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靖镇阳光新村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

时间:2019-05-13 14:4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靖镇阳光新村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靖镇阳光新村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

第一篇:西靖镇阳光新村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

勤劳敢闯走上致富路

——古浪县西靖镇阳光新村社区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

白永莲,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小学学历,群众,西靖镇阳光新村五组建档立卡户,2018年脱贫。家庭人口3人,现住西靖镇阳光新村社区五组258号。2018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实现稳定脱贫。

前几年的脱贫验收中,白永莲都因收入不达标而未能脱贫,在看到乡亲们陆续脱贫后,白永莲内心十分惭愧。在帮扶干部的关照下,自己建起了养殖大棚,用贷款、借款等方式设法养殖,打算在冬季投入资金进行养羊产业,使自己能够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脱贫致富的产业。

近几年,由于妻子身体残疾,出门不便,在山区生活时,全靠地里的庄稼收入过日子。移民搬迁至西靖镇阳光新村后,交通、住房、饮水等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要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必须要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作为生活保障。虽然白永莲常年外出务工,但由于缺少技术,作为普通劳动力的他工资收入较低,一年下来,收入只有两万元左右,离脱贫致富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全家人在认真考虑沟通后,准备积极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利用政策扶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家庭主要劳动力身有残疾,在个别人看来就要全靠政府救济过日子,而白永莲自己心里不这么想,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实现脱贫。在今年的脱贫验收过程中,入户调查的工作人员认为白永莲生活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认真考察是否能够脱贫,而他却说:“党的政策好,我身有残疾,但心不残,拥护党的号召,坚决脱贫”。这一席话使当时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倍感欣慰。这个时代,需要榜样,而白永莲真正做到了人穷志不穷,为全镇贫困群众树立了良好榜样,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推进力量。

白永莲,一个家庭成员身有残疾却立志脱贫的先进典型,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脱贫号召,努力发展产业,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改善生活条件,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发家致富,积极走上脱贫之路。他是新时代脱贫致富的榜样,是自愿脱贫的先进者,他的举动对今后全镇脱贫攻坚事业影响深远,为困难群众积极脱贫营造了良好氛围,对全镇打赢脱贫攻坚战给予了精神力量。

第二篇:西靖镇高峰村脱贫先进崔海山典型事迹

自力更生走上致富路

----古浪县西靖镇高峰村脱贫先进崔海山典型事迹

崔海山,男,汉族,生于1977年10月,初中学历,中共预备党员,西靖镇高峰村一组建档立卡户,2015年脱贫。家庭人口7人,现居住在西靖镇高峰村移民点。

今年42岁的崔海山,是古浪县西靖镇高峰村的一名普通的农民,十年来,他转变观念,吃苦耐劳,努力拼搏,成为该镇的养羊大户,为当地群众勤劳致富树立了榜样。

崔海山结婚以后,和众多农村青年一样,过起了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生活。由于地处半干旱地区,土地又少又薄,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没白没黑,可一算账,收入却少得可怜,经济上很不宽裕。随着孩子的出生,一家人靠仅有的12亩土地,生活上开始捉襟见肘,陷入困境。于是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谋一条更好的出路?

2012年,崔海山毅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羊的养殖,他考虑了当地的养殖业市场行情,认真研究了羊市场的供应和价格,认为在饲养羊是一条可行的致富路。在妻子的支持下,通过借贷等途径,筹措资金5万多元,新建养殖暖棚2座,购进小羊羔20只,在村上搞起了羊的养殖。他的行动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

力支持,为他积极提供养殖技术上的指导。为了保证小羊的成活率,他和妻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养殖暖棚里,为羊填料、饮水、防疫,养殖暖棚里的温度超过了人的正常体温,每次下来,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为了更好的学习到养羊技术,他亲自请来县、乡的畜牧科技工作人员做指导。另一方面,自己认真学习掌握饲养羊只各阶段的饲养配比、防疫及病羊的治疗技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6个月后,育肥小羊长高长肥,到了可以出栏的时期,第一批养殖的育肥羊全部售出,当年实现纯收入2000元,养殖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以来,他依托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从家庭养殖100只开始,养殖规模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肉羊养殖产业,截止目前肉羊存栏达1200只。并且他在发展家庭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带动其他养殖户发展养殖产业。2017年7月,崔海山牵头成立金海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5名贫困户发展规模养殖,实现年销售育肥羊3000只,年销售额360万元,净利润36万元,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身边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动力,坚定脱贫信心,踏踏实实发展产业,美好的生活就不再是梦。

第三篇:西靖镇七墩台村脱贫先进李选世典型事迹材料

勤劳肯干,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古浪县西靖镇七墩台村脱贫先进李选世典型事迹

李选世,男,汉族,生于1972年3月,小学学历,中共党员,西靖镇七墩村一组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口6人。2018年底预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111元,实现当年稳定脱贫。

