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明第13检察会议讲话稿(共5篇)

时间:2019-05-13 15:3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曹建明第13检察会议讲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曹建明第13检察会议讲话稿》。

第一篇:曹建明第13检察会议讲话稿

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新局面

——在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7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总结第十二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确定“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

党中央对我们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王乐泉同志,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孟建柱同志分别致信和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检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同志代表党中央和中央政法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检察干警表示亲切问候,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全国检察机关要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强调要自觉把检察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切实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

一、第十二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以来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全国检察机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谱写了人民检察事业新的篇章。

(一)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五年来,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等活动,在事关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我们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强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积极推动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各个方面;努力转变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强调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大局 1

观、执法观、政绩观、权力观,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方向,强调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检察工作思路的丰富和发展,为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和重要使命。我们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服务大局的基本途径,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工作,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切实履行查办职务犯罪职责,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保持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平稳健康发展;以党中央重要指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为契机,大力加强和改进反渎职侵权工作,会同中央纪委等部门制定《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结合办案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推进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

我们强调必须把检察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正确处理执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切实克服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等倾向,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是围绕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制定实施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加大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力度,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的案件。二是围绕中央关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部署,努力把各项检察工作纳入三项重点工作整体格局,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涉检舆情应对引导、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促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三是围绕党和国家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挑战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保工作,依法妥善处理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涉及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力投入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四是围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服务大局的新途径新举措;全方位加强检察援藏、援疆工作,服务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卓有成效。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检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我们强调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一是着眼于促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开展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加大查办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二是着眼于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建立健全下访巡访、联合接访等制度,持续开展集中清理信访积案和案件评查活动。三是着眼于落实司法便民利民要求,开通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推行预约接访、民生热线等措施,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探索建立派出检察室、开展巡回检察,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执法为民落到实处。

(四)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更加凸显。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强调要牢牢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切实把功夫下在监督上,针对诉讼监督这一法律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刑讯逼供、牢头狱霸、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等问题,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监督活动,促进了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工作明显加强;明确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系统提出了强化民行监督的措施;严肃查处执法、司法不公背后的 2

职务犯罪,坚决惩治利用执法权、司法权贪赃枉法的行为,促进执法、司法公正;积极争取人大的监督和支持,29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或决定。

(五)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不断强化。检察机关要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必须首先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我们明确提出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忽视、削弱甚至拒绝接受监督的错误认识。大力加强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推行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抗诉权与职务犯罪侦查权由不同部门行使等改革,落实和完善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认真解决自身执法办案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扣押冻结涉案款物、规范安全文明执法等专项检查,持续开展检务督察;完善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的机制和措施,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检务公开,切实保障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六)深化检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创新是推动检察工作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和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为重点,坚持立足国情,制定和落实深化检察改革的工作规划。高检院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立案监督、加强侦查活动监督、加强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规范调卷程序、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以及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等改革文件,初步解决了一些制约法律监督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铁路检察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检察委员会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明显加强。

(七)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我们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全面部署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加大上级检察院协管、巡视力度,建立下级院检察长向上级院述职述廉报告工作等制度;坚持把素质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方向,全面部署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大规模推进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坚持把自身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举办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展览,颁布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制定实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广泛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五年来,广大检察人员团结奋斗、秉公执法、不畏艰难、忘我奉献,涌现出张章宝、李彬、郭爱云、金启和、杨竹芳、蒋冬林、张敬艳等一批先进典型。

(八)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推动检察工作全面、深入发展,重在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我们强调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解决检察官提前离岗离职问题,补充政法专项编制重点充实基层,积极参与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努力缓解办案力量不足、检察官断档等困难。扎实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健全检察经费保障和投资保障机制,全国检察机关财政拨款从2006年的1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6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从9.3亿元增加到41.5亿元;五年争取中央补助投资43.62亿元,支持新建“两房”项目2537个。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积极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98.9%的检察院联入专线网,99.1%的检察院建成局域网,检察工作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军事检察和铁路运输检察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在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铁路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司法解释、理论研究、检察宣传、检察国际交流和司法合作等工作进一步 3

加强。高检院成功主办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举办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第四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和三届研讨会,扩大了我国检察机关在多边检察国际合作组织中的影响。

过去的五年,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执法为民意识不断增强,检察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是法律监督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检务保障显著改善,检察工作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是检察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检察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继续巩固发展的五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亲切关怀下,全国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二、“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机遇期。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些都为检察工作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是一些国家对我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焦虑明显增强,一些邻国对我戒备心理上升。在涉台、涉藏、涉疆、人权、地区安全等领域,我国遇到的挑战增多、压力增大。国际敌对势力以意识形态为切入点,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极力推销西方价值观,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们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扶持力度,精心策划一系列危害我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破坏活动;他们极力插手利用我社会热点问题,攻击我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煽动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推动所谓“街头政治”和“草根革命”。随着一些国家政权垮台、社会动荡,西方国家极力鼓吹“互联网自由”,推进“价值观外交”和“社会媒体革命”,企图将中东祸水引向中国,我在网络管理、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领域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不平衡性明显,涉及我国的经济类突发事件可能多发;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就业结构、劳动关系、利益调整带来新的深刻变化,可能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经济犯罪呈逐年持续递增态势,智能化、职业化、网络化、复合化等特征更加明显。三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犯罪分子采取极端暴力行为滥杀无辜、报复社会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黑恶势力犯罪活动仍然出较活跃,侵财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持续增多。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关联性、聚合性特点突出,敏感性、累积性不断增强,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新媒体炒作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和司法个案,煽动群众的不满情绪,串联策划群体性事件更加公开、活跃,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难度不断加大。四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特别是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犯罪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4

智能化,职务犯罪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五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整个社会环境日益开放、高度透明,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司法公正的舆论关注点由过去主要是审判环节向公诉、侦查、控告申诉、诉讼监督等环节前移。一些看似平凡、简单、不引入注意的个案随时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执法敏感性明显加强。

五年来,检察工作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一是有的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执法思想存在偏差,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等意识不强,一些陈旧观念和执法陋习根深蒂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还没有切实践行。二是检察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效,有的法律监督工作长期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执法办案的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不够协调统一,不愿办案、就案办案、办案下指标、机械执法、不善于化解矛盾、不注重执法效果的问题不同程序存在。三是仍有一些同志对加强自身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有埋怨抵触情绪,对自身监督放松,甚至放任放纵违法违纪。越权办案,受利益驱使办案,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法办案,清理违法违规扣押冻结款物案件不自觉,特权思想、霸道作风、以权谋私、以案谋私等问题时有发生。四是检察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检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监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五是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检察机关组织体系、领导体制、管理机制还不健全,职权配置、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法律监督的范围、措施和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还要攻坚克难。六是基层基础工作仍需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发展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检务保障不足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

检察工作科技含量特别是信息化水平还不高。

综合判断形势,检察工作发展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为总要求,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检察事业全面发展进步,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

“十二五”时期,全国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检察职能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各项检察职责全面履行,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的机制进一步完善,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法律监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法律监督职能配置更加科学,机制更加健全,程序更加完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各项法律监督工作统筹推进。三是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和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适应检察工作特点的执法管理机制和内部监督制约体系基本建立,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明显增强,执法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执法形象和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四是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全面推进,检务保障更加有力,检察工作科技含量明显增加,东中西部检察工作协调发展。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进一步完善。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理论基础和法制基础更加坚实,检察改革不断深化,组织体系更加健全。

落实总体思路、实现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进一步做到:牢固树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更加自觉地 5

把检察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牢固树立忠诚、公正、清廉、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守护公平正义,保持清正廉洁,坚持执法为民,构筑全体检察人员共同的价值追求;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更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管理,使人民群众通过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既感受到法律的尊严、权威,又感受到人民检察官的关爱和温暖;牢固树立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统一的业绩观,坚持以数量为基础、质量为生命线、效率为保障、效果为根本、安全为前提,做到五者协调统一、相辅相成,防止互相割裂、顾此失彼,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权力观。始终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必监督,滥用必追究;牢固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检察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加强对各项检察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以上“六观”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科学发展观在检察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检察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要坚持不懈地以“六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化水平。

落实总体思路、实现发展目标,必须更加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实现检察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二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实现检察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与自身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深化对科学发展主题的认识,既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要在检察工作中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自身发展中不符合、不适应、不协调的突出问题。

三要坚持围绕“四个维护、两个促进”的根本目标,努力实现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职能的有机统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打击犯罪、加强法律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犯罪预防,更加注重司法保护,更加注重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守法,坚持全面正确有效发挥检察职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要坚持贯彻检察工作总体要求,努力实现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的有机统一。坚持以强化法律监督为立身之本,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坚持以强化自身监督为发展之基,严以律己,切实保障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保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确保公正廉洁。

五要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执法办案是法律监督的基本手段,是检察机关的中心工作。其他各项检察工作都要围绕执法办案展开,服从和服务于执法办案,以执法办案成效作为评价全部检察工作的主要标准。在执法办案中,既要防止坐等上门、孤立办案、就案办案,又要防止放弃职责、不敢办案,甚至人为设置办案禁区。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宽严相济、客观公正,确保良好法律效果;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持从有利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出发处理案件,确保良好政治效果;必须注意把握办案时机,改进方式方法,注重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争取积极社会评价,确保良好社会效果。

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实现继承、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中国特 6

