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价值考量及演绎

时间:2019-05-13 14:5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价值考量及演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价值考量及演绎》。

第一篇: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价值考量及演绎

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

价值考量及演绎

黄相钰

摘要 詹红荔是新时期法官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也是全国司法工作者学习的榜样。认识和演绎詹红荔精神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深入分析当前法院工作的不足,加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构建,加强学习,开拓视野,对于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詹红荔精神 科学内涵 法院建设 构建

詹红荔是新时期法官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也是全国司法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时期,将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一步融合升华,对于加强当前法院建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领悟詹红荔精神本质,把握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科学内涵

‚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詹红荔

作为少年庭的法官,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中,詹红荔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忠于职守,公正办案,9年多来她所审结的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她的事迹体现了一个人民法官公正司法、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在长期的少年审判实践中,詹红荔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结合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将少年审判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大系统之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运用这套工作法,有 1 效预防和减少了延平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在长期的审判工作中,她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传递司法温暖,化解社会矛盾,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被人们称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她这种公正司法、高效办案、情系百姓的司法精神,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涵。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实践与探索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公正、高效、权威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核心内容,三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公正是权威的获得途径。司法唯有恪守并实现公平与正义,才能为人民所信赖,并进而为人民所信仰。被信仰的司法必然是有权威的司法。高效是公正的具体表现。诉讼如果迟迟拖延,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及时实现,公正也就无法得到保障。权威是公正的有力保障。司法机关要通过公正司法服务于民,有效地为民解忧止纷,就不能没有权威作为坚强后盾。司法权威是确保司法权能够成为社会纠纷最终解决机制最为有力的原则保障。詹红荔的审判实践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法官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的诠释。

二、把握詹红荔精神精髓,深入分析当前法院建设存在问题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判案,更重要是挽救一个人,重塑孩子的心灵‛。——詹红荔

詹红荔认为,虽然一切司法判决都出自法官之手,但却流经当事人的心灵、关乎当事人的命运和声誉。审判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对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心灵的重塑,使其有个改正自新的机会。在倡导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同时,我们要以詹红荔法官为学习的标杆,深入分析自身不足,牢记使命,增强责任,廉洁自律,不断学习,凭着对司法审判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办好每一个案件,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从整体上把握司法能力建设的方向和要求,提升人民法院整体的司法能力和水平。结合法院当前实际情况,笔者在本文提出2 三个方面的问题:

队伍建设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政法战线的全体同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法院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随着《法官法》的实施和公务员管理制度的改革,法院进人和法官任命的门槛越来越高。像闽北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高素质人才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干警无论是从学历水平还是从专业素质来看,相比较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培训工作管理不到位。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缺乏规划且总量不足。具体培训工作抓的不实,有的培训内容不科学、针对性不强,考试考核不严格,再加上培训成绩作为人员安排使用一项重要依据方面的制度建设上也有欠缺,导致培训效果不显著。

司法能力方面。詹红荔认为:‚一个案件就是一件作品,作品的质量代表工作的态度。‛目前法院工作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我们有些法官单纯就案办案,机械地照搬照抄法条,忽视办案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导致案件尽管单纯从法律上不能说有大毛病,但党委不满意,群众也不满意,案结事未了,社会效果极差。还有部分法官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办案经验,不能透过法条掌握立法意旨,不能从改革开放和司法改革大背景中考量、适用法律,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法律问题没有深入探究,以致主观臆断,办案结果与法律精神相悖;还有的法官缺乏全局意识,不能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对相同的案件作出与以往或其它法官相距甚远的裁判,出现相同案件因立案时间不同、办案法官不同而结果不同的现象等等。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比成于易。‛工作中的詹红荔,细致认真,不轻言放弃,使得一个个案件得以案结事了人和。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法官,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或者办案,都应该像詹红荔一样注重细节,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认真办案,提高司法能力。