李选世一家是2003年甘肃省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由陇南礼县迁入古浪县西靖镇七墩台村定居。刚搬来时,七墩台村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常常黄沙满天。政府分配的8.8亩耕地也是沙地,土壤贫瘠,产出低,收入薄。在古浪县的15年中,他不怕吃苦,不断改良土壤,用辛勤的劳作换来土地产出的逐年增加。为了早日摆脱贫困,他敢于尝试,不断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2011年政府倡导种植丹参等中药材,他第一带头在七墩台村种植了丹参。2013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推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看到了机遇,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于是他想方设法筹集了大笔资金,2015年与同村村民一起联合成立了古浪县旭峰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210亩,种植枸杞。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枸杞已进入盛果期,今年,实现收入30多万元。他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帮助同处在贫困线的村民,将家庭困难的人召收到他的合作社干活,为村民每年带来近10000元的稳定收入,走了一条与贫困群众共同致富的路子。

他深感自己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大力发展枸杞产业,他说:“并不觉得当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他还表示,现在他对种植枸杞很有信心,“我要自己先种植成功,技术成熟后,带着其他有种植意愿的农户种植枸杞,争取我们村所有的村民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第四篇:西洞镇罗马村党支部典型事迹

战斗在富民强村最前沿

——西洞镇罗马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西洞镇罗马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456户,1753人,4098亩耕地。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党员54名,其中女党员11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思想指导下,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各项村级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87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84.6万元,畜牧业收入367.5万元,二三产业及劳务收入52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63元。全村现已形成日光温室、大宗蔬菜、特色林果、劳务输转四大支柱产业。

一、强班子,建机制,提升支部战斗力。在班子建设上,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班子成员素质能力培育。支部班子成员首先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引带能力做起,认真进行学习,班子成员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月写一篇心得,每季度形成一篇调研报告,通过持续性开展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引领群众致富的政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建机制增合力。进一步完善了党务公开、民主决策、分工负责、集体议事等工作制度,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落实创先争优责任,使班子合力进一步增强。三是讲民主提战力。村党支部开展工作时重团结,讲民主,认真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遇事大家协商,决策召开党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决议讨论,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抓载体,强管理,发挥作用树形象。一是发展党员优结构。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是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党员整体作用发挥的症结所在。为进一步优化党员结构,补充新鲜血液,党支部将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来抓。几年来,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全面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和全程联名推荐制,采取村支部成员挂号培养,镇党委把关审核的方式来发展党员,切实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2007年以来,村党支部坚持从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中确定非党积极分子9人,转正入党8人,平均年龄35岁,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从而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年龄层次、文化结构。他们原来都是致富能手或在各业中成绩突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被接纳为党员后增添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双带牵动”强作用。号召党员在争做致富先锋过程中,要带头致富,并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全村已有37名党员参与到“双带”活动中来,与70多户群众结成致富帮带对子。党员宋玉文发展肉猪养殖,每年收入达到5万元,带动起了本组5户农户从事肉猪育肥,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先锋。三是转变作风抓活动。坚持把“村官承诺考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活动作为争创先进党组织的载体,通过开展载体活动,引导党员创先争优、转变作风、发挥作用。党支部书记闫廷鹏在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带头承诺、积极践诺,承诺建设罗马村日光温室园区,为群众致富搭建平台,为此,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克服资金、场地、技术等困难,用一年时间就建成占地100亩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园区,引领27户农户发展设施种植,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除长期卧床不起等特殊原因不能定职责的党员以外,其他党员因人定岗、因特长设岗、因作用施岗,做到人人有担子、人人有岗位、人人有目标,47名无职党员全部上岗履责,每个党员分别确定出自己的争创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任务,行动有效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谋发展,惠民生,服务百姓办实事。村党支部将发展生产、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通过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带动生产发展,通过生产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开展“五比五促”即“比学习促认识、比技术促致富、比业绩促服务、比稳定促和谐、比作用促发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号召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建立示范基地,引领经济发展;号召全体党员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做好群众榜样;号召党员带头为群众搞服务、办实事,树立先锋形象。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和努力工作,目前,建起高标准日光温室园区、千亩高效蔬菜种植基地、500亩特色优质小杂果基地、2000头肉猪繁育基地各一处,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项目。几年来,共筹资200多万元,完成5个村民小组的居民点美化亮化,新建改建康居住房340户,发展小型沼气池170户,投资15万元对村委会党员活动室、群众文化室进行改扩建,使全村人居环境面貌得以明显改观。

如今罗马村社会局面安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连续三年在全镇村级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第一。

第五篇:白土岗镇先进教师事迹:邢老师的三个瞬间

邢老师的三个瞬间

邢远朝,男,汉族,1977年生,大专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白土岗镇中心学校副教导主任。从教师到班主任,再到教导主任,他扎根故乡,身患病痛,仍能坚守岗位,二十年如一日地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他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无私的爱心曾感染了无数同仁和学生,每当被问到他为何要如此坚持时,他总会想起这几个瞬间……