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坚持解放思想,继续更新不合时宜的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与时俱进,既保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又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全面强化法律监督,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着力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一要积极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关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化等进程中职务犯罪的新动向,切实加大执法办案和工作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危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犯罪,积极稳妥探索开展公害污染等案件的督促起近、支持起诉和公益诉讼。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妥善处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出现的新型案件。二要坚决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与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重要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项整治,依法打击走私、骗税、制假售假、操纵股市、金融诈骗、商业贿赂等犯罪,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三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加强与公安、监察、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推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案件咨询等制度,加快建设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认真开展调查处理举报、建议移送案件、立案监督工作,进一步解决有案不立、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的问题。

(二)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着力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正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维稳形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扎实做好批捕、起诉等工作,推动各项检察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着力防范和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一要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打击和孤立极少数,教育、感化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适度、注重效果的原则。研究制定主要案件适用宽严政策的标准,发展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执法尺度。强化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意识,依法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增强证据意识,依法全面客观收集、审查、判断证据,认真落实和完善非法证握排除制度。准确把握逮捕条件,完善审查逮捕程序。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制度,未成年人犯罪办案程序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有条件地封存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制度,依法稳步推进和规范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工作,重视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改革中公诉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运用简易程序、刑事和解、量刑建议和不批捕、不起诉等机制和措施,把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落实到执法各环节。二要进一步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加强社会稳定形势、重要敏感案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研判,把排查、预防和化解矛盾纳入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全面推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检察法律文书说理及改革、检调对接等工作。促进执法办案向化解矛盾延伸,坚决防止因麻木不仁、执法不公、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三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预防犯罪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信息网络服务管理。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7

健全管理机制的检察建议,促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四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检察工作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新途径新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法律监督工作的着力点,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努力使执法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加强和改进涉检信访工作,推进文明接待窗口建设,逐步推行视频接访工作,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五要重视检察宣传工作,加强对网上热点问题的应对和引导。建立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健全涉检舆情监测、研判、通报、预警、处置机制,重视互联网上的社情民意,提高重大舆情发现和预警能力,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稳妥做好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三)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着力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坚持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一要保持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强劲势头。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依法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的案件,国家重点投资领域、资金密集行业的案件,损害民生民利、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破坏生态资源、重大责任事故、执法司法不公、群体性事件涉及的案件和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在严惩受贿犯罪的同时,依法查处行贿犯罪。二要大力提高侦查能力。建立职务犯罪信息情报体系,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侦查信息、执法信息共享和公共信息快速查询机制建设。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加强对举报线索的评估、研判和管理,强化对线索流转的监督。会同中央有关部门,明确规范技术侦查措施管理。加强和规范初查工作。强化科技手段在侦查中的运用,加强侦查装备建设,健全指挥畅通、执行有力、权威高效的侦查指挥系统,切实提高突破案件、证明犯罪的能力。认真贯彻《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工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预查处案件情况沟通和处理机制、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办案机制以及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监督制度,切实提高反渎职侵权能力。三要注重提高办案质量。正确把握立案条件,既要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立案,又要防止草率立案、超越管辖立案。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执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等关系,准确把握改革探索与违法犯罪、工作失误与失职渎职的法律政策界限。进一步规范强制措施的适用,保障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取证方式和手段,坚决杜绝刑讯逼供等行为。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和监督。四要不断强化自身监督。全面落实和深化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等改革,完善线索集中管理、案件分级管辖等机制;按照“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落实和完善讯(询)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严格规范办案区设置和管理,规范讯问、询问工作,把执行办案纪律和办案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和每一个办案人员。五要全面深化预防工作。坚持立足检察职能,紧密结合执法办案,深入开展个案预防、行业预防和专项预防。推进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加强预防对策研究,规范预防检察建议,提高预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加强预防腐败公共宣传,加强调查、咨询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共同参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格局。

(四)全面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着力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要求,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水平,促进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一要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全面落实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侦查措施监督各项改革要求,建立审查逮捕阶段必要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完善检察机关 8

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同步监督机制,重视保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法定权利,重视保障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阅卷、调查等执业权利,突出加强对社会广泛关注、容易引发矛盾的放纵犯罪、侵犯人权等问题的监督。二要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基本属性、职能定位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坚持依法监督、居中监督、事后监督,加强民事审判监督,加强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调解协议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监督,积极稳妥开展民事执行监督试点,加强行政诉讼监督。强化和规范同级监督及其他违法情形监督,着力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三要改进监督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健全接受群众投诉、听取律师意见制度,提高及时发现、准确纠正违法的能力。针对诉讼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探索开展类案监督,适时开展专项监督。注重监督的适当性、实效性,规范调查违法行为、建议更换办案人等措施的适用,更加注重纠正违法通知书、量刑建议、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的质量和效果。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抗诉与息诉并重,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促进检察监督与其内部纠错机制相结合,处理好诉讼监督与诉讼制约的关系,防止越权替代、无序监督、包打天下、不讲效果,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进一步争取人大监督和支持,推动诉讼监督法制建设,促进诉讼监督工作依法深入开展。

四、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要始终把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核心,坚持不懈地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检察人员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贯彻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自律、监督、考核并重的职业道德养成机制。推进检察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加强优秀检察文艺作品创作,大力宣传体现检察职业特点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弘扬和培育检察人员共同价值体系,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能力和执法能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在检察机关得到正确执行。及时发现各方面优秀干部,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从基层和一线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注重班子成员的合理搭配和优势互补,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定期分析制度,严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加大干部挂职和交流任职力度,优化干部资源配备,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组会、检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决策咨询工作,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三)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全面提高检察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提高发现违法犯罪、分析研判矛盾、侦查突破案件、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适用法律政策、群众工作等等能力。改革完善检察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改革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改革完善以“检察官教检察官”为主的多元培训模式,加强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其分院建设。争取把检察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建立培训经费由财政分级负担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全员培训、分级分类培训和岗位练兵,大力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培养检察业务专家、各类专门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加强检察教育培训网建设,推行在线学习和视频网络培训,促进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和倾斜。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程,创新和完善检察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造就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四)加强队伍管理机到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 9

快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符合检察职业特点的检察官职务序列,实现检察官及其辅助人员分类管理。强化检察人员职业保障,建立健全检察官逐级遴选、交流、奖惩等机制,推动完善检察人员工资、福利、津贴补贴和医疗保障等政策。严格执行检察人员退休制度,进一步妥善解决检察官提前离岗离职问题。研究建立检察人员履行职务受到侵害保障救济机制和不实举报澄清机制,保障检察人员合法权益。切实关心和爱护长期处在办案一线的干警。

(五)加强纪律作风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正视并及时解决自身不公、不廉、违法办案的突出问题,永葆检察队伍的政治本色和纯洁性。突出强调、大力推进依法行使权力,确保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和检察人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接受监督、开展工作、化解矛盾,坚决防止权力滥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j步强化领导班子、各级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等制度。落实和完善检务公开等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检察机关各个执法环节的相互制约,加强检察机关专门管理、监督机构对执法办案及违法违纪的监督制约,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大力加强检察队伍作风建设,注重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坚持把治理懒、庸、散作为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突破点,坚持不懈地反对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加大检务督察工作力度,专项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政法委“四个一律”要求,坚决严肃查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决不护短,决不手软,进一步树立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

五、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筑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根基

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强化基础工作,促进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深化基层检察院建设。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的意见》,推动基层检察院一建设大发展。一要深入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和完善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加强执法规范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促使检察人员熟练掌握执法标准、要求和程序,养成规范执法的良好习惯。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执法规范的执行力。二要深入推进基层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编制分配向基层倾斜,新增政法专项编制重点充实基层。完善按基层职位和需求公开定向招录制度,建立基层检察人员招录调剂机制。研究制定增强基层吸引力的政策措施,重视解决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检察官后继无人问题。推进基层检察人员全员培训,落实市级检察院集中轮训、省级检察院直训基层检察人员制度。三要深入推进基层管理科学化建设。高度重视检察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公开、要公正。探索符合基层特点和实际的管理模式,建立涵盖检察业务、队伍、事务各个方面的管理体系。改革案件分散管理模式,规范案件的来源渠道、立案环节和办理程序,在地市级以上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基层院设置案件管理机构,建立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的执法办案管理新机制。合理确定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突出加强业务机构。完善和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及工作制度。四要深入推进基层保障现代化建设。落实县级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和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促进解决基层检察院经费保障不足、科技装备落后等问题。五要进一步健全基层检察院建设指导机制。探索建立基层建设工作逐级报告制度,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完善考核评价模式。高度重视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层检察院建设,抓好援藏、援疆工作落实,促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全面发展。

(二)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健全检察技术和信息化工作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和“推进建设、突出应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全国检察机关统一的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平台及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统一软件开发和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动电子检务工 10

程尽早立项,初步实现检察工作数字化目标,全面提高检察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以提高侦查工作的科技含量为重点,全面加强侦查指挥、证据收集、交通通讯、安全防范、检验鉴定等装备建设,完善执法办案科技手段和设施体系。大力加强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检察技术应用,建成一批技术领先、人才优良、设备先进的实验室。

