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分析推测与落实建议(陈良照老师提纲)
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分析推测与落实建议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及改革推测
一、房地产业的税况
(一)税负相当沉重
(二)税务的严厉监管
(三)已是很难造假
结论: 房地产业 = 税负重 + 易被稽查且少筹划题材
二、房地产的营改增分析
(一)营改增的常识
(二)试点推广的最后4大行业 1.户多 2.难改 3.税负
4.四行业要一起营改增
(三)房产业营改增的推测 1.出台时点 2.现时状态 3.原则定位 4.税制要素
第二部分 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实务建议
一、收入
(一)时点
(二)范围
(三)税率
(四)落实分析 1.原不是真实销售 2.收入规模会下降
二、进项扣除
(一)常识 1.是价外税 2.是垫付概念
3.抵扣不足会直接导致税负增加 4.有转出要求
(二)分类实务 1.无 2.转嫁性加价 3.低
4.缓和与激化 5.要从无到有
三、征管要求
(一)专用发票 1.及时取得与认证 2.坚决不能虚开取
(二)主管税务机关由地税变为国税,将是从严规范管理。
四、内部管理
(一)专业与全员 1.专业的财税 2.全员的配合
(二)避免与决择
(三)房市的影响判断 1.价格 2.销量
五、外围努力
(一)提前防范
(二)争取补偿
(三)不要作单方理想筹划
1.建安成本占比越高越受益,更为利好精装修产品 2.财务成本可抵扣多,也将利好企业资金压力缓解 3.出让土地成本若能抵扣,是减轻企业税负的关键 4.尽可能向上下游转嫁税负,为企业减税提供机会
六、未来的仓桑正道
(一)业务经营
(二)税务管理 1.多“不” 2.多合法努力筹划
第二篇:邮政业“营改增”的预测分析与建议
邮政业“营改增”的预测分析与建议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准备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很可能今年底或明年初出台。笔者从税源专业化管理角度出发,对邮政速递业作了一些调研,并结合去年10月1日起江苏省交通运输业实施“营改增”的经验,对邮政速递行业“营改增”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测分析。
邮政业“营改增”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可能加重。在笔者调查的129户申报邮政业营业税的单位中,有些单位因兼营交通运输业务,去年已实行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这些单位中,包括尚未涉及“营改增”的单位,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增值税税率的适用和进项税额的抵扣方面。目前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为11%,如果邮政业的增值税税率比照交通运输业也定为11%的话,由于邮政企业进项税抵扣范围窄,会导致实际增值税税负重于原来的营业税税负。以某速运公司为例,2012年总收入为2.6亿元,其中邮政业收入为1.87亿元。根据现行增值税管理办法,经模拟测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仅为440万元。如果邮政通信业增值税税率为6%,进项税抵扣范围不变,该单位2012年的增值税负担率为2.78%,较2012年营业税实际负担率增加0.29个百分点;如果邮政通信业增值税税率为11%,该单位2012年的增值税负担率为8.21%,较2012年营业税实际负担率增加5.72个百分点。再以某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一家分公司为例,该单位2012年总收入为1.9亿元,其中邮政业收入为1.5亿元。根据现行增值税管理办法,经模拟测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50万元。如果邮政通信业增值税税率为6%,进项税抵扣范围不变,该单位2012年的增值税负担率为3.40%,较2012年营业税实际负担率增加1.2个百分点;如果邮政通信业增值税税率为11%,该单位2012年的增值税负担率为6.90%,较2012年营业税实际负担率增加4.7个百分点。
税务机关和企业税收核算难度加大。对兼营交通运输业和邮政通信业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区分其这两类业务发生的成本。企业以“交通运输业的销项税额”加“邮政通信业的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计算出增值税额,较难分出“交通运输业增值税实际负担率”和“邮政通信业增值税实际负担率”各是多少。企业税收核算管理和税务机关评估、选案的难度都可能加大。
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大型邮政企业存在总部开票、分部邮寄的情况。在“异地取件”管理中,由总部与客户作结算并开票,总部指派当地分部开展邮政寄运,收入由总部在各地分部之间作统一调配。“营改增”以后,如果不能实行全网抵扣,分部将因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而少计销项税额,而这部分税源将有可能转移到总部所在地区。这给税务机关管理和核实税源带来较大难度。
