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感动人物
河南感动中国人物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7年间推出了80多位人物。《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值得注意的是,已连续举办7届,届届都有咱河南人。从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到携妹求学的大学生洪战辉,7年来,河南人感动着中国。
历年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的河南 2002年
张荣锁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
2003年
高耀洁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2004年
任长霞 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长 2005年
魏青刚 河南农民工三次下水救人 洪战辉 大学生携妹求学 2006年
王百姓 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调研员,亲手排除战争时期遗留的各类炸弹1.5万多枚。
2007年
谢延信 一诺三十年替亡妻尽孝。
李剑英 为群众改变生命航向。
2008年
李 隆 救灾火线上的尖兵,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人物介绍 2008年
李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 【人物事迹】
李隆,男,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在2008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5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得 “五四青年奖章”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废墟里与死神搏斗,绝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诚和果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
陈小川:从淡定的表情和灾区群众的欢呼掌声中,我感到他身上体现的公安消防战士职业道德的高尚。
2007年 谢延信 李剑英
谢延信:一诺三十年替亡妻尽孝
【人物事迹】
河南人谢延信一诺三十年,应允前妻临终重托,照料病瘫岳父、痴呆内弟一家三口,三十年如一日。
昨晚,央视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30多年前妻子临终托付
谢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和谢兰娥结婚。
一年甜蜜的生活后,谢兰娥患上了“产后风”。谢兰娥在患病治疗期间,病情曾一度出现好转。1974年农历九月的一天,她又犯病了。
那天晚上,谢延信握着妻子的手,看妻子牙关紧咬,双眼流泪,咽下最后一口气。
“爹妈我管,你放心去吧!”在两次犯病间隙,兰娥曾多次跟丈夫谈道:她这回要是熬不过去,谢家剩下的三口人,就交给他了。
照料瘫痪岳父17年
一句话说来轻巧,但谢延信却一诺三十年。
妻子离世5年后,岳父瘫痪,谢延信帮岳母一起照料。瘫痪的人卧床,必须经常翻身并清洁,否则极易患上褥疮。卧床17年,谢召玉从没患过褥疮。去世时,他是焦作矿务局医院接治的唯一没异味的长期瘫痪者。
除了照顾病瘫的岳父,谢延信还得为痴呆的内弟彦妞操心。
彦妞吃饭得喂,大小便得照顾。一不小心,他会把热汤喝得顺脖子流,也会当众蹲下,手抓粪便到处抹。
内弟吓着谁家小孩了,谢延信还得登门向人家道歉。
为了照料前妻全家,谢延信只得将女儿托付给兄弟,女儿曾一度管父亲叫叔。
人要讲良心
有一句话谢延信常说:人要讲良心。
在常年的辛苦操劳下,患有高血压的谢延信3次脑溢血。迄今,他仍照顾着前妻一家。有一句话他常说:“人要讲良心。”
2007年1月23日下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接见了谢延信,并赠送他四个大字:“大孝至爱”。
“你的名字,早就在我的心中,应该向你好好学习。”徐光春说。
谢延信还是稍微抖动着头:“我应该做的,我应该做的……”将近半个小时的会面,他没有再说其他的话。
他不善言谈,却用一生践行着朴实的诺言。站在领奖台上,他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颁奖词】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李剑英:为群众改变生命航向 【人物事迹】 蓝天英雄李剑英
2006年11月14日,空军驻甘肃某部驻地晴空万里,上午11时17分,李剑英驾机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
12时2分,李剑英向地面指挥员报告:“检查好三转弯!”“着陆!”指挥员回答。
12时4分9秒,战机在下滑着陆过程中突然发出“砰、砰”的响声——鸽群撞上了飞机并被吸入发动机,鸽子血和羽毛沾满了座舱盖前的防弹玻璃,模糊了李剑英的视线。紧接着飞机开始剧烈抖动,发动机转速陡然下降,温度急剧上升,飞行高度平均每秒下降11米!
12时4分15秒,飞机发动机在127米高度停止转动。失去动力的飞机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左倾右斜,上仰下坠。此时,跳伞立刻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李剑英深知,飞机下方有密集的村庄,那里居住着800多户村民,附近还有砖瓦厂和公路收费站。如果跳伞,失去控制的飞机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引起剧烈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12时4分18秒,李剑英收起起落架,飞机平稳下降。90米、70米……着陆!飞机落在了跑道延长线上,像箭一样向前冲出。当冲至离第一接地39.3米处时,飞机被高出地面3米多的水渠护坡挡住。
12时4分25秒,飞机撞击水渠护坡后解体,航弹、火箭弹、航油、氧气瓶接连爆炸……短短16秒,李剑英飞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航程。爆炸现场距离最近的一位群众仅不到20米,但没有一人受伤。
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得知丈夫遇难后,李剑英的妻子李月平说:“我知道,在那个关键时刻,他一定会这么做,他就是这样的人。”
“我觉得爸爸做得很好,他很伟大,如果他跳伞了,有可能会死更多人,会有更多的人伤心,他这样做了,只是我们一家人伤心,爸爸做得值。”16岁的儿子李隼也很“理解”爸爸的行为。
李剑英的战友在悲痛之时,不住回忆着有关他的往事。
李剑英生前所在团团长黄光华说,剑英为了人民群众而牺牲,舍得一切,剑英是好样的,死得重于泰山。全团官兵都要向他学习,做像他那样的人。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评价】 2006年 王百姓 【人物事迹】
【颁奖词】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评价】
2005年
魏青刚 河南农民工三次下水救人 【人物事迹】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评价】
洪战辉 大学生携妹求学 【人物事迹】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评价】 2004年
任长霞 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长 【人物事迹】
【颁奖词】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评价】
2003年
高耀洁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人物事迹】
【颁奖词】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握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评价】 2002年
张荣锁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 【人物事迹】
【颁奖词】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评价】
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以来,届届有河南人。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张荣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长任长霞,三次下水救人的农民工魏青刚,携妹求学的大学生洪战辉,亲手排除战争时期遗留的各类炸弹1.5万多枚的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调研员王百姓,此外还有在飞驰的火车前抢救儿童而牺牲、被凤凰卫视评为“风范大国民”的李学生……他们无不是用短暂的坚决和漫长的坚持感动着世人。“河南英雄”、“河南品质”正在以“井喷”的姿态进入国人的视野,这不仅是河南人朴实精神的显现,同时是河南形象整体提高的结果。作为河南人,这些感动中国的河南人让我们扬眉吐气,让我们从来没有如此的畅快和骄傲!
