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县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我县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部署落实。县卫生局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坚定不移地落实改革措施,顺利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阶段性目标任务,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顶层规划设计,分步实施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难点,为有效破解难题,我县结合县情和行业实
际,从制度设计入手,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体系、九大领域的改革原则。一是以提升县医院综合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得好、看得起病为目标,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主力军和龙头引领作用,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突出三个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人才、设备三项建设,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县级医院服务体系。建立高效的医院管理体系,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增强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做到安全上更有保障,质量上更加提高,成本上更加合理,服务上更加改善。三是找准切入点,重点做好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县镇一体化、临床路径改革、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等九个领域的工
作,按照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本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改
革方略,实施逐项攻关,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目前在医院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县镇一体化管理等改革工作已经取得实质进展,为持续深入推进其他方面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准确把握定位,综合发展引领
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彰显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通过改革把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好,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好,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好,真正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卫生系统主阵地,公立医疗单位主战场的作用。始终把握改革的方向,坚持科学规划,统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一是完成了《平利县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和《医院发展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的服务性质、设置条件、标准要求和技术规范,提出了县级做大做优做强,辐射带动镇村做牢做实的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思路。以县级医院建设发展为龙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县医院建设成实力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区域性知名医院,把中医院建成具有专科特色的二甲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建成10个省级规范化镇卫生院、100个国家级规范化村卫生室。二是抓住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契机,会同县人事、编制、财政部门,对县镇医疗机构人员编制、财政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和测算,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了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统一建设规划和详规,从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保证功能适用又兼顾长远综合发展的服务能力需求。
三、突出工作重点,推进改革发展
范文写作㈠积极主动探索试点,改革运行管理机制。一是明确政府办医职责,理顺管办职能,强化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所有者职能,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公立医院的统一管理。二是以规范医院权力运行为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权力运行架构要求,初步建立了以理事会、院委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以增强医院行政、业务、后勤运行的透明度为重点,全面推行了院务公开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四是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为重点,探索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医疗意外伤害和医疗责任保险赔偿制度。五是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医疗资产的保值增值。
㈡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一是按照“核定收支、补足差额、突出重点、确保发展”的原则建立有力的政府投入机制。二是将人员工资、药品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形成的历史债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全部纳入财政补偿支付范围。三是确立补偿原则。对编制内人员工资实行全额补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医疗、承担的其它公共卫生服务等由财政予以定额补偿;对历史债务、住院
医师培训、人才引进、重点学科发展等费用,根据财政补偿能力及实际需要予以鼓励性补偿;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政策性亏损等投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专项补偿。
范文TOP100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县级医院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从2011年起,平利各县级医疗机构全部按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启动药品“三统一”工作,至今年12月底,县级医院配备基本药物品
种将不低于国家和省颁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总数的40%(即199种),基本药物销售额将不低于医院药品销售总额的30%。县中医院、县妇幼站基本药物配备、销售比例相应下调5个百分点。县级医院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全省统一招标配送和现行销售价格政策,积极引导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做好基本药物应急储备,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切实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㈣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县医院探索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和目标责任管理机制,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将工作人员津补贴的60%做为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考勤发放,40%做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和医德医风挂钩综合考核发放,在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向一线岗位、风险性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极大的调动了工作人员
积极性,提高
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㈤狠抓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按照医改目标任务要求,县医院选择了自然临产阴式分娩等5个病种作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优化诊疗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思想汇报专题以内科为试点,扎实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年底前示范病区达到全院病区的40%,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温馨、满意的护理服务。
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服务水平。县医院投资30余万元完成了电子病历软硬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各科室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配备到位,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操作培训。同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现有HIS系统、传染病管理系统、医保系统、新农合系统衔接,实行联网统一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
升,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县医院投资2600万元的住院楼改扩建工程六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内部装修工程正有序开展。二期工程附属用房建设前期征迁工作正式启动,明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全部完成后,平利县医院的医疗用房紧张局面将得到彻底解决,群众的就医环境将极大改善。
㈧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统筹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围绕“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互促发展”的目标,扎实开展县医院托管长
篇二: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榆中县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在上
