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国先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候选人
——赵国先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只有带着真心和感情的人,才能热爱残联工作,才能精心干好残疾人事业。”
北京市房山区残联理事长赵国先把自己常说的这句话当做座名铭。自2001年至今,他诚于事业、精于求索,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带领一班人凭真情实干使默默无闻的房山区残联跨入到市残联系统的先进单位行列,催动了房山区残疾人事业成为“领导重视、部门关心、社会参与、残疾人受益”的朝阳事业。
有为有位,有为有绩。自2002年至2008年,房山区残联连续7年被市残联评为“先进单位”;2005年,房山区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乡镇残疾人工作试点(区)县”;同年,区残联被评为市残联系统“优秀标兵单位”;2006年,房山区又荣获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的称号。同年10月,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邓朴方视察了房山区的残疾人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凭心报得三春晖。“入情、创新、知心”,9年寒暑所划定的这条工作轨迹凝聚着赵国先太多的付出和求索。
一、入情,只有把残疾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才能踏实地去做“孺子牛”。从“强势”部门的领导岗位上主动“跳槽”,到了区残联任职,赵国先以一种使命感了却夙愿,以真情实干为“弱势群体”注入了春天的曙光。
2001年10月,房山区区府良乡正处于卫星城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刻,出乎所有人意料,时任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工委书记兼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长职务的赵国先,主动找到组织部门,要求辞去现有职务,请缨到区残联工作。一石激浪,赵国先的同事和朋友全然不理解,认为这位“仕途”如日中天的他是傻得不识时务,甚至有人以为他犯了错误。
赵国先不理会劝阻与非议,认准的路,他执意要走下去,并要走出个辉煌来。他推心臵腹地向领导托出了自己的初衷,要在“冷清”的“弱势”部门创出一番新天地。
“支持你!”领导的这句话规划了赵国先的人生走向。2001年10月,赵国先在并不被人理解的背景下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当上了房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夙愿决定了志向。赵国先心甘情愿地从此把自己与残疾人事业联结在了一起。
他出生于偏远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贫穷、落后使他年仅两岁的哥哥患病失语,成了哑巴。母亲临终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谁来照顾他。在病榻前,他握着妈妈的手,哽咽着说:“我一辈子都会和哥哥在一起,照顾他,您放心”。
对母亲的承诺,塑造了他的“人品”。在赵国先眼里,残疾人就是他的亲人,幼年时他看见鄙夷残疾人的现象时,就会本能地产生反感:“将来有一天,我要把残疾人管起来。“人品”成就了“官品”。赵国先主动请缨到残联工作,绝不是冲动和作秀,确是他彰显人生价值的真情抉择。
上任伊始,不尽人意的现实检验着赵国先的情感和能力。区残联不仅机关本身欠债累累,工作人员寥寥无几,无所事事,而且知名度低得连群众都不知道还有残联这么个组织。
时不我待。
亮相时赵国先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讲的那句话把大家的心拧在了一起:“面对困境,我们绝不能怨天尤人,只要带着视残疾人如父母、如姐妹的感情去投入工作,就会热爱这项事业,并能精心地把它干好“。这句动情的话扎根在了每名工作人员的实际行动中,并成为了工作的准绳。
赵国先施政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干部素质,改变机关工作作风。他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整体素质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
赵国先有特色地提出了“年交朋友日行善”的“三联制度”:联系实际、联系基层、联系残疾人”,并以此作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纳入到责任制考核中。区残联规定,机关干部每人要长年联系2-3个乡镇、联系2户残疾人家庭,在联系中交朋友,做实事,在联系中摸清底数搞调研。
建立“三联制度”是赵国先“官品”的体现,他在日记上记下了这样一句古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早在1992年在张坊镇担任党委书记、镇长时,他就积极倡导推行了“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大峪沟村肢体残疾人王凤歧是他的联系户。他给予了这户无微不尽的关怀,还用自己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了5只优种绵羊,帮助这户摆脱贫穷。
制度建立了之后,赵国先率先垂范,并9年如一日。他不但在全区各乡镇和残疾人较多的大村建立了自己的固定联系户,而且还诚心为残疾人办实事。
张坊镇郭琳莉在初三时患骨瘤作了左膝上端截肢手术,举家欠债10多万元。2005年郭琳莉以其优异成绩在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毕业。由于残疾,工作没有着落。理事长赵国先得知后,多次到区教委进行协调,终于使郭琳莉被张坊西白岱小学录用,成为一名正式教师。郭琳莉在给区残联写的感谢信中说:“区残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理事长,区残联是我永远的家”。
