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小楠所在社区的居委会和街坊邻里,请他们多关心小楠,帮助小楠和奶奶,使小楠和奶奶感受到温暖。
案例九
黄先生,43岁,上海某小区的居民。家中有五口人,父母年近80岁,妻子学历低,下岗在家,靠晚上在街上摆地摊来补贴家用,儿子正在读初中。一家人居住在 20多平方米的旧楼房里。黄先生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最近,黄先生和妻子都愁眉不展,因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家五口人总不能一直住在这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因此他们非常烦恼。【问题】
1.黄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请根据目前黄先生一家的情况,拟订的服务方案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3.为黄先生一家设计一个改善其住房情况的工作方案。
【答案】
1.黄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住房问题。对于黄先生一家5口人来说,20多平方米的房子过于狭小,再加上儿子一天天长大,住房改善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问题。
(2)家庭经济问题。黄先生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父母年老多病,儿子上学需要学费,家庭经济非常困难。(3)工作问题。黄先生自己没有稳定的工作,其妻子学历低,下岗在家,靠晚上在街上摆地摊来补贴家用。2.拟订的服务方案的目标:
根据黄先生目前的家庭条件,他没有能力购买一套住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申请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因此,本方案目标重点就是协助黄先生顺利地申请到廉租房。除此之外,还需要为黄先生及其妻子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找到稳定合适的工作以解决经济问题。
3.为黄先生一家设计的改善其住房情况的工作方案如下:(1)提供廉租房申请信息的咨询服务。
(2)协助黄先生评估自身状况足含满足廉租房申请条件(黄先生家庭条件满足廉租房条件,按照上海目前的标准,为人均居住面积在7平米以下,连续6个月享受低保)。
(3)由于廉租房的申请标准周期相对较长,在没有通过审批之前,调动社区资源,为其父母提供社区照顾(由社区专门机构进行照顾),这样既可以照顾老人,也可以暂时改善住房状况。
(4)对黄先生的家庭财产进行评估,协助黄先生选择适合其家庭的廉租房方式,例如实物配租或现金补贴。
(5)提供家庭辅导服务,处理好廉租房申请成功与否的情绪问题(由于申请人数较多,而廉租房数量有限,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并不一定能够一次性申请成功)。
案例十
据人民网报道,2008年1月10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两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导致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9省(区、市)遭受雪灾,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给灾区交通造成极大困难,部分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路线一度中断,部分地区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据统计,此次雪灾已造成 9省(区、市)2487.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紧急转移安置15.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1036.6千公顷;倒塌房屋2.2万间,损坏房屋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1.1亿元。民政部对此次雨雪天气过程高度重视,及时与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民政部门沟通,了解灾害发展,收集灾情信息;针对湖北灾情,于1月21日16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黄冈灾区,查看灾情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情况,协助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问 题】
1.解释社会救助主要的含义? 2.社会救助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3.分析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是在社会成员由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基本生活救助。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目前主要面向的群体有两类:一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而是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2)专项社会救助。主要对生活救助起补充作用,只是针对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救助。主要包括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和住房救助。
(3)灾害救助。灾害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恢复和提高灾民的生存能力,属于临时救助。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是“在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简称,对他们的救助是我国专项救助制度的重要内容。3.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包括:
(1)灾害应急救助。它主要是指应急救援、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救灾资金与物资拨付等方面的工作,它也包括社会秩序维护和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它是灾害救助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与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交通和设施建设等,最终恢复社区正常的生活和经济秩序。
(3)社区减灾。它是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社会预防灾害能力和减少灾害的损失至关重要;在社区减灾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减灾机构开展社区灾害风险分析、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案例十一 2011年寒冬的一天中午,某居民小区的一户居民家因煤气管道失修而造成煤气外漏,在做饭时引起了一场火灾,大火烧毁了临近4户居民的全部家当,还殃及了整栋楼上另外19户居民,使他们的家庭财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这些受灾居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社区居委会的干部非常着急地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这些灾民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家庭财产遭到严重损害