历年河南籍感动中国人物 2002 1张荣锁: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 2003 1以70多岁高龄,一直在民间从事 艾滋病防治和救助艾滋孤儿工作,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这项重要事业的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高耀洁 2004 霞蔚长空警魂不朽——任长霞 2005 1.魏青刚——没有故事的平民英雄 2.洪战辉——“我想再做一回孩子” 2006 排爆专家王百姓 2007 1.李剑英——为保村庄,放弃逃生
2.谢延信——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2008 1.李 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 2.武文斌(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
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 人物简介 2007 李剑英——为保村庄,放弃逃生
河南郑州人,空军上校军衔。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密集的村庄和人群,毅然决定改跳伞为迫降,先后3次放弃跳伞求生机会,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壮烈牺牲。谢延信——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男,55岁,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
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2005 1.无畏:魏青刚——没有故事的平民英雄
借助于青岛一位普通市民不经意间留下的DV影像,我们认识了一位平民勇士——魏青刚。2005年8月8日下午,台风“麦莎”肆虐青岛的第2天,一位女青年被巨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河南青年魏青刚恰巧经过这里,他第一时间跳了下去。然而风大浪高,他无功而返。在民警携带救生器具赶来后,魏青刚自告奋勇,让他再去试试。可是海面上风浪涌动,魏青刚无法找到落水者的位置。10分钟后,他发出了体力耗尽的信号。上岸后,他和大家一起盯着海面,突然,一个浪头将落水者高高抛起,两次跳海救人的魏青刚,第三次跳进了大海!将人救上岸后,魏青刚选择了悄悄离去。
2.坚强:洪战辉——“我想再做一回孩子”
他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最年轻的获奖者。“11年来,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做大人在做的事,我真想做一回小孩,真的想。”洪战辉深藏在心底的梦想让录制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因为这梦想今生注定无法实现。
12年前,洪战辉的父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从外面捡回个刚出生100多天的妹妹。一年后,因为痛苦和绝望妈妈离家出走,那时的洪战辉只有13岁。一边抚养年幼的妹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和自己的学业,小战辉用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始终相信只有念书才能改变命运的洪战辉曾把自己比做一只背着家前行的蜗牛,3年高中他断断续续读了6年。2003年,这只蜗牛终于走进大学校园,同时他决定,要把妹妹带在身边,给她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
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2004 霞蔚长空警魂不朽——任长霞 【事迹简介】
登封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嵩山腹地,因为有少林寺而闻名国内外。这里每年的流动人口上百万,治安形势极其复杂,任长霞2001年到任时,这里属于全省的案件高发区,而且破案率很低,在全市三十多个职能部门综合测评中,登封市公安局已经很多年被评为倒数第一。上任伊始,任长霞在整顿警察队伍的同时,把改善治安状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破口,选在了打击民怨极大的黑势力身上。上任第17天,就打响了围剿王松犯罪团伙的攻坚战。王松涉黑案被公安部列为2001年中国十大涉黑案件之一。就在王松被任长霞拿下的当天,当地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新来的女局长端了王松的逍遥宫!数百名群众结队给公安局送来了横匾和锦旗。
登封市公安局大门的一侧,是专门为老百姓上访而设立的控申接待室。每个星期六,局里的干部都会轮流到这里值班。这个接待室是任长霞上任不到一个月修建的。2001年7月19日,是任长霞实行局长接待制后接待群众的第一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1点,共接待了124名上访群众。任长霞在任三年,亲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近3500人次;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784人,摧毁犯罪团伙185个。
第二篇:首届河南感动人物
首届“平安河南”十大人物颁奖·感人事迹
“反贪先锋”韩火青、“左手神探”李新民、“当代保尔”马俊欣、“较真民警”杨华民„„在昨晚举行的首届“平安河南” 十大人物颁奖盛典上,10位人物的事迹让在场者无不动容,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他们的感人事迹。1.与死神共舞——李权卿
【事迹】李权卿,爆破工程师,入警8年来,他先后处置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东干城“2006.9.05 非法制造雷管爆炸案”、清丰县巩营乡高庄村“2008.3.29非法制造雷管案”等各类涉爆现场96次,为重大案件提供了关键的决策依据;参与执行各类大型活动的安检防爆任务130余次„„2011年5月28日,李权卿在处理一起非法制造烟花爆竹案件过程中,因爆炸物自燃发生爆炸身受重伤。
【颁奖词】他选择了这世上最危险的职业,入警八年,他在排爆第一线与死神共舞,虽曾身受重伤,忠诚却一如既往。他穿越生死线的壮烈夺人心魄,他拆除了威力巨大的爆炸物,却用自己的精神力量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2.身经百战——彭兵先
【事迹】彭兵先,现任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鹤壁市支队淇滨区大队兴鹤中队代理排长。入伍12年来,他先后参加灭火战斗1400余次、抢险救援8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100余人、做好人好事300多件,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他研究发明的高喷车瞄准仪,能够准确地瞄准目标,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水带拖车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供水问题„„
【颁奖词】上千次鏖战火场,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他人的生命。十几载奉命于危难,他忍受高温炙烤勇往直前。他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在大火浓烟中转战。他的果敢与无畏守护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更守护了我们对全体消防官兵至高的信赖。
3.雷锋式好战士——黄跃远
【事迹】黄跃远,现任武警洛阳市支队洛宁县中队代理排长。2008年夏天,得知洛宁县一些学生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后,他选择了当时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贫困生魏嘉欣作为资助对象。直至被资助的孩子要寻找资助恩人,黄跃远的事迹才被人们所知。2011年以来,他在个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向灾区捐款1万余元,长期资助2名贫困学生,义务照顾3名孤寡老人等,被群众誉为“新时期雷锋式的好战士”。