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医院医疗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多元化办医为主要方向,以
改革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消了“以药补医”,群众就医流程、就医质量、诊疗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医院发展充满活力,各项综合改革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2013年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改革补偿机制。
1、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
本药物制度。目前医院有各种药品558种,基药占基药目录总数57%,销售额73%,基本药物均在甘肃省药品基准招标平台进行集中采购、配送,自2013年2月1日零时起,对全部558种药物均实行零差率销售。截至11月20日,共零差率销售药品359万余元,其中基本药物262万余元,减少药品加成54万余元,截至11月20日共购进西药、中成药336万元,其中自5月份以来网上招标平台采购197万余元。当月省级平台采购率也有5月份的0增加到11月 的%。
2、调整改革收费方式和项目价格。积极推行“先住院、后付费”
的就诊模式,严格执行市县新农合的管理。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
查力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并和绩效工资挂钩,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双降、双控、双规”行动。降低了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了高价值卫生耗材使用比重;控制医疗成本、控制人均住院次均费过快增长;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调整降低了二十余项服务价格,切实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3、强化措施,规范药品采购供应。近年来,我院积极进行收入
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比例,提高收入含金量,增加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使患者以最低的费用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一年来,我们将部分价格高,有普通药可以替代的新药
品种清理出药架,对使用量大、金额多的药品进行了招标采购,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让利于病人。同时严格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落实处方点评制度、药事咨询制度、临床药师查房制度、纠正滥开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制定了以常用药物为主的《基本用药目录》,在用药结构和用药范围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控制,建立临床用药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档药品的使用,使药品比例持续下降,有效控制了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医院经济“软着陆”,医院财力明显增强,经济状况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社会对医院价格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我院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1、用人制度方面。全院实行:“院
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落聘
待岗制、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工资浮动制”的内部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定了《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办法》,规范设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按照《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实行全员聘用制,与全院职工签定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2)实行中层科主任竞聘上岗。为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医院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强化竞争机制,提高中层领导的整体素质,优化中层队伍结构,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医院与今年8月对中层科主任、护士长进行了公开竞聘,共有38名同志报名参加竞聘,通过笔试、竞聘演讲、民主测评、竞聘人员小组综合评定等程序,最后有28名同志择优上岗。确保了中层干部选
拔的公平、公开、公正,也使得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3)实行人才内部培养机制,每年制定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5次,以此提高全院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在工作中能更好的发挥带头作用。
2、职称评聘方面。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制度,引入
竞争机制,制定、完善符合医院实际的评聘标准,先后制定出台了《医院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院内聘任实施方案》、《合同制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考核竞聘上岗实施方案》,更好的调动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评聘工作真正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科学量化。
3、人才管理方面。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人事制度精神,按照医院同工同酬实施方案和临聘人员考核
办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对签订劳动合同满五年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条件的人员进行考核,年内又有五名同志为我院的同工同酬人员(现有十名同工同酬人员)。
4、严格考核,科学分配。为了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数量和职业道德,我院建立了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收入分配办法,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以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业绩为主要依据,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考核方案,此方案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效避免了平均分配,并且在医院职工大会上通过。
(三)、强力推进中医药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年来,医院在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农村
中医药工作指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强化中
医药内涵建设,尤其是通过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及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活动和迎接全国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把提高医疗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使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1、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长效机制
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医院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业务能力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列入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工作方案。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科室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保证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发挥。
2、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优化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 我们通过
大胆引进人才、推介知名中医、鼓励以师承方式继承老中医经验,选派三名中医骨干到北京中医药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山东济南武警学院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目前医院拥有一批医术精湛、素质高尚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使中医药人员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同时,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促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和提高,一是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设院内中医药知识培训大课堂,定期举办了中医药知识讲座20余次600余人参加及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
篇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汇报材料(XXX人民医院)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XXX人民医院
2014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县医改办的指导下,根据医改相关文件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
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制定了医改工作实施方案及14个相关工作方案。加强医院对医改工作的统一部署,统一安排,认真组织推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并逐步建立、完善医院内部决策和执行机制,通过职代会的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二、运行机制改革
(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在人事招聘方面,我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做到按需设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明确,公平上岗,层级聘用。
