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名抗震救灾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一名抗震救灾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他放弃手头生意,第一时间赶赴玉树灾区救灾;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他被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分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抗震救灾模范”;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公益中国年度颁奖晚会上,他荣获“2010年公益中国最佳民间公益人物社会责任奖” ;他还创建了“宝祥”奖学基金。
他叫ⅩⅩ,是湟中县大才回族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
他放弃了刚签的100万元挣钱合同,毅然奔赴灾区
2010年4月14日清晨7时49分,强烈的地震撕碎了晨光中的玉树。
这一天,ⅩⅩ正从格尔木返宁。当时,ⅩⅩ已经与甲方签订了一笔100余万元的土方劳务合同,但是,当他从车载收音机里听到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时,他毅然放弃了这一次挣大钱的机会,立即与青海红十字会联系,并打电话给家人,要求他们赶快做好准备到灾区救灾。到家后,他组织弟弟、儿子、侄子等亲戚共8人,组成了“青海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情系玉树’ⅩⅩ志愿者小分队”,开着自家的卡车,装满矿泉水、方便面、帐篷、铁锹等价值达5000多元的救灾物资,于当晚8时连夜赶赴灾区。
经过一夜的颠簸,于15日早晨8点多赶到结古镇。他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及时与灾区红十字会联系,作为州红十字会的抗震救灾应急小分队,他们申请到抢救伤员,接收、保管和运送救灾物资等任
务并立即投入救援工作中。
15日一大早,ⅩⅩ把自己带来的300箱方便面和一些矿泉水,开车一路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并为100多名遇难者家属每人发了300元钱。期间,还争分夺秒完成了24顶帐蓬的搭建任务。
16日清晨6点左右,他们顾不上劳累和饥饿,再次投入到运送、分发救灾物资、运送伤员、清理废墟、寻找失踪人员等工作。早晨吃一口方便面,喝一口矿泉水后,就一直干到夜里10点多,他们才得以吃第二顿饭。
在灾区,ⅩⅩ把身上的一万元现金全部分发给了受灾群众,接着,就在他准备打开车上的装有六万元现金的保险柜时,却发现钥匙落在了家里,他急忙打电话联系了一位即将赶赴灾区的老乡把钥匙捎过来……六万元现金全部捐赠给了受灾群众。
在灾区,在玉树参加救援的7天时间里,ⅩⅩ带领他的队员们发放帐篷600余顶,棉被2000余件,方便面等食品2万多件。他还把自己的两辆车无偿提供给红十字会用于救灾。他带领一家人捐赠现金、物资和各种费用总计达15万余元之多。此前,他在汶川地震时也通过湟中县红十字会向汶川灾区捐了1.35万元。
连日来超强度的劳累,加上高原反应,ⅩⅩ和他的队员们已经疲惫不堪,许多人头晕、难受,ⅩⅩ的弟弟马宝云,身体严重浮肿。他们真的太疲惫了……
4月19日,省总工会代表全总在玉树将一面“工人先锋号”的旗帜,授予ⅩⅩ小分队。4月21日深夜,ⅩⅩ和他的救援队竭尽全
力,发完了最后一批矿泉水、最后一箱方便面,交清了所有手续。他们忠实地履行了志愿者的光荣使命。临行之前,他给玉树州红十字会的同志们留下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震灾无情,中华有爱,不论是藏族、回族和汉族,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希望大家团结互助,坚强面对,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致富后的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更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
毛驴车换成了拖拉机,拖拉机又换成了大卡车,运输车从一辆增加到三辆……15岁那年,ⅩⅩ和许多乡亲一样走上了打工的道路。1993年他开始跑运输,常年奔波在青藏、川藏公路上。二十多年的打拼,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成了前沟村有名的致富能人。
1998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遍了神州大地,青海大地处处是“大工地”。这给ⅩⅩ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他投身到高原的路桥建设之中,在施工过程中他严把质量、重视安全,良好的信誉使他赢得了更多的工程。
ⅩⅩ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致富后的ⅩⅩ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前沟村和众乡亲,更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他常说:“我要感恩党的富民政策,感恩党的民族政策,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没有我ⅩⅩ的今天!”
1996年以来,他在汽车运输、路桥施工中为乡亲们提供2000多个就业机会,增加了乡亲们的经济收入。
村民马生虎以前是前沟村有名的“捣蛋鬼”,整天游手好闲,无
所事事,家境又十分困难,说了多少门媳妇都告吹了。ⅩⅩ主动找到马生虎,把他吸收到了自己的施工队。几年下来,马生虎不仅学会了挖掘机操作技术,还成了ⅩⅩ的得力助手。他不仅盖了新房、娶了新娘,而且购置了小轿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在ⅩⅩ的施工队里,还有很多像马生虎一样的例子。他还把村里的孤儿吸收到了施工队,不仅管吃管住管穿,每年还按时把工资发到他们手中。
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无尽感恩之情,2003年,ⅩⅩ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志愿书,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而且,在今年前沟村“两委”换届工作中,ⅩⅩ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他郑重承诺:“既然前沟村的党员群众相信我,让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村里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当选为村干部后,ⅩⅩ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改变村貌、发展经济、增加老百姓收入上来。他首先自已垫付8000元资金,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扩建改造,重新修建了围墙,改善了办公条件。建立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每周一、三、五留守一名村干部,方便群众办事。积极从有关部门争取面粉40吨,解决了缺粮户的生活困难。当他看到村上还有很多农户依旧居住在80年代的土坯房屋中时,他积极主动向民政部门争取危房改造项目50户,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他深知,要想摆脱贫穷,必须要让下一代有学上,上好学
2010年“六一”这天,湟中县大才乡中心学校的130名学生、15名教师和两名校长收到湟中“宝祥”奖学基金发放的奖学金。
ⅩⅩ深深懂得,要想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要让下一代
有学上,上好学。
“宝祥”奖学基金是ⅩⅩ出资建立的,从2010年起,ⅩⅩ每年出资两万多元,用于奖励湟中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工作突出的教师以及每年湟中县的高考状元和中考状元。从2006年起,他每年捐款助学,为前沟小学维修了学校大门、围墙和食堂。
在他的带动下,前沟村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许多富裕起来的乡亲们都纷纷加入了捐资助学的行列,目前,前沟小学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上学,从2006年开始,他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捐给学校。先后为大才乡小学捐款3.3万元。2009年11月,他捐款1.3万元率先在全县成立了“宝祥”奖学基金。
2010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在分别授予Ⅹ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分别奖励ⅩⅩ1万元和2000元奖金,他用其中的3000元给学校购置了教学设备,捐赠给了大才乡中心学校,其余的9000元全部捐赠给了“宝祥”奖学基金。
在ⅩⅩ的人生道路上,点点滴滴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远大追求,他用可歌可泣的壮举善举书写着无悔人生!
