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医生高智歧事迹材料
白衣怀仁心平凡见精神
----益阳市最美医生高智歧同志事迹材料
高智岐,男,现年43岁,本科学历,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曾任门诊部主任,现为清塘铺镇中心医院门诊中医师兼门诊质控员。于1995年毕业湖南中医学院,1996年12月安排在安化县清塘铺镇中心卫生院从事中医工作,曾于1999年至2000年在湖南省中医学院附属一医院进修中医内科,2012年参加省卫生厅主办的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班。他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18年来他一直在我院工作,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曾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好一满意优秀工作者”,2014年荣获“安化十佳好医师”称号。
一、积极进取钻业务、精益求精练技术
卫生医疗是业务性很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高智岐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在我院开展中医工作以及很好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有效缓解我县我镇困难群众外出就医难、费用高、因病返贫等现象。由于基层条件差,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创新,他在风湿,疼痛,腰椎盘突出,小儿科等方面小有成绩,灵活的将仙方活命饮用于热痹,活血化瘀法治疗腰椎盘突出,小儿中药熏洗疗法治疗小儿发热,腹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多次参加上级医院主办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学习班,已成为本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家组组长,定期培训和指导本镇的乡村医生,为基层的医疗服务以及中医药的大力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多年的临床积累与总结,于2010年7月和2012年10月分别著有《仙方活命饮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27例》、《中医辨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论文,在《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和《实用著有内科杂志》上发表。由于他本人的努力,在本镇已小有名气,许多病号慕名而来,门诊人次逐年上升,现年均 1 看诊人次达5000人以上,年均中药业务量达20万元以上,因此他已成为我们医院当之无愧的中医骨干。
二、医德医风严要求,全心全意为患者
高医生都坚持职业操守,以“医病医身医心,忘名忘利忘我”为准则。乐做老百姓的贴心人。不管是医改前还是医改后,他都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受病人财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廉洁行医的榜样,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人民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 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总是常常到医院察看重症病人,不论是他的病人、同事还是家人,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高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病人们都说,看到高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他任门诊部主任时,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下乡接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用他儿子的话说:“爸爸,你这个主任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待命,永不闲着。”由于门诊医师比较少,有些家里离医院比较远,过年的值班真是个令人头疼的事,那些年他年年值班,有时还一个人兼两个人的任务,记得2009年的除夕,一个下午他就下乡四次接病号,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吃一口饭。
前年暑假期间,久泽坪村有一个脑动脉梗塞的患者熊女士,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长期住院负担较重,不住院就医不方便。家属两难时高医生主动提出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到久泽坪村患者家中给她针灸推拿治疗,这样一跑就是40多天。
一位农民患者听说城市医院里流行给医生送“红包”,便塞给高医生一个事先准备好的200元红包。他怕老农担心,没当面回绝,而是安顿好病人后,立即把那200元代病人交了住院押金。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痊愈出院了,这时高医生才把红包的真相告诉老人,患者临走时含着热泪说:“你对我真是太好了。”唐医生不但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还绞尽脑汁为病人省医药费。能不检查的项目,2 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坚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高医生总是针对不同病人耐心为每一位病人作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设身处地地着想。对他来说远不止这些。许多被他医治过的病患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三、一切只为救患难,扶危济困品自高
高医生经常参与重大突发医疗救治活动,参加各种院内外会诊、抢救,且经常牺牲节假日、星期日时间全身投入到工作中。
2009年4月27号上午10时15分,皮井煤矿发生透水事件,向辅权和另外5名工友被困井内,情况非常危急,接到消息后,他作为门诊部主任,立即着手抢救事宜,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协同抢险队员的连续奋战38个小时,被埋人员5人不幸遇难,其中向辅权在被困井内38个小时成功得救。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五尺高的男子汉抬起头时,一张满是泪水的脸使周围的人为之动容。获救的向辅权一句话没说只是向高医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不过是高智歧无数扶危济困浪花中的一朵。
一个叫肖佑林的五保户,因家中失火房屋被烧毁,人也大病一场,到医院找高医生看病,开完处方后一直等到诊室的其他病号都看完了也迟迟不去划价拿药,高医生觉得很奇怪,便问:“还有什么事吗?”他这才难为情地吞吞吐吐说:“我没钱,能先借我点钱吗?”高医生听后很是同情,马上带他到药房取药,药费却是自己掏的。
2014年5月,清塘铺太平有一五保,叫喻庆安,患有肝硬化腹水,因家境困难,无力住院治疗,于是常常来我院门诊,高智岐医师多次出资给其治疗,患者对他非常感激。而他总是很淡然。
患者熊岳兰是一位78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家庭经济拮据,在施行左膝髌骨骨折术后回家调养。高医生主动承担了熊婆婆“家庭医生”的任务,每天电话嘘寒问暖,每隔两天总要到熊婆婆家为她按摩、理疗、关节松解。在高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熊婆婆恢复了健康。当熊婆婆在唐医生的搀扶下颤巍巍迈出脚步时,老人家激动得直掉眼泪。她说,就是连亲人有时也做不到这一点啊!
四、爱岗敬业无怨言,不计回报感人心
高智歧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恳,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他自己生活比较坎坷,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可他就是那么朴实正直、不计报酬,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平凡中始终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的一个人。记得去年年底,一位40多岁的男人急匆匆来到他的诊室,说:“高医生,我这些天身上没钱了,借我200块钱去买点年货吧!”他连忙掏出200元给那个人。事后我问,这是你的亲属吗?才不是呢,他只是原来在我这看过病的一个病人,家里条件不太好。后来玩笑似的问他上次那人借的钱还了吗?他说:“还了,不过那人说还50元给我算了。”
2015年元月7号星期三,一早他刚到办公室,就有一位老师张剑雄带女儿前来看病,高医生马上给他开了两种药,因要送女儿上学,还要自己回单位上课,便匆匆离开,把背包忘在高医生的诊室长凳上。高医生便将包捡起挂在问候,正欲打电话告诉他,不巧病号一个接一个,整个上午都没闲着也就暂时忘了。可是张老师家可惨了,一个上午,全家人到处帮着找,掉摄像头、查监控,甚至还找江湖人士想了办法等,一点进展也没有。原来张建雄老师包中有3万多元现金。高医生忙完后告诉他你的包忘在这里啦,听到这话全家人都赶到医院,对高医生千恩万谢,硬要送钱给他酬谢,他却只淡然一笑,说:“这只是做了个顺便事,只是忙于看病没及早告诉你们,急坏了你们呀,至于要我接你们的钱,那我对得起医生这一称呼吗?”
他就是一位平凡的门诊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上班,刻苦认真钻研,日复一日在临床第一线奋战
一袭白衣加身,他是一位神圣的医生,秉承一颗丹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施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第二篇:最美医生事迹
最美医生事迹--仁心施仁术 妙手入神针
2017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中楼卫生院来了一位58岁的患者老陈,因外伤术后转入康复理疗科后续治疗,该患者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导致截瘫,日常生活全部依赖家人。***查看询问病人及家属后,得知患者老陈话语很少、精神状态很差,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整个家庭都被消极的情绪笼罩着,而老陈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儿子还在上学,家里的开支全部依靠老陈起早贪黑的劳作,因此,遭此横祸对他的打击很大,上级医院的医生对他的康复也不很乐观。**医生耐心与老陈沟通,给他举了很多成功战胜病魔的例子,每天的治疗中都给予他各种抚慰、鼓励,让他树立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并根据他的病情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在进行针灸等治疗的同时,耐心地指导他的爱人参与到康复训练中,为他做下肢的被动活动,从而让夫妻俩的情绪都得到了缓解。很快,在科学的康复治疗下老陈看到了希望,为了不间断地为老陈治疗,**医生放弃节假日休班时间,日复一日的为其扎针,老陈的双腿慢慢开始有了知觉、有了刺激反应,直到有了主动活动,老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全家人对于老陈有一天能站起来有了充足的信心。两个月后,老陈能够借助助步器在病房走廊里行走了,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老陈开心地告诉**医生,现在他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而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就可以重返原来的工作岗位了。
类似的故事经常在***科上演。故事的主人公叫***,男,35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该院康复科主任。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却8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肯定,他曾多次获得过卫计系统“先进个人”“优秀职工”“岚山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他积极进取钻业务,精益求精练技术。因为他深知,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因此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在该院除了开展针灸理疗外,还积极地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他擅长应用针灸、手法整脊、长圆针、银质针等治疗常见的颈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多次参加上级医院主办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学习班,为基层的医疗服务和中医药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他正在为争取山东省微创技术(针刀)科技惠民全覆盖项目基地而努力。
他坚持职业操守,乐于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廉价、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受病人财物,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院做出贡献。“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一直将这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奉为座右铭,并积极践行着。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作为医院团支部书记,一直以来,在医院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青年之声、志愿者在行动、助力精准扶贫为指导,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服务社群,用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作为医院白衣天使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团结带领全院团员青年积极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的爱心带到群众中去。每年3月、5月、国庆节、重阳节和春节前后,他都组织内科、外科、儿科和妇科等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摆设服务摊或深入农村社区、敬老院等地方,开展健康普查、诊治疾病、健康知识宣传咨询等活动,为群众、外来工提供免费咨询、义诊和免费赠药,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普及健康知识。
他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中医事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服务一线,认真钻研,心系患者,日复一日在临床第一线奋战。一袭白衣加身,秉承一颗丹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施仁术,妙手入神针,解病人之疾患。
第三篇:最美医生事迹
【篇一】
xx,男,中共党员,1977年12月生,200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兰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务科主任。社会兼职xx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儿科分会委员、xx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新生儿科分会委员、xx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儿童保健分会委员、xx市医学会儿科委员分会第一届委员,先后被兰山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兰山区“健康卫生”等荣誉称号。
工作18年来,他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全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患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儿童健康事业,为那些深受疾苦的孩子病有所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励志竭精,只为撑起幼儿健康的“保护伞”。
儿科医生一直是医院紧缺人才,刚参加工作的xx,面临咿咿呀呀、疾患缠身的婴幼儿时,不免有些手足无措,心理上难以接受,打起了退堂鼓。但当他想起嗷嗷待哺的孩子那双渴望健康快乐的眼神,他的心被震撼了,坚定了他的信念,坚定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天下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解除痛苦,还他健康,就是这个信念让他一干就是十八年。在这个岗位上,他兢兢业业,不畏脏、不畏累,一直坚守在一线,他的上进努力和甘于奉献不仅让疾患缠身的儿童及时康复,他自己也不断进步,渐渐成长为为数不多的年轻的中层干部--儿科负责人。
随着科室人员新老交替,而年轻医师的匮乏,使得科室发展举步维艰。患儿要救治、科室要发展,就是在这危急时刻,xx立足科室实情,稳扎实干,鼓励科室成员充分发挥青年党团员带头作用,不计得失,黑加白、五加二,全力扑在工作上。而他更是全年无休,手机时刻待机,及时再忙再累再晚,科室一个电话,立马赶到,不仅让患儿得到及时诊治,更为科室年轻医师筑起坚实的后盾。而面对身怀六甲的爱人及学龄前孩子,他充满了愧歉,他总是说到:“只有单位这个大家安定了,我才能安心,我们这个小家才安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十八年来,他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及服务理念,积极到三甲医院进修深造,总结出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全区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上独树一帜,深受广大患儿家长的好评,撑起了全区儿童健康“保护伞”,为全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五、股肱之力,积极筹建全区新生儿深切治疗的“港湾”。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出生,如何保障新生儿成活率,是当今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的提议下,经院长办公会同意,递交主管部门申请,着力打造全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又称“深切治疗部”,是危急重症患儿成功救治的重要“港湾”,需要全天24小时有医护人员监护,这使得原本人员就短缺的科室无法正常运转。xx根据当前工作情况,及时发挥医务科科长职责,统筹协调,对部分护理人员进行调整,选派科室人员到对口帮扶的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重症监护医疗管理。院内同步展开房屋装修改造,房间设计、流程设计、仪器选购、人员培训同步进行。在他不懈努力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如期运行,经上级主管部门测评,评定为全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监护中心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救治重症患儿近百例,保障了全区助产机构业务顺利开展。
六、将顺其美,全力做好医患双方“代言人”。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优质服务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作为医务科负责人的他,及时做好医德考评、完善就诊路径、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然而,随着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局势,医患纠纷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医疗事故,服务质量、收费情况、治疗效果等等都成为患者投诉的理由,而这方面的调节都少不了医务科。每接到一例投诉,xx总是第一个赶往现场,小的投诉他总是能当场解决,既稳固事态的发展,又为科室的工作开展排忧解难。对于偶尔发生的医疗纠纷,他更是首当其冲赶往现场宣传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及解决渠道,稳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通过医调委依法进行解决协商。他干的是一手托两家的活儿,一方面是正在气头儿上的患者,一方面是专门救死扶伤的自己单位,活儿很难干。而此时,他不断穿梭与单位和患者之间,登门到患者家中更是常事。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患方做思想工作,很多时候都吃“闭门羹”,甚至埋怨、挨骂。在他的努力下,有时原以为占理的患者方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如泄气的皮球,不再闹了。若是院方的原因,他引导患方通过医调委依法进行解决协商。黑的白不了,白的黑不了,医患纠纷主要因为信息不对称,当一切都摆到桌面上,理不辩自明。要想通过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就要推心置腹地给患者分析讲解各种法规,以此取得患者的信任之后为其服务,同时,还要维护单位的合法利益,他总是自嘲自己是“老好人”、“两面派”。