2.在绩效分配方面,今年我院聘请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为医院制订了《XXX人民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该机制做到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和兼顾公平,能充分反映以质量为核心,重点向临床一线、风险岗位、关键岗位倾斜,取缔了绩效与经济收入
挂钩、药品收入和单纯的经济指标的分配方法,并已于2014年6月份起实施。
3.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具体效果较为显著,职工收入有所上升,职工满意度高于%。
(二)破除“以药养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1.我院于2014年10月31日开始执行药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适当提高诊查、床位、护理、手术、中医五类75项收费,降低12项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的价格,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达到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要求。
2.我院2014年的基药采购达480种,占整个药品采购的%,基本满足患者就医的需要。
3.医院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建立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异常用量警示制度。
4.医院加强对高值耗材的管理,严格控制高值耗材的采购,今年高值耗
材的医疗收入比例略有下降。
(三)深化支付方式改革
我县作为全省合医支付制度改革(总额预付)两个试点县之一,省支付制度改革办公室人员已到我县进行调研,通过前期数据收集、整理、测算,省里初步方案已出台,结合实际将拟于2015年开始实施。
三、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一)在杜绝违规收费方面
1.医院坚决杜绝开单提成,在病人入院时,与病人签订拒收红包协议书。
2.医院加大对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减少损坏群众利益的事件。
3.加强对提升医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我院严格执行十五个核心制度,加强医疗业务培训,坚决抵制人情方、大处方,坚持合理用药,杜绝乱开药、滥用抗生素药物,确保医疗安全。
4.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二)在优化医院环境和服务流程方面
1.2014年我院完成ICU与产科过道的连接,开设了军人、老人优先“绿色通道”,提供了双休日便民门诊服务,大大的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2.2014年12月,我院全力推进优质护理活动,力争2017年通过国家卫计委优质护理服务的验收。
(三)开展“学医为民、服务乡亲”义诊
今年2月份以来,巡回医疗活动18次,共义诊病人近4420人次,现场咨询人员6510人,发放宣传资料约11500余份,发放免费体检卡237张,发放免费药品30种,约合人民币10880元,参加义诊医务人员144人。2014年,在我院住院患者满意率达%。
(四)2014年与2013年的医院综合改革具体指标变化情况
至我院开展医改工作以来,医院综合指标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除了
门诊费用的药占比略有增加,但我院已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具体详见下表。
四、医院持续发展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目前我院已建成重症监护(ICU)、传染、急救3个临床专业科室。现正逐步打造特色科定,拟将骨科、心血管科和中医康复科建设成全市重点专科,血液
透析、病理、传染精神卫生等科室正在规划建设中。
(二)人才培养方面
大力引进高学历专业人员,近一年来已引进硕士生1名,副主任医师2名(正在洽谈3名),二本以上技术人员20名;每年安排200万专项经费,引进高中级人才;每年安排30万作为继续教育经费,以促进职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的掌握。
(三)增加医疗质量服务方面
1.医院制定有明确的5年发展规
划。
2.2014年以来,我院住院出院患者为19624人次,比去年增加42%。
3.医疗安全投诉,纠纷、赔偿明显减少,并均低于2010年的平均水平。
4.我院还充分利用嘉兴市第一医院帮扶的机会,近一年以来已安排2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到该院进修、学习,该院也轮流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我院蹲点指导,为提高我院人员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派出去、请进来”。
5.聘请专家到医院讲学。今年来共聘请香港、重庆第三军医大,北京同合至诚医院管理咨询公司、贵医附院等专家到我院进行了讲学,不断提高我院人员素质。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项,医、护、技、人员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医院、改革、服务、工作、人员、建设、制度、我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第二篇: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XX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紧密结合XX区卫生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鼓励多元化办医为主要方向,以改革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消了“以药补医”,辖区群众就医流程、就医质量、诊疗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发展充满活力,各项综合改革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改革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公立医院规划和调控。为了加强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据《XX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2011年-2015年)》,我们制订了XX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功能定位。
(二)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2012年1月起,全区9所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个村卫生室都已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8月份我们成立了药品“三统一”结算中心,健全和完善了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供应机制,确保了药品正常供应和货款及时结算,推动了全区药品“三统一”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三)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为使公立医院负责人始终坚持把注重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我们
建立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院长管理考核办法。院长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科学界定院长的责权及奖惩方法,对院长实行考评,连续两次在全区排名最后一名,正职将调离原单位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副职就地免职,不得异地提拔使用,使院长管理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四)多元化办医格局成果显著。我区鼓励多元化办医,先后扶持和指导了XX人民医院、河滨中医医院的建立,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机构准入、执业环境建设、规范医疗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两个高规格、有特色的民营医院现已与其他公立医院形成了很强的竞争态势,满足了周边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五)建立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了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城市医疗资源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的号召,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XX人民医院与辖区9家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帮扶、协作关系。这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推动了城乡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纵向流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平,改善了区内群众就医质量。
(六)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
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先进典型三个,认真开展了“我当一名患者”活动,切实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高了患者和社会满意度。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如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知识层次较低等问题。改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但是由于医疗服务能力,民众健康质量等指标没有列入政府政绩考评体系,财政投入没有法律依据,卫生院人员工资没有全额拨付到位,绩效考核开展难度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加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首先要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培训、进修活动,完成好省卫生厅下达的培训任务。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用人机制,放宽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XX区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二)健全财务管理。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立医院财务审计。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采取有力措
施,以改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支持医改,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带来的成果,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公立医院改革总结
榆中县中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医院医疗工作实际,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以多元化办医为主要方向,以改革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消了“以药补医”,群众就医流程、就医质量、诊疗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医院发展充满活力,各项综合改革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2013年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改革补偿机制。
