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德行教育 让学生学会做人
中华德行教育 让学生学会做人
船营区第四小学 张静如
案例一 吃 得 最 香 的 一 餐 饭
我校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已久,教师和孩子们也都因此有点低的收获,如今,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一点一滴地走进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曾经翻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名字叫《半个弃饼啃动人心》,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位老师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扔了半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饼,他将饼拾起来,问是谁扔的,没人承认,他说:“你们没挨过饿,不知道粮食的可贵,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说着就要将饼子放进口中,这一举动最终感染了全班同学,丢饼子的同学和老师一人一半把饼吃了。
刚看到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把这个故事当作笑谈。当时我说,要是我把学生扔掉的半块面包捡起来吃了,第二天家长就会反映,这个老师精神有问题吧?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也许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浪费,所以才觉得丢半块面包没什么,才觉得这位老师的举动不合时宜吧。反思我们的行为,浪费的情况真是太多了!我们班每天中午都要倒掉将近半锅的饭菜,我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是在我校,每个班吃完饭后都要挪边上一个锅用来装剩饭,这似乎已成为不约而同的习惯,我也一样,天天都在倒剩饭,有时满满的一盆菜只因不太可口,饭后就倒掉了。既然班班如此,人人如此,也不觉得不对。另外,现在的条件很好,谁家都不少那几口饭菜,我还真舍不得逼着孩子把不爱吃的饭菜硬噎下去。
可是读过《弟子规》,我深深认识到,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教育学生不浪费粮食,不是逼孩子吃难吃的饭菜,而是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让他们感恩给予我们食物的人。吃下这一口饭,我们要感恩做饭人的辛勤劳动;感恩种庄稼人付出的汗水;感恩我们的父母辛苦挣钱把好条件提供给我们!这样做更能养成学生“对饮食,勿拣择”的好习惯。现在的人对饭菜挑挑拣拣太严重了,如果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孩子们不是终身受益吗?想到此,我觉得提倡节约,刻不容缓。那么,我该如何入手呢?总不能像故事里的老师那样捡起半块面包吧?那样做,过于激进,别人接受不了,于是我想起了让我深受感染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校长亲身经历的。在庐江文化中心学习的时候,由于学习是免费的,吃住全由中心负责,而且所有费用都是好心人捐赠,所以学员们都是吃多少,盛多少,虽没有规定,但我们都自觉做到不剩饭。但是,有一天,校长多夹了几条萝卜,回来一尝才知道,这萝卜条又酸又咸,这是当地的一种咸菜,当地人很爱吃,但我们饮食习惯不同,首先觉得它不好吃,再就是它太咸了,实在吃不下!眼看着,碗里其他的饭菜都没了,就剩下这咸咸的萝卜,怎么办呢?悄悄地把它放在碗底,用另一支碗摞上去,谁也看不着,没问题吧,以后再也不剩了还不行吗?想着想着,校长就把两个碗摞到了一起,咸菜藏在了下面。可是这一举动被旁边的一位学员看到了,他问:“吃不了了?”校长皱眉,实在吃不下!“来,我帮你吃掉它!”当时的萝卜条已经被压在下面,不仅难吃,还变脏了,校长就满脸愧意,心里反复想着:以后再也不剩!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也是在那里学习的第四天,我已经深知不该剩饭,可是那天盛饭的时候,一不小心,我的手一抖,再加上用不好夹馒头的夹子,一个馒头掉在了地上,我瞅着那块馒头就呆了。怎么办?捡起它?掉在地上,脏了,吃它不卫生啊!扔掉?一粒饭都舍不得浪费,我扔整整一个馒头?正犹豫的当,我身后文化中心的老师已经微笑着捡起来,放到了碗中,并且笑盈盈地给我夹块新的,说:“没事,去去皮,里面一点不脏。”我愣在那,一时反应不过来,待老师走了,我只觉得心里酸酸的,暗自后悔,我怎么不夹住那块馒头啊!整顿饭我都只想着和校长一样的话:以后再也不了!
这两件事既然让我深受感染,对我的学生是否有效呢?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兴奋地对同学们说:“这学期老师有个伟大的畅想,那就是——拒绝浪费!就说咱们的中午饭吧,你们知道这每一顿饭有多么来之不易吗?„„”接着,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分析出了午饭存在的问题:挑挑拣拣,剩饭太多。之后,我深情地讲了前面的故事,接着问他们:“你们说,那块馒头被那个老师捡起的时候,我是什么心情?”有一名同学说:“老师心里肯定很难受,自己的过错却要别人承担!”“说得好!那我们以后就不犯错,不让别人承担我们的过错,我们怎么做才能不犯错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最后的结果是:
1、不挑食,盛什么,吃什么。
2、吃多少,盛多少。
3、盛饭时一定小心,别弄洒了。接着我问:“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同学们信心十足,异口同声:“从今天开始!”
于是新学期的第一顿饭,我们班就开始了“拒绝浪费,从我做起”的行动。当天中午,同学们打饭秩序井然,一个接一个,都小心翼翼,生怕弄掉一粒,吃饭时也特别安静,好像都在想着每一粒粮食的珍贵,最后真的是没有一个人剩饭!这一顿我吃得很香,饭菜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看着空空的饭锅,我笑了,转过头对孩子们说:“这顿饭,老师吃得最香!”同学们纷纷拿过饭盒说:“看,我吃得多干净!”我感觉到孩子们的内心有了战胜自己的骄傲,更觉得杜绝浪费这一念头正一点点走进他们的心里。第二天早上,又有几个同学对我说,“老师,我昨天回家也没剩饭,妈妈都夸我了。”
当孩子们进步的时候,老师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自己从心里往外地高兴。从那一天起,我们班挂起了“无人倒剩饭”的计时牌,时至今日,已经是“35天无人倒剩饭”了,虽然只有35天,但我会坚持做下去,让这个计时牌陪孩子们走过童年,直到让拒绝剩饭形成一种习惯,影响他们的一生。
案例二
改还是不改?
