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广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样例5]

时间:2019-05-13 14:4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广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广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一篇: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广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林毅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林毅,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1942年3月生,1965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2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5年7月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12年4月被评为广西“桂派中医大师”,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一、开拓中医乳腺病学科

林毅于1984年桂林市中医院建立全国首个中医乳腺病专科。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唯一一家“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带出广东、广西两个国家级乳腺病重点专科,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国家中医药乳腺病治疗的主力军。一手将乳腺病从外科专业中独立出来,成立了国家级二级学会。1999年起一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创建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并任主任委员,2016年3月晋级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她“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荣誉。

二、攻克乳腺病疑难复杂问题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现代医学的难点,林毅根据“祛腐生肌”理论总结形成的“平衡脏腑,提脓祛腐”中医综合疗法,形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在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网络协作委员会得到应用和推广。

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预后差,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难点和盲区。林毅从扶正祛邪理论出发,认为该类患者的病因病机主要属于脾肾两虚,尤以脾虚为主,提出巩固期治疗以健脾为要,临床运用证明能有效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为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寻觅生机。

现代医学防治化疗骨髓抑制药物存在着维持时间短、对红细胞及血小板疗效不理想,常引起骨痛、发热等副反应等缺点。林毅按子午流注纳支法择时内外合治,很好地解决这一疑难问题。

三、创新现代中医乳腺病理论

提出“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作为中医临床指导思想,确立“从六郁治乳”的乳腺病总的学术思想。发表《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中医未病先防策略》、《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一个中医乳房病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乳腺增生病与中医药周期疗法》等论文。主编《现代中医乳房病学》、《产后缺乳与乳腺增生》(海外版)、《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6部著作,其中《现代中医乳房病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

创立中医乳腺癌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提出“乳腺癌分期辨治”,“平衡内环境预防乳腺癌发生、复发及转移”、“激素受体阴性重在健脾,激素受体阳性重在补肾”等一系列重要学术观点,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理论结合“健脾补肾生髓法”防治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症,确立了中医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阶段优势。在她的中医乳腺癌“分期辨证”理论指导下,建立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以及巩固期4期中医药治疗方案,已形成行业标准公布执行。

创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药周期疗法”。并牵头制定“乳腺增生病诊断与疗效判定行业标准”,确立了中医药治疗优势。

创新乳腺炎系列治疗方案。她提出“揉抓排乳法”治疗乳汁郁滞,“火针洞式烙口”治疗乳腺脓肿,“平衡脏腑、提脓祛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中药介入治疗导管炎性溢液等中医药治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1996年主持科研课题《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揉抓排乳法”和“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于2012年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适宜推广技术。

构建完善的乳腺病“治未病”体系,主张防治并重,身心并治,创立“女性导引养生功”,率先将情志疗法、五音疗法、团体治疗等引入乳腺病防治体系中,形成完善的治未病方案。

研制纯中药专科制剂14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新药发明专利1项,“消癖颗粒”获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研究批件,并成功技术转让,完成新药三期临床研究。

四、师范两全,桃李满天下,弟子成绩斐然

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其学术思想影响广泛。培养学术继承人10人,培养1名国家级、1名省级分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6名省市中医乳腺学科带头人,多名各级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委,成为中医乳腺病学界骨干力量。2012年国家中医药局“林毅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并于2016年6月通过国家中医药局验收。

林毅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授予“大医精诚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南粤最美中医”等荣誉,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座右铭——大医精诚!

第二篇:【第二十二篇】全国名中医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

【第二十二篇】全国名中医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在北戴河举办的全国名中医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郭又兴——

各位尊敬的首长、各位尊敬的中医专家,我首先向您们表示最虔诚的敬意!

专家们在中医领域里的卓越成就,都是我必须认真虚心学习的知识瑰宝。我是一个奇门网络易医和命理专家,能在中医专家会议上发言让我深感荣幸,但也感到班门弄斧,不自量力的兹味。我是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以毕生的精力饱览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周易、诗词歌赋,也研究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应用于治病。长期深研各门派命理,取各派所长,灵活应用,治病为什么要用命理?好像它与唯物主义的医学是搭不上关系的,其实进入命理的斑烂多彩的领域,探究了四柱八字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之后,抓住命理的主要矛盾,运用命局和名字的有机和谐共振,可以轻易地治好某些药物治不好的疾病,所以古老的“黄帝内经”上说:不知易、勿以为医,现略举几例向首长和专家们汇报:

(一)江苏镇江市桃花坞镇的一位小男孩,生下来后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亲友都说这个娃娃以后是当官的命,但后来却发生了智力障碍,三岁多了,其他娃娃都口灵舌便,他却很迟钝,连叫妈妈二字还吐音不清,药物根本无效,家长请我查看八字和名字后,一看就明白了,八字一片火专旺局,名字两个字结构都是金五行,形成命名火金交战,人体头为乾卦为金,头受克,是无形之克,用有形药物治疗是无效的,所以产生了严重的智力障碍,经我取了旺土湿土生金的名字,金为日主财星,为的是打造未来大富之命。这一改,娃娃如仙气贯顶,一下子变得聪明活泼,口齿伶俐,他妈妈和奶奶高兴万分,先后寄来了孩子的彩照和影集,看着娃娃聪明活泼可爱的小样子,我也爱从心生,发去了一首小诗:地仓圆润福泽好,天庭饱满智慧高;眉若新月心慈善,耳高过眉显英豪;两眼闪耀似明珠,刚毅果决有妙招,五岳亭匀带微笑,光宗耀祖福寿人!他家高兴极了,请了书法家把小诗写了挂在镜框里,以求让我的祝福相伴孩子一生,这个娃娃如果沿用原名,智力障碍发展下去无法医治,医院写上几个“先天智力障碍无药可医”的鉴定,岂不是害了孩子一生?