【颁奖词】演武场技冠三军的勇士,抓嫌犯冲刺在前的先锋,受助贫困学生心里匿名的“好心人”,驻地孤寡老人眼中孝顺的“兵儿子”。利刃镌刻正义,柔肠彰显忠诚。他是让人民放心的“兵儿子”。
4.反贪先锋——韩火青
【事迹】韩火青,1995年至今在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17年来,他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侦查员”、“反贪十佳干警”等荣誉称号,被誉为安阳反贪战线上的一把“尖刀”、腐败分子的“克星”。今年年初,他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抽调,参加查处我省某部门正厅职干部特大受贿案专案工作,并同时负责组织查处了此案带出的50多起贪污贿赂大案要案,总涉案金额达1亿元以上。
【颁奖词】他被称为“反贪战线的一把尖刀”,这个称谓的背后,是莫大的正气和勇气。在没有硝烟的反贪战场,他是刚正不阿的战士,为维护党的执政清廉而矢志不渝。他从不动摇迷惑,从不惧怕退缩,他不仅是刺向贪腐的尖刀,更是支撑廉洁中国的脊梁。
5.当代保尔——马俊欣
【事迹】马俊欣,现任郏县人民检察院正科级检察员,四级高级检察官。临近大学毕业时,在一次体育训练中不慎从双杠上摔落,造成身体瘫痪。26年来,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他任办公室主任时总结推行的“周小结、月讲评”制度;在政治处任职时,在他的建议下,郏县人民检察院创办了内部刊物《郏县检察》,交流了经验,激发了各部门钻研业务的热情;他任研究室主任时,撰写的《建立检察机关业务监管中心》调研报告,被院党组采纳,并由此在平顶山市检察系统率先成立了业务监管中心„„
【颁奖词】保尔精神的又一传奇。蹒跚却坚定的脚步,见证生命的韧度;瘦削而坚实的肩上,扛起事业的忠诚。故事催人泪下,主人公却始终微笑。一个人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6.“好人”法官——王军华
【事迹】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王军华,自1985年入选法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7年来,她总结出了十几种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民事调解工作方法,这些方法使得她每年所办案件调解率都保持在95%以上,所办的案件均无错案、无信访。27年来,她审结了5000多起案件,参与审理了1万件以上的案件。为了服务好辖区内19个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27年来她走遍了辖区内每一个角落。
【颁奖词】二十七年,一万个案件,这是一位女法官的事业记录。她巧手理平万家事,化干戈为玉帛。她既是裁决严明的调解者,手持公平与正义的利剑,又是最弱势群体的守护神,毫无保留地给予温暖与搀扶。她的心怀,让一纸法律文书有了爱的温度。
7.情系深山——智成锁
【事迹】智成锁,现任洛阳市栾川县司法局白土司法所所长,兼任白土镇调委会主任。他任司法所长以来,先后处理过800多起伤害、婚姻、宅基、财产、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工作十几年来,他从没有因调解不力或不及时,导致当事人上访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创造了全镇群众赴市级以上单位“零上访”的纪录。
【颁奖词】挫锐解纷打开一个个心结,披肝沥胆捂热一颗颗心灵,醉心法治播撒一缕缕 2
阳光。靠大把药片缓解着癌痛,他把自己融入大山的沟沟岔岔。年复一年,他珞珞如石,构筑共和国和谐的基座。
8.坚韧法官——尹应哲
【事迹】尹应哲是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从事审判工作17年来,他在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智力障碍,自己患有白血病的情况下,仍然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为自己定下一条铁的准则:“无论如何都必须严守公平正义的底线,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案件出现不公正的结果!”2012年1月,入选2011人民法院亮点人物。2012年3月,当选“感动南阳十大人物”。
【颁奖词】也许是生活的痛太多,他对事业爱得深沉。办案子他是洁癖者,不容忍任何瑕疵;对群众他是传道者,不遗漏任何疑问;看名利他是淡泊者,不沾染任何污俗。明如镜,坚如钢,廉如水。信仰的旗帜猎猎作响。
9.左手神探——李新民
【事迹】李新民,现任新乡市公安局胜利派出所案件侦查大队负责人。自调入刑侦工作以来,参与侦破大小案件300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2011年4月19日,他带领民警一起历时十五天,行程数千公里,历尽波折,凭借其过人的智慧,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终于在广东顺德将潜逃17年之久的杀人逃犯许明睿抓获归案。
【颁奖词】他“复杂”:有扑向持刀凶徒的勇,洞穿疑案迷雾的智,破译蛛丝马迹的“细”,忘了吃饭睡觉的“粗”。他简单:除了工作,一无所好;除了破案,一无所长。一繁一简,践行从警誓言。
10.“较真交警”—— 杨华民
【事迹】杨华民,2001年、2002年先后被郑州市政府授予“畅通工程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郑州市交警支队“四严一创” 先进个人。自“杨华民交通示范标准岗便民服务台”设置以来,他先后为过路行人提供修车、指路、换乘公交指引服务。他带领岗上民警尽职尽责,使得号称“郑州北大门”的农业路花园路早晚高峰分别提前20分钟结束,路口通行能力明显提高,为彻底摘除“新堵王”的称号打下良好基础。
【颁奖词】马路上他像音乐指挥:喧嚣中理出流畅的旋律,休止处传递无声的力量。网络里他是“草根达人”:传播出行规则也传播人生理念,收获虚拟粉丝更收获现实尊重。平凡、平常、平静,恰是一种精神的形象诠释。
第三篇:2003-2008河南感动中国人物(范文模版)
2003
以70多岁高龄,一直在民间从事艾滋病防治和救助艾滋孤儿工作,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这项重要事业的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高耀洁
2004
霞蔚长空警魂不朽——任长霞
2005
1.魏青刚——没有故事的平民英雄
2.洪战辉——“我想再做一回孩子”
2006
排爆专家王百姓
2007
1.李剑英——为保村庄,放弃逃生
2.谢延信——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2008
1.李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
2.武文斌(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
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
第四篇:河南烟草“感动行业十大人物”学习心得
河南烟草“感动行业十大人物”学习心得
2014年4月1日下午和同事们一起坐在会议室里观看了《感动行业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内心也受到了强烈的震颤。此次观看,我觉得这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振撼、灵魂的一次洗涤、精神的一次沐浴。
常年坚守在专卖管理第一线的“打假英雄”周天方;被誉为大爱使者、慈善楷模的“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王世举;勇敢与病魔抗争、矢志不移献身烟叶事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杨俊武;多年从不间断无偿献血,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先进人物刘娜;用超乎常人的意志照顾重度瘫痪的丈夫,被誉为“最美天使”的烟草家属房晓云;坚守凛然正气,维护市场秩序的“忠勇榜样”秦善新;跳入冰水,勇救落水群众的英雄张维峰;身退心不退,仍在为烟草事业发光发热的离退休老同志聂长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经常见义勇为的热心人士丁林;默默无闻救助孤寡老人,被誉为“大爱无声”的“最美妈妈”宋丽,充分展现了河南烟草人的良好品格和风貌。每一位感动人物都用鲜活的事迹折射出一种时代精神,他们大都是普通人,可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铸就了或平凡或不凡的事迹,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人、激励了一个又一个人。