在寒冬时节没有安身之地以对抗严寒;
(2)缺少生活必需品,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置办齐备;(3)情绪激动,内心伤悲,需要转变心态,积极面对生活;(4)家园被毁,迫切需要重建,恢复正常的生活秋序等。2.针对这些灾民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包括:(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不同问题和需求,根据不同的问题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帮助。
(2)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及时介人,给予适度干预和心理疏导,帮助受灾居民走出阴影,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受灾最严重的居民进行个案辅导。(3)动员社区居民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仲出援手,捐款捐物,互助共济,帮助灾民早日度过难关。
(4)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发现、挖掘、调动、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追究煤气管道部门的责任,寻求上级部门即政府的帮助,协商赔偿事宜,帮助居民们重修房屋,解决受灾居民最关心的住房间题。
案例十二
刘奶奶—家是村里的困难户,家里有三口人:刘奶奶、已离婚的女儿和6岁的外孙女。刘奶奶平常可以做些家务活,而家里的两亩地主要靠女儿李梅操持,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业。农忙时,好心的邻居会帮帮李梅。由于婚姻失败的阴影,李府拒绝再谈婚论嫁,一个人咬牙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增加收入,李海还搞起了一亩大棚蔬菜。哪知一场暴风雪,把大棚都压坏了,另外一亩麦子还冻死了一大半,所有的劳动和投入都付诸东流,李梅开始灰心丧气.再想想自已婚姻的不幸,觉得自己命苦。就在这时,乡里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决定为她家提供服务。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案主李梅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李梅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案主李梅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不能客观看待自然灾害和现实生活
李梅把暴风雪灾害压坏大棚、冻死麦子的自然灾害以及婚姻的不幸都归因于自己的命苦,没有客观看待自然灾害和现实生活
(2)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和憧憬
由丁婚姻失败的阴影.李梅拒绝再谈婚论嫁,对婚姻失去信心;而由于自然灾害,李梅开始联想过去婚姻失败的经历和现在生活的艰辛,把所有的不幸和失败都认为是自己命不好,失去了奋斗的力量。
(3)家庭生活因难
李梅一家是村里的困难户,刘奶奶和6岁的女儿都需要照顾,农活也需要人帮忙,李海挑起家庭重担,生活困难,压力很大。
2.针对案主李梅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以下介人策略:
(1)为李梅提供认知辅导,帮助李梅客观看待自然灾害和婚姻的失败,鼓励李梅摆正积极生活的态度,重新审视婚姻经历,树立正确的婚姻观;(2)为李梅提供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其舒缓情绪,学会放松压力和进行白我调节;(3)为李梅―家提供生活都帮助,保障其基本的生活;
(4)为李梅家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大棚材料等物资;邀请大棚专家到村里指导村民包括李梅种植大棚蔬菜;组织村中的群众,帮助李梅家恢复生产,渡过难关。
案例十三
小苗,女,10岁,某城郊县人。小黄的父母是做蔬菜运输生意的,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双亡。家中只留下哥哥和年幼的小苗,小苗的哥哥比小苗大6岁,为了养家糊口,他刚上完小学就辍学了.由于在外受气.回家后经常打骂小苗。一天,小苗趁哥哥不在家,悄悄跑到了城里的地铁站。在地铁站,小苗身无分文,饿了就找垃圾桶中的食物残渣吃,困了睡在地铁站的长凳上。后来,小苗被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并送到一个“类家庭”里。刚来到这里,小苗整天低着头,不跟任何人说话,不参与任何活动,吃饭时都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吃.还把剩余的食物藏起来。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案主小苗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小苗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1.上述案例中,案主小苗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不信任任何人
由于意外事故,小苗从小失去了父母,与大她6岁的哥哥相依为命,然而,哥哥给小苗的只有打骂、惩罚,而没有关爱、呵护。在这样的环境下,小苗容易形成屈从、孤僻、对他人不信任的性格。到了“类家庭”后,小苗整天低着头,不跟任何人说话,不参加任何活动。
(2)对外界心存恐惧,缺少安全感
对小苗来说,“类家庭”是个陌生的地方,让她感觉不安和不知所措。小苗把剩余的食物藏起来的异常行为表现了她对他人的不信任,缺少安全感。
(3)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实现
小苗已经10岁,却还没有上学,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2.针对案主小苗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请“类家庭”里的新爸爸新妈妈与小苗进行沟通,增加对小苗的关爱让小苗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逐步建立信任关系;
(2)对“类家庭”里的新爸爸新妈妈进行培训,学习与流浪孩子接触和交谈的技巧等;
(3)帮助小苗在“类家庭”中建立伙伴关系网,精心挑选建立伙伴关系的对象,鼓励小苗参加“类家庭”里的活动,与他人形成良好互动;
(4)与案主小苗的哥哥取得联系,使其得知小苗日前的生活状况,让其有心理准备,在没有取得小苗同意的情况下,不允许哥哥与小苗联络或将小苗带走;(5)成功建立信任关系后,试着去了解案主小苗以前的生活和经历,评估其需要和存在的间题。
(6)为案主小苗提供心理和认知辅导,缓解小苗的心理焦虑使其学会信任他人,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7)在充分尊重小苗意见的基础上,安排小苗进入学校学习,接受义务教育;
(8)待条件成熟后,在充分尊重小苗意见的基础上,安排她与哥哥见面。
