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信得过的村主任——记民族团结模范个人邓明先进事迹
人民信得过的村主任——记民族团结模范个人邓明先进事迹
平河乡平河村委会有一个瑶族主任,叫邓明,现年51岁,共产党员。他是2000年11月村级换届选举时当选的主任,一个瑶族村民能够当选村委会主任,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他当选之后所做的一切也是一个奇迹。平河村委会有两种民族哈尼族和瑶族,共有684户3385人。邓明上任以来急人民所急、想人民作想,在短短几年来的基层工作中,以村寨为家,视群众为亲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个村主任,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近几年来为各自然村的公益事业建设中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捐资捐物等,积极地向上级争取到了贫困农户安居工程219户、建盖厕所16间、建了一栋老年活动室、修建卫生路二条、带领群众修复乡村公路3条、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全村委会2005年人均收入达900元、人均有食485斤。他在几年来的工作中到每一个村寨都得到了村民的赞扬和信任。
入春以来,平河乡平河村委会下平河村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按照中央和省州县部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乡党委、政府派出调研组,深入全乡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和要求。最后,经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以平河村委会下平河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作为全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施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扎实推进全乡新农村建设进程,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谋划新农村建设的开篇之作。针对下平河村的实际,决定推行“人畜分离”(即人居环境和牲畜厩分开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为全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了好局。在下平河村新农村建设中,这下可忙坏了邓明主任,他每天都在建设地点蹲点督促,把好质量关,和村民们一起奋战在新农村建设最前线,村民看他那么辛苦,于心不忍心,劝他去休息,www.xiexiebang.com 但至始至终坚持到村民收工为止。他坚信,新农村建设一定能够给村民带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因此,他很执着,很买力。目前,下平河村新农村建设各项设施正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可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到时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都离不开邓明主任的艰辛努力呵。
瑶族同胞们对他说,你是瑶族人,却整天办着哈尼族的事情,你还是不是瑶族人呀。每当这个时候,邓明总是耐心地开导他们,教育他们,要珍惜民族团结,哈尼和瑶族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要相互理解,共同发展,要和睦相处。经过他一番教导,瑶族同胞们开通了,认为他说的对。
至到今天,人们才真正理解了村民为什么选他当村委会主任的意图,才真正领略到了一个瑶族主任的人格魅力和办事能力。
邓明,一个村民信得过的主任,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姓 名邓 明 性 别 男 年龄51 民 族瑶 族 政治面貌&n(新世纪范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bsp;党员
文化程度大专 职务、职称 村委会主任
工作单位平河乡平河村委会
简 要 事 迹
www.xiexiebang.com
1、邓明上任以来急人民所急、想人民作想,在短短几年来的基层工作中,以村寨为家,视群众为亲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个村主任,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近几年来为各自然村的公益事业建设中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捐资捐物等,积极地向上级争取到了贫困农户安居工程219户、建盖厕所16间、建了一栋老年活动室、修建卫生路二条、带领群众修复乡村公路3条、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全村委会2005年人均收入达900元、人均有食485斤。
2、着力推进下平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瑶族同胞们对他说,你是瑶族人,却整天办着哈尼族的事情,你还是不是瑶族人呀。每当这个时候,邓明总是耐心地开导他们,教育他们,要珍惜民族团结,哈尼和瑶族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要相互理解,共同发展,要和睦相处。经过他一番教导,瑶族同胞们开通了,认为他说的对。
主管部门审批意 见同意推荐(盖章)2006年6月12日
县委、县人民政府审 批意 见(盖章)2006年 月 日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先进事迹
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先进事迹
时间:2011-08-23 来源: 作者:校办
刘永辉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工作积极主动,爱岗敬业,能够按照工作职责,作到严格要求,勤奋努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该同志能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7.5”事件发生后,我单位根据州党委和州教育局安排,从7月24日至2010年元月,抽调刘永辉同志赴乌市天山区胜利路社区从事维稳工作,在近半年的维稳工作中该同志能够坚决服从各级党组织的安排,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始终保持了思想上的坚定性,工作上的主动性、不辱使命,不辜负领导的重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维稳工作任务。
(二)该同志注重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内容的学习,通过学习努力提高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该同志认识到要做好所肩负的维稳工作就必须加强学习,只有深刻理解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护高度一致。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较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相关材料和政策法规。通过理论武装,该同志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在对社区群众进行民族团结和政策宣讲工作时得心应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该同志不惧困苦和个人安危,全力完成维稳工作的各项稳控任务。从抽调到乌鲁木齐市以后,就以积极的工作状态投入到社区的各项维稳工作之中,胜利路社区住户多、人口杂、民族结构复杂。“7•5”事件中有13位居民受伤,3户居民房屋受损,7户商铺受损。刘永辉同志主要承担社区内一个片区流动人口的清查和调查,“七.五”受伤人员的安抚慰问,“七.五”事件被拘押人员家属、失踪人员、重点人员的监控教育工作,针刺事件期间的治安值勤和维稳值班、社区常住人员入户宣讲等多项工作。工作中,该同志都能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是工作需要,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保证工作,并能够主动团结配合维稳工作组的少数民族同志和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承担文字撰写和表格的填写工作,保证了小组工作的按期完成。共参与排查登记常住户2070 户,排查常住人口6312人,排查流动户263户,登记流动人口553人,签订出租房屋责任书153份,采集流动人口头像、收集照片 553人,采集指纹553人,走访登记商户52 户,出色地完成了流动人口摸排、调查和登记任务。