(二)云南元江经贸委干部杨先生大姐的儿子龙翔,2007年骑摩托出车祸重伤头部,在昆明两大医院花了十一万元治疗,命是保住了,但留下癫痫后遗症,有时每天发病三四次,发作起来,口吐白沫、全身痉挛、失去意识。从2008年后服了多位医生的中西药,都未能凑效,他舅舅请我查看八字后,也是火专旺型的命局,命中火无流通渠道一土。直接克到头部,招来车祸,治疗后遗症也百药无效,经我改名广土、湿土、旺土的名字,又开了一剂中药,我说十剂见效,哪知才服了一剂,顽疾霍然而愈,一年多未再发作。收到感谢信,令我也大感吃惊(感谢信也刊登在北京官方易学网站上),这也是用四柱名字治病的奇效例子。

(三)北京一小男孩,两岁半得了一个怪病,撒尿时叫疼,又哭又叫,最后撒出的是血,一家人疼在心上,愁在脸上,著名的北京儿童医院用尽招数未能凑效,经先进仪器检验后,写下“先天疾病,无药可治”的结论,一家人绝望了,我名声在外,家长发来短信求我治疗,我斗胆接了下来,我从佛教轮回学说中受到启发,从西医遗传基因学说中受到启发,一反传统中医对胎盘的应用(西药胎盘粉和中药紫河车的制作上都是不科学的,把最有效的胎盘血丢弃了、弄坏了)。我叫家长购买母体健康胎儿正气的胎盘煮成可口的胎盘汤给娃娃吃,珍贵的胎盘血不用高温烤干,而是晾干以后逐步拌入黑芝麻糊等食品让娃娃吃,其次用八卦象数720,260,6400疏通小便,再寄去一点止血草药,这个病,前二者是关键的,脱离了前二者,任何单纯的止血中草药都是无效的。基因缺损的先天病,首选是人胎盘的正确应用,这里我要告诉可怜的先天肌肉痿缩的成人和儿童家长,唯有用胎盘和数码可治愈这种世界上尚无药可治的顽疾。这个孩子最后也是给他看了八字改了名,娃娃完全康复了,健康地进入了幼儿园。我写《荒谬医学,歪打正着》一文时首先向了家长表达我对孩子的牵挂,孩子的奶奶听见我的声音说两年多了,非常高兴听见你的声音,娃娃挺好的,以后有机会全家要来云南看望你的,我深感救了一个孩子的快乐,娃娃挺好我也就敢于大胆地写了这一篇文章。

我不是专业医生,教过学,当过文工团琴师,最后落脚在新华书店,在书店的三十年以及后来的岁月,给我提供了书的海洋,让我取得多方面丰富的知识。我27岁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迷上了中西医和中西药学。那年我腰痛难忍,中西药无效,一位名中医的处方让我病情加重,我决心针对疾病自己推敲中药开处方,想不到三剂中药服完,腰痛彻底治愈。四十多年过来没有再发生过当年的疼痛了,我深感中药用合了其功效是无与伦比的。那年有一位王老师与我病情相同,医生也开大同小异的药,我工作地点调动后没有见到他,两年后问他的同事,才知他已去世,令我感慨不已。从此,我对中西医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少年来积累了不少知识,为我现在作为网络医生奠定了知识基础。我是视野开阔的人,不安于现有知识成果,学了八卦数疗法之后,又拜师学道医道法,并用这些知识运用于精神病的治疗,我成功地在本地快速有效地治好几个精神病人之后,胸有成竹,敢于接受远方病人。《大道至简,无形疗法显神威》一文,畅述了各种无形疗法的应用,文章富于文采和音乐的动感,把《黄帝内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疗法发展为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数码音乐疗法,并用这些疗法治愈了浙江一位女孩的精神病,让她在抒情诗一样的音乐中,在妈妈亲切甜美的数码呼唤中告别了精神折磨的苦海,回到温暖的人间。这是天津、上海治疗九年未果的病,无形疗法却挽救了她,现在她不但康复,而且已在图书馆工作三年。我祝愿她一家永远幸福安康!

