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体广电局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事迹报告
县XXXX局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对于教育他们是力不从心,孩子远离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儿童教育的真空,针对这种情况,蓝田县关爱留守儿童“兰花草行动”启动。万余名党员,县、镇、部门干部,“结亲”1.8万名辖区留守儿童,力尽“爱心妈爸”职责,让稚嫩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抚慰,让孤独的“兰草”,尽飘幸福的心香。
曳湖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条件艰苦,7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能力差,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生活起居都交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XXX, 蓝田县文体广电局干部,与该校三年级一班XXX接为帮扶对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始后,XXX在第一时间就联系到该班班主任,了解XXX的详细情况,在得知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已有2年没有回家过年了,XXX的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想到家中一定困难,需要帮助,就在当天下午,买了米面油,书包,签字笔等学习用品,到XXX家中看望,并用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对XXX家里情况作了详细的记录,通过与孩子的交谈,XXX发现孩子特别喜欢读书,XXX就暗自说,下次一定给孩子带几本儿童读物,从孩子的爷爷那里得知XXX与爸爸妈妈一个对月没有通话了,XXX就拿出自己的手机让孩子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孩子激动的脸都红了。从此以后,定期去家访,成为XXX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在走访过程中,看望孩子的同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每过半个月XXX都会与XXX的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并与孩子的父母通话交流,既然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发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
国庆节期间,XXX也没闲着,这次在县城跑了好几个运动鞋店,终于挑了一双满意的运动鞋。上次家访时,看到XXX脚上穿的鞋都磨破了好几个洞,XXX想到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活泼好动穿鞋格外费,一双合适的鞋能给孩子带去一份快乐!一同带去的还有几本儿童畅销读物。
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为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让留守子女健康成长,使外出务工家长们放心满意,XXX将以满腔的热忱,真诚的爱心积极探索新时期留守子女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以父母般的师爱去温暖留守子女,为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做出新的贡献。
2015年3月15日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
陈 蓉
陈蓉,女,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教师,现任寄宿部五(3)班班主任。自2010年朝阳中心小学开办寄宿部以来,始终在寄宿部担任寄宿班级的班主任。该同志在教育教学业务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精心辅导,生活上也关怀备至。
一、工作上 知难而上
勇挑重担
2010年秋,朝阳中心小学领导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的现实情况,决定开办寄宿部,把留守儿童集中教育。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老师们均知到寄宿部任务重、责任大,普遍不愿到寄宿部任教更不用说担任寄宿班主任。这个局面,让校领导头疼不已,当时陈蓉老师知难而上,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到寄宿部任教数学,并担任六(3)班主任。
二、学习上 建立留守档案 细心辅导
在陈蓉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上面除了登记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联系电话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一个家长在家的;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谁是监护人等等。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陈蓉老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得心应手、面面俱到。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学习上普遍缺少良好的习惯和学习信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陈老师常常与这样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例如学生郑某因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她无心学习,陈蓉老师发现后及时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了解状况,然后与郑同学谈心,并且带她洗澡,先帮她洗衣服然后教会她学会洗衣服。“精诚所至,金 1 石为开”,通过一段时间细心呵护,郑同学的思绪恢复平静,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三、生活上 和学生同吃同住无微不至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入冬以来,陈老师始终和留守学生吃住在一起,尽管宿舍里都有宿舍管理员,陈蓉老师每天夜里仍要起来看看学生们的被子盖好了没有、有没有生病的。大课间时,她亲自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活动,安排全班同学踢球、打篮球、转呼啦圈、打乒乓球„„让学生们动起来,既陶冶了情操,也暖和了身体。
冬天气温低,学生洗过的衣服、袜子不易干,陈蓉老师就把他们的湿衣服、袜子拿回自己家脱水;当她发现有的同学手冻肿了,马上买来冻疮膏给孩子们涂上„„
四、情感上 定期家访 重视心理疏导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陈蓉老师经常利用双休日进行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感情交流与沟通。在陈老师细心的关爱下,班里的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虽然远离父母,但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班上有一个叫李雷的学生,性格孤僻、自私,和同学相处不到一块儿。为了准确了解李雷的情况,陈蓉及时家访,了解到李雷的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李雷被托付给姥姥家,由于李雷的姥姥一家在镇上做生意自身都忙不过来,仅仅能保证双休日有饭给他吃,其他事情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李雷卫生习惯差,性格孤僻、自私。了解到这些情况,她更加同情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主动和李雷谈心,帮其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他叠被子、洗衣服;并教育他要好好学习,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李雷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陈蓉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这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辛勤的付出,陈蓉老师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人辍学,班风良好、学风端正。在社会、学校都赢得了极佳的声誉。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儿童
焦滩乡中心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不算优越,全校63%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2010年,焦滩乡中心校二年级二班的留守儿童达75%。谁也不想当该班的班主任,这个问题,让学校领导头疼不已。这个时候,王强老师主动申请,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焦滩乡中心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王强老师刚刚分配到中心校,又是个年轻的男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没有,他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王强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他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他会用他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王强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王强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在王强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班主任之“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他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他就会拿来翻一翻。王强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他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一个家长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王强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王强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他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王强老师经常利用逢场天、业余时间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在王老师细心的关爱下,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王强班上,有一个叫税友强的学生,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孩子被寄养在一个亲戚家,亲戚自身都忙不过来,平时几乎只管弄饭给他吃,其他事宜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税友强卫生习惯差,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税友强的情况,王强首先想到了家访,当看到税友强寄居的家是陈旧失修的老土墙房子,到处一片狼藉时,王强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连下脚的地方都难找。从此,他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主动和税友强谈心,帮其树立起 1
