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

时间:2019-05-13 14:3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

第一篇: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

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

曾昭林:单身尽孝半世纪

人物档案:曾昭林,男,67岁,退休干部,家住沈河区南二经街。曾昭林的母亲88岁,年轻时患严重的妇科病,从此留下了病根,身体虚弱。为了给母亲治病,曾昭林16岁出去打工挣钱,并几次卖血。因母亲病重,家庭困难,曾昭林直到今天还未谈恋爱、结婚,仍是单身尽孝。他刻苦学习针灸,在自己身上实践扎针。自己购买中草药煎汤熬药,为母亲治病。七年前,老母亲患小脑萎缩症,精神错乱,记忆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曾昭林每天给母亲做饭、喂饭洗衣、换衣,伺奉高堂,无怨无悔。他定期请理发师、修脚师为母亲理发、修脚。母亲不睡觉,他就不闭眼。一年正值三十晚上,母亲的假牙掉在地上摔坏了。他跑了几家医院,终于感动了好心医生,修好假牙,没误了母亲吃饺子。他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王丽华:贤惠善良的好“女儿”

人物档案:王丽华,女,38岁,东陵区祝家镇下楼子村村民。

1996年,王丽华与丧偶的刘宝义结婚。当时刘宝义家有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和前妻75岁的干妈李淑兰。在这个复杂的五口之家里,王丽华担负起做妻子、做母亲和做女儿的多方责任。王丽华接送孩子上学,为孩子做喜欢的饭菜。对李淑兰老人,更是像亲女儿一样,家里大事小情与老人商量,不让老人做家务活,冬天为老人屋里烧得热乎乎的。王丽华不仅温柔贤惠,而且还是一名致富能手,每天起早贪黑一起同丈夫到集市上卖肉。尽管又苦又累,但在老人和孩子面前,王丽华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当地群众赞扬王丽华是“纯朴善良的好继母,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孝敬老人的好儿媳”。

付万昌:赡养岳母一生不悔

人物档案:付万昌,男,67岁,皇姑区华山街道退休职工。

付万昌家中有两位老人,一个是患骨髓炎,行动不便的老伴,一个是90岁的老岳母。几年前,老岳母不慎摔倒,大腿骨折,生活不能自理。30多年来,付万昌不怕脏和累,给老岳母做饭、喂饭、洗澡、梳头、换衣服,背岳母上厕所、去医院看病。每到夏天,老付背着岳母到室外乘凉,冬天特意买来暖袋为老人保温。由父亲的感染,老付的子女也都争抢着伺候姥姥,将老人扶持得快快乐乐。老人感动得逢人便说:“我的女婿比任何一个儿子都好。”

朱永洁:因为有她公爹活着快乐着

人物档案:朱永洁,女,51岁,铁西区轻工二校教师,家住于洪区。朱永洁的公爹78岁,患严重的静脉曲张症,双腿成黑紫色,十多年来行动不便。五年前患脑出血,瘫在床上,近两年又患老年痴呆,大小便失禁。老人刚生病时,为了能听到老人夜间起夜的声音,她在房门边的沙发上住了三个多月。等老人脱离了危险期,她却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人也瘦了十多公斤。朱永洁每天给老人擦洗身体,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每天早早地起床,给老人洗尿裤、褥单,侍候老人。老人常说:“你是我的好儿媳,因为有你,我才能活着。”

洪桂琴:公爹长命有她功劳

人物档案:洪桂琴,女,53岁,辽中县杨士岗三王卜村村民。

洪桂琴的老公爹106岁。30多年来,她对老人做到了经济上充足供给,生活上细心照料,精神上极大慰藉。洪桂琴让老人独居一室,室内有彩电、电风扇、蚊帐,冬天有火炉。随着年龄增大,老人耳朵越来越不听使唤。洪桂琴特意去沈阳给老人配了一个携带式助听器,可效果不好,她又去买了一个更先进的耳旁式助听器,从此刘老汉又像以往一样笑逐言开,逢人便说:“儿媳妇好着呢!”群众有口皆碑,都说:“老人长寿是和好儿媳的孝敬分不开的。”