在他的努力下,单位优质服务满意率年年大幅上升,医疗投诉、纠纷事件逐步减少,并能及时解决,他这个“两面派”的“代言人”为单位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xx同志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以自己最大力量,当好了全区幼儿健康的强壮卫士,履行自己誓言,为全区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篇二】
xx,女,1966年出生,xx莒县人,1989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本科学历,主任医师。xx市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xx市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xx省妇幼保健学会常务委员,xx省抗癌学会委员,现任xx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女健康中心主任。
行医20余年,她始终坚守“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信念,甘于奉献,追求卓越,心系病患,几十年如一日,尽心服务,多次获得医院“先进个人”、“十佳医生”、“优秀管理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6年获“齐鲁最美医生”提名奖。她始终践行科学管理理念,带领科室创新发展收到无数的锦旗和赞誉,带领的专业评为省重点学科,2018年科室获得“xx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奖项。
一、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自工作以来,xx主任牢牢坚定一名从医者的崇高理念与追求,始终把工作和患者放在第一位,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疾患,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她认为,“只要患者有要求,我们就应该全力满足,只要患者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有缺陷,一切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她早已来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检查年轻医生病历,直到等到同事们一起查房、沟通病情、做手术、出门诊……经常不知不觉就忙到了黄昏;
多少个晚上,别人家的妈妈正在为做着可口的晚餐或者辅导功课,她却专注在手术台上,为抢救患者而忙碌。为了在假日里做好患者的守护者,她曾经连续数年春节值班,在医院度过除夕,连续值班36小时,直至初一傍晚才返回家中和家人团聚,别人都是全家团圆、热闹喜庆地过节,她的家里却只有丈夫和儿子,爷俩做了一桌子饭菜,从热到凉,热了又冷,却依然等不到她回家的消息……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她在手术室里度过,又有多少个疲惫的深夜,她被电话叫醒,重新站到急诊手术台边。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风霜雪雨,都阻挡不了她救治病人的急切心情,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中总有她熟悉的身影。为了患者的尽快康复,她甚至经常彻夜不眠地守护着患者,直到患者脱离危险。
作为一名医生,她做得称职,而作为一个女儿,却有一份痛苦与辛酸,有一份遗憾永留心间。1999年,医院准备开展xx市妇科腹腔镜手术,这对于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行业影响非凡,院里非常重视,经研究决定将开展新技术的重担落到xx的肩上,为此,xx被派往在大连研修腹腔镜手术。学习期间,她的父亲查出胃癌并且住院,听到这个消息,她感到万分悲痛又为难,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年迈的患病父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是家里唯一的医生,但最终选择了工作----更加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最终她掌握了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大量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学习结束后,她依然顾不上照顾病床上的父亲,又全力为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做准备。手术室、器械、人员等在她安排下,全部一一到位,而她却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亲一眼。老人的弥留之际,正是我市第一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实施之时,一边是无数双期待的眼神,一边是至亲最后一次相见,痛苦的抉择之后,她带着家人的支持与鼓励,背负着患者给予的信任与重托,继续坚持在工作岗位,靠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地完成了手术,众人欢呼之际,家中老人却已经过世5个小时,没能见到老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成了她永远的遗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xx主任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没有怨言,反而她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每当患者痊愈出院,她们的脸庞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对医护人员流露出由衷的感激,此时,她深刻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光荣的使命感,那一刻,再多的苦和累都已烟消云散。
二、严谨治学,推动学科发展
医学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要求从业者坚持不懈的学习,追求精湛的技艺。从医二十余年来,xx主任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位病患,遇到疑难杂症从不放弃,不仅翻阅资料,还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医生,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自参加工作以来,xx主任累计接诊门诊患者十万余人次,完成手术台次万余台。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持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她也积极进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9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修腹腔镜手术,完成xx市第一例宫、腹腔镜四级手术,并首家通过认证。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创新,使得腔镜微创技术不断发展,成为诊疗特色。她自行研制的免气腹腹腔镜操作系统,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扩大了手术指征,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并于2017年,成功开展了我市首例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妇科的微创技术一直走在xx市的前列。
xx主任在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同时,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先后在《实用妇产科学》、《医学理论和实践》、《现代妇产科进展》和《中国妇幼保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专著5部。此外,由她指导完成《免气腹改良单孔操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聚丙烯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和《改良免穿刺尿道悬吊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等多项科研课题获xx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三、清正廉洁,恪守职业道德
多年来,xx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医德高尚,作风扎实,顾全大局,处事公道,时刻以集体利益为重,将医德放在第一位,时刻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以“信”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尽职尽责地为患者解除病痛。自觉抵制医药贿赂,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015年6月,一名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已出现了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接诊患者后,xx联系同事,多科会诊,积极施救,耐心治疗,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连续施救12小时,一直忙碌在患者身边,直至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患者家属非常感动,为表达感谢之情,偷偷将一张面值500元钱的购物卡放到她的笔记本内。当天,xx奔赴济南参加业务培训,在她意外发现那张购物卡后,立即联系医院值班人员,经核实情况,委托护士长将500元现金送还给患者家属,并且嘱咐患者安心养病,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和同事们一样,做了作为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她始终认为,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务必恪守职业道德和操守,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近年来,她拒收红包等百余次,给自己的团队做出了表率,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获得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四、与人为善,彰显医者仁心
xx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亲和,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她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对待年长的前辈,她虚心请教,耐心学习;
对待年轻的下属,她悉心指导,毫无保留;
对待病患,她视若亲人,竭尽所能,不但做到精心诊疗让患者身体痊愈,而且做到满意服务让患者心灵康复。辛苦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刻苦的钻研,使她在妇产行业声誉不断升高,每次门诊,患者络绎不绝,常常使她错过了用餐时间,而她无怨无悔,总是和同事们说,患者来医院看病有的是长途奔波,有的排队数小时,他们真的不容易,做为一名医生,不能让患者无奈的等待。正是对患者这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莒南县患者小刘产后阴道流血,慕名找xx主任求诊,经检查后诊断为绒癌,小刘刚26岁,家里还有一个不到一岁、嗷嗷待哺的孩子,家境非常贫困,打算放弃治疗。这样的境况让宋主任心生怜悯,她一边耐心解释病情劝她不要放弃治疗,一边组织科室全体人员捐钱、捐物。在她的帮助下,小刘重拾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最终痊愈出院,出院时小刘流着泪水,激动地说:“宋医生,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她的无私奉献一次次得到患者的肯定,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是对她的最好诠释。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做为一名医生,xx正以她全部的爱心、积极的心态,实事求的态度、踏实进取的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使命,在她带领与感召下,xx市妇女儿童医院全体妇产科工作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优质的医疗技术,全身心投身妇女儿童健康事业中,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更好的保驾护航。
【篇三】
xx,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xx市中医医院肺病二科主任,xx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荣获市直机关“巾帼建功岗”荣誉称号。带领团队多次获得院级最美劳动团队。
多年来,她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技能,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奋敬业,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无私奉献,医德医风高尚,受到社会和患者的高度赞扬。
自从担任科室主任以来,带领团队发展呼吸内科的学科建设,先后发展了呼吸内科内镜下的诊疗,发展了呼吸内科的睡眠医学,解决了打鼾病人的疾苦。发展了呼吸内科肺功能以及重症亚学科,多次成功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收到锦旗无数,同时做好呼吸系统的慢病管理,使呼吸系统的慢性病患者如哮喘和慢阻肺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开展了经皮肺活检和肺癌微波消融技术,填补了医院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医,带领团队每日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用《伤寒论》和《内经》的理论来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到了让患者花最少的钱看好自己的病。
作为科室主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是她信奉的准则,协调各种关系,与护士长精诚团结,带领大家多次获得了院级最美劳动团队。高标准、严要求每一位同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呼吸内科大夫和护士。与科室同事之间搞好团结,从未出现“小团体”和“小山头”现象。积极关心科室同仁,遇到家中有病人或是科室同事有病,带领大家去问候,尽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同事,科室同事之间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
该同志以精湛的医术、优良的人品、高尚的医德、无私的爱心缔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同事的敬佩。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她以娴熟的诊疗技能和满腔的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社会上及病人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她担任的社会兼职有:xx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内科分会的主任委员,xx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xx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医师分会委员,xx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青年委员会委员,xx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xx市医学会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呼吸内科分会委员,xx中医药大学兼职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一年,在进修期间学习刻苦,认真钻研,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学会了纤支镜的操作,肺功能的操作和判读,睡眠的操作和分析。掌握了血气分析的技术和判读,掌握了呼吸内科重症病人的呼吸机操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利用业余时间在睡眠室帮助老师做课题,2002年进修结束后获得优秀进修医师的称号。
作为70后的医务工作者,大二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经常亲自带病人做各种检查,有一次带病人做肺动脉血管重建时,看到另外一位病人的ct时,考虑重症肺炎,紧急将病人送入病房,给予急救,使病人没有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爱岗敬业是一生不懈的追求。2012年冬一名大龄孕妇,剖腹产手术后,患者出现喘憋,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呼吸窘迫,亲自带病人做肺部ct,诊断是重症肺炎,而此时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周身紫绀,一直在患者床旁调整呼吸机的各种参数,经过48小时不眠不休的抢救后,患者终于成功脱离呼吸机,后痊愈出院。自此以后,被科室同仁戏称为“宋铁人”。经常协助兄弟科室抢救病人,一次推拿科的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而宋主任刚巧走过推拿科,听到呼叫后立刻赶到患者床旁,紧急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又主动到重症监护室监护病人48小时,直至患者转危为安。
事求实是,以“诚信”为行医之本,用耐心恰当的解释告知患者及家属详细的病情,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怕脏,不怕累,一孕妇分娩后半个月,出现心悸、咯血,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效果不好,多次辗转各家医院,考虑病人病情危重拒收。后经急救车送入我院急诊科,右下肺动脉完全堵塞,经过20多天的抢救,患者右侧出现胸腔积液,右肺只剩下1/4,经过反复胸腔抽液及抗凝治疗半年,患者痊愈。
她从医二十多年来,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及诊治,尤其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及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呼吸内科近几年病人激增,每到冬天都会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作为科室主任,带领团队不怕苦不怕累,天天加班加点救治病人,多次受到病人的好评。作为医务工作者,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她的身上,诠释着这样的激情,每日学习到深夜。自从有了网络平台以后,带领团队努力学习,每周两次集体听医生站上专家的授课,买来最新的医学书籍督促大家一起学习。使团队的学习劲头强势,培养了优秀的呼吸内科大夫,发展了呼吸内科团队。同时利用微信群和qq群,每日发送背诵的经典,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时用经典的思维给病人治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将临床知识转化为理论知识,发表论文10多篇,著书10余部。从事科研5项,分别获得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积极从事教学工作,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从事滨州医学院大四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认真教书育人,认真临床带教,每一届的医学生的体格检查都是手把手认真带教,连年被学生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并且获得了滨州医学院理论教学比赛二等奖。
同时积极参加各种义诊活动,无论是哪种义诊活动都认真参加,积极给老百姓解决疾苦,同时义务培训乡医,经常去乡镇讲课,提高乡医的水平。经常参加各种健康大讲堂的讲座,向老百姓传授健康知识,做到未病先防,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任劳任怨,从不马虎。始终牢记医学生誓言,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视病人如亲人,不管再苦再累,白天黑夜,休息日还是节假日,病人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并耐心细致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真正做到了对病人“进门是亲人,出门是朋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患者群,受到了患者及社会的好评。
