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平原造林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采育镇平原造林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1.工程概况:
XXX平原造林建设工程,2012年建设任务为总造林面积XXXX亩。本项单位工程划分为两个子单位工程:一个是XX工程(XX镇),建设任务为造林面积XX亩;另一个是XX区XX镇XX工程,建设任务为造林面积XXX亩。
本工程工程监理单位为XX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单位为北京XXXX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开工时间为XX年X月X日。工程竣工时间为XX年X月X日。2.工程完成情况:
截止XX年X月X日,经现场核查,本工程实际完成造林面积XX亩,其中京津塘高速绿色通道工程XX亩,景观生态林工程XX亩;栽植各类乔木和花灌木以及地被植物411279株,其中完成常绿乔木栽植17475株,完成落叶乔木栽植52623株,完成花灌木栽植241566株,完成地被植物99615株;同时,还完成与园林绿化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打井 24眼(其中景观生态林工程11眼,京津塘高速绿色通道工程13眼),铺设园林给水管线 31074米(其中景观生态林工程20000米,京津塘高速绿色通道工程13104米);景观生态林工程还完成修建园路2745米。
经过现场核查,工程总体实际完成造林面积2054亩,完成造林面积核实率为100.00%,苗木质量合格率达到98.00%以上,苗木成活率达到95.68%,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基本符合相关规范,工程质量合格达标。
此外,承担本项工程的施工单位进场后清理死树164061平方米(未包括中标清单内的324822平方米),回填土工程量96184.1立方米,清运渣土和垃圾21183.8立方米。3.工程管理情况:
3.1、应用园林绿化高科技措施,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一是在定点放线方面:使用100M钢卷尺配合全站仪和经纬仪,采用盘左盘右方法严格控桩点位置,并经过反复复核,保证放线效果能分体现出设计者的意图。
二是在苗木栽植方面:对树穴土壤进行改良,增施草炭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用国光ABT生根剂和跟动力进行灌根处理,促进植物根系的萌发,同时增强树势。
三是在养护管理方面:常绿树浇完水,用国光牌树木成活吊袋液进行输水,每天输水2次,以充分保证树体水分的平衡,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四是在给排水方面,景观生态林工程范围内的所有水井各增加一个变频泵,做到节水、节电,节约了水资源和能源。
3.2、注意发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区局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
本项工程施工全过程始终都有设计人员、驻镇监理和区镇两级园林部门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跟踪指导施工。
一是建设单位的领导与施工单位负责人注意听取和采纳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和意见,使得工程整体景观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在大规格苗木移植方面,注意在重要的节点部位,模仿植物自然分布规律,适当点缀5M-9M油松,并邀请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来现场亲自指定栽植位置,收效显著。
同时,注意做好工程各个环节的自查,发现问题,有错必究,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3.3、抓好工程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防患于未然:
实行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和安全检查制三制并存,并布置安全标语,放置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在文明施工方面,采用一图四牌制。施工现场有专人定期对四周进行清扫整理。施工材料严格堆放整齐,贴好识别标语。3.4、做好工程的信息管理,建立和健全文档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和文档管理紧抓不放松。在驻镇监理的指导和配合下,我们按照监理程序及时、准确地报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等信息。
4.工程存在的问题:
进入今年秋季以来,施工单位对于个别地段死亡的苗木和不符合设计规格的苗木虽然已经进行了更换补植,可补植工作尚未完成。截止2012年10月5日,已经完成苗木补植6998株,其中常绿乔木1806株,落叶乔木546株,花灌木4646株。由于天气的原因,有一些落叶乔木(比如,毛白杨等)不适宜在现在进行补植,需要在2012年10月底到12月中旬进行(需要补植的落叶乔木为2866株)。
北京市XX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XX月XX日
第二篇:2015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
2015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
一、具体名称
2015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
二、建设内容
密云县平原地区造林工程2015年造林面积3065亩,设计西田各庄镇、河南寨镇等镇。栽植油松、侧柏、银杏、银中杨等各类苗木12万余株,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土方工程、绿化工程、作业道工程和其他设施工程。
三、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工程费9047.437362万元,市财政和发改委各承担50%。
四、资金额度
工程费为9047.437362万元。
五、拨付情况
目前,到位资金8734.7万元。按照工程进度已拨付工程进度款8192.6898万元。剩余资金待工程决算后拨付。
六、文件及相关政策依据:
按照《密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密云县2015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京发改[2015]42号)及中标文件。
七、拨付程序及公开方式
县园林绿化局→中标企业(北京鑫森缘苗圃)。
第三篇: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为提高平原地区造林工程质量和水平,促进工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国家、行业及北京市各级各类相关技术标准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特制订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技术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中的景观生态林、绿色通道、健康绿道、郊野公园以及湿地保护等建设工程。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生态优先、自然和谐原则。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营造结构合理的近自然森林景观。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建设类型,实现森林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坚持创新驱动、节约建设原则。推广应用耐旱节水、节能环保、科学抚育和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实现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原则。在改善首都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提高城市品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市民宜居环境和幸福指数。