司法作风方面。前最高院院长肖扬认为:‚司法以公正为生命,以廉洁为根本,这是古今中外颠扑不破的公理。‛司法作风和司法廉洁直接关系到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问题,是法院工作的一扇窗口。在司法作风方面,受坐堂问案观念的影响,有些法官在具体审判工作中机械地适用《举证规则》,不去实地调查取证,总冠以‚中立者‛自居,乐衷于当个 3 ‚被动者‛。致使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逐渐淡化,冷、硬、横、推现象时有发生。在司法廉洁方面,个别干警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再加上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的问题仍然存在,给以权谋私、办案谋私者带来可乘之机,导致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法院公正廉洁的形象。

‚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明、一尘不染,是詹红荔法官‚惟俭养德‛的修心养身之道。生活中的詹红荔情趣高尚,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注重学习,她的良好习惯让我们重新理解了廉洁自律对于法官和司法的重要性。提高司法干警的廉洁性,加强道德教育和詹红荔法官这样的模范典型的宣传以及先进工作方法的推广,关注优秀年轻人才的选拔以及淘汰,对于优秀廉洁的法官队伍的建设意义重大。把思想道德修养作为立身之本,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职业操守,培养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像詹红荔一样,做到认认真真办案、干干净净做人、快快乐乐工作,在情、权、钱面前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恪守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的底线和本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困难面前,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同时,要如詹红荔般清正廉明,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有效维护司法公正。要深入法官文化建设,加强法官培训,大力开展法官读书活动和各种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提高法官素养。

三、研究创新詹红荔精神,加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构建

‚‘案结’只是个逗号,‘事了’也仅是个分号,‘人和’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詹红荔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因此,审判质量至关重要,它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新时期法院工作成效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标准。詹红4 荔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告诉我们,司法工作应当以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为人民法官价值追求,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正,在案件审理中,庭前做到认真细致阅卷调查,庭审公正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庭后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同时,要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于审判、帮教工作的全过程,努力从根本上、实质上化解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司法这一纠纷终结机制的作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是要增强审判公开,树立法院形象。马克思曾经指出:‚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致使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詹红荔认为,只有让社会公众知晓裁判是如何做出的,才能赢得公众信服,使裁判获得广泛的认可。在诉讼程序中,我们要努力打造宽松的诉讼环境,充分保障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庭审中,要像詹红荔法官一样,怀一颗善良之心,一份体恤之情,注重行使释明权,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使被告人能够认识行为的违法性,增强当事人特别是弱势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在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情况下不轻易下判,宣判后,当事人来信来访的,承办法官要尽职尽责地向当事人明理释法。

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除了参审案件外,还可以参加调解、信访等工作,扩大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范围,使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到审判工作中来,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参与权,让人民陪审员成为司法工作的监督员和法院公正司法的宣传员。詹红荔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中的南平三中政教处副主任马晓颖既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詹红荔法官所在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从05年开始从事陪审员工作的她就是詹红荔法官的司法魅力的亲身见证者。在多年的熟悉和了解过程中,她为詹红荔亦师亦友的高尚品德所折服,在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陪审员的同时,她也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法院公正司法的宣传员。

二是要加强诉讼调解,积极化解矛盾。毛泽东同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中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5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詹红荔认为,审判工作就是通过案件的审理,化解已存在的社会矛盾,如果引发案件的矛盾或案件引发的矛盾没有解决,一判了之,必然会产生新的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她在‚三三九不工作法‛中提出,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打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所以,凡有被害人的案件,詹红荔更多的是做调解工作,促成被害人和被告人和解。在审判工作中,我们就应该秉持詹红荔法官这种不轻言放弃的审判精神,努力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做到案结事了,让人民群众满意。在诉讼调解工作中,通过把讲理与讲法结合起来的方法,让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调解结果,自动履行。它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彻底解决纠纷,具有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促进‚案结事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三是要妥善处理涉诉信访,做好息诉息访。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涉诉信访数量猛增,涉诉信访形势越来越严峻。少数败诉当事人有‚信官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心理,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进而无理缠访缠诉不止。

