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中学法制课讲稿 2
XX中学法制课讲稿
2013年9月12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到XX中学,在这金桂飘香、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也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依然离我远去的青春。
我先问大家几个简单但又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啊,在你快乐成长的日子里,耳听目睹过有人实施犯罪吗?自己家或亲友邻居家的人身、财产有没有遭受侵犯的经历呢?你们知道都有谁来负责惩治犯罪,保护一方平安吗?犯罪的人被判刑后又都去了哪里呢?大家一定想知道答案,那我一一来告诉你吧: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后,由公安局来侦查案件,之后由检察院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指控犯罪,再由法院来审判、定罪量刑,裁判生效后,重罪的送往监狱服刑,量刑轻的或被关押在看守所或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此刻,你心中是否对法律产生了一些兴趣呢?在坐的同学们都是00后,思维都非常的活跃,对你们来说,十二、三岁的年龄,花样的年华,像带着露珠的花骨朵儿,既需要家人和学校的关爱,更需要社会和法律的呵护。因此,为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常态化的法制保障,亳州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共同开 展了“检察官进中学、法制教育进课堂”的全市法律集中宣讲活动,咱们风华中学是我们活动的一站,借此机会,我将从发生在与同学们年龄相差不大的青少年身上的犯罪案例,结合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来讲几个问题,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
稍后,我们会与同学们进行一个小游戏,而游戏将会就今天讲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发问,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会有我们精心准备的开学礼物送给大家。当然大家要是认真听的话,就会发现我在可能发问部分都会提醒大家的,大学时我始终认为不事先划题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你认为呢?
我们探讨的第一个话题,和我们有点远,即什么是犯罪。大家都知道苹果掉落地上是因为有万有引力的作用,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的行为也离不开各种规则的约束,包括道德、宗教、国家政策、风俗习惯等,而行为遵行规则的最底线是法律,也就是说,你可以没有道德,可以不信仰宗教不受宗教律条的制约,但是绝不可以触犯法律。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众多的法当中,刑法又是最为严格的。打个比方,如果你说谎、骗人,可能得来的是你妈妈的一顿暴打;违反了校规但又不十分严重,得来的是班主任的一顿咆哮;如果女孩子穿着暴露,行为不检点,人家会说你伤风败俗;如果你偷了一部手机,2000块钱以下的吧,那 你就是违法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你将会被警察叔叔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如果你有幸偷了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手机,2000块钱以上的吧,那你就触犯了刑法,就是犯罪了,估计你逍遥的小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少管所在向你招手哦。
下面我和大家先一起学习几个名词,先提醒大家啊这里有后面游戏环节问题的答案,想拿礼品的同学可要认真听了。
什么是犯罪?简单的说,是指这样一种行为,它危害了社会、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触犯了刑法,应受刑法处罚,而为了弥补这种行为带来的损害,还社会公平正义,于是刑法就给犯罪的人以相应的制裁。也就是说,刑法就是制裁犯罪的法律。
大家听过李天一的案件吗?为什么15岁的他打人没有被关进监狱,而和他一起打人,18岁的苏楠却被送进监狱?这次他又因强奸被送上了被告席,为什么李天一的母亲要坚持称李天一未成年?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要想明这个问题,大家就需要了解一下刑事责任年龄——就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刑法》17条规定:14周岁以下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段,包括14周岁过生日当天啊。14周岁至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什么是相对呢,就是这一年龄段的人仅对8种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即: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投毒)。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李天一在15岁的时候打人没有负刑事责任了,因为打人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行为,14-16周岁的孩子只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才负刑事责任。16岁以上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就是16岁以上的人,不论什么罪,一律追究。这就是为什么18岁的苏楠和李天一的行为明明一样但是处罚却不一样的原因,也是这次17岁的李天一为什么会被送上被告席的原因。由于未成年人处于性格的形成时期,可塑性很强,法律明确规定了已经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就是为什么李天一母亲坚持称李天一是未成年人的原因了。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上面的问题了?说到年龄需要强调一下,在座的同学估计会嘀咕,我如果还没到14岁,是不是我做啥事都没关系啊,或者说我15岁是不是只要不实施那8种行为就成了啊,反正刑法也不会处罚我。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如果一个不满16岁的小孩实施了犯罪,他的年龄虽然没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但是国家除了刑事处罚之外,还有其他的处罚措施,比如强制性教育改造也就是收容管教,就是针对未满16周岁的小朋友犯罪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在少年管教所、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所执行的,在执行期间你的自由是被剥夺的,一般执行的期限是1—3年。李天一15岁的时候因为打人就被收容管 教了1年,大家试想一下啊,最轻的1年,365天,你将回不了家,见不到你的同学、老师、父母,再想想在少管所你们白嫩的小手每天要劳动干体力活,想想多可怕啊。
下面继续了解一个词,共同犯罪:刑法规定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为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就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有共同犯罪的行为,这个行为包括具体的行为(即偷了、抢了、打了、骗了等)、非具体实行行为(如帮助望风)。认定为共同犯罪的人,无论你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如何(主犯也好,从犯也罢),均构成犯罪,只是量刑情节会有不同。听起来很抽象是不是?之所以我要讲到这个晦涩的名词,主要是针对那些喜欢凑热闹,好奇心重的孩子,他们觉得跟着自己偶像出去混是件很体面的事。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犯罪。
好了,概念我都给大家介绍了,下面我给大家讲案例吧,事先声明啊,本案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啊,讲完案例大家根据我上面讲的,要告诉我这个案例中这几个小伙伴们都要承担什么责任,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这群小伙伴的名字我给改成了水果的名字。
话说,小李子是一名初中生,这个小李子呢平时就喜欢和社会上的一些所谓的大哥一起,他感觉这样很神气,平时学习也不是很上心,他不上心,导致了他的父母很伤心,但是他都顾不上,只顾得他的哥们儿义气。2013年8月8日是 小李子的14周岁生日,这天他和社会上的15岁的小桃子、16岁的小苹果、17岁的小瓜子等六七个人一起庆祝他的生日,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由于大家都比较HAPPY,都喝了酒,那叫一个大呼小叫,旁边一个人实在忍无可忍了,就劝让他们小声一点,这一说可惹到他们了,他们感觉脸上很没光,这大庭广众的被人喝止,多丢人啊,于是乎,他们就和那人撕扯起来了,你一拳,我一腿,大家是打得不亦乐乎,由于小苹果比较胖个子矮插不上手,就站在旁边没动手,但是一个劲儿的喊“打、打得好”给大家加油,还顺手递给15岁的小桃子一个木凳,小桃子扬起木凳就朝人家的头上砸,这一板凳一下把人砸成了植物人,经鉴定人家的伤情是重伤。
好了,同学们,现在大家先告诉我在案发当天是14周岁的小李子要负什么责任啊;
15岁的小桃子要负什么责任啊;还有17岁的小瓜子呢? 站在旁边一直没有动手,但是一直在加油助威的16岁的小苹果呢?
