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长征先进事迹
“感动长征”候选人先进事迹
为进一步弘扬当代长征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鼓舞全院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院范围内掀起弘扬正气、争当先进、勇做贡献、推进发展的热潮。经过支部推荐、机关审核,选出19名候选人,现将简要事迹予以刊登(按姓氏笔划排序),请选出你认为最能“感动长征”的十名候选人,于12月21日前将选票以科室为单位上报政治部。
谢渭芬,男,1964年6月出生,博士,党员,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扎根临床一线,医德高尚,始终以极大的热心和耐心对待病人,自觉抵制红包、回扣,赢得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赞誉。业务上严格要求,刻苦钻研,治学严谨,业务精湛,对脂肪肝、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胃肠疾病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胃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微创检查和治疗;科室有多人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员,研究生发表SCI影响因子5分以上论文5篇,其中3篇超过10分;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总后科技新星、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22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各1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近30部。
张格举,男,1959年8月出生,大学,党员,信息科副主任技师。
扎根医学教育技术事业30年,爱岗敬业,刻苦钻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自学疾病分类法,对近10万张临床底片进行了分类编目,大大提高了资料查询速度和准确性;设计计算管理系统方案,实现了影视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得到教学评估检查组专家的好评。潜心钻研微生物摄影技术,制作的《临床微生物学图谱》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微生物摄影连续4次获得全国医学摄影一等奖。先后为40余部专著配图,其中1部获全国第四届科技书展优秀图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摄制各类电视教材专题片50余部,出版13部,其中全国优秀视听教材3部、军队优秀视听教材1部;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全国优秀医学摄影作品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参编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侯春林,男,1945年2月出生,硕士,党员,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从事扶残助残事业,担任上海市残联医学顾问10余年来,将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无偿捐赠给残联,获得了市残联和广大残疾病人的高度评价,先后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助残先进个人、拥政爱民模范。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热爱医学事业,坚持科技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带组织瓣移位术临床研究,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显微重建方面形成显著特色。重视教书育人,培养的学生中,13人晋升正高职称,7人成为市级医院骨科骨干,1人担任全国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被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协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被评为上海市“十佳中青年医师”、上海市“十佳科技精英”、全军优秀教师、总后科技银星、全军育才奖金奖。
闵志廉,男,1941年8月出生,大学,党员,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医术精湛,尤其在肾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成绩突出,擅长于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疾患、尿道狭窄、腔内泌尿外科的诊治。研制成功HC-A肾保存液和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满足了全国器官移植的需要。从医4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差错,受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一致好评。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加强教学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培养博士30余名、硕士20余名。先后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一种配臵多器官保存液的方法》被授予发明专利权并实现成果转化。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朱有华,男,1952年6月出生,大专,党员,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扎根临床一线,始终坚守在病房,坚持以科室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心爱的事业。肾移植数率先在国内突破2000例,目前总数达3500余例次,移植一年成功率达93%,五年达70%以上。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先后培养了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很多已成为了我国肾脏移植领域的学科骨干。坚守科研一线,经过数十年的公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国产新型器官保存液的研究工作,开发了HCA系列肾保存液,为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专利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重点基金3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任器官移植科和泌尿外科主任期间,带领学科先后成为了学校器官移植中心、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和全军专业委员会,为军队器官移植事业和医院移植学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孙富妹,女,1957年5月出生,大专,党员,政治部医德医风办返聘干部。
从事医德医风工作5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高标准完成了各项任务,医院医德医风工作提升明显。医院连续三届被上海市评为“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出院病人问卷满意度连续三年超过95%,医院在上海市万人问卷行风测评中的排名从5年前的第93名跃升到今年的第2名。认真做好院长接待日和信访工作,全年接待信访投诉156人次,采取现场回答、24小时答复和一周内反馈等方式,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信重访明显下降。加强规章制度,加大“三生”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医行为,医患关系得到改善。积极推荐优秀典型,今年,肾内科血透室被评为上海职工迎世博服务品牌和市卫生局首批迎世博服务品牌。由于医德医风建设成效显著,上半年,代表医院在上海市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交流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
邵小平,女,1972年7月出生,大学,党员,急救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18年如一日奋战在危重症急救护理临床一线,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着力提高对对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抢救能力,所带护理组成为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培训基地和上海市ICU护士实训基地。大胆创新护理模式,改革运转机制,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水平,全科护士连续25次检查成绩优异,出院病人满意度达97%以上,全年无投诉。时刻牢记军人使命,先后参与赴云南昭通地区进行业务帮带、汤淼特护、“F1赛事”保障、“大连海事学院学员中毒事件”抢救护理等特殊救治任务。心系患者,以科为家,放弃各种休假,坚持双休日查房,特殊救护随叫随到,以高效优质的护理为病患服务。同时,还承担学校护理系、上海市护理学会、黄浦区护理学会、全国继续教学学习班的授课任务。参编著作11部,其中担任副主编1部;发表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8篇。