1、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医院有各种药品558种,基药占基药目录总数57%,销售额73%,基本药物均在甘肃省药品基准招标平台进行集中采购、配送,自2013年2月1日零时起,对全部558种药物均实行零差率销售。截至11月20日,共零差率销售药品359万余元,其中基本药物262万余元,减少药品加成54万余元,截至11月20日共购进西药、中成药336万元,其中自5月份以来网上招标平台采购197万余元。当月省级平台采购率也有5月份的0增加到11月的99.88%。
2、调整改革收费方式和项目价格。积极推行“先住院、后付费”的就诊模式,严格执行市县新农合的管理。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
第 1 页
查力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并和绩效工资挂钩,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双降、双控、双规”行动。降低了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了高价值卫生耗材使用比重;控制医疗成本、控制人均住院次均费过快增长;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调整降低了二十余项服务价格,切实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3、强化措施,规范药品采购供应。近年来,我院积极进行收入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比例,提高收入含金量,增加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使患者以最低的费用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一年来,我们将部分价格高,有普通药可以替代的新药品种清理出药架,对使用量大、金额多的药品进行了招标采购,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让利于病人。同时严格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落实处方点评制度、药事咨询制度、临床药师查房制度、纠正滥开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制定了以常用药物为主的《基本用药目录》,在用药结构和用药范围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控制,建立临床用药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档药品的使用,使药品比例持续下降,有效控制了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医院经济“软着陆”,医院财力明显增强,经济状况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社会对医院价格的满意度逐渐提高。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我院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第 2 页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1、用人制度方面。全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落聘待岗制、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工资浮动制”的内部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定了《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办法》,规范设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按照《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实行全员聘用制,与全院职工签定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2)实行中层科主任竞聘上岗。为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医院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强化竞争机制,提高中层领导的整体素质,优化中层队伍结构,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医院与今年8月对中层科主任、护士长进行了公开竞聘,共有38名同志报名参加竞聘,通过笔试、竞聘演讲、民主测评、竞聘人员小组综合评定等程序,最后有28名同志择优上岗。确保了中层干部选拔的公平、公开、公正,也使得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3)实行人才内部培养机制,每年制定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5次,以此提高全院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在工作中能更好的发挥带头作用。
2、职称评聘方面。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制度,引入
第 3 页
竞争机制,制定、完善符合医院实际的评聘标准,先后制定出台了《医院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院内聘任实施方案》、《合同制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考核竞聘上岗实施方案》,更好的调动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评聘工作真正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科学量化。
3、人才管理方面。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人事制度精神,按照医院同工同酬实施方案和临聘人员考核办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化岗位、淡化身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对签订劳动合同满五年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条件的人员进行考核,年内又有五名同志为我院的同工同酬人员(现有十名同工同酬人员)。
4、严格考核,科学分配。为了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数量和职业道德,我院建立了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收入分配办法,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以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业绩为主要依据,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考核方案,此方案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效避免了平均分配,并且在医院职工大会上通过。
(三)、强力推进中医药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年来,医院在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强化中
第 4 页
医药内涵建设,尤其是通过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及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活动和迎接全国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把提高医疗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使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1、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长效机制 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医院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业务能力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列入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具体工作方案。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科室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保证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发挥。
2、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优化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 我们通过大胆引进人才、推介知名中医、鼓励以师承方式继承老中医经验,选派三名中医骨干到北京中医药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山东济南武警学院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目前医院拥有一批医术精湛、素质高尚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使中医药人员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同时,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促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和提高,一是组织各级各类人员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设院内中医药知识培训大课堂,定期举办了中医药知识讲座20余次600余人参加及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
第 5 页
活动三次参加人员共250余人次。二是建立并认真落实中医师承制度,着力提高青年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三是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诊、查房、中医经典等活动。四是选派28名中医骨干参加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应用培训。五是邀请何天有等十余名知名中医专家到医院讲学。六是承办了由针灸学会主办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为全院开展中医药知识学习和交流打造了良好平台,有效的提高了全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3、加强中医特色病证诊疗管理。为了规范特色病症中医诊疗常规,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疾病谱,制定了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诊疗活动中认真执行,对各病种诊疗方案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并不断进行优化改进,使临床中医诊疗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4、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非手术科室积极开展以中医药内病外治、专病专药等为主的中医诊疗技术,如中药穴位外敷、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中药涂擦、足浴等。各科室开展有中药足浴、中药热腌包外敷、熏洗等中医诊疗技术,针灸推拿重点专科开设了以针灸、推拿按摩、理疗、中药熏蒸、热敷、针刀等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技术。目前医院开展的中医诊疗技术项目达60种,门诊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门诊人次的13%。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59.8%,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为49%。并建立了疑难病症集中
