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山县气象局高度重视防雷安全生产工作
蒙山县气象局高度重视防雷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蒙山县气象局高度重视防雷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定期监督检查和宣传工作相结合。6月13日,该局组织防雷工作人员到该县加油站、炸药仓库等易燃易爆企业或危险场所开展防雷安全知识宣传,通过详细讲解和发放安全知识材料的方式,使更多的人进一步对防雷安全知识的深入了解,增强防雷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第二篇:党员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习水安监信息
(第一期)
习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1月30日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保障春节安全生产
为让全县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日,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我局于1月19日召开了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了春节期间各类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春节期间,我局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过节的机会,深入各行业监管一线,切实加强全县各类安全生产行业的检查力度。从正月初二起,局长杨登洪、煤安局长何仲侃、副局长穆红兵、罗爱民、冉隆涛分别带队对我县煤矿企业、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行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在检查时,杨登洪局长要求,一是各企业业主在春节期间要做好一切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工人的生活和福利待遇问题;三是要切实加强电煤调度,保障电煤供应。非煤矿山由穆红兵副局长负责,带领安监一科的人
员对全县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道路交通由郑乔生同志负责,重点对全县道路交通、客运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烟花爆竹由冉隆涛副局长牵头,带领安监二科的同志对全县烟花爆竹行业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我局党员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确保了我县在春节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使我县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幸福、详和、愉快的春节。
2012年1月29日,新年正月初七,县委书记曾瑜、县委副书记陈永清、县纪委书记余玉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洪光、县委办主任陈黔尧等领导一行来我局慰问。县委书记曾瑜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局春节期间在保障煤矿生产、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我局领导干部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并要求我局党员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一如既往,开拓创新,切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我县今年各项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
第三篇:XX县气象局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XX县气象局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深刻汲取“3.21”等事故教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排查整治与建章立制贯彻全过程,把学习提高与狠抓落实贯彻全过程,把压紧压实责任与细化实化措施贯彻全过程。深入开展防雷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压实压紧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市场管理,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消除监管盲区漏点,坚决遏制雷电造成较大以上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
(一)全县由气象部门负责防雷安全监管的重点企业,包括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场所。
(二)在XX县内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中介服务机构。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企业
1.更新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向县应急管理局、工信局、交通局、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发函,商请他们根据管理职能提供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加油站、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以及矿区、旅游景点等单位信息,全面梳理2020防雷重点单位名录清单,建立本行政区域内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
2.压实压紧重点企业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对防雷安全管理没有明确的机构和管理人员,未建立防雷安全检查考核制度或没有落实,未建立防雷安全管理档案或档案不全,未开展防雷安全人员教育培训,从业人员不具备雷电防护相应的基本知识,未编制雷电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的要重点检查。
3.强化重点企业防雷设施建设。重点检查生产经营场所未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未按国
家标准设计或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未经过法定部门审核合格,防雷装置未经过法定部门验收合格的情况。
4.规范重点企业雷电防护实施安全检测。重点检查未聘请具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开展防雷安全检测,或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未及时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5.加强对重点企业防雷安全行政检查,实现全覆盖。重点检查未按照要求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没有及时整改、整改不力、拒绝整改,整改后没有进行验收的情况。
6.强化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检测质量的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对雷电装置检测单位开展的检测工作不进行有效监督,造成检测点位缩水,检测数据失真,甚至为了减少检测费用支出,配合检测单位弄虚作假、伪造记录等情况。聚焦漏检、缺检、无资质检测和伪造检测记录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倒查检测单位。
7.通过对重点企业的检查获取检测单位相关信息,弥补对检测单位监管的漏洞。重点检查在开展雷电装置检测服务
时,企业未要求检测单位现场出示检测人员身份和归属机构证明,并将相关信息记入检测报告和防雷安全台账的情况。
(二)检测中介机构
1.加强对资质单位的突击检查和综合评估,检测单位不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逾期不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相应资质条件或者违反《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撤销资质。
2.要求在XX县境内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均需纳入信用管理名录,资质、人员、信用等相关信息应在市气象局官网显著位置予以公示。重点检查没有主动报告的检测单位,或气象主管机构主动联系后,仍未报告相关信息的。
3.防雷检测单位在完成检测工作后15个工作日内,没有抄送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书给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将不按时抄送相关材料的,纳入检测单位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4.防雷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书,未使用省局气象主管机构统一要求的防雷检测报告格式,检测报告有缺项、漏项和不符合检测规范等情况。
5.加强对外地检测单位在本地开展业务的管理。对没有主动及时向本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纳入信用管理的外地检测单位,要给予提醒,并纳入监管重点。重点检查那些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检测单位,必要时向原防雷检测资质发放机构核查情况,情节严重的纳入检测单位“黑名单”。