同学们,本案中虽然他们几个没有商量怎么打,但是大家在打架过程中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打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了共同伤害他人的故意,并且共同实施了打人的行为,是不是构成共同犯罪啊。在案发当天过14周岁生日的小李子是不是不负刑事责任啊,他是不是需要被送往少管所被收容管教呢;15岁的小桃子是不是涉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啊,是不是 要负刑事责任啊,17岁的小瓜子是不是也一样啊,在一旁加油助威圆滚滚的小胖子小苹果,是不是在精神上支持了他的小伙伴们,实际上他还提供了打人的工具啊,是不是也一样要负刑事责任啊。所以他们几个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小李子被送往少管所劳动改造了一年6个月,小桃子因为打人并且把人打成了重伤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小瓜子和小苹果则因为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6个月。被处罚的几个人在法庭上用小李子的话说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还说自己不应该结交社会上的朋友,更不该哥们义气。自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过什么生日啊,没有想过十几年前母亲辛苦怀胎十月,历尽折磨才将自己带来这个世上,自己生日这天正是名副其实的母难日,自己没有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真诚的对母亲说一声感谢,反而给他们带来这么多的痛苦,真不应该,并且在法庭上向法庭、父母保证自己一定好好接受教养,争取早日回来。
细心的同学估计会发现,为什么他们都是打架,被判的罪名却不同?同学们发现了吗?如果没人发现说明大家没有认真听,我会伤心的。其实上面几个小水果的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通俗一点就是我们说的无故找事(人家让小声一点,足以让你动手打人吗?理由不充分啊),根据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寻衅滋事犯罪,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结合上面的那个案例,我们的小瓜子和小苹果因为积极参与打架构成了寻衅滋事罪,而命苦的小桃子因为把人打成了重伤,他的罪名就直接变成了故意伤害罪。在此提醒大家一点啊,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拿一把水果刀捅人一刀说不定就可能致人重伤甚至死亡,说实话有时候看案件总感觉人的生命怎么这么脆弱?一刀?一棍?还没有一只鸡的生命力强,你看一只鸡被抹脖子之后还蹦跶好大一会儿呢。还希望喜欢斗恨的男孩子们要三思而后行啊。
我们探讨的第二个话题,网络
现在的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海量信息、网购、聊QQ、织微博,对于咱们多数男同学来说,网络游戏估计是最有吸引力的。相信大家的网络生活都非常的丰富多彩。但是,面对网络游戏,有的同学能够把握一个度,也就是什么时候该玩、玩到什么程度为止,而有的同学自我约束力差,越玩越来劲,越玩越上瘾,浪费了时间、花掉了生活费、耽搁了学习、近视了眼睛,最后才认识到什么也没学到、不过如此,更大的危险是,现在的网站鱼龙混杂,管理无章,充斥着暴力、欺诈、色情等内容,让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拨,通宵达旦,夜不归宿,不仅荒废了学业,损害了健康,甚至,还走上了犯罪道路。
下面讲几个跟网络有关的小案例吧:案例一,红彤彤是 某高中高一学生,学校住宿生,出去上网打游戏输光了生活费,于是到同学租房处去借,因当时无人在,彤彤采取翻窗入室方式偷走隔壁房间一同学300多元现金及一部手机。案发后丁某退赃,认罪悔改,但因此也耽搁了学业,辍学后打工一再碰壁(可惜吧);案例二,某乡镇一网吧里,钱多多、蓝朵朵等几个男孩儿,以网吧为家,上网聊天玩游戏,钱花完了去偷,在网吧旁边超市偷了牛奶、饮料或吃或卖,到街边商铺偷衣服穿,到居民院里偷鞋子,最终因穿在脚上的鞋子被失主发现而报警(可笑吧,缺什么偷什么)。案例三,绿泡泡常在市区一网吧上网,总是趁上夜市的人睡着的时候拿走钱包和手机,满18岁前后,偷了二十多部手机,然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手机店老板,再将得来的钱用于上网和打游戏,最终王某某和该老板均被追究刑事责任(可恨吧)。
说到这几个案例我需要先给大家讲一个罪名:盗窃罪。刑法264条规定,盗窃罪是指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不让失主发现的手段,比如撬门扭锁入室、乘人不注意、乘人熟睡),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安徽省是2000元以上)或多次(三次以上)盗窃、入户盗窃(为生活而居住、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广场、街头、公共汽车上),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权利。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一般情节,如数额较大的(安徽盗窃罪的数额起点是2000元),要判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或并处罚金。对照一下上面的案例,案例一的红彤彤是不是入室盗窃啊,虽然盗窃现金加上手机总价值400多元;案例二的两个连裤子、鞋子都偷的小坏蛋是不是多次盗窃啊,虽然偷的东西都不很值钱;而案例三的绿泡泡在网吧拿了别人钱包、20多部手机,20多次作案,是不是达到了盗窃罪规定的2000块数额起点、还多次作案啊,所以相比前两者,他的量刑要重一些了。
当然,发生在网吧或因上网引起的犯罪案件还很多,从以上三个小案例,同学们能发现共同的规律吗?都是因为迷恋网络,都是缺乏自我约束力,还有一点就是好逸恶劳。同时,不难发现网吧的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同学们,你有经常进网吧的习惯吗?你知道你所出入的网吧存在的潜在危险吗?你留意到关于网吧失火烧伤惨重的新闻报道吗?针对我市网吧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我院已多次与公安局、文广局等单位开展专项清查活动,目的就是预防青少年因上网不当引发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同学们,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只是一个传播工具,而不是玩具。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而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当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理性地对待网络,善于网上学习,不去浏览不良信息,不沉迷于网络,做到“绿色、文明、健康”上网。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校园暴力、校园管理这一话题 首先是校园暴力问题,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在一些学校里,常有个别高年级学生为满足自己上网、玩游戏的欲望或逞强好胜的心理,针对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低年级学生,强行向他们索要“零花钱”。假如碰到稍有反抗的,就会给点“颜色”看看,直到被欺负者顺从为止。