(三)大力加强检务保障建设。积极落实经费保障体制和投资保障机制改革要求,进一步提升检务保障水平。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原则,建立健全与检察职能特点相适应、全覆盖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地方财政投入,确保办案经费和装备经费逐年增长。制定实施检察机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办案用房、专业技术用房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反对贪大求洋、铺张浪费,防止超标准、超规模搞建设。配合各级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妥善化解基础设施建设债务工作,坚决防止出现新的债务。加强预算编制、落实和执行工作,规范重大经费开支、政府采购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积极推进预算、财务公开和内部审计,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提高资产资金使用效益。

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明确方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法治建 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伟大创造。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坚持检察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坚持检察工作以维护人民权益为根本,坚持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司法的作用,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律的形态确立,以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为使命,以法律规定的检察机关性质、职权、组织体系和行使职权的程序等为基本内容,具有严格的法律性。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检察制度的本质所在,具有其他任何国家检察制度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时要求,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同时,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经济社会如何变革,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检察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正确认识和履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设置检察机关专司法律监督职能,对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把强化法律监督作为贯穿全部检察工作的一条主线,并从依法治国的全局和高度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特点和职能作用。第一,检察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任何公 11

权力都有边界,检察权的行使始终以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为界限。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必须由法律专门授权,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要恪守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持依法行使检察权,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切实防止检察权的滥用。第二,检察权必须受到监督制约。任何公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受到监督制约,检察权也不例外。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更要加强自身监督,勇于接受监督,才能真正赢得公信、树立权威。第三,检察职能的发挥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以及执法环境、执法能力、执法保障方面的新变化新要求,努力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法律监督工作格局。第四,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和司法规律,符合诉讼原理。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应与违法情形的性质、程度及诉讼阶段相适应,遵循诉讼经济、分工制约等原则,保证诉讼活动有序高效运行。

全国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都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定位,既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承担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又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确保法律监督工作健康有效开展,确保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检察工作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先进性、优越性得到坚持和发展。

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在继续落实《关于深化检察改革2009-2012年工作规划》的基础上,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出发,围绕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改革的前瞻性研究,切实抓好检察改革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要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的范围、措施和程序,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健全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健全检察机关组织体系,坚持并推进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形成上下步调统一、横向协作紧密、规范有序协调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优化检察职权配置,规范机构设置,科学划分职能,探索完善检察组织及其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和完善铁路等专门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专门检察工作;进一步健全执法管理、队伍管理和保障管理机制,提高检察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健全自身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改革的针对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加强调研论证和经验总结,加强相关配套机制建设,抓好改革落实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改革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增强司法公信。

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和立法研究。围绕关系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加强基础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大力加强检察基本理论和检察学的研究,进一步阐明检察制度基本原理和法律监督运行机理,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针对检察工作特别是执法办案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和司法解释工作。高度重视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立法研究,认真做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重要法律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积极推动将检察改革重大成果及时上升为法律。重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理论研究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等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与法官、律师、警察及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和理论探讨,增强检察理论研究的合力和影响力。

同志们,人民检察事业已经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全国检察机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应对各种挑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检察事业新局面,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0年12月21日15:17 来源:《检察日报》

2010年检察工作回顾

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

围绕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完善和落实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措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加大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政府投资安全、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犯罪的力度,治理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的意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方位加强和推进检察援藏援疆工作,服务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立足检察职能,全面部署和落实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努力把各项检察工作融入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格局。注重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推进检调对接,加强释法说理等工作。积极参与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涉案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改进对社区矫正和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注重加强机制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等新机制,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打击刑事犯罪工作进一步加强

召开第四次公诉工作会议和侦查监督改革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工作。成功举办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深入探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积极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等专项行动,参与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专项整治。1月至11月,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35587人,提起公诉1012075人。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两减少、两扩大”的要求,依法决定不批捕129808人、不起诉31586人。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安保工作,上海、广东及周边地区检察机关建立联动机制,保障世博会、亚运会安全顺利举行。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加大

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注重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 1 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1月至11月,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039件42901人,同比分别增加3.1%和7.8%,起诉率、有罪判决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8亿余元。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渎职侵权案件立案人数同比增加10.1%。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成功举办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大型展览,吴邦国、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和近10万国家工作人员参观展览,社会反响良好。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四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诉讼监督工作全面强化

主动争取人大支持,已有2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决议。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狠抓薄弱环节,完善监督机制,立案监督、追捕追诉、刑事抗诉、监督纠正违法等工作加强。召开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明确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强化民行检察监督。巩固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成果,重点加强对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的监督,建立一审判决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的新机制。针对执法、司法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和保外就医专项检察活动,加大清理久押不决案件力度。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全国监狱“清查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监管”专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保障民生取得新成效

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部署开展查办农村合作医疗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同步介入矿难、火灾等重大责任事故调查,依法打击并查处一批侵害民生民利的犯罪。认真组织开展案件评查,对确有错误的案件依法予以纠正,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涉检信访问题。深入开展涉检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妥善化解积案3011件,高检院派出8个工作组赴16个省(区、市)进行了督查。广泛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完善12309举报电话,加强文明接待室建设,推行民生热线等便民措施,积极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认真贯彻修改后国家赔偿法,制定《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工作规定》,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部署,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7项司法改革任务已有5项基本完成,检察改革规划确定的87项任务已累计完成50项。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检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立案监督、规范调卷程序、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等规定;关于完善民事、行政诉讼和民事执行工作法律监督范围和程序的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原则同意,相关文件将由“两高”会签下发。人民监督员制度全面推行,铁检管理体制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认真落实已出台改革措施,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等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

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下,不断完善接受监督的机制。高检院开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络专网和专线电话,制定检察新闻发布制度,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更加重视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推广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开展扣押冻结款物专项检查“回头看”,进一步规范扣押冻结款物管理。加强巡视、检务督察工作,对浙江、陕西、四川3个省级院领导班子进行了巡视,对辽宁等10个省派驻检察室进行了集中督察。

检察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检察官宣誓制度,制定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和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开展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推进各级各类检察人员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全面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研究制定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开展全国公诉人、侦查监督检察官业务竞赛活动,评审了第二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检查,顺利完成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赋予检察机关的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制定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举办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展览,推行省级院检察长述职述廉和报告工作制度。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专项治理违规使用警车。

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制定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推动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探索开展派出检察室、巡回检察等工作,促进法律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以落实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检务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检察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工作。落实科技装备规划纲要,举办检察科技装备展览,首次获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

2011年检察工作主要任务

2011年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三个强化”为总体要求,以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 3 加强、完善和落实服务大局的措施,充分发挥打击、监督、教育、预防、保护等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依法严厉打击走私、偷税骗税、操纵股市、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土地等严重经济犯罪,继续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国土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相关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二要依法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活动,继续加大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力度,突出查办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

三要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以及严重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犯罪,严肃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背后的职务犯罪。

四要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对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高发地的重点整治,突出打击新闻出版、文化娱乐、高新技术和农业领域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犯罪。

二、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把三项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克服个别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存在的无关论、等同论、替代论、无为论思想,坚持立足检察职能,继续在各项检察工作中深化、细化、实化措施,注意总结推广带方向性的经验,研究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着力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科学有效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控告申诉渠道,深入开展文明接待活动,继续推行12309举报电话、民生服务热线,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查询服务窗口,完善巡回接访、下访巡访、联合接访、检察长接待日和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完善公开听证、心理咨询等措施,探索建立涉检信访终结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二要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办理的重大复杂案件、热点敏感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所涉案件等,在拟作出是否立案、批捕、起诉、抗诉和撤案等决定的每个环节,认真评估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明确提出意见,科学制定预案,有效防止因执法不当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

三要建立健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品行调查、分案起诉、回访帮教等制度,探索对未成年的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建立对罪行轻微的老年人犯罪依法从宽处理机制,完善、规范轻微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和刑事和解机制,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四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民事申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不批捕、不起诉说理机制,依法释疑解惑,加强心理疏导,防止和减少涉检 4 信访发生;推动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机制,规范救助范围、标准和程序,协调有关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提供资金救助、民政救济、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

五要建立健全涉检舆情汇集、分析和应对机制。完善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机制、网上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舆论引导应对机制和新闻发布等机制,加强舆情收集研判,规范舆情处置程序,高度重视、及时核查涉检舆情反映的问题,对反映属实的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对反映不实的客观平和说明情况,对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及时澄清和有力回击。规范和改进检察工作新闻宣传和案件报道工作,提高检察宣传舆论引导水平。

六要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充分发挥打击和预防犯罪等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和社区矫正监督,加强对服刑在教人员特别是监外执行罪犯、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工作。要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拓宽工作领域,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提出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检察建议,协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摆正与群众的关系,真正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深入查找和剖析检察人员群众观念淡薄的各种表现,坚决纠正解决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敷衍塞责,与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冷硬横推、吃拿卡要,耍特权、逞威风,甚至以权谋私、违法办案等突出问题。

二要着力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继续突出打击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办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依法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

三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基层一线、信访部门和地方党政部门挂职,加强群众工作的实践锻炼,提高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群众诉求等能力。检察教育培训也要增加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内容。

四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的新途径新机制。建立健全民意收集、研究和转化机制,完善落实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等制度,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检察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转化为检察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

四、更加注重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

一要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犯罪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地方换届选举中的破坏选举、买官卖官犯罪案件,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案件,继续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要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全面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报告的意见和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在加大办案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办案质量和效果,更加注重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执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等关系,正确把握政策策略,注重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要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继续推进侦查工作与预防工作的紧密衔接。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组织开展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巡展工作,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制度,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综合效应。加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实现查询系统全国联网,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

