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徐超)
【大学生村官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苗岭大学生村官敬业奉献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
——记仁兴镇大箐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徐超
仁兴镇大箐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徐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恪守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帮助苗族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一、立足本职积极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他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一员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锻炼扎根基层并于2009年9月分配到大箐村委会,大箐村委会是一个纯苗族聚集的村委会,辖区13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农户367户,农村居民人口1232人。尽管他所在的是一个纯苗族的村委会,语言的不通、生活习惯的不便,但他凭着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热情,用最快的速度适应当地的环境、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不断的了解民风民情、村情概况克服困难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不断为民族团结和发展积极的做着努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教会开展宣传教育,教民素质明显提高
结合大箐70%的群众信仰基督教,形成了村民就是教民、教民就是村民的特点,马书记创新农民教育模式,在基督教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大节日和星期天信教群众做礼拜时深入大箐教会举行党的方针政策知识讲座、国家惠民富民政策宣传、乡风文明教育等活动,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扩大宣传教育面,促进信教群众对国家民族团级进步方针政策的理解,促使教民素质不断提高。
(二)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宣传阵地,形成镇、村、组教育网络
结合实际利用专长,徐超同志积极参与以书记带领的大箐村党总支充分利用教堂、闲置学校及“大箐育才助学基金会”作为宣传阵地,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镇、村、组宣传、教育网络,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一是以教堂为阵地,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结合大箐现有1座教堂7个自然村礼拜堂的实际,村党总支以合唱团为载体,采取不定期深入大箐教堂和各个自然村礼拜堂唱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是以闲置学校为阵地,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实施整合教育资源、撤校并点后,大箐各自然的学校闲置下来,村党总支通过协调努力,把各村小的校址作为开展宣传教育的又一途径,以“大箐苗族文艺队”为载体,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编演成苗剧、歌舞、小品、相声进行表演,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受教育。三是以“大箐育才助学基金会”为阵地,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针对往年大箐苗族子女就学辍学率较高的实际,大箐村成立了“大箐育才助学基金会”,本着“入会自由、捐款自愿”的原则积极筹集资金,在每逢寒假、暑假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的同时,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之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形成大学生、高中生、中专生、初中生传、帮、带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激励苗家人建设美好家园
近年来,大箐村党支部在省、州、县、镇各级领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下,充分发挥高寒山区区位优势及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调结构、兴产业,建协会、带领全村1000余苗族同胞发家致富奔小康,建设苗家和谐美好家园。群众的生活条件好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也就明显提高了。
(一)调整产业促民增收
1、送科技、送培训,勤致富。镇党委、政府组织以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把科学种养、外出务工技能等知识送到农户身边,提高苗族群众种养水平。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林业站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村组,对种养的作物及畜禽进行跟踪问效,及时解决群众难题。由于苗家群众的勤奋劳作,加上提高了技术含量,大箐的农产品、民族服装拉到坝区都能买上好价钱。
2、建协会、促发展,奔小康。一是成立大箐反季无公害大白菜种植专业技术协会,由镇政府派出专业农科人员深入各村组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组织农户规范化连片种植。反季大白菜生长周期短,每年可种植两茬,全村每年种植反季大白菜400余亩,收入100万余元。二是成立苗族服装加工营销专业技术协会,逐步走“支部带协会,农民得实惠”的路子,产品远销贵州、文山、昭通等地,现在协会会员达41户,年均户纯收入为2万余元,其中已有10户建盖了砖房,有8户已经购买了家庭轿车做生意。三是成立花红种植营销专业技术协会,每年的花红被水果经营者远销各地。
(二)打工经济促民增收
为了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大山”,增长见识、增加收入,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总之积极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培训,合理利用大箐矿产资源丰富的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大箐人民提供出门打工赚钱的机会。
三、敬业奉献,扎根基层
