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潜流寻踪 数说我党隐蔽战争的英雄们
红色潜流寻踪 数说我党隐蔽战争的英雄们
回顾红色潜流涌动的日子
暗战中的“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构成了当年中统头子徐恩曾分外亲信的南京、上海、天津“铁三角”。(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设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国家安全教育馆,给观众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48年秋天,蒋介石飞到了北平,与傅作义策划,组成一支快速部队准备偷袭石家庄。西柏坡就在石家庄的附近,敌人甚至已经在地图上标好了石家庄以及西柏坡附近的轰炸目标。
10月22日敌军便开始行动了。当时这份情报被我们打入华北“剿总”文印室的刘光国看到。刘光国将此情报告诉了我地下党组织——社会部甘陵情报小组,但恰在此时,该情报小组的电台发生了故障,不能够及时地把情报发出去。甘陵当即于23日中午,派秘密交通员刘之骥携带秘密材料徒步赶到了定县,在该处我一地下交通联络站,用电话向聂荣臻司令做了汇报。其实,这份情报当时被从3个渠道同时上报了中央。第二个渠道是当时《益世报》采访部主任刘时平,他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从同乡华北“剿总”骑兵12旅旅长鄂友三以及国防部保密局华北特别站站长杜长城处获得信息后,将这份重要的军事情报传到了中共中央军委。同时,我们石家庄的地下党组织,也获得了这份情报。
当时解放军的军队主力,都在距西柏坡数百里之外,中央驻地只有极少数的警卫部队。正是这份情报为粉碎敌人的偷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这次精彩的反击证明了我党隐蔽战线的力量,正是那些潜伏在敌人内部和敌人占领区里的共产党员,冒着生命危险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党的主战场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信息,为赢得最终的胜利立下了千秋功绩。
今天,当我们走进西柏坡,走进全国一处处原中国共产党在敌占区设立的地下联络点,可以发现,这些昔日的神秘之处,已经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它们吸引着人们重新走进那些腥风血雨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前辈与先烈的坚强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在这里为您呈现出一批特别的红色旅游景点,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红色潜流涌动的日子。(记者 杨易锋)
隐蔽战线数英雄
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们使用的工具
在中国革命处于紧要关头时,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就要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位于南京雨花台的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党隐蔽战争的艰难历程。
一进展馆,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光隧道。
第一个中央文库
在一幅上海两层小楼的老照片前,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的王生乾馆长告诉我,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文件存放库,党内称为“中央文库”。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来要求陈为人在上海担负整理和保卫中央文件的重任。这些中央文件多达20余箱,是党的历史纪录,是革命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见证。
陈为人、韩慧英夫妇很快建立起中央文库的秘密机关。一到晚上,他们就在楼上亭子间里,把窗子关死,拉严窗帘,通宵达旦地工作。他们把纸厚的文件抄在薄纸上,把大字改成小字,把文件的宽边空白纸剪掉,按地区、时间、问题加以整理,以缩小保存文件的体积。经过反复的剪裁整理,他们将20余箱文件压缩在6个大皮箱内。
1935年2月,韩慧英外出送文件时被捕。陈为人立即转移了中央文库。但从这时起,他和党组织中断了联系。此后,陈为人一次又一次地转移并排除险情,将这批党的机密文件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
王馆长说:“我在中央档案馆里,见到了陈为人保存的这批中央机密文件。”
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
沈安娜
一张1948年国民党六届临时全体会议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在主席台致辞的是蒋介石,主席台右侧端坐着速记员沈安娜。
1938年,沈安娜奉周恩来指示,进入了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处。凭着每分钟200字的记录速度和一手好字,沈安娜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等重要会议的速记员。在国民党中央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凡蒋介石主持会议,沈安娜便是速记的不二人选。
沈安娜曾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要克制六欲,压抑七情,人的本性被压抑是很痛苦的。”这是外人难以体会、也无法切身体会的。1946年6月,蒋介石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讲至绝密处,下意识地停顿,接着说:“下面的话不要记!”这时,全场都要停下笔来,沈安娜也不例外。这样重要的情报,她只能将要点死死记在心里,过后再偷偷记录,她将所能搜集到的国民党计划、武器装备等重要情报用各种方式传递给了延安。
沈安娜在蒋介石身边卧底长达11年,为我党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1979年12月,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沈安娜时说:“你这个小速记,不是什么官,作用可大了。”
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们使用的工具
八路军接收的第一架飞机
抗战时,潘汉年化名胡越明。1941年日美谈判失败后,隶属潘汉年情报系统的日籍中共党员中西功、西里龙夫和中共秘密党员汪敬远等最早发出警告:“日本舰队将袭击珍珠港!”
