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驻村典型经验交流
驻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个人驻村工作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批评指正。
一、思想上,要融入发展大局
关于干部驻村入户活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相继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还下发驻村工作方案和考评方案,出台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让驻村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我认为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有共通,驻村干部则是两者的桥梁纽带,就是要通过“便民服务”的驻村实践,既提高素质,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就是秉持这个认识和信念,为我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再难再累,也要抓好抓实,努力为我区大局发展作服务。
二、感情上,要做到“以村为家”
我认为,一个驻村干部只要做到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做到以村为家,才能有效地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我平时工作和生活都扎根在村居一线,以民为亲、为友,定期每家每户走访慰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可以说,当村民把你当成村里人,驻村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村民把我们驻村干部当自家人对待,常来常往,群众对我们讲真心话,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就慢慢融洽起来。特别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一不小心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我作为驻村干部,身处村居矛盾纠纷的第一时间线、第一地点,站在“村子”这个大家庭的角度,以村里人的角色站在矛盾中间去调节内部矛盾,这个角度站位为我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我所包的村的信访案、社会纠纷投诉等均处在全镇低发水平。
三、作风上,要积极主动作为
我原本就是包片干部,对村居工作有基础,“三解三促”驻村入户活动给我一个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更加敢于担当,促使我更能积极主动,克服被动盲目。我驻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公示自己的驻村信息,将自己的姓名、照片、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都公布在村务公开栏上,接受群众联络。第二件事情是将便民联系卡一个不漏地发给到每一户村民,并向村民索取联系方式,方便上门入户调研慰问。第三件事情是认真做好民情日记,我不仅记这几天做什么,为群众服务哪些内容,碰上哪些棘手难题,我还写计划思路、写理论调研,想着明天要帮某村民解决什么困难问题,村子修桥铺路怎么跑资金、如何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壮大村特色产业等都是我民情日记的内容。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作风方式,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职责上,要努力当“全能者”
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驻村干部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我所包的村有些村民戏说我是他们村的“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其实我并没真正做到个个专业精通,面面俱到,我只是平时不断加强学习充电,对各个工作领域知识有所涉猎,尽最大努力带着政策解“惑”、带着项目解“困”、带着技术解“难”、带着法律解“结”、带着真情解“忧”,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上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五、行动上,要坚持雷厉风行
作为驻村干部,要坚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又慢又拖”。对于驻村干部,群众的事情慢不得拖不得,否则就是慵懒的表现。一直以来,我接收到群众的电话、来访来信很多,为了防止群众要求事项有所疏漏,我平时都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我还这样要求自己,我能处理的问题决不能超过两天再帮村民解决,需要上级研究的问题事项则及时跟踪,向群众反馈解释清楚,做到群众心中有数:“我们驻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
以上为我个人驻村工作经验,谢谢大家。
第二篇:驻村工作队典型材料
现年已经73岁高龄的老人任xx是家住xx屯的一位普通农民,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任xx老人家中有3口人,老伴于2017年去世,长子于秀华于2018年婚出。由于老两口年事已高,都已没有劳动能力,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家庭收入仅依靠老两口的养老保险金和微薄的土地外包收入,难以维持生计。经过入户走访摸底调查,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为此镇政府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贫困户的心理疏导。首先开展了政策宣讲,认真跟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然后通过调研,摸底其家庭情况,并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
根据任xx的家庭实际情况及其意愿,扶贫部门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落实兜底保障政策使其每年享受低保金;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使其获得资产收益分红,并解决其生活上的问题。落实相应的健康扶持政策,由政府代其缴纳新农合参保费用并对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为其家庭办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2018年,帮助其申请危房改造政策建成了40平米住房,保障其住房安全,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
经过镇党委、xx村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任xx老人家里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上了新房子,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开展突泉县系列行动十县乡村三级满意度调查过程中,太平乡大青山村第一书记带队来到xx村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组来到任xx老人家,任xx老人称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十分满意,并感谢党和政府给予她的极大帮助,为了表达对党委和政府的感激之情,任xx老人亲自写了一封感谢信,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这一举动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第三篇:驻村典型事例
访陈绍英老人
上个月在殷官村副主任蒋大华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73岁老人陈绍英的家,老人一个人独自住在一栋老旧的瓦房内,木质的房屋框架已经有严重倾斜。看上去随时都会有倒塌的风险。听蒋主任说,老人的儿子就在不远处已经建有新房,就快完工了,只是老人不愿意去住,宁愿守着自己的危房。
老人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基本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基本生活就靠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新农保的60块钱。陈绍英老人知道了我的来意和我是搞社保的情况后对我们非常的热情,她不停的说着国家政策怎么好,却没有提及过自己有些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
群众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看着摇摇欲坠的瓦房,屋里简单的陈设,我暗暗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常来看老人,劝说她搬出危房。
2012.3.20
申请修复办公用房
殷官屯村毗邻倒天河水库,全村有村民组5个,2016人,现有办公楼占地面积48,办公场地偏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办公需求,无法正常组织党员及群众开展学习培训,群众的发展意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给我村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发展意识,特申请重新修建殷官屯村办公楼。
特此整理材料报送相关部门。
2012.4.15
申请修建人畜饮水工程
殷官村村属于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村,常期以来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看着大水库无水吃,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解决人民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营上、彭家寨组在寨子环边上半山找到一个水源点,可供4000多人畜饮水,需要修建大水池一个。