为了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我们班挂了一块“无剩饭计时牌”,同学们热情都很高,每天专人负责检查饭锅,专人记录天数,看着计时牌上的天数一天天地增加,同学们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每天记录的时候,计时负责人都要向我扬起笑脸:“老师,今天又没人剩饭!”
今天是计时开始后的第八天了。午饭很香,是排骨炖土豆、玉米,这是我校的特色菜,这三样东西经过食堂的大锅一炖,肉汤夹着玉米的香味,别提多好吃了。孩子们遇到好吃的,都狼吞虎咽地吃着。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半开玩笑地说:“孩子们,可别把骨头也吃下去,咱们提倡不剩饭,骨头还是留下来吧。”同学们呵呵地笑了一阵,接着陆续地倒餐具里的骨头。计时员连记了七天了,今天他瞄了一眼饭锅里的骨头,很自然地就把计时牌上的“七”改成了“八”。就在这时,一向老实厚道的小C端着餐具磨磨蹭蹭地走了过来。我看出她有什么话不敢说,立刻问:“怎么了?吃不了了?”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之后羞愧地低下了头。“是不是盛多了?”“嗯!好吃就想多吃点,可是我实在吃不下了。” 说着,头埋得更深了。“没关系,以后可要记住啊!倒掉吧。”小C一步一挪来倒剩饭锅前,倒掉了剩饭。
我怕同学们因为她影响了全班,群起而攻,所以悄悄地把计时牌改成了“七天”。不料,刚改完,就被一个同学发现了,“老师,都八天了!今天没人剩。”没办法,我只好老实交代:“小C剩了一小口。”同学们真的开始抱怨,“真是的,我把菜汤都喝了,她却剩!”“老师偏心眼,小C倒饭该批评!”“老师,那点不算,就一点点,不到一口呢,不算不算!”“小C,你怎么能影响全班呢?”„„最后,同学们认定,就那么一口饭不该算!他们嘟着小嘴,吵得面红耳赤,似乎就等着我大笔一挥,改过来!
改还是不改?我也犹豫了,全班41人吃饭,剩那么一口,而且孩子们已经坚持了七天,很不容易了,这些家里的皇帝,以前可是剩惯了的。更何况,在食堂,也许一个人就比我们班这些天剩得多,改回来吗?我拍拍手,示意同学们静下来。接着说:“孩子们,我们这个计时牌,没人和我们比,我们是在和我们的心比赛,赛什么?谁能说?”有说赛好习惯的,有说赛坚持的,有说赛集体荣誉感的„„接着我问:“改与不改哪个是好习惯?”孩子们开始议论,说着说着,竟然渐渐地没声了。过了一会儿,我瞅着他们笑了,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师,我明白了,不能改,那样做不诚实!”“我也知道,那样做,我们自己知道那是假的!”„„接着,我们一起笑得很灿烂!“那小C呢?我们该批评她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找找小C这件事哪里做得对?”“老师,我觉得小C很诚实,她要是偷偷把剩饭藏起来,谁也不知道。”“我们该原谅她,你忘了老师的故事里说的,老师还掉块馒头呢,有错改了就行呗!”我伺机引导:“同学们,《弟子规》中说‘过能改,归于无’,就是说只要能改正过错,就应该得到原谅,我们一起原谅她好吗?”教室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孩子们小鸟一样地拉着小C出去玩了。
所有的事情,人们都希望是顺利的,我也是,当看到小C剩下的饭菜时,我也皱眉,可是看到现在的结果,我又觉得这小插曲发生得好,这让我和我的孩子们又有了一次收获,正应了那句话——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
第二篇:让学生学会做人
让学生学会做人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曾国藩也曾说:“盖人不读书则已,亦自名为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由此可见,教育不仅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积,也不是各种证书的获得,让学生懂得做人是教育的本质。这便是教育的基本常识。尽管常识很清楚,但教育却走向了极端,宋真宗赵恒认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在赵恒眼里,读书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这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然而,尽管我们嘴巴上说赵恒之言太功利,但内心与行为却从未离开赵恒的读书之纲。事实上,孩子的校园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各种证书,但教育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人生也并不只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之类。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的翅膀上一旦系上了黄金,它就飞不远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远比作业试题、分数成绩重要得多,这是常识。
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公共秩序才能使社会得以正常运转。日本大地震中那秩序井然的场面常让我们震撼,日本人对于公共秩序的遵守也让我们国人自叹不如。去美国一些学校考察学习,你会发现美国并没有什么德育处或者政教处,但美国人的秩序井然,走进他们的校园,你会发现规则无处不在,而且明确具体,违反规则,要担当责任,或贴在教室里、或贴在活动区,规则无处不在而带红袖章的老师一个也没有,这和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中国的学校是带红袖章的老师无处不在,而规则没有,长此以往在学生的眼里只有老师,没有规则。因此你会看到美国一些公众场合用绳子隔离开来,没有一个人从中穿越,而中国人却会从绳子上跨过去,或者干脆把绳子弄断。
公共秩序意识的建立要从校园抓起,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能为个人、社会带来哪些方便。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公共秩序的意识,我们学校成立了自主活动区,在这个区里有:投篮机、有电脑动画、有电子阅览区、有电子乒乓球、有旱冰壶、有桌球、有开放式阅览区、有体育器材开放区、有棋类活动区。学校在每一个区域都张贴了游戏规则与要求,在自主开放区开放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乱排队、插队、争抢的事件偶有发生,但正是在学生的自我教育、同伴的提醒、老师的教育下养成了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回答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不让学生眼中只有老师的现场督促,而是要让学生胸中有规则”,在体验各种规则中养成习惯。我校现在的自主活动区秩序有条不紊,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明白了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人文明的基本素质,遵守公共秩序能为别人也能为自己带来方便,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学生能在食堂里做到排队、安静就餐,在社区的公交车站点排队上车,遵守公共秩序意识已经深入学生骨髓。
第三篇: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以为,百年来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弊端,其中一个弊端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唯一的“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模式,钳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专制色彩的、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
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伪圣化”产生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情结。推动它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两股思潮,“文以载‘道’”思潮和“文‘道’合一”思潮(“道”之所以加引号,是因所谓“道”不过是狭隘的、急功近利的、甚至带有极左色彩的政治思想)。它是极左政治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遗留物,又与封建传统的教化教育接上了渊源。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育中较严重地存在着。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人语言、个性语言、多元解读
譬如,我们总喜欢面命耳提地引导十几岁的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我们总爱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生活同情”,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崇高、有意义这些人文价值并不错,理应倡导;但关键问题是,怎样理解、如何把握“有意义”、“崇高”?那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是否只有如此唯一的解读?必须强制性地如此解读?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一位高中生说,“最令人气愤的就是作文课了……所谓练习议论文是怎么个练法呢?第1段必须在四行以内,并且提出论点;第2、3段都必须先设立分论点,然后行文;第4段总结全文,提出口号,也必须在四行以内。纯粹一个‘四股文’!且慢,论点还有要求,必须是靠近理想、奉献、爱国等重大主题。有一次老师要求评述《祥林嫂》一文,我评论的是她的几个希望的首先产生与幻灭,自以为文采等都还可以,没想到被判为零分,并被勒令重写。原因是评述本文最佳角度是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付刚《学生:作文如八股》,《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25日)