xx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心系患者、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勤奋工作,忠实履行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她的人生格言,她的案头置着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她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在广大患者和职工中树立了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爱戴与敬重,诠释了大医至精至诚的真谛。
【篇四】
“如果你愿意将生命依托给我,就别放松,我也愿意将我圣洁的灵魂贴在你瘦弱的躯体上,感触你生命中血液的流动;
如果你愿意将承诺兑现给我,就别怀疑,我也愿意将我全身的寄托储存在无影灯下的光圈里,体验你血液中生命的永恒;
如果你愿意接受我的承诺,就别犹豫,我也愿意将我的天职化做一场春雨,滋润你一段寂寞的旅程。”这段话很朴实,也很温暖,贴在一位外科主任的办公桌上,彰显了一位医者的仁心,他,就是xx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主任xx。
“心中常念患者苦,耳里如闻呼救声”。外科工作具有急、重、繁、乱、杂等特点,尤其是肝胆外科,更是因为风险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但是xx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余年。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99年,年仅35岁他就担起了肝胆外科副主任的重任,2003年担任普外科主任,2004年担任普外二科主任主要负责肝胆胰脾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作为一名科主任,他时时处处体现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及创新精神。自从担任科主任后,他从狠抓科室质量入手,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充分调动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充分利用了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极大促进了科室发展。30多年来,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心竭力为病人施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他时刻提醒自己,责任重于泰山,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制定一套适合科室专业特点的培训方案及考核制度,强化了质量意识,提升了科室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专科,不懈追求的理想
1997年,医院委派xx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长海医院进修一年,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这一年对他的影响和触动非常大,尤其是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长海医院的先进技术、人性化管理和团队协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99年,xx担任科副主任,立志从这三个方面学习和赶超,将专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技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勇闯禁区,在实践中不断赶超省内和国内一流技术,不断调整专科发展战略。1997年在xx市率先开展普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据统计,xx现已开展各种腹腔镜手术3000余例,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及完全腹腔镜下肝尾状叶切除属xx省地市级医院首例,完成包括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300余例、复杂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60余例。
xx山区是复杂肝胆管结石高发地区,通过xx带领的团队多年的艰苦努力,规范了胆管结石的治疗,明显的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结石残留率。腹腔镜微创肝叶切除加胆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已成为医院治疗复杂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医院胆管结石治疗的一大亮点。对他来说,技术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执著追求的脚步,在他的脚下,不断延伸……
潜心科研工作,催生科室发展的原动力
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新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工作之余,他自费订阅多种医学杂志,并潜心钻研,不断总结经验。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论文20余篇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在开展新技术项目和专科建设中,他大力贯彻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和创造条件开展特色专科,为了培养人才,采用函授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另一方面邀请北京301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长海医院、xx大学齐鲁医院等医院的有关专家进行对口支援,传授技艺,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明白科研是一个科室快速发展的动力,是造福病人的重要手段。他积极参与多项xx市科技局、xx市卫计委的科研立项研究工作。1996年以来个人先后荣获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参编著作2部,发明新型专利二项。2000年获xx市第一届青年科技奖。
抓管理,他有粗有细,注重服务和人性化管理
在科室管理工作中,他认真做好业务管理工作,负责医疗日常事务,落实科室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坚持每周一次大查房,每月一次医疗质量大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反复与有关医生进行沟通、学习,从不放过一个细小的环节,做到“三不”,即事情不澄清不放过,当事人不接受教训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每个环节坚持督查到位。他视质量为生命,认真检查医疗操作规范,安排业务查房,业务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学习不动摇,始终以群众健康需求为服务宗旨,以院为家,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冬还是酷夏,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管是休息还是下夜班,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在医院看到他的身影。有一年的冬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有一位45岁男性多发内脏破裂患者,住在几十里之外的农村,经辗转来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胸闷、气急、失血性休克,病情非常严重,生命垂危,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他接到急诊求助电话后,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毫不犹豫地迅速赶到科室,抢救患者,立刻安排输血,行急诊手术,从前夜忙到凌晨,手术顺利结束,病人转危为安,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患者45岁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救了他就等于挽救了一个幸福家庭,感觉无比欣慰。他又一次体会到“白衣天使”的真正含义,心中只有一个理念:“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回家稍息片刻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又开始新的一天。在诸多的病例中,他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切实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他总是为病人精打细算,选用经济适用的药物,从不乱检查,不开大处方,经常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减短病人的住院时间,热情关注每一位贫困家庭的患者,为了方便病人,他还时常为患者驱寒送暖,做好疏导,甚至帮助病人家属抬送患者至有关科室检查,而当病人感谢他时,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团队协作,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正所谓肝胆相照,肝胆外科确确实实需要整个团队的密切配合。2017年,其科室收治1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孕妇,面对着两条生命,肝胆外科、产科、麻醉科、手术室开始了一场生命大营救,xx主任和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实施急救手术。术后病人开始出现并发症:休克、呕吐、烦躁、出血……xx深知48小时内的有效抢救对病人成活率影响最大,必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后十多天里,他带领团队奋战一线,自己每天都住在医院,没有离开病房一步,终于将该患者从鬼门关夺回。“这些重大突发重症,考验的就是团队战斗力,有时为了一个病人就得10余名医护力量扑上去。”他在致力于团队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博士硕士技术梯队建设的基础上,对塑造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合力高度重视,科室谁家有难处,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人员生病有难,他都进行看望、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让科室成员深深感到作为科室一员的温暖。
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xx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医治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率,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病人成功抢救率居全市前列。
对家人,他亏欠太多,却从未后悔
作为科主任的他,每天24小时都绷紧神经,睡觉都把手机开着枕在头下,一有抢救任务,无论何时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他总是身先士卒,跑在最前,切实履行着“排雷兵”的职责。无数个夜晚,他守护在患者的身旁,把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来;
无数个休息日,他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从没有怨言,他用那无私奉献的爱心,让无数垂危的生命再次扬起了风帆。记得1996年,他儿子6岁多的时候,为了抢救一个复合外伤的重症患者,他和当时在手术室工作的妻子半夜一起去加班抢救,连续奋战到黎明,硬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等两个人回到家的时候,儿子依着门睡在那里,脸上满是泪痕……这样的场景,在他儿子的童年,是很经常的事情。如今,20多年过去,但每每忆及此事,他的心里,依然是对孩子深深的歉疚。2008年,即将刷手开始上台手术的他,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家中老母亲病重,抓紧时间回家!挂了电话,他站在手术室走廊怔了一下:这是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病人合并其他脏器疾患,手术风险极高。当时病人已经麻醉好了,停止手术那是对病人非常大的不负责任;
不停手术,又对不住家中的老娘。思忖片刻,他毅然刷手上台,冷静的开始手术。5个小时后,他下了手术台,看着病人平稳醒来后,才立即驱车赶回老家。回到家后,母亲已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看她最疼爱的儿子一眼……“在病人与家人之间,确实很难取舍,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只能选择患者。”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xx主任的眼里含着泪花,更含着对事业的坚守,对病人的负责。
青春因奉献而亮丽,生命因进取而精彩。30多年的韶华,青丝已变白发。正是凭着他的开拓创新、努力拼搏的精神,永不言休的进取奉献,他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同,他带领的科室每年都有新技术项目获奖,科室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科室,其带领的学科被评为xx市重点专科。他本人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相继担任xx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xx市医师协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xx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xx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xx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xx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腹腔镜外科学组委员等多项社会兼职。近年来,其团队主办省级学术会议1次,市级学术会议2次,在省市级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10余次,他本人多次担任大会演讲专家或点评嘉宾,在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医精诚,大爱无声,救死扶伤,无问西东。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永做肝胆外科领域的外科圣手,xx和他的团队正走在路上,大步向前……
【篇五】
记得《感动中国》一位获奖医生的获奖词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一辈子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这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我们仰望大医、名医。对我而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当然感人,但在平凡岗位上的尽心尽责,每天做的事情都对得起病人,同样也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我是xx,xx市肿瘤医院腹外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九三学社肿瘤医院支社主委。23岁参加工作,行医31年,我始终坚持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以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出身农家,秉承父训,始终如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父母的勤劳质朴造就了我宽以待人、不怕吃苦的秉性。三十六年前我怀揣梦想考入潍坊医学院,临行前父亲的一句“学好本领,造福乡亲”的嘱托,让我一直铭记于心,毕业后毅然决然的回到家乡,就这样,在咱们肿瘤医院一干就是三十一年,xx市肿瘤医院就是我的家,同时我坚信,也只有守得住才能成为一名公认的好医生。
无悔坚守,贯穿在31年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对我的家人,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选择了当医生,我的上下班时间就由我的病人来决定了。”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我总是随叫随到。记得有一次,做完第二台手术已是晚上九点,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又来了一位高龄嵌顿疝病人,出于对我们医院和我的信任,怎么都不肯去其他医院治疗。等手术结束已是凌晨2点,虽然疲惫,但看到老人那安详的面容,我内心感觉很踏实。
对我来说,病人如亲人,我不嫌脏也不怕臭,我愿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曾经有这样一名患者,因食入过量炒知了,大便秘结近十余天不能排除,腹胀如鼓疼痛难忍,辗转几家医院找到了我,“医者父母心”,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就跪在床边,用自己的手指为她一块一块地抠除,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近一小时。这样的例子在我31年的从医经历中不胜枚举。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到现在孙女眼里的超人爷爷,31年我用一腔痴心不改的赤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汗水,以自己特有的坚韧和拼搏,实践着救死扶伤的从医誓言。
无悔坚守,融入在31年的医术钻研和努力创新中。
精益求精,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我职业的人生目标。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是我从医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医无止境,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平时工作再忙再累,我也会挤出时间来学习,每遇疑难杂症、复杂手术,我会时常翻阅资料,往往推敲到深夜。有一次,一名被多家医院断定为“晚期肝癌”回家等待的病人找到我,看到她眼里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也感动她们夫妻俩的坚韧。我认真查阅了患者厚厚的一叠影像学图片和就诊资料,经过两个多小时问诊,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的症状及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再进行仔细检查,凭借综合分析和几十年的从医经验,最后我非常肯定的告诉病人:“你得的不是肝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推断。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把这一结论告诉她的时候,她眼里燃起的那种希望,如获重生。
有位已经做过两次手术又复发的腹腔恶性肿瘤病人,在国内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曾断言不能再手术、几乎无望时找到了我,我带领医师团队仔细分析、制订完善手术预案,经过六个多小时手术将肿瘤切除。当他远在淄博的亲属得知这一消息时,感到十分的惊讶,不敢相信我们医院能做这个手术。我最擅长老年胃肠道肿瘤和肠梗阻的治疗,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送给我“梗阻王”的雅号就足以能够证明。虽然这类病人手术的风险很大,但是我用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亲自陪病人去做各种检查,认真分析检查结果,动态观察病情演变,手术精细操作,从而确保了每例手术的成功。对于我来说,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都尽心尽力,绝不会去放弃任何一位来求助的病人。最大年龄的结肠癌患者92岁,手术成功顺利出院。
无悔坚守,体现在31年来对每一位患者的细心和善待。
热爱事业,淡泊名利。作为xx当年晋级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之一,我曾经有机会从事行政工作,但却放弃了。我始终坚守在高风险的临床第一线。因为我知道,与其说患者需要我,不如说我更需要他们。我热爱这份职业,我总是以一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忙碌地穿梭于病房和病人之间。恶性肿瘤病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活不长。大医治未病,我虽然不是大医,但是,现代医学需要我必须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正所谓“三分治疗七分养”。好的医生,不仅只是看病看的好,手术做得好,更应当是懂心理,会沟通,善交流;