二、大新沟村民组历来没有修建过自来水,全组群众要到500多米外的水库动去挑水吃,如遇天气不好凝冻对五保老人和留守儿童吃水库更困难了。
三、跳灯组村民组及毕节十中教师学生1400多人及100多头畜牧吃水非常困难,要到水库里去挑水吃遇天气不好挑水十分危险,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群众强烈要求请求政府帮助修建1个大水池,水源由水库内提抽。
根据以上殷官村实际情况,特此整理材料报送相关部门。
2012.5.9 宣传农村养老保险
自从去年全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殷官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全部领到了国家发放的每月60块钱的养老金。
但是由于保险意识相对不高,60岁以下的参保率一直不高。针对这样的局面,我联系了村两委深入村民家中发放养老保险宣传资料,耐心给群众讲解养老保险的意义以及具体参保程序。
让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参加养老保险是对自己好,许多年轻人积极参保。有疑问的能够得到现场解决,殷官村的参保率明显提高。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工作的苦和累是值得的。
2012.6.18
第四篇:驻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驻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驻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省直机关赴凯里市驻村工作队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监狱管理局派员组成,省政府办公厅为队长单位。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半年来工作队工作情况作汇报交流。
一、党组给力、机制聚力、管理发力,为驻村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厅党组高度重视挂帮工作。唐德智秘书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开会,研究本挂帮工作计划和思路,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厅党组抽调6名年富力强的同志(其中一名博士研究生)组成工作队驻村。二是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驻村工作队立足基层实际,建立“项目推动、造血强基”的长效帮扶机制,使帮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三是严格管理队伍。驻村工作队严格纪律,加强管理,制定了考勤制度、台账管理等制度,对每个队员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请销假,工作队6名干部真蹲实驻,半年来,队员驻村时间总计达112天。
二、听取民意、摸准民情、情系民生,为驻村工作确立思路方向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工作队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一是召开党员、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群众对发展致富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各种座谈会(场院会)16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二是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庄户场院和群众促膝谈心,实地走访群众760余户,记录民情日记200余篇,实地体察民生疾苦,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摸清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与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座谈,针对乡党委政府对全乡的发展规划梳理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方案》,提出了驻村工作的5个着力点,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三、找准对象、实施项目、科技助力,为帮扶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实施产业帮扶是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的关键所在。驻村工作队一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队配合乡政府抓好精准识别工作,指导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协调扶贫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全力实施帮扶项目。工作队协助大风洞乡申报各类项目5大类62项,争取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从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实施帮扶,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140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帮扶。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贵州大学农业专家到大风洞乡开展科技帮扶,指导蔬菜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积极促成贵州大学与大风洞乡签订校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投入100万元助推大风洞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贵州大学专家为驻地农民开展科技帮扶及培训,共帮扶78人次,举行培训会3场,发放资料1500份,听众2500人次。
四、创新载体、转变作风、夯实基层,为驻村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驻村工作队大胆创新载体,为驻村工作提质增效提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驻村工作队在驻点村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队员把微型党课送到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受到基层群众广泛欢迎。半年来,驻村工作队共上微型党课19次(场),听众达3000余人,中组部网站、《贵州日报》、先锋网予以报道,并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二是提升基层机关效能。驻村工作队按照厅党组要求,将我厅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有机延伸到基层,探索建立乡村干部工作台账式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帮助乡党政机关促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三是抓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驻村工作队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如:打造“省政府办公厅·爱心圆梦大学”工程,对大风洞乡考上大学的贫困高中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组织省政府办公厅干部职工为高雪等8名贫困女童开展募捐活动,共捐资3.5万元等。
第五篇:干部驻村工作制度
干部驻村工作制度
一)干部每周驻村要达到3天以上,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驻村时,自带行李和日常用品,不得占用群众财产,食宿费自理。
(二)干部驻村期间要及时了解民意,宣传各类方针政策,为群众提供扶持,特别是要做好特困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要求不得无故推脱。
(三)干部驻村期间要认真督促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对涉及到大部分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意见不统一的,要积极督促村“一事一议”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程序开展“一事一议”,确保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意愿。
要积极督促设岗党员发挥作用,履行职能,加大对村级各项事务的监督力度。(四)驻村干部要针对上访户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调查上访群众上访的原因,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
要积极稳妥处置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正确处理内部矛盾,促进团结,维护和谐、安定局面。(五)驻村干部要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服从村两委班子的管理,不准散布消极思想和低级趣味的言论,不准索要群众的物品,要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接收群众的监督。
(六)驻村干部因病、因事不能驻村时,要向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请假,经驻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方可离开。
病假必须出具医疗诊断证明书,经驻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方可离开岗位进行治疗。(七)驻村干部至少每半月向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对发现的非法宗教活动、群众有上访苗头、村干部作风不好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要随时对干部驻村情况进行督查,认真了解干部驻村实际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