徐海峰:病残儿撑起一片天

人物档案:徐海峰,男,34岁,康平县柳村屯乡西北土村农民

徐海峰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腿部残疾。就是这样一个病残之躯支撑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84岁的外祖母体弱多病,他细心照顾。父亲患脑血栓,瘫痪不起,他喂饭、洗澡,端屎端尿。母亲、妻子身体都不好,他都精心照料。徐海峰不仅要孝敬老人,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而且承包了40多亩土地,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他说:“我要用自己的努力给亲人最大的幸福。”徐海峰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

张素琴:悉心照料家中的“老小孩”

人物档案:张素琴,女,66岁,苏家屯区解放铸造厂退休职工

张素琴的公爹占凤山今年102岁,人老有些糊涂,做起事来像小孩。下雨天非要去亲戚家串门,张素琴打车送公公去。但没呆一分钟就吵着要回家,张素琴又冒雨打车陪公公回家。公公大小便失禁,一天要便在炕上几次。张素琴不厌其烦地给公爹洗衣裤、洗被褥,没有一句怨言。张素琴每月退休费300元,她的丈夫患癌症,住院花去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虽然家庭经济很紧,仍想方设法换着样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买补品。为了让老人心情愉快,她对公公隐瞒丈夫病情,每天仍旧笑呵呵地忙活着。

崔淑贤:贫困家庭的顶梁柱

人物档案:崔淑贤,女,63岁,法库县退休教师。崔淑贤的婆家是贫困乡中的贫困户。特别是小叔子、小姑子年龄都很小,新婚的丈夫在沈阳工作。崔淑贤就成了家庭生活的顶梁柱。当小叔子、小姑子到了上学年龄,因家庭困难公公、婆婆面露难色时,是她第一个表态,“学费问题由我解决!”从此时开始,崔淑贤总是一个人躲在厨房里吃糠咽菜,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吃。逢年过节,为家人做新衣服。她让老人住最好的房间,自己住偏房,一住就是十多年。1986年,公爹病倒了,崔淑贤四处求药,直至将其养老送终。崔淑贤有三个子女,是四世同堂。她经常对子女进行敬老养老传统教育。儿孙们以崔淑贤为榜样,孝敬两代老人,使敬老养老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董静贤:四位老人的亲姑娘

人物档案:董静贤,女,41岁,新民市兴隆堡镇金太牛村妇女主任。结婚二十来年,董静贤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从未发生过纠纷和口角。公爹患脑血栓,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了让公公吃好,她为公公单独做吃的,还毫无怨言地收拾公公的大小便。娘家老父亲也有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继母护理。董静贤每次出门回来总是给继母买衣服和她爱吃的食品。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她不是老人的亲生女。她对婆家、娘家四位老人尽了最大孝心。董静贤的丈夫在工厂开车,家中十多亩承包田全靠她经营。她还在村里担任会计和妇女工作,被称为“女强人”。

葛秀萍:孝心创造生命奇迹

人物档案:葛秀萍,女,34岁,沈阳铸造厂干部,住和平区吴淞街道。葛秀萍的公爹腿有残疾并患有严重高血压症,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婆婆胳膊有残疾,不能干重活。公爹经常尿在床上,便在裤子里。葛秀萍从不嫌弃,给公爹擦洗身子,洗净衣裤。2001年冬季的一天,葛秀萍忽然发现公爹昏迷,她急忙拨打120将公公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住院期间,她为公公接屎接尿,为公公按摩。晚上困了就趴在床边打个盹。公爹在葛秀萍的精心照料下,身体慢慢好起来,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医院的大夫、护士都说:“是好儿媳的精心照料才创造了生命奇迹。”