治病的同时更要治人、治心。除了门诊和手术,剩余的时间我几乎把自己全部放到了病房,融入到病人及其亲属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生活之中,让他(她)们感觉到医生的关怀和医院的温暖,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及早出院。好多的大爷、大妈都说:“我的病怎么治疗,我谁的也不听,就听老王的”。这种信任和托付给予我多大的力量,同时也让我背后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从医三十余载,我没有一次医疗事故,几乎没有一例医疗纠纷。
秉承为病人少花钱、治好病的宗旨,尽可能地减少对病人生存和预后无重要意义的昂贵检查和高值治疗,可以说,我的病人,医疗费用在同行中是最低的。当我成为首批xx省医疗保险定岗百优医师的时候,我知道,身上的担子将会更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只有用好国家有限的医保资金,才能规范好自己的医疗行为,才能让咱老百姓真真正正的放心。
无悔坚守,表现在31年来的言传身教和满腔热忱。
作为科室副主任,我严谨求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毫不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我几乎总是科室第一位上班的人,我也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两句话:“把我有限的技术学到手,把你自己的爱心给病人”。带出来的徒弟都说:“跟王老师才真正学到技术和为人”。现在我已是桃李满园,有十几个学生考上研究生和博士,有的去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有的成了国内知名专家。而我依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带着青年医师,一如既往手把手的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在同事的手术遇到困难时,为了患者的健康,我顾不得自己的疲惫与辛苦,总是及时出现在需要我的手术台边,帮助他们解决了一次次的难题。同事又送给我一个称号:“不用付会诊费的院内特聘专家”。对我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所有都回馈给医院和社会,让最好的技术和理念得到传承,让年轻的医务工作者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为一位位患者送去福祉与希冀。
无悔坚守,展示在31年竭力推动医疗公平与发展的至精至诚。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热爱科普,忠实宣教。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三方调解、医院伦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控制、疑难疾病多学科会诊都少不了我的身影。在《xx日报》和《鲁南商报》等媒体我都曾发表过很多科普文章。医院门诊大厅内,我为病人朋友所做的“癌症,治还是不治”的宣教获得了医患一致好评。在xx电视台和xx市卫生计生委联合举办的《名医面对面》栏目中,我主讲的“大肠癌早知道”专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匪浅。无论外出义诊,还是专家门诊,我都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用最朴实的语言和实际的事例为身边人做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我希望全社会更多的人多些了解健康相关的知识,做一名合格的“健康中国梦”宣传员。
我相信,无论我们身在何方位居何处,只要我们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我们铭记至精至诚的信念,只要我们饱有同情慈爱苍生的心灵,我们就有义务推动医疗的公平和发展,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医。
如果说:军人的爱是为了蓝天下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安危,那么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爱则是为了蓝天下那一张张笑意盎然的脸永驻人间!是我们用心血重新点燃了千万患者的生命之火,是我们用汗水滋润了千万患者干涸的心田,更是我们用火一般的热情护卫了患者安全舒畅的就医环境。
三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培养下,在同事同行们的关心下,在患者朋友的理解下,我从普普通通的医生成长为一名医学专家。我始终坚守着“悬壶济世待患如亲”的宗旨,抚慰患者的心灵,重塑患者的健康。大医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人员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优秀医务人员的软实力。我愿自己是一根蜡烛,从顶燃烧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我的一生注定是与病人利益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舟共济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就是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政协委员,一位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上的外科医生。
【篇六】
2009年9月h1n1流感病毒来袭,魏主任临危受命,他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夜以继日的工作。在甲流疫情最高峰,科内收治重症病例100余名,其中30余例危重抢救患者,工作的难度、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他为了工作,曾半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全科医护人员在他的带动下,也没有一个请假的。2017年春天,xx再次创造纪录,为了抢救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他33个日夜的倾力抢救。33天里,xx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寸步不离的坚守在病房。
忠于职守勇于担当
xx说,他永远忘不了2009年的春节,西北风呼呼的刮着,气温在零下7度,在那个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里,他们坚守在病房,特别是几个青年医护人员,有的正在谈恋爱,有的孩子正需要照顾,他们多想和家人团聚,但为了患者生命相托的信赖,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那一个冬春,在那场救治甲流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他们憋足了劲,顺利完成了救治任务。
2017年春节前后禽流感疫情再次来袭!xx各地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凭借多年积累的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经验,魏主任二十四小时待命,做好了随时投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工作的准备。
3月31日,一名极重症患者入院,“呼吸衰竭、休克、气促明显,血氧饱和度50%,病情迅速恶化,患者命悬一线”。4月1日,患者检验结果确诊为h7n9禽流感。魏主任带领的感染科一病区救治组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隔离病房昼夜实施严密的监护抢救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改善修复呼吸功能,控制继发感染,积极治疗肺纤维化,”三道险恶关口,医患共同面对考验,应对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变化信息随时上报、省专家及医院救治专家组集体会诊……33天的坚守战斗,33个日夜的倾力抢救,在这33天的日日夜夜中,魏主任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寸步不离的坚守在病房,同患者闯过了严峻的三道险恶关卡,三关过后,在鬼门关兜转了一圈又一圈的患者,被硬拉了回来。这一刻,魏主任总算松了一口气,长时间的劳累和精神的高度紧张,他病倒了,反复高烧40度,已经33天没有见面,仅靠电话联系的妻子,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担心坏了,联系科室电话,才得知魏主任正处于寒战、高烧中,那时他蓬头垢面,满嘴长泡,虚弱的睁不开眼睛。他实在是太累了,同事、领导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纷纷劝他回家休息,可他仍然坚守在病房,他说轻伤不能下火线,只有守在病房,守在患者身边,直到患者康复出院那一刻,他才能安心。经过88天的积极救治,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经专家组认可,6月27日患者出院了。
病历记录里面,整整200余页,影像科床边片65次,化验检查70余次,呼吸机辅助呼吸50余天……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他们用坚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使命的召唤,这是实力的硬战,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以魏主任为代表的感染科团队,他们在一次次的重大防疫战斗中,在与死神的较量中,义无反顾,竭尽全力,忘我奋战,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肯定。
精益求精任劳任怨
作为感染科重症病房,科室经常收治病情危重患者,加班不回家,半夜起来抢救是常有之事。魏主任始终坚持以院为家,时时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夏,也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休息下夜班,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
2015年春节,科室收治一位麻疹患儿,由于病情危重,呼吸机麻痹不能自主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家属都放弃孩子回家了,魏主任一直守护在孩子身边,尽全力抢救,最终将患儿从死亡边缘拉回,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遇到患者做床边血滤,他都会坚守在病房,64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直到患者脱离危险才回家。他经常接到县区、乡镇医院会诊的电话,常常要在夜间驱车赶往几十公里以外去会诊,回来已是凌晨三四点钟,在科室值班室一躺,他又满血复活,精神抖擞的出现在患者身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感染科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任劳任怨。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患者,他的患者有许多是靠口碑相传,亲戚朋友互相推荐来的,很多患者都说“我们就是认定你了!”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在鲁南、苏北率先开展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在重症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破伤风、hiv感染、麻疹、暴发性肝衰竭的抢救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不明原因发热这一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上总结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诊疗思路,成功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临床思维清晰合理的优秀医师,为慕名而来的大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解除了病痛,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朴实无华书写大爱
作为感染科一病区的主任,魏主任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他经常要为退回患者的“红包”而头疼。每当有患者和家属以不同方式给他送红包时,他都婉言谢绝,实在推脱不掉的,就先暂时交由科室存放,以打消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等患者痊愈出院时,由护士长交给患者手中,有时干脆把钱交到患者住院押金中。这样的事情,一年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他都采取不同的方式一一退回,许多患者及家属深受感动,便再次送来锦旗、感谢信,以表达他们的心意,赞誉他们心中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每当这时他总说,我们退回的是红包,换回的却是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不仅如此,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还会自掏腰包救急。他经常从餐厅给家庭困难的麻疹患儿捎点饭回来,把自己舍不得喝的牛奶,送给孩子喝。2016年2月,科室收治了一位肾脓肿怀孕流产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患者,大额的花销已把患者家属拖得筋疲力尽,家中一无所有,魏主任毫不犹豫的带头捐款,他的举动感染了身边的人,科室医护人员、其他住院的患者及家属,纷纷捐款表示爱心……那一刻,患者家属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不出话,只是不停地鞠躬行礼。由于他的表率作用,也带动了身边的医护人员,他们履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牢记宗旨一心为民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魏主任以身作则,谨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为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挺进灾情最严重的地带,整整一个月,他同救援队在条件艰苦的灾区完成了救援任务。因抗震救灾成绩突出,他荣获省委、省政府“援川抗震救灾工作记三等功”、市人民政府“援川抗震救灾工作记二等功”表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面向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成为群众所熟悉的一名健康大使。对于出院的患者,他坚持保持电话联系,询问出院后的情况,督促按时复查,他的手机也成为很多出院患者咨询的热线。除了请进来,他还主动走出去,走进广大群众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他还是一名爱心使者,20年来自愿无偿献血多次,用自己宝贵的鲜血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用涓涓热血书写着大爱人生。
他就是这样一位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自己身体却不在意,吃着4种降压药,依旧控制不好自己血压的好医生;
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危急时刻,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冲锋在前,义无反顾,以医院为家,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他就是这样一位,同事无论谁家有事,只要他能帮上忙,都会搭把手的热心肠;
他就是这样一位,无论工作有多繁忙,仍然尽心做好科室实习学生传、帮、带,把自己多年学习、总结、积累的知识经验倾心传授的好老师。
【篇七】
我叫xx,来自xx市肿瘤医院妇二科,参加了今年最美医生的评选活动,经过医院各部门层层评选,我获取了xx市卫计委最美医生评选资格,今将本人情况汇报如下:
我1964年出生,1983年毕业被分配到苍山县磨山医院妇产科。同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推荐为团员代表出席苍山县团代会,1990年调入我院至今,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任妇瘤科副主任,200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4年至今,主持妇二科工作。今天能勇敢的参加最美医生的评选,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多年来,对我个人及其所在科室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医院给了我成长的平台,在生活、事业危难时刻,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激励我在追逐事业的道路上,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是在那闭塞、落后的农村度过的,从来就没见到过正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从来不知道还有医生和护士这个职业,当然更不知道医生和护士是干什么的......直到读高中时,突然高烧不退,老师同学把我送到学校附近的“公社”医院,打针输液.......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穿白大褂的所谓的医生、护士......后来才知道的那就是白衣天使,“白衣天使”的形象,就这样在我心目中诞生了,由此也就成了我的青春梦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的足迹,时而绽放出幸福的花朵,1980年我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枣庄卫校,成为一名走出农村,吃上国库粮的以后能当医生中专生生,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因为那毕竟是迈进我青春的梦想第一步。
光阴似箭,转眼就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35年,35年来,我一直扎根于救死扶伤医疗第一线,为广大女性患者实施诊疗救护。手术台上,无影灯下,漫漫长夜里,风雨交加的时刻等等,那些数不尽的惊心动魄,铭记在心....,饱满的青春年华在奋斗中渐渐消去,而今天的我,受磨难了,变沧桑了;
也成长了。下面是我从医35年来,所经历的点滴故事,今呈现给大家。
一、我能为别人做点事情感到欣慰
1988年,那年孩子3岁,天有不测风云,我的生活轨迹突然发生了改变,失去了家庭,成为单身,无家可归的日子,给病人看病、做手术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安慰,科室是我真正意义的家,工作成为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几乎不分上下班。从1998年至2005年连续8个春节,因为我单身一人,主动提出值班,让同志们回家团员,创造了连续8年“春节”值班记录。2014年至2018年连续5个年春节,我又提出了让年轻大夫夫放假,自己以身作则带领老同志值班规定,创造了连续四年听值班记录;
记得2006年12月18日,下午医院正在开院务会,突然一术后患者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那是刘春娜医生管的病人,但当天刘大夫到河南探亲去了,无法赶到现场。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让医生头疼的事情,死亡病人家属不冷静,尸体拉走又拉回来,放在了病房里,因为那时,春节将近,病房里病人不多了,病房里的场景就是:整个病房很空、也很冷,护士站对过的房间里,躺着死亡的患者、怒目而视的家属,满病房的的烧纸烟灰,那一夜我没回家,而是在病房安慰患者家属,观察事态态发展,还替刘大夫整理好死亡病人的病历资料,当时我也没觉得有什么,觉得是应该的,因为我比她大,但刘春娜医生从河南回来后,知道这件事情的经过后非常感动,抱着我哭着说“你真是我的好姐姐……”
二、忠于职守,敬畏生命,在患者最需要我的时候,将自己置之度外
2002年7月,一个叫张青英的晚期卵巢癌病人,病灶侵透直肠,手术中患者及其家属拒绝造瘘术(孙庆旭院长上台手术),术后第一天出现了吻合口瘘,不得不第二次手术,切除部分肠管,行造瘘术,术后刀口及各个引流口出现严重感染和脂肪液化,并再次出现吻合口瘘,外科大夫说,无法再做手术,只能长时间禁食,保持刀口清洁,每日必须大换药2次,主要是冲洗清洁污染伤口粪便,每次需要半个小时,否则患者刀口,引流口到处都被大便污染。有一天,晚上11点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病人伤口须第二次换药,我犹豫了片刻,但想起患者的痛苦和那被大便污染的刀口,立刻,穿上雨披,骑上摩托车往医院跑去,路上水深,看不见,一只脚滑到到了一中门口一个下水道井口里,身体摔倒在污水里,腿破了,鲜血直流,痛疼难耐,衣服湿透了、头发湿透了,满嘴污水,心情难以言表,但病人的急需和医生的职责克服了此时此刻的抱怨和懊恼,又勇敢的爬起来带着满身的泥水和鲜血骑车赶往医院,为患者清洗伤口,当时患者就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并跪在床上磕头致谢。张青英患者刀口清洗,换药...禁食长达48天,在这48天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从未间断,为此深深感动了患者及其家属……出院时不仅消除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怨和不满,消除了医患纠纷,我还发现这位患者每天亲自跪在床上半小时,说是“向上帝祈祷,保佑我的平安....”表示对我付出与辛苦的感激。这件事也让我非常感动。2003年非典爆发,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医务人员处于紧张状态,有一天早晨,张红丽护士长突然传达上级指示,要求医生自愿报名参加抗击非典第一线,当时我毫不犹豫的第一个报名,(后来也没去),这件事情让我姐知道了,姐姐说,“你只想到国家,没想到小家,小家也需要你”并抱怨说,“你去抢救别人,万一死了,我们咋办……”我知道这件事情伤了姐姐的心……