第二篇:一名抗震救灾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一名抗震救灾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他放弃手头生意,第一时间赶赴玉树灾区救灾;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他被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分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抗震救灾模范”;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公益中国颁奖晚会上,他荣获“2010年公益中国最佳民间公益人物社会责任奖” ;他还创建了“宝祥”奖学基金。
他叫马宝祥,是湟中县大才回族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
他放弃了刚签的100万元挣钱合同,毅然奔赴灾区
2010年4月14日清晨7时49分,强烈的地震撕碎了晨光中的玉树。
这一天,马宝祥正从格尔木返宁。当时,马宝祥已经与甲方签订了一笔100余万元的土方劳务合同,但是,当他从车载收音机里听到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时,他毅然放弃了这一次挣大钱的机会,立即与青海红十字会联系,并打电话给家人,要求他们赶快做好准备到灾区救灾。到家后,他组织弟弟、儿子、侄子等亲戚共8人,组成了“青海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情系玉树’马宝祥志愿者小分队”,开着自家的卡车,装满矿泉水、方便面、帐篷、铁锹等价值达5000多元的救灾物资,于当晚8时连夜赶赴灾区。
经过一夜的颠簸,于15日早晨8点多赶到结古镇。他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及时与灾区红十字会联系,作为州红十字会的抗震救灾应急小分队,他们申请到抢救伤员,接收、保管和运送救灾物资等任务并立即投入救援工作中。
15日一大早,马宝祥把自己带来的300箱方便面和一些矿泉水,开车一路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并为100多名遇难者家属每人发了300元钱。期间,还争分夺秒完成了24顶帐蓬的搭建任务。
16日清晨6点左右,他们顾不上劳累和饥饿,再次投入到运送、分发救灾物资、运送伤员、清理废墟、寻找失踪人员等工作。早晨吃一口方便面,喝一口矿泉水后,就一直干到夜里10点多,他们才得以吃第二顿饭。在灾区,马宝祥把身上的一万元现金全部分发给了受灾群众,接着,就在他准备打开车上的装有六万元现金的保险柜时,却发现钥匙落在了家里,他急忙打电话联系了一位即将赶赴灾区的老乡把钥匙捎过来„„六万元现金全部捐赠给了受灾群众。
在灾区,在玉树参加救援的7天时间里,马宝祥带领他的队员们发放帐篷600余顶,棉被2000余件,方便面等食品2万多件。他还把自己的两辆车无偿提供给红十字会用于救灾。他带领一家人捐赠现金、物资和各种费用总计达15万余元之多。此前,他在汶川地震时也通过湟中县红十字会向汶川灾区捐了1.35万元。
连日来超强度的劳累,加上高原反应,马宝祥和他的队员们已经疲惫不堪,许多人头晕、难受,马宝祥的弟
弟马宝云,身体严重浮肿。他们真的太疲惫了„„
4月19日,省总工会代表全总在玉树将一面“工人先锋号”的旗帜,授予马宝祥小分队。4月21日深夜,马宝祥和他的救援队竭尽全力,发完了最后一批矿泉水、最后一箱方便面,交清了所有手续。他们忠实地履行了志愿者的光荣使命。临行之前,他给玉树州红十字会的同志们留下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震灾无情,中华有爱,不论是藏族、回族和汉族,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希望大家团结互助,坚强面对,战胜困难,重建家园!”致富后的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更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
毛驴车换成了拖拉机,拖拉机又换成了大卡车,运输车从一辆增加到三辆„„15岁那年,马宝祥和许多乡亲一样走上了打工的道路。1993年他开始跑运输,常年奔波在青藏、川藏公路上。二十多年的打拼,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成了前沟村有名的致富能人。
1998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遍了神州大地,青海大地处处是“大工地”。这给马宝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他投身到高原的路桥建设之中,在施工过程中他严把质量、重视安全,良好的信誉使他赢得了更多的工程。
马宝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致富后的马宝祥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前沟村和众乡亲,更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他常说:“我要感恩党的富民政策,感恩党的民族政策,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没有我马宝祥的今天!”
