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湖村全国文明村先进事迹材料
清湖村全国文明村先进事迹材料
清湖村位于浦北县北通镇西南面,钦浦二级公路贯穿全境。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1235户共4700人;该村设党总支部1个,下辖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6名;拥有耕地面积2070亩,其中水田1900亩;山地面积7000亩。全村以种植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和外贸编织、水果流通、劳务输出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目前,全村共种植荔枝、龙眼6500亩,香蕉1800亩,常年劳务输出900多人,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6元,比上年增加620元。
近年来,该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为根本目标,以推进 “五村、两规范”建设,深化“城乡联谊,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富裕清湖、生态清湖、文化清湖、平安清湖”,卓有成效地推进全村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2002年及2007年,该村下辖的福多堂自然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2004年度该村荣获钦州市授予的“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年该村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2007年荣获“钦州市农村党员大培训先进单位”。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为了健全村一级领导机构,做好村民自治工作,清湖村党总支注重班子自身建设,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坚持优中选优,坚持做到“赛马场上选骏马”,把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素质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年轻,致富及带富能力较强的优秀党员干部通过群众“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到村领导班子中来。领导班子的成员带头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身作则,严格依法办事,带头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在群众中威信较高,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农村经济不断壮大。
清湖村村人多地少,山也不多。但勤劳聪明的清湖人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的新路子,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他们利用本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的特点,大力发展香蕉、荔枝、龙眼等优质水果,目前,全村种植香蕉、荔枝、龙眼7000多亩。
四、环境面貌整洁优美。
该村以建设沼气池为突破口,进行“八改”(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灶、改猪牛栏、改低产果园、改文化娱乐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该村充分利用荔枝资源优势,带动了全体群众掀起生态建设的热潮,目前已建成了福多堂生态旅游村、水井边生态村、美山岭新村、朝阳生态村、清湖坡生态村、下车木角生态村,且实现了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全村建设沼气池842座,使得全村面 貌焕然一新。近年来,该村投入10多万元解决了丰禄村农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受益群众600多人;投资5万元建设了长250米的石岩水泥路;投资20多万元建设了清湖坡观光鱼池和修筑了长400米清湖坡环村水泥路和水井边进村水泥路。2007年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村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在水利方面建设了三面光渠道10公里,修复山塘水库3座,修建刘屋、清湖坡饮水工程2处,共解决了2680人的饮水问题;修建了机耕道路5公里;在农业方面进行100多亩的土壤改良,并建立了香蕉、荔枝、蔬菜等6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等。
五、科教文化稳步发展。
该村坚持科普活动,积极推广致富实用科技。每年不下600人次参加全镇和村委会举办的科技培训班学习,每个劳动力均掌握2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积极发展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中有合作医疗站1个,确保群众拥有健康保障。
六、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该村经常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每年出版大型的法制教育宣传专栏4期以上,还经常邀请法律工作者为村民举办法律讲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按上级的要求抓落实,村中组织有治安巡逻队,治安状况多年来一直平稳。
目前,清湖村正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村庄建设实施了整村规划,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以福多堂为中心,辐射下车木角、水 井边、清湖坡、朝阳村四个自然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清湖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村创建全国文明村材料
文章标题:村创建全国文明村材料
如东县大豫镇东港村是个纯渔业村,创办于1969年。现有人口250人,滩涂6万亩,机动渔船17条,自备汽车31辆。近几年,东港村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明星企业”、省“农业现代化工作试点示
范村”,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明星企业”、“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通市百强村”。村办的中外合资企业南通东凌水产品有限公司,被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以上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才促进了渔业村经济的稳步以展。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根据渔业村的特点,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我们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创建全国文明村规划,利用党员活动室,组织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在村部,我们利用黑板报、村务公开栏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在海上,我们以船头为阵地,以党员、舰长为骨干,组织渔民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文件,学习创建文明村工作的有关文件,做到船船知道,个个明白;开展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全体渔民的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村渔民常年在海上作业,船上活动范围小,生活比较枯燥单调,潮水一涨,无事就打牌消遣。为了丰富渔民的文化生活,我们从有限的村有资金中,挤出两万元为船头配备了流动图书箱,这在全县尚属第一例。每年都为船头订阅报纸、杂志,还配备了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渔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充实,打牌现象明显减少,我们还投入20多万元为渔民办了卡拉OK舞大厅、健身房,购置乒乓球、羽毛球,使渔民有了固定的陆地娱乐场所,每年“
五、一”劳动节,组织渔民与兄弟单位联欢,举行歌咏比赛等活动,“
六、一”,我们组织人员到学校捐资助学。“八一”建军节,我们组织渔民与解放军联欢。每年教师节,我们组织人国慰问老师,在我们村尊师重教,拥军爱民已蔚然成风。为了提高渔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在渔民中不但开展了评比“文明新风户”的活动,还在海上开展评比“文明新风船”活动,通过评比,船头风气越来越好,95的渔船,被评为“文明新风船”,95的渔户被评为“文明新风户”。我们还投入7万元,接通了村里的有线电视,投资12万元,为渔民修了两条水泥路,投资20万元打了一口深井,投资10万元新建了村卫生室,为渔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年满60周岁的渔民实行退休制度,解决了渔民的后顾之忧。
三、社会治安稳定,滩涂秩序良好。