我院2016年创三甲,是医院发生蜕变的关键时刻,任务重而艰巨,全院职工,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当时我们科4名医生怀孕,需要照顾,怎嘛办?但我的信念,就是无论有多少困难,也要克服,坚决不能给医院丢分,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学会的自己先学会,大量的条款、制度需要记牢背熟。只能笨鸟先飞,我们的加班时间较医院里规定的时间提前2个月,从5月1号(医院里是从7月份开始的)开始,要求我们科全体工作人员,早上提前20分钟上班集体学习条款,我大约提前40分钟,每天,第一个到工作岗位,叫别人学,我必须先学,吃透,那些事重点,找出记忆方法,等人到齐了再和大家一块学,晚上最后一个回家。有一天,熬夜到凌晨1点,因不敢走夜路,叫传达室孙少卿同志,把我送回家的。这期间因过度劳累,忘记了喝水,膀胱炎性出血3次,严重的时候每天30多次小便,同志们都害怕,但仍坚持工作,那时候真正将自己的身心溶入到创三甲的工作之中,忘记了家和孩子的存在。有一天孩子电话问“妈妈,你还能想起你还有个女儿吧,”那一刻,我懵了,突然想起,我说:“我还有一个女儿,”女儿在电话那头无奈的说,妈妈你忙吧,一句话没说就把电话挂了。当时我回过神来一想,奥,有一个月没给女儿打电话了,我真的把在外读书的女儿忘了,7月模拟检查总结时,我们科全院成绩第一名,总分86分。这期间父亲病重去世,不但一直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就连9月7日的百日坟,也在医院里度过的(因为这一天正好三家评审)。
一次和女儿的随意交流中,女儿告诉我“她在大学期间,党员转正,让她去发言时找不到u盘了,情急之下,女儿口述了妈妈工作的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她这次党员转正演讲的内容,也是她入党的动力源泉,她说,当她演讲结束时,不仅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且好多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含满了泪花……当女儿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不知道女儿讲的是什么……但我只觉得很惭愧,很对不住女儿,因为从2006年,我一个人带孩子生活,女儿从小学6年级到高中毕业,连续7年孩子的午餐都是在学屋和学校食堂度过的,因为我们科室,手术太多,中午经常加班手术,无法保证下班时间,当然也就无法给孩子做午饭,多少年来这种对孩子的惭愧之心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今天却被女儿搬上了大学的演讲台,好丢人……我责怪她,说:“你为什什么不讲黄继光、董存瑞、孔繁森等典型人物,而拿妈妈说事”,女儿说,那些人虽然出名,但只是我听说的……妈妈虽然无名却是我亲眼见到……你虽然把学习,加班做手术,抢救危重患者等,经常废寝忘食的工作看做是一些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来,你就是一个让我值得学习和自豪的妈妈……女儿的这番话,我真的感到既欣慰又惭愧....还有年迈的老父亲在此期间病的很厉害,我也没有顾得上去照顾……不久过世了,更对不住老人家的是,上白日坟(9月6日)(因为9月7日三甲评审)也没能参加,想想非常难过,三甲评审后,有一天自己跑到父亲坟前,默默地哭泣一场,真的觉得太亏欠他们了。
三、追求知识,开拓医疗新技术、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
工作35年来,我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参加了两次成人高考,(1993-1997潍坊医学院的专科,2003-2007xx大学临床医学本科)都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业余时间读完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2008年起开始攻读xx大学的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现所有课程均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现正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在工作中,愿意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搞科研。已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编专著3部,主持完成获奖课题3项、立项科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3项,获国家专利2项,外出进修学习2次。2014年,医院把科室的管理重任交给了我,为不辜负众望,注重科室技术业务发展,2014年,到北京妇产医院学习妇科肿瘤微创技术。在学习期间,因年龄大,老师不让管病人、写病历,但医院规定不管病人就不让上台做手术,为了能跟着老师在手术台上学手术操作,主动要求管病人,写病历,为不错过学手术机会,病历只好晚上写,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有时写到凌晨2点,这一点深深感动了身边的同学、老师。两个月的学习,我体重减去了8斤,但掌握了腹腔镜的手术技术……回来后带领科室迅速开展了妇科肿瘤的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率逐年递增,(腹腔镜手术率由2014年的7%今年增加到了2017年39.65%)出现了质的突破。同时带领团队,向困难手术,大手术进军,近两年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困难手术30多人次,完成了腹腔镜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根治性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以及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即保留子宫)的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接清扫术等,这些手术填不了我院妇科肿瘤手术空白。也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长达30多年的工作中,诊疗病人达数万人次,完成手术4000余台,其中,大手术、困难手术约400余台,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四、工作业绩与获得各种荣誉
在漫长的从医生涯中,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热爱,加班加点的工作已成为习惯,但是很多病人还是为此感激不尽,表扬信、锦旗屡见不鲜。我们科,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4年均为肿瘤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先进科室,2018年还获得科室安全与管理先进科室,另外近几年来我本人获得的荣誉:xx市“新xx、新红嫂”,十佳女科技工作者、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次、xx市药品不良反应先进个人1次、xx省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优秀带教老师1次、xx市肿瘤医院先进工作3次、xx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3等奖1次、xx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2等奖1次、xx市优秀合理化建议成果奖1次、.xx市专利2等奖1次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更好学术交流本人还承担着多项社会兼职1.xx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xx省老年研究会第一界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3.xx省老年研究会第一界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4.xx省疼痛研究会第二界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5.xx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精准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6.xx省妇产远程医疗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7.xx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8.xx市抗癌协会第一届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9.xx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xx市生物技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1.xx市中医药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2.xx市肿瘤医院宫颈癌首席专家。
35年的经历只代表过去,未来要向更优秀的同志看齐,无论是否评上最美医生,我都愿意用最美医生的光辉形象激励我未来的人生篇章。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一名最美医生的诺言。在浩浩荡荡的医疗大军中,我虽渺小如苔花,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召唤下,我愿感受清风抚慰,绿意青山,向牡丹学习,强盛怒放,在救死扶伤的医疗战线上进我的绵薄之力。最后,用清朝袁牧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束我的报告。感谢大家的聆听。
第四篇:最美医生事迹(推荐14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最美医生事迹》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
篇一:最美医生事迹
______,女,32岁,大专文化,执业助理医师,____省______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人。自2004年至今担任________村卫生室医生,十几年年来,她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她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20____年刚毕业,陈__丽同志曾经在____县人民医院、____大一附院进修学习,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院领导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向老医生、领导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
20____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陈__丽同志因晚上出珍雨天路滑,不幸跌倒右上肢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高烧正住在县医院接受治疗呢,他自己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______卫生室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几年来共接诊病人不计其数,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疗费,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爱心是________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记得2006年的一个晚上半夜,天刮风,下着雪,村民陈桂荣,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家人打电话给陈医生,陈医生意识的病人的病情十分严重,马上起床,拿起急救箱,氧气袋,等感人的事你自己编吧,,尽量写的感人至深,病人是肺气肿,肺心病,
由于她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陈____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____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他个人投资十几万元,建成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积极做好卫生服务工作,现在已为辖区1226口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尤其为辖区137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在老龄化趋势加快情况下,尤其关心老人健康,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年人建立了身体“晴雨表”。
2011年12月1号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陈阿丽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人名】同志以她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3月,十里铺村卫生室被示范化卫生室等荣誉称号。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该引陈阿丽同志为自豪,以【人名】同志为榜样,像她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篇二:最美医生事迹
盛伟,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盛伟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
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学东,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坚守在姜庄流域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更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无数次的奖励。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篇三:最美医生事迹
男,土家族,省县人,生于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取得乡村医生资格,1988年继承父亲的嘱托一直奔波于镇村的每一个角落,开展医务方面的常规工作。他在县南大门最边远的乡村——村坚守整整26年,全村11个村民组,他不知跑了多少遍,无法用数据来体现。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人民的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继承父嘱立志乡村
在很小的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因父亲是一名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服务者,常常教导我们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等等道理。因家庭兄弟姊妹较多,作为大哥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帮助家务,很多时候半夜三更和父亲穿梭于乡间小道,为生病的人看病。看到了村由于极度贫穷闭塞,经济极为落后,村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信念。于1997年9月,为了实现这一信念,父亲就叫他自费到卫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多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和高血压患者管理情况”、“高危孕产妇管理动态表”、“婴儿管理动态表”以及“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管理动态表”,这些表格内逐一登记着需要关注的村村民的姓名、上次检查时间、健康状况及服药情况。“作为国家提供经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他免费为所有签约村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做好登记和随访工作。”
篇四: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颜建辉,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钻研科研,言传身教
颜建辉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20xx年—20xx年,每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20xx年,为了激发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他指导成立了临床医学系科研团队,培养出许多名优秀科研人才。20xx年,他参与组建的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义诊团队被湖南省共青团评为“湖南省芙蓉学子百强精英项目”。
关爱病人,忠于职守
颜建辉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20xx年3月,他兼任综合老年内科主任以来,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不足、住院环境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情况下,科室发展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抱怨,而是“勤”字当先,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耐心安抚住院患者,并没有因为条件限制就降低医疗水平。科室从原来的30余张床位发展到现在50余张,治愈出院的患者不计其数,科室医护人员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20xx年2月,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荣获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及“绩效贡献”奖。
冲锋在前,无私奉献
颜建辉同志无私奉献,廉洁行医。20xx年的某一天,急诊送来一位何姓老年脑出血患者,意识昏迷,由于患者是一名环卫工人,发病时倒在马路边,被120紧急送来医院。他接到病人后,只说了一句:“救人要紧,别等她家人来了,住院费我先帮他垫着。”正因为他的热心、果敢,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治疗。联系上患者家属后,家属得知事情经过,非常感动,把垫付的住院费还上,并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在他身上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遇到医疗费用不足的患者,他经常帮人垫付,生活困难的患者跟他诉苦,他也会慷慨相助。同事都笑他,说他太相信陌生人,容易吃亏,但他一笑置之:“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值。”不久之后,病人及家属都会把钱如数还上。他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红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廉洁行医的榜样,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人民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属送来红包,他实在拒绝不过,只好先收下,等家属走后,将红包费用交在患者医院账户上抵住院治疗费用。患者出院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患者及家属,大家纷纷称赞:这样的医生让我们放心。在医疗环境如此严峻,医闹、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的形势下,颜建辉同志能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并且从医多年,所在科室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和重大差错事故,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这实在让人称赞。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颜建辉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篇五:最美医生散文
最美医生散文
又看见好久不见的太阳,沉闷的冬天终于隐退了。阳光一缕缕射入窗内,值班室窗台上那盆清香茉莉迎合着阳光,正开出一朵朵素白小花,一股股清香,瞬间溢满房间。
手机里貌似有人呼我,原来是同事大观发来信息:妞,最近在选最美医生,你可以!