这其中最感动我的是烟草专卖“打假英雄”周天方:多年
来,他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认真贯彻上级打假部署,紧紧盯住‚努力甩掉河南制假重点地区‘帽子’‛的目标任务,全身心投入到卷烟打假工作中。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持深入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摸排线索,组织行动,推动各市卷烟打假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新高潮,使‚雷霆系列‛专项行动取得重大成效;他常年奔波于各省直执法部门,甚至在住院期间还协调推进联合执法进程,最终建立健全了多部门联合打假的工作模式,为全省卷烟打假工作铺平了道路;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在工作上是一个尽职履责、负责任的人,可当我看了周天方同志的事迹以后,感到自己跟他的差距是那么巨大,他带给我无限的敬佩与感动,我在岗位上尽职履责那只是在做规定动作,他为了工作,甘冒生命危险,是无私奉献的行为;我感动还有他那坚持不懈、打假到底、除恶务尽的恒心和毅力。
作为烟草行业的一员,我们的企业理念就是质量第一,客户至上,就是为客户提供加工服务。我们能不能真正把我们的客户看成上帝,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讲诚信,讲质量,讲服务,把每一位客户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的对待,换位思考,细心周到做好生产加工工作和现场管理,把为客户服务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看成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褒奖。‚优质服务‛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可能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甚至是委屈和泪水,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周天方的毅力和勇气,便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
让我们以感动行业十大人物为榜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我们的真诚赢得客户的感动。
2014
年4月2日
第五篇:2010感动人物
信义兄弟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钱伟长:如果要是考状元,我是要考状元的。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国难当头。马上要进入清华历史系学习的钱伟长,得知这个屈辱的消息后,当天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钱伟长:蒋介石说的,谁要站起来,不要抵抗,因为人家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这个火了,年轻嘛。所以我下决心,我说我不学这个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
钱伟长:我这些都没考虑。我是将来要造坦克。就是这样的思想。
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资格,但是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逗留三天,钱伟长等留学生拒绝上船。
钱伟长:我就不干了,敌国我们不能去,当场就有好多人把护照扔在黄埔江里头了。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赴加拿大50天后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且收入颇丰。
钱伟长:那很不错,大概八万美金一年呢。
就在钱伟长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此时他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教授。
钱伟长:我是决心,来回家培养更好的学生。
但连年内战,经济衰退,到1948年时,钱伟长的工资只够买两支暖瓶。此时,钱伟长有机会再回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申请护照填表时的一个问题却让钱伟长选择了留在中国。
钱伟长:最后一项我填不下去了。他是讲假如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你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我说我当然忠于中国了,我是中国人。1956年,作为清华大学教务长的钱伟长参与制订新中国第一章科学发展蓝图--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钱伟长提出国家要优先发展原子能、导弹和航天等,当时除了钱三强、钱学森,其他所有参与规划的400多人都不支持他,而且这400多人的身份都是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钱伟长:我觉得我还是要说真话,国家应该怎么办呢,不能听这些话。吵了一年多了,最后周总理说,“三钱”说的是对的,我们国家需要这个。
事实证明,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中国,成为不了当时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兴力量;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中国,也成为不了现在以及未来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蓝图才刚刚展开,反右运动来了。1957年6月,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在实验室负责扫地一年,之后下放农村劳动。
钱伟长:那无所谓。我告诉你,右派,连儿子上大学都不许,我的儿子、女儿都没上大学。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我也不退。
被打成右派后,钱伟长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发挥自己所长。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一百多项。
钱伟长:我是爱国的,对国家好才行。我没别的要求。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1979年钱伟长重新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直至2010年去世。九十八年,钱伟长用九十八年的人生,研究了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全国道德楷模
面对郭明义,推选委员王振耀说,长期奉献不计报酬,于普通岗位拓展慈善,的确是当代雷锋。
推选委员阎肃说: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盈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