理事长的垂先垂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在“三联”中,区残联机关干部不仅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而且发现、扶植、宣传、树立了一批批自强自立的残疾人典型。
围绕全区残疾人基本状况,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状况,以及农村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机关干部撰写出了数以十万字的社情民意材料和20多篇针对性很强的调查报告。这些来自于基层的第一手材料为今后的工作决策提供了准确、详实的依据。
孙金花是琉璃河镇西地村人,夫妻俩都是肢体残疾,家庭生活困难。了解情况后,区残联很快便会同当地政府、村委会,联手开展了扶植行动,帮他们引进了200只种鸽,搞起了家庭种鸽养殖业。2002年,孙金花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还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12户残疾人家庭发展起了种鸽养殖业,并建起了全区首家“残疾人种养业合作社”。不断的联系、沟通、扶植,孙金花不仅被评为全区的“自强明星”,还成了北京市“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
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是搞好工作的基础,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则是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实效的手段。赵国先下决心理顺管理环节。
区残联把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内容全部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个人,做到人人担责任、个个扛指标,分三个层面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赵国先首当其冲。一是理事长与机关科室负责人签,二是理事长与全区各乡镇主管镇长签,三是区残联各科室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签。在保障落实中,又分三个层面加强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力度。一是残联机关内部实行百分制考核,并与奖惩挂钩;二是区残联对乡镇残联专干实行百分制考核;三是区委对各乡镇残疾人工作进行考核。
宏观与微观的管理带来了区残联和全区残疾人事业的可喜变化,全区上下形成了“奖勤罚懒,褒优抑劣”的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风气。
用爱心驱走冷视,用责任带来温暖。赵国先带领一班人凭真情实干换来了“弱势”部门和残疾人事业的红火景象。到2002年,房山区残联工作发生了嬗变,在当年的市残联综合考核中,首次跻身了先进行列,这种光荣和责任一直保持至今。
面对成绩,赵国先感到由衷的欣慰,而面对家人,他却感到十分的内疚。
大女儿下夜班,意外的摔昏在了公路上,在医院一直抢救了整整8天才苏醒过来。尽管如此,在女儿还处于昏迷期间,市残联在门头沟、昌平召开的两次理事长会,他一次都没有请假。
女儿很理解,没有丝毫的抱怨,她支持父亲把感情的砝码放在事业上;她也知道,待兴的房山区残疾人事业需要父亲艰苦耕耘和心血的付出。
这也是赵国先的心声。
二.创新,只有不懈求索,残疾人事业才能实现辉煌。赵国先如是说,并如是做。他把求索创新始终做为他工作的主旋律。赵国先认为,残联不是事业,只有与社会划等号,才能构成残疾人事业。因此,没有领导的重视,部门的关心,社会的参与,残疾人事业便没有生命力。
实现残疾人事业的辉煌,领导重视是有力保证;部门关心是要素条件;社会参与是雄厚的基础。
严谨的调查研究和与残疾人的“零距离”接触,活跃了赵国先的理性思维,他以创新意识,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全区宏观层面上提出了“领导重视、部门关心、社会参与、残疾人受益”的整体工作格局和区残联“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
为了搭建新的工作格局和实施工作思路,赵国先和区残联跳出“小圈子”与社会接轨,突出了鲜明的特点;极强的主动性:主动争取领导、主动协调部门、主动动员社会。
为了争取领导重视,区残联每年都把自己的工作思路、打算和需要区领导出面解决的问题,分别向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作全面详细汇报。在日常工作中,既主动汇报工作进度和成效,又及时邀请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大部门领导和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到区残联检查指导工作和参加调研。凡涉及全区残疾人事业的主要活动,都请区领导参加。同时,赵国先充分发挥自己政协委员的作用,每届都要向区政协会议提交3-5件建议案,以利引起区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主动协调区有关部门关心残疾人事业上,区残联主动出击,及时沟通,提想法和建议,共同研究有关政策、探讨解决方案、争取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
为了动员社会参与残疾人事业建设,区残联与区内媒体联手开设专题、专栏、专题论坛,并以“文化墙”板报,拍摄电视专题片、出专版、印制台历,开展文化活动、运动会、活动日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大张旗鼓地推广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表彰爱心助残模范、弘扬助人为乐精神,打造残联文化形象。