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强调,法官不仅是法律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因此,法官做好群众工作,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对于维护司法权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詹红荔同志的工作方法是紧密贴近群众,紧密贴近审判,紧密贴近实践。9年来,詹红荔法官所审结的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就是对詹红荔工作方法最好的诠释。在法院信访工作中,我们可以积极转换詹红荔法官走进群众、贴近群众的工作精神,更新信访理念,学会换位思考,把涉诉信访当作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和改进自身问题的重要窗口,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信访工作。通过信访疏导当事人情绪,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发现问题入手,通过改进审判作风,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加大诉讼调解和执行力度等,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数量。要切实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坚持‚热情接待、耐心听访、细心疏导、公正处理、防止激化‛原则,对于申诉有理的,坚持依法纠正;申诉无理的,耐心宣传法律,做好思想工作,劝其服判息诉。四是要强化判后管理,做到‚案结事了人和‛。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复杂矛盾相互交织。在这样的背景下,詹红荔在9年多少年审判经历中,先后化解了40多起敏感性、苗头性案件,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同时加强判后管理,完善判后答疑、帮教回访等工作,避免一判了之的传统工作方法,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或顺利升学,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使很多新生少年认识到自身错误,真诚悔过,也使被害方和被告方达成和解,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中的庭后‚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对如何加强判后管理做了很好的诠释,对如何进一步推行法官‚判后答疑‛制度,以进一步强化法官从事审判工作的责任心,并通过向当事人答疑,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一些案件在宣判后,当事人因为输了官司,对法院的裁判不认同,对判决心存疑虑;一些裁判文书专业性语言过多、针对性不强、说理不细,个别当事人很难理解。由此,引发了一些当事人执意向有关部门和上级机关申诉和申请再审。詹红荔的工作方法告诉我们,判后对裁判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进行解释,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说明裁判的理由和依据,从而使当事人明白法理和情理,解开当事人心中的谜团,对于提高老百姓对人民法院判决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积极推行詹红荔工作方法中的判后回访制度,切实做好案件审判后续工作,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对当事人情绪异常对立的案件,判后耐心做好教育疏导工作,防止引发新的矛盾;判后定期回访,了解当事人生活情况,尽力帮助当事人解决困难,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排解矛盾纠纷。

五是要加强执行生效判决,维护司法公正权威。最高院院长王胜俊指出:‚执行是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生效叛决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司法工作。‛在人民大会堂的詹红荔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军讲话要求:‚要把开展向 7 詹红荔同志学习活动与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审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加强审判、执行等工作。‛可见,生效裁判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是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效力保障。裁判要体现公正,这是司法权威的前提,公正的裁判要能得到执行,这是司法权威的必然。如果裁判得不到执行,法院判决书成为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白条‛,人们就会对法律感到困惑和失望。只有解决执行难问题,使法院的生效裁判落到实处,司法权威才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彰显。要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规范和健全执行各项工作制度,保障执行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在执行工作中,应秉持詹红荔‚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理念,从老百姓根本利益出发,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对困境中的企业如同对待新生少年,执行上能动司法,对困难企业‚放水养鱼‛,‚主动帮教‛,即在扶持企业恢复活力中开展执行工作,使其真正‚回归社会‛、奉献社会建设。同时,努力探索詹红荔精神与执行艺术的糅合,进一步改进执行方法,加大和解力度,避免人民群众因冲突和对抗而引发不稳定事件。

结语:

‚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詹红荔,既是新时期法院干警学习的楷模,也是引领新时期人民法院建设的先进代表和发展方向。只有真正认识和演绎詹红荔精神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才能开拓视野,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

第二篇:弘扬詹红荔精神与法院文化建设

弘扬詹红荔精神与法院文化建设

詹红荔同志作为一名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的法官,9年来共审结涉及未成年人刑案近500件1100多人,这些案件无一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在她的帮助下,300多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或顺利升学,70多人出狱后找到工作。詹红荔同志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法官对党的忠诚和对法律的敬仰,充分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情和义。

她勇于开拓进取,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出了符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她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新模式,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使该区少年犯罪案件由建庭当年的57件,下降到去年18件,判处非监禁刑的680人中,重新犯罪率不到0.3%。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份内份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庄重承诺,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忠诚于党、牢记使命的崇高品质,以人为本、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被人们称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党员、好法官。