第二篇: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在XX县城管大队,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普普通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孝子的感人事迹。33岁的张闻斌是县城管大队市容管理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爱人是义堂镇十里铺乡卫生所护士,女儿在读小学。母亲于2001年去世后,家里还有一位患有间歇性自闭症失业的弟弟、一位患精神分裂症辍学的妹妹和一位70岁高龄的老父亲。作为唯一的顶梁柱,维系这样一个普通且不幸的家庭,张闻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弟妹的情,诠释了为人子女、为人兄长的全部价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中排行老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1993年,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贴补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取。张闻斌参加了工作,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贴补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从这时起,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自己却拖到28岁才成家。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母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处理完辛苦繁重的城市管理工作后,拖着一身疲倦的身体打足精神来陪母亲,向医生细致的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给女儿吃,总是送来让老人吃。为工作操劳、为家庭操劳,张闻斌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癌症晚期已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但张闻斌一如既往地和妻子天天坐在老人身边给予安慰,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直到母亲去世,认识他的人都说;“久病床前他是孝子”。1999年,张闻斌的弟弟张闻彦患上间歇性自闭症失业,之后不久,妹妹张海燕也因家庭负担等诸多原因患上精神疾患,放弃了学业。9年的时间,他费尽心思,四处求医问药,利用休假时间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向专家教授请教,自己却省吃简用,压缩开支为弟弟和妹妹筹备医疗费用。医生告诉他,说弟弟、妹妹的症状治愈的希望很小,你已经尽心尽力了,张闻斌却固执地说:“兄妹情深如同手足,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到做兄长的全部责任,哪怕倾家荡产”。2004年,病情稍有好转的妹妹经张闻斌一手操办远嫁外地。至今,弟弟一直留在身边同吃同住,生活上给予尽心照料。

第三篇: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在xx县城管大队,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普普通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孝子的感人事迹。

33岁的张闻斌是县城管

大队市容管理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爱人是义堂镇十里铺乡卫生所护士,女儿在读小学。母亲于2001年去世后,家里还有一位患有间歇性自闭症失业的弟弟、一位患精神分裂症辍学的妹妹和一位70岁高龄的老父亲。作为唯一的顶梁柱,维系这样一个普通且不幸的家庭,张闻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弟妹的情,诠释了为人子女、为人兄长的全部价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中排行老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

1993年,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贴补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取。张闻斌参加了工作,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贴补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从这时起, 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自己却拖到28岁才成家。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母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处理完辛苦繁重的城市管理工作后,拖着一身疲倦的身体打足精神来陪母亲,向医生细致的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给女儿吃,总是送来让老人吃。为工作操劳、为家庭操劳,张闻斌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癌症晚期已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但张闻斌一如既往地和妻子天天坐在老人身边给予安慰,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直到母亲去世,认识他的人都说;“久病床前他是孝子”。

1999年,张闻斌的弟弟张闻彦患上间歇性自闭症失业,之后不久,妹妹张海燕也因家庭负担等诸多原因患上精神疾患,放弃了学业。9年的时间,他费尽心思,四处求医问药,利用休假时间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向专家教授请教,自己却省吃简用,压缩开支为弟弟和妹妹筹备医疗费用。医生告诉他,说弟弟、妹妹的症状治愈的希望很小,你已经尽心尽力了,张闻斌却固执地说:“兄妹情深如同手足,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到做兄长的全部责任,哪怕倾家荡产”。2004年,病情稍有好转的妹妹经张闻斌一手操办远嫁外地。至今,弟弟一直留在身边同吃同住,生活上给予尽心照料。

母亲在世的几年,弟弟和妹妹精神上的疾患无疑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压力和重担全由张闻斌一个人承受,父亲看在眼里疼儿在心里,他不愿意增加儿子的麻烦和负担,执意不顾年事已高,要去武汉当搬运做苦力,想为妻子和儿女治疗出点力。作为一个孝子,张闻斌死活也不答应,和妻子一道苦劝父亲打消顾虑,把老人留在身边安度晚年。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尽孝了,他每天都嘘寒问暖,耐心服侍,从不马虎。担心老人寂寞,特意买回收音机,还在他床边放置了一台电视机,节假日还安排妻子、女儿和弟弟陪父亲聊聊天、逛逛街、做一手可口的饭菜改善下老人的生活,和老人相处得其乐融融。老父逢人便夸:“闻斌也不容易啊,我这个家全亏了他