徐志飞,男,1949年5月出生,硕士,党员,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完成手术达5000多例。开展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66例,纵隔镜下食管癌切除34例,微创胸部疾病手术有明显创新,肺癌食管癌的救治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胸部创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大力开展微创手术在胸心外科的应用,其中联合应用胸腔镜、腹腔镜和纵隔镜切除食管癌重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培养博士15名,硕士20名,其中1人获第11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上海赛区二等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会议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83篇,SCI论文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646,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今年新任全国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和中华胸心外科杂志副总编。
徐雪元,男,1963年3月出生,中专,党员,影像诊断科返聘干部、主管技师。
扎根临床一线服务病人20余年,不断钻研、技术过硬,工作任劳任怨,精益求精,从普放、CT到MRI,全面掌握各项技术。影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新更快更好,在每一个领域,都是第一批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探索者,勇于挑战和钻研,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催生出先进的检查技术,为影像科跻身全国重点学科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耐心做好每一个平凡的细节。平易近人,视病人如亲人,不怕脏,不怕累,总是亲自把病人抬上检查床,不厌其烦的告诉病人注意事项,始终把微笑挂在脸上,让病人放心安心的接受检查。2006年,为了适应军队和医院建设的需要,他毅然服从组织安排,选择自主择业并留了下来,将自己的一技之长奉献给了科室,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技师,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仲人前,男,1962年4月出生,博士,党员,实验诊断科主任、研究员。
作为中国区(包括香港)牵头单位,组织和参加国际临床免疫质量保证计划。新开设检测项目12项,医疗收入同比增涨11.9%。担任了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和五年制的《实验诊断学》大班课授课,连续第十年主持开设国家级《临床免疫新进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指导硕士生6名、博士生8名。校教学课题“基于问题的教学”顺利结题,获校教学课题1项,并发表教学论文6篇。主持的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今年顺利完成,并通过结题汇报。获得的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课题,2项上海市科委基金。发表论文SCI论文6篇,出版主编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持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全国临床免疫学术大会和全国自身免疫实验诊断高峰论坛。今年,被选举为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学会主任委员。
刘志民,男,1953年2月出生,硕士,党员,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瞄准国际前沿,不畏艰难,勇闯难关,在国内率先建立第一所临床实验室,完成了褪黑素及其受体在啮齿类和禽类免疫系统表达及意义的研究,发表SCI论文5篇,组织了5次全国研讨会,举办了4次全国学习班,培养科研及工作人员100余人次,树立了该学科在全国内分泌届领域的学术权威地位。突破传统禁区,锐意开拓创新,开创了甲状腺局部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的方法,治愈率显著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待患者如亲人,从不计较得失,因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左眼视网膜发生剥离,视力严重下降,在无法看清东西的情况下,仍坚持在一线工作,直至最后一名就诊病人满意离开才回病房休息。担任科主任以来,使该科门诊人数从不足1万人增长到5万多人,开创了骨质疏松专科门诊,病房病床由6张增加到37张,高级职称由1人增加到4人。30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一切。
魏品康,男,1949年12月出生,大专,党员,中医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医治内科疑难杂病,经过长期临床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施治思路,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了多项科研成果,研制成功中药“胃超声增效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国家新药证书,生产批文。以中医经典“痰证”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胃癌痰证学说”,形成中医特色胃癌治疗方案,开发中药抗肿瘤系列药物5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获得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从医39年,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病人的广泛赞誉,世界各地患者络绎不绝。言传身教,注意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技能,培养研究生近40名,使中医之薪火得到传承,在医教研辛勤耕耘中,获上海市首届“银蛇奖”、全国百名医学科学之星、全国百名杰出中青年中医、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中医先进个人,经上海市卫生局评审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
侯健,男,1964年8月出生,博士,党员,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建立了国内第一株经过系统鉴定的人类骨髓瘤细胞系CZ-1;确诊了华人中第一例IgE骨髓瘤。在他的带领下,血液内科成为学校骨髓瘤和淋巴瘤专病中心。作为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成员,参与制定了3个有关骨髓瘤的国际标准或指南。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制定中国骨髓瘤诊治指南,并在全国范围推广。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有关骨髓瘤的专著;获得4项国家自然基金;发表SCI论文18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0.432;获卫生部“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三等奖,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连续16年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有关骨髓瘤特邀学术报告;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6次,其中特邀报告3次;2009年,作为4名国外嘉宾之一,应邀在日本第34届骨髓瘤会议上作特邀专题报告,受到大会主办方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吴建,男,1965年11月出生,硕士,党员,耳鼻咽喉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资格)。
扎根临床20余年,在鼻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多次被上海市电视台、东方网、东方名医大会诊、浙江电视台专题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父亲病危时,仍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加送医送药到军营活动,受到部队官兵的好评。曾任医疗队长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帮带,被评为优秀医疗队长;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主动请战奔赴四川抗震救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一直视病人如亲人,永远以病人的利益为重,不记个人得失,多次拒收病人红包。曾有一位江西农村病人,慕名来进行手术,由于家境贫寒,支付完手术费用后,已无钱回家,得知病人情况后,他出钱为病人买好车票送到床前,受到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赞誉。获医院新技术奖1项,获得军队医药卫生基金2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2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