1996年以来,他在汽车运输、路桥施工中为乡亲们提供2000多个就业机会,增加了乡亲们的经济收入。村民马生虎以前是前沟村有名的“捣蛋鬼”,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家境又十分困难,说了多少门媳妇都告吹了。马宝祥主动找到马生虎,把他吸收到了自己的施工队。几年下来,马生虎不仅学会了挖掘机操作技术,还成了马宝祥的得力助手。他不仅盖了新房、娶了新娘,而且购置了小轿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在马宝祥的施工队里,还有很多像马生虎一样的例子。他还把村里的孤儿吸收到了施工队,不仅管吃管住管穿,每年还按时把工资发到他们手中。
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无尽感恩之情,2003年,马宝祥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志愿书,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而且,在今年前沟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马宝祥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他郑重承诺:“既然前沟村的党员群众相信我,让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村里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当选为村干部后,马宝祥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改变村貌、发展经济、增加老百姓收入上来。他首先自已垫付8000元资金,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扩建改造,重新修建了围墙,改善了办公条件。建立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每周一、三、五留守一名村干部,方便群众办事。积极从有关部门争取面粉40吨,解决了缺粮户的生活困难。当他看到村上还有很多农户依旧居住在80年代的土坯房屋中时,他积极主动向民政部门争取危房改造项目50户,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他深知,要想摆脱贫穷,必须要让下一代有学上,上好学
2010年“六一”这天,湟中县大才乡中心学校的130名学生、15名教师和两名校长收到湟中“宝祥”奖学基金发放的奖学金。
马宝祥深深懂得,要想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要让下一代有学上,上好学。
“宝祥”奖学基金是马宝祥出资建立的,从2010年起,马宝祥每年出资两万多元,用于奖励湟中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工作突出的教师以及每年湟中县的高考状元和中考状元。从2006年起,他每年捐款助学,为前沟小学维修了学校大门、围墙和食堂。
在他的带动下,前沟村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许多富裕起来的乡亲们都纷纷加入了捐资助学的行列,目前,前沟小学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上学,从2006年开始,他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捐给学校。先后为大才乡小学捐款3.3万元。2009年11月,他捐款1.3万元率先在全县成立了“宝祥”奖学基金。
2010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在分别授予马宝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分别奖励马宝祥1万元和2000元奖金,他用其中的3000元给学校购置了教学设备,捐赠给了大才乡中心学校,其余的9000元全部捐赠给了“宝祥”奖学基金。
在马宝祥的人生道路上,点点滴滴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远大追求,他用可歌可泣的壮举善举书写着无悔人生!
第三篇:学习劳动模范和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劳动模范和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心得
清运二车队支部
5月8日上午在鹿城文化中心举行了全省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及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我听取了徐辉等五名同志的事迹报告,感触颇深。这些建设系统的先进典型,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默默的奉献着,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为我市城建事业献身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学习典型什么?我想,第一首先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庞宝根同志率领团队把一家默默无闻偏居一隅的乡镇建筑队嬗变为香港主板上市的现代企业集团,就充分发扬了敢于创新的精神。宝业集团起步于1974年,经过34年的发展,借助浙江省宽松的经济环境,秉承“以品牌赢市场,以科技求发展”的理念,承建了一大批大难新工程,创出了鲁班奖11项,国优银奖10项,庞宝根带领宝业集团取得如此成就,他的创新精神,他的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当前我们城建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开展工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地步,这样才能把我市城建工作推向更高的层面。
第二,要学习先进典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宁波市江北区城管局的一线保洁员徐辉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徐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第三、要学习先进典型的无私无畏的拼搏精神。温州市龙湾区建设局原副局长娄爱亮同志因积劳成疾、鞠躬尽瘁而最终因公殉职。他在3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面对多项繁重的建设任务,没有私毫的退懈,凭着无私无畏的拼搏精神,一一攻克难题。尤其是在瓯海大道龙湾段工程建设中,由于该工程涉及到5个镇(街道)、23个行政村,共需征地3800亩、拆迁房屋18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17万平方米,因量大面广,情况繁杂,使征地和拆迁成了“天下第一难”。娄爱亮同志迎难而上,政策与感情并用,原则与爱心相济,使得征地和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为这一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工和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娄爱亮同志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是位真抓实干的好干部。
我们学习先进典型,要立足于本岗位,找出自己的差距,认认真真的做好上级交给的每一项工作,无论大小,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真正把职工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为推进环卫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劳动模范先进事迹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范文5篇
【篇一】
xx,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出租车司机,荣获2018年xx省五一劳动奖章。
对于的哥xx来说,他的出租车,就是他的“工作室”。车内车身一尘不染,车上仔细粘贴着付款码、温馨提示,甚至还提供了wifi热点。前后排座的栅栏上,时不时会有鲜花点缀;母亲节时,车上还推出了“带小孩的女乘客半价收费”服务。这个小小的空间,呈现出的是xx“踏踏实实服务好每一位乘客”的工作信条。
