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日报》刊载刘芳老师的先进事迹
用心留住光明
——记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刘芳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左下图 刘芳用盲文整理心理咨询档案。中上图 刘芳(左)跟实习老师聊天。右下图 刘芳(右二)在学生搀扶下到教室上课。(资料图片)
11月18日下午,几经周折,《经济日报》记者终于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会客室里,与该校教师刘芳见上了面。
优雅的笑容,幽默的语言,刘芳活脱脱是一个乐天派,若非提前知晓,很难想象她已失明8年有余。自2007年完全失明至今,她以坚强的意志与黑暗对抗,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人,成为三尺讲台上的一道美丽风景,被网友称为“贵州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用奋斗留住有限的光明
1993年夏,刘芳大学毕业后成为白云三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她工作上勤奋上进,生活平静幸福,岂知造化弄人,不幸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1997年,刘芳被诊断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初步表现为视力下降,最终将失明。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刚刚26岁的刘芳一时乱了方寸。当时,她事业刚刚走上正轨,嗷嗷待哺的幼子仅8个月大。未来怎么办?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一时间,刘芳茫然不知所措,只能以泪洗面。
“怨天尤人没有用。哭着是一天,笑着也是一天。生活不能改变,就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刘芳拒绝了沉沦,决心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路。凭借残存的视力,刘芳阅读了大量书籍,这不仅让她找到了新的生命亮度,获得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为她此后的教学储备了更多知识。
但上天并没有因为刘芳的努力而给她机会,她的视线一天比一天窄,视力一年比一年差。尽管如此,她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决心从未动摇过。她婉拒了朋友和学校病休的建议,申请承担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如果从此休息了,我的生命就真的终止了。”刘芳说。
一个盲人要继续留在讲台上,就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凭着微弱的视力,刘芳把三个学年的初中语文文言文,以及考试的重点、难点全部记在了心里,也将厚厚的教案“写”在了心里。说、学、逗、唱,刘芳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刘芳说,“我眼睛不好,上课就一定要生动,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上课做板书,她有时写得歪歪斜斜,有时重叠在一起;一次,还不小心走到了讲台边缘,一脚踏空,摔在垃圾桶上,幸好有学生帮忙,她才站了起来。
最难的是批改学生作文。刘芳眼睛看不清,就练出用耳朵批改作文的本领: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她和全班学生一起点评。没想到,听、说、读、写,多种训练同时进行,比单向的教师批阅效果更好。
尽管视力越来越差,刘芳的课却越讲越精彩,学生也更加喜欢她。学校体恤刘芳,计划让她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哪知学生们听说后,跑到校长办公室,哭着哀求:“一定要把刘老师留下啊!”
用心付出,终有回报。刘芳所教学生考出的语文中考成绩,至今在白云三中无人超越。毕业了,不少学生又把自己的弟弟、妹妹交到刘芳手上,点名要进她的班。
2001年,刘芳用微弱的视力读完了最后一本纸质书籍——《笑傲江湖》;2006年,她看到了失明前的最后两个字——课本封面上的“语文”;到2007年,刘芳完全失明,生活沉寂在一片黑暗之中。
用爱“倾听”孩子的心灵
由于视力的原因,加之教材的调整,刘芳最终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教学岗位。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刘芳转任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引路”。当时,贵州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白云三中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既有青春期的困惑,也有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特殊矛盾,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
年轻教师章玉嘉至今仍清晰记得2009年向刘芳求助的情形。当时,章玉嘉所教的一名女生割腕自杀,幸好发现及时,救回性命,但此事给章玉嘉带来较大的心理创伤。“我年轻、经验不足,听到学生自杀的消息,不知所措。”章玉嘉最终只能求助刘芳。
刘芳找到这名女生,一边抚摸她纤细手腕上的厚厚纱布,一边心平气和地同她聊天。在聊天中,刘芳得知这名学生来自一个重组家庭,家长的疏忽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得知这一切,刘芳用一块布蒙上她的眼睛,说:“你这样跟着我一天,看看我是怎样生活的。”
一天之后,刘芳问:“容易吗?” “不容易。”