现在我来宣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明义的颁奖辞: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王万青 草原曼巴推选委员朱玉说:那个夜晚燃起的灯火,将成为无数人今生不灭的火把。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王伟的颁奖辞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面对王万青,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他以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推选委员王晓晖说:医者仁心,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普通人之间的爱和给予,能让友爱更长久。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王万青的颁奖辞: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
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主持人:1968年,那是我出生的年份,我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然而我们将要结识的这位人物,那一年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12月26号,坐上了西去的列车,一去不归。
短片:王万青
这位带有南方口音的王万青大夫是上海人,他在甘南州的玛曲草原上已经整整生活了42年了。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王万青,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藏语把医生叫做曼巴,从那时起,茫茫的玛曲草原上,就多了一位年轻的汉族医生王曼巴,两间土房和一个血压计是他所有的医疗条件。
在草原上,至今流传着王曼巴救人的故事。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牧童,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肠管都已变色。万分焦急的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南美送到了乡卫生院。当时,南美的血压都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但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必须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
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南美切除了坏死的肠管,接肠后缝合了伤口。10多天以后,南美开始进食了。
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位神奇的“上海曼巴”。
为了减轻牧民群众的痛苦,在玛曲县阿万仓乡工作的二十多年里,王万青一个人,跑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完成了全乡的布病普查。并逐一给当地的牧民孩子实施计划免疫。
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万青所在的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与此同时,王万青和同事们建立了门诊制度,让全乡90%的牧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
在玛曲草原,牧民们只要一提起王万青大夫,都会竖起大拇指。
玛曲县阿万仓乡村民才昂吉:“他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我们草原上最好的医生,我们离不开他。
玛曲县阿万仓乡牧民阿姆去乎:”王曼巴经常来给我们看病,他是我们公认的好曼巴“王万青妻子凯嫪:”一些困难的人看不起病 没钱,他就好像帮忙一样,给他们垫钱。好好看病“。
凯嫪是本地的赤脚医生,也是王万青的妻子,当年,与王万青一块毕业去西部的同学都先后回到了大城市甚至有些去了国外。许多人认为王万青也是要回大上海的,可凯嫪看到了王万青的善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王万青并嫁给了他。
凯嫪:”我喜欢的就是他这么善良“。
在1970年,为了与凯嫪结婚的事,王万青曾专程回上海征求父母的意见,那时,回城的浪潮已经蔓延开来,父母企盼儿子回家的愿望眼看就要实现,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儿子爱上一个藏族姑娘。沉默了3天之后,父亲终于发话了:”娶了她,你就永远不能放弃,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40多年过去了,王万青对凯嫪不离不弃,一直留在了草原上。因为妻子离不开草原,王万青也放不下需要他救治的牧民们,为此,王万青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回上海的机会。
但每次想家的时候,王万青都会吹起离家时带来的笛子,他还请父母给他寄《新民晚报》,借着晚报上的消息,他感觉着上海的一切。父母理解儿子,晚报一寄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二老去世,这个习惯才终止。说起父母,王万青总是觉得很难过。他说,他为父母做的太少,太少了。
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南美还会经常带着妻儿来看望30年前的救命恩人。已经退休了的王万青,现在还依然为牧民们看病,最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四个儿女中,有两个也都成为了医生,都像他一样在继续为草原上的牧民看病。
烈焰之中筑大爱主持人:面对王茂华 谭良才,《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说:“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农民,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舍己为人的英雄。”
推选委员涂光晋说:“当他们义无反顾冲进火海的时候,近乎于本能的行动,折射出今天亟需弘扬的善与爱。”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王茂华 谭良才的颁奖辞: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那是一个平常的村庄,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那场火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常。更不平常的 是他们的选择,有人说 那是平民的壮举,有人说 那是英雄的情怀。
2010年3月21日下午两点,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的一栋民房突发大火,浓烟和烈火瞬间吞噬了整个房屋,住在隔壁的伯塘中学教师王茂华和他的岳父谭良才毅然冲进了火海。
村民:跑过去抱那个孩子,一边抱一个。
救出四个孩子后,王茂华第二次冲进火海。
此时的二层小楼,就像一个熊熊火炉,村民:然后又冲进去,又抱了个出来,一身全都是火。
此时烈焰和热浪已经把人们逼出了十米之外。
村民:还有一个这样大的(手比划高度),他说我弟弟还在里面。
面对死亡的威胁,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三声巨响,屋内两辆摩托车和一个液化气罐相继爆炸,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在爆炸声中被火浪掀了出来。
村民:(王茂华)全部都烧掉了,衣服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一根皮带,一根皮带在着火。
村民:全身满身都是火,我去帮他打火,去拍一下,那个皮就全部掉下来了。
最后一个孩子被闻讯赶来的村民从后屋抱了出来,6个孩子安然无恙。而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却烧成炭黑一般。
医生:感动人,皮开肉绽,全身的皮肤都烧焦了,烧黄了。
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王茂华更是达到95%以上,唯一完好的皮肤只有左脚上的两根脚趾。
在昏迷了十多个小时后,王茂华苏醒了片刻,他问的第一句话是:最后那个孩子怎样了?