❖“工作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讲白话可以,听得也说得。”xx来自重庆,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交谈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学习”。“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与人交流的方法,同时遇到的突发事件一多,应急应变能力也会增强。”xx说。除了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平时他还会把生活中学到的点滴运用于工作中,用小技巧把乘客服务得“明明白白”。
遇到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怎样沟通才能更准确地获知乘客的需求呢?xx有自己的法子。采访当天,他刚载一位乘客去xx白云国际机场,打电话沟通的时候发现对方说的话自己听不懂,就把电话给前台的工作人员一听,得知是外国人。于是他选好语种,用互联网翻译器将中文翻译成外语,给乘客听语音,解决了沟通不畅的问题,准时准点将其送达,乘客很开心,跟他合了影。“我爱上网了解各种资讯,也很乐意接受新知识。”xx幽默地比划,“我现在都能根据长相和口音大概分出是哪个国家的乘客了。”
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是把车开好,开稳,也就是说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要不断提升。获得多年星级驾驶员称号的xx,始终坚持着“无投诉、无事故、无违章”的“三无”驾驶理念,并不断增强安全文明出行意识。斑马线礼让行人的做法,有时候会被后方司机抱怨甚至追尾,但他仍然坚持以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人也养成礼让行人的习惯,“老人家过马路不方便,对我们这些礼让行人的司机经常是竖大拇指夸奖的,旁边的车主一看你停下来了,也会不自觉礼让。这就起到了带动作用嘛。”
❖“爱”管闲事也要“会”管闲事
“做好事,也要会做,讲究方法,避免发生一些误会。”xx是个热心人,但不是个“烂好人”。他做好事讲究有头有尾,把事情办妥当,受助者开心,自己也会受到鼓舞。
乘客坐车遗失物品的事件时有发生,xx捡钱包、捡手机、捡资料等大大小小的好事做过不计其数,在归还物品的时候,他始终坚持按程序来办。“捡到东西我们一般是交给公司,找到丢东西乘客的联系方式后让他们拿身份证过来认领。”xx说。
今年高考,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爱心车队开展了2018年高考“爱心送考”活动。当天恰逢台风“艾云尼”过境,xx遭遇暴雨袭击,多处路面出现严重积水,给车辆通行造成极大压力。当天,xx和公司其他“爱心车队”成员也加入了送考行列。他的定点在xx二中,当天送了六七趟考生,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一个人考试跟着去,回来打不到车,xx又送了家长一趟,直到家长安全到家才走。
❖大隐隐于市的的士“模范”
“庞师傅是一个踏实、有爱心的人。乘客对他的评价比较高,没有出现过负面的投诉事件。”佛广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李文强说。
爱心车队成员刘先福是xx的同事兼好哥们儿,正是在xx的介绍下,他加入了爱心车队,两人一起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刘先福说:“xx对工作很负责任,对每一件事情都精益求精,并且经常分享好的经验,包括驾驶技术、对乘客的服务等,我们都很受益。”
“踏踏实实做每一行,你的运气就不会差。”这样有点“鸡汤”式的话语在xx的整个讲述过程中频繁出现。但对他来说,这并不是口号。他所做的事情,让他快乐而心安,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
【篇二】
xx,男,汉族,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198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xx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自该同志担任xx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以来,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踏实工作,务实创新。
他围绕xx能源“追求卓越,科学发展”的企业精神,兢兢业业,克服万千困难阻碍,带领商务团队与壳牌和世界500强马石油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强强联合,持续做强xx能源天然气板块业务,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积极为xx能源开拓全球海外业务,提高xxLNG分销转运项目效率。
他带领xx能源成功拓展上游气源保供和下游市场接容,充分发挥火车头效应,边施工建设边开展经营活动,使企业成为xx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液化天然气调峰保供的重要生力军和国家油气政策改革的排头兵,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20xx年,他带领的建设团队已基本完成xx港吕四港区xx能源LNG分销转运站的一期工程建设,历时24个月,以自身多年在海内外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智慧为项目支招,抢抓时间节点,将项目进度推进提前半年以上,在国内同类项目中创造了工程实施周期最短、建设成本最优的先例。
为了抓好队伍建设,他带领公司员工,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整顿、加强团队管理、团队作风建设的要求,xx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党支部的组织下每周六集中学习“孙主席、尚总裁的讲话”、“低成本发展年活动培训”、“两学一做、提高党员素质教育”等等。
为了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水平,他带领公司成立了低成本发展年活动领导小组,划分职责。在公司内宣贯并实践低成本发展理念,打造企业低成本发展模式。活动全面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实现成本“零浪费”、安全“零事故”、效率“零延误”,实现经营管理、施工管理精益化的管理目标。
他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与政府部门、周边友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20xx年5月,中共xx市委和市政府授予xx同志“20xx年xx‘三创’人物荣誉证书”;同年9月中共xx市委推选xx同志为“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同年11月xx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推选xx同志为“xx市人大代表”。
【篇三】
在xx市王鲍镇有个xx省“美丽乡村”——建群村,谈起“美丽乡村”总会让人不由自主想起那一片绿化、那一个人:xx。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普通的经历,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美化自己的宅前屋后,更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边致富、边点缀美丽建群。
1953年11月xx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17岁初中毕业的他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扛起了锄头,做了一个农民。30岁时因为家里人的关系,他进了当时很让人羡慕的聚南乡工业办公室招待所当了一名厨师。1994年体制改革,他所在的单位面临解体,他即将失业,那时他已经41岁了。“穷则变,变则通”他依托之前本村的建群园艺场,开始把目光放在了苗木上面。“做生不如做熟”打定主意的他开始做起了“苗木经纪人”。那时候普通大众对绿化还不是很重视。他除了自己种植一些桂花、香樟、广玉兰等小苗,更多的却是走街串巷的去农村宅头上收购那些树龄较长、树形较好的经济型苗木。然后利用他的渠道把收购来的树销往苏州、xx等地。在他的辛勤奔忙下,小日子一天天的红火起来。周围邻居见状,在他的指点下也纷纷加入了“苗木经纪人”的队伍,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渐渐的他发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般的苗木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2000年伊始,他开始尝试进行产业升级,不光是庭院绿化,更要走高端、精品路线。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培育经济苗、绿化苗,从各地买来桂花、紫薇等经济价值高的苗木,发展精品景观树。他在自己宅前屋后种植了10多亩的经济绿化苗,把这些苗当自己孩子似的精心侍奉,修剪枝条、凹照型,一刻都不松懈。他也由当时的“苗木经纪人”一路向园艺师方向发展。慢慢的,成型的“孩子”越来越多,他的农家小院也越来越美:有造型别致的瓜子黄杨,最长的树龄已达45年,有层层叠叠的罗汉松,有高挑挺拔的雪松,还有形态各异的海棠等等。置身其院,让人心旷神怡。很多客商远道而来,花重金竞相购买。这番景致更是吸引了很多爱花人士慕名前来,xx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苗木大王。