主动性的动力是执着,由执着所体现出的“请示勤、汇报多、沟通勤、交流多;拜访勤、探讨多”已成为区残联工作的独有个性。由此,理事长赵国先在社会中是“腿不闲、嘴不闲、笔不闲、脑不闲”的忙人形象。由于常在主管区长办公室等着汇报请示,主管区长曾开玩笑地说;“理事长又给我们派任务了”。
执着的结果是成效。自2002年起,区残联工作和全区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区委、区政府更进一步的重视。区政府连续8年把每年为残疾人办1-3件实事纳入到当年实施的为群众所办的实事工程中。区委也把残联工作纳入到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创建“六好党委”“五好支部”的总体考核中。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针对提升残疾人福祉下发了《关于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同时,区有关部门也围绕提高合作医疗残疾人报销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方面联合签发了《关于在全区实施就业助残工程意见》、《关于在全区试行城镇残疾人失业登记意见》、《关于招聘残疾人工作协管员岗位意见》等配套文件。
主动性的工作个性创新了区残联的工作方法,赵国先又以辨证性的思维审视并运用着一则古老的命题:“授人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
“授人以鱼”,整体的工作格局调动了全区协力解决残疾人的切身利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年间,区四大部门领导和乡镇领导、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节日走访慰问残疾人、深入家庭了解情况已成为一种制度;企业界、知名人士、社会群众献爱心资助残疾人也蔚然成风。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也以行政资源向残疾人倾斜,在全市率先出台优先解决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救助政策,并把农村残疾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提高了5%。“授人以渔”则以社会的合力丰厚着残疾人的福祉。区残联联手市、区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扶植农村残疾人创业、建业,并发挥扶贫助残基地的辐射作用,劳动残疾人发展种养业。由市残联、区财政和区农委、区科委等联合投资300万元兴建的全区第一家扶贫助残基地占地500亩,养猪规模达到万只以上,不仅托养、安臵了50多名残疾人,而且它的辐射功能延伸到全区,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家庭发展起了养猪业。8年间,全区先后投入1400多万元兴建了14家扶贫助残基地,带动了1555名农村残疾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脱贫之路。
创新的工作格局带动了区残联“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工作思路的落实。“领导重视、部门关心、社会参与”的前提条件,落在了“残疾人受益”的终极目标上。
三、知心,深知残疾人所想,并由此拓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打开“心结”搞服务,是赵国先不断破解的主题。房山区残疾人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迎来了真正的辉煌。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赵国先的工作个性。
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赵国先走访城关街道办事处顾册村残疾人彭德时,看到坐在轮椅上的他无冬无夏地由妻子背进背出,心里很不是滋味。彭德说,现在生活不愁,最愁的是出入不方便。
赵国先由此引发思考,在民生福祉提升后,下肢重残人最渴盼的是解决出入问题,使他们能融入社会。
2006年,全市正在城市中推广无障碍环境建设,而偏偏房山不是重点,市里没有布臵任务。
解开残疾人这个“心结”,房山要搞无障碍建设。赵国先立下了决心要搞这个“没有建设任务”的工程。他提出了“无障碍进农村进家庭”的“四个一”:修一条无障碍坡道、安装一套不锈钢坡道扶手、改造一所装有扶手的厕所、给残疾人购一套坐便椅。
从彭德家回来后,赵国先立即把想法向区领导作了汇报。“无障碍进家庭”建设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2007年便被列入到区政府为群众所办的实事项目中,当年完成180户,2008年完成600户,2009年将完成1000户。2007年的工程涉及7个乡镇、32个村,仅用了3个月时间,这项在全市农村率先实施的“无障碍进家庭”工程为180名肢体残疾人带来了新的欢乐。
能独立出入家门,彭德高兴地来到城关街道温馨家园参加了残联组织的活动。走进温馨家园的那一刻,他落下了幸福的眼泪。
2007年6月28日上午,市残联理事长赵春鸾亲自到彭德家走访慰问,她惊羡所发生的变化,没想到无障碍进入到了农村。她对这项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房山区给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带了一个好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随后,市残联组织18个区县残联领导在房山召开“重残人家庭无障碍建设现场会”,推广房山区的作法。中残联、全国无障碍建设领导小组、北京奥组委部门官员参加了现场会,都给予很高评价,北京电视台也作了专题报导。
这种工作的魄力源于“打开残疾人的心结”,把好事做到心坎上。
2008年上半年,全区高质量完成了市残联布臵兴建两家“温馨家园”的任务。当这件好事深受残疾人和家属好评时,区残联又积极主动增建了6所。同时,近两年来,还积极兴建了安臵智力残疾人和精神病稳定期残疾人就业的职业康复站。到2008年底,全区建成的8所“温馨家园”和19个职业康复站做到了功能齐全、设施达标,已成为残疾人就业、接受服务、融入社会的“民心工程”。