在潘汉年及其领导的情报人员老照片前,王馆长介绍说,1943年,中共地下党员徐楚光打入了南京汪伪军委会,在他的协助下,1945年7月,汪伪空军少尉飞行员黄哲夫找到了我党苏浙军区司令部,将驾机起义的想法和汪伪空军情况向粟裕司令员作了汇报。3天后,粟裕告诉黄哲夫,党中央指示:“待机而动,配合反攻”。并确定自己化名“左如”以及在南京和扬州的联络人、联络地点。黄哲夫代号为“于飞”。此后,黄哲夫就用“于飞”这个名字同党组织联系。
经过一番筹划,8月19日,汪伪少校飞行教官周致和到南京明故宫机场,借给汪精卫专机“建国”号检查之名,将飞机飞到扬州。一下飞机,周致和即与“于飞”联系,请他速给延安发报。8月20日,周致和与“于飞”驾“建国”号专机从扬州飞往了延安。因是8月20日飞抵延安的,“建国”号改名为820号。
这是八路军接收的第一架飞机,隶属于八路军总司令部。当年8月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乘坐的就是这架飞机。
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们使用的工具
决战岂止在战场
在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决战前夕,党的隐蔽战线发挥出积极作用。早在1946年,中共南京地下市委派遣姚禹谟为首的9名同志打入美军顾问团空军组,成立了地下党支部。1948年12月16日,国民党空军八大队飞行员俞勃等2人,驾机从南京大校机场起义。而就在渡江战役前夕,中共地下党获取了国民党的芜湖至安庆段江防布置图,策动了江阴要塞和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第二舰队的起义。党的地下工作者是名副其实的渡江先遣队。
走出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时,王生乾馆长握着我的手说:“这些都是解密了的党的隐蔽战线的英雄和事迹。隐蔽战线还有无数的英雄在战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向党的高级干部指示:‘你们只取得了一个胜利,还有一个胜利也就是隐蔽斗争的胜利,那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只有取得了两个胜利,我们才能说是完全的胜利’。”
我的心怦然而动,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序厅的场景又呈现在眼前:地面上蓝色地球与穹顶闪烁的繁星呼应。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日夜守护着祖国的和平和人民的安全。(记者 田晓明)
红色潜流寻踪
北京——燕大校园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西南方向,校景亭近旁,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土丘。丘上有一座半埋着的水泥小屋。
这座小屋旁静静地矗立着石碑一座,上标:抗日战争联络点。此处原为燕京大学第一号自动化污水井。1938年秋至1941年,中共地下党曾秘密地在此处建立联络点,并在此传递平津与抗日根据地的文件、情报、宣传品等。当时,燕大的地下党还担负着为抗日根据地收集运送物资、器材的任务。在燕大物理系的英籍教师帮助下,他们秘密组装了收发报机等电讯器材,先后运送了“五部收发报机,三箱电池,一台内燃发电机,一批照相器材、医药用品和汽油、机油、电线等”,有力地支援了根据地。
重庆——沙坪书店
沙坪书店创建于1947年,地址是当时的沙正街1号附1号,书店属于川东地下党直接领导,是以卖书为掩护的共产党地下联络点。据介绍,当时通过沙坪书店,党组织对学生运动进行了有力领导,后因叛徒出卖被破坏掉。2007年重庆为了弘扬红岩精神,重新开放沙坪书店。曾是川东地下党秘密联络点的“沙坪书店”在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真实面貌。
新建“沙坪书店”位于磁器口正街173号,距离华子良雕像不到百米远。书店面积30平方米左右,进门左边摆放着几排书架,内部物件摆设基本按照小说《红岩》中的描述原貌安置。里面设有“红岩专柜”,共有6万多个品种、数十万册图书。
大连——益记笔店
大连西岗市场的南门斜对面,是一处门市房,它面临着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这就是益记笔店。穿过门市房,有一道后门。推开后门,是一天井,给人豁然开朗之感。天井中央有一个水龙头,从天井正对面的楼梯走上二楼,两旁都有暗室。
益记笔店是当时大连地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1927年4月建立。笔店一楼为店堂,专售文具纸张,二楼为地下党组织领导人活动场所。邓鹤皋、王少波、魏长魁等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团组织的领导人曾来此接头或开会。在这里,还接待和掩护了途经本地去北京的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
1927年7月,市委遭破坏,而“益记笔店”没有暴露,保护了一部分党内文件和党员干部,先后掩护了3名市委委员和一批党员脱险,为党组织的迅速恢复保存了力量。
扬州——“刀痕”民宅