我在试治我大姐胸部已开始恶变的肿瘤而获得成功后,昆明一位懂英语、日语、世界语的知识女性请我治她第二次复发的脑瘤,我相信同样的方法一定可以治愈脑瘤的,该女士治疗前因脑右侧肿痛压迫视神经,右眼底产生视神经水肿,右眼只有绿豆大的光孔。头一低右眼一片漆黑,经无形疗法治疗三个月后,一切症状消失,瘤体缩小,原来要她快来开刀的大夫看了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后,没有先前那种催促的语气,而是说来做了也好,她没有再做手术,西医做脑肿瘤手术是治标不治本的治法,瘤子像果子一样摘了又会长,人的天灵盖岂能经得住这样反复折磨?药物和数码能消除造成肿瘤的根源,是治本的方法。多年过来,这位女士现在活得好好的。同样是脑瘤,两位昆明某工厂的职工,好不容易把独生女儿供到大学毕业,才工作一年多,发现女儿走路不稳,检查结果是脑瘤,我妻弟也在这个厂,我请他去他们家中,告诉他们我治这个病的情况,并表示,我是探索治脑瘤的经验,不收分文。义务治疗,治病不吃药,无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第一次去,他们说商量一下,第二次去,他们马上下了逐客令,其母说我们只相信西医,只相信科学,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坚决不信。西医治疗四年,家财耗尽,又变卖了房子,还欠了不少帐,其母只好去摆地摊赚钱还欠账,到了2012年年初,女儿不行了,水饭不进,气若游丝。家长才反复发短信求救,还求我妻弟说情,但病人气数已尽,什么仙法也无力回天了。一周后女儿走了,只留下累累欠帐,不断的泪水,无尽的哀思,撕心裂肺般的伤痛。我感到越是知识不高的人越容易被“科学”作弄成花岗岩脑袋。我在治疗肿瘤上还轻取了江苏镇江桃花坞镇冯女士的食道肿瘤,被肿瘤阻塞的食道,让饮食不能顺利通过,西医的治法即使是良性肿瘤也是要开胸剖腹切除的,但用了我的疗法,一个月轻松地让食道彻底通畅,而不花半分钱,(有冯女士深情的来信为证)。用同样的数码又化掉广东化州市庞女士的声带息肉,当原来叫她开刀的大夫看到息肉不开刀而消失,问她吃了什么药,她说什么药也没有吃,只是念数码就消掉了,大夫连声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的《数码乾坤大,治病思路宽》一文,既讲了科学,也讲了玄学,用数码疗法防治先天性疾病,在个领域西医对先天残疾的形成讲得非常好,但无药可治,世界上还没有人进入这个领域防治先天病,我是第一个把数码疗法应用到防治先天疾病的领域内且旗开得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些读者来信盛赞我大胆创新的精神,说如果普遍成功,对人类将是无可估量的贡献。

我现在重点研究两形疗法结合治疗国人当前得病最多的高血压、糖尿病,连上海一些西医在西药无法治好高血压病的情况下而向我求治,元江经贸委大厦杨先生,其父与大哥都因高血压引发脑中风致残去世,杨先生与一弟一妹都是家族遗传性高血压,西医的说法是治不好的病,要终生服药(医院才能源源不断地有收入);经一剂草药和我的简易有效的六种核心技术治疗后,一个月血压降至正常后,不再服用任何中西药而血压不反弹(感谢信也刊登在北京官方易学网站上)。糖尿病用一个特殊的秘方,此方剂能促进自身胰腺分泌胰岛素,加上服用卫生部推荐、商务部批准直销的宁波御坊堂正宗海狗丸和破壁灵芝螺旋藻,再加持念降血糖的数码可以把血糖降至正常而康复。骨质增生等常见大病也是不用开刀可以治愈的。

关于两形疗法,一般的中医大夫不可能象我这样命理,道医道法都用上,但用上八卦象数是完全可以的。关于数码疗法的优越性,我再说上几点:浙江温岭市离休干部吴先生,血压血糖双高,西医治疗无效,转而求助象数治疗,经三个月认真轮换持念,两种指数已完全正常。2008年的一天,手机短信上发来一条五字信息:胃病怎么治?我以持念30,70,80回告。本来我已忘记此事,三个月后发来一封深情的手机短信,机号(***):我是四川青神县嵋山镇人,名叫王建祥,得胃病五年,住院和买药钱花了六千多元,越吃药胃越弱,一餐吃半小碗饭还消化不了,饱闷、气胀、回酸,身体快要垮了,自从持念30,70,80后,脾胃正气逐步恢复,现在可以吃两碗饭,想不到六千多元的中西药顶不过小小的30,70,80!看来要健康,很有必要学习数码疗法。2011年他外出打工,收到一套很古老的中医药古籍书送给我,并说过来四年,胃病没有再犯了,对于这个病如果不用数码治疗,中西药越吃胃越弱,可能最后会断送了他年轻的生命。天津杨先生发来短信说女儿支气管哮喘治不好,已从幼儿园停学,向我求治,我告诉他抱着孩子,左手心放在娃娃背部肺俞穴区部位,右手心放前胸,大人持念70,20,70,20,2220;四天后发来短信说,太神奇,娃娃病好已上幼儿园去了,娃娃病好,我很高兴,虽然分文不收,但我收到了可贵的感激之情。天津有一流的西医,但治不好这个病,而数码疗法却能轻易取而胜之。陕西澄城县信访办的赵先生,有冠心病,用我发给他的数码后,心绞痛很快消失,他说其效之快,之好,是任何药物都达不到的,可见有时无形胜有形,无药胜有药,如果中医将两形疗法结合,将能如虎添翼,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事例太多,难以列举,谢谢!

中国周易发展研究院易学专家,易医

郭又兴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北街22号附2号

邮编:672400

手机:*** ***

第三篇:全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

全省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

(排名不分先后)

1.郁蓬山主要事迹

郁蓬山,女,1919年5月出生,淮上区吴小街镇八大集农场居民。虚岁百岁的郁蓬山老人四世同堂,如今已有23名子孙后代的她是邻里亲朋人人称羡的福星老人。老人现在与小儿子葛国和生活在一起,老人头发花白,却整理得十分干净利落,安详地坐在轮椅上,只要见到来人老人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伸出手打着招呼。“坚持早起早睡、合理的饮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再加上小儿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是老人总结出的她的长寿秘诀。

一、土坯制成课桌,烽火中坚持上课。在郁蓬山老人的家中,有一个破旧的纸盒子,装满了几百张小纸片,上面工工整整写满汉字。据女儿葛国侠介绍,郁蓬山1919年出生,一辈子爱学习,并且懂音乐,擅长吹笛子和箫。解放前,郁蓬山曾是一名老师,抗日战争时期带着学生一边躲避日寇一边学习。

