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大纲

时间:2019-05-13 14: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德育大纲》。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求知欲望;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力,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公民要知法、守法,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

(九)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十)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三、实施途径

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为依据,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感染、陶冶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

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历史常识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重大成就和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知道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野蛮侵略我国的主要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受欺凌的主要史实;知道中国人要抵御外侮,捍卫中华的重大斗争和一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事迹;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主要史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地理常识教学易于具体、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建设成就,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主要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初步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人口数量和发展状况;初步懂得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要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自然常识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

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劳动教学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养成劳动习惯。

(二)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

校级教育是由学校组织的,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学校校长的有关负责人是校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认真贯彻本《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和每天升降国旗,时事政策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全校性传统教育活动,定期举行主题校会等制度。要开辟教育陈列室,悬挂中国、世界地图的中外名人画像,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形成良好的校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班级教育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其它各科教师也要给予积极配合。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要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报刊、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三)少先队教育

少先队教育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加强队的组织教育,充分发挥其组织的作用。要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少先队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

实施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校外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艺术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学校和教师还应重视与革命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等建立联系,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这要争取关心下代协会等组织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街道、乡镇等单位的支持,开辟教育活动场所,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倡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四、教育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国家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反对和抵制社会主义和封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要热爱学生,以对祖国未来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爱护并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要信任和尊重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切忌偏见和偏爱。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加强针对性

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动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人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四)坚持正面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坚持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但要注意防止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五)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正面灌输,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同时也要相应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传统,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展,并初步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小学生模仿性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传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积极行动。

(八)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内各年级的教育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各条教育途径要互相联系,协调一致。

五、学生品德评定

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操行评定和思想品德课考核两个方面。

操行评定每学期评一次,应根据本《纲要》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经过学生个人集体和教师(包括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评定(含校外表现),最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记入学生成绩册,通知本人和家长,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升级、升学的依据之一。

思想品德课考核,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道德认识,考核成绩列入成绩册。

六、管理工作

(一)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校长不但要精通教学业务,而且要熟悉德育规律。要把学校德育状况作为考核校长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在校长领导下,还要有人具体管理德育工作。校长要充分发挥德育骨干力量的作用,领导协调校内各条教育途径的工作,指导全体教职工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指导家庭教育,争取社会有关力量的支持。

(二)小学学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团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作用。

(三)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德育工作,学校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分别列入教职员工岗位职责范围内,并作为评估教师的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学党支部书记、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思想品德教师和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

(五)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德育管理制度,每学期都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有总结,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七、《纲要》实施

本《纲要》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是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德育督导和评估的依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一)从实际出发。鉴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也可对《纲要》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分解,使之成为适合不同年级段,各有侧重的系列,并可补充一些乡土教育内容。学生品德评定的办法,各地可继续实验。

(二)加强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类小学实施《纲要》进行分类指导,确定专人负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端正教育思想,培训骨干,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总结交流经验等方面。

(三)列入评估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实施《纲要》的情况列入评估学校、考查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成绩突出的思想品德教师和教研员可评为高级教师,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可获人民教师奖章。

(四)争取有关部门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贯彻执行《纲要》时,要注意协调好与共青团、妇联、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司法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各项教育活动,共同做好工作,对于社会上损害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依照法律严肃惩处。

(五)开展德育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要结合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德育科学实验,加强理论研究,要将科(教)研单位、学校、教育行政三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遵循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和理论研究活动,并对小学德育整体改革加以指导。

第二篇:德育大纲实施细则

保合镇中学学生德育大纲实施细则

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品质。总体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已;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总体要求:

1、德育管理全员化、网络化:

全校教职工要以“全面育人”的思想武装自已,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增强全面育人意识。我校教职工人人参与德育工作,形成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格局。要形成教职工的示范性教育,政治课的系统教育,各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教育,班级管理的常规性教育,校园环境的感染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网络。

2、德育管理制度化:

(1)纪律、卫生、文明举止、两操每天检查评比制度。(2)班级常规考核每周公布制度。(3)每周一升国旗制度。(4)班、团活动制度。

(5)班主任德育工作月考评制度。(6)课外活动制度。(7)教室标准化制度。

(8)集合站队示范班一月一评制度。(9)文明礼仪示范班一月一评制度。(10)两操示范班一月一评制度。

(11)后进生转化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转化后进生1——2名)。(12)清洁卫生示范班一月一评制度。(13)学生德育考评制度。(14)家庭、学校联系制度。(15)校广播站定时开放制度。

3、德育形式多样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既在德、才、学、识上有所收益,又在知、情、意、行上受到陶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肩负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任。这就要求我校德育内容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创业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法制意识和效益意识。

4、德育管理层次化、科学化。

(1)学校健全德育管理体系。①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林明任组长,吴伟、刘伟、周礼华任副组长,校外辅导员、家长委员会代表为成员,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每学期召开德育工作专题研究会2—3次。②班级由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为成员。保证我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各年级系列活动方案

一、初中七年级:

1、学生特点:

(1)刚考入中学有新鲜感,有从头做起的要求,但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的改变不适应。

(2)单纯、热情、活泼好动、敏感好奇、可塑性大,但自制力弱、情感不稳定。

(3)对同学了解不够,新集体有待形成。

2、德育目标:

(1)抓好中小学学习生活、学习方法的衔接。(2)小学知识的查漏补缺,初中知识的层层过关,防止学生早期分化。(3)强化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学风建设。

(4)初步达到:学习讲勤奋,对人讲礼貌,对已讲仪表,回家讲孝顺,生活讲规律,社会讲公德的目标。

3、德育工作要求:

(1)强化行为习惯训练。学习我校《中学生德育守则》,制定德育考核细则。(2)强化学风建设。制定、执行《课堂常规》,学风标准化。(3)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

(4)进行三好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5)加强班级集体教育。强化集体生活规范,开展班级常规达标竞赛活动。

4、德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秋

期 主题:行为规范

一、班级文化建设

1、我心中的保合中学

目的: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

方法:引导学生参观学校,班主任介绍学校、教师情况。

2、我是 ×× 班上的一员

目的:培养学生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意识。

方法:讨论式。在班主任引导下,通过一些具体问题、事例引导学生树立上述思想。

3、班集体应这样建设

目的:为筹建班委会作准备,制定班级常规管理措施。方法:演讲、自由发言、如何管理班级。

4、我为班级添光彩

目的:培养学生建设良好班级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方法:人人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

5、老师,我想对你说

目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尊师情感。

方法:教师节举行师生座谈会,同时开展给小学教师写一封信活动。

二、班级活动教育专题

1、中学生应该这样生活

目的:贯彻实施《一日常规》,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方法:对《一日常规》逐步讲解,提出具体贯彻意见。

2、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目的: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方法:同上。

3、学会怎样学习

目的:贯彻实施《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方法:逐条讲解,建立学习常规检查考核小组,每周小结,每月总结并评选“学习之星”。

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

目的:动员学生满怀信心迎接期中考试。

方法:讨论式:做好复习总结工作,交流学习经验。

5、做时间的主人

目的:教会学生科学安排一天的生活。方法:运用格言、故事等形式进行形象教育。

6、我们应该这样复习功课

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复习。

方法:分组讨论。每组制定语、数、外三科复习计划,在班上宣读,然后教师补充或更正。

7、做课堂的主人

目的:使学生明确教与学的关系。

方法:讨论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8、做时代的主人

目的:培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方法:师生制定四自(思想自育、学习自律、生活自理、体育自炼)目标。

三、德育训练与个性心理指导

1、对照三个常规(课堂常规、一日常规、礼仪常规)进行道德行为自我评价;每月一评,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通过常规检查评比,进行行为习惯训练。

3、请一位家长来班级讲课,内容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4、按心理原理,培训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意志、学习性格等。春