成功摸索出致富路的他始终没有忘记乡亲,他邀请技术人员对大家进行花木培育、养护方面的培训,他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资源共享,凡是有人向他请教问题,他都倾囊相授。近年来,他还组织大伙儿成立了一个苗木小分队,利用闲暇时间对外承接业务,专门帮助公司或个人进行绿化规划,从种植、管理、维护进行一条龙服务,每年能增收十多万元。如今,他们这一带已形成了集种植、养护、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带。
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花甲老人,用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脚踏实地带领一方百姓开拓出了一条增收之道,更让建群村在申报“xx省美丽乡村”的道路上锦上添花,庭院绿化成为美丽建群的亮点,王鲍镇建群村也成为xx首家“xx省美丽乡村”。
【篇四】
在同事的眼中,他既是一名细致严谨的老师傅,也是一名赏罚分明的管理者;在领导的眼中,他是产品质量的把关人。他用半年时间让“xx制造”登上南极科考船!他就是20xxxx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xx。
人物小档案
xx,男,汉族,xxxx人,1974年生,大专学历,xx市xx中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技师。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和“xx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称号,20xx年被评为首届“xx·大城工匠”,同年享受国务院高技能人才津贴。
自主研究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在xx22年的“制造”生涯中,负责的项目很多。值得关注的是,他和他的团队利用半年时间研制出大型船用柴油机电控共轨单元项目,装载在我国南极科技考察船“雪龙号”上使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
最初产生打破技术壁垒的想法,是因为一些国内的大型船厂跟xx“诉苦”,想要解决船只的供油瓶颈,实现国产化,而共轨主要用来存油。摆在xx面前的主要有两个难题,“设计要求在10多米的管道上打出一个‘8’字形的小孔,我们要把精度控制在偏差2毫米以内,同时它要能承受1.5吨的压力,不能有丝毫的渗漏。”xx说,要保证各个部件结合处的密封性,尤其是阀门的密封性,对研磨工艺和接触面光洁度的要求也非常高,光是研究研磨工艺和接触面光洁度就花了三四个月。
花了半年时间,经过夜以继日无数次的实验,xx和团队终于研制出大型船用柴油机电控共轨单元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产品成本低、质量稳定,深受国内大型造船厂的欢迎。
人生需要沉淀才能有所成就
在交谈中,xx多次提到“沉淀”一词。在xx看来,机械行业是传统行业,要有耐心,要经过至少十年的沉淀,才能成长为技术型人才。
xx说,一枝独秀不是春。在企业负责培训工作的时候,他经常与新进的年轻员工交流,给“新人们”分享经验,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他还经常告诫年轻人不要浮躁,“年轻人要先把心态放好,认准行业方向,发挥行业精神,埋头苦干,让自己沉淀下来,才能有所成就。劳模作为一个标榜,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宣扬正能量,带动大家一起为企业的全面发展作贡献。”xx说。
【篇五】
xx,男,36岁,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xx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心怀建港梦想,扎根基层建设。xx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攻读水工结构专业博士学位,在校时,刻苦钻研,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获得“张光斗”奖学金、院优秀研究生。毕业时,怀揣建设家乡大港的梦想,婉言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回到基层工作,来到了全新的港口规划建设岗位。他说他并不惧怕学术之路的艰辛,只是更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才是他志之所在。作为xx市首批引进的高层次党政后备人才中的一员,xx在xx沿海开发一线已奋战了第7个年头,他见证了吕四港从宏图变成了现实。
勇挑时代重担,推动港口建设。早春二月,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映照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会议室里。“xx港吕四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质监局组织的交工验收。”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xx指着电脑上一系列工程图片,自豪地介绍:“这是xx沿海第一条人工深水航道,它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xx港口群在长三角港口的竞争能力。”环抱式港池是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的港区重点工程,整体匡围30平方公里,项目投资达30多亿元,海上施工风险大、任务艰巨、规模浩大,光工程所用的石料就相当于xx一座小山的开采量,工程日均投入量达到三百万元。多年来,他始终冲在一线,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举措,高效完成了航道疏浚、环抱式港池围堤、两闸外迁、港池码头、吹沙造地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任务,累积完成工程投资达70亿元,已经形成了渔港和商港两大产业平台。
理论联系实际,服务沿海开发。三次天津、一次北京、一次南京、若干次xx,这是他工作一个月里的出差记录。从港口的基础研究,到省部的港口规划,到项目的立项实施,需要不停的部门协调,经常到了省厅,马上又要到部里汇报,工作在路上是常事。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全力服务沿海开发。四处的奔波,终于换来了一份份厚重的行政批复,吕四港区总体规划获得省部联合批复;液化品码头岸线获得交通部批复;系列用海手续得到省海渔局批复;环评、通航等陆续得到相关部门批复,多年来,获得各级部门的行政批复达近百个,获得国家补助基金十亿元。
7年来,从一名踌躇满志的学生到敢于担当的领头人,他始终奋斗在基础服务第一线,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示了新时期年轻人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他先后获得xx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xx市委市政府三等功等嘉奖。
第五篇:劳动模范先进事迹
4篇劳动模范先进事迹
【篇一】
一位大老板,放弃省城优越的生活环境,返乡当村干部,还垫钱办厂,让工厂重焕活力,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做出这一喜人成绩的功臣,正是全国劳模,xx粤凯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吴川黄坡林屋村村干部xx。
白手起家成为行业大享
1961年夏天,xx出生于吴川黄坡林屋村。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林屋机械厂当小工,干着成年人扛大锤的体力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海南一家糖厂打散工。
“在海南糖厂那段日子,恰逢糖厂扩建,需要安装不少新设备。我边干边学,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工程技术人员见我干活肯卖力气,也乐于帮助我。经过不断钻研,我掌握了糖酒机械的安装和操作技术。一年后,成为操作能手。”xx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他重返村厂当工程师,每天起得比鸡还早,干得比牛还多。