6.在淮安境内从事防雷检测业务并纳入信用管理的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二季度按要求向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报送报告,市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对报告内容进行抽查,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对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重点关注检测质量较低的单位,将抽查和质量考核结果记入信用档案并公示。
7.对有举报、投诉、失信行为或质量评估不合格的检测单位,要开展重点检查;在重点单位防雷安全行政检查中发现问题,需要倒查检测单位的,也要列为检查重点。检查结果纳入信用管理,向社会公示。涉及违法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及时公示。
8.在对检测单位开展行政检查时,除核查资质情况、检测报告、工作场所、仪器装备、管理制度等以外,要严格核查检测人员身份及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开展从业人员业务能
力评估,必要时可以采取现场考试的方式,评估人员业务素质。对核查中发现存在从业人员多处挂靠、不具备专业能力、非正式劳动关系的人员参与检测活动、检测人员与检测报告签字人不一致等情况的,记入“经营异常”名录。
(三)县气象主管机构
1.按照“三必须”的原则,切实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局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个人述职的必备内容。
2.加强对重点单位和检测单位的宣传引导,强化指导、检查、执法,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向重点单位和检测单位发放防雷安全责任告知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向重点单位和检测单位发放“防雷安全工作明白卡”,帮助他们了解防雷监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开展必要的政策公示和宣传。
3.组建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加强与地方安全生产主管机构的沟通和县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联系,加快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组建由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行政职能
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专家,重点单位的电气、消防、化工等安全专业专家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市县行政区域的联合专家库。可独立,可联合定期或不定期组建(抽取)联合专家组对重点企业开展专项督查(适当弥补县区人员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问题)。
4.积极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主动牵头召开由经信、住建、交通、环保等部门参加的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对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充分沟通,使管行业生产的部门也同时落实防雷安全工作。
5.积极参与地方部门的联合执法,健全安全风险会商和研判机制,及时通报重要信息,避免监管真空,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6.积极探索市县联动或县区间联合,互相学习借鉴,解决执法能力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防雷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监管工作必需的执法经费和执法装备配备,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7.依托省、市级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及时更新维护监管对象名录库、行政检查进展信息、“双随机”检查方案、重
点单位防雷检测报告库、行政执法案卷库等信息,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实现省市县监管信息全面对接、集约共享、实时监控、全时留痕。
8.强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防雷安全意识、防雷专业知识、行政执法能力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面向监管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强化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
9.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雷电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将防雷安全监管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纳入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群,运用市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及时准确开展雷电灾害预警服务,提升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和效果。
四、进度要求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从本方案印发日起,到2020年11月底结束。县气象主管机构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建立完善抓落实、见成效的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按照下述时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1.学习动员阶段(即日起到12月底)。县气象主管机构尤其是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领会省委省政府“3.21特别重大事故警示教育大会”精神,设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认真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动员,精心部署专项治理工作,确保重点企业、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全
面掌握专项治理行动的工作要求。重点企业要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对照主体责任的要求,梳理防雷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规章制度;检测机构要回溯近年来开展防雷检测的项目情况,瞄准哪些低价中标的项目,反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无漏检、缺检和数据质量问题,要按照检测资质管理要求,逐条进行核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监管部门要认真梳理近年来重点企业行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研判本地区存在的防雷安全风险和突出问题,查找工作短板和工作差距,逐条分析细化,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
2.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1月至9月)。突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检查全面排查与重点督查整改相结合,在全县范围内就防雷安全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边排查边整治,边治理边完善,确保隐患排除、措施到底、整治彻底。对辖区内易燃易爆、危化品等重点单位防雷安全隐患实施全面行政检查,实现全覆盖。其他单位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事先制定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确定合理的抽查比例、频次和内容,向社会进行公布。制定完善重点单位的主体责任清单,实行行政检查清单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督促企业限时整改,无法即时整改的,要求企业落实整改
方案,并督促其完成整改。在对重点单位的行政检查中,要强化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抽查和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隐患严重,短期内无法整改到位,或整改不力甚至拒绝整改,要将情况报告给当地安委会。
加强防雷检测单位管理。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纳入信用管理名录,进一步强化防雷检测市场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制度、规范、标准。实施对检测单位“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明察暗访。强化检测单位信用管理,违反《XX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一律纳入“经营异常”和“黑名单”管理。信用情况在气象主管部门官网及地方信用办平台公示。列入“黑名单”的,向地方安委办和信用办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联合惩戒。