郁蓬山老人回忆,上世纪30年代末,她在老家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泰山小学任教。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为了让学生有课桌使用,郁蓬山用土坯堆成课桌,将上面打磨平整,让学生趴在上面写字。由于师资匮乏,郁蓬山教授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等很多学科。为了躲避日寇的突袭,上课期间,专门有人在外面放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他们便带着学生从教室逃离。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郁蓬山从教十余年,桃李满天下。

1958年,郁蓬山进入安徽省蚌埠市原第三玻璃厂,当了一名配料工人。“人家都说粉尘有毒,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别人不干,我不怕。”郁蓬山说,她在工厂一直干了15年,然后下放两年后,又回到工厂,一直工作到1979年60岁退休。

二、乐善好施,收养孤儿,为残疾人送终。离休后,郁蓬山老人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八大集农场,和小儿子葛国和生活在一起。她乐于助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平时,郁蓬山老人总是乐呵呵的,碰到有人遇到困难,乐于伸出援手。

小儿子葛国和介绍,郁蓬山老人一辈子不管碰到啥困难,不管遭受多大委屈,都能积极面对,从不抱怨,而且喜欢帮助他人。上世纪90年代,农场小朱的残疾哥哥朱宜宣从农村老家过来投奔他。当时60多岁的朱宜宣无儿无女,是个聋人,而且眼睛几乎看不见。到农场不到半年时间,弟弟小朱突然去世,一时间朱宜宣生活没了门路,吃饭都成了问题。郁蓬山老人知道后,便将他喊到家中,说多口人就多一双筷子。从此,朱宜宣就成了郁蓬山家中一员,这一待就是近20年,直到朱宜宣去世。郁蓬山老人将朱宜宣和弟弟埋在一起。郁蓬山老人说,弟兄俩又在一起了,这事圆满了!

此外,让郁蓬山更牵挂的人,便是小秀了。小秀是上世纪90年代郁蓬山回蒙城老家时收养的弃儿。当时才4岁,郁蓬山老人将她抚养大,并手写识字卡片,教她认字。2003年,小秀小学毕业,因为户口问题,她到了蚌埠市福利院,并在那里考上了大学。

为了帮助小秀找到亲生父母,2010年,郁蓬山和家人带着小秀多次回到蒙城老家,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帮助小秀找到了亲生父母。如今,小秀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小秀回蚌埠的机会不多,但郁蓬山时刻惦记着她,希望小秀回来再喊自己一声“太太”。

三、捐献遗体,40年夙愿如今终于实现。上世纪80年代,郁蓬山老人的小儿子葛国和为了照顾老母亲,放弃去城里生活的机会,靠制作、销售小板凳,养活并陪伴着老母亲,是农场人尽皆知的大孝子。母亲已百岁,还有一个夙愿——捐赠遗体未实现,这让葛国和很着急。于是,他再一次和蚌埠日报联系,希望帮助母亲完成最后的愿望。

“您好,俞站长!淮上区八大集农场有一名百岁老太太希望捐献遗体,您能过来帮助办理手续吗?”

2018年4月4日上午,蚌埠日报社记者陈昂打电话与蚌埠医学院遗体捐献接收站俞鹏站长取得联系。俞站长正在外面办事,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犹豫便答应了。“好的,我赶快回到站里拿登记表,估计要一个小时才能到。”

上午11时许,俞站长来到淮上区八大集农场。他走进门,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郁蓬山老人正笑呵呵地望着大家。得知老太太不平凡的一生后,俞站长表示无比崇敬。“老太太,您成为我市第649位遗体捐赠志愿者,感谢您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祝您身体健康,安享晚年。”临行前,俞站长向郁蓬山表示感谢和祝福。

“死后烧了可惜,捐了还或许有用。”郁蓬山老人说,40年前,自己曾到蚌埠市红十字会填写过一份捐赠器官的登记表,但工作人员说必须要子女签字同意才可以。后来一忙,这事就给耽误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个多年的心愿如影随形。如今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

百岁人生,百年传奇。郁蓬山老人希望将来辞世后也要为医学事业奉献自己最后的价值。她用自己的一生阐述奉献精神。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在这一点上,郁蓬山老人是我们身边的“雷锋”。

2.王秀英主要事迹

王秀英,女,家住蚌山区喻义巷,虽年逾84岁,依然红光满面,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家庭十分和睦,子女事业有成,老少关系十分融洽。

王秀英老人拥有健康的心态,保持规律生活,老人自退休后,不论严冬还是酷暑,每天坚持5:30起床,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粗细搭配、饮食清谈。每天坚持看健康节目。老人一直都说“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老人与儿媳相处融洽,儿媳也很孝顺,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每逢节假日都买上老人爱吃的东西陪老人享受儿女之欢天伦之乐,邻居们见面都说老人真有福气,老人总是乐呵呵的说我的儿媳妇们都跟闺女一样亲。

老人平时为人热情大方,与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助人,看到谁家有困难总是主动去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她总是积极地帮忙。群众威望高,邻居谁家有家庭纠纷,她都主动帮助调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有次两家邻里因为楼上漏水的问题争吵了起来,原来楼上的水管破裂漏楼下厨房里都是水,楼下住户说话不好听导致两家争吵,王秀英老人知道后,分别和两家人谈谈了解情况,对楼上说你家漏水给人家照成麻烦,人家说两句你应该理解,说些好话也就没事了,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退一步还是好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啊。最后楼上觉得自己做的确实不对,于是主动向楼下道歉,两家又成了好邻居。