1986年,在经济的浪潮中,喜欢挑战的xx离开村办工厂,注册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制糖设备、酒精设备、啤酒设备等,并开展“一条龙”的售后服务,产品畅销国内外,年产值最高达近两亿元。
多年来,该公司被评为“国家部级先进企业”、“xx省百强企业”、“xx省科技先进民营企业”等,xx也从机械厂的一名小工,成长为制造糖酒机械设备的领军人物。
大老板返乡当村干部
“事业走上正轨后,我一直很感恩林屋村对我的栽培,也希望能为村里做一些事,回报家乡。”xx说。
2011年,在村中父老的支持下,他辞去吴川南宁商会会长等职务,毅然回乡参选村民小组长职务。
2011年4月8日,该村举行村民小组换届选举大会,xx在内的4名竞选人轮流上台发表竞选演讲。到当日下午4时许,竞选结果揭晓,xx以78.2%选票当选新一届村民小组长。当选后,xx把个人经营的生意交给家属代管,全心投入到村里的日常事务中。
“前两任老前辈——林文芳、林树全,几十年来为林屋村默默耕耘、奉献,为我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从他们手中接过了带领乡亲致富的‘接力棒’,感到沉甸甸的。”xx说。
“吴川林屋造”走向世界
林屋村办企业xx粤凯机械有限公司,前身即是林屋机械厂,在老前辈林文芳、林树全的带领下,从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机械制造村。然而,xx任职伊始,正是国内市场不景气时期,困难面前,他与大家一起想对策,最后决定转向国外找市场,向国外进军。
xx率领公司骨干寻求合作伙伴,开拓国际市场。他多次往返于印尼、马里等国家。2011年起至今,粤凯公司每年都有国外客户的大额订单,东南亚、非洲不少国家的企业成了新客户。
为完成马里某糖厂的设备制造安装工程,他们不顾高温天气及战乱等影响,按时按质完成交付使用,得到马里国家领导接见并称赞,为中国争得了荣誉。自2012年以来,该公司产值连年递增13%,2014年工业产值达1.5亿元,创造利税1300多万元。
他还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一是夯实农业基础,以工业反哺农业。自2012年以来,投入1360多万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农田方格化、坡地喷灌自动化、排灌渠、机耕路硬底化;改造低产田,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对村民给予“种子、机耕、排灌、收割”四免费;引种高效“牛蒡”经济作物,荒坡改种丰产林;二是大办教育,科技兴村。该村去年投入800多万元进行教育创强工作,为学校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xx每年还带头捐款奖教奖学,鼓励学校师生乐教勤学。三是依法治村,共建和谐社会。全村订立村规民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成立治安联防队,日夜巡逻保平安。保持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本色,每年村中开展评选“文明家庭”活动,村民自觉遵纪守法,多年来林屋村没有出现社会治安刑事案件。
“劳模精神”代代相承
日前,记者走访林屋村看到,这里巷道整洁,绿树成荫,小洋楼林立,置身其间,仿佛身处县城。走进该村村厂——xx粤凯机械有限公司,又是另一番景象:机声隆隆,人来人往,厂房内是高大威武的新型吊机。xx指着一批钢板说:“这是宝钢xx项目订制的钢板,很快可以送往东海岛基地。”
上任以来,xx坚持“带资上班”,开自己的车,自己加油。在办公经费、接待支出等方面,从来不向村里报销,村集体遇上资金周转困难时,他还毫不犹豫地垫资为集体办事。据不完全统计,xx先后为公益事业捐款达600多万元。
谈及自己的无私奉献,xx称完全是受前辈的耳濡目染。
“在我们林屋村,几乎所有村民都知道林文芳、林树全,他们是村里名副其实的清廉村干部。林文芳在当厂长的几十年间,一直坚持领厂里中级钳工待遇的工资。他多年来以厂为家,在职期间从来没出过国旅游,从来不乱花集体的一分钱。当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都建起了楼房,他才考虑自己的住房问题,是村里最后一个住进楼房的人。林树全在退休后,仍心系集体,继续做好‘传带帮’,发挥余热,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务。这样优良的廉政传统,是林屋村的宝贵财富,无论如何也不能丢。”xx说。
在他心底,早就刻画了一个“能人”林文芳的形象,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长为像林文芳前辈一样的能人,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篇二】
我叫xx,是xx都区开元出租车公司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今天,我很高兴而又很荣幸地,把自己成长经历和生活感悟与大家作一分享。
我来自xx都农村,2001年起才正式进入出租车服务行业。在此之前,我种过地,当过兵、务过工,也下过岗。那是在2001年5月,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因效益不佳而倒闭。说实话,当时有过迷茫,有过困惑:30多岁的人,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却一夜之间变得无所事事,心里一点不平衡。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处于逆境之中,不能自暴自弃,不能随波逐流,而要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去走出困境,迎接希望。
我十九岁就学习驾驶,这成为我打开另一扇窗的基础。我先是从事货物运输,2001年进入出租车服务行业。从摸上方向盘的那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好司机。出租车行业有这么一句话:“吃不了苦的不要开出租,想发财的不要开出租”。话很简单,但却反映了出租车行业的客观状况。相当一部分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是“朝五晚九”,早上五点多就得起床检查车辆,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家。条件确实艰苦。但话说回来,“不吃千般苦,哪来一日甜”?更何况,我们自己吃点苦,但方便了许多乘客,他们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幸福。
要做一个好司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自打开出租车以来,我的安全行车里程远远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公里。做一个好司机,要掌握熟练的驾驶技能。虽然开了十几年的车,但我闲下来就喜欢翻翻书,写点笔记,注重在实践中琢磨,不断提高驾驶技能。2012年11月份,公司举办了首届驾驶员技能大赛,我取得了第一名。随后,在xx全市的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破格申报技师的资格。
我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被其它驾驶员称为“永葆工作法”的驾车口诀:“起步稳,车速慢,街头巷尾仔细看;遇到事情莫慌乱,冷静处理要果断;雨雪天气察路情,刹车轻点匀速行;一看二慢三通过,确保安全无差错”。有一次,我驾车经过一个乡镇居民区,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的巷子里滚出来一个篮球。我断定后面一定会有孩子追出来,立刻慢放车速,停在巷口。果然,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一前一后追了出来,紧擦着车头穿过了马路。正是由于冷静处理,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成为一个好司机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优质服务,真正把乘客当作自己的亲人。许多客人讲,在坐上我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这些温暖,是通过看似寻常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的。比如帮着提拿行李、帮着开关车门等等。遇到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我就搀扶着他们上车下车。有一次,我送一位来区人医看病的老人回七里老家。离他家不远有一段小路,由于下雨积水泥泞难行,我把这位老人背过了这段烂泥路。有邻居问,这是不是家里的亲戚?老人回答说,这是比亲戚还亲的好师傅!