五、更加注重维护司法公正廉洁,进一步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着力抓好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的强化诉讼监督一系列改革规定的落实,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加大诉讼监督力度,增强诉讼监督实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监督。认真落实《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建立健全与公安机关信息通报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及时发现和准确纠正违法的能力。严格执行对不该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重点监督纠正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突出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坚持依法监督、居中监督、有限监督、事后监督等原则。修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办案规则,加大办理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力度。

三要进一步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推进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严格落实日常巡视检察、安全防范检察、在押人员约见派驻检察官等制度,建立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规范监外执行检察工作,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有效预防和减少脱管漏管。

四要进一步加大查处司法人员违法犯罪力度。认真落实《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及时调查核实司法人员渎职行为,严肃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强化法律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五要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要坚持监督力度与监督质量、效果并重,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格依法规范纠正违法、量刑建议、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等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重监督数量、轻监督质量和效果的做法,切实维护法律监督的严肃性。

六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要继续推动省级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已经出台决议的地方,要认真抓好落实,深化各项措施,主动汇报工作,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开展;还没有出台决议的地方,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有关情况,积极争取人大常委会出台决议。

六、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明年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攻坚之年。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改革落实,确保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依法有序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

一要抓紧完成各项检察改革任务。对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改革任务中,目前尚未完成的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案件管辖制度、完善查办职务犯罪的程序和措施等任务,要加强沟通协调,力争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对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刑事强制措施法律制度、完善死刑复核法律程序、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等协办的司法改革项目,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要高度重视刑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以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加强调研论证,落实改革成果,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要切实抓好已出台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广大检察人员全面准确理解改革精神,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执法规范和工作程序,提高执行改革措施、履行检察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落实措施,强化工作责任,把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调研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确保改革既坚持正确方向,又切合实际、取得实效。

三要大力推进检察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以检察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完善组织结构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政务管理、执法管理、后勤管理、队伍管理机制,促进检察管理科学化。遵循检察权运行规律,根据不同层级检察机关的职责和特点,进一步合理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形成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检察机关组织结构体系。

七、更加注重强基固本,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要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以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明年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为契机,狠抓各项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

一要深入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认真贯彻《2009-2012年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围绕促进公正执法,着力在提高执法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在基层”活动,评选表彰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充分发挥示范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基层检察院建设分类指导,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完善和落实上级院领导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基层院结对帮扶等制度。落实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加强科学引导,推动相互交流。

二要深入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基层和 7 谐稳定,稳步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实现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派出检察室建设和开展巡回检察等工作。严格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加强统一管理,防止一哄而上。

三要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制定检察机关“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电子检务工程尽早立项,提高办公办案现代化水平。认真落实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东、中部地区要在2011年、西部地区要在2012年基本实现信息化办案。加大专线网、局域网、分支网等基础网络建设力度,尽快完成一级专线网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扎实推进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工作,加快研发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做好环境建设、软件试点、推广、培训等工作和数据中心建设。

四要深入推进检务保障和职业保障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推动检察经费保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制定和完善市、县两级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落实修订后的“两房”建设标准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标准,抓紧编制检察机关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

八、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要坚持把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公正廉洁执法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一要以党的建设带动和促进队伍建设。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完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人民检察创立8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成就,宣传具有检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

二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统筹谋划检察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检察机关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完善和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研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集中轮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加强对检察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深度考察,认真做好地方检察长换届准备工作,选好配强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

三要积极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检察队伍管理机制改革步伐,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检察官遴选制度,做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十二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落实新一轮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抓好省级院部门负责人轮训,落实市级院集中轮训、省级院重点直训基层检察人员的机制,规范任职资格培训、初任检察官培训,加强对新任领导干部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健全岗位练兵长效机制,广泛开展业务竞赛。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六项工程”,加强检察业务专家、业务尖子和 8 办案能手培养选拔,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四要着力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执法监督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不断加大内部监督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坚持和完善述职述廉、巡视、诫勉谈话、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探索对领导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五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清醒认识队伍中、执法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决不掉以轻心。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两项制度”,严格执行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着力解决和防止以权谋私、以案谋私、违反规定办案等突出问题。落实《2010-2012年检察机关反腐倡廉教育实施意见》,深入开展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尤其要深入剖析一些反面典型,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强警示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办法、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要求,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认真贯彻中央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工作落实,突出抓好责任分解、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紧密结合检察业务开展检务督察,建立健全督察整改情况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坚决执行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个一律”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坚决遏制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消极腐败行为,促进自身公正廉洁执法。

第三篇: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0年检察工作回顾

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

围绕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完善和落实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措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加大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政府投资安全、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犯罪的力度,治理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的意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方位加强和推进检察援藏援疆工作,服务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立足检察职能,全面部署和落实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努力把各项检察工作融入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格局。注重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推进检调对接,加强释法说理等工作。积极参与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涉案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改进对社区矫正和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注重加强机制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等新机制,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打击刑事犯罪工作进一步加强

召开第四次公诉工作会议和侦查监督改革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工作。成功举办第八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深入探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积极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等专项行动,参与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专项整治。1月至11月,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35587人,提起公诉1012075人。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两减少、两扩大”的要求,依法决定不批捕129808人、不起诉31586人。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安保工作,上海、广东及周边地区检察机关建立联动机制,保障世博会、亚运会安全顺利举行。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加大

全面部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注重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1月至11月,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039件42901人,同比分别增加3.1%和7.8%,起诉率、有罪判决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8亿余元。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渎职侵权案件立案人数同比增加10.1%。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成功举办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大型展览,吴邦国、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和近10万国家工作人员参观展览,社会反响良好。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四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诉讼监督工作全面强化

主动争取人大支持,已有2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决议。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狠抓薄弱环节,完善监督机制,立案监督、追捕追诉、刑事抗诉、监督纠正违法等工作加强。召开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明确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强化民行检察监督。巩固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成果,重点加强对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的监督,建立一审判决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的新机制。针对执法、司法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专项监督和保外就医专项检察活动,加大清理久押不决案件力度。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全国监狱“清查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监管”专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保障民生取得新成效

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部署开展查办农村合作医疗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同步介入矿难、火灾等重大责任事故调查,依法打击并查处一批侵害民生民利的犯罪。认真组织开展案件评查,对确有错误的案件依法予以纠正,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涉检信访问题。深入开展涉检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妥善化解积案3011件,高检院派出8个工作组赴16个省(区、市)进行了督查。广泛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完善12309举报电话,加强文明接待室建设,推行民生热线等便民措施,积极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认真贯彻修改后国家赔偿法,制定《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工作规定》,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部署,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7项司法改革任务已有5项基本完成,检察改革规划确定的87项任务已累计完成50项。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检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立案监督、规范调卷程序、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等规定;关于完善民事、行政诉讼和民事执行工作法律监督范围和程序的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原则同意,相关文件将由“两高”会签下发。人民监督员制度全面推行,铁检管理体制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认真落实已出台改革措施,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等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

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下,不断完善接受监督的机制。高检院开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络专网和专线电话,制定检察新闻发布制度,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更加重视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推广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开展扣押冻结款物专项检查“回头看”,进一步规范扣押冻结款物管理。加强巡视、检务督察工作,对浙江、陕西、四川3个省级院领导班子进行了巡视,对辽宁等10个省派驻检察室进行了集中督察。

检察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检察官宣誓制度,制定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和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开展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推进各级各类检察人员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全面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研究制定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开展全国公诉人、侦查监督检察官业务竞赛活动,评审了第二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检查,顺利完成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赋予检察机关的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制定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举办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展览,推行省级院检察长述职述廉和报告工作制度。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专项治理违规使用警车。

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制定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推动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探索开展派出检察室、巡回检察等工作,促进法律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以落实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检务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检察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工作。落实科技装备规划纲要,举办检察科技装备展览,首次获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

2011年检察工作主要任务

2011年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三个强化”为总体要求,以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落实服务大局的措施,充分发挥打击、监督、教育、预防、保护等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依法严厉打击走私、偷税骗税、操纵股市、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土地等严重经济犯罪,继续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国土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相关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二要依法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活动,继续加大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力度,突出查办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

三要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以及严重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犯罪,严肃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背后的职务犯罪。

四要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对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高发地的重点整治,突出打击新闻出版、文化娱乐、高新技术和农业领域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犯罪。

二、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把三项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克服个别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存在的无关论、等同论、替代论、无为论思想,坚持立足检察职能,继续在各项检察工作中深化、细化、实化措施,注意总结推广带方向性的经验,研究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着力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科学有效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控告申诉渠道,深入开展文明接待活动,继续推行12309举报电话、民生服务热线,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查询服务窗口,完善巡回接访、下访巡访、联合接访、检察长接待日和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完善公开听证、心理咨询等措施,探索建立涉检信访终结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二要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办理的重大复杂案件、热点敏感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所涉案件等,在拟作出是否立案、批捕、起诉、抗诉和撤案等决定的每个环节,认真评估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明确提出意见,科学制定预案,有效防止因执法不当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