学生不能说出自己真实体验过话,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经历的内心感受,不能说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有个性的话。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面命耳提,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熏染,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说人们想听的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上不敢跟学生说自己的真心话、心里话,不敢抒展自己的胸臆与怀抱,只能把真实的个性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考试、迎合流行的公共话语,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长年累月,是否太过压抑、太过沉重?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项链》题旨是否只能唯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像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解读的:“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解”,《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譬如对《雷雨》除了前述的解读外,能否解读为一一通过描写人的生命欲望和追求、以及为实现欲望和追求的挣扎,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历史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等等。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
师生的表达,都大体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必想解放军。我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被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想一想,通过这上千堂语文课的“循循善诱”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语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相合的。譬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与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中国、旧社会,光明、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新社会等等。在说话、写作中,只有如此这般相联,方才合格,主题才积极,才是有意义。否则,语文老师那里就通不过。比方,你不能写一个教师的懒惰、不敬业;不能写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文明与友爱,也不能写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丝愚昧与丑恶;甚至不能写见了落叶之后所引发的一些愁思,不能写你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你总是被面命耳提地告知,必须升华,必须昂扬,必须写正面,写光明,写本质,写积极的一面;必须写精神追求,不能写物质追求,不能写消极,不能写阴暗面,等等。当学生时,是老师面命耳提告诫你;走上社会后,提笔写作或张口说话
时,是你自己下意识地告诫自己——这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漫慢地,学生们写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再也不敢写自己的真实所见、真实所想。本来我们的孩子们是能够写出个性来的,我们的孩子们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维的。总之有自己的个性语言的。可是,日久天长,被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们给磨灭了,给扼杀了。我们的孩子们被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孩子们的个性就是如此泯灭的!
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我们会有一个惊人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语词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出很有个性的文章。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孩子,有着千万张不同的脸孔,却有着大体一样精神套路、言语方式,有着大体一样的大脑!中央党校的一位34岁的大学教授,李书磊博士,他前几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上英语课,美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大家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我们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写的。”她用手指点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为什么远行》108页,李书磊著,珠海出版社出版)
我们的学生们,从进入小学的那天起,就是这样写母亲的,必须按照统一程式,用一个模子、一个规格,甚至一样的语汇来写。李书磊先生痛愤他说“现在我是一个‘吃写作饭’的人,而我写作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作文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说那些辞调没有意义,但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它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思,……说得再严重点,它对作者和读者的灵性都是一种扼杀。我总回想起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写作文都必须按一种固定格式、用一套固定的语言来写,最后还必须归结到一个固定的主题上去。比如写松树吧,就必须写松树坚贞的品格,写草地就非得写小草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奉献不可。要是写松树不像红枫和银杏那样好看因而自己不喜欢松树行不行?不行,老师会给不及格。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现在已经淡忘了,但我想那时候肯定有过抗拒,肯定有过挣扎,然而学生再较劲也强不过老师的教鞭。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作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写作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创造,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惊异,他的感受多么与众不同。实际上越是与众不同才越有价值,人生因为众各不相同的感受而显得意味深长、社会因为人们不同的个性和色调而显得丰富多采。”(出处同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毫不客气他说,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不但没有成为语文学习的导航人,反而成了扼杀“天才”的刀手!成了扼杀学生独立自我精神的执剑者!成了独立思维、独立言语者的封喉人!深入他说,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过错,语文教师其实也是社会培养的结果。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思想,在不少语文教师的理解中变异了、曲解了、“伪圣化”了。在语文教育的大量的实践中,不少教师把这些思想,同学生自我个性的多姿多彩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精神的自由舒展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童稚纯真的率性情趣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生活的丰富多元对立起来,同学生的基本的物质愿望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言语对立起来,集体与个人对立,爱国与爱家、爱亲人对立,主义情、阶级情与个人情、亲情对立,大情与小情对立等等。总之,同真实人的基本生活愿望相对立,与跃动发展的人的现实生活相脱节,与真实人的精神自由、个性自由相背离。也就是说,不少教师对“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的理解,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理解,已经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在几十年极左话语的潜移默化中,打上了极左化、“伪圣化”的印痕。“伪圣化”,已经成了几十年几代语文教师的耿耿情结。