村里成立了全县第一家护滩队,并进行十户联防制度。通过日夜巡查,确保了一方平安。近几年,我要一直无重大刑事、治安事件发生。计划生育率、殡葬改革火化率都达到100,没有二次土葬和乱建坟墓现象,骨灰都送进了村里投资10多万元建的安息堂。村里无“四禁”和“法轮功”现象。
四、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创造一方舒适的生存环境。
我们村投入600多万元在不能养殖文蛤的高潮区滩涂上围垦1500多亩,实行鱼、虾、贝综合生态养殖,创建了生态旅游区,发展海涂观光渔业。我村常年指定3人专职打扫卫生,确保村里无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渔民家前屋后无杂草、无垃圾,统一修建了无公害全封闭厕所,船头渔民轮流值日,打扫卫生,做到船头船尾船舱内外“六面光”。同时做到每月不定期互查两次,检查结果列入“文明新风船”评比内容。长期坚持从不间断,确保了渔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我们按照环保的要求,不断完善环卫设施。投入5000多元建了垃圾箱,投入20000多元购买了花草树木。在村部种了花园和草坪。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村被评为如东县第一家省级卫生村。
《村创建全国文明村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村创建全国文明村材料。
第三篇:果园村申报全国文明村经验材料
长白县果园村创建全国文明村
成绩和经验材料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果园村是朝鲜族民俗村,位于鸭绿江上游,距县城7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亩,长住人口85户,261人,其中朝鲜族68户,占总户数的80%,朝鲜族人口192人,占总人口的73.5%。近年来,果园村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全村农业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26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30万元,年均增长7.7%;旅游收入由2008年的12.5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5万元,年均增长10%;2010年劳务输出收入75万元,边境贸易收入35万元;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4800元增长到2010年的5950元,年均增长20%。
——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爱民固边模范村、全国3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民族优秀建筑朝鲜族建筑文化示范村、吉林省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白山市文明景区等荣誉称号。
一、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一是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村规划,利用党员活动室、黑板报、村务公开栏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引导全体村民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二是制定了《村规民约》,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结合家庭旅馆建设,制定了《家庭旅游服务规范》、《文明服务用语》、《家庭旅游服务星级评定标准》等八项制度和措施。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村民广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知荣辱、讲诚信蔚然成风。四是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五是开展军警民共建成效显著,果园村民兵哨荣获“县先进民兵哨所”荣誉称号。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为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文明村建设上,村“两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果树种植、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民俗旅游服务、劳务输出、边境贸易等多项产业。果园村有在长白县颇负盛名的沙果、葡萄,栽培面积达20亩以上,创造了春季赏花、秋季采果的便利条件。发展了 2
8座近5000平方米的暖棚,用于发展食用菌及蔬菜种植,每年向长白市场提供2万多斤,近10万元的食用菌、蔬菜产品。由村内妇女自发组建的婚庆协会,每年进行表演接待150场以上,年收入4万多元。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接近6000元,为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三、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一是对全村进行了整体改造,新建86栋富有浓郁朝鲜族古典特色的民居、民俗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高丽馆、康雅居、丽江三大酒店和47户家庭旅馆,为旅游主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完善了便捷顺畅的供排水系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三是建设了文化墙、演艺广场、民族体育运动场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和娱乐条件。四是为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60%,已有37名老年农民自2010年10月份起开始领取每月55元的养老金。五是为特殊困难的村民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组织村民互助小组,为孤寡、留守老人及特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的困难。
四、社会治安稳定,生活秩序良好
果园村坚持从人防和技防两个方面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秩序。一是建立民兵哨所,3
在镇人武部的领导下开展长期的驻守执勤。二是组建民兵巡护队,为队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位开展巡护工作。三是投入2万余元,在村头路口安装了6个监控探头,进行实时监控。
五、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创造一方舒适的生存环境。
安排3人负责村委会、主景区、主街道的定期清扫工作。落实责任区制度,村民住户及村内企业负责对自家对应的街道、庭院范围的美化、绿化及净化。在主街道两侧栽种了多年生绿化用灌木,村内分支街道安排种植统一的花卉,其他景区面积上安排专人负责草坪的管理。同时做到每月不定期互查两次,检查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不断完善环卫设施,投入8000多元设立了24个小型固定垃圾箱和5台流动垃圾车,定期对垃圾存放场所进行集中外运,确保村里无脏乱差现象,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第四篇:文明村创建主要先进事迹
文明村创建主要先进事迹
荆村于2008年被温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村,一年来,我们始终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全村精神文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就我村的市级文明村复评工作作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基本情况:
小荆村地处大门岛西南侧的烟墩岗下,距大门镇3公里处,位于大荆村与长沙村之间,山体坐北朝南,与倪屿乡隔海相望,行政村共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土地总面积1536亩(包括水果林基地200亩)。现有总人口717人,224户,总劳力494人,村民从事行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合理。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0.1万元,村集体收入51.553万元,人均纯收入6183元,村集体经济年人均可支配325元。全村正式党员15名,村两委干部5人,班子团结,基层组织健全,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强。
二、思想组织建设方面:
1、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建设文明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按照市文明办对文明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具体