詹红荔法官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共和国党的新一代法官,继承和弘扬了人民司法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和发展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司法文化,集中地展现了当代法官坚持群众观点,情系人民群众,实践司法为民,公正能动司法的鲜明形象,深刻诠释了人民法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深邃法院文化内涵。

法院文化先进性体现在法律价值作用于社会。詹红荔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只有深深扎根于生机勃勃的事业,个人成长才更亮丽多彩;只有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得以实现;只有彻悟办理案件过程中“逗号”、“分号”与“句号”的逻辑关系,法院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潜力才能发挥到极致。詹红荔以无限忠诚投身于人民的司法事业应对时代的新挑战,以公正、能动、细腻的扎实工作作风和深厚的群众感情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为全国法官做出了榜样。詹红荔的典型事迹,大写了“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了人民法院文化的先进性。

詹红荔法官的先进事迹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詹红荔法官的先进事迹,代表着法院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向詹红荔法官学习,就是要弘扬“忠诚、公正、廉洁、为民”司

法核心价值观,学习她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充满热情,对审判事业高度负责。要以詹红荔同志为榜样,忠诚党的事业,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切实增进群众感情,切实做到公正廉洁司法。

向詹红荔法官学习,就要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紧密结合,努力用先进的司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和谐理念,注重文明执法,为每个案件都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向詹红荔法官学习,就是要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主动适应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社会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向詹红荔法官学习,就是要与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她那种“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态是公正审判的心灵之源”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困难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文化资源,是人民法院宝贵的财富,是熏陶风清气正、崇法尚德的司法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

法院文化的核心是法院群体的价值观,法院群体价值观决定着法官精神文化的基本格调和精神面貌,为法院审判与管理实践规定了方向,同时决定着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的内容。法院群体是否具有崇高的价值观,关系到法

院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将司法公正视为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这应当成为法院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这一价值观始终占据法院群体的精神世界,成为法院群体精神世界的最高理念,把一切与之相抵触的价值观念从法院群体精神世界中清除一空。同时要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法院群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使其一切言行都严格约束在这一价值观所要求的规范之中。要通过法院文化建设,引导和激发法官的自觉公正行为,充分调动法院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弘扬詹红荔精神,可以树立法院群体的价值观,从而建设好法院文化。

基层法院在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应该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牢记法官使命,强化责任意识,解决好为什么向先进典型学习的问题。詹红荔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少年审判工作的始终,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她审理的近500起案件涉及1140多名少年犯,无一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当今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期,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法官的工作压力、难度、风险都在不断增大,容易产

生疲倦厌倦情绪。通过学习先进典型可以激发广大干警的工作热情,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教化,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是忠实履行职责,不辱法官使命,解决向先进典型学什么的问题。向詹红荔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人民法官的鲜明形象和风采;就是要学习她自觉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公正廉洁理性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融入到执法办案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加强对当事人的教育疏导和关爱,努力做到每办一起案子就化解一份矛盾、增加一份和谐;就是要学习她积极投身基层、扎根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更好地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

三是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六个结合”,全力推进审判工作。一要将学习先进典型与贯彻落实院党组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针、工作理念结合起来。要坚持“政治建院、公信立院、依规治院、文化兴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努力建设“学习型、公廉型、服务型、效能型、亲民型、和谐型”法院。二要将学习先进典型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全体干

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三要将学习先进典型与当前开展的“治庸问责”活动结合起来,要严明纪律,规范各项管理,坚持依规治院,做到令行禁止;要完善督办督察制度,各项工作建立督办程序,将工作责任细化到每个庭室和每位干警身上,及时反馈工作情况,限时完成工作,实行销号制度;要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回头看”,增强自我检讨意识;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对视频监控、门窗、车辆逐一进行安全排查,安全工作实行庭长负责制,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安全。四要将学习先进典型与法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契机打造“公正、廉洁、为民”的“天平文化”。基层法庭要注重“庭院文化”,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塑造干净整洁的法庭环境。五要将学习先进典型与创新司法为民手段和司法便民措施结合起来。司法便民措施体现人民法院对群众的态度和感情,人民法官既要当好司法工作者,又要当好社会管理参与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深入了解和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在工作中挖掘新的便民措施。六要将学习先进典型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当前时间紧、任务重,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詹红荔法官,用自己的忠诚、追求和实践,演绎了人民法院司法文化的丰富内涵,谱写了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一曲新乐章。这支与时俱进的时代乐章,必将鼓舞着我们在法院文化建设的征程上继续奏响阵阵凯歌。