企业发票管理难度加大。部分邮政企业规模很小,发票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目前网邮的流程是,客户网上付费,邮政企业通知就近的收件员上门收件。90%的小件速运客户不要求
开发票。但在“营改增”后,客户如需发票用于抵扣,邮政企业须将发票开出后交予收件员带给客户。这就要求收件员先到网点取票,再去收件,拉长了办理时间,也带来发票管理的风险。
邮政行业收费提高可能带来税源转移。调研中,以某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某市分公司为代表的部分大型企业表示,如果增值税的实际负担率高于原营业税的负担率,企业将提高收费价格,将这部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如果“营改增”不在全行业推开,可能导致试点地区邮政行业收费水平上升,邮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部分企业转移到非试点地区经营,最终导致税源外流。
关于邮政速递行业“营改增”的政策建议
建议暂使用6%的增值税税率。根据笔者调研,约有七成的企业认为未来增值税实际负担率的增长如不超10%,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考虑到已经存在的四档增值税税率,建议邮政业暂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根据目前增值税抵扣的范围,邮政速递企业能抵扣的项目比较少。在企业发生的成本中,人工成本约占50%,人工成本中劳务派遣支出又占约50%。建议扩大抵扣范围,将劳务派遣的支出纳入抵扣项。此外,跨省市大型公司的全网运费和国际航空运费等也应纳入抵扣项。
加速其他相关业务的“营改增”进程。在调研中,某物流有限公司建议,将邮政相关的劳务外包业、服务业航空代理业和餐饮业等一并纳入“营改增”范围。某速运有限公司建议,应将快递企业代收货款业务纳入“营改增”范围。
邮政业“营改增”应在全国开展。鉴于去年江苏省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后部分企业转移到非试点地区,出现洼地效应的情况,建议本次邮政业“营改增”在全国同时开展,避免出现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营改增”期间暂缓征收邮政“份子钱”。日前,《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已起草完毕,并于4月向部分快递企业征求意见。按照该办法,快递公司在我国境内经营快递业务,将被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标准为国内同城快递0.1元/件、国内异地0.2元/件、港澳台1元/件、国际2元/件。据接受调查企业反映,这项交“份子钱”的办法如若执行,利润将被削去1/5~1/3,企业受影响很大。为了保障“营改增”期间企业平稳运行,建议暂缓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
营改增试点方案自2011年启动以来,试点行业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试点。6月1日,电信业成功实现税制转换,目前营改增试点范围已覆盖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电信业是营改增大家族的新成员。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从2014年6月1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实行差异化税率,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分别适用11%和6%的税率。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因实施营改增减税851亿元,其中电信业纳税人17051户,7月份是首个申报纳税期,实现改征增值税30亿元,与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2亿元。
试点仅一个月的电信业减税数额不小,但实际影响却并不令人乐观。
11%和6%两档税率虽然可以抵扣,但比之前3%的营业税税率高出不少。营改增还未实施时,三大运营商就已经叫苦连天了,称公司财务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移动称,受此影响,今年收入下滑9%,利润至少下降200亿元;中国电信表示,营改增将导致公司经营利润减少30%,约52亿人民币;中国联通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数额,但净利润同样将大幅下降。
综合分析,原因在于运营商公司成本支出中可用于增值税进项抵扣的项目较少,看来,在三大运营商眼中,营改增让他们“阵痛”了。
不同的是,对于下游经营电信增值服务的企业们来说,营改增着实帮了他们一把。据业内人士介绍,电信业营改增后,在运营商不改变原有定价策略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企业向电信运营商购买服务,无论是电信基础业务还是电信增值业务,均可要求运营商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抵扣进项税额。
可见,这些企业感受更多的是政策利好。
那么,电信业的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到底是“阵痛”还是利好?