(三)该同志坚持严以律已,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在维稳工作期间能够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工作环境复杂危险,但作为抽调到乌市120名工作队员中最年轻的党员,在工作中能和老同志一样,从不讲任何条件,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有时疲惫身体不适时也能坚持工作,5个多月来没有请过一次病假和事假,而且节假日加班和夜间值班达51天。能够做到弃小家顾大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工作组同志和大家的一致好评。该同志谨言慎行,在群众中树立了昌吉州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和群众面对面做思想工作时,能够努力做到耐心细致,力争把党的政策讲深讲透,让广大群众能够放下心理包袱,解开思想疙瘩,使他们对党和政策的决策和方针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党和人民群众和血肉联系。该同志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讲政策法规等教育活动,发挥自身教师的特长,组织并主讲了“7.5”事件真相、民族团结、科学发展观、党建知识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4次,参加的党员和干部200多人次。该同志走访居民时开展各种座谈会、宣讲会21场次。在工作中一方面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做到全覆盖100%入户,一方面积极上报当日工作进展情况及信息情况反映,做到各项工作任务传达迅速,落实有序,并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及时归纳与汇总。同时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等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四)该同志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社区和群众办实事。在维稳工作中,十分注重解决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容易引发上访事件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及时调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助协调安装社区巷道的路灯、天然气、停车位、排水等问题。利用工作闲余时间组织四次社区工作人员和维稳人员,参加计算机办公软件培训,得到社区人员一致好评。该同志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昌吉电大工会
2010年3月
第三篇:[先进事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杨建国个人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事迹材料
提起杨建国同志,没有人不伸大拇指。他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溶铸于自己的事业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95年到2005年从事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近10年,他总能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和各级组织的认可,多次被各级组织授予诸多荣誉。
他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首先把民族团结稳定工作放在首位。凭借个人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造就了一支支有向心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西岭村是一个由裕固、汉、藏等4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他时刻注重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树立讲团结、讲政策、讲法制,学习先进事迹的良好风气。他经常要求各级组织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干部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牢固树立“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并经常组织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使西岭村党员及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了马列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他十分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每年元旦、春节,他都会带领政府部门领导到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家中慰问。不论在工作、生活,还是扶贫慰问、发展项目,他首先想到的是少数民族利益,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户的生活。在西岭村工作的这近10年时间里,全村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民族纠纷引起的上访事件,少数民族享受着极高的待遇,一是给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学生发放救助金;二是给少数民族老年人增补生活补助金;三是实施了富民工程;四是实施了培训再就业。
他脚踏实地,为促进民族团结办实事、好事,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爱戴和赞扬。在“心系农村、服务百姓”扶贫帮困结对子活动中,他都一如既往地包扶少数民族贫困家庭。通过详细地对这些贫困家庭的现状及目前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帮助他们确定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其实这些贫困户物质困乏,生活困难只是贫困的表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贫困”,只等天上掉陷饼。针对这些情况,他特别善于从思想上给予动员、鼓励和“帮扶”,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经过几年的时间,他所帮扶的特困户已经从家徒四壁发展到拥有了电视、摩托,有些甚至有了小汽车,一步步迈向小康。他们的人生观、民族观、宗教观等观念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他们说:我们感谢杨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共产党!现在,全村民族团结深入人心,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帮互学,人人讲团结,民族团结之花在准格尔处处盛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总之,杨建国就是这样一个为西岭村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添砖加瓦、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把心中所有的温情化作无数的爱心奉献给各族群众,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业的沃土上,用自己心中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铸就他在准格尔的民族团结情,使民族团结之树在西岭万古常青,民族团结之花在西岭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