抖了抖精神,不相信似地给大观发了个怪脸。
大观又打出两个字:真的。
我有些反感地从手机发出:什么呀?我可不想出名。
大观又发来信息:出名有什么不好?
我随意的发出:我可没那命。
是啊,我还真没那命。想想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凑巧事,别说选最美医生了,要说选“最霉医生”,那肯定非我莫属。
春天的季节对于承德还有些早,接二连三地飘雪,“冻人不冻地”成了大家的新热词。
星期一早晨,我驱车去单位上班,刚把车倒进车库,就发现车门外旮旯处有个花格子手绢包。这年头谁还还会用这个?下了车不自觉地用脚踢了一下,手绢包开了,从里面叽里咕噜掉出几个钢�G,还有许多红红绿绿的票子。低头细心地一个个捡起,不经意一数,好家伙,两千二百余元。
手里拿着这个有些破旧的花格子手绢包,看着医院进进出出一脸忧愁的看病的人,心里琢磨着这些钱是谁丢失的。一定是看病的患者丢的,就冲这种手绢包着零七八整攒起来的票子,这个患者家庭一定不太富裕。心里想着,急忙四处张望,寻找丢钱的人,却发现没有人回来找这个钱。看看时间,快要查房了,不得已离开这个车库门口,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路上的行人,不小心撞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连喊着:“哎呀这闺女,你怎么走路不看道呀,这要是给我撞摔了,那你养我吧。”急忙抬头嘴里说:“对不起。”原来是我家一楼的王娘。
王娘不停地:“唉吆喂。”我一下想起我捡的这个手绢包会不会是王娘的?想着嘴里就问道:“王娘你是回来找东西的吧?”王娘着急地说:“可不是呗,我这来看病要用呢?谁知道我却给弄丢了。”听王娘这么说,我高兴把手里的手绢包递到王娘手里说:“别回去找了,我捡到了。”王娘手里拿着花格子手绢包打开瞧着,眼睛里冒着光,兴奋而迟疑地说:“这,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竟然头也没抬地一溜小跑离开了我。
把钱给了王娘,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走到医院门口,突然看见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被雪滑倒在台阶上,正你拽我拽你,努力使自己站起来。见此情景,急忙紧跑几步,伸出手准备把他俩搀扶起来。正在这时我的衣服被人从后面拽住了,同事大观使劲拉扯着我到一边没人处说:“你干什么呀,你不怕你没把别人拽起来,别人赖上你吗?”听了大观的话,看看四周来来往往熟视无睹的人,犹豫地看看那对老夫妻似乎觉得有道理,就随大观走上台阶,边走边回头地离开了那对还在挣扎的老夫妻……
来到值班室,站到窗前。奇迹般的发现妈妈最喜欢的那盆清香茉莉竟然开花了,白花一朵朵的是那样淡雅,发出一股股迷人的清香。低头望着那对还在台阶上没有爬起来的老夫妻,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刺骨地疼。此时,我仿佛听见妈妈对我说:“闺女,做人一定要像这盆清香茉莉一样,纯洁淡雅,不能求回报,要对得起良心。”我仿佛看见那对老夫妻就如我的父母,在需要我帮助时候,而我却没有上前去拉他们一把。想到这些,我急忙飞跑下楼,来到那对老夫妻身边和护士小刘一起把那对老人搀扶起来,把他们小心翼翼地搀扶到医院一楼挂号室,找个凳子让他们坐下。
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对老夫妻家在很远的外县农村,有两个儿女都在外省打工,老爷爷是来医院看眼睛的。眼睛一年前模糊充血几乎已经看不见了东西,只是一直耽搁没来看。我对小刘说:“你去帮老爷爷挂个号吧,我搀扶他们先去二楼眼科。”
老奶奶听了我说的话,急忙解开裤子使劲地掏着什么,嘴里还不停地说:“谢谢闺女,我带着钱呢。”只见她嘴里说着,手还不停地在裤子里掏着,掏了老半天也没见她掏出什么?老奶奶头上冒了汗,嘴里自言自语的磨叨着:“我的钱呢?我的花格子手绢包呢!”嘴里说着手里还不停地抖动着裤子,眼睛四处找寻着。
“什么?花格子手绢包?”我情不自禁说出这句话。老奶奶突然一把拉住我的手说:“一定是你,一定是你把我好不容易攒的给我老头子看眼睛的钱给偷走了。怪不得你那么好心搀扶我们呢,原来你第一次把我钱偷走了,觉得不好意思又假惺惺的回来帮我。你个女孩子怎么这么坏呀,你快把钱还给我!……”
老奶奶狠劲地撕扯着我的衣服,那个老爷爷竟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对我磕着头说:“我求你了,闺女!你就看在我俩要死的人份上,把钱给我们吧!”
呼啦啦,人群簇拥着,许多患者医生护士都围了过来,人们纷纷议论着:“看长得怪漂亮的,可惜是个小偷。”
“是啊,还医生呢,什么东西!……”
人们不停地数落着,我此时脸上冒着汗,急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使劲摆着手说:“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拿了你们钱,是那个王娘。……”
我被主任和小刘拽进值班室一刻,我还听见楼道里传来一阵阵那对老夫妻的`哭喊声。主任和和护士小刘,眼巴巴地望着我。主任对我说:“你难道真的知道那个钱?”小刘也紧接着说:“你刚才还说花格子手绢包,王娘什么的。难道你知道那钱谁拿走了?”我冷静了一下说:“你俩帮个忙,先安排那个老爷爷检查住院吧,这个钱我先替他们垫上,我一会去找王娘,负责把钱要回。”
走出办公室,路过X光室,看见对面厕所椅子上有个没人拿的装了X光的袋子还有一副手套。随手拿起袋子,打开里面掉出一个单子,上面写着患者的名字:王翠红。这不是王娘的检查单子吗?再仔细看看上面写的病历,左胸阴影待查。
急忙走进外科病房,看见医生小李。小李看见我进来有些带�也焕淼陌淹放は虼巴猓�我知道刚才楼下的一幕她肯定是看见了。我微笑把那个单子递到她面前说:“李医生,这个患者的单子我刚捡到了,你看看是不是很严重呀。”小李听我这么说,转过头接过单子打开,看着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老太太也是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也不知道把单子送来,我还寻思没事呢?”我听小李这么说急忙说:“我认识这个老太太,她可能是不小心把单子丢了,我去把她找回来吧。”
驱车来到王娘家门口,正要敲门听见王大爷说:“你这个老太太也是为了钱就不要命了,回去找单子,单子没找到,还认领了别人的钱。你说这楼上楼下住着,以后人家要是知道了,可怎么见面呀。”
拍打房门,王大爷拄着拐杖来开门了,他看见我一刻愣了。我还没等说话,王娘就从房间慌忙走出来说:“那钱就是我的,你来要我也不会给你。”听王娘这么说,我笑了一下说:“我不是来管你要钱的,我是告诉你,你那检查单子我捡到了,医院让我告诉你一声,明天务必去医院去一趟,你的病需要复查。”说完,我又接着说:“你的钱就给你,但是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能不能把那两千二百元钱和那包钱的手绢给我用用,我给你这个数目的钱。说完我从钱夹里掏出两千二百元递给王奶奶,王奶奶手里紧紧攥着我递给她的钱,有些犹豫地从床底掏出那个花格子手绢包得严严实实的钱递给了我。
第二天上班,我第一时间来到那个老爷爷的病房,双手把那花格子手绢包的钱递给那个老奶奶。我看见那个老奶奶手哆嗦数着,不停地抹着眼泪说:“这就是我攒了一年给我老伴看病的钱,没错,就是我的!”
转身离开那对老夫妻,迎面看见院长他对我严肃地说:“一会你来我这一趟。”同事大观望着院长背影对我指点着说:“我说不让你管闲事,你不听呀,管出毛病了吧。”
回到办公室,我没有去院长办公室。我打开电脑给院长发了邮件说:这次我错了,下次绝对会在捡着钱第一时间交给丢钱人。
想着最近的倒霉事,不得已猫在家没有去上班。二十八那天晚上,同事大观打来电话抱怨说:“大年三十的还安排值班,我还想回老丈母娘家吃团圆饭呢!”听着大观的抱怨,我不知为什么竟然同情起大观。我对他说:“你也怪可怜的,反正我也没有什么事,我帮你上三十这个班吧。”
大观高兴地大声喊道:“我就知道你会助人为乐,去年就是你帮我上的,今年都不好意思求你了,你还是帮了我,谢谢。”
三十那天医院的病号也不少,那些外地的重病号只能猫在病房里。院长和几个领导,给我们几个还坚持在工作岗位的人每人送了一个红包和几袋饺子。
正开心地煮着饺子,护士小刘跑了来小声说:“你知道不,那个前几天丢钱做眼睛手术的老爷子,刚才我去给他输液,看见他们老两口正在泡那五毛钱的龙潭方便面呢。”
听了小刘的话,我有些不自然,几天来的憋屈涌上心头。小刘看出我不高兴的样子,急忙说:“咱吃饺子不说这个了。”说完把煮熟的饺子捞在几个饭盒里。我和小刘吃着饺子,眼前还是不时浮现那对老两口的样子,想着那个花格子手绢包的钱。我忍不住把那几饭盒饺子都放进小锅,望着惊诧看着我的小刘说:“走,咱去把这些饺子送给那些患者吧。”小刘看我这么说也附和着说:“走,咱去给他们送饺子。”
先后把饺子送给了几个外地来的求医者,最后走进312病房,我看见那个老奶奶正一勺一勺地喂着那个老爷爷吃方便面。她回头看见我和小刘进来,赶紧放下手里的饭盒紧张地望着我俩没有说话。小刘对他们说道:“你们还愣着干嘛,我俩给你们送饺子来了。”那个老奶奶慌乱地搓着手说:“这可使不得,使不得。我丢的钱给我了,我就已经知足了。”我没有说话,随手把手里端的饺子放在桌上,正要转身走。突然想起了什么,我随手把兜里院长给的红包递到老奶奶手里说:“这个红包你拿着。”老奶奶看我给她红包,急忙推着我手说:“我们可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红包,我们自己有钱。”那位大爷也在床上抬起身子说道:“是那个拿我们钱的闺女吧,把钱还给我们了这事就算结了,没事的,我们可不能要你的钱。”
小刘看他们这么说就大着嗓门喊道:“瞎说什么呀,那钱是……”下面的话还没等说出来,我急忙挡在小刘面前,又一次把钱塞进那位奶奶手里说:“这个红包是我们医院领导慰问医院病号的钱,在这个医院住院的人就必须收。”话音刚落小刘挤到我面前悄悄说:“你傻呀,红包里有一千元钱呢。”我拽上小刘,离开那对老夫妻。
在医院值了一天一宿班,初一十点多了主任也没来接班却打来电话说:让我再辛苦一下,他家里有些事暂时来不了。走出值班室正准备去病房查房,却迎面与护士小丽撞了满怀。小丽一身手术服装扮她大声冲着楼道嚷着:“谁是王翠红家属呀,王翠红家属来没来呀?”话音刚落,只见认领钱包王娘老伴拄个拐杖蹒跚着走过来不停地答应着:“在呢,我在呢。”小丽着急地说:“你家其他人呢?你老伴需要输血。你们家谁是RH阳性O型血?”王大爷听了这话,脑门子冒着汗哆嗦着说:“医院血库没有RH阳性O型血吗?”小丽打断他的话说:“你老伴是临时通知手术,医院血库暂时没有。”
我看着眼前的一幕,顾不得想太多,直接就跑过去拽着小丽的手说:“走,我是RH阳性O型血。上周献血时检验过,血液合格!”
为王娘献了400毫升的血,我晕倒了。我看见房顶都在转。眼前晃动着无数个身影。当迷迷糊糊醒来时,不知是谁喊道:“看眼睛动了!眼睛动了!”又不知是谁说:“闺女,我们错怪了你呀……”这回我听清楚了,是那个丢钱包的老奶奶。
这时,我的眼睛无声地流出了眼泪。
许久许久,在朦胧中,我感到一只温暖的手抚摸我脸颊的泪。我微睁眼睛,只见那位奶奶满脸愧疚,眼中满含泪水……
雪霁初晴,万里无云,太阳洒下一片温暖,此时的阳光多么温暖。这才是春天!