“我天天都这样生活。我这样都能好好活着,你眼睛看得见,又漂亮可爱,完全可以比我活得更精彩,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呢?”这个学生的眼泪扑簌簌往下落,自此放弃轻生念头,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在刘芳的心理咨询生涯中,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学生开始信赖她,把她当知心姐姐,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在她建立的“成长档案袋”中,塞进了学生书写的各种纸条——“我无法克制住对她的好感。我的心总是上下浮沉,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最疼爱我的奶奶去世了,我想坚强一点,可是怎么也止不住泪水。”……
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学生的信任?刘芳告诉记者,“诀窍只有四个字,就是‘用爱倾听’”。
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没有人是完美的,要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刘芳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黑暗世界里前行的刘芳,总以一颗善良的心带给他人光明和感动,不断传递着正能量。为了配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刘芳重建了学校广播站。她积极培养播音员,既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培养了一批诗歌朗诵爱好者。
2009年以来,刘芳还多次走上道德讲堂,为企业、机关、学校职工作了180多场道德讲座,用残缺的身体、坚毅的性格和感人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个人。她还在乡村青少年宫和学校开设了道德讲堂,将与其一起作报告的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讲给全校师生听,用身边人、身边事,温暖身边的每一个灵魂。“她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刘芳的同事毛艳红告诉记者,“她失明了都能认真快乐地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刘芳爱读书。即使失明之后,她也常去逛书店。打开一本书,把脸埋进去,深深吸一口气,浓烈的墨香扑鼻而来,就像书中的字句飞了出来,如萤火虫般环绕着她,让她沉醉不已。
刘芳在小学五年级时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后来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小作品,自此笔耕不辍。失明后,她的电脑装上了盲人软件,经常写点东西。就这样,她先后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其中历时8个月完成的作品《石榴青青》长达17万字,以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群“70后”年轻教师坚守在西部农村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评论说,“这本书色彩明丽、幽默风趣,观察比其他作家更敏锐”。
据了解,刘芳创作的另一部作品也即将出版。春华秋实。刘芳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的事迹得到了广泛认可,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贵州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以及贵阳市“五一”先进劳动者、“十佳师德标兵”、年度“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荣誉。
(《经济日报》2015年11月23日第16版 中国故事)
《经济日报》配发的评论
农村学子成长的“领路人”
吴秉泽
三尺讲台,一颗红心,一生奉献。贵州省白云三中教师刘芳虽逐渐远离光明,仍凭借坚强毅力,克服各种困难,用心“传道授业解惑”,用爱呵护每一颗成长中的心灵,不辱使命,赢得了广大家长、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刘芳是千万优秀教师的缩影,是师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教师的骄傲。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为推动扶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更加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作为成长“领路人”,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提供帮助。这些领路人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引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刘芳”,需要创造各种条件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像刘芳一样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帮助农村学子通向幸福明天。