徐超同志积极与村“两委”班子一同进村入户,通过与群众“拉家常”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知识”下乡活动切实把支农惠农政策传播到苗家,让广大苗家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众的关怀和温暖,让人民群众学好政策,用好用活政策脱贫致富奔小康。面对今年大旱天气条件,春耕生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做到“抓前抢早”,技术措施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和急迫。针对广大农民致富愿望迫切但缺少致富信息和技术的实际,徐超同志勇于担当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互联网、QQ群等平台,为党员群众查找农村产业发展资料,筛选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项目,帮助农民发展产业致富,利用网络、报刊等各种渠道,特别是通过加强与镇政府和科协、农技站的联系和沟通,利用各村“科普宣传栏”和“政务公开栏”,及时发布农业方面相关信息,为农民提供参考依据。面对旱灾,徐超同志倡议大箐村委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组建党员先锋送水小分队。用党员所捐200余元捐款购买了6支水桶等抗旱工具积极开展抗旱工作,确保小学全体师生198人饮水问题以及老弱病残孕弱势群体饮水问题,帮助各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引导农村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努力协调解决抗旱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带领村民调结构、兴产业,帮助贫困户定思路、选项目、谋点子,为抗旱救灾工作出谋划策,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利用河流、山泉、坑、塘、灌区等抗旱保春耕,并利用所学知识,为农民解疑答惑,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争创佳绩的最好诠释。“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办事公道、本着对群众和组织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极强烈的责任感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
践行“村官”责任务实“农村”工作
——大学生村官谢华光典型事迹
谢华光,男,汉族,198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任城区委组织部统一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一员,现就职于李营街道李营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对农村的满腔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搞好村情调研,热心服务党员干部群众,真心与村民相处,诚心为农民服务,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实现了从一个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基层,挥洒青春。
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他采取多听多问的形式,主动与村干部沟通,深入农户,用最短的时间融入到群众中去。他深深地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村官,只有真正沉下去,住下来,才能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情况。因此,从进村的第一天,他就坚持一方面多次参加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李营村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很快村里的情况在他心中清清楚楚。
在任职村积极开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工作如下:
在党建工作中,谢华光同志努力学习区委组织部印发的《任城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资料选编》,积极寻找工作创新方法,同组织办公室的同事们交流探讨关于党建工作创新方法、方式,认真听取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进而充分吸收,找到切入点,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同时也把自己所领会到的方法和创新思路讲给他们听,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真正懂得党建工作的要点,能够认真做好党建工作。有一次他整理党建材料的时候,发现找一样材料,都是翻开一大堆,他就考虑是不是能够给这些材料都加上一张目录,使得材料更清晰更容易查找,后来他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又给材料制作了一张漂亮的封皮,这样使得党建材料更加的正规美观,现在李营街道所有的党建材料都换上了这个新外衣,并且也解决了材料查阅不方便的问题。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积极协同村“两委”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及各阶段的配档表,为全村党员建立了学习资料库,制定了周密具体的学习计划,采取了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会等形式,从不同层面积极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
在村级设施工作中,2009年李营村花费35万余元进行自来水改造工程。当时李营村因为自来水管年久失修,老化等问题使得村前的村民用水不节制,村后的村民就用不上水,这样就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谢华光积极协同村两委召开了很多次党员群众会议,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最终把这件事情敲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都还很顺利,不过后来的工作出现了麻烦,在挖管道的时候有的村民反映没铺到自家门口,有的反映要求通到的是新院结果铺到了老院,还有的说是要求从大院门口铺结果从墙下面过的。那几天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同村干部要不停的去做村民和管道施工负责人的协调工作。在整个自来水管道修建的过程中他吃住在村里面,帮助农民分发水槽,水泥,沙土,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帮助丈量尺寸等等。不忙的时候就同村民聊聊天,给他们讲农业病虫害管理技术,主要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模式。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帮他们浇水,种庄稼。他喜欢农村,喜欢农民,他会很热情的很每一个村民打招呼,村民们都对他很好,现在见到他还不等他去叫他们,他们很多人都会主动和他招呼,都称呼他“小谢”。
在民生方面,谢华光同志积极的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老年人“银龄安康”保险的优惠农民的政策,用自己的耐心和毅力说服群众。在收取医疗保险和“银龄安康”保险的时候他积极协助村两委工作,使李营村的参保率居全街道前列。现在农村上交公粮的制度全面取消了,这可以说是农村生产力的一次大的解放,老百姓们除了种田不交税外,国家还有补助,这项政策惠及到上千万户农民,在粮食直补款发放期间,谢华光同志与村两委干部,穿梭在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信用社三点之间,逐户送去通知单和存折,保证了每一户都及时领到直补款。在秸秆还田的工作中,他通过
