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漠深处胡杨颂 ——拐子湖气象站先进事迹
大漠深处胡杨颂 ——拐子湖气象站先进事迹
在大漠地区,胡杨的传说流传甚广,说它能活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执着、坚韧、奉献成为它的精神,而内蒙古大漠深处的拐子湖气象站用半个世纪的时光诠释了这种胡杨的精神。
使命重于泰山
拐子湖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一个地名,拐子湖气象站始建于1959年,地处沙漠腹地,三面是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南面横亘着举世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距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210公里。是内蒙古气象台站中环境最差、条件最艰苦的气象站。
“沙海茫茫不见边,黄风漫漫不见天,炎热干燥雨雪少,飞禽走兽难得见”,这是拐子湖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真实写照。联合国有关组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宣布:该地区不适宜人类生存。拐子湖水资源严重匮乏,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0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4523.7毫米。最高气温达44.8℃,沙漠地温最高温度达到80度,最低气温-32.4℃。年均7级以上大风天气61天,最高风速38秒/米,年均发生沙尘暴天气30天。
但他在共和国的地图上,拐子湖气象站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仅有的2个沙漠腹地气象观测站之一。为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升级成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当前,有职工6人,均为男性,工程师5名、助工1名,党员2名,蒙古族1名。每天进行8次定时监测、24次航危报监测。拐子湖气象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国防科学实验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气象防灾减灾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国气象台站的分布中,拐子湖站处于各种天气系统的上游,是北方冷空气和沙尘暴入侵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监测沙尘暴的最佳位置,当强寒潮、大风、沙尘暴等天气将席卷祖国大陆时,拐子湖站将提前监测到气象要素变化,为下游省区乃至全国天气预报预警提供不可或缺的气象数据,同时,内蒙古最西部额济纳旗11.4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只有拐子湖和额济纳旗两个气象台站,成为下游气象预报预警最珍贵的指标站。
治理沙漠、生态建设的基础。因气候变化影响,阿拉善境内几大沙漠逐年扩展,多地发生相连,沙漠化对当地人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且成为沙尘暴频发的主要诱因。2003年,在内蒙古气象局打造生态服务品牌的号角中,拐子湖站新增了沙丘移动观测项目,2010年这里又成为风沙观测试验场。每月进行2次观测,站上的观测员要在沙漠中徒步往返14公里才能采集到有关数据。他们观测的各种参数,能够判断巴丹吉林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情况、沙尘随高度空间分布状况,为巴丹吉林沙漠气象研究和下游地区沙尘暴预报预警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服务国防航天事业。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是祖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综合型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航天发射对气象条件要求极高,发射场区周边气象观测站点的风速、气温和降水、雷暴、沙尘、强对流等天气对发射影响至关重要。拐子湖站距发射场区直线距离180公里,直接肩负着为国防航天事业提供气象保障的历史使命。站上的观测员或披星戴月、或顶着烈日严寒为基地随时提供实时气象观测数据,为每次航天器发射圆满成功贡献力量。
为完成使命,在当地人称之为“鬼见愁”的地方,拐子湖气象站的几代气象人舍弃家业、告别父母妻儿,孑身一人,毅然来到这里艰苦卓绝地创业。他们常年克服吃水难、吃菜难、外出难、就医难、用电难、住房难、学习难、交流难、收入低等重重生活工作困难而坚守在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尽职尽责、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站上的每个职工都在演奏着一首昂扬奋进、催人泪下的奋斗交响曲。
拼搏战胜困苦
这里方圆200百公里内常住人口不到20人,生活的动物是蝎子、蚊虫,植物是稀疏的荆棘,剩下就是铺满大戈壁的坚硬的黑石子。1992年拐子湖所在地乡政府温图高勒苏木搬迁,学校、邮局撤走了,一周一次的班车停发了,就连唯一的小商店也不复存在,留下的是长年坚守在这里的气象工作者和6名边防站战士。
当沙暴天气到来时,全站职工需要用身体筑起一道“人墙”,观测员在“人墙”的保护下进行观测。他们每天能见到的是观测场、百叶箱、茫茫戈壁滩和那几张熟悉的面孔;能听到的,是无线电话读报文的声音。