老人年轻时生活水平不高,肩负着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为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但从不叫苦喊累,每天都是踏踏实实的劳作,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幸福的生活。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先想着留给老人和孩子,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但不能亏待老人孩子。但对孩子的培养,老人非常注重爱心,让孩子爱家人、爱社会、爱每个人。老人在今年蚌埠市创建文明城市时不但主动把自家门口打扫干净还带领邻居都把自家门口打扫干净,有了他的引导,邻居们也都自觉遵守。也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秀英,她善良朴实,吃苦耐劳,几十年来她对媳妇的爱超过对亲生女儿的爱。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普通妇女,她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因为她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王秀英老人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欢乐的幸福。她为了使我们安心工作,她默默奉献家中四个孩子,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把他们拉扯大,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懂事了,平时经常回来看望自己的奶奶。

三年前王秀英不幸腿折断住院,孙子孙媳他们日夜守护在奶奶身旁,王秀英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工作,也不想让孩子们破费,多次劝孩子们把她带回家休息,可以节省孩子们的时间和金钱,可是孩子们还是坚持在医院照顾老人直到老人康复回家,可见老人的健康身体跟家人的爱护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她的善良朴实她才有福气活得那么健康,被媳妇和孙女照顾得那么好。

如今老人已84周岁,依然身体健康,精神十足,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务。经常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当前社会百态,思想上始终保持先进性。心态乐观健康,谁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还是想到去找老人商量商量。老人言传身教,教育子孙们要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榜样。老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现在,老人以乐观的态度、豁达的思想胸襟、奉献社会的道德情操,为邻里做出榜样来,为晚辈们做出表率,成为大家敬重的楷模和值得效仿的长者,是我们社区公认的福星代表。

3.张怀宾主要事迹

张怀宾,男,93岁,蚌埠市高新区山南新村居民。90多年人生的他,经历了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见证了在“三座大山”蹂躏下的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日益强盛,人民富足安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他为人豁达,不为名,不为利,他一生勤俭,对生活乐观向上,四世同堂营造和睦大家庭;他与老伴尚玉珍相濡以沫,造就了70年的钻石婚姻传奇,令世人感慨。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教子有方,邻里相处非常友善。他热爱学习,从不争强好胜,他始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为了使孩

子能健康的成长,他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在生活方面,他勤勉刻苦、教育孩子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四世同堂营造和睦家庭。张怀宾、尚玉珍夫妇一生共生育了3个子女,2个儿子1个女儿。从出生到上学、工作,直至成家立业,几乎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的年代完成的,夫妻二人省吃俭用,一个个把他们拉扯大,教育成人。在张怀宾眼里,尚玉珍勤劳持家、疼爱子女、关心丈夫,与邻里和睦相处,是个难得的好妻子;在尚玉珍眼里,张怀宾是个乐观向上,诚实守信,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在子女们的眼里,张老宽厚仁德,是责任心极强的好父亲。平时,子女都能常回家看看料理家务,一来陪二老聊聊天,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慰籍,情感有了依托;二来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如有不适,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三来照料生活,买些时令蔬菜及鱼肉孝敬,帮助拖地、洗衣被,检查用电、用水、用气安全隐患。每年中秋节、春节之际,儿孙乃至曾孙们都会来孝敬二老,两位老人有时还和孙子、曾孙子们做游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四世同堂让老俩口好生幸福、快乐、自豪。如今,这个家庭其乐融融,这样的家庭团聚也让邻里们羡慕不已。

二、邻里相处友善,从不争强好胜。张怀宾与人相处,从不说东家道西家,从中拨弄是非,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一句俗话说:“金邻居、银亲戚”,这句话说明了邻里团结和睦的重要性。“主动处理好邻里关系,营造良好睦邻气氛。”他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和家人。哪家邻居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助,周围的邻居都说他们是热心肠的人。他每遇烦心的事总能做到坦然处之,及时化解。

三、乐于助人,传颂美德。张怀宾一直热心社区公益活动,做些力所能及事。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就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奉献自己的爱心,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张怀宾老的口头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多年来他默默为社区、为他人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是他的美德。坐公共汽车,张怀宾常给体弱病残的妇女,小孩让座。有的乘客说:“你这么年纪大还给人让座啊?”说:“人老心不老,我就是要给当今的年轻人做个榜样。

四、作息规律,生活丰富精彩。张怀宾现在已经93岁了,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事,生活起居特别有规律。他早上6时30分会准时起床,中午休息1小时,晚上10时以前上床睡觉。早晨起床后先把全身按摩一遍,接着在家门口锻炼身体,还能在卧室里做了几个蹲立动作。问及张怀宾老人的长寿秘诀,老人开心地笑着说: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每天早晚运动2~3次,“好习惯+好心态+多运动”。正是由于他经常运动,93岁的张怀宾老人看上去只有75岁。

控制饮食,吃家常便饭。他从不挑食、不贪食、不偏食,平时多素少荤七成饱,也不抽烟,高兴的时候会喝点酒,但不会贪杯。哪怕再爱吃的东西,也不能吃得过饱。张怀宾老人说,他最喜欢吃水果和糕点,最不喜欢吃辣椒。“知足常乐”心态好。尽量不要生气,有什么事情或想法就说出来,过后也不要放在心上。长期保持乐观心态和精神“松弛适度”,这很重要。

爱好广泛,晚年生活丰富精彩。93岁的他,满头银发,耳不聋眼不花、口齿伶俐、思维清晰。他总是闲不住,不但爱看书、报纸,还常练练太极拳。通过学习、健身活动给自己带来健康快乐。

第四篇:广东考生在全国名大学的录取平均分

广东高考考生在全国名大学的录取平均分:(值得参考)