在笔者看来,一项政策的推出,不可能利好行业内的所有企业。从短期看,有利好就会有阵痛,处在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由于企业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的差别,在缴纳税款时差异不小,表现在电信业方面,则是可进项抵扣税款成本数额的大小。
相对处于劣势的企业,所能做的,要么是等待,要么是主动出击。等待,是指需要等待外围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例如,由于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实行营改增,这样上游供应商给某些民企提供的专业发票有限,即企业进项有限,进而对增值税抵扣造成影响,随着增值税在不同行业的不断推进,各个行业可以形成闭环,对每个行业的企业都会很公平。
然而,在我国,摸着石头过河是政策试点的普遍方式,新政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都是未知数。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更应该主动出击。
一位民企运营商曾说,按照公司实际测算,营改增对公司整体税负水平几无影响,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公司利用高新、软件以及国际化等政策优惠,享受着不错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的经营结构对企业税负承担影响较大。
营改增试点将大大激发电信企业的投资热情,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推动4G网络等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随着4G网络的不断布局,运营商的企业设备也会大批更换,由于营改增后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都可以作为进项抵扣,所以,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越多,可以从上游获得的抵扣就越多,企业缴税会随着4G网络的不断布局、现代电信业的打造逐渐下降。如果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例达到50%,意味着6%的增值税税率和营改增前3%的营业税税率对企业的税负影响持平。
因此,从长期来看,营改增不论是对正处于优势的电信企业,还是暂时处在劣势的企业,都会是利好。
当然,电信产业链企业要扭转不利局面,最重要的是挖掘自身。
在笔者看来,运营商需要不断调整经营方式、优化财务管理,并不断向可以享受政策优惠的战略转型方向靠拢,便可以慢慢尝到营改增带来的甜头。需要注意的是,尝到甜头的企业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在积极性、主动性的驱使下,进一步加大创新开发,届时,营改增对企业而言不再是晦涩的词语,营改增将只有利好,没有阵痛。
第三篇:建筑业营改增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建筑业营改增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2016-05-17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风险分析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传统行业,除了一些传统行业的特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管理难点,例如,管理层级相对复杂、一直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资源共享与挂靠、人力资源不稳定、混业经营等。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建筑业可能因业务、资金、发票流转方向不一致而在营改增后遇到税务风险。(一)部分建筑企业税负可能不降反升
从理论上说,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应平均减轻80%以上的税负,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建筑企业的税负可能不降反升。对建筑企业而言,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项目垫资和中标下浮等“潜规则”。根据2014年公布的数据,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仅有3.91%,原本就是微利行业。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先行支付的税金将由3%上升到11%,如果增值税税款进项抵扣受到时间和有关条件的限制,那么,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将进一步推高,其税负将会大幅提升。国家建设会计学会对近百家建筑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实行营改增后,90%以上建筑企业的税负都会有大幅提升,税负下降的不足10%。
(二)增值税税款销项不能顺利抵扣进项
在制度上,营改增将解决营业税制下的重复征税问题——“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实现增税制下销项抵扣进项——“环环征收、层层抵扣”。但是,这在建筑业比较难以实现。在实践中,抵扣项目分散会造成建筑企业不能顺利抵扣进项,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成本也会随之提升。建筑业的劳务成本占总产值的比重一般较大,如果建筑企业无法在一段时期内取得劳务分包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不能及时抵扣进项税。此外,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分散,建筑材料来源渠道多样,建筑企业在购买部分建筑材料时也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例如在砖、瓦、灰、沙、石等原材料的采购中,为节约运输成本,建筑企业一般在项目所在地进行采购,供应商通常是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都不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一般采用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适应市场需求,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不同的施工企业所具备的专业资质、成本结构不尽相同,这使建筑企业之间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风险陡增
营改增将给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税务机关通常的做法是以票控税,因此,发票风险就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涉税风险之一。
建筑企业的发票风险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建筑企业如取得虚开的或伪造的发票、被证明为非税务机关出售的发票、通过金税系统发现失控或作废的发票、走逃企业开具的未报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无法抵扣增值税。第二,建筑企业自身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由于利益的驱使,实行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可能虚开发票。第三,由于进项抵扣申报有一定的期限,建筑企业有可能因为超过期限而无法抵扣。根据相关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未能按照规定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和申报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不能作为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得进行进项税抵扣。