2008年以前,从拐子湖外出是戈壁自然路,最近的城镇是到200公里以外的额济纳旗,所有生活用品都要从那里购买。1980年1月,站上司机老刘与站里的同志和牧民到旗里采购生活用品。上午10点左右,汽车半轴突然断裂,此时距最近的居民区雅干还有39公里。老刘就带领着大家顶着六级大风和零下20多度的严寒向雅干走去。到晚上10点,大家已筋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心急如焚的老刘急了,逼着大家走,多年在沙漠地区生活的经验告诉他,只有走,才有生的希望,否则只能等待死亡。走到黎明时分,看着距离雅干只有500米了,但大家浮肿的双腿已经迈不开步,只凭着为亲人、为未尽的事业活下去的意志坚持着一点点地向前挪,直至被人发现。1995年7月,戈壁滩上气温高达40多度。站里的车出行到40公里处抛锚了。一行5人只好钻在汽车底下等着。因为在极其干燥、酷热的戈壁滩行走10公里,很容易脱水而亡。等了两天两夜后,备用的干粮早已吃完,汽车水箱的水都已喝干。直到第三天下午,已进入半昏迷状态的人们被路过的邮政混合班车救起。
站里的生活用水仅靠一眼土井,含氟量严重超标,由于常年饮用劣质水,年轻职工都患上了胆结石、肾结石和前列腺炎等疾病。遇有恶劣天气时,车出不去,蔬菜买不回来,只能泡干菜来应急;白水煮面、辣酱拌饭是常事。长期工作在这里的职工由于营养严重缺乏,加之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水质太差等原因,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
在这里患小病可以吃点药扛着,大病只能到旗医院治疗。前两年,一位同志在清理於沙时,不慎将手臂割伤,由于失血过多而昏迷,只得用汽车送到额济纳旗医院救治,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这位同志受伤的手臂弯曲变形无法恢复正常,落下了终生残疾。这里如果患了急病,特别在夜晚,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茫茫戈壁夜晚没有参照物,车辙印不清楚,司机极易迷路。
拐子湖周边没有移动信号,没有互联网络,与外界很难联系,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并不可怕,但让人感觉窒息的是无尽的寂寞,职工除聊天之外,就是听收音机。站里靠风力、太阳能、油机发电,因功率有限,只能保障业务用电,即使在40℃的高温天气,也不会有转动的电风扇,看电视是近两年才有的事。
党旗别样红
长期以来,拐子湖气象站的党员始终是一面旗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旗的鲜艳。2003年春天,当SARS病毒袭卷而来的时候,拐子湖气象站党支部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全体共产党员留下来坚守岗位,其余职工放假回家。当时的支部书记、站长不慎被一种在当地被称为“八叉”的毒虫咬伤,由于无法及时出站治伤,伤口流出脓血,脚肿的像馒头一样,鞋穿不了就光着脚,和大家一起顶着四十多度的高温扫石子、拉沙子,按时完成了自动站建设。至今他的脚伤一直没好,每到春天还会复发,肿痛流脓。
2004年春节,当时的站长连续第3年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选择在拐子湖过年。大年刚过,正月初二上午,站长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忍着巨大悲痛仍坚守在岗位上。正如他所说,“我是站长,忠孝不能两全,这里有我的兄弟姊妹,这里还有我放不下的工作”。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拐子湖站一直是男人的天下,直到1998年,一位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女与男朋友毕业分配到这里,成了唯一的靓丽“风景”。在拐子湖工作的11年里,这位女同事没穿过一次裙子,她尽量把自己融入到男人的世界中。后来她结婚了,怀孕后妊娠反映很重,当时站里人员紧缺,他一直坚守着,直至临产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因为无法进行正常的产前检查,生产时由于胎位不正,不得不做剖腹产手术,母女俩差一点下不了手术台。孩子生下之后放在额济纳旗婆婆家照顾,孩子9个月的时候,她从站上回家,孩子已不认识妈妈了,她哭了。后来她就把孩子带到站上,每当观测时,便将孩子放到沙滩上。2008年她调出拐子湖,同事说她会打扮了,她说“我已经过了最爱美的年龄,缺少同龄女人的魅力,但是我感觉为事业作出奉献是值得的”。
创新实现一流
2009年春节前夕,中国气象局沈晓农副局长在乌兰局长的陪同下,带着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深切关怀看望长期坚守在拐子湖的职工。沈晓农副局长含着热泪说:“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谢谢大家!我们会尽快改造拐子湖气象站……”
2010年,拐子湖气象站综合改造竣工了,如今拐子湖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一栋漂亮、整洁的800平方米办公及职工公寓楼拔地而起;80多公里笔直的柏油路贯穿南北;新建的60千瓦风光互补电站,满足了站内工作和生活用电;新修的蔬菜大棚、新打的深水井、新建的燃油锅炉让我们吃菜、用水、取暖、洗澡不再发愁;电视、电话、阅览室、活动室,交通工具一应俱全。国家又将艰苦气象台站津贴标准提高了八倍,这些举措,为拐子湖气象站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环境彻底改变了!外面进来的人为他们工作生活条件改善而高兴。但这里自然环境无法改变,他们需要一如既往地发扬气象精神,战胜恶劣的气候环境、忍耐周边无人的寂寞、克服夫妻两地分居的重重困难固守在这里,完成祖国赋予的使命。
53年来,拐子湖气象人就是在这“死亡之地” 以满腔的热情和执着追求着,拐子湖气象人的精神是内蒙古气象人。
“勇于吃苦、甘于奉献、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全国“准确、及时、创新、奉献”气象精神的具体实践。在他们的努力下,全站各项业务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盟乃至全区先进行列。他们曾获得全国双文明建设优秀集体奖和全国、全区及全盟气象部门先进集体,这里有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章获得者,有全国、全区优秀测报员的获得者,这里更有为
“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感谢信。2011年又荣获了中华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