王莉,女,1941年1月出生,大专,党员,医教部医疗科返聘干部。
面对无名无利、无权无势、平凡而又辛苦的医疗接待岗位,她选择了坚持,而且一坚守就是25个春秋。面对形形色色、天南海北的病人,应对繁杂琐碎、简单复杂的情况,直面种种言语和肢体上的侵害,始终以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默默无闻、不计得失地承担和包容着。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病人之所忧,善待病人、理解病人,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更是用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去化解一个一个医患矛盾,处理一个一个切身问题,及时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得到了病人和家属们的认可,为医院赢得了荣誉。近年七旬,工作依旧认真负责,准时到位,注重学习,虚心请教,不断充实自己,不求回报,只谈奉献,不求得到,只论付出,以平常心、平静心、平凡心对待一切,为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吴金凤,女,1956年3月出生,中专,院务部营房科返聘职工。
用无私的母爱感化了一名素不相识失足少年的心,鼓励少年自我改造,使其成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并提前4年半释放出狱,竭尽所能帮助迷途少年重新回归社会,受到黄浦区司法局、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单位的表彰,被评为黄浦区矫正安帮工作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先进个人,她的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文汇报、上海电视台、上海卫视、新闻综合频道等多家报纸和媒体登载报道。现任上海市司法局志愿者协会理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这名少年的辛酸故事后,6年如一日帮助少年改过自新,无论酷暑严寒,风吹雨打,都坚持按时看望少年,并从微薄的千元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少年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甚至在女儿病重、丈夫待业期间也未间断过,直至少年出狱,找到工作,她用真心、真情和伟大的母爱谱写出一曲动人的篇章。
梅长林,男,1954年3月出生,硕士,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临床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肾脏疾病诊治经验,擅长急性肾炎、慢性肾病、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和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肾囊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生35名,硕士生19名;承担研究课题23项,共获基金1700余万元;申请专利6项,获国家、军队及上海市重大科技、医疗成果奖等14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专著40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医师奖,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总后科技银星;带领科室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并于今年被评为全军先进单位;入选上海市“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一等奖,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高尚医德奖和2009《走近他们》年度十大人物。
修清玉,女,1954年9月出生,硕士,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专业水平、特色优势得到长足发展,科室先后被评为“校优秀党支部”、“校重点培养学科”;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先进个人; 1人被评为“总后先进党支部书记”;科室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不断加强科室管理,医疗指标年年创新高;开展多项气道纤支镜介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等新技术、新业务。承担临床医学院大班课教学,今年获得了2项教学课题,在全校第一次开展了临床医学8年制学员的肺炎CBL教学课,获总后“育才奖”1次,2次获“伯乐奖”称号;获6项哮喘发病机制的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基金2项、卫生局资助青年基金2项;发表SCI收录文章3篇(最高影响因子5.57分)。
张殿勇,男,1971年1月出生,博士,医教部副主任兼南京分院常务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在南京分院工作4年,舍小家为大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思路清晰,开拓创新意识强。团结同志,为人正派,关系融洽,群众威信高。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克服人心不稳、学科不全、人力不足、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等困难,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业务发生额年均增长17%,比撤编前翻一番;医院人才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一支品德好、业务精,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初步形成;创伤急救、血液透析、骨科等传统特色得到保留和提升;医院财务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稳步提高,建院以来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医院硬件建设,核磁共振、螺旋CT、高压氧舱、DR、超细胃镜等高端设备的引进,显著提升了医院的硬件条件,几年来分院累计偿还债务4900余万元。
张家友,男,1966年11月出生,硕士,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从医近20年来,坚持双休日查房,节假日主动安排二线值班,多年放弃休假。由于导管室手术繁忙,每周都有下班后手术,任劳任怨,从未补休。真诚为病人着想,有一位老人因胸痛就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虽与病人素不相识,也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还是主动给病人办完各项手续,及时地抢救治疗,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扬。积极开展新技术,在主任支持下,协助开展房颤消融术,做早期病例时,在X线透视下,穿30斤铅衣,一站8小时,才能完成1例手术。虽然很艰难,但坚持着,现以完成手术200余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房颤的消融治疗成为我科的临床特色之一。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本科生、八年制的大班课以及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师培训课程。每学期大班课学时超过20学时,每节课都做到认真备课,课后和学生充分交流。
第二篇:感动中国2016先进事迹
2016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5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刚刚逝世的阎肃、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郎平、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等获奖。
以下为获奖名单:
吴锦泉(1928-),江苏省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吴锦泉老人一生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2007年4月,张宝艳与秦艳友开通宝贝回家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面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亲网站。截至2016年2月2日,“宝贝回家”已累计收获的1389个成功案例。
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郎平,2013年4月,再任女排国家队主教练。2015年9月,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顽强的日本队,时隔11年再夺世界冠军,并直接晋级2016年里约奥运会。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徐立平,男,47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员工。