某校一名男生张三丢了钱,便怀疑是隔壁班的学生李四偷的。于是,张三把李四叫到自己的宿舍,让他交出偷走的钱。李四没偷怎么肯承认啊?结果,张三就和同宿舍的其他6位学生先是对他进行辱骂,然后就拳打脚踢,接着又逼他喝下半瓶白酒,目的是让他酒后吐“真言”。李四被折磨了整整一夜后,只好承认自己偷了钱,并答应双倍偿还。事后张三还警告李四,不准对外说。李四由于害怕再遭到打击报复没敢将此事告诉老师、家长,最终,事情还是因李四受伤很快败露。学校随即对张三等7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对于这类事情,很多家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这种事儿,给他们一点儿钱就是,犯不着挨顿打。”“对这种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实在不行就转学。”甚至有的家长还给自己的孩子身上多带些钱,以确保在被“清钱”时可以拿出来而不至于遭到殴打。大多数学生遇到这种事都是乖 乖就范。实际上,正是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面对校园暴力,受害的同学自身也会埋怨自己,我要是超人就好了,一定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坏小子。但现实却很无奈。我想,如果不能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所受到的遭遇,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些钱、东西,长此以往,还将对这部分同学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校园暴力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解决,但是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办。首先平时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外出时尽可能与同学结伴同行,遇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尽量远离他们,在穿戴和学习用品方面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少去网吧、游戏厅等情况比较复杂的公共场所,还有,如果遇到校园暴力,首先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脱离险境,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先斗智后斗勇。一定要记得报警,可以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寻机报警,或者在事后及时拨打110报警,可向老师或者学校保安求助。
总之,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和知识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为自己铸起一道法律的保护墙。
其次,来讲一下校园管理问题。校园管理,就是学校针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园财产安全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比如学校设立门岗、制订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在学校设立警务室等等。在此讲一个我办理的真实案例:2012年11月27日20时许,某镇中学15周岁的许某、16周岁的王某在晚自习期间,同辍学无业的王某某等七人在谯城区一集镇同学家中吃饭,喝了不少的啤酒,期间,王某某提议找几个女孩儿一起玩。最终邀请到该中学三名女生,后在该住宅楼二楼一房间内,许某、王某将其中一女生胳膊、腿摁住,王某某对该女生实施强奸,同时另一名初一女生在另一个房间也被一个男孩性侵。该案件因第二天女生没去上课而案发,案发后两名受害女生(均未满14周岁)因此辍学,王某、许某等犯罪嫌疑人均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该案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
1、许某、王某在不适当的年龄、不适当的时间与社会无业人员混杂在一起,饮酒后放纵自己;
2、许某、王某因门外有人说该女孩儿身体弱小,放弃强奸,但在他人实施强奸行为时予以帮助,属于共同犯罪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定刑为三年以上。试想,如果三人都实施强奸行为,则为轮奸,刑期为十年以上。
3、女孩儿在被侵害后为顾自尊心不及时报警,犯罪嫌疑人不懂法、任性妄为、放纵自己,可见法律意识的淡薄。
4、本案的许某、王某和三个女生均为中学在校生,晚自习期间擅自外出,一宿未归却无人问津,学校的安防、出入制度到底是没有还是形同虚设?事故学校是否应反思学校管理存在的漏洞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社会人员入校滋事,校内学生与社会人员勾结欺压、殴打同学的事情发生,甚至有学生宿舍被抢、被盗、人身被侵犯的现象。校园本该是学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的乐园,干净、美丽而又温馨,在加强学生管理、追求考评成绩的同时,为校园安全设臵一道屏障,是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不是吗?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今天第三个话题——交通法规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调查(举手示意),同学们有多少是住校的?不住校的同学们上学都使用哪一种交通工具呢,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的有多少?步行的有多少?还需要父母送的有多少?大家是不是都能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呢?
通过我们刚才的调查,发现,同学们都有很好的自理能力,都能够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值得表扬。既然我们都要出行,就不能不提到交通安全的问题。谯城区人民检察院一年受理交通肇事案件上百起,醉酒驾驶案件数量也是居高不下,凡是交通肇事,都有重伤或死亡,血(xie)淋淋的事故现场惨不忍睹,而醉酒驾驶行为之所以以“危险驾驶罪”入刑,缘于此类行为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之大,那么骑车过路的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自己呢?
经常见到一些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骑电动车,车速非常快,还有的同学一边骑车一边嬉戏打闹,最常见的就是骑着 电动车、自行车走在机动车道,在大小汽车中间蛇形前进。看到这些,我真的很替这些孩子捏把汗。同学们,车祸猛于虎,想想如果我们稍有不慎或者那些汽车稍微有些违规,轻者致伤致残,重者命就没了,可谓后果不堪设想。
曾有这样一个案件,一个女孩子下了晚自习,骑电动车回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没注意到路边停放着一辆装着废旧钢铁的机动三轮车。当时,路灯比较暗,女孩直接撞上了机动三轮,准确的说,是女孩子的脸直接撞到了机动三轮上突出来的一块三角钢上面。在案件材料中,我看到女孩子以前的照片,原本是一个清秀的女孩,我无法想象她怎样面对未来的日子。我想,她一定是放学急着赶回家,如果她的车速慢一点,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这一切可能就不会发生了。万幸的是,这个孩子只是受了伤,毁了容,但毕竟,保住了年轻的生命。
“人生如梦,生命如歌。生命不保,何谈幸福”。生命只有一次,世上没有后悔药。同学们,爱自己并不是吃的怎么好,穿的怎么好,最重要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管理好自己,约束好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接下来,我们交流第四个话题,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二、三岁年龄的学生正处于生理上的发育期,心理矛盾期和逆反凸显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 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会通过暴力和非正常举动达到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我市的一位16岁高中生李某,他看到同学们都拿着最新的iPhone(爱疯),就吵着让他的爸爸妈妈也给自己买一部。父母被他磨得没辙,就以考试成绩为条件,答应他如果考好了才给买。后来,李某的父母因忙于工作就把这事儿给忘了。考完试后,放学回家的李某没能拿到父母承诺的手机,一时气愤之下,他把自己反锁在厨房里,打开煤气阀门,拿出菜刀想要自杀。
同学们,你们觉得上面同学的做法对么?