三要建立健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推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品行调查、分案起诉、回访帮教等制度,探索对未成年的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建立对罪行轻微的老年人犯罪依法从宽处理机制,完善、规范轻微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和刑事和解机制,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四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民事申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不批捕、不起诉说理机制,依法释疑解惑,加强心理疏导,防止和减少涉检信访发生;推动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机制,规范救助范围、标准和程序,协调有关部门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提供资金救助、民政救济、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

五要建立健全涉检舆情汇集、分析和应对机制。完善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机制、网上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舆论引导应对机制和新闻发布等机制,加强舆情收集研判,规范舆情处置程序,高度重视、及时核查涉检舆情反映的问题,对反映属实的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对反映不实的客观平和说明情况,对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及时澄清和有力回击。规范和改进检察工作新闻宣传和案件报道工作,提高检察宣传舆论引导水平。

六要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充分发挥打击和预防犯罪等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和社区矫正监督,加强对服刑在教人员特别是监外执行罪犯、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工作。要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拓宽工作领域,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提出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检察建议,协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更加注重群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摆正与群众的关系,真正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深入查找和剖析检察人员群众观念淡薄的各种表现,坚决纠正解决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敷衍塞责,与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冷硬横推、吃拿卡要,耍特权、逞威风,甚至以权谋私、违法办案等突出问题。

二要着力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继续突出打击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办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依法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

三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基层一线、信访部门和地方党政部门挂职,加强群众工作的实践锻炼,提高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群众诉求等能力。检察教育培训也要增加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内容。

四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的新途径新机制。建立健全民意收集、研究和转化机制,完善落实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等制度,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检察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转化为检察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

四、更加注重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

一要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犯罪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地方换届选举中的破坏选举、买官卖官犯罪案件,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案件,继续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要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全面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报告的意见和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在加大办案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办案质量和效果,更加注重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执法办案与服务大局等关系,正确把握政策策略,注重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要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继续推进侦查工作与预防工作的紧密衔接。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组织开展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巡展工作,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制度,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综合效应。加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实现查询系统全国联网,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

五、更加注重维护司法公正廉洁,进一步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着力抓好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的强化诉讼监督一系列改革规定的落实,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加大诉讼监督力度,增强诉讼监督实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监督。认真落实《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建立健全与公安机关信息通报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及时发现和准确纠正违法的能力。严格执行对不该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重点监督纠正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突出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坚持依法监督、居中监督、有限监督、事后监督等原则。修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办案规则,加大办理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力度。

三要进一步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推进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严格落实日常巡视检察、安全防范检察、在押人员约见派驻检察官等制度,建立健全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规范监外执行检察工作,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有效预防和减少脱管漏管。

四要进一步加大查处司法人员违法犯罪力度。认真落实《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及时调查核实司法人员渎职行为,严肃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强化法律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五要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要坚持监督力度与监督质量、效果并重,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格依法规范纠正违法、量刑建议、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等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重监督数量、轻监督质量和效果的做法,切实维护法律监督的严肃性。

六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要继续推动省级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已经出台决议的地方,要认真抓好落实,深化各项措施,主动汇报工作,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开展;还没有出台决议的地方,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有关情况,积极争取人大常委会出台决议。

六、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明年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攻坚之年。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改革落实,确保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依法有序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

一要抓紧完成各项检察改革任务。对中央确定由高检院牵头的改革任务中,目前尚未完成的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案件管辖制度、完善查办职务犯罪的程序和措施等任务,要加强沟通协调,力争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对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刑事强制措施法律制度、完善死刑复核法律程序、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等协办的司法改革项目,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要高度重视刑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以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加强调研论证,落实改革成果,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要切实抓好已出台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广大检察人员全面准确理解改革精神,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执法规范和工作程序,提高执行改革措施、履行检察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落实措施,强化工作责任,把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调研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确保改革既坚持正确方向,又切合实际、取得实效。

三要大力推进检察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以检察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完善组织结构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政务管理、执法管理、后勤管理、队伍管理机制,促进检察管理科学化。遵循检察权运行规律,根据不同层级检察机关的职责和特点,进一步合理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形成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检察机关组织结构体系。

七、更加注重强基固本,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要充分认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以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明年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为契机,狠抓各项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

一要深入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认真贯彻《2009-2012年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围绕促进公正执法,着力在提高执法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在基层”活动,评选表彰第四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充分发挥示范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基层检察院建设分类指导,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抽样评估,完善和落实上级院领导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基层院结对帮扶等制度。落实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加强科学引导,推动相互交流。

二要深入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稳步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实现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派出检察室建设和开展巡回检察等工作。严格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加强统一管理,防止一哄而上。

三要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制定检察机关“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电子检务工程尽早立项,提高办公办案现代化水平。认真落实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东、中部地区要在2011年、西部地区要在2012年基本实现信息化办案。加大专线网、局域网、分支网等基础网络建设力度,尽快完成一级专线网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扎实推进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工作,加快研发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做好环境建设、软件试点、推广、培训等工作和数据中心建设。

四要深入推进检务保障和职业保障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推动检察经费保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制定和完善市、县两级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落实修订后的“两房”建设标准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标准,抓紧编制检察机关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

八、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要坚持把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公正廉洁执法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一要以党的建设带动和促进队伍建设。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完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人民检察创立8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成就,宣传具有检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

二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统筹谋划检察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检察机关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完善和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研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集中轮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加强对检察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深度考察,认真做好地方检察长换届准备工作,选好配强各级检察院领导班子。

三要积极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检察队伍管理机制改革步伐,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检察官遴选制度,做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十二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落实新一轮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抓好省级院部门负责人轮训,落实市级院集中轮训、省级院重点直训基层检察人员的机制,规范任职资格培训、初任检察官培训,加强对新任领导干部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健全岗位练兵长效机制,广泛开展业务竞赛。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六项工程”,加强检察业务专家、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培养选拔,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四要着力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执法监督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不断加大内部监督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坚持和完善述职述廉、巡视、诫勉谈话、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探索对领导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加强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五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清醒认识队伍中、执法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决不掉以轻心。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两项制度”,严格执行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若干规定,着力解决和防止以权谋私、以案谋私、违反规定办案等突出问题。落实《2010-2012年检察机关反腐倡廉教育实施意见》,深入开展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尤其要深入剖析一些反面典型,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强警示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办法、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要求,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认真贯彻中央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工作落实,突出抓好责任分解、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紧密结合检察业务开展检务督察,建立健全督察整改情况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坚决执行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个一律”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坚决遏制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消极腐败行为,促进自身公正廉洁执法。

平谷院传达学习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从四个方面积极谋划2011年检察工作

1月6日,平谷院召开全院大会,院党组要求全院从四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积极谋划我院2011年各项检察工作。

一、深入学习,立足区情,科学谋划各项检察工作。一是把学习传达全市检察长会议与学习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及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及时召开主管处室负责人讨论会,结合部门工作特点进行深入学习讨论,确保将检察长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干警;二是立足平谷的区情,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和“中国乐谷”的全区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市区两级“十二五”规划和我区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认清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谋划2011年各项检察工作,确保将检察长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三是各部门要对照慕平检察长报告中指出的首都检察工作还存在的“五个不完全适应”和2010年我院各部门在全市考核排名情况,认真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各部门尤其是业务处室要紧紧围绕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四个方面,进一步抓好以下检察工作。一要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维护区域稳定;二要加大对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惩防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三要切实加强诉讼监督,重点强化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同时做好申诉人的息诉服判工作,维护司法权威;四要继续完善“全面覆盖”式的案件质量评查流程,保障案件质量,提升办案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二、把握方向,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向区委、区人大汇报此次全市检察长会议内容,积极争取区委的领导以及人大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支持,努力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按照全市检察长会议要求,切实服务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同时,紧密结合我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外来流动人员逐年增加,容易诱发各种刑事犯罪的地缘特点,立足检察职能,在区委、市院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区域和谐稳定,服务区委工作大局。

三、突出重点,抓住载体,全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思路谋划。

(一)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社会矛盾的内容、种类、形式和影响范围等规律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矛盾化解机制。一是继续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充分发挥“法制村长”和驻乡镇检察联络室工作经验,推进农村社会矛盾化解。二是将化解社会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加强释法说理,进一步修复社会关系,避免因执法办案激化社会矛盾;三是加强案件风险评估预警,做到执法办案环节全覆盖式的风险评估,为排除化解社会矛盾奠定坚实基础。

(二)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管理朝系统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具体措施有四点,一是进一步完善检察建议向区委政法委备案制度,依靠上级党委的支持,提高检察建议的权威性,提升检察建议的督促落实效果;二是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检察工作的结合点,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发力点,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稳定的经济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对经济类案件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预警,积极开展类案调研,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方式转变的工作大局。三是围绕城乡两地大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区委工作大局,抓好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和预防咨询工作,切实为促进工程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一要加强执法规范化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尤其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加强对批捕、公诉等一线办案部门权力的合理限制和制约;二要以推进检务公开为载体,坚持通过“平谷检务”专报,及时向区委、人大等汇报重大业务和队伍建设工作,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监督;要继续开展邀请基层村民、社区居民到检察机关参观,畅通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提高执法办案的透明度;三要通过党组联系基层的机制,尝试开展与信访户交朋友活动,不断增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四要完善“三大督导体系”建设,围绕行政督导、案件评查和检风检纪督导等三个方面,狠抓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确保检察权廉洁行使,提高行政效率和强化办案效果。同时要高度重视办案安全,从每一个执法细节做起,建立执法办案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有效堵塞执法办案的安全漏洞。

