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东烈士陵园观后感
冀东烈士陵园观后感
------热血洒遍燕赵地
利用周日时间,我们化工班组织大家参观了唐山的冀东烈士陵园。冀东烈士陵园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唐山市南新西道,始建于1955年,1958年正式落成,面向社会开放。先后隶属河北省民政厅、唐山市民政局。是国家民政部、河北省委、省政府、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唐山市青少年道德实践示范基地”。
冀东烈士陵园最南端的大门,是仿古牌楼式建筑,高大而雄伟。门前四柱用汉白玉起程,牌楼正中墨色花岗岩匾额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的亲笔题写的园名——冀东烈士陵园。主甬道往北,在洁白的三层玉石护栏内,是通体汉白玉砌成的烈士纪念碑。塔高34.5米,汉白玉塔身顶部三重飞檐,飞檐上断是以颗硕大的钢化玻璃红星。它象征着烈士们崇高的献身精神。纪念塔维尔挺拔、雄伟壮观。塔身四面镌刻着党和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林伯渠、彭德怀、萧克的题词:“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气壮山河功昭日月”、“烈士之血革命之花”、“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阳光下,金箔贴敷的大字熠熠生辉,它体现了冀东英烈为人民牺牲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党hi人民对烈士的崇敬怀念之情。
进入陵园,我们首先来到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碑下,我们凝视碑牌,共同表达对我党我军的无比忠诚和对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在烈士纪念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经受着巨大的震撼。纪念堂陈列着全国238名烈士的英名录和遗像。他们中有早期工人运动著名领袖邓培、早期革命家于方舟、华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平陆、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包森、国际主义战士周文斌、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和民族女英雄王册等著名烈士。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返顾的应用前行。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们的心底。先烈们留下的这些文物似乎在诉说着烈士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司令员的望远镜、冀东抗日联军红蓝袖标、节振国夺获得日军战刀、王册的银盾。
纪念馆外,是革命先烈们的雕像和墓位。烈士墓用花岗岩砌成的,规格整齐的广场右面,深邃光洁的黑色花岗岩卧碑,重新修订镌刻的碑文向后人追述着烈士们的不朽业绩,四季常青的冷季型草坪和大型花坛,烘托点缀着圣洁肃穆的气氛。冀东烈士陵园绿树成荫、松柏葱郁,这里安息着先烈们不屈的忠魂:邓培、于方舟、江浩、洪麟阁、杨
十三、节振国、黄天、今歌、王克如„„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河南同志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
先辈们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出了血肉的交换,英烈们的热血萨满燕赵大地,与祖国化为一体!虽然是百般面孔但却是同一个信念同一种精神!前辈的精神激励我们奋进。通过这次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革命前辈在艰苦中夺取了革命的胜利,我们也没有理由在现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如此富足的物质生活中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矛盾而退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优良品质和革命传统,继往开来。于是巨剑,鉴定争取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人民富裕安康的宏伟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成才之后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将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的纪念和缅怀。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并坚信,我们的当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的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别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是我们的党不断壮大起来,去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的党带领全国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一定可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第二篇:冀东烈士陵园扫墓有感