窗台的清香茉莉一朵一朵得开得正艳。王娘出院那天,为我送来了两千两百元钱。
大观跑来了,他手里高举着一个红色证书,嘴里兴奋地喊着:“何医生,你被评为最美医生了!”
篇六: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颜建辉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2008年—2011年,每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2011年,为了激发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他指导成立了临床医学系科研团队,培养出许多名优秀科研人才。2014年,他参与组建的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义诊团队被湖南省共青团评为“湖南省芙蓉学子百强精英项目”。
关爱病人,忠于职守
颜建辉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2014年3月,他兼任综合老年内科主任以来,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不足、住院环境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情况下,科室发展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抱怨,而是“勤”字当先,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耐心安抚住院患者,并没有因为条件限制就降低医疗水平。科室从原来的30余张床位发展到现在50余张,治愈出院的患者不计其数,科室医护人员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2015年2月,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荣获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及“绩效贡献”奖。
冲锋在前,无私奉献
颜建辉同志无私奉献,廉洁行医。2012年的某一天,急诊送来一位何姓老年脑出血患者,意识昏迷,由于患者是一名环卫工人,发病时倒在马路边,被120紧急送来医院。他接到病人后,只说了一句:“救人要紧,别等她家人来了,住院费我先帮他垫着。”正因为他的热心、果敢,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治疗。联系上患者家属后,家属得知事情经过,非常感动,把垫付的住院费还上,并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在他身上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遇到医疗费用不足的患者,他经常帮人垫付,生活困难的患者跟他诉苦,他也会慷慨相助。同事都笑他,说他太相信陌生人,容易吃亏,但他一笑置之:“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值。”不久之后,病人及家属都会把钱如数还上。他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红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廉洁行医的榜样,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人民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属送来红包,他实在拒绝不过,只好先收下,等家属走后,将红包费用交在患者医院账户上抵住院治疗费用。患者出院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患者及家属,大家纷纷称赞:这样的医生让我们放心。在医疗环境如此严峻,医闹、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的形势下,颜建辉同志能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并且从医多年,所在科室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和重大差错事故,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这实在让人称赞。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颜建辉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篇4】
李有忠,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有忠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有忠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2000年又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跟随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路志正、薛伯寿、冯兴华等老师学习,得到其亲自教诲。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李有忠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李有忠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于2000年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李有忠同志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痛苦异常,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有忠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有忠同志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李有忠同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有忠,从此与李有忠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有忠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李有忠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李有忠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李有忠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并不富裕,但在2008年崔召小学改建时,积极捐款一千元,后又到张舍镇看望养老院老人捐款400元,救助贫困学生捐款500元,带领中医儿科党支部全体党员为崔家集镇贫困学子荆某捐款……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李有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有忠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有忠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有忠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2011年被评为平度市十佳服务明星,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李有忠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篇七: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宋艳梅,女,汉族,1973年7月出生,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2012-2013年连续二年被评为鱼台县“三八红旗手”,2011年获鱼台县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济宁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鱼台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用爱心守护母婴平安—记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宋艳梅
“哇—哇—”静寂的产房里,传来响亮的啼哭声! 5月2日凌晨2点35分,在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里,一个新生命又来到了这个世界。听着这响亮的哭声,她的心终于放下,每次产妇的一次分娩,实际是对她心脏的一次考验。
从医二十多年来,自己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宋艳梅用爱的双手托起初生的太阳。她心不离病人,身不离产房,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人文的服务,迎接一个又一个小“宝宝”的健康诞生。
当妇产科医生是她最大的愿望1992年7月,19岁的宋艳梅毕业于泰安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鱼台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从此,宋艳梅与母婴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医院地处乡镇,条件差,大部分农村人在当时经济条件差,对生孩子这个事不像现在那么重视,交通工具就是地排车,经常出现孩子生在地排车上的现象,大部分还都是发生在冬天,宋艳梅每次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奉献自己的衣物,确保大人小孩平安,以至于很多病人都像亲戚一样联系相信她。
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妇产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为了给自己充电1995年报考了济宁医学院的夜大学习班,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于1997年又被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她的勤奋、好学、勤劳、善良得到老师的好评。回来后,开展了剖宫产,子宫切除、宫外孕、卵巢囊肿等手术,打破了该院妇产科手术需转院的历史。
于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工作,2008年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妇产科以产科为主,看到孕妇们被宫缩痛折磨的死去活来,作为女人的自己,真的很心痛,很多人害怕痛选择了剖宫产,于是她和麻醉师到上级学习无痛技术,于2008年率先在全县开展了无痛分娩和无痛流产,为广大育龄妇女们减少了多少痛苦。至今也是鱼台县唯一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得到了患者的欢迎,鱼台电视台就无痛分娩专门进行了采访。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2005年济宁医学院本科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2012年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现在读。
自任妇产科主任以来,基本没有一天不来医院, 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她的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她不上班,准备去接她,这时有个急症手术她被叫去,等手术结束时,到达学校时,孩子已在寒冷的冬天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到现在孩子也是经常饿肚子上学,为了工作大人孩子均顾不上。也从未和家人度过一个安稳的春节。每次手术前,宋艳梅总是第一个达到手术室,并且最后一个离开。作为妇产科主任,她除了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还要肩负起妇产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每周,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遇到重病号时,在没有安排值班日也要坚持上班做手术。近8年来,宋艳梅实施数千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从未出现死亡事故。在繁忙工作中,她还承担全县60%以上的引产、流产、放环等计划生育工作。因为工作责任心强,计划生育是高压线,医院领导还把本院计划生育专职这个责任大的工作交给她。在她的管理下未出现一例计生事件。她还承担着下乡任务,负责两个村的居民健康,是这两个村所有村民的家庭保健医生。
宋艳梅主任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富有爱心,视病人为亲人。她每次都跟家人一样直呼患者名字,给患者带来亲切感,让她有到家的感觉,并且成为每个患者家庭医生,24小时开机,半夜孩子哭闹也带电话咨询,她从来都非常有耐心解释。她多次带头发动科室姐妹们为困难患者捐钱捐物,帮助病人度过难关。为了抢救病危患者的生命。她不顾自己弱小的身子,伸出胳膊对同事说:“来,给我抽血。”在她的感染下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为病患者无偿献血成了家常便饭。 孜孜不倦为妇产科事业倾注心力 。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
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宋艳梅默默奉献,没有丝毫松懈怠慢。她坚持每天学习专业知识,挤出时间到全国、省(市)参加学术会议和医学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宋艳梅发明国家专利三项,她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随着科室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作为妇产科的带头人,宋艳梅默默承担起了传、帮、带和技术把关的重任,手把手培养年轻医生。近8年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从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新生儿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她所带领的妇产科先后多次被鱼台县中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在工作中她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鱼台县卫生行业树立起一面大旗。
篇八: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王妙芳,女,1952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仙岩村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仙岩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王妙芳在山区基层卫生战线工作40年(截至2012年),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区责任医生”,2012年被评为第三届“感动余杭”人物。
30日,杭州市卫生系统举行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王妙芳也出席了报告会,她用百丈口音讲道:我做的是非常平常的事,社会各界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真有点担当不起。我今年60多了,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市卫生局领导,局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主要负责人、党办主任,职工代表,直管医院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王妙芳是百丈镇仙岩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40年来她坚守在一个小山村,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当邻里、当朋友、当亲人,成了当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7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王妙芳的事迹。患者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被村民需要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王妙芳这种质朴的幸福观,引起了全区、全市甚至全省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省市领导黄坤明、徐立毅纷纷作出批示。区、市卫生局先后作出决定,号召卫生系统向王妙芳学习。
报告会由区五院赵玲主讲,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员工王刚领、王妙芳的儿子林峰、仙岩村村民李萍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下属、同事、母亲和阿姨,讲述了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
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滕建荣一见到王妙芳,就握着她的手连说“向你学习”,他说,你的先进事迹,事实上就是乡亲们对你的口碑,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卫生系统的光荣,对此,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他表示,下一步全市卫生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王妙芳事迹的学习和她这种朴素价值观的宣扬,学习她扎根基层、不计名利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职业素养和情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从而鼓励鼓舞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投身医疗卫生的神圣事业。
崇贤街道掀起一股“王妙芳”热
日前,崇贤街道党工委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负责人、崇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一起参加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 来自崇贤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沈掌富在听完报告后表示:听了王医生的事迹,深受鼓舞,作为一名“赤脚医生”,本人有着与王妙芳一样的经历,要以王妙芳为榜样,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解除病人痛苦,体现自身价值。据了解,崇贤街道党工委举办的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掀起了学习王妙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高潮,街道党工委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联系实际,谈认识,找差距,在推进崇贤新城项目建设中尽心尽责,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献计献策,在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
百丈镇以王妙芳精神激励工作热情
近日,百丈镇计生办组织了各村(社区)计生干部,开展主题为“学习王妙芳同志先进事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座谈会。近来,百丈镇各部门纷纷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王妙芳同志先进事迹,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工作热情和创业动力。参加座谈会的计生干部,纷纷畅谈学习王妙芳同志的体会,大家都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仙岩村计生服务员谈到,自己和王妙芳同是一个村的村民,作为年轻一代,着重在四个方面学习王妙芳同志的精神。一是要有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甘于平凡,脚踏实地;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学习的表率;四是要不断开拓创新,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氛围。
篇九: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颜建辉,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钻研科研,言传身教
篇十: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古语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凡人皆知小儿疾病诊疗不易,戏称儿科为“哑科”。小孩子都是父母心头肉,任何一点不舒服都会引起孩子哭闹,长辈的骄纵,父母的疼爱伴随着孩子们的哭声,所有承载给儿科医生身上都是压力。小孩子身体适应性低,体质敏感娇弱,容易生病,所以医院里儿科门诊一直人满为患;所以,做儿科医生要付出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还需要强健的体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说起中医院儿科医生朱培林,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为很多人所称道。有很多家长小时候吃着朱医生中药长大的,如今自己的孩子生病了还是找他看。他作为一名中医儿科门诊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门诊病人,遇到有季节性流行病时,门诊量更大。孩子们来看病了,只要挂了号就必须看完,有时候一个上午坐诊下来,连喝茶的功夫都没有,即使这样他也能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无论孩子有多闹,他都不厌其烦。给小孩子看病不同于大人,没有明晰的说明,更多的需要医生多询问细观察。儿科门诊有一个奇怪现象,医生一搭脉,家长就不说话,总觉得医生摸摸听听就能知道原因了,这时候就需要医生耐心地问诊了,可是这一问不要紧,家里来的人少还好,一问一答之间思路也很明晰,就怕家里来的人多,医生一问,家长抢着答,单选题立马变成多选题。还有的家长更奇怪,怕医生用药重了,刻意将病情说轻点,有的家长怕医生不重视,又刻意说重点,这时候就要考验医生的诊断水平了。朱医生总是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望闻问切,给予准确的辩证施治,他开的中药一般被家长称作为“香茶”。