案例十四
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首先,他们的衣食住行毫无保障,居无定所,忍饥挨饿,生病更是无人照料;其次,遭遇家庭和社会歧视,因为种种原因流浪在外的儿童往往被人们与违法犯罪联系起来;最后,流浪儿童缺乏保护和自救的方法,容易被犯罪团伙控制,做出违法行为。
【问题】
1.请简要分析上墨案例中城市流浪儿童面临的困境。
2.如果你是救助管理站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救助站里的流浪儿童,设计一个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答案】
1.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城市流浪儿童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1)生存状况极其恶劣
流浪儿童的衣食住行毫无保障,居无定所,忍饥挨饿,生病更是无人照料。(2)生活习惯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
流浪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由此而引起―些行为偏差,如:邋遢、随意、无纪律、相容性较差等。
(3)存在消极的心理倾向
流浪儿童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接触的社会阴暗面比较多.加上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大多数流浪儿童存在颓废、自暴自弃、漠视情感、仇视社会等消极心理。
(4)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由于家境、环境等原因,流浪儿童大部分自小失学,受教育的机会少,因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5)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
由于流浪儿童年龄小,涉世浅,身心都未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控制对象。
(6)法律观念淡薄
由于流浪儿童缺少正常的社会化途径,未能接受应该接受的家长、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所以法律知识欠缺,既不了解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也不了解自己的合法权:更不懂得维权。2.鉴于上述流浪儿童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包括:
(1)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评估他们现有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根据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在救助站救助期间,分组为他们传授文化知识,对年龄稍大一些的,可以考虑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依靠自身技能、通过正常途径谋生的能力。
(2)思想和行为矫正
①通过小组活动和个案辅导,运用专业方法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认知偏差,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通过各种活动,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和沟通的技能,并能认清自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信心回归社会,自强自立。
(3)传授法律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案辅导,向他们传授安全知识,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强化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其遵纪守法的观念,目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十五
程玉,34岁,家在贵州农村,因小儿麻痹症下肢残疾,又因没钱及时治疗导致脚踝以下被截肢。后来,父亲患病,家里债台高筑。程玉是家中的长子,看着母亲每日操劳,自己又帮不上一点忙,反而要家人照顾,内心十分愧痰。考虑了很久,他决定外出乞讨,但几次都被家人找回来。不久,他又拜托同乡把他带到广州,每日趴在市中心地段,利用残疾博得同情,以此维持生计,并将剩余的钱存下来寄回家中还债。
【问题】
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针对程玉的情况,救助服务杜的社会工作者应如何为其提供服务? 【答案】
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的内容:(1)主动救助
包括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街头救助主要借助救助亭和巡回救助车对在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全天候救助是指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流浪之讨人员救助站,实行24小时开放接待的救助形式,对主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进厅入站接待和安置。
(2)机构救助
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流浪乞讨人员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保障,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是给予其生活的合理安排。除物质上的救助,还要给予教育,对其行为和思想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鼓励他们独立自强,走出困境。
(3)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 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主要包括类家庭、家庭寄养和教育技术培训。①类家庭是由救助机构聘请的成年人与流浪儿童组成的类似于家庭的生活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由聘请的成年人充任“父母”或辅导员,对流浪儿童进行生活上的照顾,使他们过类似家庭的生活。
②家庭寄养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儿童寄托到社会上的正常家庭之中,以使其进―步融入主流社会,促进其发展的服务项目。
③教育培训则是通过对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消除不良社会影响,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4)返家安置之后的服务
返家安置之后的服务主要是跟踪回访,即对已经回到原生家庭原流浪儿童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和访问,协助解决某些问题,改善儿童生活状况,巩固其融入主流社会的成果。
2.针对案例中程玉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为其提供以以下服务:
(1)首先,社会工作者主动与程玉接触,在取得程玉的信任后,帮助其安置好食宿起居,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对程玉进行思想、行为矫正,鼓励其用其他方式自立于社会,重新开始人生;
(3)为程玉提供教育培训机会,通过对其正面引导,消除不良社会影响,通过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项职业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4)帮助程玉返回原生家庭,并将其转介给其家乡所在地的残疾人服务机构。
案例十六
小何,女,23岁,中专文化,毕业五年来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经常做临时工,比较悲观,情绪低落,经常躲在家里。父亲是社区清洁工,每月400元。母亲以前在社区卖水果,现在因身体不好而没有继续经营。爷爷奶奶都没有退休工资,全家靠小何爸爸的微薄工资和小何的低保费生活。现在,悲观的小何找到了社区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假如你是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小何的状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小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小何的家庭经济比较拮据;
②2小何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经常做临时工,因此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悲观。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协助小何恢复自信,改善悲观情绪,提高职业技能,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②方案实施策略
a.对小何进行心理辅导和认知辅导,舒缓其负面情绪,减少不安与忧虑,鼓励其多交朋友,让她变得开朗自信一些;
b.根据小何的兴趣和现有能力,为小何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机会,提高职业竞争力,联系相关就业单位,协助小何找到稳定的工作;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救助服务,调动社区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小何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的评估。
案例十七
某城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风冰雹,致使很多社区停水、停电、停气,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也很困难,居民正常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障,大家都非常恐慌、焦虑。
【问题】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这一情况,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陈述及分析
上述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回题主要有: ①居民的生活问题
百年不遇的大风冰雹导致某城市很多社区的居民不能用水、用电、用气,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也很困难,基本生活失去了保障。
②居民的心理问题
因大风冰雹带来的恐慌和焦虑等沉重的心理压力。(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拟订的社区服务方案的内容如下:
①方案目标
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缓解居民的心理和情绪问题。②方案实施策略
a.组织受灾严重地区的居民转移至安全地带;
b.协助政府部门,筹集应急生活物资,组织开展生活物资发放,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c.采取措施,维修水、电、煤气管道,清除大风冰雹造成的故障,使灾民保持情绪稳定,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d.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安定其焦躁情绪,充分发动受灾群众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十八
我国某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很多社区的房屋完全坍塌,部分居民被埋在废墟中。没有坍塌的社区也有大量危房,有的居民还没有从危房中转移出来,还有停水、停电、停气等诸多问题,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问题】
假如你是―位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2)上述案例中,大地震受灾地区的居民在人身安全及生活上遇到了诸多问题:
①居民的人身安全不能保障
大地震导致很多社区的房屋完全坍塌,有些居民被埋在废墟中。没有坍塌的社区也有大量危房,有的居民还没有从危房中转移出来。
②居民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
地震导致停水、停电、停气等诸多问题,居民的基本生活失去了保障。③居民出现恐惧心理
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可能会出现余震,居民内心充满恐惧。
(2)方案设计
根据案例中大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需求,社会工作者设计出的社区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缓解居民的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 ②方案实施策略
a.首先组织未受到影响的居民从家中转移到安全的地带,如操场、广场上,以防居民再次受到余震的伤害,同时,组织援助人员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居民;
b.协助消防武警等有关部门,对受困的灾民实施救助;
c.协助政府部门,安排居民的基本生活,如发放饮用水、食品、药品、帐篷等基本生物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
d.运用建立支持网络的方法,发动志愿者为灾民服务; e.运用建立支持网络的方法,发动社会人士对灾民进行捐助的活动; f.采取措施,保持灾民情绪的稳定,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g.要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对一些被救的孤儿、老人要进行及时的介入。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救助服务等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监督执行进度和处理危机等。
④方案评估
a.通过对被安置对象的观察,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 b.可以通过政府的有关报道来了解救援的情况; c.通过对孤儿进行个案辅导,了解其心理状况。