(四)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增加
营改增后,原来的会计科目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做一些调整和增加。营改增前,对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要求比较简单,营业税是价外税,不涉及抵扣进项;营改增后,销项税为价内税,需要计算销项税和抵扣进项税。由于增值税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采用这种抵扣的核算模式须增加十几个会计科目,核算难度也因此大幅增加。营改增会改变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筑企业需要重新核算工程成本,根据新的编制修改施工预算。在操作层面,建筑企业如在开票、报税、认证抵扣、税款缴纳等环节账务处理不当,就会面临涉税风险。此外,由于很难预测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成本费用,建筑企业的投标工作也变得复杂。这些问题都是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面对的新问题。
(五)建筑企业营业利润将受到较大影响
营改增前建筑企业净利润水平一般只有3%左右,利润低、周期长、账期长;营改增后因原来的价内税形式调整为价外税形式,其营业收入会降低。例如,营改增前,某建筑企业营业收入为10000万元,按建筑业11%税率换算,营改增后,该建筑企业营业收入为9009.01万元,下降9.91%,相应的建筑企业营业利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六)建筑企业资本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购置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存货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应扣除进项税额,与营改增前企业采购同等价格的资产相比,入账价值降低,建筑企业的资产总额将下降,总负债或有上升,资产负债率将上升,由此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
二、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后的风险
建筑业行业实施营改增不是对原体系的修改和补充,而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体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企业不能存在抵触和回避心理,而应该积极应对、未雨绸缪,预测风险并进行风险管控,把挑战变成机遇,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不断规范企业财务核算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涉税管理、账务处理的影响较大,对其会计核算的要求更高。财务核算的各个环节,包括购进材料、发出材料、与甲方验工计价、给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可能都涉及与增值税相关的核算,除了进行附加税费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外,还要进行增值税的抄税、报税、认证工作,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难度。许多建筑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营运,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适用于营业税计征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制约机制。财务人员更习惯于旧的核算方式。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及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掌握先进的会计核算能力与技巧,能够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二)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纳税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增加企业效益。建筑企业应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材料的基础上,选准筹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步骤和有效的筹划方案。可在施工材料采购和固定资产购进等环节开展筹划,达到合理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
具体而言,在降低成本方面,企业要做到“三证统一”,也即法律凭证、会计凭证和税务凭证的相互印证、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这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方法。企业要树立进项抵扣的观念,在采购过程中尽量取得足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大限度地提高进项税扣除额,进而提高抵扣率。为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要加强源头控制,在材料采购环节中,要尽量选择既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又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供应商。对于甲方提供材料的工程项目,建议签订甲方、总包单位和供应商的三方协议,由供应商给总包方提供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总包方开具同样金额增值税专用发票给甲方,以此作为工程价款的组成部分,从而降低总包方企业的税负水平。
对于建筑工程工期和收款周期与增值税的纳税周期不匹配的问题,建议建筑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合理确定工程付款时限,尽量避免因工程跨而垫付大额税款。税负较高的建筑企业如符合增值税税收优惠条件,要提前做好纳税统筹工作,如有必要,应及时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通过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建筑企业应针对营改增后的税负特点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在建筑业中,人工费用一般占工程款的40%左右,劳务人员一般是挂靠在建筑劳务公司中,在劳务人员完成各项作业之后,由建筑劳务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建筑施工企业并收取劳务费用。营改增后建筑劳务公司的税负加重,由原来缴纳3%的营业税改为缴纳11%的增值税,且没有任何可抵扣的进项税,建筑劳务公司必然会将该税负转嫁到施工企业身上。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用工费用将增加。为此,建筑企业应投入更多资本在固定资产方面,尽量提高机械化程度,引进先进的机械和流水线,减少作业人员,在降低人工费用支出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税负。
(四)着手建立新的定价机制