对滥用抗生素副作用的担忧也让家属带孩子看病的同时依从性很差。有时候孩子的病看过了,药也拿来了,朱医生也交代清楚了:中药如何服,配合的西药如何吃。结果家属还是问个不停:中药苦不苦?西药有没有副作用?喂不下去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应接不暇。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家药喂不下去,将孩子带到医院喂。生病总得有个过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作为家长一旦遇到孩子生病了,就会有些不理性,总希望可以药到病除。经常有的孩子回家才吃一两次药,家长就打电话询问朱医生,烧为什么还没退完?咳嗽为什么还不停?这样的电话几乎每天都接到,可无论白天晚上,他都是耐心给予解答。他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为人父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有过硬的医术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一次,有位家长半夜里打电话给他,说发现孩子用药后面色通红,一直睡觉不醒。在电话里看不到患儿情况,他让家长立即将孩子带到医院,亲自查体再加上仔细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家长给孩子一天药量当成一次喂进去了。虚惊之后家长也很不好竟思,毕竟大半夜里还惊动医生。他却安慰家长,能理解家长的心情。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看病还要面对一些医学之外的问题。曾经在门诊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生病了,家里来了父母还有老人,朱医生在看病问诊的时候就听那小夫妻抱怨带孩子的老人,一定是给孩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衣服也穿少了。眼看着两代人在为孩子生病引发的争吵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了。小小的诊室里孩子的哭声,家长的吵架声,沸腾着至少有80分贝的噪音,再加上一些孩子排泄物的气味,让人不堪忍受。没想到他倒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一边看病一边劝架。既要安抚老人委曲,还要指导年轻父母负起责任。真是打心底里佩服他,换作旁人估计吵就被吵晕了,还谈什么看病!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1.46位。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儿科医生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而朱医生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无私的境界。正所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篇十一: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对病人负责、对工作热忱”的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日常工作中,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人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做病人的贴心人。为了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做更详细的检查,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一例外。在B超室的候诊大厅里,通常是同事们都下班了,可他的诊室却灯火通明,室外还有不少患者在候诊。
业务上,他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善思,勇于创新。2013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四维产科超声检查项目,重点筛查胎儿先天畸形,有效地降低了畸形新生儿的出生,深得准爸准妈的'信赖,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项目在滁州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全市每年有近一半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都经他之手。他不仅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而且很善于总结经验及成果,在2014年及2015年的滁州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学术年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四维产科超声检查体会》、《产科危急症超声检查思路》的学术报告,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在滁州地区超声学科的影响力。
对于新开展的上肢血管、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造瘘术超声检查和肿瘤科PICC置管术后病人超声血管评估,由于目前科室只有他一人做这项检查,为了不耽误这些危重患者的及时诊治,他经常牺牲自己个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通过与这些患者的接触,并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领域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及时向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作了汇报和沟通,获得院领导的充分认可。他提出:“这些病人都是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保护他们的血管就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一个人只有两只胳膊,这边的血管坏了,可以用那边,如果那边也坏了,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等病人的胳膊肿了疼了再来处理,而是应该在置管前、造瘘前就充分做好血管的评估,选择条件较好的血管,这样就能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做到未雨绸缪,就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将来有条件,我们有了自己的超声介入诊室,可以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和置管,那么就能有效避免误穿、反复穿刺的发生,这都是很好的技术”。
作为一名青年超声医师,他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向老师和前辈们学习。他认为:“要做好一名超声医师,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多向临床的老师请教,和临床多沟通。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临床困惑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例如,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正是由于临床存在极大的困扰,中医院也曾出现过这样凶险的案例,现有的资料不多,为此他做了很多工作,反复大样本对照观察,总结了一套可行的诊断方法,给临床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还有一次在给一位高龄孕妇(孕36周)检查时,发现羊水过少、脐动脉S/D异常升高,舒张期血流消失。根据他的超声检查经验,胎儿存在严重的宫内缺氧,随时都有发生宫内窘迫的危险,他立即联系了主治医生,说明了病情并告知家属,主治医生随即上报医务科,请予剖宫产手术。第二天,孕妇的婆婆亲自来到诊室,当面告知母子平安并表示感谢。
没有追求与理想,人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人就会缺失人生航线的坐标。在工作中,他始终能做到勤奋肯干、开拓创新、得失不计,他的目标就是要当好临床的左右手和患者的小旗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医院发展尽一份力。
篇十二:“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杨艳艳,西宁市城东区乐家湾镇卫生院,全科副主任医师。
参加工作22年来,杨艳艳同志始终踏实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__年考取全科主治医师,__年取得全科专业副主任医师职称。工作期间多次获奖,__年,获得全市“十佳社区卫生工作者”荣誉称号;__年获“市卫生院十项技术技能竞赛个人技术能手三等奖”;__年发表论文《西宁市八一路地区65岁以上老人健康危险因素分析报告》;__年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开展的“三健康三美丽三优秀”的健康卫生活动中评为优秀医生;__年发表论文《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管理调查报告》;__年在云鹊?医平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在线知识竞赛中,荣获“全国优胜个人奖”。
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医生,二十年来和坚守在基层医院许多医生一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忙碌着。医学院毕业后扎根基层,没有怨言地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医疗卫生服务,用最真诚的心对待一份平凡的工作。从医以来,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对所有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通俗易懂的解答让病人对自身情况更加了解。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作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很琐碎,按要求上门随访,努力做好慢病人群的指导用药、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工作,做好健康教育活动,开展面对面的健康干预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晓率。通过真心付出,不懈努力,和居民拉近距离后,取得居民的信任。他们都特别热情把她当家里人一样,有什么身体、心理的问题也经常找她咨询。这种回报是大医院里的医生无法体会的。
社区医生不单单是看病,更是看人。问诊时问题又多又细。往往从吃喝拉撒、饮食起居,到家里家外、子女儿孙问个遍。马奶奶患有高血压很多年了,她时常会来找杨医生复诊,开药,再“聊聊天”。杨医生与病人交流时都是温声细语—“您家里最近谁做饭多?老伴口重啊?那盐也得少放点儿……”几乎每位病人在诊治过后,她都要这样“絮絮叨叨”叮嘱半天。很多病人说“杨医生跟我们熟,身体有点不舒服,我们都习惯找她,特别有耐心!”
社区卫生工作不用时刻与死神争夺时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因为平凡岗位上的坚持付出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亲人。
篇十三:“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有这样一位医生:她经常上班第一件事不是背着药箱出诊,而是扛着一个扁担去取药。整整34年,她用并不太强壮的肩膀,挑起了一座海岛上400多名居民的健康重担。
她就是王锦萍,是__年感动了无数人的“最美医生”之一。丁文祥、王文涛、杨惠云、健康扶贫团队……这些“最美医生”,不止有医术之精妙,还有医德之美好。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医者之美。以生命守护生命——这样的医者,值得尊敬;这样的事业,令人动容。
白衣披作甲,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是东海上的一个小岛。船,是连接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作为岛上唯一的村医,王锦萍就没睡过一个整觉。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多,只要有船只来岛,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码头,对所有上岛物资、人员进行检查。
留守海岛的多半是老年人,一旦疫情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依伯、依姆,看看这些宣传图册,记得勤洗手、少出门、外出戴口罩哦。”王锦萍问诊时总不忘叮咛,晚上,她还把手机放在枕头边,就怕听不到电话声。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蔡卫平不是没有怕过——17年前,他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不幸感染病毒,躺了整整一个月。这一次,他还要去前线吗?
“我曾经历过那种绝望,深知患者求生的心情,所以作为医生,我一定要竭尽全力,把生的希望带给每位患者。”蔡卫平再次主动请缨,又站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无数医者白衣披作甲,以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硬核”防线。
要控制疫情,必须首先锁定病原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危急时刻必须有作为、敢担当。
这位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40余年的老将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组长,率领团队,打破常规,初步判断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为疫情控制赢得时间。
“中国用创纪录的短时间甄别出病原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到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以徐建国为代表的中国疾控人冲锋在前、勇于担当,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
徐建国说:“战‘疫’没有尽头,但坚守就是常备不懈,一生做好一件事,关键时刻才能一锤定音。”
大爱成就大医,他们以妙手仁心创造生命的奇迹
70年前,一本辗转得来的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出版的小儿外科学专著,在丁文祥的手中发扬光大,竟促成中国小儿外科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疫病横行,人民缺医少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更是“绝症”,曾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
丁文祥开启了令世界侧目的艰苦攀登:从泌尿外科起步,一项项填补小儿外科领域的空白……1974年,45岁的他带领团队与上海电表厂合作,自主研发了国产小儿人工心肺机,并运用该技术成功抢救了一名18个月大的先心病患儿。众多先心病患儿从此获得新生。
如今,中国小儿心血管学科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当诸多荣誉涌向丁文祥,他却低调地在杏林耕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们不会忘记,88岁的神经内科专家饶明俐像学生一样席地坐在楼梯台阶上,认真听学术会议的样子。这位耄耋之年却不小心成为“网红”的老教授风趣地说:“谁叫我要参加的会议还没开始,我就是去蹭个座的。”
90高龄的妇科圣手柴嵩岩至今仍坚持一周四诊,年门诊量逾万人次,为无数女性病患送去健康。从医70年,她创建“柴嵩岩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技术经验知识体系”享誉海内外,带出了一支顶尖的中医妇科团队,被患者誉为“杏林凤凰”“子孙奶奶”。
加号,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诊室的常态。他的原则是:外地病人,尽量加;眼肿瘤病人,必须加。这位“一号难求”的顶尖眼科专家总是想多看几个病人,“看到患者重获光明,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生躬身苦干,执着于解决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重大问题,为事功勋卓著,为人却低调平和——他们就是大医精诚的最佳写照。”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说。
用大爱托举生命,他们甘当人民健康的“守门人”
“我不想肚子那么大起来痛死。”挖虫草的藏族姑娘卓玛(化名)最盼望见到的人,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文涛。
卓玛说的“肚子大”,其实是包虫病引发的肝部肿块。在高原牧区,它又被称为“虫癌”,手术治疗难度大,是一种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地方感染性疾病。
每年多次在藏区巡诊的王文涛,经常吸着氧气走上手术台。“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世界上只有几家医院能开展,王文涛带着团队硬是攻下了这一巅峰级的外科手术,解决了晚期包虫病治疗的诸多难题。
无影灯下的废寝忘食,柳叶刀尖的分毫不差,灾难一线的大爱无疆……如果世间有奇迹,其中一定有医者的创造。
“从投身护理工作的那天我就想好了,此生要做患者康复路上的左膀右臂。”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杨惠云说。她那看似柔弱的双手,不知从生死线上拉回多少陷入绝境的病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杨惠云主动请缨,随医院援鄂医疗队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在最危险的“红区”护理危重症病人。在她带领的团队精心护理下,不少患者转危为安。
生命奇迹的背后,源自医者不懈的攀登。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肖颖彬,带领一个医生平均年龄仅28岁的“娃娃科室”,勇敢向心脏外科医学的制高点“冲锋”: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开展婴幼儿先心病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胸腹连体儿分离、全球罕见“异位心”婴儿心脏复原……
“哪怕病人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去救治。”这是肖颖彬最常跟团队说的一句话。
直到现在,吉钓村村民吃的药,还是王锦萍一担担从渡轮挑回村里。常年挑担,磨光了家里的扁担,还让她落下了风湿关节骨痛的病根。但即使这样,她也不愿意走。
“我愿意做一辈子海岛村民的健康守门人。”王锦萍说。
以大爱托举生命,接力护佑人民健康——中国医者之魂,始终如初!
篇十四:“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刘伟萍,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血管内科医师,副主任医师。
__年,刘伟萍进入东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从医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常年坚持提前半小时上班,即使是休息时间手机24小时也处于开机状态,始终将“医者父母心”作为多年的执业准则,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__-__被评为回族医院先进个人,__被评为城东区食品药品监督局先进工作者。
本着医者仁心的宗旨不断潜心钻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提升医学技术能力,作为心血管专业医生,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潜心培养每一名基层全科医生,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对每位患者耐心负责,鼓励患者积极战胜病魔,刘伟萍医生为帮助社区居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健康管理能力,经常深入群众身边,用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地为大家讲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保健治疗方法,通过身边实例向广大慢性病患者讲解家庭用药的注意事项,结合临床实践编写了健康教育资料,免费向社区居民发放,刘伟萍医生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发现身边老百姓应缺乏健康知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她为群众开展了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讲座,讲解了健康生活方式,老百姓称赞道“有刘大夫,我们就有了健康大师,有问题就找她”。
刘伟萍医生这种不忘初心,始终如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工作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医生,服务着一个又一个的患者群众,赢得了病人和同事们的高度称赞。
第五篇:2014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2014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记录一位八零后的乡村女医生,一直坚守在深山之中,在这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贴心为村民们尽心服务。以下这篇来自资料下载网整理的2014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2014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08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10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钟晶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她姨妈小嬢。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这样的关心让钟晶倍感温暖。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现人生价值。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生当成了一家人。
钟晶在病人面前沉稳干练,私底下也是个典型的80后,她是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女,喜欢吃零食、逛街、跳舞、看电影&&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灯照明。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说话,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钟晶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我怪她不找我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钟晶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和丈夫团聚。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钟医生你要走了吗?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钟晶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美丽天使。钟晶听后笑着说: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钟晶就像矿泉水一样简单纯净,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钟晶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室这个家。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规的吃顿饭。
但钟晶说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觉得,有时一个眼神、一句关怀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会干下去,直到更优秀的医生来给乡亲们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