三、植物选择
根据北京平原地区的主要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多年园林绿化的实践,植物选择应坚持生物多样性,重视长寿慢长与速生树种的合理比例。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与引进植物相结合;以落叶树种为主,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以乔木树种为主,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相结合;以生态景观树种为主,食源、蜜源植物相结合。形成春花烂漫、夏荫遮蔽、秋彩斑斓的优美景观和稳定的植物群落。本项工程推荐植物见附件6,重点推荐以下主要植物。
(一)乔木20种:
槐树、柳树类(♂)【注1】、栾树、元宝枫、银杏、白蜡类、杨树类(♂)、刺槐、榆树类、椿树、泡桐、柿树、桑树、丝绵木、楸树
油松*【注2】、白皮松*、桧柏*、侧柏*、华山松*
(二)花灌木20种:
观赏桃类、观赏海棠类、月季类、榆叶梅、金银木、黄栌、绣线菊类、丁香类、棣棠、珍珠梅、胡枝子、小檗类、紫穗槐、连翘、金叶女贞、红瑞木、锦带花、迎春
沙地柏*、锦熟黄杨*
(三)地被20种:
地锦类、鸢尾类、马蔺、八宝、萱草类、大花秋葵、宿根观赏菊类、旋覆花、甘野菊、匍枝委陵菜、蒲公英、紫花苜蓿、小冠花、二月兰、地被竹、蛇莓、麦冬、崂峪苔草、大油芒、狼尾草、野牛草
(四)水生植物20种:
芦苇、香蒲、千屈菜、水生鸢尾类、斑茅、红蓼、野荞麦、旱伞草、水莎草、藨草、水葱、荷花、睡莲、水芹、菖蒲、芡实、莕菜、慈姑、竹叶眼子菜、穗状狐尾藻
【注1】类——凡带类字均指不是单一树种。而是指适宜北京地区栽植的多个树种或品种。如柳树类包括旱柳、绦柳和馒头柳等。
【注2】* 为常绿树
四、建设类型
(一)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功能主导、经济节约、景观生态并举的要求,栽植好种、好活、好看、好管的乡土树种。科学配置、集中连片,异龄复层混交,营造大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以实现增加碳汇、美化环境、提升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目标。通过工程建设,构建生态主导型、景观主导型等不同类型的森林景观,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结构、多类型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
(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以公路、铁路、河流等通道绿化为重点,新建和加厚、加宽平原地区公路、河流、铁路两侧绿化带,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提高景观质量。按照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要求,建设一批以彩色树种为主、色彩靓丽、特色鲜明的景观大道,提升高速路出入口、河流交汇点、进出京路口等重要节点的绿化景观,构建平原地区绿色生态体系骨架。
(三)健康绿道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要求,打造城市周边慢行系统。让游人通过步行或骑行等方式进入森林绿地,亲近自然、锻炼健身、享受绿色休闲生活。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因形就势,沿路边、岸边、林间,建设自然水岸型、森林景观型、郊野田园型、历史人文型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绿道和各具特色的绿色驿站,通过工程建设,串联各种建设类型,形成绿道网络。
(四)郊野公园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要按照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自然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构建自然和谐、天然野趣、景色优美、环境宜人的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的绿色空间,以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的生态、休闲和游憩需求。重点抓好四大郊野公园建设,构建物种丰富、结构合理、自然协调的景观环境,形成城市四大“绿肺”。
(五)湿地保护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要按照生态性、经济性、整体性和美学的要求,结合河道、沟渠、坑塘治理,通过采用湿地植物恢复、湿地水域恢复、湿地地形改造、湿地基质恢复以及湿地岸坡恢复等技术,形成自然和谐的湿地生态景观。使湿地植物、水体、地形地貌等要素之间形成一个连续体,充分发挥湿地调蓄雨洪、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五、主要技术要求
(一)设计
1.根据不同建设目标、建设类型和立地条件确定建设内容和模式;
2.追求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3.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适当应用引进适生优良品种;植物群落以乔木为主,常绿树与落叶树混交,兼顾近、远期效果,异龄树混合栽植,形成多种类、稳定的乔、灌、草复层结构,避免有害物种入侵。落叶乔木应选择胸径6-10cm之间、常绿乔木宜选择2.5-5m高、花灌木3年生以上的规格;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丰富的季相变化,构建多样化的森林群落景观;
4.合理设计种植密度,大乔木栽植间距不小于5m,小乔木栽植间距不小于3m,丛生灌木栽植间距不小于1.5m;
5.充分保护利用原有树木,新配置的树木应与之相互协调; 6.注重森林安全,在大面积连片种植时,需考虑防火隔离。7.施工图设计相关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种植设计图、交通组织图、给排水图等。
(二)施工
遵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 212-200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在施工过程中体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以及施工期间都要为后续分部(分项)工程做好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应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等; 2.科学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技术、材料、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合理选择种植时间,以春季为主,常绿树可雨季,耐寒落叶乔木可秋季落叶后种植,特殊情况下可进行反季节施工; 4.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种植土的酸碱性、排水性、疏松度等应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
5.苗木要求达到北京市二级以上苗木质量标准,无机械损伤和检疫病虫害。阔叶乔木要主干明显、挺直,苗根不得劈裂,切口要平滑,截干整齐。针叶树冠丰满、树型美观、长势旺盛、顶芽饱满、根系发达,土坨苗不散坨。采用的本地苗木必须具有“三证一签”,即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苗木出圃合格证和苗木标签。如从外埠进苗应来自与北京地区生态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还须有检疫合格证。木本植物反季节移植须带土球,具体参见《大规格苗木移植技术规程》(DB11/T 748-2010);