认真落实《XX省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办法》《XX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不断修订完善现有制度、规范、标准。执行全市统一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程序及文书格式、立卷归档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行为全程记录,做到全程留痕、即时入库、结果公开、责任可溯。加强与地方安委会联系,积极参与地方部门的联合执法,健全安全风险会商和研判机制,及时通报重要信息。
县气象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防雷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监管工作必需的执法经费和执法装备配备,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统筹使用执法力量,解决区域内执法力量不平衡问题。使用好市级防雷安全监管平台。依托省、市级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及时更新维护监管对象名录库、行政检查进展信息、“双随机”检查方案、重点单位防雷检测报告库、行政执法案卷库等信息,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强化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防雷安全意识、防雷专业知识、行政执法能力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面向监管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强化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
3.督查落实回头看阶段(2020年10月至11月底)。县气象主管机构要采取突击检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防雷安全督查检查,对发现突出问题或重大隐患的单位,整改措施要跟踪督办,实现闭环管理。2020年11月底前,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对在本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完成整改督查,在防雷重点单位、检测服务单位等安全监管中,对拒不整改的责任单位,应依法启动处罚程序或报请当地安委会处理。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XX县防雷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局长侍爱军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王林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防灾减灾科为专项整治工作机构。
2.加强联合,统筹推进。加强向地方党委、政府的汇报,加强与应急管理、发改、财政、住建、信用、城管等相关部门的联合协调,做细做实对外联络工作,切实履行气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定职责。对落实防雷安全职责不到位,造成监管脱节的问题,要采取约谈、督办等方式,督促监管责任的落实,要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平台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监管效率。要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力量、器材、资金的组织和统筹,保障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格监管,联合惩戒。按照省气象局《XX省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办法》《XX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重点企业和检测中介机构,加大“四不两直”的检查力度,对排查出来的严重问题,要依法处置并公开曝光。对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后,仍存在非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严格执行隐患挂牌整改和跟踪督办制度,对于情节严重的应作出行政处罚,要向地方安委办和信用办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联合惩戒。
4.加强宣传,取得效果。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信息平台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科普,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防雷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强化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要树立“全域安全”意识,要突出重点、强化制度,认真梳理防雷安全监管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确保排查到位、整治到位,做到无死角、无漏项。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第四篇:气象局防雷安全行政检查自查报告
一、检查组织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气象局《易燃易爆重点场所等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全力做好行业防雷安全检查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防雷安全检查工作,成立防雷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检查范围、重点、要求。按照全省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要求,第一时间与县公安局、安监局、经信科技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以及人武部对接检查工作,梳理核对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场所及非煤矿山单位名单,共确定53个检查对象。自2018年4月22日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由办公室起草发文《县气象局2018年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工作计划》。从2018年4月23日开始,由县气象执法大队到本辖区各区域开展防雷安全检查。
二、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按照省、市气象局《易燃易爆重点场所等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本次专项检查重点抓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防雷安全隐患问题:
应当安装而未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或已安装防雷装置但未经验收合格的场所;已建防雷装置未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定期检测的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或委托不具备法定检测资质开展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的场所;经检测存在防雷安全隐患,应整改未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场所。
(二)重点检查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产权单位的防雷安全责任制建立情况、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专(兼)职防雷安全人员配备情况、防雷安全教育培训情况、防雷安全档案管理情况等,督促防雷安全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三)防雷检测资质单位情况。
一是检测机构的资质情况、检测人员情况、仪器设备情况、检测业务开展情况等;二是是否存在检测机构无资质开展防雷检测或超越防雷检测资质等级业务范围开展检测、防雷检测资质挂靠、资质出借出租、不按防雷技术标准检测等违法违规行为。三、现场检查情况及主要问题
根据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县气象执法大队按照全覆盖、拉网式的方式全面开展检查,实现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企、不留死角。截止11月1日,我县气象执法大队已完成54个单位46个场所检查,其中因8个非煤矿山无易燃易爆产品存在,因此对其进行了防雷安全知识宣讲,而未开展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县气象执法大队执法检查程序合法合规、对重点隐患单位存在重复检查、不存在选择性检查、不存在吃拿卡要等情况。46个防雷重点单位场所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一家,具体问题时未按照国家防雷技术标准和法规规定安装到位,现已整改完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企业一家,具体问题是已建防雷装置未按法定要求每年开展两次定期检测,现已整改完成;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易燃易爆和危化品场所一共5个,具体问题是无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或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未单独成文和无单独的防雷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现都已整改完成。