第二篇: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今天,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听了贵阳市白云三中盲人女教师刘芳的先进事迹报告,刘芳老师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全校老师来学习。老师们都深深地被刘芳老师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刘老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我认为,“刘老师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刘老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讲座的开始,刘芳老师用一个幽默的笑话吸引了我们的留意力。并向我们讲述了他眼睛失明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才发现刘芳老师实际上是个盲人。但是我们从她的身上没有看到一点的气馁、一点的愤世嫉俗,有的是对生活的无穷肯定;有的,是对生活的乐观。她教导我们不要怨天尤人,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无穷的作用。她用很多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讲述她的教学生涯、生活例子,幽默风趣。在我们听来这些故事布满了乐趣,但是对失明的刘芳老师来讲,里面又有多少辛酸呢。她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们,让我们反思,她碰到了那末多困难都能够坚持教学、乐观面对人生。我们还有甚么抱怨的呢? 在这听刘芳老师讲座的都是老师,我也不例外,刘芳老师在给我们讲她的励志故事时也教导我们很多做老师的道理。要学生喜欢你的课堂,首先你得先喜欢课堂。试想一下,当你走进课堂心里想的是还有几分钟下课,那末学生心里面也在想这节课甚么时候上完。而当你布满豪情的将学生带入你所设计的情形里面,他们则会感慨一节课怎样这么快。所以我们既然成了教师,我们就要爱这个职业。
我决心以刘老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刘芳老师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刘芳老师学习,学习她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爱
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第三篇: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通过了解了刘芳老师的光荣的事迹以后,我不仅仅感到震撼,更多应该是惭愧吧!虽然自己与刘芳老师相比,应该感到更健全跟幸运,但自己却始终还是缺乏她坚持不懈,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以及对生活,对工作的挚爱与真诚的程度,其中,我很喜欢刘芳老师说的一个词,“用爱倾听”,是的,她看不见,但她能听见,足以说明刘芳老师的人生态度是相当乐观的,而且一坚持就是18年,还写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17万字,一部28万字。其中,《石榴青青》已经出版。一个盲人能写出那么多字的小说,也足以说明刘芳老师就是一个传奇人物,我仿佛更清楚的找到了自己活的目标,刘芳老师就是我的榜样,我下定决心向刘芳老师看齐学习,以下是我自己向刘芳老师学习的几点:
1.主动探究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作为老师,要想一切办法使学生愿意主动听你的课,且方法还应该多样多彩,使课堂生动精彩,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只要将学生们的兴趣抓好,不管老师能不能看到学生,她们都会自觉的学习,而且效率还更高。比如,刘芳老师,当她看不见时,她上课就采用说、学、逗、唱,她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她说“眼睛不好,上课就一定要生动,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并且,这这想法也得到了证实,她的班级成绩不仅没有因为她眼睛的问题而退步,反而教出了两个语文单科中考状元,在白云三中至今无人超越。这让我受益良多啊!
2.让工作、生活充满爱
不管自己从事什么职业,生活条件如何,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那就是“爱”,我们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心做,讲真诚,论踏实,认认真真用心去体会。例如,刘芳老师当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总是用实际行动去打动学生们,而不是吼也不是骂更不是打,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慢慢的感化她们,比如说,常与学生谈心,做学生们的朋友,真诚地使学生们信任自己,而且还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或者当学生很需要帮助时,站出来给予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中,在她的学生中,很多孩子都管她叫刘妈妈,多么亲切啊!
3.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放眼看去,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士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坚强的毅力跟恒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给自己下定一个目标,可是真正坚持下来的却没有几个,刘芳老师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跟她多年坚持是分不开的,其中,有多少艰苦心酸,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而她却能一直坚持着。我想这点应该是大家都应该向刘芳老师学习的地方。
总结:
总之,对刘芳老师的事迹我感慨万千,自己与刘芳老师相比,应该感到更幸运,刘老师为了更好,更乐观的生活,能克服那么多的层层阻碍,而我又有什么理由懒惰呢?行动起来吧,让今后的生活充满色彩!刘芳老师,你就是我的楷模!