冀东烈士陵园扫墓有感
河茵小学 四1班 闫婧晔
2012.4.20是个有些阴沉的日子,我们全校师生来到冀东烈士陵园扫墓,在纪念堂正门举行仪式时,就觉得有细小的雨丝落下来,大概是“与天同悲”吧。
接下来,我们进入纪念堂里面参观,里面有很多抗日战争时期冀东英雄事迹,还陈列了很多烈士遗物,历经岁月,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时的血迹,仿佛还能闻到硝烟的气息„„通过读展板上的介绍,我知道冀东是一片英雄的热土,这里有一大批英勇不屈的人们,也正因为如此,日寇在这里杀红了眼,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潘家戴庄惨案、潘家峪惨案,让我们气愤难平;我也认识了很多英雄,他们身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
最打动我的是最后那块展板,上面介绍了一位担架队队长的事迹。他的名字叫兰玉山,是遵化西新庄子人。1938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兰玉山亲眼见到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党的领导下,拿起刀枪,愤怒地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此,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能把劳苦大众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当家做主,彻底结束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才是自己最理想的人生之路。1940年春,包森同志率领八路军二支队来到西新庄村,兰玉山见到自己的子弟兵,既羡慕又敬佩。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的时刻,兰玉山毅然加入抗日救亡的伟大行列。在长期的艰苦斗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兰玉山不
畏艰险,英勇战斗,增长了智慧和才干,磨练了坚强的革命意志。可是,由于生活条件很差,他积劳成疾得了胃病。1943年腊月初,首长只好让他转业到地方工作。哪知道刚一进村,就被前来“扫荡”的日伪军团团围住,同村中30多名青年一起,五花大绑地捆起来押往燕各庄敌占据点。敌人严刑拷打,逼他承认是八路军,要他供出我方的人员。兰玉山毫不畏惧,从始至终总是一句话:不知道。敌人没办法,只好将他和其他人一起看押起来。七天以后,兰玉山从送饭人口中得知,日伪军正换防,人心涣散。他敏锐地感到,这是个脱离魔窟的好机会。当即乘夜深人静,忍着伤痛挪到屋门旁,用尽全身气力踹开屋门,累得他满头大汗,冲出屋后,其他20多名难友紧跟其后,迅速逃出据点。
长期的革命斗争,不仅使兰玉山提高了政治觉悟,而且练就了成熟的工作艺术和高度的政治洞察力。1947年8月份,为了支援东北的解放战争,冀东军分区和遵化县委组建了一支1500人的担架团,由区、村抽调了得力骨干担任营、连干部,兰玉山被任命为二营营长。出征前,兰玉山带领二营全体队员宣誓、表决心,他自己也向党组织写了保证书,他写道:“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关心队员生活,战胜一切困难,不怕牺牲,保证完成任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队伍来到东北,断绝了一切后勤供应。没有钱,兰玉山就带领全营队员上山打柴,到附近集镇上卖了,再买回棉花布匹,自己动手把棉花放在两层夹衣中间,缝上四周,就成了棉袄棉裤;没有棉鞋,就用买来的生牛皮
裹在脚上用线缝紧,成了越冬的“皮棉鞋”了;没有成品粮,兰玉山带头用砖石把高梁捣破,一边捣一边用嘴往外吹糠皮,成为可吃的高梁米,然后给队员们做成米饭。
1949年1月,14日上时,解放军对天津开始总攻,战斗打响后,担架队随部队顺交通壕进入前沿阵地,双方炮火十分激烈,处在双方火力之间,犹如狂风暴雨,根本听不清是点点枪响和隆隆炮声,耳边只是“呜呜”作响。解放军冲到护城河后,战场暂时宁静下来。担架二营乘此机会急速抢运伤员,一百多副担架随装随走,但仍有不少伤员需要抢运。营长延守刚回到驻地杜庄向团长兰玉山汇报情况后,兰玉山立即带一营前去支援。从杜庄到前沿阵地必须经过小张庄,敌人为了阻止我后备部队增援和转运伤员,以猛烈的炮火封锁小张庄。我方的一切行动,敌人可以用望远镜看得一清二楚。一营营长牛成看到前进非常危险,就命令各连靠北墙根前进。兰玉山为了便于指挥和观察敌情,带着牛成在街中心一边前进,一边督促队伍跑步闯出封锁区。队伍冲到村西头,兰玉山发现有两名队员跑到路北一家大门口,急忙命令牛成:“你去将他们叫出来,不要到老乡家乱窜。”话音刚落,突然一排炮弹呼啸而来,在街头炸响了,团长兰玉山身受重伤,他的胸部和右胳膊被炸伤。兰玉山咬牙强忍巨痛,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焦急地对跑到跟前的通讯员张玉春说:“叫大家马上隐蔽,不要乱跑。”张玉春一见团长受伤,赶忙上前扶他,牛成也跑了过来,要背他到安全的地方去。兰玉山摆摆手,吃力地说:“不要管我,快
把队伍带上去!”牛成马上去组织队伍,张玉春也忙去组织队员抢救其他受伤的同志。兰玉山望着全营队员,用尽全身气力站了起来,挥起左手,高声喊道:“同志们,冲啊!向前进吧,坚决不丢下一个伤员,部队冲到哪里,我们就一定冲到哪里!”就在这时,“咯、咯、咯”敌人的一排机关炮弹在兰玉山身旁炸响,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后脑,身躯晃了晃,倒在地上,殷红的鲜血流出来,兰玉山同志为天津人民,也是为全国人民的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29岁。
通过这次扫墓活动,我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和平安宁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明白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出力!