第三篇:詹红荔精神的时代价值

詹红荔精神的时代价值

詹红荔,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1996年从建阳市人民法院调入延平区人民法院,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少年审判庭副庭长、庭长。从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工作8年来,把少年审判工作向庭后、庭外延伸,挽救了大批失足少年,化解了一个个涉及家庭、社会的矛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真诚爱戴,被亲切称为“法官妈妈”。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乃是人生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作为法官的詹红荔做到了,故而詹红荔是我们全体法官的骄傲,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卓越风采,深深为之感动,感到了作为一名法官所肩负的责任,理解了新时期什么样的法官才是最优秀的,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称职的法官。

要胸怀大局,情系审判。詹红荔作为少年审判庭庭长,从事少年审判工作以来,始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将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延伸,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少年犯和问题少年,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矛盾。在她看来,那些失足少年都是“折了翼的天使”,只要帮助他们将翅膀修补好,他们就能重新飞翔。正是詹红荔这种长期把审判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工作态度,才使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法官,我们要以詹红荔同志为榜样,树立新时期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司法形象;要把学习先进事迹活动转化为做好当前工作的新的动力;要把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与抓好当前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与协调推进当前法院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为新的动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更要能动司法。詹红荔认为,少年审判,惩罚不是目的,关键在引导他们真诚悔过,重塑人性,走向新生。她主动将审判工作向前、向后延伸,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首先,是庭前的三个不开庭: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其次,是庭中的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第三,是庭后的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这套工作法,有效拓展了少年审判的工作平台,提升了工作实效。

要秉公办案,不徇私情。多年来,詹红荔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公正执法,自觉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树立了新时期法院干警的良好形象。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作为新时期的法官,我们应有高度的自律精神,有自己约束自己的勇气和决心。无论何时何地,法官都应当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公正廉洁司法,要靠教育,靠制度,靠党纪、政纪的惩戒和监督。但培养法官的自律精神尤为重要。因为,制度也好,党纪、政纪也罢,都是外部因素,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提高法官素质,培养法官自律精神就是公正廉洁司法的内在因素。廉洁自律,就像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病,关键要靠增强肌体的自身免疫力。

要勤奋敬业,尽职尽责。多年来,詹红荔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忠于职守,为民司法,公正办案,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份内份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庄重承诺。作为新时期的法官,我们也要像詹红荔那样用真心贴近群众,真情化解纠纷,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国与家、法与情、廉与贪、荣与辱、善与恶的选择上,要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及价值取向,或守法公正,执法严明,不徇私情;或自奉俭约,廉洁正身,无私无畏;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或为国尽忠,舍身忘己,纠劾高官;或勤于政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些品质同样也是我国当代法官的精神脊梁。