”。

张闻斌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尽心,他还经常关心看望岳父岳母,每逢节假日,他总要接老人到家里玩,遇到有老人那边有事情,他经常是忙完这边的家,立即赶往那边的家。岳父岳母逢人就说:“女婿比自己的姑娘还要孝顺”。

张闻斌不仅孝顺老人、关爱弟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还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谁家的老人有

什么困难,他都尽力帮助,他经常帮助街坊邻居的孤寡老人换煤气、做清洁、送衣物,赢得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在单位,张闻斌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骨干,在领导和同事中享有较好的口碑。

斗转星移,张闻斌坚持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疾病的母亲,细心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弟妹,还积极关心帮助邻居,成为街头巷尾传诵的佳话,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孝子,是单位领导、同事学习的好榜样。

第四篇: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

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一位位光彩耀人的模范,一段段令人动容的讲述!这是爱的海洋,是美好心灵的圣堂,更是一场我们心灵的洗礼。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因为心中有爱,有奉献,有道德,让他们平凡的人生,平凡的面容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光彩,不平凡的坚持与信念。

敬业奉献的邓前堆,前堆同志从1983年至今一直担任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用坚守换来百姓健康,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索道医生”。福贡县是国家贫困县,“索道”是散居怒江两岸的村民们往来的唯一通道,“溜江索道”也是当地的乡村医生必须选择的交通方式,十分危险。乡村医生邓前堆为了村民的健康,冒着生命危险,几十年如一日,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了整整28年,不辞辛劳坚持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近几年来,收入微薄的邓前堆医生共为乡亲垫付了一千多元医药费,并累积了一堆无法兑现的欠账条。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接受采访时邓前堆说:由于当地山高坡陡,乡亲们极易摔伤和骨折,他很想再多学一些骨科知识,比如关节复位等,以便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他还说出了他的一个心愿: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这样乡亲们再得了什么病,就可以用最快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他的行医之路与那条溜索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次次地从索道上滑过,他知道这下面是怒吼的江水,他知道有人曾从他必经的行医索道上滑落,再也没有爬起来。可是他无所谓俱,因为他是医生,他要恪尽救死扶伤这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28年来,邓前堆情系乡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满腔热血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倾注到当地农民身上。以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怀,救死扶伤。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位乡村医生的理想与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华美的奏响乐章。

第五篇:渭城区“十大孝子”候选人事迹简介

渭城区“十大孝子”候选人事迹简介

1、“十大孝子”宗飞事迹简介 宗飞,男,现年36岁,中山办职工。

宗飞的祖父年事已高,身体一直不好,生活不能自理,进出需要坐轮椅。宗飞自始至终在祖父的床前尽孝。大热天,老人不能独自行走,有时就在卧室解决方便,弄得满屋子臭气难闻,宗飞一下班就匆匆赶回家给他的祖父打扫清洗。寒冬天,老人病发,宗飞从轮椅上背上祖父就往医院跑,到医院后,消瘦的宗飞整个人都快累垮了,依然忙前忙后。老人便秘,他就用手指一点一点抠;老人失眠,他就陪着老人直到入睡。正是由于宗飞对其祖父的悉心照料,这些年来,老人虽说长期有病但气色和精神状态良好。街坊邻居纷纷称赞。

2013年底宗飞送走了他的祖父,“百事孝为先”,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孝”的传统美德,诠释了“孝”字的真正含义。

2、“十大孝子” 张彩琴事迹简介 张彩琴,女,现年50岁,下岗职工。

张彩琴的父母都已经80岁高龄,作为家中的小女儿,她毅然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母亲患有腿部股骨头坏死,父亲不久前查出患有膀胱癌,两个老人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张彩琴下岗后,就自己在外边打一点零工,她白天出去打工,中午的时候就买菜回来给老人做饭,把老人的生活打理好后她又匆匆出去干活,晚上回家了就陪父母聊聊天,天气好的时候还带父母散散步。

平时,她节省着每一分钱,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但是只要是给父母买药买保健品,她一点都不吝啬。她常说:“钱没有了还可以再赚,可是疼我爱我的父母就只有这一对,如果父母因为我照顾疏忽了,那我即使再有钱又有什么意思呢?”