不久前,我曾听过一堂课。一位教师讲《背影》。讲得生动,读得也感人。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善诱之下,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之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我也被打动了。没想到,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课堂陷入了一片沉思。我也被教师的提问吸引住了。我想,刚才教师上课有方,牵引着思维,诱导着情感,把课引向深入,导向高潮,最后这一问一定大有深意,定会有精彩的高潮到来。学生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情,就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学了《背影》。教师说不是。有学生又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否定。学生开始猜,有的说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爱情。教师说统统都不是。我也思考半天,不知其然。我想教师一定有精妙、深刻、生动的答案。最后教师以深沉的语调、郑重其事他说:“同学们,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爱情。而是阶级情、民族情。本篇朱自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父子情,就带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四十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情、阶级情。我们要善于把渺小的感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教师一脸的俨然、肃然,学生却一脸的茫然、木然。评课时,所有评课和听课老师,都对授课人结课的这一段话,表示由衷的赞赏。说这是思想的提高,感情的升华,对学生们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说这是整堂课的“眼”,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我却大不以为然,我想,30年代《背影》中对父亲满怀深情的朱先生,与40年代对民族满怀忠心的朱先生难道不是人格的完美统一吗?过后我私下问这位教师,你说的是由衷的话吗?你真的认为人世问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吗?或者你真的认为父子、母子等人伦感情,跟所谓的阶级情、民族情是对立的吗?这位老师十分坦率,说:“何必那么当真,语文课上有几多真心话!但必须那样讲,否则就过不了关,课就被认为不深刻、没有高度。另外我还怕,学生考试遇到此类问题难以应对,怕学生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一种氛围,制约着你必须按照一种“唯一”的东西、“伪圣”的东西那样阐释、那样讲话。
我从教十几年,深知这决非个别现象。写作中,学生稍有率性的言语,稍有个性的表达,就可能被一些教师轻率地判为“不积极”“不健康”“无意义”“不深刻”“偏激”。我当然认为,“积极”、“进步”、“健康”、“深刻”、“有意义”等诸多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应是每个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的人生价值规范,是每个人都应有的最理想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的至高目标。但,我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准确、科学、完整地理解和界定这些价值范畴。
一、切不可用带极左色彩的“伪圣化”的眼光去使用这些范畴,不能笼统和轻易地滥用这些概念,不要动辄指斥孩子们不积极、不进步、无意义等;
二、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的写作与说话,应以生活化、平民化、率性为主,以朴实和真切为高,以十几岁孩子所能有的精神体验为基本限度,切不可拔高,尤其不可用神圣、崇高甚至伪神圣、伪崇高,去取代孩子们生活化、平民化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表达和精神体验。那样的话,严重说来,就是一种精神专制、精神禁锢!神圣、崇高、庄严、进步、深刻、有意义,跟生活化、平民化,跟率性、天真、朴实、浅白,个人与集体,自我与集团,个性与共性,自由与纪律,家人情与天下情,等等,它们一点也不矛盾。相当多的时候,它们是极为和谐地统一于一体的。相当多的时候,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如果不懂得前者,那么就可能并不理解后者。我坚定地认为,相当多的时候,孩子们率性地写生活、朴实地写自我、不假掩饰地描摹与诉说,本身就是神圣、就是崇高、就是庄严!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
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的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国某年的高考题),“我的财富”(上海某年高考题)。实事求是地说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尽量有这两个作文题目倡导的“心忧天下”和“追求精神富有”崇高抱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同时又觉得这两个作文题目出给我们的中学生来做,并不尽然合适。这两个题目,在我们大的话语氛围中,都内在地隐含着强大的制约性。如第一题,隐含着“忧在天下先乐在天下后”的思想,所有考生必须顺着这个正面题意从“强力”阐发。对有的学生来说,这种“强力”阐发,可能就勉为其难,可能就意味着强拉硬扯、牵强附会,甚至说空话、假话,因为他们有的并无发自内心的真实精神体验。学生们难有精神自由,难以阐发一点个人见地,如此“文”与“人”的脱离,后果可想而知。第二题,内在地隐含着这样的意义——必须写“我的精神财富”,绝不能写“我的物质财富”。这也等于逼迫我们的学生不说也得强说。无切实的精神体验,不得已也得大论特论一通。可以想象,在“强力”制约下,学生勉为其难写出的文章,有多少是发自十几岁孩子的内心的真话?可是,回头看看过去几十年,我们的语文教育中,这样的大题目、大概念总是太多,这样的强力话语、强力倡导、强力制约总是太多。
孩子本是“别一类人”,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大人们的思想“同化”。孩子们的独特性,相当程度上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上。“天空中那美丽的动静”(学龄前儿童所写),“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毛泽东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低年级儿童所写),“圆珠笔在纸上蹭痒痒”(学龄前儿童所写),这样的诗一样的美妙句子,都出于孩子之口之手。可孩子们上了学、学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后,却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了。因为这样的句子,在有的语文教师那里通不过。
一位学生家长说到自己上小学的女儿:“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中国青年报》98年1月6日)我们的孩子就由这“别一类人”,渐渐“进化”(“退化”)?成了跟我们大人同一类的被禁锢和自我禁锢的人。因而,“伪圣化”的中国语文教育(包括社会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培养出的孩子,有两种极为奇特扭曲的现象:
1、“少”与“多”的反差。语文课上,无话可说,课后的话却滔滔不绝;作文课上冥思苦索,搜肠刮肚,而在日记、在给朋友和家人的信中,却下笔百语千言。
2、“真”与“假“的反差,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公共场合表达的言谈与文字,并非真情实感的话,是根据场合所说的应景话。而在日常言谈、书信、日记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发与剖白。因而,我们的一些学生似乎从小就已形成了一种“两面人格”,自小就学会了用两套语言两种精神状态去应对社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讲什么话。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多少年来以“伪圣化”话语压制个人语言的恶果,是以专制色彩的话语压抑个性精神的恶果,是缺失真正人文精神的恶果!