第 6 页
管理制度,成立了中医疑难病症会诊专家组,使中医药在防治疑难、慢性疾病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5、建立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了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城市医疗资源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的号召,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医院与马坡、银山、等几家卫生院建立了帮扶、协作关系。这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推动了县乡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纵向流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平,改善了县内群众就医质量。
6、合理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根据各科室中医药工作开展需要,先后配置了足浴盆、火罐、神灯、艾条、蜡疗仪、熏蒸仪、等中医诊疗设备48台件,有效保证了临床中医诊疗工作需要。
(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中医药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具体要求,制订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大纲,围绕“核心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环境形象体系”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确定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宗旨、办院方针、建筑风格等。以“格物正心、和谐奋进”为院训,培养以传统文化精髓教育和陶冶职工情操,培养医院医患、护患、员工之间、医院与社会能够和谐相处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奋勇前进、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使中医药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展现。为了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
第 7 页
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医院建立了完善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制定了具体的员工行为规范、言语仪表规范和特定礼仪规范,并积极开展了医院文化知识培训,使“承古纳今,精医厚德”的医院使命和行为规范落实到每一项医疗服务活动中。组织举办了以“医院文化、员工手册”等内容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建设了中医文化墙,并充分利用医院网站、县电视台等宣传平台,介绍普及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特色,经常性深入到贫困村、对口支援卫生院开展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加深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营造全民关注中医、信赖中医、学用中医的良好氛围。医院通过强化中医药内涵建设,明确以中医药为主的发展方向,在业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使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在推动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1)健全和完善医院必备质量管理组织。根据创建评审标准,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对“医疗质量、病案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输血管理”等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完善了各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使各自的职责与权限范围进一步得到明晰。
(2)对照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进一步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人员职责,修订完善
第 8 页
了医院各级各类规章制度,狠抓了医疗核心制度、各项操作规程的落实。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3)认真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加强了对病历质量的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一是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多次组织督查病历质量,对不合格的病历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二是各科主任对住院病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纠正病历质量问题。三是质控科对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每月对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小结并通报全院。四是病案管理委员会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制定了整改措施,督促及时整改。
(4)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的质量,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只有三级医师查房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医院整体水平的发挥,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完善了三级医师查房要求,实行了分管院长业务查房制度,加大了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
(5)坚持推行“
四、八”个排队制度,有效防范过度医疗。每月在晨会上对“
四、八”个排队制度进行通报,力争做到奖罚分明,督促医师规范用药、合理用药。
(6)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一步
第 9 页
规范了临床用血程序,减少了病人用血流程,提高了临床用血效率,完善了工作职能,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各项操作规程。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的前提下,全年输血量较去年有所控制,无一例输血差错事故发生。
(7)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一是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明确了职责和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将分级护理制度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和方法贯穿到护理质量考评中,严格执行等级护理制度及考评标准,按等级护理要求落实护理措施,重点加强了新病人及危重病人的巡视工作。三是加强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认真执行《甘肃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加强对护理记录的环节质控,提高了护理文书的内涵质量。四是坚持护理质量考评,采取随机与定期相结合,每季度组织全院护理质量交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兑现奖惩。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由于全院护理人员的辛勤付出,我院的护理工作在省市检查验收中多次获得专家的好评。
(8)、抓好医院行风建设,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按照卫生部“八项行业纪律”和省卫生厅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优良作风,积极完善医德
第 10 页
医风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工资、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挂钩,加大了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投诉医德医风问题的,医院将患者测评结果与医务人员奖惩直接挂钩。一是与医务人员的考核和晋职晋级挂钩。医务人员全年患者满意度低于70%的,考核定为不合格,不得晋职晋级,不得评先选优。二是与医德考评挂钩。医务人员季度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的,医德考评给予加分;每月患者满意度低于95%的,医德考评按降低的百分点给予减分,并计入医德档案。医务人员的季度满意度,全部计入个人医德档案,伴随今后工作生涯,使每个医务人员为自己的服务行为终身负责。三是将群众满意度测评纳入绩效考核中,对满意度测评达不到或低于要求的,在绩效考核中重罚、重扣,绝不姑息。建立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在医院醒目位置公示了常用药品价格、主要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主动接受患者及社会监督。每月进行一次服务质量调查,广泛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投诉箱,公布投诉电话,不定期召开医德医风监督员座谈会,只要病人及家属反映问题属实或提出的意见切实可行,便及时调查处理并积极整改。自活动开展以来,群众的投诉逐渐减少,满意度逐渐提高,综合测评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为98%,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98%。全年共收到锦旗20面,表扬信10份。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按照国家对公立医
第 11 页
院改革方案中体制性的根本部分还没有实施,如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和落实,人事制度改革没有实质性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管委会没有真正建立,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机制没有建立等原因,使得医院编制短缺,经费紧张,负担过重,绩效考核开展难度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由于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较多,而上级批复的岗位较少,在职称评聘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人员出现了落聘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加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首先要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培训、进修活动,完成好省卫生厅下达的培训任务。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用人机制,放宽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XX区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二)继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关系到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继续制定更加符合医院实际的人事制度,保证改革平稳、成功的进行。