她心中时刻想着父母的健康,想着父母的生活质量,就是没有想过自己。她的母亲总是很欣慰的告诉大家“我能有这样一个女儿是前生修来的福气啊!这辈子也值得了。”

3、“十大孝子” 张志明事迹简介

张志明,男,现年49岁,陕西蓝星玻璃有限公司职工。张志明的母亲今年88岁高龄,由于高血压脑梗已瘫痪在床十多年。为了照顾好老人,他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提前询问老人想吃什么,给母亲做饭、喂饭的时间比孩子上学都准时。晚上回到家,给母亲翻身、洗澡、倒屎倒尿。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装上空调,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冷,他给房子装上土暖气、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袋,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瘫痪这么久,老人从未感染过褥疮。而到现在,张志明自己住的房子仍然没有空调和暖气。有一次,老人便秘,由于患了腿疼病,蹲不下去,他就跪在地上给老人用手抠粪便。他经常详细询问母亲的饭量增减,认真观察母亲的身体状况,为母亲做一些简单的按摩和康复运动,预防感冒、健胃消食、消炎和补钙的药品更是一样不缺。亲戚邻里和单位的同事们都说,老人之所以得以长寿,全是因为张志明恪尽孝道“修”来的。

4、“十大孝子” 代宝忠事迹简介

代宝忠,男,现年52岁,在长庆石油干休所工作。代宝忠的母亲已87岁的高龄,在他的照顾和护理下,老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1999年父亲去世后,他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按老人喜好的口味做饭做菜,陪老人看电视、聊天、散步。一次大雪天,母亲因病住院,他下班后赶去送饭,看出母亲不想吃,他二话不说,放下手里提来刚从家里做好的饭菜,迎着凛冽的大风,冒着鹅毛大雪又去为母亲做苞谷珍子。冬季有段时间,母亲经常腿痛行动不方便,他就每天烧热水给老人洗脚、揉腿。2013年家人带着86岁的母亲坐飞机,回到了阔别60多年的故乡云南省澄江县,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老乡亲,看到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老人心里特别高兴,了却了一桩多年的心愿。只要老人想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做到,虽然只是一件件平凡的事情,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5、“十大孝子” 张利民事迹简介

张利民,男,现年59岁,新兴办乐育路社区居民。张利民夫妻俩主要依靠打扫卫生维持生计,和母亲、儿子、儿媳、孙子、女儿一家7口挤在几十平米的家中,90岁的老母亲常年体弱多病,需要照顾。

由于年龄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张利民和妻子就在小区打扫卫生,这样既能挣点生活费,也能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家里。前一段时间,母亲由于心肌梗塞住院,在母亲住院的二十多天里,每晚都要陪护在病床前,连觉都不敢睡,生怕母亲突然醒来有什么需要。老人出院回家后,由于身体消化系统不好只能吃一些流食,于是张利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问母亲想吃什么,家里能做的就做,做不了的无论刮风下雨都给老人买回来。老人多少年了一直没断过药,严重的时候一年能住三四次医院,平时就靠一家人多留心照顾着。在他的影响下,儿女们对奶奶也很孝顺,只要回到家都会第一时间陪奶奶说说话。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张利民任劳任怨、悉心照顾着年老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尽孝的正能量。

6、“十大孝子”夏长海事迹简介

夏长海,男,现年49岁,区环境卫生管理站职工。夏长海是家里的小儿子,他和他的家人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自己将近90岁高龄的老母亲。考虑到母亲年龄大了,他们主动把自己东边向阳的房间让给母亲居住,并扩大门窗,使房间更加透气、采光更好,让母亲住的更舒适和方便。在生活中,尊重老人的选择,没事的时候陪老人聊聊天,在咸阳湖边散散步。母亲有时候怀旧,他就想方设法,联系一些亲戚、以前的朋友,让母亲开心。他还十分关心母亲的身体情况,每年定期带老人到医院体检,平时生活中格外注意老人养生;怕母亲牙口不好,给母亲配备了假牙,做着母亲喜欢吃的可口饭菜,并将食物煮的比较烂一点,方便母亲消化吸收。前不久母亲因为骨质疏松住院,他就天天守护在病床前,每天按时给母亲洗脸擦身、耐心地喂药喂饭、端屎端尿,一直伺候在床前,没有丝毫怨言。