相信大家都肯定不会赞成这样的做法的。同学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来自学习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孤独的压力、校园小团体争强好胜的压力等等,使晴朗的天空因此而蒙上阴云,用流行的话说,那可真是“压力山大”。而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承受挫折的能力又是不同的,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情绪消沉、抑郁、自卑等种种不良影响,甚至会带来心理疾病。
那么,怎样才算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简单的说,应该是与常人相似,与自己的年龄相符的心理,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能够勇于面对现实中遇到的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寻求老师、父母、同学的帮助,有一颗乐观的心,能 够积极的融入集体,融入班级大家庭等等都是一个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
只有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同学们,让我们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心,常常表达“祝福”之情。只有生理健康这一撇,加上心理健康这一捺,相互支撑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人”。
几个话题讲完了,下面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犯罪的成因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国是一个拥有约3.67亿未成年人的国家,未成年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亡。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也是犯罪的高发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大人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数字有升无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再想想刚才我举的那些案例,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造成的
1、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的不良心理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未成年人没有劳动收入,如果要去贪图生活享乐,如去歌厅、酒楼、玩游戏等等都需要钱,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骗、去偷、去抢,甚至不惜以牺牲亲情为代价。
2、逞强好胜心理。未成年人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危险年龄段的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未成年人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逞强好胜心强是头脑简单,分辩是非能力差,稍被唆使便容易上当,偏离正道,被坏人利用,其犯罪动机盲目、模糊,只为显示自己,证明自己,不考虑后果如何。
3、盲目好奇心理和消极模仿心理。未成年人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不成熟的特点,对新鲜事物具有神秘感,有强烈的得知要求,在认识上有好奇心理。如引导不当也会造成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实践中,一些青少年由于对异性,毒品等充满神秘感,好奇心驱使去寻求刺激,再加之自控力差,进而模仿。因好奇而模仿武侠小说、碟片中的暴力情节、色情行为而违法犯罪的不计其数。目前,犯罪低龄化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和青少年盲目好奇,消极模仿心理是分不开的。
4、从众心理。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未成年人纠合性犯罪 的特点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
5、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嫉妒心理,但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未成年人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
6、报仇心理和反社会心理,缺乏关爱心理。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易表面化、直观化。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书本教育、老是的教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使青少年觉得无所适从。未成年人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由于以上多种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易造成青少年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对父母、对亲友必要的关爱,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以上是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良心理的六种表现,各种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 学校的,有社会环境的,最主要有是个体主观原因。
(二)家庭结构不完整及家庭教育不当。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半来自于问题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除了不受管教的孩子,都是问题家庭的孩子,如父母犯罪在监狱服刑的,父亲犯罪判死刑母亲离家出走的,父母离异的,这些孩子没有监护、帮教条件,要么没钱去偷去抢,要么结伴作案,给社会带来诸多的问题。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灵的冲击、腐蚀是在校学生犯罪的社会原因。由于经济与文化在发展与规范管理之间的落差,再加上密集的信息爆炸,使得孩子们每天都有可能接触到不健康的元素,这些对于辨别和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学校周围边环境也不容乐观,遍布中小学校周围的网吧、台球厅、美容院等更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此外,有关调查还发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半都是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好坏与违法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要小的多。因为,学习成绩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持久不懈的刻苦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看书学习的时间多了,歪门邪道的想法就少。不爱学习,逃学甚至辍学,大量的时间与社会闲杂人员在一起,耳濡目染,违法犯罪就在潜移默化 中形成。政府多次花大力气净化学校周边环境,遣散社会闲杂人员,就是为了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优良环境。也希望未成年人多结交一些健康有益的朋友,远离狐朋狗友。古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部分,我想给同学们提几条建议。
在美国的东北,生长着大片的橡树林。有一年橡树上突然长了一种名叫舞毒蛾的害虫,由于这是一种极难扑灭的害虫,所以美国政府并没有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的治理,也没有喷洒任何农药,所以大片的橡树叶子被吃得一干二净。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奇迹出现了,橡树又重新长出了新芽新叶。科学家在惊喜之余,通过研究发现橡树叶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橡树就是运用这种自我保护的本领战胜了舞毒蛾,重新焕发了新生。
听完故事,同学们一定有所感悟:一株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仅靠大自然提供的阳光、空气、水分及所需的养料是不够的,其自身还必须具有抵制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我们青少年就像一株株茁壮成长的幼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必须具有橡树的这种本领。
我的第一条建议是谨慎交友,特别是“社会上朋友”。朋友,多么美好的字眼,“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 你会懂。”歌里唱的多好呵!人生需要良师益友。好朋友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但同学们毕竟年少,社会经验不多,鉴别能力不够强,因而需要谨慎交友,不能交不良朋友,否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违法犯罪。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近年来,大量的事实说明,违法青少年开始犯罪最直接的影响是交上坏朋友或是坠入犯罪团伙。身边的事例,更是直接告诫我们要谨慎交友。在与朋友相处时,要有自己的主见,遇事要理性,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能人云亦云,否则碍于面子帮忙,可能就是帮倒忙,是害了朋友。
第二条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求助老师、家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总是会感觉自己像成年人了,总想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存关系,但你们还不完全具备一个成年人所具有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成长的翅膀还不够坚实。正如一名犯抢劫罪的在校失足少年,在他的悔过书中写的那样:“我想摆脱父母的束缚,我认为我能、我行,但现实让我头破血流,我自以为是一只雄鹰,能在风霜雪雨里展翅翱翔,但现实告诉我,自己还只是一只家鹊;我自以为自己是一条蛟龙,能在汹涌的大海里乘风破浪,但现实告诉我,我只是一条小蛇,我还没有完成蜕变。” 所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求助老师、家长。可以避免事态扩大。在受到他人的侵犯时,可以求助司法机关,不能以恶抗恶。如果由此而导致犯罪,“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太不值了。
最后一条建议是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今天我一直在和同学们说守法、不触犯法律,不犯罪,其实,这是做人的底线。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用汗水去汲取更多知识,用知识去增长智慧,用智慧完善我们的道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做起,做个道德高尚的人,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让生命的航船绕过一道道暗礁和险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身心健康、学习进步、快乐每一天!