学生:我们都很盼望他回来,我们都很想念他。
身为教师,王茂华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王老师。在学生们的眼里,王茂华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他们的好大哥。
同事:他跟小孩都是就跟朋友一样的相处。
同事:他教的是语文课,但是他讲着讲着,他可能会教大家唱起歌来。
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丈夫,身为女儿和妻子的谭长华心如刀绞。她唯一的期望,就是他们都能活下来,她不能失去任何一个。
王茂华的妻子 谭长华:只要他平安,不管他以后能不能走路,能不能做事,我都希望他能活着,至少我的女儿有爸爸。
4月1日,来自各地的烧伤专家汇集浏阳,经过会诊,决定将王茂华和岳父谭良才,紧急转送条件更好的武汉市第三医院,人们在极力挽救两位英雄的生命。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英雄》《烈火中的大爱》人们通过媒体知道了王茂华和谭良才的英雄壮举,江西、湖南、湖北的市民们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们,并自发地为他们捐款。宜春市直机关两个小时就捐款83万元。
深圳的一对夫妻听说了王茂华和谭良才的事迹后,替刚刚因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的爱子做主,捐出了孩子全身的皮肤。
王茂华:我要感谢那些为我捐款的人,还有那些关心我的人,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一定会坚强起来,一定会好起来。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王茂华岳父谭良才的病情明显好转,4月26日转入了普通病房。而王茂华的病情依然十分险恶,由于深度烧伤引发严重感染、肌肉坏死,病毒一点一点的侵蚀着他的血液,吞噬着他的躯体。22天之内,双腿三次截肢,全身9次植皮。每一次植皮和换药都是撕心裂肺的痛,每一次截肢都是对他身心的巨大打击,为他手术的医生护士们被震撼了,因为他们知道深度烧伤带来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王茂华从来没有叫喊过一声。
谭长华:我知道他很痛很痛,但他不会叫出来,因为他怕我担心,就只有一次,他确实痛得全身发抖,他就跟我说,我叫一下可以吗。。
王茂华:我想回去上课,想见到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还想见到我那可爱的女儿。
王茂华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以一个爱字为准则,爱世界上所有值得爱的人和事。
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43天之后,5月2日凌晨,27岁的王茂华还是离开了他深爱着的这个世界。
谭长华: 25日的时候,我们去探视的时候,接着他的电话,他就在里面哭了,这是他受伤以来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他说他好想见到我,可是我也没有办法,我不知道结果会这样,如果是这样,我一定会请求医生让我进去,看看他,也让他好好的看看我。
2010年5月4 日英雄回归故里
王茂华老师留下了所有的遗憾走了,他再也不能给心爱的学生们上课了,但他的身影却永远刻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王老师,您就这样突然的离我们而去了,但您却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王老师安心的走吧。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也会记住您的最后一堂课的。
2010年 5月5日王茂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0年10月19日,王茂华的岳父谭良才康复出院。
三栖尖兵——何祥美《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说:“士兵当精忠报国,但是没有精湛的武艺,又如何却敌报国、拥有足以制胜的能力,才能享有和平!”
推选委员陈小川说:“我们有一百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条安享太平的借口,这就是这个兵,心中的忧患和肩上的使命。“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何祥美的颁奖辞: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何祥美,他是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
训练现场:报数 12345,眼睛看到什么地方,枪口 也要注意跟到什么地方,能不能做到?能。
这是何祥美所在部队组织的一次实弹演练,何祥美带领战斗小组,担负突袭任务。
不到一分钟 他们就将人质全部安全解救,看到他们敏捷的身手,人们难以想象,何祥美这位80后的战士,从新兵到特种兵,经历了10年的艰苦训练。
采访 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何祥美这个兵,作为一个狙击手来讲,他是一个非常合格、也是很称职的狙击手。”
为了能在战斗中一招制敌,何祥美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爬石子路 过阻截墙 钻水火洞,这些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的训练,挑战着他的身体极限。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当兵就要当一个能打仗的兵”。
何祥美就是凭着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头,练就了路上猛虎的硬功。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特种兵应该是具备海陆空三栖作战能力”。
已经是路上猛虎的何祥美又把目标投向了天空,就在他入伍的第二年,何祥美作为全营唯一的义务兵,参加了跳翼伞训练。
因为我第一年我就想跳翼伞,但第一年领导不同意,但后来 通过我的训练,具备这种能力,可以跳翼伞,经过严格的考核,何祥美终于获准参加首批翼伞试跳,但是当何祥美跨出机舱门的那一瞬间,险情发生了。
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他那个伞出来之后,整个是一团,开的极不正常,他下降速度非常快。
下面的人都站起来了。
第四名 注意打开备份伞。
何祥美凭着平时扎实的基础训练和练就的过硬心理素质,在距地面不足300米的时候,拔掉了翼伞,打开备份伞,安全着陆。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大队长 田伟东:“整个一个过程处置的非常恰当”。
天上任飞,还要水下能潜。考验一名特种兵的标准,潜水才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训练科目。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潜水 就是对身体有一点点伤害,对身体不怎么好。
在水下稍有不慎,强大的水压对身体就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何祥美没有退缩,他开始苦练潜水,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在十几米的水下,黑暗和冰冷测试着他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