三十多年来,一家人从来没有和老人因为家庭琐事而红过 脸,相处的非常和睦。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也非常的懂事,没事的时候经常回来看望奶奶,他经常说:“家家都有老人,个个都会变老,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给儿女立榜样,等到自己老了,也就没有人照顾了,父母的养育恩怎么能忘记,所以说孝顺老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7、“十大孝子”张天民事迹简介

张天民,男,现年57岁,正阳办卓所村村民。

张天民在为人子女的几十年中,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赢得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普遍称赞。父母年龄大了,为了让父母散散心,每年都会带父母一起出去转转。父母要是身体不适,张天民会第一时间把父母送进医院,父母养病期间,他给送饭、喂饭、洗澡。父母身体要是稍好可以走动时,张天民就扶着运动,这样不辞辛劳,直到父母治愈出院。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张天民虽然在外面忙,但是回家的次数、回家的时间却越来越多、越来越长。用张天民自己的话说,钱能挣到啥时候,父母养育了我,我就应该多回家看看,常陪我爸我妈说说话,让他们踏踏实实的过上好日子。

张天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有一个好身体,家里平平安安,自己好好挣钱,多抽出时间来陪伴父母,让他们晚年幸福。就是这样一个朴朴实实的人,他有着普普通通的愿望,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年迈的双亲,只为看到父母那一抹温馨的笑容,为此不停地奋斗着。

8、“十大孝子” 郭促去事迹简介 郭促去,男,现年65岁,周陵办东郭旗寨村村民。郭促去全家共七口人,老少四世同堂,老母亲已98岁高龄。二十年前,母亲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经常住院。当时,他担任55斗水利管理员,工作紧张,不分昼夜,但他总是兼顾工作的同时不忘每时每刻对母亲的照顾。每日三餐、端饭送水,冷热换衣,他都安排的有条有理,照顾的无微不至。

去年冬天,有一晚老人突发心脏病送医院,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在病床前守着,直到老人度过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有时老人大小便弄在裤子上,他会立马去洗。无论盛夏寒冬,他和爱人总是按时给老人洗脸洗衣,喂饭喂药,考虑到老母亲牙齿不好,他经常为迎合母亲的口味把食物煮烂,耐心地喂给老人吃。在他的影响下,他的爱人、子女也非常孝顺老人,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奶奶,一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老人。就这样平凡的家庭,却传递着浓浓的亲情。

9、“十大孝子”任富敏事迹简介

任富敏,男,现年56岁,北杜镇中心小学教师。

上世纪90年代,任富敏的老父亲患脑溢血病倒了,为了照顾好医院的父亲,同时又不使学校的工作落下,他医院、学校两头跑,这一跑,就是一整年,花去了他当时所任民办教师近一年的工资。父亲出院后,因为后遗症无法行走,他就每天回家后搀着父亲在院子里来回活动,使父亲能重新站起来走路。父亲的手不能伸展,他就每天监督父亲手握一个复健专用的“塑料小圈”重复“握住张开”的动作,以锻炼手的灵活度。父亲喜欢听戏,每天晚上看电视,他就要求全家人必须跟着父亲看戏,不能看别的 频道,连平时宠爱的女儿要求也不答应。

父亲去世后,剩下母亲孤单一人,他心中十分难过,觉得应该对母亲更加细致的关爱,以慰藉母亲晚年孤独的心灵。因为年事已高,母亲大小病不断,后来又身患动脉粥样硬化、脑梗、高血压等多种病症,每隔一两年,就要住一次院,平时还要靠药物维持治疗,医药费数目庞大,而他总是在母亲病床前悉心照料,为母亲买来最好的药,从未有一句怨言。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在他身上显然被彻底颠覆,因为他总是尽自己的全部去满足母亲的一切所需。如今母亲已有89岁高龄,虽然要常年吃药控制病情,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精神状态很好,每天喜欢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与左邻右舍拉家常,有时还去广场看村里的妇女们跳舞,生活过的很滋润,他常说母亲活到100岁是不成问题的。