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他要尊敬长辈,好好学习,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税友强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王强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年敬老节前夕,王强老师都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孤寡老人家里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等,及时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尊老爱幼。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王强老师都自费给班上的孩子们买糖果,买学习用品,还亲手指导孩子们画画、办手抄报、写书法参加学校的评选活动,均取得很好的成绩。王强的付出,使留守儿童找到了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使留守儿童不再寂寞,感觉学校就是家。”
焦滩乡中心校的其他教师说,王强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王强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经常给他们送去“及时雨”,让他们解决了困难,安心学习、生活。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王强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被评为焦滩乡中心校的优秀教师,在社会、学校、班级的口碑都好,所教科目的成绩年年是全乡前茅。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石灶小学校 冯丽萍老师
自动请缨 承担重担
石灶乡小学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极其艰苦,全校有397名学生,其中298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2011年,石灶小学七年级共有41学生,其中有35名学生是留守儿童。“谁来担任班主任?”这个问题,让石灶乡小学校校长头疼不已。这个时候,冯丽萍主动请缨,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石灶乡小学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冯丽萍老师刚刚调到石灶小学,教学经验不怎么丰实,她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冯丽萍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她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她会用她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冯丽萍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冯丽萍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摸清情况 建立档案
在冯丽萍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就会拿来翻一翻。冯丽萍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单亲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冯丽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冯丽萍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理辅导 爱心滋润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冯丽萍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冯丽萍班上,有一个叫谭小艳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关心孩子了,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谭艳的情况,冯丽萍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谭小艳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冯丽萍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她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每当他们生病的时候冯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每当天气不变化的时候冯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他们要注意添加衣服。每当周末冯老师都把谭小艳留在自己家里和冯老师生活在一起给予谭小艳充分的家的温暖。冯老师喜欢和他们谈心,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谭艳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冯丽萍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到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人文关怀 让留守儿童以校为家
清明节前夕冯丽萍组织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向学生讲解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今年上半学期,石灶乡小学校参加县教育科技局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带队老师就是冯丽萍。在参加活动的几天时间里,冯丽萍和孩子们厮守在一起寸步不离,参会的领导感叹道:“有这样的‘班妈妈’,我们的留守儿童就不会寂寞了,学校就是家啊!”
学校的其他教师说,冯丽萍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冯丽萍对住校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指导学生打扫清洁,折叠被子、摆放物品等,甚至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冬天,衣服不易干,冯丽萍就把学生的衣服拿回自己家里脱水;夏天,天气热,冯丽萍就自己掏钱买空气清新剂,净化学生寝室空气„„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冯丽萍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多次被评为石小优秀教师,连续八次片区考核排名第一。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安里中心学校 李孝珍老师
自动请缨 承担重担
安里中心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极其艰苦,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2006年,安里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达75%。“谁来担任班主任?”这个问题,让安里中心校校长头疼不已。这个时候,李孝珍主动请缨,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安里中心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李孝珍老师刚刚调到中心校,教学经验不怎么丰实,她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孝珍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她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她会用她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李孝珍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李孝珍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摸清情况 建立档案
在李孝珍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就会拿来翻一翻。李孝珍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单亲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李孝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李孝珍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理辅导 爱心滋润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李孝珍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李孝珍班上,有一个叫任浩伟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 1
关心孩子了,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任浩伟的情况,李孝珍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任浩伟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李孝珍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她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主动和任浩伟谈心,帮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任浩伟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李孝珍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到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人文关怀 让留守儿童以校为家
清明节前夕李孝珍组织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向学生讲解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今年上半学期,安里中心校参加澄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主题活动,带队老师就是李孝珍。在参加活动的几天时间里,李孝珍和孩子们厮守在一起寸步不离,还亲自给学生洗澡、洗衣服,妇联主席感叹道:“有这样的‘班妈妈’,我们的留守儿童就不会寂寞了,学校就是家啊!”
安里中心小学的其她教师说,李孝珍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李孝珍对住校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指导学生打扫清洁,折叠被子、摆放物品等,甚至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冬天,衣服不易干,李孝珍就把学生的衣服拿回自己家里脱水;夏天,天气热,李孝珍就自己掏钱买空气清新剂,净化学生寝室空气„„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李孝珍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多次被评为安里中心学校优秀教师,连续八次片区考核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