最后,非常感谢同学们,能认识你们,我非常的开心,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1.犯罪分子犯罪后,都由谁来惩罚他们?
2.亳州市检察院、亳州市教育局共同开展的全市法律集中宣讲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3.多少周岁以下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段? 4.哪一年龄段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14至16周岁)
5.多少周岁以上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16岁)6.谈谈你对共同犯罪的理解? 7.盗窃罪的定罪数额是多少?
8.盗窃数额没有达到2000元,但在2年内盗窃多次仍然构成盗窃犯罪,这里的多次是几次?(3次)
9.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不追究)
10.醉酒驾车的刑法罪名是什么?(危险驾驶罪)11.青少年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12.遇到校园暴力,我们该怎么办? 13.我们怎样对待网络?
14.骑电瓶车是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 15.年满多少周岁的人犯了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14)
16.什么是扒窃? 1.我们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期待?(初一年级)
2.给自己的新学期寄语?
3.开学了,我们要对老师说些什么? 4.开学了,我们要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5.针对今天的讲座,谈谈你的感受?
第二篇:中学法制课讲稿
中学法制课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法律,但是要遵守法律,首先必须学法,为了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同学们,有一首歌,也一定会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这首歌里唱的“花朵”就是你们,你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从“花朵”这个词你们一定感受到祖国人民对你们的关心、呵护。为了祖国的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党和国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多方面地关心爱护你们,如,在法制方面主要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制定并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未成人保护法》作了修订,并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保护孩子合法权益的法律,是为了
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律,更是一部凝聚着祖国人民对你们深切关爱的法律。因此,学好这部法律对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好,下面我们开始了解这部法律及相关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来熟悉一下未成年人这个概念,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不同的规定,但各国都以生理年龄作为界定未成年人的标准,如美国规定未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日本规定未满20周岁的为未成年人;印度规定男性未满16周岁、女性未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则将我国未成年人定义为: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在坐的同学们都未满18周岁,都是中国的未成年人。
第二,我们了解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定的权利及义务。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有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等。上述自由和权利未成年人同成年人依法都平等地享有,任何组织和公民都不得侵犯。鉴于未成年人的生理特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些公民权利未成年人不宜享有或者限制行使。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能行使。16周岁以下的公民不宜享有劳动的权利。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 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针对未成年人在社会上容易处于弱势地位的特点,法律也规定一些特有的权利。如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对被挽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未成年犯在被执行刑罚期间,执行机关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特别的规定,一是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等权利;发展权,是指未成年人充分发展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受保护权,是指未成年人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参与权,是指未成年人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并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二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终生享有的权利。我们国家历来重视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如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从不同角度对公民受教育权予以了充分肯定。保护未成年人,首先应当保护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让你们读书,他们就侵犯了你们的受教育权。三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四是未成年人平等地享有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那么未成年人的法定义务有哪些呢?这是宪法明确规定的,有遵守法律法规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同学们为什么今天都要来上学,而不是想来就来,想在家里玩就在家里玩呢?理由是: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更准确说是由宪法规定的。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能说不读书。因为读书,是宪法规定未成年人应履行的义务。下面我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根据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反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是违法?从广义上讲,违法是指违反一切现行法律规范的行为,包括违反刑法、违反义务教育法等等。违法行为,又称为“非法行为”“不法行为”。从狭义上讲,所谓违法是指违反刑法以外法律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 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于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对具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14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今天在坐的都是小学生,有些同学会可能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还达不到犯罪的程度。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 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2002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某县四中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钱,一天,他在操场上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方某很怕,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方某父亲那里骗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的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的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只是敲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刘某后来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再一个是一个发生在2001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小学毕业就要升入初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某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去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某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某说:“我们现在没有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9月1日,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牢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 话,遵纪守法,特别是到了假期,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那么什么是犯罪的自我防范呢?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的抵制各种 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以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未成年人要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如有一起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某市五中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一中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未成年人要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的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 “110”报警。对于这一点,有一件案例中的做法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有一小女孩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罪犯王某看见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有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心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娟娟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 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娟娟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娟娟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娟娟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娟娟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时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我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举一个案例说明:学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张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某及朋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身看有没有钱”,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他有点不想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跟着去 了抢劫现场,实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李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很快将李某及朋友和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抢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强行劫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同样构成抢劫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起玩时,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去抢劫,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劫,这样呢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也都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学会用法律维 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们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争取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好,今天的法制课就讲到这里。最后: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学法制课讲稿
中学法制课讲稿--普法及自我保护
中学法制课讲稿--普法及自我保护
同学们大家好!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很高兴来到第××中学,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
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某中学的张某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再给同学们讲一个2004年发生在我们油田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初中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钱,一天,他在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方某很怕,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方某父亲那骗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只是敲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
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再就是一个发生在前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小学毕业就要升入初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
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9月1号,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特别是马上暑假就要到了,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我们办案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我们油田某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另外一所中学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对于这一点,一件案例中的作法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那天住在某小区的小女孩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犯罪嫌疑人王某看见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的,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心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娟娟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娟娟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娟娟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娟娟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娟娟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谢谢大家,祝大家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第四篇:法制课讲稿
法制课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的 今天我和大家第一次见面,感到非常高兴。同学们的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越来越强,这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件大好事。法制教育这个话题不仅仅是对你们,也是所有的人是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的一门课程。
下面我们谈一谈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安全?
1、学会拨打110电话。
拨打110电话时,要冷静不要慌乱,如果不是本地人,而且有比较重的口音,最好用普通话。要向值班民警说明发生了什么案件以及案发的时间、地点、过程、有什么要求等。但是,不是紧急情况不要轻易拨打110电话,应该采取其它适当的办法处理。如果把拨打110电话当做儿戏,随意拨打,必然扰乱公安部门的工作;乱拔110电话,谎报警情也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2、防盗常识。
自行车、电动车防盗。新车因为比较容易转手卖掉,所以比较容易被犯罪分子看中。最好在原有车锁的基础上加装质量较好的车锁,并注意在停放时把车辆与固定物体连在一起;外出时要记得把自行车停放到有人看管的停车点,放学回家后要将自行车及时锁入车库车
棚,不要随意停放,乱停乱放不但容易耽误他人正常通行,也更容易引发车辆被盗案件。
背包防盗。徒步行走时,尽量将背包背在靠近人行道内侧的肩上或者斜背,防止犯罪防止顺手抢夺;对于放在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车篓中的背包要把背包带子缠绕到车把上,减少被偷、抢的可能;对于一些使用手机的同学,尽量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有些同学可能会想我的包里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别人不会偷或者抢的。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犯罪分子并不知道你包里又没有值钱的东西,他们更在意的是方不方便偷或者抢。
3、防骗常识。
若你在马路上行走时,有人告诉你有一笔外币或者“金元宝”等“文物”和你兑换,千万不要相信,这些人极有可能是骗子;有人向你兜售易拉罐中的奖牌,一定不要相信,还有一些人以“神医治病”等说法行骗也要注意。近几年来,破获了很多这类案件,有的被害人甚至被骗十几万,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大家要牢记: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学习文化知识就是要防止愚昧,防止上当受骗。不要做书呆子!不要等到吃一堑才长一智,要善于汲取别人的教训,别人被骗了,有教训了,我们就要坚决避免。
4、在校内有人向你强要钱物怎么办?