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放松身心,不能抒发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面对涵义深广、语义丰澹的课文,教师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参鹦鹉学舌,不能或不敢表达自己的一己之见。一个原因,可能是怕考试时不符合全国一统的标准答案,而深层原因,却是怕触犯某种无形的东西。在“伪圣化”专制话语氛围训导下成长起来的不少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也是十几年几十年这样的语文课抟塑出来、培养出来的),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独到的一己之见。或者说,对“按既定话语来说话、按既定套路来思维”,早已习以为常,早已积淀成一种“潜意识”!不少语文教师已经没有了属于自我的独立精神!这是十分可叹的!我们的学生,头上始终悬着一个“紧锢咒”,听说读写的时候,时刻紧张地猜测着受众喜欢什么话、怎样的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高分,弹精竭虑、绞尽脑汁,做着姿态把作文的主题往理想、爱国、崇高、积极方面升华、拔高,唯独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敢放松下来,说想说的话、心里的话。总之,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精神!这是十分压抑人性、悖逆人性的,是束缚个性的、束缚精神自由的。在我看来,这甚至是十分残酷和残忍的!这就是用单
一、专制的思想话语,压抑学生和教师的丰富多采的个人精神、个人言语,用“伪圣化”的假崇高,反对平民化、生活化的朴实与真纯,也就是说,这是悖逆真正的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说,“伪圣化”,就是脱离人的真实生活、脱离人丰富多样的精神体验、脱离人的生命本身,以专制的公共意识取代人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精神,一句话,就是脱离真实的、现实的人,脱离丰富多采个性的人!把全体师生都统统“纳入”一个统一的专制话语套于之中,让大家通用一套“公共精神”生活,通用一套话语来思维和表达。
我是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提出“人文精神”这个概念的。(见《语文学习》1993年第1期拙作《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真实精神、个性精神、自由精神!“伪圣化”的反面就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为什么会产生“伪圣化”?“伪圣化”的根源在哪里?
因为,几十年来,民主意识的教育、个性思想的教育、自由精神的熏陶、人道主义的倡导,不只在语文教育中,在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在我们整个社会宣传系统中,都是严重缺乏的!翻遍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教材、直至政治教材,能否找到一个真正宣扬民主意识、个性思想、自由精神、人道主义的章节、段落?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这些东西贴上资产阶级、落后集团的标签。似乎无产阶级、先进阶级只讲集中、只讲共性、只讲纪律、只讲阶级性,资产阶级、落后阶级才讲民主、讲个性、讲自由、讲人性。而且认为,只有讲集中、讲共性、讲纪律、讲阶级性,才先进、才积极、才进步!所有这些意识,都在师生日常的言谈、写作中充分表达出来。可以说,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尤其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思想界、文化界乃至各行各界,思想解放的潮流已然延展到纵深地带,然而,教育界,尤其基础教育界的思想解放还远未深入,至少比其他界别落后十年!我们的教材编写、教学意识、教育模式、教育思想,还深受禁锢和自我禁锢!表现在,压抑师生的个性、束缚自由精神和创新意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封闭,教育观念滞后于世界当代教育潮流。可以说,整个教育界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教育界、在社会上颇为流行,但对于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颇不相同的解释:有的人将“素质”理解为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有的人则将素质解释为后天获得的某种品质或才能;有的人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没有考试的教育,有的人则将之理解为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教育。①
社会上不少人士,特别是家长,对于这一并不十分准确、科学的提法,各取所需,一般而言,对于科学知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比较重视,而对于其他方面则容易忽视。下面结合在自己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心和学会创造。而教学生学会做人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也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格或心理素质。而“德育实力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②
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③有作为的教育家大都十分重视德育,将之视为国家民族强盛的关键。严复的“三民说”,粱启超的“新民说”,孪大钊的“民彝”思想,大都属于此类。④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对学生提出了“每天四问”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⑤
二、爱国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和责任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起码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天的青少年,如果只能津津乐道于耐克、皮尔·卡丹,而不知道四大发明,那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和悲哀,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罪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既知道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每个人、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而应当付诸和外化于实际的行动中。惟有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催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才能拥有挺立脊粱的民族豪气,肩负起民族未来的重任,以及为祖国效力的恒远力量。
三、拥有公民意识是做人的基本水准
做一个好公民,首先是遵纪守法,通过学习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另外要有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整个社会就很难有凝聚力,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会遇到严重障碍;还要忠于职守。然而,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如人意的现象,如污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恶拳相向、冷眼相对、毁坏公物、不讲秩序、低级趣味等。这些都说明公民意识水平的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两种体制的转换的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都是重要原因。
四、同情和宽容是构成做人的高尚内容
古人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同情和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人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和打击,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身处一定的困境,若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关怀、支持与鼓励,或许能够获取战胜困境。重获生活信心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然而,今天不少家庭教育中的“溺爱”行为,催化和培养了不少骄扬跋扈、自以为是、自私、偏狭、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小太阳”。自私将导致缺乏同情心,没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偏狭必然产生宽容心的欠缺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淡薄。本来手拉手活动是一项培养都市青少年爱心的有益活动,也是教会青少年学会做人的一项实际行动。但是,在一些手拉手活动中,我们辛酸而又困惑地看到:一只稚嫩的带着些许势利、自私乃至俯视姿态的手,极不情愿地拉着另一只纯真、质朴、温良以及渴望与希求的小手,其情景是那样的勉强、别扭,那样的不自然、不和谐。在1998年给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活动中,有些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很好,可他们宁愿花钱去买高档零食,也不愿为灾区出一份力。
