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老孝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尤启刚,女,现年54岁,中共党员,秭归县泄滩乡万家村三组人。该同志性情率真,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一、她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尤启刚同志1977年高中毕业后即参加教育工作,当上了民办教师。这一当就是25年,直至2001年我市民办教师全体辞退。在这无私奉献的25年里,她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母亲般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
在张家湾教学点,学校离家近,每逢自家杀年猪,学生娃们都会被尤老师请到家里吃年猪肉。
学生胡绍玲,6岁时母亲去世,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该生从1995年起跟着尤老师吃、住、读书3年,直到去学堂坪读书为止。
学生彭准,家境困难,后来被宜昌体校举重队选中。尤老师多方为其联系资助,该生受到县质监局某同志长期资助,顺利完成了体校学业。
二、她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儿媳
1988年,年迈的公婆瘫痪在床,公公也疾病缠身。尤老师的老公有9兄妹,当时尤老师的儿子才满周岁,但尤老师不等不靠,主动挑起赡养老人、服侍公婆的重担。公婆瘫痪卧床整3年,当儿媳的端茶送饭,洗衣浆裳毫无怨言。尤老师说,我老公是医生,老人住我家照料方便一些,老人辛苦操劳一辈子不容易,能让他们安度晚年,帮
他们减轻痛苦,我愿意。就这样,直至老人先后入土为安。
三、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尤老师与妯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姐妹,自不必说。对待邻里乡亲,尤老师也是乐于助人,亲如一家。有一次谁家想包饺子吃,可买皮儿又不方便,尤老师说,我家昨天从集镇买回了几斤,拿去吧。
尤老师的老公是乡村医生,以前村卫生室就设在家里。父老乡亲来看病,常常需要输液治疗。饿了,管饭;冷了,找一件衣服给病人穿上,走时也别脱,您穿上得了,不嫌弃的话送您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哪怕只是一顿饭、一件衣的付出,也实实在在的温暖了许多病人的心。
1990年,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彭树佩、寇大香夫妇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子女在外地生活,吃水困难。尤老师每逢星期天,便主动为老人挑水,后来又从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里挤出钱来买来胶水管,帮助两位老人吃上了自来水。
村民卢某炸鱼失手,落下残疾,生活难以自理,一度想轻生。尤老师多次去探望,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从精神上进行安慰、鼓励,帮助卢某重拾生活的信心。卢某曾感慨道:我不想活了,是怕成为家人的累赘。亲人们劝我,那是人之常情;像尤老师这样非亲非故的人多次翻山越岭来劝我,难得啊,人落难时最能见人心!
尤老师家还是免费客栈。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干部下乡的,教师走访的,人口普查的,每当走山路肚子饿的时候,赶不回去天快黑的时候,只要是经过尤老师的家,尤老师一家人总会盛情款待。
这些,不少老干部、老教师闲谈时都会对常常提及。
四、她是一位贴心办事的好干部
2001年,被辞退的尤老师当上了村里的计生专干,也就是村妇女主任。官儿虽小,可要办的事却多,且比较难办。10多年来,万家村没有一例超生的,这成绩是尤启刚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贴心贴意的为老百姓服务换来的。
万家村山大人稀,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了做好计生工作,10多年来,尤启刚同志走遍了万家村的每家每户,为育龄夫妇登记造册,发送宣传资料,代办各种证件,比如准生证,独生子女证,双女户父母光荣证,办好后再亲自送上门。曹家垭的吴某,大垭豁的尤某,计划外怀孕,想超生,尤启刚同志多次上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宣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当事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及时终止了妊娠。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计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尤启刚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10多年来,该村村外出人员中也无一例计划外生育。
除了做好计生专干的本职工作以外,尤启刚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一个共产党员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给低保户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彭恢周、周祖英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周祖英,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
办并送至家中。
尤启刚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老公相濡以沫、夫唱妇随,与妯娌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
第二篇:孝亲敬老事迹
-孝 亲 敬 老 事 迹
-墨菊