同学们在本校内被人强要钱物的情况虽然比较少,但也有可能会发生。向你施加威胁的可能有本校的学生,也可能有校外混进来的学
生。本校的往往是那种沾染了不少恶习的、出了名的坏学生,他不怕学校处理他吗?是不是胆子太大了?同学,并不是他胆子大,而是他在利用你的胆小怕事,他觉得你不敢对抗他,不敢声张,不敢告诉老师,怕把事情闹大;他觉得你可能这样想:这次乖乖听他的,免得今后他老找我岔,老欺负我;其实,他心里是虚得很的,他是非常怕老师知道的,那么此时怎样办才好呢?首先你应该拒绝他,并且大声说:你这是违法违纪的行为,现在必须停止,否则一定会学校处理你的。
在校内向同学们强要钱财的有时是窜入或混入学校的外人,他们可能是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也可能是外校的坏学生,其实他们非常怕学校扣住他们,交给派出所的民警叔叔去审查。就是溜走了,学校也不会放过他们,要查出他们是些什么人,还要查出校内是谁跟他们勾结,从而给予应有的惩罚和教育。
5、在校外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原则:校内靠老师,校外靠机灵。
首先要做好预防,要能预见到危险,尤其女同学,晚上出门要结伴。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警察。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向警察报案,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举报。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貌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6、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猫眼中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远房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
后再来。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另外不要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7、远离交通事故,珍爱生命
车祸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成为人类的第一号“杀手”,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年来,全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均超过十万,每天平均死亡300多人,相当于每天空中掉下一架飞机。同学们,道路交通事故虽然残酷无情,但自己安与危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严守交通安全法规,平安就与自己相伴。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生命是最为宝贵的。
好的习惯养成很重要,只要走到路上心中就要告诫自己:安全第一,我还年轻。车祸猛于虎。
同学们步行外出时,千万不要钭穿、猛跑过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在有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地方,就走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在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避让来往车辆,记住过公路时“先看左、后看右”,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8、远离“黄、赌、毒”行为
黄即黄色,专指下流、堕落的、淫秽的,特指色情,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色情服务、色情网络等。
赌即赌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钱财为赌注,使用某种方式或者工具比输赢来非法获取钱财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推牌九赌博和玩老虎机赌博。
毒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一)正确认识黄色物品的毒害。黄色物品毒害青少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扩散性快。一旦出现“病源”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扩散、传播;二是毒害性大。一旦染指就很可能滑向深渊,一些青少年在侵蚀之初是被动的,但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直至走上犯罪道路;三是遗毒性强。一些因黄色读物中毒的青少年,一下子难以戒“毒”,甚至会加剧走向邪路。有一句这样的话:黄色书刊是一种虽不灼人皮肉,却是吞噬心灵的凶焰毒品。因此,对黄色物品,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不看、不传,一定要远离。
(二)严禁参与赌博。马加爵,大家听说过吧?他是云南大学的大学生,在2005年2月23日连续杀死四名同学,在海南被公安机关抓住,后来执行死刑了。大家知道他为什么杀人吗?就是因为他与同学一起打牌,同学说他打牌作弊,引起吵架,最终酿成5人死亡的严重恶果。
(三)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的危害是什么?说起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祸及家庭,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危害社会,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9、发生火灾时的自救与逃生
在火灾中我们应该怎样自我救护,保障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预防方面:(1)尽量少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特别是过夜,尤其是不安全的地方。(2)在到陌生地方时,要先熟悉周围情况,特别是安全出口、通道情况(如位置、畅通情况等)。(3)要有忧
患意识,如外出时,特别是出远门、可能在外过夜时,准备一些防护用品,如手电筒。
2、实战方面:(1)发生火灾时,我们不要过度紧张,惊慌失措更容易造成自己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2)不要过分贪念火场中的财物,不能带就不带,千万不可返回火场取财物。(3)在公共场所现场有工作人员组织疏散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有大人在场时,要在大人的带领和帮助下快速逃离火场,但不要完全盲目遵从,要适时提出自己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来弥补大人的疏忽。(4)通过烟雾区域时,要弯腰、使用湿毛巾或衣服等捂住口、鼻,并浅呼吸通过。(5)当火势已靠近出口、通道时,要用湿的床单、被套、窗帘裹住全身逃离,没有床单等时,要将全身淋湿,并用衣服护住头脸快速逃离。(6)当火势已封闭了出口、通道时,万不可冒险通过出口、通道逃离,应在房内留守待援,将靠火的门窗关闭,并用淋湿的衣物等封堵缝隙和向门窗淋水,向外求援。可在窗口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喊叫,楼层较高无人注意时可向下扔东西引人注意,晚上可用电筒等发出火光引人注意、指明位臵。(7)如火势已封闭了出口、通道,久等不见人救援、火势对自己造成威胁时,可使用床单、窗帘、衣物等结绳、并淋湿后固定在牢固处沿绳下滑至地面或起火楼层的下层逃离。(8)从火场逃离、特别是起火房间逃离时要随手关门,可争取逃生时间。(9)不是火势对自己造成直接威胁时不要随意跳楼,特别是处于四楼以上时。(10)如采取上述方法无法逃离,火势又对自己造成直接威胁,也无人到场救援时,在万不得以、不跳即死的情
况下最后才选择跳楼,跳楼要选择软地面,如沙地、沙堆等,跳楼前尽可能往跳落的地面扔棉被等柔软物品,跳楼时尽可能采取双手抓窗台,身体垂下向外荡出的方式跳落。很多火灾中的死亡不是烧死而是盲目跳楼摔死的!