(三)恳请有关部门能够密切协作,稳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能够根据责任给予政策和关系上的支持。人社、编制部门在编制、岗位审批方面能够更加符合医院的
第 12 页
实际,满足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
总之,通过前段时间的改革,医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合理人事管理制度,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继续探索,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进行。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 13 页
第四篇:长沙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长沙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和《湖南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湘卫体改发[2014]2号)及《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长政办发[2014]4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加强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法人治理、医保支付、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全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到2020年,力争县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二、改革范围
全县6所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改革,包括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星沙医院、县精神病医院。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2.逐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
3.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药品采购运营管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益。
4.合理配置资源。启动《长沙县“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国产设备和器械。严格控制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严禁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对超规模、超标准和举债建设的,严肃追究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5、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完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专科的规划,积极推进中医馆、国医堂建设。设立中医药专项资金,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二)深化补偿机制改革
1.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80%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弥补,其余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内部消化等方式解决。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缩小医保基金政策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
2.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调整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医疗服务价格上调总量不超过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的80%。合理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
3.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县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要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等政府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的投入倾斜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探索PPP模式,依法适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1.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全部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采取量价挂钩、双信封制、招采合一的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模式,逐步实现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相衔接。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效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县级公立医院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县级公立医院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
2.保障药品供应。药品配送原则上由中标企业自行委托药品经营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减少流通环节,规范流通秩序。可根据实际探索药品集中配送办法。严格采购付款制度,制订具体付款流程和办法。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付款的,采购机构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卫生和财政部门负责监督货款支付情况,严厉查处拖延付款行为,并向社会公布。配合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信息系统,逐步完善低价、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加强药品储存管理,改善药品储存保管条件,防止贮藏不当影响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3.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及配送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不良记录。对采购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的,一律记录在案并进行处理;对向采购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和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完善诚信管理,以合同的方式约定企业出现违法违规配送药品等情形时将要承担诚信违约责任。
(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
1.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人社、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制订出台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要及时出台实施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办法。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加快实现支付方式由后付制向预付制的转变,并逐步覆盖县级公立医院诊疗的所有病种。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科学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协议约定按时足额结算并拨付资金。2.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健全医保对医务人员用药、检查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加强对基本医保目录外药品使用率、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居前列药品(高值耗材)、药占比、次均费用、参保人员负担水平、住院率、平均住院日、复诊率、人次人头比、转诊转院率、手术和择期手术率等指标的监控,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五)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合理核定编制。县编办、人社局要根据省制定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2.改革人事制度。充分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优化人员结构,按标准合理配置医师、护士、药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单位编制限额及其结构比例内,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结合实际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鼓励探索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
3.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建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允许公立医院医生通过多点执业获取合规报酬。
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绩效考核办法,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水平等挂钩。建立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把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指标。
(六)加强医院管理