第三篇:志愿者部参观冀东烈士陵园活动新闻稿
志愿者部参观冀东烈士陵园活动新闻稿
在2015年10月18日这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部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路南区冀东烈士陵园开展了每年以缅怀先烈为主题的活动。志愿者部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富有意义的上午。
为了顺利的开展这次活动,我部主要骨干成员提前策划,为这次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活动当天,大一的成员早早的从北校区赶来,于综合楼前集合。上午8点半左右,在部长的带领下,我们步行到达了冀东烈士陵园。进入烈士陵园之后,学长与负责人联系,然后带领我们进入纪念馆。同时那里的负责人为我们讲解了冀东烈士陵园的历史。之后我们自由参观纪念馆。参观完纪念馆,我们志愿者部成员分成三组,分别为先烈打扫陵墓,我们擦拭每一位先烈的铜像,清扫先烈墓地旁边的落叶,为那些先烈营造一个清静的埋骨之地。在最后离开的时候,我们志愿者部全体成员在烈士陵园门前集体合影留念,来留下这宝贵的回忆。
虽然离开了冀东烈士陵园,但是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心中迸发出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我们感到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因为这样的回忆是属于我们志愿者的。因此我坚信,我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部的成员定当继续努力,将先烈们的英勇精神传递下去,让那些敢于侵犯我们中华民族的敌人感到胆战心惊,让中华民族的光辉普照中华的神州。
第四篇: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完烈士陵园的观后感一
八年级(2)班刘美
2012年3月31日,在清明来临的前夕,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骆校长和王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来到了万埠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祭扫教育活动。
进入陵园内,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立于陵园中心的高峰之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我们集体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随即又来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们是不可侵犯和战胜的。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事迹,他们仿佛在给我们讲诉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多次立下战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发生了特大洪水,上级任命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三位同志为同机组人员执行抗洪救灾任务。为了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抗洪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完成抗洪救灾的飞行任务。6月17日上午,在飞往安义县途经高安县时,因天气突变,浓雾弥漫,造成飞机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和谐。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二
阳光摘下了往日的乌云面纱,饱含深情地将一片光明赐给大地,还未化的覆在土地上的冰面,把阳光反射上去,变得格外耀眼。
——题记
轻松屹立在白雪中,仿佛是那些永不倒下的战士,英勇的战士们啊!你们为了新中国牺牲了,你们,在土地之下,我们,正走在你们用鲜血与无私而伟大的精神开辟出的光明之路上,我此刻是说不出的感动与深深的崇敬。
踢着正步,我们走进了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走着,想着: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爱国志士,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花木兰替父从军刘胡兰年仅15岁为国捐躯,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和他们一样的,还有董存瑞、雷锋……
而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难道就可以高枕而卧,养尊处优了吗?
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当年被日本侵略,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软弱无能,不会居安思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如果整天懒懒散散,萎靡不振,天天攀比浮华而不实际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中国还会有敌国外患的。因此,我们要时时牢记国耻,不怕艰难,不怕苦难,有一颗爱国心!当年软弱的中国之所以有重新站起来,最重要的,就是每个中国人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也因为如此,才有这样多的战士为了祖国宁愿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正因为如此,重新站立起来的中国才腾飞起来!
烈士陵园观后感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节前,我们学校的同学来到烈士陵园,来缅怀先烈,纪念前辈。
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着主持人说:“向革命烈士鞠躬,低头默哀三分钟。”我郑重地低下头,听着哀乐,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这时,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们的红旗使用烈士的鲜血险些染成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荣辱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第五篇: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里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我陷入了沉思。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纪念碑前边,深深鞠一个躬,抬头望着这中华英雄儿女的陵墓,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
那时时局动荡,人心不安,人人都想过着一种“江村小路,微雨才晴”的生活,天天能够“一叶扁舟,尽容鱼叟”,这些烈士们也是人,他们的愿望估计和广大群众也没有什么不同的,但他们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奔赴战场保卫我们中华人民的家园,他们知道畏惧却选择去战胜畏惧!
曾经在我上大学之前,我读到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所谓英雄,便是那么一群知道畏惧却选择去战胜它们的人”
英雄者,万人敬仰,芳名传万世!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前人的感想,也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他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
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