打开残疾人的“心结”,把工作做到心坎,为残疾人谋利益的领域在不断地拓宽。
2006年,全区开始建立“村级残疾人协会”,并广泛开展专职委员选聘工作。到现在,全区462个行政村已有488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人数居全市前列,真正实现了区、乡镇、村级残疾人组织网络横到边、纵到底的格局。
2007年,区残联与区司法局一道,建立了全市首家“村级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室”,把残疾人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最基层。如今,由区、乡镇和173处村级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室所形成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弱势群体”筑起了一道完善而牢固的法律保护屏障。
“缺技能”是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最普遍的“心结”。几年间,区残联下力量破解这项课题,采取多种形式增长残疾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充实自强自立本领,完善了“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载体、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元培训途径”的培训制度。自2002年以来,全区每年都有超过1000人接受专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都有30余人被选送培训。接受培训人员有三分之一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00%达到结业,其中有10余人次在全市、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名次。
解残疾人之所想所忧,愿景成为现实,好事丰厚着福祉,房山区残疾人事业呈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瓶颈”问题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残疾人事业如朝阳给“弱势群体”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安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自2002年以来,残疾人就业率每年都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09年初达到了89.8%。8年间累计安排就业人员2400名,城镇就业年龄段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了93.5%的高就业率。有劳动能力的1.5万名农村残疾人开展了家庭种养业和生产项目。同时,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仅2008年全区收缴额达到1963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24.5倍。
——近年间,全区累计投入数以千万元构建了“区、乡、村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康复服务率达到86%,实现了达标的工作目标。以“区、乡、村三级康复工作组织管理网络”、“技术指导网络”、“训练与服务网络”实现了全区满覆盖。
——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办实事收到明显效果,残疾人生活福祉全面提升。全区加大了残疾人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到2008年,符合标准的3846名残疾人全部被纳入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3402人享受重残补助,近6000人参加了“新农保”;全区投入救助款对危难残疾人家庭实施特别救助,8年累计受救助户达到300余户,同时还投入资金数百万元扶植了1644名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业、投入资金70万元对300余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和翻盖新房。
实事为民、民心所向。2009年春节,一群残疾人代表,把表达感恩之情的锦旗送到了区政府和区残联。
“金奖银奖不如残疾人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残疾人的口碑”。民心所向提振着赵国先和他的同事们干好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有决心要使房山区残联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更大的飞跃。
第二篇:高先明同志的先进事迹
高先明同志的先进事迹
高先明同志系贵州省都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副书记。该同志是于1998年5月28日从都匀市人事局调任都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任副局长工作,主要分管质检所、计量所、稽查二队、并兼任局的工会主席。后因工作需要,经民主测评和组织考查,于2002年2月4日被任命为都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副书记。几年来,该同志不论在副职的岗位上,还是在正职的岗位上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谦虚、谨慎、严于律已、廉洁自律、克已奉公、处处以身作则,工作任劳任怨、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善于自我加压,不断充实,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能高质量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上级和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深受干部职工的信赖。