墨菊,女,今年40岁,在西部市第九小学工作,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她这个人和她的姓名一样普通又平凡。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儿媳,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
1994年墨菊与在西部市恩源农场工作的爱人结婚同时也踏进西部市十四中,妻子教师双重责任一肩挑。当时她爱人家由于孩子多,经济条件极不宽裕,我俩微薄的收入要贴补家用,结婚时就没有足够的能力购置自己的住房,听从爱人父母的安排和他们住在一起。爱人在家为长子,下有好几个弟妹,婚前在家是父母最宝贝的小女,兄长最疼爱的小妹,结婚住在婆母家,她却是婆母的长媳,爱人弟妹的长嫂,融入新家庭期间她经历了太多的努力,忍耐和眼泪,最终,她得到婆家人的认可和喜爱,成了婆家大家庭很自然的一员。感受到作为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不久她有了孩子,膝下承欢,其乐融融,她渡过了婚后轻松,舒心的时光。
孩子需要抚养,家庭需要料理,工作需要进尽责,这些虽然繁杂,但都没有击退和压垮坚韧的她,她快速成长,游刃有余与母亲,妻子,儿媳,教师多种角色之间。
在家她是开心果似的一员,在校她是名称职的老师。工作中
她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从来无怨无悔地默默接受领导安排的任务,她喜爱读书,尽最大努力利用多种途径虚心学习,他的工作一年比一年出色。她在单位是同事的知心人,是孩子的恩师,是家长的好朋友。
生活,往往有让人措手不及之事。在2008年12月噩运向她袭去。她年仅65岁身体一向硬朗的婆母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50多天的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可是,婆母却成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病人,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候。从此,身为教师母亲和婆家长媳的她,几乎没有了闲暇时间。除了上班外的所有时间都围着婆母转。
婆婆躺在床上不能动,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她看在眼里,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劳累和疲倦,在下班料理完婆母的吃喝拉撒和家人的一日三餐后,就强打精神和婆婆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哄婆婆开心。只要有空坚持给婆婆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在她和家人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婆婆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婆婆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婆婆时,婆婆都会流着激动的泪向他们诉说,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好媳妇。
婆婆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她暗暗告诉自己,婆母是病人,不能和她一般见识,照顾她是儿媳义不容辞的责任,她从不跟婆婆计较。
给婆婆擦身子她力气小翻不动,就用棉垫垫着,一点一点的擦,然后再全身按摩,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锻炼,婆婆的病渐渐有了起色,看到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会发火,每到这时,她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她再细心的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让老人开心满意。
有时候老人会和家人因为看法上不同,发生一些不快,而此时,她又成为了“和事佬”,周旋于两者之间,尽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误会、化解矛盾,使家人重归于好,使老人尽享天伦。
就是这样,她从点滴中学会关爱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
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么想,她觉得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媳,侍奉二老;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这是天经地义,作为女人,作为人媳,人妻,人母,她流过泪,有过委屈,也埋怨过老天对自己的不公。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说:因为父母给了她生命,公婆给了她关爱,丈夫给了她支持,孩子给了她力量。工作给了她智慧。
人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始终认为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没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步入老年后,让我们都能够自豪的说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吧!”
2010年7月
第三篇:敬老孝亲主要事迹
孝老爱亲好少年主要事迹
海宁市硖石小学 五(4)代昌梅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由于生活的磨练,八岁便学会了种种家务活,种地,做饭,洗衣服„„都难不倒我。每当奶奶上山种地,我都会做饭给她送去,如果是周末,还会和奶奶一起去种地。比起现在,生活在
大城市里,是多么幸福啊!是父母给了我们这一切,因此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要感恩他们。