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甘于寂寞,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阎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阎肃的成名作歌剧是《江姐》,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了轰动,一举成名。阎肃也受到毛泽东的接见。阎肃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
买买提江·吾买尔,男,维吾尔族,1952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
买买提江·吾买尔是一个孤儿,从小受布里开村的村民们照顾,是吃“百家饭”长大的。1974年入党后,买买提江·吾买尔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二十一年,勤勤恳恳工作,使得布里开村由一个贫困村逐渐发展成为先进村。2001年,他因病离任。但是在他离任五年后,由于村班子软弱涣散,不但造成村里欠下五十多万元的外债,而且村里维稳问题严重。2006年,经过选举,买买提江·吾买尔再度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买买提江·吾买尔旗帜鲜明地同“三股势力”作斗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畏恐吓,规范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年轻人的思想工作,配合政法部门打击分裂势力,使布里开村成功创建平安村。他注重民族团结,带头照顾和资助汉族群众,带头学习汉语,开办“双语”幼儿园和中青年农民“双语”技能培训班。
在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影响下,党支部在群众中重新树立了威信。几年间,他和其他党员干部带领农民发展林果业和蔬菜种植业、禽畜养殖业,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富裕起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088元,比2005年增加4133元,村集体经济由负债52万元变为年收入130多万元。布里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莫振高(1957-2015),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莫校长生前爱生如子,通过募捐等资助近两万名学生圆了上学梦,被亲切的称为“莫爸爸”。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
2015年6月2日,在“东方之星”救援过程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潜水员官东(1990-)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
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
王宽,男,1942年出生于河南淮阳县郑集乡,豫剧生角,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1998年,年近退休的王宽、王淑荣夫妇在回乡探亲期间收养了第一个孤儿,此后3年,他们陆续从老家收养了6名孤儿,加上外孙,两位老人有限的退休金要养育7名孩子。生活压力大,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王宽鼓足了勇气,走进省会街头茶楼“卖唱”以补贴家用。
风雨无阻的“卖唱”生涯中,只要没有去外地、没有其他演出,王宽就日复一日地去茶楼唱戏。每天从晚上8点半到第二天凌晨5点,六七个茶楼来回跑。16年栉风沐雨,除一名孩子因病离世外,其他5个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也都成为乐善好施的“爱心使者”——“王宽家”曾多次全家出动,吹拉弹唱,在公园和街头广场义演,为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募捐。
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感动中国2015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本届从2015年12月22开始网络投票。
第三篇:让我感动的长征精神
让我感动的长征精神
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军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为他们增加营养。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为了找到鱼饵,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有时老班长等了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而每次煮的鱼汤老班长一口也不喝。就这样老班长和病号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长却不断的鼓舞着病号们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还不肯喝下病号们为他煮的鱼汤……
老班长最终还是没能和病号们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还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第四篇: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1、核弹之父于敏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于敏之子于辛代为领奖
【先进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89高龄的他没来“感动中国”的舞台,儿子于辛代他接过了奖杯。主持人白岩松问起老人家的近况,于辛回答:“父亲最大的爱好是看书。”问起老人家获奖之后的感受,于辛说:“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更希望年轻人获这个奖。”
于敏的低调正是其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折射。应国家需要,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放下即将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从零开始投入氢弹的研制。相比原子弹,氢弹性能更优越,为了粉碎核大国的武力威胁,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次空投氢弹爆炸成功。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30年隐姓埋名之后,直到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又过了16年,2015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为霞尚满天: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朱敏才夫人孙丽娜
【先进事迹】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颁奖词】
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3、量与江海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赵久富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移民搬迁带头人赵久富
【先进事迹】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4、涓滴见沧海:江阴炎黄张纪清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化名“炎黄”的慈善老人张纪清
【先进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在郑州的陇海大院,正是邻居的你帮一把,我帮一把,让高位截瘫39年的高新海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25岁那年,高新海因脊髓炎突然瘫痪。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当不幸刚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推开他那扇从不上锁的门,就是邻居们共同的家。
这并不仅仅是出于同情,高新海的乐观和顽强也是邻居们收获的精神力量。39年来,这样的爱心接力已经传了老中青三代。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5、爱子心无尽: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右)
【先进事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颁奖词】
爱子心无尽。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来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6、大漠猎鹰:木拉提·昔日甫江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先进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你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你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你绝不孤独,因为你的身后是人民。
7、忘己爱苍生:用心温暖麻风病患者的医生肖卿福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先进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你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你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8、仁孝行于家: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先进事迹】