五、挫折是学会做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谁都希望一生平安,顺利成功,然而,挫折却常常伴随着人生。挫折注定与人的成长相伴随,更重要的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算是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走向成熟,因此,耐挫折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心理品质。挫折从来是人生走向成熟、成就事业的催化剂,是磨砺意志和毅力的砂轮。超越一次挫折,你便获得了一份自强不息的精神元素,人格也由此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许多青少年由于受家庭等方面的遮蔽,少有挫折训练,一旦面临挫折,往往手足无措,经不住挫折的压力,有时简直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整个儿童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综合的影响是否科学有效,是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简单论述。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的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学校必须把坚持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他说:“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⑥就是说,学校必须将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单纯追求知识,就像脱缰的野马,会越来越远地偏离方向,直至迷失方向。
中小学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是爱国意识,学校要把以“五爱”教育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长期抓下去;二是公民意识,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品质;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包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
然而,透过今天青少年做人的状况,我们却无法乐观。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像附着于“太阳”身上的“黑斑”,正在侵蚀、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些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第二条明确指出:“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⑦
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类似于夏斐、刘玲、陶鑫、周源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走极端的结果。所以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请勿用“金钱”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也抵不过真情的价值,也买不到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健全的人格。
三、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社会及各种传媒应起到正确的引导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社会机构的行为,是营造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氛围的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教育机构的影响,社会教育机构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教育机构为学校教育营造有益的氛围,是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遗憾的是,在金钱风刮起滚滚风沙的今天,有些机构为了单纯的盈利,不惜牺牲青少年的利益,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少不可忽视的精神污染。这些污染严重地抵御和消解学校教育的积极力量。
随着电视机、计算机、录像机进入家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已变成现实。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一些影片、录像带、光盘是直接的教唆犯,中小学生是不良影视、不良文化的直接受害者,在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下,早恋、好逸恶劳、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搜身、骚扰、殴打、抢劫等不良行为在一些地方蔓延。
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育法》第五章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学会做人,是万事的前提和根本。教会青少年做人,应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牢牢把握做人的最基本的内涵和要求,将做人的道理和行为习惯,渗透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中,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最坚实的基础。
①参见柳斌:《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序》,第5页。
②转引自吴祥帧等编著:《中国教育家论德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载《中小学德育工作文规章览》,第108页
④详见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⑤《陶行知教育论著选》,第577页。
⑥于钦波编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第292页。
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第108页。
主要参考书目
1.陈艾妮主编:《家教有道》,昆仑出版社,1992.钟志贤、范才生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朱开轩:《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1997年第10期
6.钟志贤:《教会孩子做人》,《江西教育》1995年第12期
7.柳斌:《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1996年第9期
8.于钦波编著:《中国德育思想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9.赵瑞祥编著:《学校德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0.吴祥帧等编著:《中国教育家论德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11.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好范文整理)
第四篇: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红旗区小店镇初级中学 郭培华
内容摘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关键字:教育 学生
做人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见有学生课堂上肆无忌惮的辱骂老师,放学路上打骂、威胁同学,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管教严厉而把父母杀害,有些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要跳楼、割脉等等,这一桩桩匪夷所思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可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的很精彩,而学生成绩依然很差的原因。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效果,因为学习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勤奋,再好的方法,你不花费时间,等于没学。所以,育人就成为学生学好知识关键的一步。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把“教人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以塑造真人为培养目标。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教育学生做人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教会学生百“德孝”为先
现在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不良风气。“体谅父母”、“孝顺父母”等传统的美德却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这些不良风气,正在毒害着学生的灵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我班曾有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自幼跟随母亲生活,因为没有父亲,母亲对他十分宠爱,养成了他任性,急躁的性格。一天中午,他母亲来校找我(当时我是班主任)反映他迷恋游戏机,荒废学业等情况。我还没来得及找他谈话,晚上回家,他就和母亲大吵了一场,还离家不归。当我从电话中得知这一情况时,十分生气,但冷静下来一分析,觉得批评、发火无济于事,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如何以此为契机,来教育和启发他及全班学生应是我必须抓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我首先详细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找他谈心,一开始他振振有词说了许多理由,如母亲唠叨,母亲不给我自由,母亲最近做事丢三拉四等等。总之,给人的感觉,他和母亲发生冲突,主要原因在母亲。我耐心听他说完所有的理由后,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我的看法:
一、母亲唠叨,母亲不给你自由,出发点是什么?无非是为了你好,是怕你自控力差而毁了前程;
二、母亲白天工作很累,晚上还要为你准备晚饭,丢三拉四很正常,她记忆力衰退,需要保养身体,作为儿子,母亲含辛茹苦把你培养到初中,是多么不容易,你想到过为母亲做点什么吗?