有这么一句话,社会需要热心肠。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都离不开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社会需要真心、真情、真爱,一双温暖的手,可以抹去一个人心头的雾霾;一颗真诚的心,可以为一个家庭撑起一方明朗的天空。生活中谁没个头疼脑热、急事难事?如果我们都能“存好心、办好事、做好人”,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别人的冷暖放在自己心上,播洒爱心,热心助人,那么,生活中就会多一份感动,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xx都特殊学校的一些孩子从没进过电影院,我立即和xx都世纪影城取得联系。在世纪影城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10辆爱心车,把30名师生带去看了一场电影。当把孩子们送回学校时,孩子们不约而同打出了表示感谢的手势。孩子们真挚的情感,让爱心车队队员们激动不已,有的队员甚至流下了眼泪。去年国际助残日前夕,我们和学校商定,打算组织一些孩子去xx宋夹城公园游玩。活动前一天晚上,有几个女孩子找到老师,说能不能不穿校服,就穿自己最好看最喜欢的衣服。听到这段话,我当即流下了眼泪,决心为孩子们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2005年9月,爱心车队原队长离开了公司,我被大家推选为第三任队长。我向大家表示:一定不负重托,坚持爱心车队的宗旨,和所有队员一起,自觉地把“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当成了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把我们爱心车队打造成出租行业乃至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只要你做得好,群众就一定说你好”。这几年,我的工作获得了社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2013年4月,我荣获了“xx市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五一前夕,我又光荣当选为xx市劳动模范。荣誉是大家做出来的,这份荣誉实际上是对我们全体爱心车队队员的褒奖,我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颗钉?
在我们爱心车队多年的公益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行业特色的“招牌项目”,比如新春走亲戚、爱心助考等。其中爱心助考活动规模较大、影响较好。这项活动始于2010年。每年高考前夕,我们都制定周密的助考计划,每个队员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在整个高考期间,我们采取多种助考形式,既有驻点等候,也有流动服务。去年高考,我们先后为20多位考生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对确有困难的考生,我们还提供了“点对点”服务,直接把考生从家里免费送到考场。去年高考,由我们负责接送的一位考生被重点大学录取,孩子的母亲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感谢“爱心师傅”提供的热情服务。
我们爱心车队是“特别能战斗”的一支队伍。在我们这支队伍中,有xx都好人,有xx都区文明职工标兵,还有xx市交通系统文明服务比赛的优胜者,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们有个队员叫张元兴,在营运过程中拾到乘客装有十多万现金的提包主动送还给了失主。失主收到失物后因为太激动,忘记了表示感谢。这位失主也是有心人,她记下了出租车的车牌号码,每次来xx都都要寻找一番。前前后后半年多时间,最终找到了张元兴。感谢这些默默奉献的的兄弟姐妹,是他们用一件件平凡的善举,化作了丝丝春雨;用一颗颗鲜红的爱心,演绎成亮丽风景。
从一个普通队员到一队之长,角色的转换使我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自打担任队长,我参加了爱心车队的所有活动。每年约有两个月的时间用于各种公益活动的计划、安排和实施。以每月净收入5000元计算,两个月就是一万元,15年的付出高达1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各项燃、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我爱人收入也不高,月工资也就1000多元。在我内心深处,报效父母、感恩亲情的情愫一直挥之不去,我也曾无数次地憧憬着让家人住上城里的高楼大厦。但我更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虽然微不足道,可点点滴滴滋润着许多人的心田,同样很有意义。
【篇三】
日前,廉xx市良垌镇中塘村连片100亩大棚椒收摘完毕,30岁出头的xx端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xx正带领村民收椒打包装。他对记者说,这片椒是该社社员合作种植的,收入达200多万元。
8年前,xx怀着梦想从城市奔向乡村,艰苦创业,与几百名村民兴办了合作社,带领2000多户群众转型成为职业农民,带动当地6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回乡当农民
2002年,刚高中毕业的xx就只身到xx闯荡,凭着吃苦耐劳和独到眼光,他不仅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还很快成为两间手机店的小老板,几年间赚了几百万元。2008年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在城市有楼房,新年还开着漂亮的小轿车回乡,在乡亲们羡慕的眼光下,xx却选择回乡种田了。
xx说,他在xx时曾资助家里人包地大搞农业,希望走出一条致富路,但失败了。他于心不甘,决定自己回乡种田,给世人证明:在农村也能大有作为。
xx说,我的“根”在农村,自小就深刻感受到家乡的贫穷落后,无论在外面跑过多少地方,总想回到家乡带领乡亲闯出一条致富新路子。
闯出新天地
2008年初,xx毅然卖掉在xx市的房子,携资100多万元回到家乡租赁100多亩丢荒田,大种水稻等农作物。然而,创业是如此艰难,日夜辛勤劳作却没有换来好收成。父母气得把他赶出家门,岳父也不承认他这个女婿。xx从城市开回来的小轿车也卖掉了,每天骑着一辆单车下田劳作,晚上就住在田园边搭起的简陋棚寮,他几乎变得一无所有。
经过苦苦思索,xx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源:自己也是简单地重复着父母辈的落后生产方式,耕作落后效率低,无法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xx决定以机械化来提高劳动效率,以输出机械耕作赚取劳务费用,以互促互进推动创业成功。在妻子的支持下,xx抵押贷款几十万元,于2009年在当地率先兴办农机合作社,带领98户社员,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种植方式,发展高效农业,并输出机械耕作收费,效益明显,合作社不断扩大投入,年服务耕地面积达20000多亩,xx他们的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