远程教育留意到了秸秆还田机更新换代的消息,结合工作实际,想到以前村里用的机器老化、效率低,耽误了不少村民小麦种植的时机,同时也影响了禁烧工作,他及时找到有关信息向方书记提出了更换新型秸秆还田机的建议,方书记通过新旧机器的数据对比,肯定并采纳了此项意见,购买一台1JGD-90-150型秸秆还田机,通过实际工作,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秸秆还田工作的进度,减少了禁烧工作的危险系数,同时也为村民群众耕种小麦抢到了宝贵的时间。在美国白蛾的灭杀工作中,他积极的组织村民进行美国白蛾灭杀工作,村里为他提供了一套工作服装,街道农委提供了一台喷式农药机械,同时学习了使用方法,就这样他带领着村民一起进行对白蛾的灭杀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有的村民家里没有劳动力,他就主动帮助村民进行喷洒农药,剪枝剪网。在工作中他也被农药伤到过,但对于这些他只是尽可能的注意,但绝对不会耽误帮助村民灭杀白蛾的有利时机。经常听到方书记说,我们的村民对他评价不错,都非常的认可他,工作很扎实。
谢华光同志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不在于有什么惊人的成绩,而在于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从事多么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他都能一丝不苟,尽心尽职地一心扑在工作上,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他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大学生“村
官”增添光彩,为老百姓办实事。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在基层锻炼成长的大学生村官,他用“村官”的责任和对“三农”工作的执著和热爱,为农民朋友们默默的工作着。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
xx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xxx人,1983年出生,现年26岁,2006年7月毕业于xxx历史教育专业。2008年8月份,通过省委组织部选聘,成为平邑县一名大学生村官,到xx镇龙马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任职半年来,踏实工作,努力进取,联系实际、注重创新,逐渐由一名大学生锻炼成长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赢得了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08年9月份入村工作以来,他通过和村干部交流、走访党员群众、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村情、知晓民意, 在此基础上撰写了6000多字的调查报告,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得到村两委干部的认可。在调研中他发现栏马牛市规模较大,在整个临沂地区都小有名气,每次交易的数量近百头,客户遍及三区八县。他所在的任职村养牛户有50多家,但是多为家庭式养殖,而这种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饲养模式,不仅人牛混居卫生状况差、容易被盗,而且不易推广良种良法。于是,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龙马村肉牛养殖协会,通过协会协调技术、资金、信息和销售服务的事项,此外,还在计算机技术员的帮助指导下为养殖户建立了电脑视频网络销售系统,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和全国的肉牛商家洽谈贸易,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使所在的任职村肉牛养殖正规化、规模化、效益化,他建议村两委规划建设60亩养殖小区,并得到采纳。
在接到镇党委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后,他积极会同其他大学生村官成立宣讲团,研究制定宣讲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召开村组群众会、办宣传画报、刷写标语及走村串户与群众面对面座谈等形式,在全镇10个任职村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但是,在宣讲过程中他发现农民群众对党的富农惠农政策不熟悉不理解,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了解,极大地影响了宣讲效果。他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创新宣讲活动形式,最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创办了“大学会村官告诉您”栏目。该栏目分为时政要闻、政策解读、致富信息、农时天气和联系方式5项内容。时政要闻主要是介绍近期发生的重要新闻,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内容;政策解读主要是分析讲解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最新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支持政策等;致富信息主要是根据任职村产业结构特点,从互联网、远教设备及报纸上提取分析相关信息;农时天气主要是介绍农时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另外,还刊登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与群众交流。对于以上内容他通过网络、远教及报纸等途径搜集后,定期进行更新。这个栏目简单易行,群众观看方便,内容更新快,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不少村民通过这一栏目找到了致富门路,掌握了科学种养技术。这一做法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县任职村进行推广。
自去年11月份,全县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广、逻辑分析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帮助村党支部制订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各项学习制度并根据制定的学习计划按时组织党员群众参加学习活动。春节期间,又义务为流动党员补课达30余课时,夯实了他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时刻没有忘记自我“充电”,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在学习调研阶段,根据龙马村的实际给自己确定了2个调研课题,并展开了深入的调研。此外,发放调查问卷600多张,帮助村两委解决了发展难题5个,得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