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营改增对定价策略的影响,通过恰当的定价策略,尽量降低成本,争取自身的收入不受影响。在采购时,应尽量争取让供应商在原价格的基础上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降低自身的采购成本。在工程方面,建立“价税分离”的定价机制,通过调整现行工程造价计价规则,改变建筑工程的定价、计价和结算方式,合理地将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转移到工程造价上,实现不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五)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施工预算、招投标、业务分包、原料设备采购环节强化与增值税有关的规定,在预算部门、经营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在采购方面,要结合增值税有关规定,注重对成本组成项目所含进项税额的管理。营改增前,不需要专门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营改增后,要对供应商进行筛选,确保对方能够提供专业发票。在投标活动中,要按照新的投标计价规则和增值税的要求,开启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明确调整投标报价、增值税专用发票归属等事项,以避免出现无法抵扣的情况。在税务管理方面,则应该根据增值税政策实行的“项目就地预缴、机构集中汇缴”的管理模式,加强项目和分支机构管理,调整管理方式,裁短经营链条,提高税务管理权限,实现税务管理的集中管控。
第四篇: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建议
营业税改增值税从试点开始,广泛的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目前试点的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参与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企业越来越多。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务改革的趋势。在这个大的环境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的现状,进行财务管理的谋划是每个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同时从观察试点的效果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收入、利润、税金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与意义(一)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将部分行业原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征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实现增值的部分征收的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对服务业等大部分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营业税改增值税从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试行并逐渐的推广开来。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营改增尤其对中小规模企业影响巨大。
(二)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营业税改增值税体现了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务负担。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的政策,有利于企业调整产业链结构。对服务行业营业额进行全额征收的情况下,使得服务行业的税务往往过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特别是新兴的服务行业,不能够在政策的引导下健康快速的成长。
2.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提升我国的货物的国际竞争力。在以前的税收政策下,进行出口是不会退税的。这样出口的货物竞争力就较低。对出口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国家的税务制度与国际接轨。这样就便于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有利于出口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一)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的价值的变动,对企业整体资产内部结构的影响很大,会引起企业的资产负债变等项目的变动。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固定资产的原值入账金额将变少,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折旧,其累积折旧也将降低,期末余额也会受到影响。从短期的的情况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却提升了。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企业经过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随着企业利润的不断增加,企业资产的规模不断的变大,企业的负债总额的提升是一定的。
(二)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一、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少,其累计折旧额也会相应减少;
二、由于营业收入由含有营业税价变为不含增值税价,其收入会减少,但是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由于增值税率低于营业税率导致与其有关的营业税及附加科目金额减少的金额会大于收入的减少额,所以两者最终都会使得利润增加。企业客户更加愿意跟成本较低的企业合作,同时企业也希望在低成本下去赚利润,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了企业纳税成本费用,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给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企业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企业的现金流量也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会购进相应的设备,因为增值税存在一个可抵扣性的因素。单单的从现金流量上来看,现金流量会减少。其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企业的成本会有所降低。这样企业的营业税税额就会减少,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就会上升。其三,从短期的情况来看,企业短期的融资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增加。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融资的阶段性以及其产生的利息,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现金流量下降。
(四)对税务负担的影响
重复征税的问题是营业税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税负往往过重,这不利于企业长久的发展。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我国的税务制度的完善,以实现国家税务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从行业角度而言,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固定资产比重较大 ,可抵扣的税负增加。但同时税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11%。所以总的税负变化幅度不会太大。但从实际征收中来看,这部分企业税负仍然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对于另外一些主要成本为劳务及其他非可抵扣类资产的行业来说,税负呈现差异性。有些企业税负不降反升。在改革中应当顾及这部分企业的利益,对税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对应税金额进行进一步的规定。而企业也应当关注政府出台的法规,及时申请对于这项问题的财政补助,才可以提高企业净利润,避免出现亏损。