从本次检查情况来看,各单位对防雷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大部分单位对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检查工作得到了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大部分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大检查的汇报和现场陪查,部分单位主动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请求给予技术指导,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对防雷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较强。二是防雷安全制度在部分企业得到了较好的落实。部分单位落实了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名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能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单位制定了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了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一些单位能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自查自纠防雷安全隐患。三是部分单位较好地开展了防雷安全宣传活动。部分单位采取会议学习讨论、分发防雷资料、悬挂防雷知识展板等形式,不同程度的开展了防雷科普宣传活动,不仅营造了单位安全文化氛围,还宣传了防雷知识,从主观意识上增强了防雷能力。
本次检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单位对当前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够。
一些单位对防雷工作存在侥幸心理,未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制,未将防雷安全纳入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一些场所防雷装置未按标准要求建设到位,未安装防雷设施;一些易燃易爆场所未依法开展一年2次防雷装置定期检测。二是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
部分单位经过前期防雷检测,已经提出一些隐患点,但整改还不到位,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大的隐患点按照要求做到位,小问题就忽略不计;二是缺乏施工指导,部分场所隐患具体整改操作不到位,依然存在隐患。通过本次检查和指导后,现场人员认识到了整改的重要性,表示会尽快按照要求整改到位。三是相当一部分部门、企事业单位缺乏一定的防雷科普宣传,未开展单位内部防雷安全宣传和培训,职工缺少防雷基本知识。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强化防雷安全突击检查
我们依然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企、不留死角的要求,每年对防雷重点单位场所开展安全执法检查,确保本区域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全覆盖。
(二)加强防雷安全考核
进一步督促各单位按照要求强化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防雷安全制度,将防雷安全纳入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进一步督促整改隐患问题,加强各单位对雷电防御装置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实施一年2次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气象防雷执法
对应当安装防雷装置拒不安装或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报检、拒检或拒不整改的,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加强防雷宣传,做好雷电灾害处置。
加强督促各单位进行安全员防雷知识培训,加强各易燃易爆场所防雷科普及防雷减灾工作的宣传,提高企业员工防雷减灾意识,避免和减少雷击灾害事故的发生。各单位建立健全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雷电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预案。
(五)加强防雷减灾服务工作。
将进一步加强防雷技术指导工作,对有需求的单位不定期开展防雷技术指导,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采取各种方式,扩大防雷信息的公众覆盖面,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服务对象手中。
第五篇:气象局防雷管理情况报告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防雷安全管理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以“平安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条例》、《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不断深化防雷安全管理与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全县防雷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具体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二、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县委“创先争优”活动总体指导思想要求,切实结合我县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确立活动目标,抓准活动重点,积极搭建活动实施平台。在活动载体上,建立了“防雷服务满意窗口”创建计划和“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计划。在服务转型上,积极落实政府出台的各类服务收费减免政策,截至10月底,县审批气象窗口根据政府出台的9个正式文件和会议纪要要求,对全县110个新农村建设、新型产业和政府重大建设等符合减免政策的项目,积极落实减免政策,总减免金额约33万元,减免率达46.5%。在农村等防雷安全较薄弱环节上,5-9月份,我们专门成立一支防雷检测队伍,对全县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个行政村的防雷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巡查评估,客观地分析我县农村地区防雷安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引导各级政府重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三、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防雷安全工作。根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3年计划”要求,积极配合教育部门,认真做好校舍安全隐患的整改指导工作。在我们的协助和技术指导下,县教育局完成了对24所学校124栋建筑的防雷工程改造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48所中小学中已有39所199栋建筑物顺利通过防雷安全检测。其他学校因涉及规划搬迁和再改造等情况,我们将进一步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后续技术指导和验收工作。
四、积极开展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为进一步引导基层各级政府和行业组织对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视,鼓励农户积极参与自身雷击灾害防御,我们根据省气象局“关于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在全县首次开展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年内与县范泾村签订了“防雷示范村创建协议”,明确了创建的具体方案和任务,联合出台了新建农房健全防雷安全装置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局防雷所针对该村集体农庄3种房屋类型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手册,目前已有4家新建农房与该村签订了健全防雷安全装置协议。日前,市气象局主管部门已对该村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
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今年全县防雷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我们的防御状况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社会整体的防御规划还未建立;社会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和科学防御能力还不够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还比较突出,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防御管理和服务体系。弥补这些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