主题:

1、学风建设;

2、文明礼貌

一、班级文化建设

1、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2、开展“学习达标”竞赛活动。

3、讨论制定“优秀班级”目标计划。

二、班级活动教育专题

1、做一个合格中学生

目的:教育学生“全面加特长”。

方法:自由发言,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2、比谁进步快,比谁干劲大

目的:教育学生勤奋、严谨、坚毅不怕困难。方法:根据考评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3、我为形成好学风献计献策

目的:进一步掀起学习热潮。方法:进行优秀作业展评等。

4、“四步(认真预习,专心上课,及时整理消化,独立作业)一环(总结,复习提高)”方法好。

目的: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方法:研讨会。可让学生自已主持、教师引导。

5、美化心灵的窗口

目的:培训学生文明用语。

方法:进行“一天文明用语活动”、设立文明用语监督岗。

6、奉献在社会

目的: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方法:可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

7、我的家乡好

目的: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方法:学生自由发言。

三、德育训练与个性心理指导

1、对学业开始分化的学生进行会诊,及时防止分化。

2、进一步加强学习品质训练。

3、找出学生学习品德表现上的一个缺点,并定出改正缺点的措施。

4、在父母生日时,自制一份生日礼物送给他(她)。

5、精心组织集体活动,进一步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先进光荣的思想。

二、初中八年级

1、学生特点:

(1)青春期开始,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度阶段,学生身体迅速成长,新陈代谢加快,性器官和性功能开始成熟,精力旺盛,自制力差,“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迅速增强,自认为不是小孩而是小伙子。

(2)开始考虑人生的意义,注意社会交往,但思想不够稳定,辨别能力不强。

(3)德、智、体诸多方面易发生两极分化。

2、德育目标

以道德教育,青春期教育,法纪教育为主要内容,侧重于意志品格,道德伦理的教育和训练,初步培养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完成人生的转折。

3、德育工作要求

(1)一方面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降低或消除品德差生。

(2)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引导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度过难关,降低和消除两极分化。

(3)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防止打架斗殴和不安全事故发生。(4)强化法纪观念教育,实现人生的顺利转折。

4、德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秋

主题:

1、防止分化;

2、青春期教育

一、班级文化

1、建立班级“新风册”、“闪光册”、“影像集”等,把学生中的优秀事迹记载下来,定期交流、展览。

2、开展“十四岁赠言”小报活动。

二、班级活动教育专题

1、离队前的庄严献礼

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方法:讨论式,教导学生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2、我最敬佩的科学家×××

目的: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

方法:每人上台3分钟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然后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3、“分化”危险的信号

目的:认识“分化”的危害。

方法: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初二学习策略,有效防止两极分化。

4、在战胜困难中进步

目的:解决学习物理、平凡记忆的困难。方法:请老师作有关学习方法的介绍。

5、一寸光阴一寸金 目的:教育学生珍惜“十四岁”。

方法:每人搜集一个老前辈少年时代的故事,召开一次闪光的年华故事会。

6、团旗在召唤

目的:培养学生的入团意识。

方法:成立团章学习小组、组织听团谋。

7、向“粗”告别

目的:培养学生朴素、大方、文明、有礼。方法:讨论式。教师引导学生文明有礼。

三、德育训练与个性心理指导

1、学习团章,写一份入团申请书。

2、读一本关于什么是真正友谊的书或文章,背诵其有积极的人生哲理的一段话。

3、对学业受挫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

4、对已“分化”的学生建立个案,师生共同制定转差的措施。

四、德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春

主题:

1、青春期教育;

2、遵纪守法

一、班级文化

1、组织一次生活自理能力竞赛。

2、开展球类、拔河、登山等比赛活动各一次。

3、开展一次“吸烟有害”与“吸烟是男子汉气派”辩论会。

二、班级活动教育专题

1、珍贵的友谊

目的:教同学同正直、诚实的人交朋友。方法:比较法。

2、“哥们义气”要不得

目的:使学生认识友谊与哥们义气的区别。方法:比较法。

3、心理健康、我们不曾留意

目的:使学生了解心理疾病的常识,促进心理健康。方法:请名人专家讲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保护。

