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法治社区事迹材料
社区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材料
漓江路社区东起金山路,西至解放路,北临人民路,南接湘江路,地处召陵新区繁华闹市,交通便利,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298人。近年来,我们漓江路社区在天桥街道党委的支持和领导下,漓江路社居委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的方针,以普法为基础、以治理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依托社区面向居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社区居委会法制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全面加强。
一、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加强居委会民主法制化建设 “五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漓江路社居委依照街道党委、办事处“五五”普法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社区建设“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民主管理”的原则。切实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的工作思路。
二、立足社区宣传阵地,努力营造良好的普法教育氛围
漓江路社居委干部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按照法律进社区的标准,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努力在全社区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依据本辖区的实际,围绕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中心,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黑板报、专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2008年社区拨出专款建立了专门的法律图书专柜、固定的法制宣传栏,组建了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开展群众性法律服务,成立了治安联防队、调解委员会、法律咨询服务队,各种机构的建立为社区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
三、努力完善“全方位、多角度”的社区法律服务体系
建立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体系是衡量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标准,也是社区居民的基本要求。社区在开展各项法律服务活动中,牢固确立了“以法为准、利民为本、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从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根本出发点,认真抓好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以法律服务站为辐射点,认真调处居民的矛盾纠纷。社区设立了专门的法律服务站,聘请社区内法律从业人员定期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服务,社区配备了专门的法律顾问,咨询电话号码在社区公示,法律顾问常年无偿为居民解答法律问题。社区还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援助工作站,极大方便了社区群众了解法律援助政策,解决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
四、强化综合治理工作,创造和平社区
组织了由低保对象组成的社区护安队、党员义务巡逻队和应征青年治安义务巡逻队三支队伍,对社区重点地段实行24小时昼夜巡逻和轮流值班制度,并切实加强了看护楼院、民调、帮教和暂住人口管理,定期召开社区治安形势分析会,研究防范措施,做到治安信息反馈快捷、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加强了社区的治安防范,维护了社区稳定。特别是加强专职治安巡逻队和应征青年义务巡逻队的管理,健全了社居委干部带班、巡逻队员签到和制度化的轨道,为辖区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过社区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漓江路社区居委会取得了省级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红旗单位等多项荣誉,社区呈现了“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局面,也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今后,我们将更加坚定服务宗旨,再接再厉,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创一流示范社区!
第二篇: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127团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县委法治精神,继续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实措施依法做好民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法治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三年,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围绕依法行政,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结合今年的“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各项行政职权的分类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首问负责制,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内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增强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四)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民政局依法治县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创建法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经费,并逐步增加投入,确保法治创建活动、法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篇: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127团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县委法治精神,继续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实措施依法做好民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法治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三年,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围绕依法行政,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结合今年的“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各项行政职权的分类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首问负责制,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内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增强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四)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民政局依法治县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创建法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经费,并逐步增加投入,确保法治创建活动、法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法治社区创建计划
127团社区开展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计划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认真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我村牢牢把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学法用法三个重点,积极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为确保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充分认识活动意义
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和载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切实做好法治创建工作,对于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基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增强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法治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实事来抓。准备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村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建设“民主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的开展。制定法治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细化目标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人员,组建法治建设联络员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法治建设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使法治创建活动能深入到全村每个村民的心中,使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法治建设的大潮中来。
四、加强民主管理,规范规章制度
1、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两项基本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是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的规范,主要是对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是村民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相当于一个村子的“小宪法”;村规民约侧重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是调整村民与村、村民与集体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全体村民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约定,相当于一个“小民法”。法治创建活动就是要从建立健全两项制度入手,两项制度的每一条款都必须做到于法有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主要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会民大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调委会、治保会、卫生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任务、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基本问题信出明确的规定,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便于操作。村规村约要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现行政策的有关规定,不能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条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农民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实在管用。制度的起草过程一定要严格程序。
2、要形成一个符合自治要求的矛盾调解机制。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不可避免村民与集体之间、村民相互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这些问题往往构不成刑事处理和治安处罚,但明显违反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规定,而法律又没有给村民委员会设定处罚权。在创建中要以人民调解组织为依托,建立矛盾调处机制,凡涉及村民与集体、村民与村民之间发生矛盾,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村民委员会出面调解,形成调解协议,双方自觉执行。尽量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以普法教育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狠抓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村农民的法律素质。组织广大群众学习法律方面的有关报刊、杂志、书本。进一步在广大村民特别是基层干部中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搞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相结合,把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必要的法律援助作为推进法治创建活动的重要措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第五篇: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127团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县委法治精神,继续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实措施依法做好民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法治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三年,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围绕依法行政,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结合今年的“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各项行政职权的分类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首问负责制,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内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增强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四)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民政局依法治县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创建法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经费,并逐步增加投入,确保法治创建活动、法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