自全市开展“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工程”以来,他高度重视,把这项工程看作是“提高自身能力,帮助群众致富”的重要抓手。从最初帮扶户的筛选到名单的最终确定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严格按照上级领导有关帮扶农户的各项要求并做到逐一落实。截止4月10日,所任职村10个帮扶户各领到2.5万元的帮扶贷款,率先完成了发放要求。为了让帮扶贷款真正用到实处他坚持每周对帮扶农户进行走访,及时了解并协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和同事糜自超制定了《龙马村大学生村官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工程写实簿》对帮扶农户的进展及取得效益情况进行全程写实,这一做法得到镇领导和信用社相关人员的高度称赞。为了进一步提高帮扶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更加体现自己的帮扶主体,他先后组织培训班30余节次并适时联系镇兽医站的技术员来村指导,同时,通过村远程教育系统下载相关的课件,发放养殖特别是养牛方面的书籍材料,引领农户科学喂养。还购买了光盘、教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的帮扶水平。另外,在他的建议下全镇成立了“科技致富专家服务队”,在10个任职村开展了“科学种养,专家行”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帮扶效果。
xx镇党委、政府强化大学生村官的自我管理,实行班组管理制度,大家通过民主选举一致推举xx为20名大学生村官集体的班长。他不负大家的信任和重托,在带领大家认真完成镇党委政府交付的各项任务的同时,注重自我管理,在班委的组织下,建立健全了请假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值日卫生制度和“四个一”学习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自我管理水平。
为了丰富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文体生活,任职半年来,在镇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班委组织下,开展了“庆十一文艺晚会”、男女混合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元旦联欢晚会、“弘扬五四精神,建设美好xx”主题文艺汇演及爬山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村官们的各种才艺得到施展,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由他组织号召的大学生村官“魅力村官讲坛”活动即将结束,在这次活动中,20名大学生村官交流了在工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分享工作经验、工作成果,共同探讨制约农村发展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他建议下,我镇还成功举办了“探望儿女,献言xx”家长回访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家长较为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更能感受到上级领导对他们的关爱,同时,也更好的宣传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和革命老区临沂。目前,由他自编参演,反映大学生村官融入群众,帮扶农户的小品《请让我来帮助你》正在紧张排练中。
xx同志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以现有龙马肉牛养殖协会为基础,与全县最大的肉牛养殖户卜祥兵合作组建规模更大,群众得实惠更多的新合作社。在班级管理上,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协调好班委带领大学生村官完成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切实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
远教路上的无悔选择
安乡县黄山头镇白家村大学生村官余德祥,自2011年8月担任村远程教育站点专职管理员以来,除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与的基础教学任务外,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收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一致肯定。
一、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专职管理员,余德祥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因此,他一方面,注重加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另一方面,刻苦钻研,主动学习,自费购买了电脑专业书籍,经常向网络维护人员请教设备故障排查技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下发的远程教育技术资料,很快熟悉了远教的相关业务知识。凭着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学习,余德祥的操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现已熟练地掌握远教网上资源的接收、查找、播放、下载、刻录等操作,学会了word、exel文档的编辑,ppt等软件以及网页的制作,对于日常出现的常规性故障也能够顺利地进行排除,熟练地掌握电子村务软件的运用。
二、恪尽职守,提升远教管理和服务水平
自担任专职远教管理员以来,余德祥深知有责任管好、用好远程教育设备及网上资源。他定期对远教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了培训网络的正常接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他将远程教育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在站点上墙公示,同时在村宣传窗内开辟了远程教育专栏,张贴远教工作的各类工作计划、培训时间、内容预告及网上下载的宣传资料,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的的认知度。
为了保证远教工作的长效性,余德祥结合村情民情,初步形成了一个“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即“学习形式随着村情走、学习内容紧跟生产走、学习需求紧跟群众走、学习效果紧赶发展走”。他根据不同标准,将教学对象分为不同组别组织学习:按社会角色和分工的不同,分为党员干部、种养殖特色户、一般群众;按性别和年龄不同,分为女性、老年人、青年人;按双方关系不同,分为婆媳、夫妻等。他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教学理念,以教学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分组实施培训。如对党员干部,重点培训政策理论;对特色种植户、致富能手,重点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对电脑爱好者,重点培训业务技能知识;对老年人,重点宣传健康、养生知识等等。这种因人、按需施教的学习模式,使远教播放点成为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娱乐“多位一体”的综合教学点。同时他建立学后讨论,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据实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使学习规范化。