案例十九
王福田,男,72岁,合肥市某杜区人,没有退休工资,其老伴已去世五六年,儿子王俊修,50岁,与媳妇靠开书店为生,一家人生活还不错。不料,一天晚上,儿子在书店守夜,几个歹徒闯进来,抢走了儿子半年卖书的收入,还捅了儿子几刀,导致儿子手臂、胸部、腿部多处受伤。经过医生的竭力抢救,总算保住了儿子的性命,但是,由于伤到了神经,儿子的大腿不听使唤,成了残疾人。为了给儿子治伤,王福田把书店卖了,付完医药费,家中的积蓄所剩无几。更糟的是,其儿媳不愿和―个残疾人―起生活,丢下3岁的女儿远走他乡。王俊修感到生活没意义,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问题】
假如你是—名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王福田一家的状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案例中,因歹徒抢劫,使得原本幸福、安稳的王福田―家发生巨大变故:儿子王俊修成为残疾人,儿媳远走他乡,年幼的孙女没人照顾,家庭生活贫困,儿子产生自杀念头。由此可以看出,王福田一家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一家人的生活保障回题;
②儿子王俊修的康复、自立和接受现实问题; ③孙女的抚养和照顾问题(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们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a.帮助王俊修面对现实,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b.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c.为王俊修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其寻找到合适的工作。②方案实施策略
a.为王俊修提供心理辅导,帮助王俊修面对自己残疾、失去工作、妻子远走他乡的巨大打击,宣泄内心情绪,学着接受现实,在心理上渡过难关,防止其自暴自弃和轻生;
b.依据相关政策,协助王俊修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暂时保障王俊修一家的日常生活;
c.帮助王俊修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联系残联、残疾人互助小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为王俊修提供康复治疗和训练;
d.为王俊修提供残疾人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帮助其联系就业单位,顺利就业;
e.帮助王俊修的女儿寻找幼儿园,建议王俊修学习照顾和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f.联系社区照顾机构,为王俊修的父亲王福田提供日间照料。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救助服务、调动社区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王福田和王俊修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的评估等。
案例二十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新增就业岗位的限制,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大学在毕业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不占优势,不仅要考虑找工作的成本,还缺乏信心以及相关就业信息,于是出现了很多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问题】
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情况,拟订―份社区
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贫困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面对的困境要主有:
第一,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其就业及创业的选择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就近选择。
第二,贫困大学生由于缺少资金,相关网络资源、报纸信息、招聘会信息等无法充分利用,导致就业信息不灵通。
第三,贫困大学生通常缺乏自信心和相关职业技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拟订的社区服务方案的内容如下: ①方案目标 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少就业成本,增强就业信心,提高职业技能。②方案实施策略
a.与学校及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争取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少就业成本;
b.提供免费网络资源,设立就业信息专栏,及时更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信息;
c.通过整合资源,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专场;或者可以采用推荐等形式,让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贫困大学生; d.邀请专家开设就业相关讲座,通过小组和个案的形式,对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寻求同辈支持,分享共同经验,增强他们求职的自信心及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
e.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为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竟争力。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咨询及救助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进度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学校及贫困大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二十一
某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桥天桥洞、主干道、繁华商业区等地点常有流浪儿童出没,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靠人们的―点施舍度日。
【问题】
假如你是该城市某城区的—名社会工作者,主要负责街头救助工作,请针对流浪儿童的需求,设计—份现场救助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街头流浪儿童(不包括被某些不法团体幕后操纵进行乞讨的儿童)的需要
主要包括:
①需要保障基本生活; ②需要继续接受教育;
③需要给予庇护,进行安置等。(2)方案设计
根据街头流浪儿童的需求,社会工作者设计的现场救助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为流浪儿童在基本生活、教育和安置等方面提供临时庇护,使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并健康成。