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的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9、忧国不谋生: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师昌绪的奖杯与涡轮叶片
【先进事迹】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
1948年,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 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他时常说,他已经90多岁了,还有两件事需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是在有生之年为科普事业多做事。中国的科普工作还没有完善,大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二是希望在大飞机工程材料科学方面做点事。只要材料不过关,他决不罢休。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李克强总理闻讯委托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人及亲属表示慰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颁奖词】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10、爱意满园: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
【先进事迹】
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年夜饭到高新海家吃,这个传统有好多年了。高新海说:“不光是年夜饭,遇到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时,我家也是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球的地方,其实,我知道,邻居们就是为了陪陪我,怕我寂寞,跟我说说话。”如今,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他用这辆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赶着去办急事的人,谁着急上班,谁赶着去火车站,谁要去医院看病,高新海闻讯会立马赶到。
陇海大院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反响强烈,2010年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荣获2008年河南“十大爱心集体”、2011郑州市“首届慈孝集体”、2012年“感动郑州”爱心集体,2013年该事迹被翻拍成电影《好好的活着》。
【颁奖词】 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特别致敬:中国援非医疗队
[转载]20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颁奖词及推选理由
中国援非医疗队
医者仁心,为了病人的需要,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同样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飞过半个地球,奉献了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今年,“感动中国”特意设置了“特别致敬”环节,把敬意献给了医疗队的每一位成员。
第五篇:2012“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展
2012“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展
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航空英模——罗阳
【获奖名片】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主要事迹】歼-15总负责人
罗 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
【获奖名片】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主要事迹】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为气象观测做出巨大贡献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
【获奖名片】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词】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主要事迹】南海守礁王
李文波: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时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直到现在。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获奖名片】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词】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主要事迹】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碾到了车下。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为保障农民工利益,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民工”局长——陈家顺
【获奖名片】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词】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主要事迹】卧底民工局长。
陈家顺: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1968年出生。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坚持五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作出榜样的孝子——陈斌强
【获奖名片】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词】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主要事迹】背着妈妈上班。
陈斌强: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决定带着母亲上班。他用一根藏青色的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然后每天骑着电动车。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丈夫背着妻子,坚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医的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
【获奖名片】清香传得天心在 【颁奖词】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主要事迹】:残疾医生夫妇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因病去世并把器官捐献给他人的十二岁女孩——何玥
【获奖名片】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词】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主要事迹】捐献肝肾器官的“最美女孩”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9月初,病情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备受思乡之苦,为上百位老兵带回骨灰的台湾老兵——高秉涵
【获奖名片】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主要事迹】台湾老兵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经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掉半条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他又成了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他流过浪,做过小贩,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
坚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撑起爱心小院的农家妇女——高淑珍
【获奖名片】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词】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主要事迹】爱心小院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
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特别致敬——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
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主要事迹】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