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审核]{揭琼霞}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制度
附件二:
东乡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规范进苗渠道,保证疫苗质量,确保接种效果,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注射第一针(禁忌症除外)有禁忌者必须在登记表中注明,以备核查。
二、按上级规定:乙肝疫苗统一从东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进,不准从其他渠道购进。
三、每次购进乙肝疫苗必须索取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及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并详细记录备案。
四、乙肝疫苗由药剂科统一管理,新生儿所用乙肝疫苗由妇产科从药剂科领出按规定储存,再由妇产科医师开出医嘱和处方。
五、妇产科医务人员对注射过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并填写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转移卡,15天内转送到县疾控中心。
六、乙肝疫苗储存冰箱应有冷链测温记录。
七、预防保健科对首针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篇: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
大 同 市 城 区
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
一、家庭情况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母亲HBSAg(阳性、阴性,未查)区(县)街道(镇)社区委员会 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
二、儿童情况
姓名 性别(男 女)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时,体重 Kg,父亲HBSAg(阳性、阴性,未查)
三、新生儿疫苗接种情况
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日期 年 月 日 时,接 种剂量 μg 疫苗生产单位 疫苗批号 接种者(签字)
卡介苗:接种日期 年 月 日 时,接种剂量 ml,疫苗生产单位 疫苗批号 接种者(签字)
接生单位(盖章)
转卡日期 年 月 日
计 卡 转 字 第 号
第三篇:[未审核]{揭琼霞}东乡县人民医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东乡县人民医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修订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或埃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为了贯彻落实好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东乡县人民医院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预防为主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2.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3.快速反应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组织管理
1.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组 长:吴志群 常务副组长:陈飞
副 组 长: 徐从容 洪小玉 李宇平夏新平陈军华 朱瑜 王琴凤 成 员: 李四堂 魏伟玲 何淑宁 艾早莲 揭琼霞 乐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四堂兼办公室主任
2.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救治工作 组 长:陈飞 成 员:李四堂 张安荣 陈海生 杨丽娟 梁为民 艾平波及儿科全体医务人员
3.院感控制小组:负责病区的消毒隔离技术指导 组 长:王琴凤 副组长:何淑宁 成 员:魏伟玲 艾早莲及各科室护士长 4.药品保障小组:负责救治药品的筹备。组 长:朱 瑜 副组长:徐长辉 成 员:药剂科全体人员
5.器械保障小组:确保抢救设备(呼吸机、监护仪)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组 长:陈军华 副组长:陈庆峰
成 员:器械科全体人员
6.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后勤物资、水电的供应及环境卫生消杀工作 组 长:夏新平副组长:周国庆 乐 健 成 员:总务科全体人员 7.宣传小组:负责宣传教育工作。
组 长:徐从容 副组长: 吴银燕 成 员:杨凯莉
三、手足口病诊疗处置流程
(一)病人的接诊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
(二)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三)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四)病例报告
1.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丙类传染病的要求进行登记报告。
2.重症病例:必须经县级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会诊,专家组组长同意后方可进行网络直报。
3.死亡病例:应在市级级以上手足口病防控专家组指导下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二是具有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五)病例处置
1.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2.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留观。留观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留观期间出现符合住院病例条件,应立即住院治疗。48小时内病情好转可解除留观。
3.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住院治疗 ①、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 ②、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③、呼吸浅促、困难;
④、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末梢循环不良。
具备上述第3、4条之一者应收入ICU救治。
4、住院患儿全部做咽拭子采样检测,门诊患儿高度疑似的随机采样。
四、建立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手足口病已纳入为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科室医务人员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栏中填报该病。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诊断明确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程序:
医务人员接诊手足口病(重症)
立即
公共卫生科
主管领导 组织专家会
诊
县疾控中心
临床诊断病例 医院网络直报人员24小时内网络报告。
五、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
对聚集性病例、重症病例,医务人员应按照《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方案》(见附件)采集有效标本,送往县疾控中心。
六、控制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搜索病例,做好手足口病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2、对患者实行隔离治疗,严格管理传染源。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接触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居家医学观察,一旦出现类似症状督促及时到医院治疗。
3、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进行消毒。
4、做好重点科室、重点病房的消毒防护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及其他患者就医安全。同时加强医院产房、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
5、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知识的培训。
七、预防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设发热疱疹诊察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计委和疾控机构报告。
二○一六年五
月六日
主题词:手足口病 防控 应急方案 东乡县人民医院办公室 2016年5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