1、清华大学6782、北京大学6733、上海交通大学6644、复旦大学6645、中国人民大学6596、浙江大学6537、南京大学6528、北京外国语大学647北京师范大学647上海财经大学6479、中央财经大学63810、武汉大学637中国政法大学637中山大学63711、中国传媒大学63612、厦门大学63513、南开大学63314、华东师范大学62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2915、上海外国语大学62816、暨南大学62617、北京交通大学62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62418、西南财经大学62319、四川大学622华中科技大学622北京语言大学62220、华东政法大学621华南理工大学621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20吉林大学62022、湖南大学619西南政法大学61923、山东大学61824、西安交通大学616苏州大学616上海大学61625、中南大学614北京理工大学6142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13重庆大学61327、中央民族大学61228、华中师范大学611

第五篇:全第八届孝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

全省第八届孝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

(排名不分先后)

1.李雅婷主要事迹

李雅婷,女,56岁,蚌埠市禹会区金域社区居民。长期以来,李雅婷照顾三位八、九十岁的患病老人,邻居们常赞不绝口。2017年李雅婷因孝老助老被评为“蚌埠好人”,市文明家庭成员,省书香之家成员,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

一、漫漫送饭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三位老人已经衰老,多种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夫妻又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三位老人的生活起居。以前由于分居两处,一日三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雷打不动地送饭,而且要趁热送。不管刮风下雨,寒冷下雪,天热酷暑,从不间断。离老人住处相隔十几里路,骑电动车单程就要三、四十分钟。天天往返几十公里,特别是冬天,天不亮就要顶着严寒送饭。晚上送完饭到家已经六、七点钟了。吃尽了辛苦,受尽了磨难。电动车都换了两个,有时车在半路出故障,就硬推着车送饭。一次下大雪送饭,电动车滑倒了,人摔在雪地上,两颗门牙磕在路牙石上,摔掉了,满口是血,十分疼痛。仍坚持把饭送到。有时,老人住院,医院饭菜不合口味,李雅婷又多送一处饭,又增加了负担。但李雅婷坚定信念,不能让老人挨饿。这是做儿女最基本要做到的。几年来李雅婷为老人送饭骑车骑了六、七万里路。邻居们都说:“小妹(李雅婷小名)做得真好啊,真是个大孝女”。

二、殷殷孝女情。李雅婷父亲患有多种疾病,最厉害的是老年痴呆症。经常有摔打东西、打人、乱跑、臆想等症状。李雅婷的两个哥哥不幸先后去世,李雅婷实际上成了独生子女,一有状况就是她上去处理。不知挨了多少误打,经常是鼻青脸肿。有时半夜从床上滚落到地上,不能动,又打电话来。经常是半夜骑车赶去。其父身体又重,又不配合。李雅婷费尽力气,连拖带拉弄上床,腰都累坏了。忍痛坚持,现不能走长路。大小便弄得全身都是,身上,屋里异味难忍,李雅婷为他洗身,洗衣。李雅婷母亲患眩晕病,一犯病就瘫倒在地,不省人事。李雅婷经常求医问药,买来许多药品和营养品,蛋白质,微量元素滋补身体,买来三万多元的按摩仪器为其按摩,买了净水器,空气净化器。还常带母亲去张公山公园十指相扣地散步,排遣她心中的紧张情绪。这样做,的确起到了效果,病情稳定了。为了就近照顾三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我们在老人住的地方租了一套60平方米的老旧小屋(老人在二楼,我们在三楼)。在心理上和生活上,老人们十分放心,病情又好转了很多。

三、拳拳儿媳心。婆婆九十六岁了,因各种原因,跟她们共同生活。李雅婷待婆婆如同亲生母亲,尽心尽意,十分孝顺。婆婆是南方人,喜欢吃南方菜。就从网上学习各种南方菜品,饭尽量做得软一些。哪怕自己不喜欢吃软的饭菜。老太太爱干净,经常要洗澡。李雅婷就带着婆婆和母亲两位老人到外面澡堂洗澡。穿、脱、洗、擦、搓一样都不少。两位老人洗过了,自己已经累得直不起腰(在伺候父亲时,腰就累坏了)。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说。就连澡堂的服务人员都说:“我们只见过两个年轻人带一个老人洗澡的,没见过一个人带两个这么大的老人洗澡的”。婆婆爱整洁,经常要理发,洗衣。到外面理发又不方便,就买来理发工具,向理发师学习,自己在家给婆婆理发。婆婆每次理后都十分高兴,经常向别人称赞儿媳。婆婆年龄毕竟大了,患有轻微痴呆症,经常幻觉。李雅婷就十分耐心地听她絮叨,与她交流,不厌其烦地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婆婆有时身体不好,特别是冬天。李雅婷就带婆婆到医院看病,吊水,送饭,陪守。别的病人、医护人员都以为是女儿呢。得知是儿媳,大家都十分赞扬,说真是好儿媳。李雅婷的事情蚌埠报社,蚌埠电视台,文明网先后报道,并被先后评为“禹会好人”和“蚌埠好人”。

四、常办助老事。去年,李雅婷和丈夫都先后退休了,时间也相对多了一些。她们深知,家里老人生活不容易,社区的孤寡老人生活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想到这儿,她们决定一家三口共同来做助老公益活动,各自发挥自己的所能,为社区老人

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于是在社区信息平台上发布,并制作一些宣传牌张贴在社区里,写明帮助项目和公益电话。孤寡老人一有状况就可以拨打电话,她们第一时间赶到。一家三口进行了分工,李雅婷负责生活类,丈夫负责文化类,儿子负责法律咨询类,受到社区居民的称赞。