詹红荔精神让我们重新理解了德性对于法官和司法的重要。但要提高法官的德性,不仅要依靠道德教育,典型宣传,工作法的推广,更要始终关注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淘汰,要建立制度,确保从大量的普通人选中选拔出人品足够好的人进入法官队伍,且不论道德素质是基于天性还是来自长期教化或两者皆有。中国老百姓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因此,从逻辑上看这样做是可行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像詹红荔同志那样,真心真情为民,力求事了人和。詹红荔同志满怀着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社会和谐的坚定信仰,将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延伸,做了许多法官分外的工作,用全心的爱诠释了一个少年刑事法官的使命、责任与情怀,为全省广大法官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宗旨,树立了鲜活而具体的标杆。我们湖里法院青少年维权中心,更应该向詹红荔学习,她对人民群众的“爱心”、“用心”、“恒心”和“公心”,学习詹红荔同志就是要学习她满腔的爱民之情和对为民司法的无限尊崇,公正、高效、廉洁地办好每一起案件,维护人民权益、消除人民疑虑、增进人民信任。各审判庭要把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落实在具体的审判实践中,全面落实各项司法为民举措,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真心真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找准情、理、法的结合点,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二是要像詹红荔同志那样,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詹红荔同志凭着对人民司法事业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要以学习詹红荔同志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提升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水平,加快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扎实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处理机制、便民巡回办案机制,以及妥善审理和执行各类涉及民生案件的各项长效机制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不仅要学习她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她的办案理念,要学会在办案过程中从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把审判工作更多地融入到大局中去,确保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三是要像詹红荔同志那样,公正廉洁司法,树立良好形象。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深刻理解领会“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解决好“如何使用审判权”问题作出了很好的示范。要学习詹红荔同志清正廉洁、情趣高雅的优良品行,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履职意识,全面落实最高法院“五个严禁”规定,遵守省法院“七条禁令”,自觉加强廉政教育,增强队伍拒腐防变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廉洁公正的法官队伍。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比成于易。作为基层法官,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或者办案,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做实。法律是生硬、冰冷的,而执行法律、实施法律的过程则可以是灵活、温馨的。作为法官只有将生硬、冰冷的法律通过司法活动的灵动性、人性化,巧妙地实现情理法的融合,以柔克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解开当事人之间的疙瘩,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积怨。因此,法官没有必要表情冷漠、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完全可以像詹红荔那样不失时机释法析理、娓娓道来;法官没有必要高踞法台,完全可以像詹红荔那样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只有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法律的阳光,司法才真正属于人民,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司法的主人。

“善”、“仁”、“爱”、“诚”是一个整体,“善”的精神是基础,“仁”的境界是追求,“爱”的情怀是体现,“诚”的态度是根本。“善”、“仁”、“爱”、“诚”,让詹红荔精神具有了巨大的启示。中国传统典籍《大学》中引用了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这种“天下无讼”的理想、法律为人类社会和谐服务的理想正是詹红荔精神的重要价值。

第四篇:论詹红荔精神的时代价值

论詹红荔精神的时代价值

作者:陈瑶发布时间:2012-02-08 15:01:59

随着詹红荔事迹报告会的隆重举行,詹红荔的名字在各大媒体、各大网站频频亮相,吸引了无数受众和网民的视线,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也迅速在全国法院干警中流传开来。在推动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公正廉洁执法的大背景下,及时研究詹红荔工作法的价值取向,分析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意义,对于进一步扩大詹红荔先进事迹的社会影响,继续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显得十分现实和必要。

一、詹红荔法官先进事迹

詹红荔法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从事法院工作 27 年,其中在少年审判庭工作9年。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她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忠于职守,为民司法,公正办案,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份内份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庄重承诺。几年来她所审结的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她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传递司法温暖,化解社会矛盾,被人们称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二、詹红荔精神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转轨,价值多维,利益多元,矛盾多发。人民法院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群众的期待更加迫切。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时代挑战,以什么样的状态破解发展难题,成为每一个人民法官必须直面的问题。以高度的忠诚投身事业,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扎实的作风开展工作,以创新的精神面对困难,詹红荔同志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她的事迹再次启示我们,只有深深扎根于生机勃勃的事业,个人成长才更亮丽多彩;只有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得以实现。毛泽东同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一文中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面对越来越多的低龄化犯罪现象,家长揪心、老师担心、社会关心的局面,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詹红荔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家庭,努力打造一种重在激励、引导、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其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三、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的价值取向

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教导我们的那样:“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复杂矛盾相互交织。基层法院又处在通过司法审判活动化解各种矛盾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要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而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是把“钢性”的法律规定和“柔性”的执法行为完美结合的典范,社会矛盾虽然复杂多变,但通过人民法官的能动司法,终会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社会矛盾。其实很多案件如果用判决的方式结案,对法官来说可能会省心、省力,但对当事人来说可能“一场官司十年仇”,不利于恩怨的彻底化解。

模范法官詹红荔深知其理,所以她能在办案过程中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力求化解“恩怨”解开“心结”。