第一个瞬间:关帝庙受教,少年立志从师 在他小时候,白土岗完小还坐落在关帝庙里,五六间破败瓦房,阴暗潮湿。一个冬天夜晚,学生们都在上晚课。昏黄的煤油灯光里,婆娑的神像影子闪烁不定,空气中弥漫的香火味……一切都很有神秘感。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他的父亲邢明强捧着教科书,逐字逐句教孩子们认读汉字。这个瞬间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再加上街坊邻居客气的寒暄,逢年过节村里的慰问,让幼小的他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受尊敬的职业。于是他暗自立志,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第二个瞬间:管理学生失误,青年发奋从教 1996年秋天,邢远朝回乡当上了小学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19岁的他野心勃勃,一心要超越父辈。可一上岗就让他遇到了那个令人难堪的瞬间:安静的教室里,学生们在自习,突然间两个学生疯了一样打起架来,他赶紧上前喝止劝架,却不起一点作用,甚至被一个学生随手推倒。也恰在这时,这一幕被经过的校长看见……

他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回到教师办公室的,但那种难堪、自责、愤怒情绪像爬山虎一样缠绕着他。后来很长时间里,他都在自问:为什么学生如此顽劣,当众打架;为何自己一心一意对学生好,但学生为何不领情,好好学习;为何自己如此不堪大用,连学生打架都没法处理;为何不能让现在的学生像当年尊重父亲一样尊重自己!

后来,了解到这一切的长兄邢远培对他说:别急,慢慢来,好教师不是一天当成的。你要多看书,多请教,教得好了,孩子们自然尊敬你。要记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长兄的教诲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要有紧迫感、危机意识,要化压力为推力,快速提高教学能力,成为合格教师。于是刚入职那些年,他不敢有一丝懈怠,始终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白天在教室里上完一天课,放学就赶紧向老教师请教经验,晚上还要回到宿舍钻研书籍。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教案,一本又一本的读书笔记,加上小小的台灯,陪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挑灯夜读的学习生涯。在初中时,他在学校和学生同吃住,经常深入宿舍、晚补。当时他的孩子小,体质差,经常生病,可面对着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他从不敢耽误一节课。调到小学后,他当上了班主任,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要身先士卒。

对于后进生他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从不体罚,细致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他的学生王馨慧是一名转学生。刚到班里时沉默寡言,上课注意力不专心,经常惹是生非,拒绝老师的帮助和教育。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道原来王馨慧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她和哥哥二人由亲戚监护,家庭的变故加上性格的内向,给心灵造成了创伤,性格才变得孤僻。后来,他平时认真观察王馨慧的一言一行,把握她的心理,不轻易放过任何心理疏导时机,并给予她生活和精神上的帮助鼓舞。慢慢地,王馨慧像变了个人似的,下课能和孩子们高兴的玩耍,课堂上也能积极的发言,再后来,王馨慧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后来还考入了大学。

几年的摸索,他终于无愧于人民教师称号:学校搞新课改,他是尖兵;全乡搞公开课,他是引路人;师德作风建设,他是模范。后来,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他当上了完小的教导主任,工作陡然繁重起来,但是他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能不断帮助指导帮助同事,热火朝天搞好教研,认真细致整理材料。经过多年努力,完小学校成了白土岗镇管理模范学校和教研示范基地。

第三个瞬间:惊悉生病,中年从低沉到选择坚持 2013年夏天,从县医院走出来的邢远朝心情无比沉痛。他手里拿着一张诊断证明,上面写着“经诊断为左腿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原先他一直有腿疾,偶有疼痛,也只是开点中药调理一下,但他觉得治病可以缓一缓,孩子们的功课不能落下了。可一年一年的耽误以至于到了这样的境地,药物治疗无效,今后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了。那个瞬间,他的人生跌入低谷。后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他消沉悲观,无心上课,只是帮学校教一些体育课或者看看大门。

2014年末,学生王馨慧去看他,虽然师生关系依然亲切,但王馨慧总感觉恩师身上缺了当年上课时浑身抖擞出的一股劲儿。后来知道恩师因病意志消沉后,她当场严厉质问老师:老师,当年你都能那样精神抖擞地给我们加油鼓劲儿,让我从孤僻中走出来,为啥你不能呢。老师,你要振作啊,还有新一批学生等着你抖擞精神,鼓足干劲儿呢。

学生的一番质问让他幡然醒悟,一直消沉下去,自己怎么去面对父亲期望的眼神、同事们怀疑的眼神、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呢?不行,要奋起不能悲观,虽然我辈好似微末凡尘,却也应该心向天空,向着一直深爱着的教育事业。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无论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应当没有丝毫懈怠地坚持下去,要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坚强的老师,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强自立的意义。

那年过年,他主动找到校长承认错误,主动承担主科教学任务,重新赢得领导和同事信任,担任了教导处副主任。后来他在床头贴了一副对联激励自己,上面写着“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

尾声

2017年7月15日,要放暑假了。对于大多数教师意味着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了。可是站在教室里的邢远朝老师却有一阵阵不甘和不舍涌上心头:坚持了三四年,他终于答应家人在暑假做股骨头手术。手术顺利,他就能继续站在讲台上;可一旦手术失败,那他就要永远告别七尺讲台,告别心爱的教师事业了。只能祈祷,一切都好了……

下载西靖镇阳光新村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靖镇阳光新村脱贫先进白永莲典型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