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非宣传资料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如何识别防范非法集资?
1.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2.要结合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
3.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投资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
4.要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第二篇:两非宣传资料
大仪镇打击“两非”宣传资料
一、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二、符合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条件,已领取生育服务证,拟实行中期以上(妊娠14周以上)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手术的,需经市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所在镇人民政府、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批准,并取得相应的证明。
已领取生育服务证,未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终止妊娠的,镇人民政府、社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在未确认事实前,暂不批准再生育的申请。
三、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14周以上的妇女不得终止妊娠,特殊情况除外。
四、终止妊娠的药品(不包括避孕药品),仅限于在获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终止妊娠的药品,必须在医生指导和监护下使用。
五、禁止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不得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得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资格的机构和个人。
六、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有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
七、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出具死亡证明,并定期向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新生婴儿父(母)应当持婴儿死亡证明在48小时内,向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
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以外地点死亡的,其父(母)应当在48小时内向镇人民政府、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镇政府、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予以核查。
八、欢迎广大群众向旗人口计生局举报私设B超机、用B超搞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引产和个体诊所非法实施引流产手术等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每例给予举报人500至2000元奖励,举报个体诊所、药店违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查证属实的每例奖励举报人500至2000元。
第三篇:打击两非宣传资料
打击“两非”宣传资料
一、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二、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条件,已领取生育服务证,拟实行中期以上(妊娠14周以上)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手术的,需经旗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所在镇人民政府、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批准,并取得相应的证明。已领取生育服务证,未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终止妊娠的,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在未确认事实前,暂不批准再生育的申请。
三、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14周以上的妇女不得终止妊娠,特殊情况除外。
四、终止妊娠的药品(不包括避孕药品),仅限于在获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终止妊娠的药品,必须在医生指导和监护下使用。
五、禁止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不得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得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资格的机构和个人。
六、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有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
七、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出具死亡证明,并定期向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新生婴儿父(母)应当持婴儿死亡证明在48小时内,向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
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以外地点死亡的,其父(母)应当在48小时内向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镇政府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予以核查。
八、欢迎广大群众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举报私设B超机、用B超搞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引产和个体诊所非法实施引流产手术等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每例给予举报人500至2000元奖励,举报个体诊所、药店违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查证属实的每例奖励举报人500至2000元,并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电话:0859-6610785 2
第四篇:防溺水宣传资料
2017年防溺水宣传资料
一、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二、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三、防溺水四个一
一是积极营造“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氛围;
二是召开全校师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大会,进行一次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活动;
三是要求各班进行一次以“关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
四是围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为主题,要求学生家长严格监管,看护孩子,把溺水防范教育抓紧抓实,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五篇:六防宣传资料
防 火 知 识
(一)1、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2、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3、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
4、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5、离开宿舍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6、利用电器或灶塘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
7、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8、对液化气钢瓶,严禁用开水加热、火烤及日晒。不准横放,不准倒残液和剧烈摇晃。
9、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10、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