xx的事业从低谷转向蒸蒸日上,以农机合作社为基础,不断扩大土地租赁,成立了以种养为主的xx端种养专业合作社,聘用农村富余劳力60多人,带动农村劳力300多人,几年间带领当地农民发展起火龙果、辣椒、烟叶、蚕桑、香芋等作物基地。同时,带领群众筹资300多万元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通过烘干延长农产品贮存期,避免价低伤农,确保农户“丰产丰收”。
共走致富路
“从大房子到茅草房,再由茅草房变回洋楼,我的创业走了一个轮回,充满艰辛但我还是成功了。”xx满怀感慨地说。现在xx的年收入达到了200多万元,他个人承包了400多亩土地耕种,与其他社员合包3000多亩田地,形成了几个高效种植基地,新型农业让远近村民争相加入。
xx的创业传奇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2014年9月他参加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xx赛区荣获第一名。2013年他被推选为中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他竭尽全力服务家乡,创出了“中塘模式”,积极探索融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为一体的现代农村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带领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流转土地1500多亩,村民年均纯收入由3000多元提高至8000多元。
【篇四】
日前,xx汽车运输集团公司xx汽车总站的商务快车直奔xx,一身整洁红装的乘务员xx向车上每位乘客温馨微笑,真诚服务。给广大乘客留下了美好印象。
这位从xx县曲界镇农村走出来的xx汽车运输总站直快车乘务员,工作已十余载,她秉承“旅客至上”,坚持微笑服务,给每一位乘客送上温馨热情的服务,服务行程累计128万多公里,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爱留在了车厢,迎来送往旅客约15万人次,无一投诉,成为xx总站人人皆知的“最佳巴姐”。在xx的带领下,该站乘务班也先后被授予省“服务质量明星班组”、省“青年文明号”和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专诚服务铸旅客“服务指南”
记者在xx汽车总站候客大厅里见到xx时,一身倦容的她正在为乘客搬运行李。站长钟景华介绍说,乘务工作是汽车站一项苦差事,工作时间长,不分日夜,工作环境局限于车厢内,接待的旅客来自五湖四海,苦、累、脏不说,有时还会受到某些旅客的无理指责和辱骂。很多乘务员干不到几个月就辞职不干了。该站的乘务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xx仍然坚守岗位上,前几年总站领导根据她的表现想调整她到后勤管理岗位工作,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因为她热爱这份乘务员工作。
为了做好工作,xx把集团公司制订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服务质量工作规范、直快车乘务员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车上每一个服务设施设备的使用都了如指掌。在工作中她精心钻研业务,在随乘时注意观察,将总站各条班线途经的客运站和上落客点用红线标出来,精心绘制成“乘务服务线路图”,在图中标出那个是旅客上落车聚集地,那个是中途休息点,那个地方需要重点做什么工作等。现在这张服务线路图已成了新乘务员的教材,新上岗乘务员只要拿着这张线路图随车实习,很快就能较好掌握乘务工作。
经过10余年磨炼,xx练就了一张亲切的笑脸,并总结出一套“看人”方法,乘客一上车,她就能看得出哪位乘客是第一次出远门,哪位乘客需要重点照顾。
给您一个旅途上的家
在执行随车任务过程中,xx始终秉承“给您一个旅途上的家”的承诺,坚持“微笑服务,真情服务”,让旅客在枯燥无味的旅途中深深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当地很多旅客都喜欢乘坐这趟商务快车。
熟悉xx的司机都说,xx总是在发车前一个小时就来到工作岗位,将车内收拾整洁干净,认真检查各种服务设施,尽力为旅客营造舒适、安全、温馨的乘车环境。上岗时制服着装整洁,举止优雅,笑容可掬,扶老携幼,把微笑与热情送进每位旅客的心坎里,让坐直快车的旅客也能享受到最好的“航空式服务”。
xx养成了每40分钟巡视车厢一次的良好习惯,当旅客睡着了,她会轻轻地走过去为旅客盖好被子,调好空调,调小电视声音。有时看到有调皮的小朋友时会给他们讲个小故事,让他们注意乘车安全,也给枯燥无味的旅途增添几分欢乐,带来一份温暖,充分展现出“最佳巴姐”的魅力风采。收车后,她认真检查各个座位,以防旅客有东西遗落。细致地将车厢内各个角落打扫干净,确保下一班车能同样给旅客提供愉悦的环境。xx现在随乘的商务快车已成为许多旅客出行首选,旅客实载率大大高于其它班车,在集团公司每年旅客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旅客满意度达99.7%。坐过xx随乘班车的旅客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的服务。
10余年来,xx将旅客当亲人,对旅客服务无微不至,为旅客做好事不计其数。据客运站统计,xx在多年乘务工作中,救助在途中突发疾病旅客3人,拾还钱物拆合金额2万多元。钟景华说,从2007年起,xx还和乘务班的姐妹们每年资助一位失学儿童上学,帮助他健康成长。
对“家”容易受伤的女人
在家人眼里,xx是一个“工作狂”,每到节假日和运输高峰期,她总是自动请缨,要求加班,不分日夜奋斗在生产第一线。儿子有一次问她:“妈妈,为什么你每天都回来,但我就是见不到你呢?”xx每次随车回来都是下半夜,家人都进入了梦乡;当她醒来时,家人都上班上学了;当家人回来时,她却又接任务离开了。
今年除夕,站领导让她歇一歇,回家跟家人好好过个年,她却说:“不用了,让年轻的同志回家吧,她们比我更想家。”一次,xx母亲的心脏病突然发作,危在旦夕,当时接到家人电话时,xx正在车上,她心如刀割,但为了企业和车上乘客,她将内心深处的痛楚收拾起来,继续前行。执行完当趟任务后,她才回到家看望母亲,病床前的兄弟姐妹们责怪她无情,但母亲理解她,还不忘叮嘱她要好好工作。
xx随车服务累计里程128.70万公里,创下了xx汽集团公司服务里程最多、接送旅客量最多的纪录。她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xx被评为“xx市优秀女农民工”,连续五年被xx汽集团公司评为“最佳巴姐”、连续十年被总站评为“最佳巴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