10、预防电信诈骗
2016年1-9月,全市共受理通讯诈骗案件6005起,网络诈骗案件11629起,合计17634起,涉案金额高达3.77亿元,同比去年16413起和2.58亿元分别上升7.44%和上升46.1%。1-9月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占全市侵财类案件发案数的20.7%。
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网络聊天工具等非接触性方式实施诈骗。通过网银、电话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式实施资金转移。整个犯罪过程与当事人无接触,通常使用非实名登记电话卡、银行卡及网络改号线路,隐蔽性极强。
通讯网络诈骗名目繁多,中奖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机票改签诈骗、冒充网购客服诈骗、网络低价购物诈骗、冒充领导诈骗、伪基站发生木马短信诈骗等等,不胜枚举,且随着通讯网络技术及社会热点问题的变化,新手段、新方法层出不穷。
其中冒充公检法类案件最为突出,占比58.3%。这也是通讯诈骗案中最常见手法。骗子利用当事人信任司法机关的心理,谎称其涉嫌 9
犯罪,并对他们威逼利诱,以各种安全账户、保护财产、证明清白为由,骗取钱财。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公检法办案会面对面向当事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手续,讲明情况。凡是不见面就要求转账的,一律不予理会。执法办案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第二类是冒充客服诈骗。骗子拨打电话或者QQ联系当事人,以操作失误为由称把当事人纳入电商平台批发商,要缴月费及年费,后要求当事人前往ATM进入英文界面操作,骗取账户资金。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正规客服联系会员,基本都是通过站内信形式发送。如果有人打电话或网络聊天自称客服的,请提高警惕!通话中可详询对方工号和相关事宜,挂断电话反打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求证。如果涉及到先交钱或是预交保证金的,千万小心,网上类似这样的骗子很多。
第三类是网购退款诈骗。骗子拨打电话或者QQ联系当事人,以淘宝系统卡单,或者物品质量不过关为由,谎称要向当事人退款,指引受害者点击木马链接,输入信息,盗转资金。
正规购物网站的退款一般将钱款转入“支付宝”、“财付通”等特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该网站支付账户内。正规客服不会直接询问银行卡号等信息,更不会要求点击通过聊天工具发来的不明链接。平时电脑一定要安装正规防护软件。
第四类是网络刷单诈骗。骗子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当事人上钩,要求事主进行网络刷单,承诺返还本金并支付相应佣金。待当事人刷单达较大金额时,以系统错误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支付退款保证金。
网络刷单系违规行为,本不受网站保护,切莫为了蝇头小利,做了赔本的事情。同时,网上购物一定要走合法程序,不要脱离网站的担保交易流程进行交易,否则很容易被骗。
第五类是冒充教师诈骗。骗子冒充老师致电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受伤、车祸正在急救,要求紧急转款。
接到类似电话不要慌乱,问清楚老师姓名及具体事宜。然后致电孩子班主任或在平时家校联系的QQ、微信群内核实情况。千万不要直接转账汇款。
同学们,你们正在成长,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去学习,愿同学们都能把握好自己,把握好前进的方向,等待你们是会是更美好的前程。我们人民警察会一如继往的在你们周围关心和爱护你们!有困难找警察,不会只是一个口号。
今天的法制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五篇:法制课讲稿
法制教育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先自我介绍),今天很荣幸能有机会来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我今天准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第一,要明白法律是什么?第二,告诉大家不但要遵纪守法,还要防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法侵害,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一、法律是什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原来都是木匠术语,“规”是指圆规;“矩”是指曲尺。愿意是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后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就象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候,得有一个游戏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就得有比赛规则;你要上学,就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以上这些都是一些特定的规则,是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事而定的。游戏规则是由玩游戏的人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是由比赛组织方制定的;学校守则是由学校制定的。法律是什么呢?法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它是由国家来制定的,它是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社会规范。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医生、警察还是商人,只要你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人,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也不管你地位如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触犯了法律的人,不管你是谁,都要受到惩罚。
二、青少年应该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安全?
1.学会拨打110电话
拨打110电话时,要冷静不要慌乱,最好用普通话,向值班民警说明发生了什么案件以及案发的时间、地点、情况、有什么要求等。但是,不能轻易拨打110电话,一般的并非紧急的情况,用不着拨打110,应该采取其它适当的办法处理。
2.防盗常识。
自行车防盗。新车使用前,要做好上牌登记,未上牌登记的车辆比较容易被犯罪分子看中,因为比较容易转手卖掉。在原有车锁的基础上加装质量较好的车锁,并注意在停放时把车辆与固定物体连在一起;外出时要记得把自行车停放到有人看管的停车点,放学回家后要将自行车及时锁入车库,不要随意停放。
背包防盗。徒步行走时,尽量将背包背在靠近人行道内侧的肩上或者斜背,防止犯罪分子防止顺手抢夺;对于放在自行车车篓中的背包要把背包带子缠绕到车把上,减少被偷、抢的可能;对于一些使用手机的同学,尽量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
3.防骗常识。
若你在马路上行走时,有人告诉你有一笔外币或者“金元宝”等“文物”和你兑换,千万不要相信;在马路上看到有一伙人向你推销所谓“名贵药品”,应该赶快报警,这些人极有可能是骗子;有人向你兜售易拉罐中的奖牌,一定不要相信,还有一些人以“神医治病”等说法行骗也要注意。近几年来,分局破获了很多案件,有一个被害
人甚至被骗现金十二万,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牢记: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学习文化知识就是要防止愚昧,防止上当受骗。不要做书呆子!不要等到吃堑才长智,要善于汲取别人的教训。
4.在校内有人向你强要钱物怎么办?