②方案实施策略 a.设立专门的救助点,如救助亭、备有饮用水、食物和药物等。
b.利用巡回救助车,在城区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进行“巡视”,主动出击救助流浪儿童。
c.宣传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号召市民参与到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来,比如,开设流浪儿童救助热线,鼓励市民发现流浪儿童后主动联系相关机构。d.建立流浪儿童保护中心,负责流浪儿童的庇护工作。妥善安置被收留的流浪儿童,派遣专门人员送其回家,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对于无家可归者,联系福利院等部门进行安置。
e.协助相关部门严厉打击操纵流浪儿童进行乞讨的团体和个人。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流浪儿童庇护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部门利益、处理救助现场突发事件、跟踪服务工作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救助方案执行情况评估、流浪儿童对各项救助服务满意度的评估,对救助硬件设施、救助效果进行评估等。
案例二十二
近年来,城市火车站周围出现了很多乞讨者。在这些乞讨者中,一些是为生活所迫而成为乞讨者的,另一些则是“职业”乞讨者,靠骗钱为生,整天在火车站周围晃悠,他们有的还组成团体,集体骗钱。这些乞讨者聚集在火车站周围,对整个城市的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问题】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城市火车站附近的乞讨者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①基本生活得不到满足,面成为单纯的乞讨者; ②心理有缺陷,以乞讨为手段,靠“骗钱”为生。(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拟订的服务方案内容包括: ①方案目标
对乞讨者进行社会救助,并进行思想和行为的矫正。②方案实施策略
a.联系救助站等相关机构开展服务
因为某些流浪乞讨者不了解或不愿意主动到服务机构寻求帮助。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当主动走出机构,去接触他们,然后联系救助站等相关机构派专车到火车站,将乞讨者安排到救助站进行救助。
b.对乞讨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矫正其思想和行为 流浪乞讨人员由于长期在比较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接触的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常常要面对人们的蔑视和冷遇,过的是颠沛流离、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不免会出现一些与主流社会价值相冲突,以及与主流社会生活方式不协调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其回归社会过正常生活会产生阻碍,必须予以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对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运用专业方法促使其改变偏差思想和行为。
c.开展相关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通过对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消除不良社会影响,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其依靠自身技能、通过正常途径谋生的能力。
d.规劝乞讨者回归原居住地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乞讨者原居住地的社会救助部门及其家属,规劝乞讨者回归原居住地,协助其获得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救助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进度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案主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二十三
某社区最近出现了一位流浪乞讨儿童,9岁左右,男孩。每到吃晚饭时,这个小男孩就会敲开居民的家门进行乞讨,一天换一户人家,轮流乞讨。居民们可怜这个小男孩,在给了他食物之后,试着跟他沟通,但是小男孩只说自己的名字叫可可,其他什么都不说,晚上就在居民区的自行车棚下过夜。居民们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当地社区工作站里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假如你是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请针对流浪乞讨儿童可可的情况,拟订一份社会服务方案。
【答案】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流浪乞讨儿童可可存在的困难主要有: ①缺少基本的生活保障,靠乞讨果腹,在自行车棚里过夜; ②缺少他人(如父母)的关爱; ③已到人学年龄,需要接受学校教育;
④人际交往有障碍,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其他情况。(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①方案目标
帮助可可寻找亲人,修复其生活网络系统。②方案实施策略
a.通过居民主动找到可可,通过友好接触与其建立信任的关系,给予其必要的关爱;
b.逐步探听可可的内心世界,鼓励他勇敢讲出流浪的原因和过去的一些痛苦经历,让其理解这种做法是为了想办法帮助他,而不是害他,进而巩固社会工作者与他之间的信任关系;
c.对可可进行认知辅导,引导其说出现在流浪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渴望; d.积极帮助可可重新建立社会生活的网络系统,如联系其亲人,建立家庭网络系统等;
e.征求可可的意见,看其是否想回家。在可可无家可归或者执意不回家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为其寻求其他帮助,联系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等机构,并协助其适应机构生活,不应强制性地将其遣送回家或送进救助站、救助机构等;
f.与附近学校联系,将可可送人学校接受教育。③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调动社区资源、监督服务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
包括可可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服务效果评估等。
案例二十四
某社区有一群下岗女工,她们生活困难,主要靠低保和流动摊档摆卖一些袜子等小衣物补贴家用。最近所在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市,街道和城管工作人员对她们的流动摊档提出了明确禁止的意见。这群下岗女工天天无所事事,在家庭中跟丈夫争吵,在社区聚集聊天、打牌,也经常产生一些纷争,影响了邻里团结。
【问题】
1.这群下岗女工主要面临哪些困境?