采访南京军区某部战士 何祥美:”那个面罩贴着自己脸,我说怎么这么难受“。
勇敢,这个衡量每一个战士永恒的标准,在此时此刻变成了具体的数字,海水中,每下潜一米,都成为了何祥美捍卫士兵荣誉的艰苦付出,最终他练就了水中蛟龙的本领。成为陆军中潜的最深的兵。终于,何祥美超越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成为一名敢打必胜,不辱使命,能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精兵。
他正时刻准备着,只要祖国召唤,他就会随时出发。
刘丽 ”最美“洗脚妹
面对刘丽,推选委员孙炜说:“刘丽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光芒。”
推选委员王晓晖说:“她和她代表的80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他们脚下生根。”
现在我来宣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丽的颁奖辞: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
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您正在收看的是蓝色经典·天之蓝杯《感动中国》2010人物颁奖典礼。好多年前有一首歌,唱的人很多,名字叫《姐姐》。里面唱到,姐姐 我想要回家,请牵着我的手,我不再害怕。这首歌之所以流行不仅因为歌好听,还在于姐姐在我们心中的分量。
短片:刘丽
30岁的刘丽在厦门的一家足浴城上班,每天蹒跚走过长长的走廊给客人端水洗脚做按摩。这个被人们称作洗脚妹的姑娘,这些年资助了上百个贫困的学生。
刘丽等的这个孩子叫邵春梅,在她8岁时,父母便都因故去世,家中只剩下80多岁的爷爷和一个弟弟,2007年,刘丽通过厦门妇联得知情况后,负担起了邵春梅和弟弟的学费,4年来,刘丽经常会来看姐弟俩。
邵春梅: 她就像我的姐姐,对我很亲切,然后就是好像很久的老朋友一样,然后我也很喜欢跟她一起玩,因为跟她在一起玩的话,我会忘掉一些烦恼。
看着眼前的景象会让人有一种这是一家人的错觉 那么刘丽为什么要帮助原本素不相识的人? 她 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丽出生在安徽颍上县,是家中的长女,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由于贫穷,1994年,只有14岁刚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刘丽便辍学出门打工了。
很多家长都在那边哭,掉眼泪,都舍不得,我就说,我说你们不要哭了,哭什么,我们出去赚钱你们都回去吧,赚了钱可以让我弟弟妹妹都能读书,让这个村庄里面也能出两个大学生。
刘丽辗转去了武汉,北京 江苏,1999年 她来到了厦门。身上的钱很快没有了,刘丽甚至卖掉了从记事起就没有剪过的头发,用卖头发得到的30块钱维持生计,直到一个老乡介绍她进了一家足浴城。
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很痛苦,都磨水泡破了都会一直流血,流血了再去练练练然后就长茧了,手指头很硬,女孩子的手,你把你手指头伸出来你看看,都没有这么硬梆梆的。
苦和累是难免的,毕竟这份工作能够让她生存下去了,但让刘丽没想到的是:她寄回家的钱让老家人对他的工作浮想联翩,流言蜚语让父母对刘丽也产生了误解,那一年底,回家过年的刘丽,被父母骂出了家门。
在外面怎么样受苦受累,受人家的气,我都觉得忍一忍就过了,因为我还有一个家,因为家里需要我。可是听到我爸妈这些话的时候,我真的我连死的念头都有了,我曾经也想过去死了算了。拿个刀,可是狠不下心砍下去,就觉得我还不能死,因为我弟弟妹妹还要读书,我要让这个村子里面,出两个大学生。
当初离家时自己的豪言壮语刘丽一直没有忘,他开始拼命赚钱,到了2002年,家里的生活状况好了一些,可是弟弟妹妹却没有按照她的期待上大学。此时,刘丽开始了自己新的计划,她先联系了老家的20多名贫困学生,每学期她把给人洗脚赚来的钱寄到县里,几年后,刘丽又将目光转向了身边.2006年刘丽找到了厦门市妇联,加入了厦门春蕾救助计划,成为这个计划开展10年来,唯一的一个外地捐助者,所以妇联是刘丽经常要来的,楼上楼下的人他都认识。
到今天,刘丽固定资助的人数已达到52人,而如果算上一次性资助的,那就有上百人了。
也算是一个寄托的心理吧,就是说希望,我自己没有读书,通过我能够帮助几个人能有书读。
刘丽是这样安排她的时间的:每天中午12点上班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后下班,然后睡觉起床准备去上班。去看孩子以及为他们的事奔忙则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了,如果有特殊情况就请假去处理,哪怕要被扣钱。
刘丽是这样安排他的钱的:她现在每个月大概能赚3000多元,用于自己在厦门租房及生活的费用每个月绝不超过500,其他全部存起来,家里人有用就寄些给家里,那些认识或者陌生的贫困孩子们有需要时 就送给他们。
也有人这么说过我,他说你对自己好一点,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你去帮助那些小孩子有什么用,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想一想,就算是买几件好看的衣服,买一些化妆品,最多让自己看起来时髦一点。可是如果,花在这些小孩子的身上的话,也许就造就了他一生,所以可能在这方面来得更有价值。我一定要看着,真真正正因为我,有一个大学生,能从学校里面毕业出来,我告诉过我自己,我也时常提醒我自己,我一定要这么做,我一定要看到,为了完成我这个梦想,所以一直坚持一直坚持再坚持。
“警界保尔”孙炎明
面对孙炎明,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涂光晋说:“耐心诚心 坚守坚持,他用生命诠释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职守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却让死囚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人间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孙炎明的颁奖辞: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
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主持人:他和他的同事他的同行,都不常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他的工作对象 也很特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就像 享受着生命。
2010年1月29日,浙江东阳看守所的叶某最后一次离开了囚禁他的监室,被押往法场,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妹夫并残忍分尸,被判死刑。然而,在押赴刑场的最后时刻,他突然向法警提出一个要求。想见一个人最后一面,这个人就是看守所的管教孙炎明。
孙炎明:我说你还有什么事,他说孙管教,谢谢你。平平静静地死去了,他从心底确实是认罪伏法了。
叶某曾经是东阳看守所最为头疼的重刑犯之一。
同监室的赵某:他是杀人分尸。他思想冲动的时候,心想我哪怕在里面掐死一个,我等于是赚了一个。
这么一个曾经刺头的死刑犯为什么会对一个看守所管教心怀感激,并能够平静地面对法律的惩罚呢?孙炎明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囚犯:我好像记得我进来的时候,他头上有一个很大的疤。
赵某:我只感觉奇怪他后脑怎么没头发呢?