4、一分钟价值

目的:教育学生珍惜美好时光。方法:典型教育法。

5、警惕可能的分化

目的:重视知识节节课课过关。方法:进行学习会诊和个案分析。

6、我的长处

目的:鼓励特长发展。方法:自由发言。

7、遵纪守法

目的:了解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方法:请公安、司法部的同志进行个案分析。

三、德育训练与个性心理指导

1、开展“美化校园”活动。

2、调查一个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写出他犯罪的原因。

3、举办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强调中学生不准谈恋爱的纪律。

4、对学习分化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初中九年级

1、学生特点:

(1)已成为小青年,仍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发展,独立自主活动的愿望较强烈。

(2)面临毕业后的开学或就业的选择;开始考虑个人的出路、前途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3)思想变化较大,要求自已较严,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负担较重。

2、德育目标

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以激发、增强学生自信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争取在思想品质、学业成绩上有新的突破性发展,人人争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3、德育工作要求(1)进行生活目的的意义教育,引导学生把理想、抱负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2)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知识、追求完善的热情,从而促进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继续进行知法、守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今后做一个优秀公民。(4)加强社交、交友教育,培养公关意识,以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5)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6)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4、德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秋

主题:

1、做合格毕业生;

2、交际与成才

一、班级文化

1、开展“扬理想风帆,走成才道路”学习竞赛活动。

2、开展“帮学”活动。重视个别辅导。

二、班级活动教育主题

1、勤奋与成才

目的:教育学生珍惜初三学习生活。

方法:讨论式,教师指导制定个人“初三”学习策略。

2、贵在不甘落后

目的:教育学生勇于进取。方法:组织学习互肋小组,开展学习对抗赛。

3、有志者,事竞成

目的: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立志成才。方法:举行演讲会。

4、扬长补短

目的: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已的长处和不足。

方法: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争进步,开民“进步快”评选活动。

5、勇敢地跨出社交的第一步

目的:培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方法:布置学生独立外出办一件事。回来汇报办事经过,最后评选社交活动分子。

6、社会交往ABC 目的:让学生明确交际中的仪表,言谈举止之道。方法:典型事例法。

三、德育训练与个性心理指导

1、帮助班上或邻居一名学生在学习业和品质上进步,写出实录。

2、对具有抑郁、孤独状态的学生实施个别心理指导。

3、对学业受挫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春

期 主题:理想与职业

一、班级文化建设

1、加强体育锻炼,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同时鼓励特长发展。

2、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3、组织毕业联欢会。

二、班级活动教育主题

1、把握住最后一学期

目的: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方法:召开誓师会,找对手。

2、让我们拥抱明天

目的:鼓励壮志豪情,走向美好前景。

方法:通过开展文艺、科技、演讲等表达对未来的展望。

3、献给母校的礼物

目的:教育学生为母校留下永恒的纪念。

方法:离校前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可集体创作一首毕业歌或毕业诗等。

4、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目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方法:典型教育法。

5、做生活的强者 目的: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方法:请有代表性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法。

三、德育训练与个性心理指导

1、正确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进行适应社会生活指导,防止因心理准备不足和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不适应。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免过分疲劳引起身心疾病。

4、对应试恐惧的学生进行消除恐惧心理训练。

丰都县保合乡初级中学校

2008年9月5日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衔接

《德育原理》课程论文

对各学段德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姓名:严莉娜

班级:10小教2班

学号:20101202228

对各学段德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德育广义上是指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上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这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活动。学校德育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所面临问题的差异,大中小学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有着不同的具体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这些目标与内容又都是与学校德育的整体目标一致的。从整体上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做好各阶段德育衔接,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在德育的衔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德育目标的阶段定位不够清晰,德育内容割裂少项、抽象空洞,脱离实际,德育途径和方法单一,缺乏实效等。许多问题的存在,既有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的原因,也有实践中的困难和局限。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从而使各学段德育实现有效衔接。