同时,她们还抽出更多时间,帮助十三处敬老院建立了长期的公益助老联系,免费理发、寻医问药等。还帮助敬老院建立“晚霞书屋”,免费提供图书、棋类、书法等服务,免费教学。

2.韦正仙主要事迹

韦正仙,女,46岁,蚌埠经开区长淮卫镇汪庙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丈夫去世后,她本可改嫁,但为了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她关闭了个人情感的大门,留在夫家继续当媳妇尽孝。在公公、婆婆眼中,她既是媳妇,又是女儿。蚌埠《淮河晨刊》曾以“强忍丧夫之痛,好儿媳韦正仙——照顾重病公婆六年从不言弃”为题报道韦正仙事迹。

一、敬老孝老 用孝心温暖家庭。六年来,韦正仙雷打不动的执行着一份时间表: 6点起床给公婆和孩子做早饭,为公公换洗衣服、喂药,晚上再给公公洗漱、剪指甲、按摩。老人的每顿饭,她都一勺一勺地喂,一顿饭下来,往往需要半个小时。这些年来,主要是韦正仙负责照顾公公,婆婆则“打打下手”。

时钟拨回到2012年。那一天早晨,韦正仙刚将两个孩子送上学,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告诉她其丈夫在南方跑车时“出了点事”,让她带着结婚证、户口簿尽快赶往广东。听到这里,韦正仙瘫坐在地上。“如果只是伤了、残了,怎么都不会让带结婚证、户口本,我当时就意识到,肯定是人不在了。”韦正仙抹着眼泪,后来发生的事情自己记不清、也不愿意提起,只知道“家里顶梁柱塌了”。丈夫活着的时候,韦正仙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两口子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韦正仙负责伺候老人、孩子,丈夫外出跑车负担全家的生活开支。丈夫勤劳,妻子勤俭,日子红红火火。家里先后盖了两栋两层小楼,在村里算是富裕户。

“人一走,我的好日子就到了头,既要挣钱又要照顾家。那个时候两个孩子还小,我每天忙里忙外,多少次都想跟他一起去了算了!”喂完了粥,公公逐渐安静下来,韦正仙将碗洗干净放在床头,握住他的右手,将婆婆换下来歇一歇,她叹了口气对记者说:“但我公婆就这一个儿子,我是唯一的儿媳妇,没办法,这个家只能我挑起来。”

“公公婆婆失去唯一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苦无法想象。”韦正仙说,为了不让公公婆婆难过,她强忍着失去丈夫的痛苦,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安慰公公婆婆,希望两位老人尽快从悲伤中解脱出来,“我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在房间偷偷哭。”

尽管韦正仙做了最大努力,公公还是支撑不住,先垮了。从年轻的时候起,公公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儿子的意外去世,更是摧毁了老人的健康。此前,他还能在村里遛弯,儿子走后,老人再也离不开轮椅。几年前的一次意外摔伤,又让老人患上脑出血,从此这个病便一直折磨着他,经常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2016年,公公又被诊断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生活彻底无法自理。

长期受病痛折磨,公公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稍不合心意就摔东西。有时,韦正仙刚将碗端到公公的手边,老人试了一下温度,抬手就把碗摔了出去,但韦正仙总是宽容以对。她说,自己也有儿女,能够理解老人的痛苦,“觉得他特别可怜,我怎么会跟他计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公公摔伤了腰椎,一动就疼得叫个不停,可总是躺着,不仅越躺越乏力,也很无聊。韦正仙得空就陪老人说话,帮老人换药、翻身,就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小半年,直到老人能重新坐上轮椅。六年来她用孝心温暖了两位老人的心,让这个寒风中摇曳的家庭迎来了希望与温暖。

二、勤劳坚强 用双手撑起希望。丈夫走的时候,韦正仙刚满40岁。这些年来,劝她“再走一步”的人不少,都被她拒绝了。忙得撑不住的时候,自己也想找个依靠,但是最终还是放不下这个家。

韦正仙家中的地不多,种庄稼每年只能带来二三千元收入。为了增加经济来源,韦正仙尝试着养鸡,从开始的十几只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多只,经验技术愈发成熟。鸡蛋市场波动,有高峰,也有低谷,由于是散户,韦正仙对于市场的判断往往不够精准,生意差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只有七八百元。但她从来不在公婆面前抱怨,一向“报喜不报忧”。她说,老人帮不上忙,不能白白让他们担心,公婆身体健康就是对自己最有力的支持。

婆婆徐正兰眼眶泛红地说:“我们失去了儿子,但是还能有这样一个比亲女儿还亲的好儿媳,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韦正仙则一再表示:“如果没有婆婆的帮助,我未必撑得到现在。”

徐正兰常年受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所困扰,稍重一点的家务活都干不了。韦正仙承包了家里家外一应大小事务,尽量不让婆婆操心。每当她挽着婆婆出门,不知道内情的人总以为是女儿挽着妈妈。知情的邻里街坊无不羡慕说:“老李家娶了个好媳妇!”婆婆更是自豪地说:“我家儿媳妇待我们比亲闺女还好!”这些年,韦正仙早起赶到菜市场卖鸡蛋,卖完赶回去照顾公婆,打扫鸡舍,在她的努力下,生活渐渐有了希望。

人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韦正仙始终认为尊老孝老是子女应尽的责任,“我嫁到这个家里,就要尽到一个做媳妇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好好服侍老人,陪他们走完生命的路程。这样,我也没有遗憾。”韦正仙很认真地说。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韦正仙用她勤劳的双手,坚强和善良的心温暖支撑着这个寒风中的家。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充满正能量。