1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 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 要披塑料雨衣.1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 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13、不要盲目 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1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15、不要携带火柴、打火机以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山林,不在野外烧火、烧荒、烧草场、烧田埂、烧稻草等,过失烧山毁林将追究法律责任。
家庭防盗知识
(二)1、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一时用不着的钱款应存入银行,存折、信用卡不要与身份证、工作证、户口簿放在一起。
2、股票、债券、金银手饰切忌在抽屉、柜橱等引人注意的地方存放。
3、电视机、录像机、照像机等高档商品应将明显标志及出厂号码等详细登记备查。
4、钥匙要随身携带,不要乱扔乱放,丢失钥匙要及时更换门锁。
5、学龄前儿童不能带钥匙,更不能将钥匙挂在脖子上。
6、离家前要将门窗关好,上好保险锁。
7、交朋友要慎重,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不可随便将生人带到家中。
8、雇佣保姆要找较可靠的人,要查验其身份证,并到派出所审报暂住户口。
9、天黑后应将窗帘拉上,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如发现有可疑人物在屋外徘徊,直接向“110”报警。
10、对有条件的家庭加装智能电子警报系统,有警情时及时报警,通知相关人员或公安机关。家庭安全防范哪些问题不可忽视
1、有天井的楼房,卫生间和厨房窗户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登堂入室的通道,应安装内置式防护栏,加以防范;
2、钥匙不应摆在明显处,防止外人乘机印模仿制;
3、存折应设密码,不可与户口簿、身份证放在一起;
4、较长时间外出时应与邻居打好招呼,请求关照;
5、举家旅行应安装本地报警的自动报警装置;有接警中心联网的,应在接警中心备案,请求24小时全天候设防。
防 诈 骗 常 识
(三)几种常见的诈骗种类和作案手法
1.丢“包”诈骗。该类诈骗中,施骗人员故意遗失一包物品在受害人附近后离开,其同伙则装过路人“协助”受骗人捡拾物品,将受骗人带至避静无人处平分。称其愿意“吃亏”,让受骗人拿出身上所有钱物,将该包拿走。或让丢包者返回找到受骗人,并以所丢物品不符为由,要求受骗人拿出财物赔偿损失,乘机实施抢夺、抢劫等犯罪活动。
2.利用封建迷信手段实施诈骗。以算命、代人驱鬼、消灾等名义诈骗。该类诈骗一般先由一人向受害人打听“某神医”在什么地方住,其同伙适时出现自称知道“神医”在哪里,愿意引见并鼓动受害人一同前往,在找“神医”的路上以拉家常的方式套取受害人的基本情况,再想方设法告诉冒充“神医”的同伙,见面后“神医”利用套取的情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鼓吹受害人家庭有血光之灾,家人有病痛等,让受害人拿出大量现金来做法事,后用调包手法,以废纸、冥币等物将现金换走。
3.利用作废外币,或低值高额外币(如秘鲁币)冒充美元、英磅实施诈骗。该类诈骗多选择银行停止营业时间,在银行或高档酒店附近实施。其多称急需人民币现金,愿意低价兑换或抵押外币。其同伙则以过路人身份经过,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鉴别真伪,介绍外币当前行情,唆使受害人购买。
4.“宝物”诈骗。如以鱼甘油冒充珍珠,以玻璃或塑料珠冒充夜明珠,以山楂丸冒充猴舍利,以镀铜金属块冒充金条、元宝。以藏宝图、巨额遗产继承为饵,“寻求合作伙伴”骗取钱财。
5.换零钱诈骗。犯罪分子以零钱换大钱或持以假钞方法为由,趁人不备,采取调包方式,进行诈骗。
6.假借手机诈骗。犯罪分子以做生意谈业务为由,借故使用受害人手机,乘人不备,将手机骗走。
7.冒充国家工人员、和尚、学生、残疾人等特殊身份人员行骗。如假冒记者收取赞助费、宣传报道费,假冒和尚、尼姑化缘,冒充警察、律师帮助在劳人员减刑收取“活动”费,冒充医院工作人员,称其在外亲属遭遇意外、生病需缴纳医疗住院费等手段骗取财物。8.以出售药品、保健品为名进行诈骗。将普通中、西成药,改换包装冒充特效药品或长寿保健品等高价出售。该类诈骗一般都持有伪造的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疗效证明、广告批准文号等。日常生活中预防诈骗,牢记五个原则:
1.不要轻易和陌生人搭话,不要相信神丹妙药,无价之宝、幸运得奖之类的骗人谎言。
2.看病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相信街头“神医”。
3.对大额货款使用验钞机,对无法识别的外币,不要轻易兑换。4.对主动推销“高科技产品”和所谓“宝物”、特效药的,不要贪图便宜轻信他人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5.坚定一个信念,天上不会掉馅饼。
防 灾 减 灾 知 识
(四)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根据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应急物质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要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向相关部门报告,在条件的允许下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6、抗: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召唤群众,组织大家和个人抗救。
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组织大家避灾。
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以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必备药品,以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保护以外,还要充分运用社会防灾保险。
防范抵御邪教知识
(五)一、什么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步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简单指以下几方面:
——宣传“祷告能治病”“种庄稼没用”“一切靠‘神’的恩赐,信‘神’就能过好日子”,“信了神就能消灾避难”,等等,导致我们的群众上当受骗的是邪教。
——让你荒了田、抛了家、弃了学去相信“神”的是邪教;
——宣扬“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只有加入他们的组织才能得救的是邪教;
——鼓吹入了“教”能治病、能消灾避难的是邪教;
——欺骗、逼妇女受教主凌辱的是邪教;
——说传统宗教过时了、要信新“神”的是邪教; ——非法聚会时鬼鬼祟祟、乱喊乱叫、乱唱乱跳的是邪教;
——让你用骗人的手段诱使他人加入的是邪教;
——加入后不让退出的是邪教;
——把社会、政府、普通老百姓当成“魔”的是邪教;
——以“神”的名义煽动成员对抗政府的是邪教。
二、邪教的特征
主要有六个基本特征:
1、打着宗教、科学或气功的幌子
2、神化邪教头子,实施精神控制
3、建立秘密组织,实施心理操纵
4、盘剥信徒钱财,非法牟取暴利
5、反对政府,仇视社会
6、宣扬“末日来临”,制造思想混乱
三、邪教是怎样骗人的?
1、打着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骗人。
2、治病、免灾诱惑人。
3、看相算命、装神弄鬼、玩符谶(读“趁”音,迷信的预言、预兆)等各种把戏吓唬人。
4、近乎拉拢人。
5、恩小惠收买人。
6、用暴力手段胁迫人。
四、邪教的本质: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
防毒知识
(六)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355条)。
四、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1、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2、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3、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夏季穿着长袖衬衣;
8、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
9、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六、导致吸毒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
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7、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
七、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义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身份。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当作犯罪分子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八、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