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二)白云三中语文教师刘芳,1993年参加工作,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刘芳倒下,她选择了和命运做一次英勇的搏击,她要好好活着。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有两个人生感悟,一是她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职业,她要选择坚持;二是周围许多人的扶持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她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所以刘芳至今仍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着,残缺和健全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白云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这就是她,用20年残损的视力谱写的优美的人生乐章。
与刘芳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刘芳老师把追求与奉献当成一种责任,甚至当成一种享受。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需要付出多大代价,她都能毫不动摇地常年坚持。教师岗位——真挚的情感与爱教师工作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和身教两种途径进行的。身教就是教师默默地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演示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成为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向导、理论学习上的良师、心灵情感上的益友。
刘芳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仅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第四篇: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6--2017第一学期中三班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白云区第二幼儿园 杨晶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只是因人而异,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对许多艰难险阻,拥有一颗坚强不息的心和乐观的心态,就会造就自己美好的未来。有这样一个人,她充分将自己的价值达到一个世人的顶端,用自己顽强的生命与命运作斗争,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她就是我们“最美”教师--刘芳。
刘芳是我们白云区第三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在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至2007年完全失明,整整十年,她从光明走向黑暗。但她不仅没有被黑暗吞没,反而活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凭着超人的毅力,她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工作比很多正常人更出色,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人。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白云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
刘芳老师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她爱学生,关心学生,同样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为眼盲,看不见,所以课堂上常常会吧板书写得歪歪斜斜或是重叠在一起了,又或是不注意,课本拿倒了。没有学生会去在意,因为他们知道,其实在老师心里,教学的一切都记在了心里。孩子们爱老师,尊重老师,所以学会了包容。刘芳老师从不抱怨自己的学生,也没抱怨自己的工作,她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照亮了孩子们“迷茫的世界”,带给孩子们“光明”,用关怀温暖了孩子们失落的心房。刘芳老师这样一个盲人尚且如此,我们作为一个健康人又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刘芳老师走过了那么艰难的一段路,受尽无数艰苦,可她仍然能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所以只要我们端正心态,把心思都放在教学上,真正地融入到工作当中去。在自己的工作岗上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即使条件再艰苦也是“甜”的。我们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就更应该能够发现美的存在,真正的美往往埋藏在心灵深处。美的发现,需要用心去沟通,因为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刘芳老师用自己美好的心灵,挖掘出了孩子们迷茫的内心世界,用爱心帮助孩子们“拾回”学习的信心,走向了光明之路,我们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同时,从刘芳老师身上,我重新领悟了“人民教师”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如同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向他学习,以热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真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做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教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也同样,要有像刘芳老师一样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强化师德,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不断攀登教师道德修养的新高度、新水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有一种爱它叫无私,然而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就如我们的母亲对待子女就是无私的,她从来不奢望什么,也不祈求什么,她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而我们的刘芳老师却做到了这样一类无私奉献的人。在她眼中,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悉心的呵护每一棵幼苗,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她的人生价值足矣体现在她整个生命的教学中,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的榜样。对待工作做到尽职尽责,对待孩子做到关心、爱护,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甚至更为艰难;但是我们只要正确的选择方法,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我们就能向刘芳老师一样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2016年9月13日 二幼中三班杨晶
第五篇: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为一名农村普通教师,07年以来被多家媒体报道,称为一朵美丽的山菊花;她多次站在道德讲堂上让听众潸然泪下,称她为中国的海伦。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心灵家园,使许多孩子走出青春的迷惘。她就是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盲人女教师刘芳。
作为白云三中(麦架中学)一名语文老师,至今已经度过了二十个春秋的她,在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面对不治之症她选择了和命运做一次英勇的搏击。在视力逐渐下降期间,她用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让她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让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更大的知识储备。她有两个人生感悟,一是她从事的是自己热爱的职业,必须要选择坚持;二是周围许多人的扶持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励,让她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回报社会。所以她至今仍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着,残缺和健全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她以健康的心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美丽的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白云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
多年来,她克服了眼病带来的不便,以独特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教学成绩,深受家长、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她十四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用一个“爱”字作为当好班主任的不二法门。她的接手班级大多是学校的“问题班”,“问题学生”较多,不过,她认为这些学生只是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只要给他们爱的疏导和爱的力量,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就是最好的办法。一个曾经的学生在教师节时给她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你用心灵去沟通彼此的情感,用爱心去照亮生活的昏暗,用真诚去消散人生的迷茫,用关怀去温暖彼此的心房,用和谐去营造幸福的天堂,世界因你闪耀美丽的光芒!