高先明同志在任副职期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但能较好地完成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任务,还分担了全局一定的文书工作和事务工作。几年来全局的目标考核计划每一年都经该同志亲自拟草,并能结合该局的实际,有较好的可行性,为确保全局的目标考核计划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当好正职的助手,出点子、想办法、该同志有很强的开拓性,敢于执法和公正执法。执法中能较好地运用法律法规,并能掌握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在分管的单位所开僻的新业务,每一次都是身先事足走在前 1 面,如电话计费器检定和业务的开展,开始被检相对人很难接受,态度非常恶劣,恶语重伤和抠打我执法人员,该同志多次亲自带队亲临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对相对人的教育说服,使其此项业务得到了顺利开展,即规范了计量市场,又拓宽了工作面,仅此项工作就给局里创收近2万元。原计量所在该同志分管前该所的年收入仅3万元左右,到2001年底止,该所的年收入已上升到7万多元,比分管前翻了一倍多。质检所在该同志未分管前该所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业务一样也未开展,经该同志接手管理后,与局班子积极想办法,并亲自与该所同志一道,深入基层,挖掘项目,该所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第一笔收入就是该同志亲自带领该所同志去实现的。到2001年底止,质检所的年收入已上升到6万多元,比接管前翻了2.5倍。稽查二队是该同志到该局两年后新组建的,组建后该同志组织新同志进行培训,培训中要求新组建的稽查二队要按照新的思路,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并亲自带领新同志一道亲临市场参予执法,使其新组建的稽查二队两年来未出现违纪违规现象,目标考核计划2001是该局历年来全局稽查罚没收入最高一年的两倍。该同志不但有创新思想,主要他还具备敢于执法,并能规范执法,局里的每一件大案都亲自带领办的,也是该同志到该局后打开的先例。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加速规范和加大质监部门的执法力度,提高执法管理水平,该同志严格要 2 求自己,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多次主动参加省、州质监局和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通过经常的学习和培训,该同志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是与他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不断地更新是分不开的。该同志在抓好自己分管的业务工作和局里的一些文书及事务工作外,对工会工作也抓得很紧,在这个问题上,能较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责任,能较好地保证党和国家的利益,同时也确保职工的切身利益,能较好地引导和教育职工,使职工在党的领导下的工会组织这个大家庭感到温暖。该同志在任工会主席期间,该局的工会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经常与州局的干部职工共同开展联谊的文体活动,促进了干部职工间的相互了解,更加团结,增强了凝聚力。工会费的来往帐目清楚,使用得当。
按照中央、省、州和市委关于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该同志能认真按照“学教”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并以江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精神,紧扣“三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积极参予“学教”办的工作,亲自为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讲解,每个阶段的小节和整个“学教”活动的总结都是该同志拟草和认真的完成,同时还积极起草“学教”活动的简报,及时反映“学教”活动的情况,对推动和高质量地完成我局的“学教”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该同志今年2月担任我局局长党组副书记后,始终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及不畏艰难,奋发拼搏,克已奉公的精神”与班子成员和全局的干部职工一道,认清形势,明确重点,自加压力,采取措施,以旺盛的精力积极投入到今年的各项目标考核的工作任务中。
为了确保今年目标考核任务的完成,该同志带领班子人员认真抓好“三个代表”回访复查工作,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该同志积极配合党组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和部署,在回访复查的同时,还认真开展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要求把整顿机关工作作风教育工作作为我局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该同志以身作则,处处作好表率。在派驻都匀市大坪镇老牛场村开展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指导组期间,作为指导组组长,在未花局里一分钱,帮助村里做了很多实事。