1.落实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加强院长管理能力培训,探索建立院长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2.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以安全、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度,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加强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测、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管理。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公立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加强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加强医疗行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强化问责制,严肃查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失职渎职行为。
(七)提升服务能力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到2020年新进入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生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研究制定引进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和医学类研究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就业的优惠政策。经批准可在县级公立医院设立专科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并按规定给予合理补助。
2.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医药卫生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着重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和提高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能力。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同时与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网络,开展纵向技术合作,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护群众隐私。
3.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完善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范围,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医院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等对待政策。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八)加强上下联动
1.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县级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指导和人员培训,健全向乡镇卫生院轮换派驻骨干医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可采取推荐优秀管理人才参加乡镇卫生院负责人选聘等形式,提升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公立医院制度,鼓励采取专家团队支援的方式,将业务支援扩展到管理支援,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技术和管理水平,采取政策支持、授予荣誉等措施。鼓励已退休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到县级公立医院服务。2.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制订分级诊疗的标准和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别。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县级公立医院要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便利。完善县外转诊和备案制度,力争2015年底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70%左右的目标。
(九)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1.严格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做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对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以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等的回溯检查力度,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检验等行为。
2.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定期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事业单位法人报告等信息。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县级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医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考核档案,记录医务人员各项基本信息、考核结果以及违规情况等。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改革完善医疗质量、技术、安全和服务评估认证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医疗质量、服务态度、行风建设等。
3.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强医疗纠纷调处,推进县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严厉打击伤害医务人员和“医闹”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建立医疗风险共担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为推进我县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成立长沙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完成后自然撤销,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人社局、监察局、卫生局、审计局、食药监局、编办、商务局、民政局、国土局、地税局、工信局、计生局、教育局、总工会、县金融证券办、法制办、执法办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卫生局),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统筹组织、协调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二)落实相关责任。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编办、人社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改革的工作合力。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问责机制,确保综合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跟踪评估,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定期考核,适时通报。考核结果与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四)做好宣传培训。认真开展对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政策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深入细致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其改革主力军作用。大力宣传改革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开展舆情监测,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第五篇:公立医院改革总结2013.12.12
成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前提和目标,因地制宜,积极进取,各项改革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成效,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实现了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确保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流程设计、全方位配套、法人实体运作、政府有效监管”的思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和模式。
一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成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医改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医改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合力突破,确保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各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改办公室,确定了专门的信息人员。为进一步加强医改数据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有序推动医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13年1月17日县医院、中医院、妇幼站各自成立了医改办公室,安排了医改信息联络员,进一步规范了数据报送行为,统一了数据报送口径,防止 了数出多门。
三是院长公开选拨,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公开聘用、任期期限、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奖励约束机制,对县医院、县中医院缺额的副院长实行公开选拔,使医院的领导干部选用真正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使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是严格推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院长及医院中层管理人员、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医院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推行院务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夯实基础、整合资源,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