标准,要求班子人员充分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把文明村建设工作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制定了创建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为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村党支部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各项制度,把村领导班子建成团结协作、民主务实、清廉实干的班子,把干部队伍建成精干、高效,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队伍,积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坚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党员按时讨论党课。
2、为民办事,热诚贴心。在为民办事的过程中,坚持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来访者,用平和的语气解释每一个疑问,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群众,用热诚的心办好每一件实事,正确处理各种纠纷事件,让来访者有惑而来,解惑而归;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利用平台,广泛宣传。利用村报、标语、广播等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结合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我村围绕自己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学习活动。
4、关心百姓疾苦,走访困难群众。党支部在“三八节”、“七一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走访了一些困难群众,以此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鼓励困难群众增强信心,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三、文教卫建设方面:
1、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广大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以此,小荆村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村
文化活动室设置图书、报刊、杂志等,深受到村民们普遍欢迎。营造了一个尊老爱老、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环境。
2、组织每月的“青奥营地”活动。小荆村“青奥营地”在今年4月27日建立,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期、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以次为阵地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活动的主要内容涉及德智体劳美各个方面,并以此让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感知社会,在实践的“大课堂”里愉悦身心、提高素质,从而促进了我村未成年人在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生活乐趣、文化水平等方面有新的提升。
3、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为了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村共青、妇专门组建业余文艺队,在工作之余经常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开展体育竞赛、卫生有益的文艺演出、健身活动、科技培训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等,镇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此外,村购置一台投影机,利用远程教育从党员扩大到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使群众在学习中得到了更多的科技和文化知识,让村民的业余活动有了广泛提高。
4、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使广大青年树立了高尚的爱国情操。适龄青年应征的热忱十分高涨,父母同意子女当兵,应征青年向往当兵,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生产发展,在劳动力不断解放、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广大青年把义务服兵役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2009年适龄青年积极参加应征体检。
5、积极办好医疗保健事业。村建有卫生室,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为村民的服务方向,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合作医疗, 2009年参加合医率达99.7%,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努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我村电话入户率为96.26%,有线电视91.2%,村内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电子化办公,2009年远程教育网入学率占全省第一名。
7、组织保洁队伍,确保环境整洁。我村组建了保洁员队伍,先后进行了多次村卫生大扫除,对主要交通道路的垃圾进行了清扫,对沟渠的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清理。
四、法制建设方面:
1、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我村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保证了每位村民的权利,明确了每位村民的义务;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定期汇报村级资金使用情况;涉及村级的规划活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商议决定,并在公告栏公示;严格办公室办公制度,对于公章、财务等使用有详细的规定。同时让村民及时了解村里的工作动态,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级各项建设的积极性。
2、安保治理,常抓不懈。我村组织了巡逻队伍,不定期在村内夜巡,加强治安管理,教育村民发现偷盗行为及时报案,积极为村民创造安全舒心的环境。
3、调解邻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我村调解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想方设法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邻里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
五、村庄整治建设方面:
近两年来,我村共投入资金250万元,开展对村庄环境的整治、新渔村建设: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并以规划为基准,结合区域功能,突出地方特色,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并以小荆山省级景区景点为依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景点台阶石路1760米、停车场650㎡、村主干道和景点两旁绿化带共1120米和5个花坦、计1200㎡,改建村办公楼前荒地1750㎡种植花木、假山、小桥流水、休闲广场150㎡、古城墙400米、健身活动场2个计300㎡、篮球场400㎡、生态宣传长廊40㎡和其它5个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同时对全村进行改水、改厕5座、改沟500米、生活污水净化池2个、亮化路灯148盏、道路硬化3.2公里等,使我村在创建中卓有成效。
六、产业发展方面: 村党支部把生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小荆山省级景区景点为依托,加大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并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客商前来投资,盘活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做好水果林200亩的土地开发种植。通过培育管理等途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经营行为,有效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为了有效推进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建立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