同学们在本校内被人强要钱物的情况虽然比较少,但也有些同学遇到过。向你施加威胁的有本校的学生,也有校外混进来的学生。本校的往往是那种沾染了不少恶习的、出了名的“坏孩子”,你认识他,或是“半熟脸”,你能从别人那里问出他是谁。他让你给他钱,给他烟,或是要你的其它物品,不然就说要打你,甚至还可能说“以后见你一次打你一次!”他敢在学校里做这种事情,就不怕老师吗?就不怕学校处理他吗?是不是胆子太大了?同学,并不是他胆子大,而是他在利用你的胆小怕事,他觉得你不敢对抗他,不敢声张,不敢告诉老师,怕把事情闹大;他觉得你可能这样想:这次乖乖听他的,免得今后他老找你岔,老欺负你;其实,他心里是虚得很的,他是非常怕老师知道的,那么此时怎样办才好呢?首先你应该拒绝他,一边斥责他,一边向老师办公室方向走,同时注意自己的视野当中有没有老师(哪位老师都可以),如果没发现老师,但是发现了班干部或自己熟悉的有正义感的同学,见到他们,你就要大呼“XXX,快去找老师来!”因为“老师”这两个字,对“坏孩子”是有着威慑作用的,这时他便不敢轻举妄动。记住千万不要胆小,不要软弱,也用不着和他动手打,因为只要你义正辞严斥责他,就已经表明你非常勇敢了!如果动手打,一是
显得你不讲文明,二是你也容易吃亏。
在校内向同学们强要钱财的有时是窜入或混入学校的外人,他们可能是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也可能是外校的“坏孩子”,他们一般不和大家一块玩耍,眼睛总盯着人。这些人往往和本校的“坏孩子”有勾结。被他们施加威胁的同学,常是被本校的“坏”孩子指点的,因为他们也要找“软的”捏。对付他们,也要象对付本校的“坏孩子”一样,要义正辞严斥责他们,也要迅速找老师。记住:你是在自己的校园里,这是一个绝不允许以邪压正的地方,老师就在附近!老师和同学们一定会帮助你的!只要你这样做了,他们肯定要夹着尾巴溜走的。因为他们非常怕学校扣住他们,交给派出所的民警叔叔去审查。就是溜走了,学校也不会放过他们,要查出他们是些什么人,还要查出校内是谁跟他们勾结,从而给予应有的惩罚和教育。
2010年10月,仁寿县公安局打掉了专门抢劫、敲诈中学生的犯罪团伙,抓获6人。2010年10月18日晚,仁寿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仁寿某网吧内,分别将犯罪嫌疑人唐某(男,17,仁寿县藕塘乡人)、张某(男,23岁,仁寿县禾加镇人)、王某(男,18岁,仁寿县富加镇人)抓获,经突击审讯,一举将该犯罪团伙其他涉案人员3人全部抓获,自去年7月以来,该团伙采用交叉结伙的方式,对仁寿各所高中、初中学校学生多次实施抢劫、抢夺、敲诈勒索、诈骗等,作案10余起,涉案物品现金2000余元,手机12部,价值1万余元。作案特点:内外勾结,专在网吧内诈钱、不敢报案。
5.在校外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原则:校内靠老师,校外靠机灵。
首先要做好预防,要能预见到危险,尤其女同学,晚上出门要结伴。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举报。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
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6.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远房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另外不要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有一件案例中的做法,也许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有一小女孩叫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男青年王某看到了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他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有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心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娟娟一直在家门前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旁边等,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就把娟娟带回了自己家。娟娟成功地避免了一次不法侵害。
7.同学们要远离“黄、赌、毒”
黄即黄色,专指下流、堕落的、淫秽的,特指色情,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色情服务、色情网络等。赌即赌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钱财为赌注,使用某种方式或者工具比输赢来非法获取钱财的行为。毒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正确认识黄色物品的毒害。黄色物品毒害青少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扩散性快。一旦出现“病源”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扩散、传播;二是毒害性大。一旦染指就很可能滑向深渊,一些青少年在侵蚀之初是被动的,但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直至走上犯罪道路;三是遗毒性强。一些因黄色读物中毒的青少年,一下子难以戒“毒”,甚至会加剧走向邪路。有一句这样的话:黄色书刊是一种虽不灼人皮肉,却是吞噬心灵的凶焰毒品。因此,对黄色物品,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不看、不传,一定要远离。
(2)严禁参与赌博。马加爵,大家都知道吧?他是云南大学的大学生,在2005年2月23日连续杀死四名同学,在海南被公安机关抓住,已经执行枪决了。大家知道他为什么杀人吗?就是因为他与同学一起打牌,同学说他打牌作弊,引起吵架,最终酿成5人死亡的严重恶果。
(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的危害是什么?说起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8.远离交通事故,珍爱生命
车祸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成为人类的第一号“杀手”,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年来,全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均超过十万,每天平均死亡300多人,相当于每天空中掉下一架飞机。同学们,道路交通事故虽然残酷无情,但自己安与危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严守交通安全法规,平安就与自己相伴。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生命是最为宝贵的。
好的习惯养成很重要,只要走到路上心中就要告诫自己:安全第一,我还年轻。车祸猛于虎,同学们在公路行走时,千万不要斜穿、猛跑过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人行天桥或地下过街通道注意避让来往车辆,记住过公路时“先看左、后看右”,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9.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增强自我救护能力
在居家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可燃物,特别是有火源、热源的地方。如:(1)在照明设备周围0.5米范围内和正下方不要有可燃物,大功率照明灯的范围标准要适当放大。(2)电视机等电器设备上和附近不要放置布料、衣物等可燃物,如电视机的防尘罩在看电视时要取下。
(3)厨房内应少放可燃物,特别是液化石油气瓶、炉灶周围,如:炉灶傍不要有抹布等。(4)家中尽可能少存放或不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如液化石油气、汽油、油漆等。(5)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地方不要混放其它物品,特别是可燃物。防止发生事故后影响及时处理,造成大的事故。如液化石油气瓶旁不要堆放杂物。
消防法规定,成年公民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但由于我们都是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主要是保障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救火是大人的事。这里我要强调,我们不提倡小学生灭火,特别是不要盲目的救火。发现火灾后我们要迅速拨打119报警,由我们专业的消防人员去灭火。
10.未成年人有哪些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十五条规定中,具体列举了未成年人的9类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同学们,惨痛的教训表明:从小不严格自己,粘染上了上述的不良行为,就会逐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必须牢记,上述9类行为都是不能做的。为了自身的健康成长,为了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同学们应该刻苦学习,力求上进,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学习习惯,远离不良行为。
同学们,你们正在成长,有很多事情需要你们去学习,愿同学们都能把握好自己,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在家做名好孩子,在校做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等待你们的是会是更美好的前程。我们人民警察会一如继往的在你们周围关心和爱护你们!最后祝愿所有同学们都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