(三)养护
1.成立专业队伍统一养护管理,责任到人。提倡节约型原则,针对不同建设模式,按照不同的养护管理标准进行养护;
2.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林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3.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制度,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4.根据不同林地绿地类型的生长状况,适时进行必要的抚育及更新。
六、附件
附件1: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2:重点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3: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4:郊野公园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5: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附件6:平原地区造林工程科技支撑方案
第四篇: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
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巩固平原造林工程建设成果,养护管理好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根据《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关于加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新增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试行)》及《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全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纳入市平原造林总体规划新增林木资源,包括林木、林地及其附属的作业道、机井、灌水管道等(以下简称“林木资源”)。
第三条 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专业养护、农民就业”的原则,建立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管理高效、责权利相统一的专业化养护管理体制机制。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实行区园林绿化局、各镇政府、养护管理单位逐级对上负责制。
第五条 区园林绿化局是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部门,对区政府和市园林绿化局负责。
(一)组织各镇政府及有关单位完成林木资源建养交接工作。
(二)制定养护管理工作技术标准。
(三)会同区财政局编制养护管理工作资金预算。
(四)向各镇政府下达任务、资金预算。
(五)对各镇政府确定的养护管理单位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
(六)每季度对各镇政府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向区财政申请养护管理资金。
第六条 各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护管理工作,并接受区园林绿化局的监督管理。
(一)组建或向社会招标确定养护管理单位,并与养护管理单位签定养护管理合同,每个养护管理单位管护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00亩。
(二)责成镇职能科室(林业站)监督养护管理单位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三)根据区园林绿化局检查验收结果与要求,向养护管理单位拨付养护管理资金。
第七条 各镇政府指定责任科室(林业站为主体),作为镇域范围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
(二)负责养护管理单位的日常监管。
(三)对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检查验收。
(四)根据发展需求,申报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重大项目,增加林木资源养护管理重要基础设施。
第八条 各养护管理单位按照养护管理合同,在各镇政府职能科室(林业站)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工作。
(一)编制养护管理工作施工方案。
(二)根据养护管理合同和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等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养护管理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具备承担相应工程量的资质条件;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流动资金充足。
(三)雇工时优先选用造林占地村农民,原则上当地农民不低于雇工总人数的80%。
(四)上岗人员须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相关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章 养护管理内容及标准
第十条 林木资源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补植补造、修枝整形、抹芽除蘖、浇水排涝、施肥追肥、间株定株、移植间伐、种植地被、整理土盘、清理杂草、环境保洁、树干涂白、支撑固定、基础设施维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防止人畜毁林、应急救灾等。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各项林木资源养护管理标准。
(一)组织、制度健全,措施科学,档案齐全,资金使用规范,配套设施完善。
(二)树木生长正常,密度合理,修枝适度,无明显有害生物为害。枯梢、枯枝率低于5%,树木保存率达到100%,林分郁闭度达0.7-0.8。
(三)林内清洁整齐,无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无堆料、搭棚、违章建房、违规种植农作物等行为,无林木旱涝现象。
(四)林下地被生长正常,无草荒、有害杂草和人畜为害现象。
(五)浇水树盘规整完好,树干涂白整齐有效。
(六)灌排水系统、围栏等设施完整,林内道路平整、清洁、安全、畅通,警示与宣传标牌牢固、醒目、字迹清楚。
(七)针对森林火灾、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干旱、冻害、冰雹、暴雨、暴雪、大风、水灾等自然灾害有应急预案和措施。
第四章 林木资源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 严格执行《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关于加强市平原地区造林地保护和严格调整规划审批程序的通知》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平原造林工程造林地严禁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确需临时占用或者征收(用)造林地的,按相关规定办理各项手续。
第十四条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严禁皆伐和大面积移植树木。确需间伐、移植树木的,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五条 日常养护管理中,抚育间伐、移植树木等经济收入由各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处置。