(一)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

德育目标体现着教育者对德育过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观念设计。德育目标决定着德育过程中的德育内容规划、德育途径与方法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德育评价的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德育过程的实效,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大中小学各阶段德育的总目标是这样来表述的:小学德育目标:教育小学生初步培养“五爱”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中学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形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养成良好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大学德育目标:教育大学生确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分析各阶段德育目标不难看出,我国的德育目标主要以社会本位为主体,更多的满足于社会需要,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这样的定位使得各个阶段的德育教学难免会出现与实际相脱节等现象,学生的道德认知难以与生活中的具体实际的道德行为相联系,最终导致学习的德育目标落空。

(二)德育内容的衔接问题

我国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是分阶段的,在小学教育中以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常规纪律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基本内容,适当附以政治和法律常识教育,目标时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养成文明、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在初中阶段,德育内容以较系统的社会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为重点,同时强化集体主义教育思想,还可以发展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小学、初中的德育内容做了较大的改革,在小学阶段,分低年级和忠告年级分别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不难看出,我们学校的与内容方面还存在着内容相对陈旧、意识形态教育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而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的道德践行关注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

另外,德育内容还与实际脱节,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阶段脱节,出现内容倒挂、重复等现象。例如,大学的《思想到的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中的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内容与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我们的共同理想”部分有许多重复;第二章的“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部分与高中阶段的《文化与生活》中的“我们的民族精神”部分也存在较多重复;第三章“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部分与高中的《生活与哲学》中的“实现人生的价值”部分也有大量重复。第二,德育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仔细审视我们以往的德育内容,发现德育内容强调继承传统美德多,反映时代内容少;追求理想说教多,立足社会现实和学校实际少;紧跟政策、形式变化多,一以贯之内容少。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现代社会的特征,如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以及市场经济及多元文化碰撞等问题在德育教育中的关注。

(三)德育方法的衔接问题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智力的发展。认知与思维水平的提升,不同德育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以思想政治课为例,小学阶段主要是以道德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德育方法上,除了知识传授之外,更主要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阶段是从意识、观念上巩固学生已形成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提升道德修养,在德育方法上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而当前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中学德育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反而成了大学德育的任务。而大学德育工作,由于各种条件的现实,德育实践相对较少,对知识的灌输仍然是德育的重要方式。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从德育主体、德育衔接内容及衔接理论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德育衔接工作的进行。

第一,增强德育衔接意识。德育衔接工作中,德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主要 的计划者、参与者和执行者,树立他们的衔接意识,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前提,如果他们的认识不到位,不真心实意重视问题,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到位,没有自觉的衔接意识,就不会有实际行为。具体而言,树立教师的德育“衔接意识”就是要求低一级学段的德育教师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在德育过程中适当给学生介绍高一级学段的学习生活和责任,激发他们对更高阶段学习生活的向往和更高目标的追求,强化他们的自我德行发展需求,但也要注意不要提前学习高一级学校的德育内容。而对于高一级学段的教师来说,则要求他们在德育过程中要适当“回顾”低一级学段的德育内容,要充分肯定低一级学段的德育培养,以便一步步巩固、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继续提高,教育内容上也要避免简单重复。这一点在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做好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上的衔接。大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衔接是指担负

着不同德育任务的学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将德育目标分为不同层次,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德育目标可以依据其从属、内容、对象以及学校层次等不同方面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德育目标。在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避免出现过分偏重政治上的高标准严要求现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理解能力来分层确定德育目标。