把全面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有效整合县镇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医院、县中医院世行项目基本完成。在建的5.12灾后重建两个世行项目中,成县人民医院世行贷款新建(搬 迁)项目住院部楼(10层)和门诊楼(6层)项目主体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室内电施和水暖管网施工、内部地板砖铺设、外墙粉刷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吊顶等装修工程,室外配套工程施工中锅炉房主体已完工,其他附属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成县中医院世行贷款业务楼建设项目已竣工。以上两个项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1至12月全县共选派4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县级骨干 医师、县级中医骨干医师培训,培训时间1年,其中省外3人,省级1人。
三是全面加强县镇一体化管理。结合我县实际,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推进县镇卫生管理一体化,选派8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轮流坐诊带教,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双向转诊、共同发展,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统筹协调、完善制度
一是是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2011年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础上,从2012年1月起,率先在全县推行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所有药品零差率销售。今年1-12月,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 3703.1万元,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使得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大幅缓解。
二是加快完善药品购销管理制度。在县级医院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将药品采购、销售等相关工作纳入平台统一监管,实现了药品采购、销售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使药品配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
三是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使用纳入县级公立医院考核,新农合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目录。在各医疗单位设立宣传栏、电子大屏幕,统一设置药品零差率销售监督牌,向社会公示基本药物价格,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积极探索、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参合率稳步提升。2013全县确认农业人口 216233人,参合农民209942人(包括“计生两户”16255人;七种医疗救助对象10902人),参合率97.09%。
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2013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4908人,参保率100%。
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提高。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参加基本保险1754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1.24%以上。
五、完善制度、绩效考核,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从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入手,着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按照省市医改精神及要求,医院的人员管理模式逐步从原来的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了“因需设岗、合理设岗”的原则。
二是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坚持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人用人。
三是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工资的70%作为岗位工资根据考勤结果固定发放,30%作为绩效工资,按照“双百”考核制,以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予以发放,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六、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修订完善了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根据服务特点选择适宜病种,制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10种,对确诊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院病人,一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考评、病历点评,实现了质量、费用的环节 控制和终末控制,有效避免了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降低了医疗费用。
二是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的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及药物使用等诊疗行为,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及时转发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与各医疗单位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分级管理制度,严把抗菌药物品规、数 量,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完善医师处方权限和药师调剂资格,强化临床用药质量控制,收到良好成效。
四是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抓手,优化门诊流程、简化就医手续、改善门诊设施,极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对发生车祸、突发卫生事件等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先救治后结算,畅通“绿色通道”;实行“无假日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设立医药费用查询,推行平均住院费用、大型设备检查等项目院内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深化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科室”创建活动。
七、以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为重点,推动中医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我县进一步加强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卫生局有中医药管理科,县卫生监督所有中医药监督科,县疾控中心有中医科;县级医疗机构住 院部各科室均建立了重症监护室,开展了中西医共同参与的抢救业务。县医院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各临床科室,在西医科室建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医药服务,住院部内二病区设中医病床15张,占全院病床总数280张的5.4%;落实了西医科室中药消费量、中医科短期治疗人次及康复治疗量等考核指标,逐步建立了西医科室与中医科室的协作机制。中医院肿瘤专科系中国扶贫基金会“天使工程”资助项目,脑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和“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结石病专科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重点中医药专科”,现开设有内、外、骨伤、妇、儿、针灸等10个二级临床科室,急诊、脑病、心血管病、肝病、糖尿病等14个三级临床科室,创立了中风病、输液反应等病的全新系统诊疗体系。
二是全面落实中医药费用报销相关政策。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报销享受新农合优惠政策。2011年我县再次降低住院采取中医药治疗报销起付线和提高报销比例,从2013年1月1日起,参合农民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销起付线在原来降低20%的基础上再降低30%,参合农民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费用(除自费药品),省市医院报销比例再提高20%,县乡两级医院90%报销。
三是认真开展西学中活动,注重中医药师带徒传承教学。县级医疗机构狠抓了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和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号召、鼓励西医人员学习运用中医,县乡医疗机构每月对临床科室中医处方量、诊疗量进行考核。今年我县狠抓了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全县21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弟82名,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18名师傅带31名徒弟的任务。其中:全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赵斌从中医院及全 县基层医疗单位带徒22人,中医院9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27人,县医院6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18人,乡村医疗单位5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15人,建立并实施了中医药师承教育考核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院改革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快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断减轻患者负担。二是加快完善财政补偿政策,在投入机制上促进和保障改革的平稳运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深化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与协作,采取“上下联动、分区包片、以点带面”的办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四是进一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中医药医保倾斜政策,在推行现有单病种定额付费的基础上,推进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门诊统筹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五是加快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加大惠民、便民、利民措施推行力度,真正把医疗卫生事业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
成县卫生局 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