如果不是这个无法掩盖的脑后的伤疤,谁也不会相信,这个成天乐呵呵的孙管教在五年前就被发现得了”脑癌“。
医生:他是一个靠近颅骨的一个鳞癌。
孙炎明:打击也很大,那时候想现在死掉了,看样子太早了吧 确实有一点绝望。
但在给了自己一小时的绝望之后,孙炎明做出了一个决定。
孙炎明:这样子去死去吧,好像是不行的。
2004年起,孙炎明前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等于三闯鬼门关,但是,只要治疗一结束,他就立刻赶回看守所上班。就在这时,索性破罐破摔的叶某不服监管,整天大吵大闹,孙管教主动把他调到自己的监室,并深情地跟他谈心。
孙炎明:即使你今天判了死刑,你还没有枪毙,可能比我活得长。我说我是得癌症的,我说今天跟你讲过了,明天就死了。
孙炎明:我们讲就是你死刑判了,你的遗产是什么东西,今后假如你儿子大起来,到我们东阳来了,了解你的情况的时候,你叫我们怎么去和他讲。
也许就是这句大实话,启迪了叶某最后的良知,在后来的监押岁月里,直到行刑那一刻,叶某都努力改过自新。不仅叶某,许多其他的有轻生念头的在押重犯,也同样从孙管教那里获得了开解和鼓励。
吴军权:监管工作出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出事情的话,出问题的话就是通天的大事,社会影响也比较大。
孙炎明:累确实是累,但是不想这个问题,等于自己在散步。
赵某:他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一年四季的羁押犯有多少流动人口啊,他(为犯人)买了多少衣服,多少内裤,多少袜子,多少外衣啊。
囚犯:真的像我们爸爸一样,孙管教能为我们这些在押人员能作出这么多,真的很伟大,真的。
身患脑癌5年来,孙炎明从没有请过一天假。日复一日的带病工作会给脑部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和疼痛,我们无法想象,孙炎明也从来不对别人说。但同事们常常会发现,哪怕是接近零度的寒冬,他都经常跑到水龙头底下,用冷水冲淋脑后的伤疤。
孙炎明:它有时候痛起来也很难过的,像东西拼命地拉着一样,凉水有刺激作用嘛,冲一冲,就麻痹它一下。
5年来,许多当年的病友都已经不在人世,孙炎明依然乐观积极地活着。
医生:这种病人,有的是几个月就没掉了,五年能够生存下来的是少部分。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有期徒刑。
何所长:孙炎明对我说,说所长我自己也知道,老天爷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但是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正因为有这份工作,让我感觉到快乐,我的生命才能延续到现在。
孙炎明: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快乐,我自己认为,工作就是快乐。
孙炎明:出门上班就是出征,上班回家就是凯旋。
孙妻:上战场去了,我回来了,我是又一天多活过来了。
孙炎明:确实生命很可贵,但是对我来讲,不是说生命可贵,(而是)你活着那一天,就是很可贵,那一天你一定要做好。
按天计算着自己生命长度的孙炎明,就在每一天中,向那些在押重犯显示着生命的意义
才哇 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
现在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才哇的颁奖辞: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
主持人:苦难和感动往往紧密相随,青海玉树地震定格在2010年,然而记忆却会随着我们前行很久,在这记忆当中,有一个汉子的身影,我们不会忘,不想忘,也不能忘。
短片:才哇
2010年4月14日,原本是极其平常的一天。清晨7点49分,一个突如其来的瞬间改变了这里的一切。短短20几秒的时间,让青海省玉树县的州府--结古镇,刹那间变成废墟。
那是个令人心痛的清晨,在地震来临的最初几分钟,住在哥哥家的才哇被这巨大的震颤给震懵了,回过神以后他立即冲出家门,开车赶往扎西大同村。他要回家,他知道,作为村干部,这一刻,他要和他的村民们在一起。
然而,这时的才哇看到,平日的家园已是满目疮痍。一路上,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和受伤群众。想着那些倒塌的房屋下急需帮助的生命,才哇决定停下来,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展开了救援。
最初的慌乱过后,幸免于难的人们,不分民族、不分性别,甚至不分年龄,都投入到救援之中。
生命,大家都是有生命嘛,那些救上来的人毕竟活着。
经历寒冬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经历灾难的人,痛苦的人,才懂得人间的真情。
”救人、快救人",才哇带领大家一边呼喊着,同时用双手在废墟里刨挖着,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这片废墟上,这个47岁的藏族汉子,这个宽厚的背影,这张黑红的脸膛和坚毅的目光,给悲伤的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这时女儿打来电话,告诉他,家里的房子全部塌了,妈妈、姐姐和侄子都被压在下面。但是,才哇还是选择了留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焦急的女儿又一次打来电话,告诉他3位亲人已经遇难的消息。才哇对女儿说:等我安顿好这里的人,就马上回去。
放下电话,才哇继续在废墟中刨人,先后又有3个人被他徒手刨了出来,其中两人生还。这时的才哇急忙往家中赶去,路边又有许多受伤的村民求助,才哇只好又将4名重伤者先送到医院。就这样,才哇在回家的途中,不停地将被救群众,从现场送到医院,来来回回救助了30多名伤员之后,才哇才回到家中,这条不长的回家之路,才哇用了几乎一天的时间。
而这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刚从废墟中挖出来的3位亲人的遗体,这个坚强的藏族汉子,忍不住泪流满面。玉树结古镇,在那个夜晚,人们点燃了千盏酥油灯,告慰逝去的生灵。
震后第二天,在结古镇群众安置点,玉树赛马场边的一处空地上,在才哇的带领下,几十顶帐篷整齐地围成了一个四方形的院子,几十户扎西大同村三社的村民成了一家人。
这之后,才哇几乎没有离开过救灾物资发放现场,印在人们心中的就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那个场景――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救灾现场与才哇相拥而泣。
青海省委书记 强卫:“这两天一直为村民在奔波,在忙碌,在服务。确实更深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