第三,从德育衔接内容方面,寻找各阶段德育工作衔接点,推动德育衔接工

作。如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关于德育衔接的文件精神及相邻阶段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定期召开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参加的教研会、工作交流会;组织教师到前一阶段学校进行参观、考察,如组织大学教师到中学参观学习、中学教师到小学参观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各阶段德育内容、方法及效果。通过加强各阶段德育工作的交流与沟通,既有助于加强教师德育衔接的意识,又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思考推动德育衔接的方式方法。

第四,做好大中小学德育方法上的衔接。不同学段德育方法的选择要因人、因校而异、适时变通、改革创新;一切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要避免简单的德育说教,高度重视德育实践,通过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内容融入日常行为实践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这样的德育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多个教育阶段前后衔接和多个方面横向贯通和共同作用的过程。道德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小学、中学、大学各学段的德育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结合各学段的特点,确立层次、目的明确的学校德育目标,加强各阶段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德育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丽萍.培育公共精神:推进德育有效衔接的着力点[J].教育论丛,2012,(5)[2]鞠忠美.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思考[J].教育广角,2012,(23)

[3]徐永赞,陈新亮.当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J].人文社科课题成果,2008 [4]杨曙霞,新时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大理学院,2013 [5]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新论[M].2010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素质教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和谐、创新、发展为指针,以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为动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蓬江教育现代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传统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实现在校学生违法率控制在0.5‰以下,犯罪率为0的工作目标;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中小学德育干部培训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强实践育人和传统育人,培育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安全文明校园;

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其生力军和主阵地作用。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放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位置,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预见性,发挥学校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网络建设,培育学校德育特色,推进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实践化,形成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主要措施是做到“七个抓,七个促进”和四个“进一步加强”。

(一)抓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德育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德育队伍建设是保障。今年将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和促进德育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是拟请省内著名的德育研究专家到我区举办讲座和辅导报告,组织各学校的德育骨干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二是加强班主任培训,继续举办主要面向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师c证资格培训班,力争使我区的班主任持c证资格的比例达到100%。同时加大b证和a证的培训力度。三是配合市教育局的 “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通过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这一崭新载体,有效引导班主任教师向更专更精的方向发展。四是要加强业务和理论学习,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统筹驾驭工作的能力。五是各学校要结合本身的实际,开展针对本学校德育队伍的培训,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交流学习、举办讲座报告、开展研讨互动等,切实提高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和班主任的工作水平。

(二)抓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落实在班主任工作、班级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二是要抓好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尤其要突出抓好班级常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仪表着装等几个方面。三是要注重开展体现本校常规教育特色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某一个方面为切入口和着力点,进而抓好各项常规教育。四是要抓校风、学风、班风。五是要正确处理抓日常行为规范和抓教学的关系,避免重教学轻规范,要以规范促教学。

(三)抓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守法意识的提高和法制教育目标的落实

(四)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形成

第五篇: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都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

一、生活的德育

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自从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之后,狄尔泰、海德格尔、赫勒、哈贝马斯等人又从多个角度阐发了传统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当代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迫切性。生活的德育观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同时也

是真实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之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

二、生态的德育

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主张不仅要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盲目破坏行为。生态德育的这样一种追求已经成为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

三、关怀的德育

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证明,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

四、智慧的德育

完整的德育应该是智德统一的,而不能分离,智德分离的德育,责权利就无法统一。智德分离的德育,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的德育,是一种弱者的德育。这种德育导致行善的人,不能保护自己,不敢创造,也不能承担责任。智慧的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它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这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是生机勃勃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性能力,对公正、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重对内心情感体

验能力的培养。

下载中小学德育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德育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五篇一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培养造就合格小公民为宗旨,为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基础。把德育工作摆......

    中小学德育教学计划

    中小学德育教学计划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科德育渗透在智育活动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

    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为首”一个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个方面的成绩。开展好德育工作,有利于学校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

    中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下简称《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了A教德[2004]7......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抓好中小学德育工......

    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我市中小学坚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以“小手拉大手”互助活动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组织形式,以养......

    中小学德育原则

    中小学的德育原则编辑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