余德祥每次学习培训后发现,总有一些特定对象不能到会,他就创新教学方式,采取下载资料发到其手中自学、下次集中学习时补学、对文化程度低的对象组织帮学、邀请乡镇远教办的技术人员到村送学、在村两委支持下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先进村参观学习等方式开展学用活动,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学习热情。
在农村生产生活中,他利用远教网络收集信息,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供需收购价格等信息。如11年底,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自然灾害的破坏,白家村棉花总产量大幅下降,农户普遍担心收购价格问题,不了解什么样的价格才是最合理的。大家的担忧,受到了村支两委干部的关注。村委会议的讨论决定,一方面,要部分村干部到外面市场摸行情;另一方面,通过远教网络,同全国棉商、棉农进行信息沟通。在两个方面信息归纳汇总后,村支两委召开村民大会,把了解到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农户,让农户自己心中有竿秤,获取了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他还利用远教网络不断的推广最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让农户不出门就能及时的获取,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如11年初,在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上,通过国家的家电下乡政策,白家村的部分农户就能及时的了解并且进行选购,这样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由于远教工作宣传组织到位,全村村民都能积极利用远教网络和资源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服务。特别是11年的高考后,许多家长通过网络这方面的资源进行考分查询,及时了解自己子女的考分,各高校专业录取等情况,给子女填报志愿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通过网络,也了解许多招生中的骗局,为家长提供了宝贵了建议。
三、大胆探索,拓展远程教育功能
富裕后的白家村村民希望能获得更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2011年初,该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同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启动,为白家村配备了一台新电脑。余德祥感到这是一个能逐步整合社会资源,又能将社会教育寓教于乐的好时机,于是向村支两委提出开辟一个远教文化广场的想法,主要起到直观教学健身操、宣传政策法规、普及文体卫生的作用,既能充分用好dvd播放机、音响等设备,又能丰富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更能进一步延伸站点功能,他的想法得到了镇、村两级的支持。
四、乐于奉献,树立远程教育示范点
做好一项工作,不在于一朝一夕,贵在坚持。余德祥在从事远程教育工作中,放弃了太多的休息时间,奉献了太多的精力、热情和心血。为了能开拓村民视野,调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他在党员外出“走”学过程中主动担当起“摄影者”,将行程中拍摄的先进村的风貌、简介等制作成光盘,利用远教文化广场向村民播放;为了能更丰富远教广场的播放内容,他经常去网上搜索有用的信息、图片,向网友征集健康操碟片,去音像店寻找村民想看的影片、想学的技能教学片;为了能让参与的村民跟上投影仪播放的节奏,他自掏腰包,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免费送给他们刻录的光盘,方便回家学习。
余德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工作方式、不求回报的工作精神,赢得上级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
***同志典型事迹
***,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年8月通过***省组织的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安排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职务。两年多来,他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为村庄发展而努力,逐渐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
到村任职后,他积极投入工作,加强自身锻炼。在迎接***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观摩会时,他与村干部白天、黑夜靠在现场,有时晚上工作到二三点钟,从没喊苦喊累,最终圆满完成党委交给的任务。在第***届村“两委”换届期间,由于该村村情较为复杂,换届选举竞争十分激烈。针对这种情况,他积极当好村级事务的助理员,配合村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及市镇有关文件精神。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要求,做到“程序合法、操作规范、广泛参与、群众满意”,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在基层组织建设“三规范”活动中,他所在的村庄入户走访调查摸底达100%,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还积极参加到美国白蛾防治、三夏生产、抗旱防汛、小麦玉米补贴、远程教育等日常性工作,协助开展人口普查、新农合和农村养老保险等工作,学习并积累了许多实用的农村工作经验。
大学生村官,既是村两委的助手,又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农民增收的困难和生活的不易。为此,他广泛搜集致富信息,与村干部一起组织村民到寿光、安丘学习大棚种植技术。2011年,他所在村庄新建了9个冬暖式大棚,并与***有限公司建立了蔬菜产品定期供应关系。为使该村蔬菜合作社更好的发挥作用,他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协助村支部书记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管理和运作的章程。合作社推行了“六统一”(即: 统一土地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统一收获销售,统一管理)服务制度,彻底解决了合作社成员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问题。在一次回老家时,他发现当地的蓝莓产业发展很快,效益很好,就联系蓝莓生产基地和企业,了解蓝莓的种植环境、技术和销售情况,以及蓝莓产业的发展前景。回来后,他根据了解情况主动联系村支书到***实地调研,村书记认为蓝莓产业大有发展前途,从***公司定购蓝莓幼苗1万余株。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村里干部群众的一致肯定,每次村“两委”民主评议都是优秀。
艰辛的付出终会换来美丽的收获。两年多时间里,***同志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增强了信心,同时也赢得了镇村干部和同事们的信任。现在***村的村民一提到***都赞不绝口,而他面对这一切永远是他那句座右铭似的口头禅“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