四、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的指导功能

詹红荔法官的事迹会打动一些法官和法律人,对其中一部分人的司法行为也可能有某些边际影响,但不大可能改变绝大多数法官和法律人已经基本定型的行为格局。榜样当然有力量,有时也可能无穷,但不可能总是无穷的。因为,从各方面的研究以及我们的日常经验来看,道德和智力优秀的人物的道德和智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大量复制。而当代中国司法需要一批人格品行技能智识都优秀的法官。因此,宣传表彰詹红荔法官会对提升中国法官的德性会不一定有百分百的作用,但绝对会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詹红荔法官让我们重新理解了德性对于法官和司法的重要。但要提高法官的德性,不仅要依靠道德教育,典型宣传,工作法的推广,更要始终关注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淘汰,要建立制度,确保从大量的普通人选中选拔出人品足够好的人进入法官队伍,且不论道德素质是基于天性还是来自长期教化或两者皆有。中国老百姓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因此,从逻辑上看这样做是可行的。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比成于易。作为基层法官,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或者办案,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做实。法律是生硬、冰冷的,而执行法律、实施法律的过程则可以是灵活、温馨的。作为法官只有将生硬、冰冷的法律通过司法活动的灵动性、人性化,巧妙地实现情理法的融合,以柔克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解开当事人之间的疙瘩,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积怨。因此,法官没有必要表情冷漠、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完全可以像詹红荔那样不失时机释法析理、娓娓道来;法官没有必要高踞法台,完全可以

像詹红荔那样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只有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法律的阳光,司法才真正属于人民,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司法的主人。

“善”、“仁”、“爱”、“诚”是一个整体,“善”的精神是基础,“仁”的境界是追求,“爱”的情怀是体现,“诚”的态度是根本。“善”、“仁”、“爱”、“诚”,让詹红荔精神具有了巨大的启示。中国传统典籍《大学》中引用了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这种“天下无讼”的理想、法律为人类社会和谐服务的理想正是詹红荔精神的重要价值。

第五篇: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的价值与启示

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的价值与启示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 耿露)

詹红荔法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从事法院工作 27 年,其中在少年审判庭工作9年。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她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忠于职守,为民司法,公正办案,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份内份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庄重承诺。几年来她所审结的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她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传递司法温暖,化解社会矛盾,被人们称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詹红荔法官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法官对党的忠诚和对法律的敬仰,充分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情和义。尤其是詹红荔同志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 “三三九不工作法”,充分体现了伟大的公仆情怀和高度的司法智慧的完美结合,她是我们基层法官的学习楷模。在推动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公正廉洁执法的大背景下,及时研究詹红荔工作法的价值取向,分析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功 1 能、意义,对于继续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显得十分现实和必要。

一、“三三九不工作法”的内涵

“三三九不工作法”的“三个不开庭”,指的是对案件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三个不轻易”,指的是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三个不松手”,指的是入监后延伸帮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

二、“三三九不工作法”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转轨,价值多维,利益多元,矛盾多发。人民法院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群众的期待更加迫切。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时代挑战,以什么样的状态破解发展难题,成为每一个人民法官必须直面的问题。以高度的忠诚投身事业,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扎实的作风开展工作,以创新的精神面对困难,詹红荔同志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她的事迹再次启示我们,只有深深扎根于生机勃勃的事业,个人成长才更亮丽多彩;只 2 有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得以实现。毛泽东同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一文中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面对越来越多的低龄化犯罪现象,家长揪心、老师担心、社会关心的局面,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詹红荔法官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家庭,努力打造一种重在激励、引导、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其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三、“三三九不工作法”的价值取向

詹红荔法官常说:“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更要能动司法。”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我国逐步确定了能动司法的精神,将其作为法院和法官司法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要求,运用政策考量、利益衡平、柔性司法等司法方式履行司法审判职能的服务型司法;分析研判形势,回应社会需求,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型司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提前应对,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的高效型司法。