第十六条 在有利于林木资源养护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养护管理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平原造林工程成果的综合经营利用,具体经营方案须由镇政府报区园林绿化局评估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平原造林林地原则上应达到占补平衡;因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占补平衡无法实现而减少的林地面积指标,由镇区市逐级认定并核减享受养护管理资金指标。
第五章 检查验收
第十八条 各镇政府职能科室(林业站)每月对本镇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上报区园林绿化局。
第十九条 区园林绿化局每季度对全区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通报检查验收结果。
第二十条 区园林绿化局对各镇政府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总体评价。
第二十一条 各有关部门配合市园林绿化局做好核查验收和考核评比工作。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区园林绿化局根据市园林绿化局核定的养护管理面积和养护管理资金标准,会同区财政局编制部门预算,确保养护管理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根据检查验收结果按季度组织拨付养护管理资金。
第二十三条 重大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等,由区园林绿化局统一负责组织实施,经费从养护管理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四条 养护管理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区园林绿化局配合区财政局、审计局进行资金使用监管。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区园林绿化局另行制定的《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工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合同范本》、《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为本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各镇政府之外的其他造林单位,养护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由区园林绿化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造林工程
保护设计
护林防火
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严格执行LYJ127-1991《森林防火技术标准》。积极开展《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工作,把项目区护林防火工作纳入全市防火体系,建立健全护林防火制度,划定责任防火区,逐级、逐片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尤其是在春、秋火灾多发季节,严格控制火源,严禁在林内及周边焚烧秸杆,减少火灾隐患。防火期要加强火情监视,一旦发现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黑松立枯病:清除并烧毁病株,用1%的黑矾水每隔7天进行灌根,连灌两次,灌后用清水清洗苗梢。
松毛虫:人工捕捉正在危害的老熟幼虫,8月份人工摘茧、卵块就地销毁;4月幼虫发生时,用生物农药BT粉喷洒1遍。
松材线虫病:(1)刨除病死木和可疑树立即销毁。(2)加强检疫,严禁带疫松木、根桩及其松木、根桩及其松木制品调入调出,发现带疫物品就地销毁。
日本松干蚧:(1)于1~2龄若虫寄生期,在树干基部刮2个上下错开的半环,刮至韧皮部微露,用40%氧化乐果原液涂环,利用内吸作用毒杀。幼树可直接喷洒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波美1~1.5度石硫合剂。卵囊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200~300倍液。(2)带虫原木应立即剥皮或用溴甲烷熏蒸处理。(3)加强检疫,防止疫区林副产品调入调出。
环境保护
本项目从调查规划、设计到实施全过程,严格按“环境保护规程”的有关规定,采用先进的环保措施,杜绝潜在不良影响的发生。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栽植后进行整盘等抚育管理措施;对病虫害尽可能采用生物或综合防治,如确需药物防治时,要选低毒、高效、残留时间短的药物,并严格用量,注意安全,及时处理不利环境的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第6章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胶南市建立项目成设领导小组,并在林业局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建设单位及时做好物质筹备,苗木调剂、实施计划等。
资金管理
森林植被恢复费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森林植被恢复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资金使用管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森林植被恢复费,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技术管理 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必须对项目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以工程人员为主体的技术责任制。大力引进、推广生产新技术、新经验。加强造林营林、病虫防治等生产管理技术的指导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信息管理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加强项目信息管理。林业部门要建立具有统计、监测、检查等功能的微机信息管理系统,贮存管理数据到小班。及时采集、录入、汇总信息数据。认真总结、交流生产经验,建立项目技术和资源管理档案,确定专人管理,详细记载生产经营活动和林木生长情况,实现动态化监测与管理。利用网络技术, 及时搜集、捕捉有关项目建设的最新技术和信息, 积极为项目建设服务, 提高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
检查验收
项目批复后,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施工分阶段验收。施工前必须对有关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等进行严格技术培训,全面掌握造林技术标准和规程。要建立起诸如工序检查、验收及项目竣工验收等制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新造有林地面积350亩,扩大了该市森林资源,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并以此为基础,与周边沟、路、渠植树和村镇绿化有机结合,将形成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为当地富余劳力就业提供了机会。同时工程完成后,使该市更加风景优美,必将进一步促进该市旅游业、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全面发展,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从而为区域经济腾飞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