三、尊老爱幼是一个小学生就该懂的道理,和母亲吵架,再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母亲,这是一个学生该有的行为吗?谈到这里,他的脸上出现了羞愧的神色,头也低下来了。接着我又找他母亲,帮他母亲分析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无非是爱面子,觉得母亲到校找老师告状,丢了他的面子。我也因此和他母亲交换了在家庭中如何学会和孩子沟通并因势利导做好孩子思想工作的体会,他母亲十分感激。
孔子教导曾参说:“孝为德行之本,是产生教化的源泉”,“人之行,莫大于孝”,从这一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才能进而关爱他人,报效祖国。德育工作,当注重“孝父母”教育这块过去曾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青春发育期,显示着人体自然的青春美。苏轼曰:“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因此,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穿戴、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力求体现当代中学生那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风貌。随着大众传媒的时尚化、另类化,其标新立异,往往迷惑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难以识别其中的糟粕,若沉迷其中,则难以自拔。因此,要多与学生谈心,用正确的道理、清晰的思维、光辉的形象、闪光的亮点,引导启发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督促教育其学会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
三、教会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我们要经常引用感恩的事例,时时发现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感恩的故事,一有机会就讲给学生听,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感恩。让他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谢父母孕育我生命,感谢老师赐予我知识,感谢他人给予我帮助,才让我有勇气面对一切。因为他们让我们成长,成熟。常怀感恩之心,便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我一直注重感恩教育,如:开学初我在家长会上说过,让孩子在他们的生日宴会或者是除夕等其它高兴的日子里,让孩子对他们进行感恩。其实当孩子学会了感恩,有什么事不好办呢?
四、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尤其是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困惑颇多,诸如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纠纷,与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等等,他们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世界也渴望与别人沟通并得到对方的理解,然而一遇不顺、挫折、困难,常常表现为心境不安,情绪不稳,甚至怀疑一切。这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首先帮助这一学生形成接纳心理,让他了解,困难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态度只能是勇敢面对。其次是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第二“断乳期”,身体和生理成熟要比心理成熟早,这就要求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耐心和韧性,真正使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第三是教育他们向挑战困难、知难而进、勇于进取的典型形象学习,使其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悦纳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悦纳他人、与人为善,营造充满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能真正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五、教会学生真诚
教育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
六、教育学生善良的底线不能丢
孩子对善良和人性的懂得,往往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言行引导。而善良又是做人的道德之本。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为读者签名时常因读者之邀而题下一句警句,那就是“善良”二字。善良会教会人关爱、奉献、理解、宽容、纯洁……教育孩子,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考试的分数。有多少人真正地关心过孩子的心灵?关心过善良为什么会流失?我们的教育固然也开设类似于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思想品德”课,但却无不侧重于教育学生要为共产主义献身,做一颗“螺丝钉”;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要给我们的社会贡献力量等等。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我们的后代不懂得怎么做人,成了才又有什么用?人才人才,先人而后才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格和人性的培养决不能完全依靠上大课、和讲大道理,我们的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的教育,而且应该让孩子从懂事起就懂得、以善良之心对待人生,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追求的心灵境界;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又是我们道德规范的题中之意。善良教育,则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代社会提倡竞争,竞争若失去了人性善良的底线,就会制造出混乱的、模糊的、错误的心灵追求。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心存善良,做一个善良的人,生活也许会多一些劳碌,但一定会少一点冷漠;也许会多一些别人的白眼,但一定会少一点丑陋。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发展准绳中,始终坚守着人性的善良。今天,当我们教育孩子如何答对试卷时,同样不应该忘记答对生活中的另一份试卷,那就是要心存善良,有爱人之心、同情之心,有对生命的虔诚。我们只有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才能爱满人间,我们的社会才能少几分暴戾之气。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在教育上重新烙上“善良“这一底线吧!
总之,学生只有懂得了怎样做人,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中学 姓名:郭培华
第五篇: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放在教育的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上,从小确定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目标,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智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生子女环境的制约,也有少部分小学生在明德、成才、处事、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特别是城市儿童最突出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仅占30%)。甚至有的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普遍出现了“自私任性、胆小怕事、贪图享受”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根源在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着眼于人的认知本性、功利本性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本性、生存能力
0 的培养。
因此,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自信、自立、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人。
一、赞赏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信
学会自信包括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待人正直诚恳、做事果断机敏等。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教师眼里只有“分数”,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便是优等生,而多数成绩一般或差的学生便是所谓的“差”生。在长期的分数排队中,很多孩子的自信被排没了,看不到自己的任何优点,养成自卑、自暴、自弃的性格,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将以往只注重分数,忽略孩子其他闪光点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多赞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生活的快乐、自信,获得全面发展。
1、多作肯定性的评价
小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平时总夸他聪明,能干,听课认真,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说他不认真、不用心,成绩不理想,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平时要多给学生一些肯定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回自信心。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它说明了,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进行训练将使你的学生变得更聪明。
如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写上“你进步了!”“做得太好了!”“你的想法很特别了!”“你的作业书写很漂亮!”等激励性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从同老师都对他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后努力做得更 好。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作业批改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在作业及课堂上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体验到被别人肯定的快乐。
2、珍视学生的成功
正如魏书生所说:“培养学生自信心要从扬长开始”。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作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微小成功与进步,善于运用“表扬”这一武器,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微量元素”,让他们体验进步的快乐,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发现,肯定并赞赏,以促进他们不断改正缺点,积极向上,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一个成功者,为品尝成功而奋斗。如让一年级的学生出黑板报:当学生第一次尝试时,不管学生做得怎样先肯定他们的成果,“你们做得太棒了,老师很喜欢!”再提出建议。那么第二、三次学生就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我们教师出的黑板报更富有童趣。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尤其要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更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多为学生创设显示才能的机会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应多创设显示学生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如举行绘画比赛,孩子就可以在比赛中一展风采,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自立。举行“写字比赛”“体育比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等等,让每位孩子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并形成良好的激励循环,使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增强了自信。每次竞赛,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千万别小看表扬的作用,他能鼓励孩子更有信心,鞭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二、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关于“你最希望造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教而闻名世界的德国人,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最应该注重的是唤醒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的优秀品质。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气的独立意识非常差。在学校里,一些孩子的独立思想又常常被教师给剥夺,教师授课时往往唯“师”独尊,不给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变成一个不懂思考,不会创造的读书“机器”。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家长和教师应把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权力还给学生。