她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2010年到2011年她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十所学校的校长,写下了十二篇报道,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心灵的洗涤,也得到了自己今后工作的新方向,她用倾听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份对农村教育的反思和梳理。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16万字的小说《石榴青青》,真实地记录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变化和一群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其中大量笔墨触及到师生之间最质朴的感情,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希望和困惑,她想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孩子,希望更多的师范生能来农村教书。
2007年8月,刘芳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全校25个班级每个学期她要做50次以上的微型讲座。她通过学校广播站的咨询课很受欢迎,学生们欢迎她的方式是鼓掌、尖叫和拍桌子,课下很多学生还会给她讲悄悄话。刘芳耐心地帮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她也经常对孩子们说:“我现在看不见了都能快乐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你们的这点小困难怕什么呢,来,让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吧!”有一次,她收到一条误发的短信,内容是一个在校的高中女生,因为一段错误的爱情要轻生,收到短信后,她向对方拨通了电话向她讲述人生的价值和可能遇到的波折,一个月以后女孩终于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走出了阴霾。在学校里她也这样配合过班主任把一个多次轻生的女学生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她为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袋,里面装满了来咨询的孩子们的小秘密和对她的信任。最近她又听说有个一年级的小李同学因为车祸亲眼看到母亲失去了生命,从此一蹶不振,成绩一落千丈,她主动认这个男孩做了儿子,阳光般的母爱又唤回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习惯好了成绩也上去了,后来这个孩子转入了体校学习拳击,他对刘芳妈妈说他要像拳王周世明那样为国争光,还说,练习拳击很苦很累也很疼,可是为了刘老师对他的爱,一切都能忍受。这让刘芳感到很欣慰。她明白了一个老师不单是教书育人,还应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社会担当。这还不够,自从她的电话被公示以后,现在找她解决问题的家长和校外人员也多了起来,这让她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了,但是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她认为这才是她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她还从学校走出去,被多次邀请到别的学校和单位做道德讲堂和职业倦怠分析,她以残缺的身体坚毅的性格感染着每一个健全的人。记得2013年三月她在贵阳护理职业学校做报告时,下面的老师学生都感动得哽咽了。在互动环节里,有个李老师当场就提出要资助一个白云三中的贫困学生,他说要向刘老师学习,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扶更需要帮助的孩子。不久,刘老师就为他找到了一个叫小钟的男学生,他小时候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李老师当月就拿出了一千元为小钟换了一个新的拐杖,这让那个贫困的家庭感激不尽,这就是爱的传递,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由于成绩显著,2008年,她获得贵阳市“五·一”先进劳动者称号,贵阳市十佳师德标兵的称号,2008年9月,获得“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十佳教师奖。2009年获得了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的光荣称号,2010年她获得了白云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的称号,2011年获得了贵阳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称号,2013年又被提名“中国好人榜”,参与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政府和社会给了她很高的赞誉,2009年8月她在白云区作了近十场报告会,把她的道德修养和奋斗故事讲给大家听,让许多人感动于她的坚强和执着;2011年和2013年她又被邀请到贵阳市参加道德模范巡讲团进行了三十多场报告,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后来又有很多单位陆续邀请她去做道德讲堂,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被她的事迹感动。
刘芳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首先要忠诚和钟爱它。忠诚和钟爱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才可能把它做好”。刘芳老师能够战胜因病魔而带来的工作中难以想象的困难,就是因为她对教育的坚定执着的钟爱。
刘芳老师的事迹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还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畏困难和挫折所吓倒,不被眼前的阴暗迷惑,眼中多一点积极阳光,自己就会获得无穷的力量。
她的事迹还告诉我们,感恩之心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力量所在。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我们的社会、感恩我们的单位组织。总之感恩一切有益于我们的人。感恩的表现就是传递爱的力量。尽自己所能传导社会正能量,让世界充满和谐友爱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