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教导我们的那样:“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复杂矛盾相互交织。基层法院 3 又处在通过司法审判活动化解各种矛盾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要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而詹红荔“三三九不工作法”是把“钢性”的法律规定和“柔性”的执法行为完美结合的典范,社会矛盾虽然复杂多变,但通过人民法官的能动司法,终会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社会矛盾。其实很多案件如果用判决的方式结案,对法官来说可能会省心、省力,但对当事人来说可能“一场官司十年仇”,不利于恩怨的彻底化解。模范法官詹红荔深知其理,所以她能在办案过程中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力求化解“恩怨”解开“心结”。

四、“三三九不工作法”的启示

詹红荔法官是新时期法官队伍中涌现出先进人物,也是全国法院工作人员学习的榜样。作为基层法院法官,我们更要从“三三九不工作法”中,领会做好当前法院审判工作的要领,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风。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精神,把问题找准。詹红荔法官坚持做到对案件的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抓住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关键问题,在庭前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结合到法院审判工作中,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地把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重点;

二是注重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基层法官面对的群众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大多数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法官要提高与他们打交道的能力,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其交心,将其当朋友、亲人,在态度上更温和、更耐心一点,在行动上多做一点。詹红荔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信任与敬重,在于她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正义与温暖;在于她有一颗博大的爱民之心、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她的事迹告诉我们温和、友善和赞赏、尊重的态度更能教人改变心意,舞动善弦;

三是注重查缺补漏,勇担社会责任。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查缺”。詹红荔在工作中用心、细心,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基层法官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发现公共服务保障、社会治安、社会组织建设、虚拟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理念、方法、制度机制上的不足,仍至“盲区”、“盲点”。二是有所作为,及时“补漏”。在“查缺”的基础上,基层法官应有所作为,及时“补缺”,实现从根源上、基础上杜绝社会管理漏洞,完善社会管理。问题的难处在于,如何辩证地认识和把握“不为”和“不能为”的关系。在为社会管理“补漏”环节,基层法官的作用发挥具有能动性、间接性两个特点,前者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角色认同方面,基层法官的角色担当是比较高的,基层法官应自觉认同这种角色安排,进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积极有为,敢挑重担;后者主要体现在行为的方式方面,基层法官更多是在办好案件的基础上,为社会管理“查缺”工作做初步实践探索和前期 5 性调研,后期工作主要是通过法院的集体讨论研究,进而以集体名义采取对策建议,如发出司法建议、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等;

四是注重调查研究,夯实谋事之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法官在联系群众,发现、整理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我们基层法官要注重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注重对案件的调查走访工作。詹红荔非常重视对案件的调查走访,对被告人的成长背景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被害人的家庭状况及思想状况亲自进行调查走访,掌握大量一手资料,为解开“案结”,解开失足少年、受害人及其家属的“心结”奠定了良好基础。刑事审判如此,民商事、行政审判更加如此,多做调查走访非常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增进裁判的妥当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在基层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片面追求法律真实和程序公正,喜欢“坐堂问案”,单纯依赖证据规则进行事实认定,不去调查了解案件事实,不下基层听取群众的意见,案件的裁判结果可能正确,但群众有抵触情绪,裁判的认同度不高,案结事难结。有的群众将这种“坐堂问案”讥讽为“嘴巴子主义”,谁的嘴巴子会讲、谁有证据谁就赢了官司。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基层法官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纠纷的担子更重,在办案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调查走访,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二是要在延伸司法服务中更加注重调查走访。詹红荔在延伸司法服务中,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家庭贫困少年犯的复学、就业等方面存在经济困难,发现少年犯回归社会困难重重,发现缓刑犯帮教措施落实难,等等。这些调查走访,为其参与、推动社会管理 6 创新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基层法官每年审理大量案件,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发现、整理大量的关于社会管理在理念、实践、方法和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案件审理中的经验材料,也可以转化为司法建议、调查报告和规范性文件等。

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当下,如何以能动司法为基本价值取向,办案好,做好延伸服务,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基层法官必须深入思索的一个重大课题。詹红荔的先进事迹及其“三三九不工作法”启迪并鼓舞着我们:基层法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大有作为!

下载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价值考量及演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詹红荔精神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法院建设的价值考量及演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詹红荔精神的本质内涵与践行司法为民

    詹红荔精神的本质内涵与践行司法为民 2011年8月11日中央政法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被授予“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