农民的合法权益。2009年我村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油菜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等资金共计18249.80元,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业综合生产发展逐步提高,耕地生产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村级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幅度超过当地平均水平。四是随着农业产业的成形和壮大,渔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发展经济的责任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技能培训摆上重要位置,以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为目标,推进渔农民转产转业增加收入为目的。首先我村根据洞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洞头县促进渔农民转产转业若干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洞政发„2006‟28号)和洞头县“万名渔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转产转业渔农民自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洞农培办„2007‟07号)文件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通过一系联技能培训,拓宽了就业渠道,推动渔农民转产转业。其次:积极引导返乡人员创业,以工业反哺农业,不断推进农村农民工人化进程,为渔农民增加了收入。
总之: 我们在文明村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党员、干部、群众的素质、集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我们将根据文明村复评的要求,借此东风,深刻领会检查组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取他人之长处补自己之短处,为把我们小荆村建设成为
居住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优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县级文明村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营造文明环境建设富裕新村
某某村位于某某乡西部10公里处,共有156户,总人口656人,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62名。耕地面积7100亩,人均纯收入5642元,村集体收入21万元。
近年来,某某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一、某某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工作日程。
1、提高认识,注重结合。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强根固本的战略任务完成。在抓落实中,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二是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相结合;四是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五是同维护社会治安、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相结合。
2、制定规划,全面实施。某某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个中心协调运作把任务落到人头,做到层层有规划,人人有指标,坚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在创建上狠下功夫。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为民办实事上做文章,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使支部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支部工作千头万绪,农民矛盾错综复杂,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某某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村情实际,先后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定期研究制度、考核评比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补充和完善了班子成员学习制度,村民管理制度,设岗定责考评制度等,结合本村实际修改改完善了村规民约,与各社和部分重点户签订了责任书,做好了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
3、明确责任,严格奖罚。为使创建工作规划逐步实施,逐年发展,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村“两委“成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并与政绩,奖金挂钩,对在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奖励,完不成任务者予以通报批评和处罚,从而确立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村党总支统一领导,各方面紧密配合,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1、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村“两委“全面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针对农民中存在的利已主义的不良习惯,采取了正面灌输,典型引导,深入田间炕头等多种形式,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简明通俗、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教育农民讲道德,守公德。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学习《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做“五讲““四有““三严“的模范标兵;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思想情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守法经营,勤劳致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二是广泛开展培树典范教育。某某村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村干部中重点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在广大群众中重点加强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教育;开展了“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春节期间敲锣打鼓进行表彰奖励,并将所获奖牌挂到门上,着力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弘扬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扶贫济困、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普及教育。村上开放“农村书屋“,开展科技普及教育,来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激发其“科技致富“意识。通过实用科学技术培训,使全村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明确群众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此,某某村从三个方面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一是定期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市新农村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让广大村民了解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培育文明乡风、促进和谐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二是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展示板、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先后张贴宣传标语225条,制作宣传图片45张、展示板6块,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一个全体村民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为了凝聚人心,加快建设,带领群众叫响了一个口号:即“建设新农村、你我是主人、自己来建设、生活日日新“。这句口号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村民的思想认识已经统一起来,激起了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全村已掀起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3、坚持综合治理,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某某村针对税费改革以后,农民民主意识淡化和村干部群众观念淡化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村级“民主恳谈“活动,通过“民主恳谈“活动,浓化了村屯的民主空气,架起了与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