1、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在遇到事情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处事能力和独立能力。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已经指出:凡儿童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因此,在孩子教育中,鼓励孩子自己决定是相当重要的。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数图形应“从左数”老师犯了“从右边往左数”的错误,而全班的学生竟然都没指出。类似的事情在其他课堂也屡见不鲜,可见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
我们在课堂应引导孩子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学习上遇到难题,先不忙帮学生解答,应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在平时生活中树立独立意识,学会自主决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出决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
2、把独立做事的权利还给学生
孩子除了会思考还应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光想不做或光做不想的孩子都成不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一要鼓励孩子试着做想做的事情。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入学以后,孩子在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条件下,独立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他们 3 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许多事情不再依赖父母,到了高年级甚至希望摆脱父母、老师过多的关照或干涉。比如,在一年级时,有的孩子要擦玻璃、洗碗、叠被子等,这时,作为老师、家长,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因为正是在这些自由自在的反复劳动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地提高独立性。
二要要求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从自我服务做起,穿衣叠被,系鞋带,在学校做值日生;到了中年级洗小衣服、洗碗、拖地、帮妈妈买小商品、招待客人,在学校布置教室、美化校园等;高年级学生可以做简单的饭菜,用电器,修理桌椅,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内容。笔者曾执教过的一年级孩子,由于孩子独立性比较弱,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代替完成。甚至连平时的作业都由家长抄,有的孩子不让家长抄还受到家长的批评:“妈妈抄的比你快。”因此在刚执教该班级,就对家长强调: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宁可自己辛苦一些,教孩子本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作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三要引导孩子学着做不会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孩子第一次系红领巾,第一次烧饭,第一次洗鞋子,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孩子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老师、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做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更要注意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而不能急功近利,打击孩子的独立愿望,或者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4 让孩子尝试自己的“第一次”,从而体验到其中的成功和快乐转化为内在的信心和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作出努力,进而增强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
三、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经济发展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当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越来越引起现代教育改革的关注,学校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应首先培养学生对社会与家庭的责任感。
1、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庭中,从小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认同与责任感,是奠定其今后确定正确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可谓“父母不爱,何以爱他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首先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开展“我爱我家”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提高孩子家庭责任感。其次,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与家长多联系,让家庭也成为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阵地。如让学生回家作一个家庭调查:“你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父母的?”通过调查,让孩子与父母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也可在学校开设“孝敬课”,加强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长辈的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查阅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那天为他们做一件孝敬之事。最后,组织学生走到社区到敬老院、五保户家庭去为老人做事等,培养学生的仁爱、宽容、义务、奉献的家庭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教师经常在抱怨,现在的小学生责任感差。每天的家庭作业总有一些学生不做;每周一次的值日,老师和班干部不提醒,就会有许多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明明知道却故意躲避;班级出黑板报、布置教室、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活动等公益的事能不做就不做。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开展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可以结合国内及身边发生的大事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关注一些国内大事,让学生在互说互论中,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意识。要教育孩子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施 以关怀。当有学生生病,可以鼓励学生电话慰问、上门探望;当有学生家庭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遇到困难,全班的学生可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心中友善和同情的花悄悄绽放。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深入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小事中树立起“少计个人得失,多为他人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四、播撒“爱”种——培养学生心中有“爱”
学校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生长在爱的荒漠中。因此,也就只能培养出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的下一代。例如,一位老师用《苏霍姆林斯基与两朵玫瑰花》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读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子的故事?结果却出乎意料:几百名高中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共财物,不能来采摘花草树木,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百种处罚„„。故事原本是突显小女孩摘了一朵玫瑰花是为了奶奶,而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赞赏她是懂得爱的孩子而又摘了一朵。但是在高中学生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而没有爱心的传递。因此,我们除了让孩子懂得遵守道德规范更应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慈爱的心。
1、在家庭交往中,培养学生关心体贴他人
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针对家长溺爱孩子,学生自理能力差,缺乏责任感等情况,因此我们应以家庭为阵地,把为家庭成员服务作为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有些学生对老师熟视无睹,甚至出言不逊,对家长不恭不敬,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首先我们可以找个别人谈心并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向他们介绍毛泽东等伟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事例,使学生受到了启发;然后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然后 让学生每月在家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负责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只有孩子体验了大人的辛劳之后,才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从而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父母。
2、在同学交往中,培养学生帮助宽容他人
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前,他们的大部分生活是在校园中渡过的,除亲人以外,教师和同学也是每位孩子朝夕相处的朋友,孩子能否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将来性格的养成。研究表明,乐于助人,对他人宽容善良的孩子容易被其他同学所接受,朋友多,生活的自信快乐,而自私常与人斤斤计较的同学则被多数同学排斥,性格孤僻,长大后渐渐发展为悲观厌世,心理不健康。因此,教师应时常教育孩子有一颗帮助宽容的心,遇到同学之间有一些小矛盾,教师应及时处理好,晓之以理,让孩子懂得相互宽容;遇到同学之间有困难,要发动其他同学帮助他,一人有难,八方相助。而后,教师还要让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感受老师对待学生的宽容、大度,体贴他们。同时在班上还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锻炼机会,让他们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利用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们在奉献爱的同时期,也感受着爱。体验友谊可贵,友情难得,培养了队员们与他人交往与合作能力,养成心中有他人,扶助弱小,帮助残疾人的美好品质。在班上组建“手拉手”好朋友活动,注意引导孩子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会帮助他们,学会从交往与合作中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并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总之,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学会做人”,重在研究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汇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为孩子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境界,让孩子迈好人生开端的第一步,做一个真正在思想道德和能力水平上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心智两全、和谐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林华民: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8
2、周云:鼓励孩子自己来,幼儿教育,2001.2
3、张祥明 林锦秀:当代教育学概论,海风出版社2005.12
4、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5、常禾生:学校德育指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
6、陈安福:谈谈怎样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四川教育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