10、“十大孝子” 郭进峰事迹简介

郭进峰,男,现年43岁,工商行政管理局渭城分局科员。他的爱人下岗,儿子正在小学读书,一家三口与长期卧床的老母亲共同生活。2008年以来,郭进峰的母亲频繁住院,每天在尽职尽责处理完工作后,他总是拖着疲倦的身影,打足精神来陪同母亲,向医生细致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聊天解闷。母亲生病,他坚持每天做好饭菜,及时送到母亲病床前。2010年初,母亲不慎跌跤彻底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和妻子日夜守候在母亲身边,不敢离开半步。由于老人大小便失禁,需要经常更换床单、被褥。遇着冬天,尿湿的被褥不易晾晒,他和妻子只能连夜清洗,用电暖器烤干供母亲使用。夏天被褥容易晾晒,但异 味较大,经常熏得人想吐。这些都没有难倒他们,夫妻两人为母亲准备了多套被褥,随时为母亲更换和拆洗,经过一段时间,他们逐渐掌握了老人大小便的规律,每次大小便快到时,他们像伺候孩子一样,手把手搀扶着母亲……多年来,他们夫妇一如既往,用自己的爱心,精心呵护并孝敬着母亲。

只要挤出时间,他就会和妻子一起坐在老人身边,讲一讲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聊一聊以往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考虑到老人牙齿不好,他经常迎合老人口味,把食物煮得很烂,耐心地喂给老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诠释了为人子女的价值。

11、“十大孝子”王平顺事迹简介

王平顺,男,现年61岁,窑店办刘家沟村村民。

王平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因几年前的一场变故,妻子离家出走十几年,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母亲卧床不起,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由于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使他患上了脑梗,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可是母亲不能不管,他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一直默默地侍奉老人,克尽孝道,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每天为母亲喂饭喂水,擦身翻身,端屎接尿,做家务,干农活。

他家有一孔窑洞,在最热的伏天和最冷的冬天,他把母亲背进窑洞里,住在炕上,夏天三伏天为母亲买电扇,驱蚊虫,让老人睡得舒服安稳。冬天三九天,他为老人烧炕取暖,让老人身体暖和,血液畅通。在春天和秋天,天气较暖时又把母亲背进房间,让母亲感受大自然的温暖。就这样年复一年,始终以老人的舒心,好心情为目的的侍候。有时老人也会发发脾气,他会心平气和的微微一笑了之。

在王平顺的悉心照顾下,他母亲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从未感染过褥疮,精神饱满,满面红光。他十年如一日用心地照顾着自己瘫痪的老母亲,尽自己所能让母亲吃好喝好生活好,让年迈的老人毫无怨言,是村中公认的好儿子,好孝子。

12、“十大孝子”候选民事迹简介

侯选民,男,现年58岁,周陵办王车村村民。

侯选民十年如一日照顾着自己的老母亲,尽自己所能让母亲生活的好一点。他母亲经常便秘,要想大便通畅,调节饮食很重要,他就经常做一些富含大量的纤维素的食物,象荞麦糯米、绿豆、蚕豆、胡萝卜等,亲自买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芹菜、韭菜、白菜等等。总之他心中总是想着母亲的健康,想着母亲的生活质量。他总会给老人买这买那,考虑到老人牙齿不好,他经常迎合老人的口味把食物煮的很烂,耐心喂给母亲,由于服侍的好,老人90多岁的身体依然很健朗。

他常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如果自己不孝顺老人,不给儿女树立榜样,等到以后自己老了,也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说孝顺老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爱人和子女也非常孝顺老人,每次孙子、孙女回来都要给奶奶带一些营养品和一些零花钱。女儿虽然已经出嫁也总是打电话回来,总要问候奶奶的身体。母亲每当和左右邻居谈论起儿子总自豪说:“我能有这样一个儿子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下载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沈阳评出十大孝子 件件事迹真情动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