四、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大力加强检察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检察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洁意识。要以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推进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主动适应“十二五”规划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兰付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检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围绕中心,在服务吉安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大局上下功夫。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牢牢把握服务大局的切入点、落脚点,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职能作用;着力强化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二是要进一步立足职能,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上功夫。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加强对侦查、诉讼审判和执行工作的监督,通过强化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创新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注重把“点”上的经验上升为“面”上的做法,建立健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检察机关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三是要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在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上下功夫。在全市检察干警中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敢于求真务实,培养创新精神。要强化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以开展好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对检察干警开展群众观再教育,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引领检察

干警在执法办案中做好群众工作。

谢健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全市检察机关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要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全力服务吉安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服务大局的针对性。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违法犯罪活动,按照省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年”活动,确定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职务犯罪同步预防工作。二是要围绕稳定这一第一责任,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打击和预防犯罪等职能作用,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延伸检察触角上下功夫,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社会管理。三是要围绕维护人民权益这个根本,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开展重点监督,要深入联系和服务群众,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继续做好“检察民生服务热线”办理工作。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两级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检察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业务骨干到基层一线、信访一线挂职、锻炼。四是要围绕执法办案这个中心,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抓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要坚持早抓、抓早,为圆满完成全年办案工作开个好头。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工作,突出监督重点,坚持依法、规范监督。五是要围绕检察工作自身科学发展这一长远目标,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认真开展上级检察机关组织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内外监督,按照高检院、省院的部署,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换届之年的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检察院信息化和检务保障建设。

据悉,2010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042人,提起公诉2617人;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97件153人,法院均作了有罪判决;依法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755件,为促进吉安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第四篇:曹建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报告[模版]

曹建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报告

时间:2010-10-29

作者:肖玮 郭洪平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大 | 中 | 小】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肖玮 郭洪平)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曹建明说,2009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把研究落实审议意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努力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系统提出7个方面30项工作任务,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多次召开会议对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全面部署;向中央政法委专题报告了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会同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监察部、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联合签署《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着力在加大办案力度、健全办案机制、重视犯罪预防、加强工作协调、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完善法制上下功夫,取得了积极成效。

曹建明在报告中说,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渎职侵权案件的查办力度,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最高人民检察院把加大办案力度作为首要任务,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强化举报宣传、线索管理、内外协作和指挥协调。去年11月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6375件8840人,同比分别增加6%和10.6%,其中重特大案件3019件,同比增加9%;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98人,同比增加8%;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1.2亿元。

曹建明说,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时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着力查办重点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办工程建设领域渎职犯罪案件997件1262人;立案侦查国土资源管理和执法监察中不作为、乱作为等渎职犯罪案件590件781人,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侦查涉农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48件1950人,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案件1730件2206人;积极预防和依法查办在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恢复重建工程建设中严重失职渎职的犯罪案件,保障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二是突出查办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加强与行政机关在重大事故调查处理中的协调配合,同步介入1657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调查,立案侦查事故涉及的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707件944人。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破坏选举等侵权犯罪案件212件459人。三是严肃查办司法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坚决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立案侦查涉嫌渎职侵权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1651人。

曹建明在报告中说,各级检察机关更加自觉地把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纳入党委领导下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预防工作水平、增强预防犯罪实效。紧密结合办案加强预防,共提出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检察建议10650件,向有关单位提供预防咨询20434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警示教育248万余人次。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制定了《关于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专项工作,并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

曹建明说,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结合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完善犯罪信息收集和线索管理机制,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本院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办案一体化机制,完善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以办案力度、侦查效率、案件质量效果和办案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努力破解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等问题。

曹建明说,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制定《关于加强职务犯罪侦查队伍执法公信力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反渎职侵权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各级检察机关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不断加强渎职侵权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曹建明说,各级检察机关坚持在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加强工作协调,推动完善法制,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工作格局。坚持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许多地方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全国检察机关普遍开展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活动。今年9月13日至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首次举办以“法治与责任”为主题的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曹建明坦言,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与常委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办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内外部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渎职侵权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办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报告今后的工作打算时,曹建明说,依法惩治和有效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和内务司法委员会调研报告要求,始终坚持司法为民,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改进工作,努力取得新的明显成效。一要忠实履行职责,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力度。二要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机制制度建设。三要狠抓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反渎职侵权能力和水平。

曹建明最后表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和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是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监督,也是对检察机关的有力支持和极大鞭策。全国检察机关将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提高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水平,为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链接:报告解读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明确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提出7个方面30项工作任务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今天在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关于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时说,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深入研究讨论,明确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思路,系统提出7个方面30项工作任务。将审议意见印发全国检察机关,要求深入学习讨论,对照查摆问题,认真整改落实。高检院还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调研,征求地方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联合签署《意见》加大惩防渎职侵权犯罪力度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支持,解决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曹建明检察长说,去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向中央政法委专题报告了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政法委高度重视。在全国人大内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监察部、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今年9月联合签署《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为依法惩治和有效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切实加大办案力度,依法严肃查处渎职侵权犯罪

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6375件8840人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今天在报告中透露,检察机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把加大办案力度作为首要任务,近一年来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6375件8840人。

曹建明检察长说,去年11月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6375件8840人,同比分别增加6%和10.6%,其中重特大案件3019件,同比增加9%;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98人,同比增加8%;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1.2亿元。

着力查办重点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说,近一年来,检察机关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力查办重点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曹建明检察长介绍,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项目决策、规划审批、招标投标、质量安全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以及严重浪费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等渎职犯罪案件997件1262人。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土资源管理和执法监察中不作为、乱作为等渎职犯罪案件590件781人。立案侦查涉农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48件1950人,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案件1730件2206人。

同步介入1657起重大安全事故事件调查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近一年来,检察机关突出查办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作出上述表示。

检察机关加强与行政机关在重大事故调查处理中的协调配合,近一年来同步介入1657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调查,立案侦查事故涉及的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707件944人。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司法保护,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破坏选举等侵权犯罪案件212件459人。

查办涉嫌渎职侵权犯罪司法工作人员1651人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说,检察机关加大查办司法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力度,进一步完善发现和查处司法不公背后渎职犯罪的工作机制。

曹建明检察长说,检察机关近一年来立案侦查涉嫌渎职侵权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1651人。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诉讼中的违法行为可以进行调查,进一步完善发现和查处司法不公背后渎职犯罪的工作机制。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高度关注的重大冤错案件和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检察机关及时介入调查。

更加重视犯罪预防,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渎职侵权犯罪

提出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检察建议10650件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把预防作为遏制渎职侵权犯罪的治本之策,紧密结合办案加强渎职侵权犯罪预防工作。

曹建明检察长说,近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共提出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检察建议10650件,向有关单位提供预防咨询20434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警示教育248万余人次。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制定了《关于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侦查和预防信息交流共享、预防部门介入侦查活动等机制,促进预防工作与侦查工作紧密衔接。

在3298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预防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截至8月底,检察机关已在3298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预防。”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透露。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7月部署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专项工作,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结合查办的案件,综合运用个案预防、类案预防、行业预防、制度预防等方式,推动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信用机制和管理制度。截至8月底,已在3298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预防。

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报告制度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每年形成职务犯罪预防综合报告,以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曹建明检察长介绍,为拓展预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广泛搜集职务犯罪信息、积极开展预防调查、深入剖析典型案件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防范对策和建议,每年形成职务犯罪预防综合报告,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水平

完善犯罪信息收集和线索管理机制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说,检察机关不断完善犯罪信息收集和线索管理机制,努力破解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问题。

一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拓展群众举报渠道,建立健全电话、信访、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探索建立侦查信息数据库。推动完善与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网互查、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举报线索受理、移送、审查、交办程序,实行案件线索价值评估、初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不立案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制度,完善督察、反馈等机制,防止线索积压、有案不办。

完善办案一体化机制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介绍,检察机关通过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本院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办案一体化机制,增强办理渎职侵权案件的合力。

一年来,检察机关规范案件管辖制度,强化上下级检察院之间办理重大复杂案件、跨地区案件的指挥协调,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交办、提办、参办、异地办理等办案模式。健全检察机关本院内部协作机制,建立渎职侵权检察、控告申诉、侦查监督、公诉等部门协作会议制度,落实线索移送、介入侦查、情况通报、结果反馈等衔接措施,探索建立渎职侵权犯罪专门公诉人制度,增强办理渎职侵权案件的合力。

完善监督制约和考核评价机制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称,检察机关通过完善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落实立案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省级以下检察院逮捕职务犯罪嫌疑人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撤案和不起诉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制度。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强化人民群众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执法办案流程,增强执法透明度。最高人民检察院还统一制定考核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业务工作规范,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作为业务考评的重要内容,科学综合考评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和反渎职侵权能力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指出,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引导检察人员牢记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刻认识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和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敢于办案、秉公办案、依法办案的勇气和信心。

着力培养侦查专家和办案能手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通过岗位素能全员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着力提高检察人员查办渎职侵权犯罪能力。

在强化岗位素能全员培训方面,全国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年,以侦查取证、组织指挥、文书制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检察人员主动发现线索、侦查突破案件、收集固定证据、运用法律政策等能力。在加强专项业务培训方面,重点对省市两级检察院反渎局长、新任反渎局长、西部地区渎职侵权检察业务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另外,还健全了全国和省、市三级侦查人才库,加强针对性的培训和动态管理,着力培养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善于攻坚克难的侦查专家和办案能手。