扬州石牌楼24号,有一处保存得很好的四进民宅,不过八字大门的两扇木板门上,有道深深的刀痕。该宅主人林广义说,这道痕为日本人所留,而这处房子,曾是地下党在扬州的一处联络站。走进这处“明三暗四”结构的扬州传统民宅,便可见房子东侧一道长长的胡巷,通向后面的几进房屋。林广义介绍,1946年四五月间,一位王先生来到林家,租下两进房屋,其同伴随后便至。除了租房,王先生等人还借用了林家的电话作为办公电话,接电话时自称为“长江商行”。据有关资料记载,1945年,进步人士张家瑞与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潘以三等人在上海创建“长江商行”,并于次年在水陆交通要地扬州创建分行。长江商行成立的4年多时间里,不仅扩大了我党与沪上工商界的联系,还起到“交通站”的作用,掩护了许多我方执行特殊任务的南来北往的人员。(王子明)
兰州——水烟厂
很少有人知道,兰州榆中县金崖镇尚古城村榆中水烟厂是我党的秘密地下联络处。水烟厂的土厂房还在,原来的大门拆了挪到后院,门楼上的雕花依旧精致。
独特的地形,为地下党的工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时“福元泰”烟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工人就有200多个,还有各地来进货的客商,人多好掩护,地下党和一些进步人士扮成工人,常常在烟坊的碉堡里开会商量事情。
烟坊里的工人们每天看到学生们进进出出,但大多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白天烟坊里推烟、压烟,晚上金家崖、窦家营、岳家巷各地的地下党就秘密会集到烟坊里,商量接应解放军的事情。全国解放后,“福元泰”烟坊成了“榆中水烟厂”,碉堡也改做了仓库,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随着水烟的逐步没落,渐渐飘散在历史的云烟中„„(魏 娟)有一种斗争叫“地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部部反映地下党的影视剧塑造了一个个地下英雄的形象,为历史留下了红色潜流不可磨灭的印迹。
《潜伏》剧照
《黎明之前》剧照
《敌营十八年》剧照
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这是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阁楼,但这却是李白烈士生前战斗的地方。上海黄陂路15号(原贝勒路448号),这座烈士居住过的三层楼房,现已被开辟为革命遗址。
遗址门前的铜浮雕上,有陈云同志的题词:李白烈士故居。门外矗立着李白铜像,屋内摆放着李白和夫人裘慧英当年使用的收发报机、李白睡过的床和被褥、李白穿过的长衫、李白在上海设置党的秘密电台地点示意图等,还有李白亲笔写的18封遗书等珍贵史料。
故居于1987年5月7日,也就是在烈士英勇就义38周年时对外开放。从那时到现在前来参观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缅怀李白烈士,学习烈士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奉献。
李白是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他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4岁跟随红军北上抗日,背着电台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迢迢长征路。1937年10月,李白从延安来到上海,蹲在这间密不透风只有10多平方米的阁楼里,从下午4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因为环境特别恶劣,组织决定派裘慧英掩护李白工作。
在约定见面的那天,李白和裘慧英便把“家”安顿下来,俨然一对“真夫妻”。在共同的生活、战斗中,一对未婚男女终于建立了纯真的爱情,经组织批准,他们由“假夫妻”结成了风雨同舟的革命伴侣。
1942年中秋前夜,日本宪兵突然包围了李白住所。发现电台后,将李白和妻子裘慧英关进了人间地狱似的日本宪兵司令部。夫妻俩分别被关在两个房间内,进行逼供。
裘慧英被拷打后,又被带进李白受刑的房间。只见李白被绑在老虎凳上,胸上一道绳,腿上一道绳,砖头一块块从脚后跟塞进去,在塞到第三块砖时,绳子和骨头就开始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当垫到第五块砖时,他昏了过去。被冰水浇醒的李白怒视着敌人,一声不吭。接着小特务又用老虎钳钳牢李白的手指甲,每拔一个,就问一声:“说不说?”可是每次得到的都是沉默„„
由于党组织多方营救,李白同志脱离虎口。之后,党组织先后派他们夫妇到浙江和江西秘密工作。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党又重新把李白夫妇调到上海搞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29日晚上,当李白正在发一个非常重要的电报时,敌人突然出现在他秘密工作的房间。李白镇静地发出了紧急信号,并让裘慧英把孩子藏到楼下一个同志那里。敌人闯进来,李白当场被捕„„
烈士已去,但精神永存,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激励人们继续奋进!(姚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