三、营改增实施的企业管理策略(一)提高人员能力,尤其是领导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人员综合能力,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具体内容。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加强纪律监督,避免出现因为营业税改增值税,而发生人为的过失。在培训的同时,加强成本实行审计和财务监督,对于单位中能力不足或者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的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做调离岗位的变动,以增强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根据营改增详细考量项目,必要时进行修改优化 单位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具体内容,对预先进行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且分析出税务支出,采用新设备、新方法、新材料来减少税额、提升收益,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绩效责任制
实施绩效责任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明确标准和责任能够使得参与人员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中有足够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在实施绩效责任制的同时,将绩效与薪酬奖金等挂钩,以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国家税务政策不断完善的结果。通过试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益处,特别是服务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收入、利润、税金的影响很大,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税务负担,同时使得国家的税务政策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营业税给增值税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来使得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五篇:对建筑企业营改增的思考与建议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凌俊点击次数:588
编者按:笔者曾参加了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召开的“建筑企业营改增座谈会”,与会的企业代表都借助内部测算结果表示,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将增加。而受住建部委托,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对全国66家建筑企业所做的调研也显示,超过36%的企业税负将增加近一倍。笔者对此的观点是:营改增是一次发展机遇,可促进企业主动升级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施工过程的科技水平,规范财务、风控等内部管理制度。但在方案推行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对一些细节问题给予关注和研究,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增加企业的负担。
一、设置更符合建筑企业特点的可抵扣项目
营业税只与工程造价有关,而增值税与工程的成本构成也有关联,所以设置更符合行业成本特点的可抵扣项,才能真正减轻企业税负。比如劳务成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20%—30%,而劳务公司是没有进项税额可抵扣的,相当于增加了8%的税负,这部分负担必然要转嫁给施工企业,否则劳务公司无法存活。而如果规定劳务公司仍缴纳3%的营业税,则由于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建筑企业无法抵扣,最终仍会增加企业负担。另外,零星劳务产生的费用也无法抵扣。
其次,砂、土、石料、砖瓦、石灰、水泥混凝土都是工程项目最常用的原料,依据财税[2009]9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这些材料可选择依照6%的税率纳税。于是,建筑企业取得可抵扣进项税率为6%,而销项税率为11%,相当于变相增加5%的税负。而有些原材料是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企业也无法获得抵扣。
另外,对一些大型机械设备,企业不可能频繁更新,而目前的存量设备也是无法带来增值税进项的。
所以,需要对这些项目深入研究,设置更合理的可抵扣项目。
二、完善整个行业的税制与票据制度,避免抵扣链条中断或出现不合理
理论上,营改增可以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但这一结论建立在整个市场税制规范、合理的前提下,但事实上,企业有时不一定能取得增值税发票。比如有些项目地处偏僻,建筑企业只能从当地村民处采购砂土砖瓦等原材料,无法取得发票。还有一些提供配套服务的小微企业不属于一般纳税人,开具可抵扣增值税发票比较麻烦,这会导致建筑企业不愿向小微企业进行采购,造成不公平。
所以,营改增的实施需要对建筑业的上中下游进行一次梳理,将勘察、设计、材料提供、设备租赁、劳务提供等各环节打通,上下衔接。
三、对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书编制等实际问题给予明确和指导
营改增,其实也是价内税向价外税的改变。为此,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等规定中的内容可能需要修订,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招投标文件也要做相应调整。其中,有多少成本是能够取得进项税额的一时难以估计,而税金编制中也只能反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对企业编制概预算和招投标文件时都会造成影响。
所以,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定额编制、人工费调整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可以出台相应的细则予以明确和指导。
四、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细节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目前建筑企业的营业税由建设单位代扣代缴,营改增后将不可能代扣代缴,而建设单位实际支付工程款的时间往往会滞后,项目完工交付后也要留下一笔保修金,而增值税税额却不会作相应扣除,建筑企业本来利润就不高,还涉及农民工工资发放等压力,对企业现金流是一种考验。
上述观点比较粗略,不过抛砖引玉,但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对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予以研究,在此期间可考虑给予一定的过渡时期和过渡政策,帮助企业适应,使营改增可以真正促进企业与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