对不适合从事侦查工作人员坚决予以调整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说,检察机关加强对检察人员的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教育,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曹建明检察长介绍说,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了全国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展览,集中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加强对检察人员的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教育。深刻吸取近年来侦查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明确提出“十个严禁”的要求。实行反渎局长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和干警执法档案制度,对不适合从事侦查工作的人员坚决予以调整。健全违法办案投诉、督察、查究、反馈机制,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侦查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调查处理,有效遏制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支持,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深入开展

全国94.8%渎职侵权检察部门更名设局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说,检察机关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了渎职侵权检察机构和办案保障建设专题调研。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已有94.8%的渎职侵权检察部门更名设局,一年来共新增编制311名、新增人员947名。坚持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许多地方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有的作出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定。

与17个部(委、局)建立协作机制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和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得到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检察机关同步介入重特大事故事件调查、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等逐步形成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务院17个部(委、局)相关部门建立起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办案协作、专案调查、共同预防等工作机制。

推动完善反渎职侵权法律制度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介绍,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渎职罪定罪量刑标准、徇私舞弊及其损失后果认定、侦查管辖、刑罚结构、缓刑免刑适用条件、侦查手段、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轻刑化等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单独或与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联合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调研,研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论证完善立法的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提高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社会认知度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一年来,检察机关更加重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手段,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曹建明检察长说,今年9月13日至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首次举办以“法治与责任”为主题的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吴邦国、贺国强、***、王乐泉、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和部分在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中央和北京市国家机关、军队、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共1000多家单位10万多人次参观了展览。展览选用62个典型案例,以大量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充分揭示了渎职侵权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目前展览正准备在全国巡回展出。

三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曹建明检察长今天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中存在三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曹建明检察长表示,一年来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与常委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办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些地方不敢办案、不善办案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滥用职权造成国家、集体重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的渎职案件的查处仍是薄弱环节。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的关系,执法办案水平仍然不高。二是内外部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破解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的难题,还需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三是渎职侵权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办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检察人员对渎职侵权犯罪特点把握不准,对办案规律研究不够,侦查取证、突破案件的能力不强,对免刑、缓刑适用比例较高现象的法律监督能力不强。人员力量不足和保障不够有力与办案任务繁重的矛盾比较突出。

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

忠实履行职责,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力度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将忠实履行职责,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力度。

曹建明检察长说,检察机关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案件,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专项治理。针对一些地方不敢办案的问题,加大指导、督办和考核力度。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大力开展渎职侵权犯罪预防,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机制制度建设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将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机制制度建设。

曹建明检察长说,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完善上下一体、区域联动、指挥有力、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侦查和预防一体化机制建设。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其他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健全和落实信息共享、行政问责与司法追究相互衔接等机制。继续加强渎职侵权犯罪法律政策研究,推动反渎职侵权法制建设。

狠抓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反渎职侵权能力和水平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将狠抓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反渎职侵权能力和水平。

曹建明检察长说,检察机关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责任感。扎实推进渎职侵权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素能培训、岗位练兵和实战训练,完善侦查人员交流、侦查人才培养等机制,提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高度重视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完善执法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检务督察等内部执法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严明办案纪律,坚持从严治检,坚决清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树立公正廉洁执法、人民群众满意的良好形象。

更加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将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提高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水平。

曹建明检察长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和审议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专项报告,是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监督,也是对检察机关的有力支持和极大鞭策。全国检察机关将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提高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水平,为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曹建明检察长关于民行检察监督工作的报告

曹建明:坚持法律监督属性 努力实现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跨越式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

曹建明

2010年07月26日 09时46分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检察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突出强调要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2008年,***同志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于民事、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要维护民事、行政裁判的严肃性,使公正的判决裁定得到有效执行,使显失公平的判决裁定得到及时纠正。”各级检察机关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更好承担起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没有完备的法治保障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不仅要依法打击经济犯罪,还要加强民事、行政领域的法律监督,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特别是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更加重视做好民行检察工作,通过强化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调节民事、行政关系,促进建立完善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民行检察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检察机关要通过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并针对发现的社会管理漏洞提出检察建议,促进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通过依法纠正司法不公等问题,严肃查处司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犯罪,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特别是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如果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依法公正解决,被错误裁判扭曲的民事行政法律关系得不到及时有效矫正,就容易转化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因此,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过程,也是解决群众诉求、促进定分止争、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在当前各种民事、行政矛盾纠纷凸显,民商事利益冲突协调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民行检察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责任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重要。

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关注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在物质文化生活上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权利和机会公平,而且要求规则和结果公平;不仅要求人身、财产权利得到平等保护,而且要求权利被侵害后得到公正的司法救济。由于民事行政法律调整范围之广,民事行政案件数量之大,民事行政案件裁判结果与当事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公正的要求也更多地集中在民事行政诉讼领域。我们一定要从检察工作的人民性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坚持执法为民、关注和保障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司法需求。

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制度的重要特色。其中民行检察承担了两大诉讼监督职责,决定了民行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大力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全面性、权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意义。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 2

主义检察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检察工作能否实现科学发展。

20多年来,民行检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是检察工作相对薄弱的环节,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民行检察工作已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业务骨干,为推进民行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制度逐步完善,一些制约民行检察工作开展的深层次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民行检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各级党委、人大以及社会各界对民行检察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民行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和决心,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民行检察工作跨越式发展。

二、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民行检察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必须立足并坚持法律监督属性。一是,民行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质上是对公权力的监督,监督对象是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二是,民行检察监督是居中监督,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在当事人之间保持客观、中立、公正立场,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三是,在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的多元化监督体系中,民行检察监督发挥着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其他监督相辅相成、分工制约;四是,民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其基本要求仍然是: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发生的违法情形或生效的错误裁判进行监督;五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民行检察监督的效力主要是依法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或意见,促使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和纠正违法情形,既不代行审判权,也不代行行政权;六是,民行检察监督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依法监督纠正诉讼违法和裁判不公问题,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与此同时,在开展民行检察监督的过程中,检察机关还承担着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 3

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把握民行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和基本职能,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工作规律,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健康深入发展。为此,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始终把民行检察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民行检察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相关,必须始终围绕大局来开展,从服务大局出发明确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当前,要重点围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密切关注热点领域的经济纠纷和司法状况,综合运用抗诉、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手段,加强对国有资产、知识产权、环境资源、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司法保护,保障中央关于转方式、调结构、自主创新、环境保护、“三农”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研究在民行检察工作中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有效途径,着力转变执法观念、完善执法机制、改进执法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

二要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民行检察通过对公权力的监督,间接具有权利救济的作用。人民群众提出申诉,就是要通过检察机关的监督,在实现公平正义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大力推进“亲民检察”、“民生检察”,关注群众的诉求,切实把加强法律监督同维护人民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民行检察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特别是加强对审判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和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严重侵害当事人及案外人利益的行为的监督。像张章宝同志那样,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热情接待来访,认真听取诉求,及时审查办理每一起申诉案件。注意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办案方式方法,完善和落实便民措施,耐心为群众明法析理、释疑解惑,切实把执法为民体现到执法态度、行为、作风等各个方面。

三要不断深化对民行检察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民行检察工作起步较晚,国内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既要推动民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手段、机制、方式逐步完善,不断强化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又要准确把握民行检察监督的特点和规律,保证法律监督权依法正确行使,保证民行检察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特别是民行检察监督主要是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要坚持遵循司法规律,符合诉讼原理,有利于民事、行政诉讼活动有序高效运行,实现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坚持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处分权,除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以违法犯罪损害司法公正的以外,一般应以当事人申诉作为审查案件、提出抗诉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遵循当事人平等原则,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权利,维护诉讼结构的平衡;坚持遵循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不同规律,尊重审判机关根据双方举证和证据的证明力依法作出的裁判;坚持正确处理加强法律监督与维护裁判稳定性的关系,既反对把裁判的既判力绝对化,又充分考虑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的需要,准确行使抗诉等监督权,努力寻求公正与效率的合理平衡。

四要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和加强自身监督,推动完善民行检察监督范围和程序,不断创新民行检察监督机制和方式。高度重视民行检察理论研究,深入回答民行检察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与立法推动。正确处理深化检察改革与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既要着眼长远,稳步开展改革试点,着力研究解决民行检察监督面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又要立足当前,把主要精力放在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用好用足现有法律监督手段上,毫不放松地抓好各项民行检察工作。

五要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承担的职责不同,但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对人民法院既是监督,又是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之间不是互相掣肘,不是唱对台戏,而是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检察机关既要敢于监督、5

善于监督、强化监督,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又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理性监督,积极营造与审判机关的和谐关系。要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树立共同的司法理念和司法价值观。要善于换位思考,既把握检察权运行的内在规律,又尊重审判权运行的内在规律,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正常有序的工作机制,在依法监督纠正错误裁判的同时,积极做好正确裁判的服判息诉工作,实现良性互动,保障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协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大力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首先必须立足于现行法律规定,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责。要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依法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上,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特别是要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出发,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努力实现办案力度、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