回报父母恩,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确实很难,但最起码我不能让他们为我操心,懂得体谅他们,关心他们。父母上班,我要做饭等他们下班,他们衣服脏了,只要我有时间,就应该主动帮他们洗净,力所能及的事绝不应该让他们做。记得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降临到妈妈身上,我担心得做事都有心无力。但我答应过爸爸要照顾好弟弟,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日子里,时间是那么漫长,每天都像坐牢一样让我焦急等待。放学后,拖地、擦桌、椅、柜,买菜做饭吃了以后,叮嘱弟弟背语文、背单词,然后自己再做作业。这些充实了时间,让我感觉时间似乎快了一些,但入睡时,心又开始不安了,有时还会有眼泪滚落到腮边、耳边。知道妈妈手术成功后,饭吃得香了,觉睡得好了,对妈妈的唠叨也会默默接地受了。
其实,我有很多心事父母都不知道。看见别人有属于自己的才艺,我很羡慕,但我深知自己与别人家庭条件不同,因而不会去奢求能生活得像他们一样,所以我并不嫉妒他们。如果是在技术或学习方面,我却不甘于落后于人。因为在我心中这是一种上进的心态。现在我在上五年级,再过一年半就要进入初中生活了。为此经常盘算如何勤俭节约。记得在妈妈生病的日子里,爸爸给了我们150元,让我和弟弟自己买菜做饭,我们八天才把钱花完,照这样算,以后上初中,一个月就要花四百元。因此艰苦朴素被许多人视为“寒酸”,勤俭节约被许多人看做“落伍”,但在我想,这不是寒酸,不是落伍,而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在学校,对于老师交代我的事情我都很乐意去做,并认真的完成,因为我知道这是老师锻炼学生的一种方式。对于老师的批评与教育我会好好地倾听,并把那些话都听人心中,在心里好好的反思与体会。,因为我知道这是老师对我的负责,老师的批评与教育都是千金难求的。听进去会是我受益匪浅。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主动分担家务,自理、自立;不盲目攀比,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我想,这是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的一种好方法。
第四篇:孝亲敬老事迹
他从小就懂得做一个孝亲敬老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从不给父母添麻烦,在家里经常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自理的好习惯,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澡,洗自己的衣服。雷皓博从小由奶奶带大,对奶奶他有着特别深的感情,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她经常帮姥姥捶背、端水拿药,上下楼总是搀扶着奶奶,提醒慢点走,吃完饭,总是主动洗碗洗锅,经常陪奶奶聊天,说一些趣事逗奶奶开心。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担心他的饮食,他反而劝奶奶安心治病,自己学会了煮饺子、煎鸡蛋,还将自己做的水果沙拉送到医院给奶奶品尝,让奶奶非常欣慰。姥姥姥爷家离得远,他不忘每周打电话问候,节假日回去看望姥姥姥爷。姑姑家的弟弟比他小三岁,他却会处处谦让,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弟弟,尽显兄弟情深。雷皓博不但孝敬自己的长辈,还持之以恒地关爱着身边的其他人。看见小区的爷爷奶奶提着重东西,会主动上前帮忙,在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给老人和抱小孩的阿姨,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责任永记在心,在学校,雷皓博更是一个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的好学生。这就是雷皓博,用亲切的爱心关怀别人,用感恩的孝心体谅别人,用崇高的责任心融化别人,他所做得也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她身上的凝聚和折射。
第五篇:孝亲敬老之星模范材料
赵永环同志是汶上县白石镇中学一名普通教师。她用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媳的高贵品质。用她的话说:“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自己再苦再难也要孝敬父母,让老人舒心。”
她坚持利用工作之余看望父母。2004年,母亲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经常不吃饭,她借用了邻居的三轮车,将母亲推到医院求医,医生说“准备后事吧”!她坚持日日夜夜照顾,一日六餐,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细心制作饭食,夜间陪在床旁,翻身端屎端尿,母亲又吃饭了,她却瘦了十几斤。2005年母亲又得了高血压,尿道感染,不能走,不能动发低烧,连话都不会说。赵老师再次将母亲背到医院,楼上楼下挂号,就诊,检查。得到医生的建议仍是“准备后事吧”!但她从没想过放弃。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她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她会推着母亲到街上散步,给母亲讲周围的大事小事,小雨飘飘的日子她会陪着母亲在屋檐下说说话,看看雨。在她的细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如今老人已度过了76岁生日。
2009年暑假,她听父亲说浑身乏力,立即带老人去检查,后诊
断为糖尿病及并发症——脑梗。她直接把父亲接到自己家,早晚替父
亲熬汤喂药,陪打点滴,帮擦身按摩,伴老人散步锻炼,亲眼看着老
人的病情好转,直到生活能够自理。父亲生病的几年里,她一天也
没停止为父亲寻医问药:还多次去济宁听糖尿病专题讲座,冒雪为
父亲去济宁买药,现在她终于找到合适的药,父亲身体也恢复了健
康。
在赵老师的心里,孝敬老人不只停留在衣食住行和床头床尾,更重要的是要急老人所急,想老人所想,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2011年春自己出钱,为公婆翻新了原本潮湿漏雨的老房子,几个兄弟想凑点钱给她,她就一句话:你们条件也不好,我自己来就行。
她积极参与所有的公益活动,尤其关心老人的生活,她一有机会就帮助老人,嘘寒问暖,搀扶前行。她说:“我是教师,不但我自己,还要教我的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