2.请你根据这群下岗女工的情况,设计一份服务计划书。【答案】
1.下岗女工面临的主要困境:
下岗女工多处在40-50岁,她们普遍存在身体状况不太好、学历水平比较低,技能单一;个人自卑感强烈,面临着经济困难、家庭婚姻、子女供养和再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案例中下岗女工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由于没有营业执照,小摊贩的经营被迫中止。无所事事而导致了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
2.下岗女工的服务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介入,帮助下岗女工理清思路,加强自我认识,挖掘个人潜能;建立朋辈关系,加强人际活动;掌握新的技能,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技巧培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生活能力。
(2)方案实施策略
一是通过个案或者小组工作方法,帮助下岗女工顺利度过下岗失业初期的心理调适阶段,协助她们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对今后的生涯作一个合理、全面、科学的规划,订立新的人生目标。
二是通过社区工作的方法,搭建下岗女工的交流平台,帮助她们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问题。
三是引导下岗女工转变就业观念,组织她们参加就业培训,建立就业信息宣传橱窗,联结企业开展招工就业推荐会。
四是帮助下岗女工协调解决与家人、邻里之间的纷争问题,倡导和睦的家庭邻里关系。
五是开展大型的邻里互助、邻里友爱的活动。
(3)整合资源,开展服务的介入实施。主要是包括列出服务所需经费,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下岗女工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二十五
去年夏季,高中学生王敏的家由于潮汛被淹没,家具全被冲走了,庄稼也是颗粒无收。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最为严重的是,王敏今年要参加高考,生活的困难让她无法安心准备高考,复习时更是无法集中精力。眼看王敏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其父母十分焦虑,怕误了孩子前途。作为乡民政科工作人员的你在组织发放救灾物资时,其父母向你诉说了以上的情形。
【问题】
1.针对案例中王敏家的情形,你该怎么帮助他们? 【答案】
1.由于王敏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王敏的学习问题,故应开展以下服务:(1)耐心安慰王敏及其父母,让他们不要担心。
(2)和当地教育局、学校领导联系,安排王敏转入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在那里参加集中复习迎接高考。
案例二十六
流浪街头的少年儿童要么以乞讨为生,要么拉帮结伙进行偷盗,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操纵和利用,处于被社会疏远的危险境地。某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开展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在火车站、广场等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宣传、咨询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衣食等生活用品。这些亲切的举动使得这些流浪少年儿童和社会工作者建立了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决定,及时地发现求助对象,及时地为他们解决困难。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街头为流浪少年儿童提供帮助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开展这项帮助流浪少年儿童的活动? 3.本案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 【答案】
1.制订服务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认定问题的基础上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工作的目的和目标。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街头为流浪少年儿童提供帮助的工作目标是:
(1)及时救助流浪儿童,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2)在流浪儿童与保护中心之间架起桥梁;(3)宣传和保护儿童的权益;
(4)调查分析这些流浪儿童出走的原因,倡导政策支持,从根源上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
(5)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帮助流浪儿童健康成长。2.为帮助流浪少年儿童,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危机介人如果流浪儿童遭遇突发事件,被不法分了胁迫或拐卖,社会工作者应及时采取救助行动。
(2)资源整合。动员倡导各方面资源,建立资源网络和支持网络,为流浪儿童提供服务。
(3〕安置服务。与流浪儿童协商,将他们带离不稳定的生活场所,进行暂时或替代性安置的服务。
(4)物质援助。为流浪儿童提供衣食等生活用品,保证他们的基本需求。(5)专业咨询。采取临时与固定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方法。3.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所取得的效果:
(1)及时发现并对流浪儿童进行了救助使这些流浪儿童的权利得到了尽可能多的保障;
(2)使街头的流浪儿童与社会工作者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3)社会工作者在街头的救助宣传了儿童的权利,也提高了社会群众对儿童权利进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