(一)着力加大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力度。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主要途径。因此,强化民行检察监督,关键是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办案规模,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形成更加有力的监督态势。一要进一步畅通申诉渠道。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检察机关的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增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民行检察工作的了解。加强和改进相关信访工作,加强和改进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乡镇司法所、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民生热线、派出检察室等新平台的作用,落实便民措施,方便群众申诉。对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程序和工作制度。二要重点加大办理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申诉案件力度。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应当先行上诉,如果怠于或规避行使上诉权而转向检察机关动用抗诉权,不仅耗费有限、宝贵的司法资源,也使两审终审制失去应有的作用。各级检察机关要逐步调整抗诉案件结构,把办案重点放在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申诉上。当事人 6

在一审判决生效前到检察机关申诉的,应当明确告知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上诉。三要大力推进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建设。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整合检察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基层检察院在执法办案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工作重心下沉,增强办案工作合力,努力解决“倒三角”问题,逐步形成各级检察院各有侧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四要加快推行网上办案。通过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实现办案信息网上录入、办案流程网上管理、办案时限网上预警、办案质量网上考核,加强网络视频系统在汇报、研究案件和指导办案中的运用,切实依靠科技提高办案效率、加大办案力度。

(二)着力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要坚持把抓好抗诉工作作为民行检察监督的中心任务,充分运用抗诉手段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同时,注意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其他监督手段的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注意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整体效能。一要把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两种手段,既保证监督力度,又争取好的监督效果。要认真总结再审检察建议工作经验,进一步规范适用范围、标准和程序,充分发挥再审检察建议在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强化同级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要把纠正错误裁判与纠正违法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中央关于对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要求,对在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中发现的审判人员、执行人员渎职行为,要通过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更换办案人建议书,及时纠正违法,保障诉讼活动依法进行。对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或者其他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要坚决依法提出抗诉。三要把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与发现、移送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有机结合起来。民行检察部门在办好申诉案件的同时,要加强与侦查、控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注意发现隐藏在司法不公背后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线索,移送并配合侦查部门依法查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在办案中发现民行案件存在司法不公问题的,也要及时移送民行检察部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整体监督的优势、合力与实效。

(三)着力提高抗诉案件质量。办案质量是取得良好监督效果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抗诉案件,如果事实不清、观点不正确、理由不充分、适用法律错误甚至不该抗诉而抗诉,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权威。要牢固树立办案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办案质量保障机制。一要探索实行合议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对抗诉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集体研究;进一步规范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民行抗诉案件制度,明确抗诉案件提交检委会讨论的范围,充分发挥检委会的审查把关作用。二要全面推行抗诉书说理制度,提高抗诉书的说理性,增强抗诉观点的说服力,促进法院依法改判。三要完善跟踪监督机制,加强与再审法院各环节的联系沟通,认真履行出席再审法庭的监督职责,充分发挥检察长、副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监督作用,对再审结论确属错误的视情启动后续监督程序。四要健全办案质量评查机制,定期对抗诉案件进行复查,重点加强对再审维持原判案件的质量评查,认真分析原因,重视查找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五要建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例指导制度,加强类案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正确掌握抗诉标准,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四)着力加强和改进对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由行政诉讼“民告官”的特点所决定,行政诉讼监督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办理相关申诉案件的难度大、要求高。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进入司法领域的行政争议持续上升。各级检察机关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高度重视行政申诉案件办理,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规律,不断提高行政诉讼监督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在办理行政申诉案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维护司法公正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既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该抗诉的依法抗诉,又要注意发现政府在行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检察建议,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失职渎职和侵权行为加强监督,还要深入分析行政争议涉及的矛盾和成因,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对裁判确有错误的,要配合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尽可能先采取协调方式处理,帮助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完善管理方式,促进问题依法及时解决,促进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五)着力发挥民行检察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作用。检察机关办理民事行 8

政申诉案件,最终都要落实到:不仅要纠正错误裁判、维护司法公正,而且要按照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特别是要牢固树立抗诉与息诉并重的观念,对所受理的申诉案件既不一抗了之,也不一推了之,在各个执法环节重视做好深入细致的化解矛盾工作。一是从受理、立案到审查终结各个环节,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立场,依法告知申诉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诉讼风险,始终注意加强法制宣传和释法说理。尤其对不立案、不提请抗诉、不抗诉、终结审查等案件,要采取当面和书面答复告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说明理由和依据,耐心释疑解惑,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二是要认真总结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探索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民事申诉案件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对当事人双方有和解意愿、符合和解条件的,要积极引导和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配合人民法院及相关部门做好有关工作。三是要探索将息诉、和解工作纳入民行检察工作考评范围,进一步规范息诉、和解工作程序和要求,引导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更加自觉地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四、加强改革探索和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民行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明确对民事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检察机关要以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为重点,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论证和试点,稳妥推进民行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一)继续推进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强化民行检察监督,关键是完善监督范围,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力。要围绕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注意根据民行诉讼规律和检察监督职能定位探索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手段,充分考虑检察监督对诉讼进程和审判活动的影响,认真研究不同情况下检察监督的合理、有效方式,积极探索开展类案监督等新举措,保证检察机关的监督既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又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要继续开展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改革探索,总结经验,加强规范,确保这些改革举措取得良好效果。

(二)高度重视民行检察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强化自身监督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民行检察工作也不例外。一要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抓紧修订完善办案工作规则,健全受理、立案、审查和抗诉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规范,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执法标准,强化办案责任,建立健全立审分离、案件审批等制度。二要加强检察机关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认真落实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实行民行申诉案件分别由控申部门负责受理、民行部门负责审查制度。三要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办案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抗诉案件备案制度,注意加强对申诉人不服下级院不立案、不提请抗诉等决定的复查。四要重视征求人民法院对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完善和落实听取各方当事人及律师意见、回访当事人等制度。五要把民行检察工作作为深化检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执法依据、办案程序要全部公开以外,还要实行审查结果、法律文书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

(三)大力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理论研究。要加强对民行检察工作、民行检察改革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民行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发展规律及方向;深入研究民行检察监督的性质、特点、范围、方式;深入研究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职能定位、职权配置;深入研究在民行检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遵循司法规律,更好地贯彻民事、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更好地协调与审判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的关系。高度重视民事行政诉讼立法研究,积极提出落实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民行检察制度的立法建议。加强与法学界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与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努力增强民行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说服力。

五、切实加强领导,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大力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不仅需要民行检察部门付出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各级检察院党组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着力改变民行检察工作相对薄弱的状况。

(一)把民行检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级检察院党组要把民行检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认真谋划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检察委员会要加强对民商事和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讨论,切实发挥好集体决策、审查把关作用。要配强民行检察部门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应当任命为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机关法律政策研究、检察理论研究等部门要与民行检察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加强对民行检察工作有关问题的研究。上级检察院要加强调研,及时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指导下级检察院打开工作局面、提高办案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民行检察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要适应工作发展需要,健全民行检察机构。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充实、调整、引进并举的办法,增加办案力量,改善队伍结构。适当增加地市级以上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人员编制,提高民行检察人员的比例。注重内部挖潜,把具有较强民行法律功底的人员调整、安排到民行检察部门工作。招录新进检察人员时,要把熟悉民商事和行政法律专业的人员作为招录、引进重点之一。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行检察人员,完善激励表彰机制,保持民行检察队伍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

(三)大力提高民行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高度重视民行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与业务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着力提高队伍的法律监督能力。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与民行检察业务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民行检察人员适用法律能力、证据审查能力、文书说理能力、再审出庭能力以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等能力。积极选调下级院业务骨干到上级院挂职锻炼,推动东中西部检察院互派民行检察干部挂职锻炼。加强民行检察业务专家评审工作,建立全国和省级民行检察人才库,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在司法界、法学界有影 11

响的高层次专家型人才。毫不放松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严明办案纪律,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检察人员与当事人、律师、法官的关系,树立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

(四)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要坚持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民行检察工作的重大部署、重大事项和重大案件办理情况,紧紧依靠党委、人大的重视和支持,协调解决监督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决定,认真研究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

下载曹建明第13检察会议讲话稿(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建明第13检察会议讲话稿(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曹建明·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摘要[本站推荐]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据《检察日报》) 2011年12月22日,全国检察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摘要......

    第十二章 民事行政检察

    第十二章 民事行政检察 第一课时民事行政检察案件的受理和立案 一、民事行政检察的概念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错误的生效民事行政裁判依照审判监......

    曹建明7月19日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

    曹建明7月19日全国检察长会议讲话 牢固树立“五个意识”着力转变和更新执法理念 努力做到“六个并重”确保刑诉法全面正确实施 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

    曹建明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讲话摘要

    曹建明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讲话摘要:2012年检察工作主要任务 2011年12月23日 07:18 2012年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会议讲话稿

    会议讲话稿1. 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2. 会议开幕词。......

    会议讲话稿

    xx总裁在xx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尊敬各位代表、各位同事:大家好!从第一次xx会议定调,到第二次会议签署平台章程和细则,再到本次xx会的召开,这是一个步步前行、携手共进、有......

    会议讲话稿

    在**镇护林防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林业站**同志们: 目前风高物燥,火险等级攀升,春耕活动已经开始,野外违规用火现象增多,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为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紧迫感......

    会议讲话稿(最终定稿)

    会议讲话稿13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需要使用讲话稿的场合越来越多,讲话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你写讲话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议讲话稿,欢迎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