3.万小苗主要事迹

万小苗,女,34岁,固镇县石湖乡康湖村村民。

一、12岁,勇敢面对生活磨难。34年前,刚刚出生的万小苗被万长团收养。万长团因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腿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一生未婚,将这名抱养来的女婴视如已出,并将女婴取名“小苗”,希望她如禾苗般茁壮成长。

这是一个贫寒的低保家庭。幸运的是,养父和爷爷奶奶待万小苗如掌上明珠,平日里省吃俭用,再苦再累,孩子想要什么,都会尽可能去满足。亲戚送来好吃的饭菜,他们也会给孩子留着,自己就着咸菜简单对付。

万长团十分重视闺女的学习,尽管腿脚不便,仍然每天拄着拐杖送她上学,接她回家,无论严冬酷各,风雨无阻。亲戚朋友劝他,于脆让孩子辍学回家,还能帮着分担点家务,但这个提议每次都被万长团否定。他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上学是孩子最好的出路,再苦不能苦孩子。

“家里虽然穷,但我过得无忧无虑,他们很疼我,什么事情都不用我操心。”直到现在,万小苗回忆起童年,依然认为那是自己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在她12岁那年,奶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别说家务和农活,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看着年过七旬的爷爷每天一个人拾掇十几亩农田,腿脚不便的父亲既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奶奶,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万小苗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辍学。

“他们为我付出了太多,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一个家…… ”谈起家人,万小苗哽咽了,她告诉记者:“当时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好,想着既然将来读不出来,还不如早点回家帮着照顾我奶,他们更需要我。”

二、20年,柔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担。万小苗辍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万长团陷人深深自责。他本就不是一个健谈的人,现在更加寡言抑郁,一天说不到两句话。他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孩子,“我要是能干些,她也不用受这个罪。”

“那个时候我爸不死心,总想‘逼’我回学校。但我走了,这个家丢给谁?”万小苗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已比同龄人瘦小得多。第一次拿起锅铲时,她跟灶台差不多高,踮着脚才能做饭、炒菜。做的第一顿饭,万小苗清楚地记得味道不怎么好,“最简单的菜饭,烧成了一锅子糊糊,只能说是烧熟了。”

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照顾痴呆的奶奶……当同龄人还坐在教室里学习时,万小苗已经完全能够独立做家务,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为了照顾奶奶,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帮奶奶换尿布、倒便盆,再打来水为老人洗脸、刷牙,给大家做早饭,全部弄好了才回屋洗漱,收拾一下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又过了两年,万小苗开始帮谷爷做农活。每天天不亮起床,做完家务,胡乱扒几口饭,就要拖着比自己还高的农具到地里除草。由于年纪小,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她需花费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为了多做点活,她清晨就把中午的饭菜一并做好,留在锅里。自己则拎着一瓶热水、一个馒头下地干活,偶尔带点亲戚朋友送的咸菜都觉得美味。

每次,她一直劳作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连口水也来不及喝就围着灶台又忙活起来。等所有人都睡下,她还要为大家洗衣服。数九寒冬的天气里,因为舍不得用热水,万小苗的双手长满冻疮,但她从来不在长辈面前叫苦,默默承担起了与自已年龄不相符的生活重担。

奶奶的病情时好时坏,这让万小苗最为揪心。有时,她干脆睡在奶奶床头,方便夜里为老人翻身、起夜、擦洗,很少睡个囫囵觉。偶尔奶奶清醒的时候,抱着孙女直抹眼泪:“苦了你,是奶奶拖累了你。你晚上就别起来了,好好睡一觉吧。”万小苗则摇摇头说:“放心,我没事,我能坚持。”

三、感恩,将大伯接回家照顾。2011年4月,奶奶握着孙女的手离开了人世。91岁高龄的爷爷大受打击,缠绵病榻,精神头一日不如一月。

此时,万小苗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丈夫万春光感佩妻子的孝心,不仅没有嫌弃老人,还和她起承担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为了给爷爷增加营养,万小苗和丈夫省吃俭用,给爷爷买保健品,为老人和孩子们“开小灶”,两口子则用剩菜剩饭简单对付一下。

只要得空,万小苗就到爷爷的屋里坐坐,陪老人说话,将村子里发生的趣事说给老人听,为老人解闷。万小苗说:“他未必听得明白,就图个高兴,这就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爷爷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精神也好了很多。

经历了种种不幸和痛苦,万小苗十分懂得感恩。两年前,爷谷去世。就在周围人以为万小苗终于能够喘口气时,她又做出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将年过七旬的大伯万长伟带回家照顾。“这几年,大伯家里总出意外,儿子、儿媳都不在了,只有一个出嫁的闺女。他一个人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看着让人心疼。”万小苗说:“小时候,大伯对我们很好,经常过来帮着做活。现在他出了事,身体又不好,我哪能不管?不过是多副碗筷,多洗一身衣服而已。只要大家都还在,我就应该知足。”

如今,万小苗既要照顾一双儿女,又要照顾养父和大伯,既要下地干活,又要抽空到厂子里做工,整日里忙得团团转。去年年初,家里新盖了两层小楼,但因为资金不到位,盖盖停停,一直拖到了现在,全家人至今还住在老屋。但在万小苗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日子正在一天天变好。儿女懂事孝顺,学习成绩优秀,她和丈夫互敬互爱,生活虽不富裕但和谐美满。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他们从不瞒着我。但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唯一的亲人。”万小苗说:“我刚生下来,三位老人就收养了我。没有他们,我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他们的恩情,我一辈子也还不完,为这个家做任何事我都不后悔。”

下载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广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广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