如帮助协调了多年村民与村镇干部的紧张关系,拉近了市里的干部与村民的关系,从不信任干部到愿意主动接近干部,帮助村里修建了约一公里的水泥村寨路;修建了约一百多米的水利渠;为该村的杉木寨安装约一公里多的自来水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该村寨近300人的饮水问题,使全村的整体工作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从村民的整体面貌 4 和精神状态以及各村寨的环境变迁都有了根本的变化。该同志还引进外来投资商到该村帮助两位贫困学生出资上学,愿意从小学供这两位贫困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该同志在该村开展“学教”活动深受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好评,省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检查组检查到该村时,高兴地对该村的“学教”活动评价说:如果全省的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都能象老牛场村这样,我省的农村就有希望了。这句话的评价,给当时在场培同的州、市检查组人员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在场人员振动很大,因为该村的“学教”指导组就仅有高先明同志一人。因此,今年四月该同志所负责的“学教”指导组被评为全市“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优秀指导组,该同志还被老牛场村授予为该村的荣誉村民。该村村民与镇党委还多次到我局赠锦旗和感谢。至今,该村的一些村务事情还经常来与高先明同志商量,老牛场村现已同我局的干部职工联结下深厚的感情。
该同志任局长以来,能主动团结班子成员,带领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开创了我局历年来最好的工作新局面。
由于机构变动和人员调整,我局的班子是新组建的班子,为了打开新的工作局面,该同志按照新机构、新任务、新思路,积极开拓创新开展工作,他要求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要做到求实、务实、落实,随时保持良好的精神 5 状态,坚决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要求班子成员要善于分析问题,拿出硬措施,拿出工作魄力,拿出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精神,从他本人做起,调动班子成员和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分解任务,督查落实。九个月来,在该同志的带动下,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凝聚力大大增强。
为了规范执法程序,提高办案质量,该同志就从任局长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全局的执法人员会议,着重强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严格按执法程序办理每一个案件。今年来在该同志的严格管理下,每一个大小案件都是经过案件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各项文书齐备,彻底改变了过去一张发票、一张罚款单就完成了执法程序的不规范现象。加大了执法力度,避免了很多的后遗症,产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今年我局的执法工作,特别是执法程序和文书的使用,今年五月经省、州质监局对我局执法工作进行检查,对我局的执法工作评价比较好,特别在执法程序、文书使用执法的力度评价较高,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
为了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的综合素质,确保办案质量和目标计划的完成,该同志在为干部职工的知识更新舍得投入。今年来,我局花了较多的资金,送到省、州质监局去学习培训,有部分职工还多次送去学习。为了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今年还花巨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发达地区 6 和沿海(海南)地区去学习考察,开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眼界,学到了发达地区的很多好的经验。以上这些是我局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由于重视了干部职工的培训学习和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外出学习和考察,全局出现了爱学习的好风气,职工整体的综合素质有着明显的提高,得到省、州质监局检查组和考核组的认可。
为了树好质监部门的形象,结合本局的工作职能,该同志在转变观念,搞好服务方面做得尤为突出。作为搞好服务、帮扶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社会公开承诺,改过去单一执法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以服务为重心,推出先服务、先培训、再检查、后处罚。做好指导和引导的工作和制定优质服务措施,主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无偿地制定和提高“质量兴企”和“质量兴市”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措施,初步方案和措施报政府后,常务副市长已批示,分管工业副市长很关心,只待相关部门的分工和配合,就可试点性的铺开进行。几个月来,该同志主动无偿地到都匀匀酒厂、纸板厂、平板玻璃厂等企业,与企业领导共同为企业诊断,提出建议和看法,企业很有感触。在全局重声和强调两个优质环境和一个工作重点:一是内部优质环境,即:廉洁、自律、高效的办事环境;二是外部优质环境,即:杜绝“三乱”,严肃公正、科学、廉政的工作环境。一个工作重点,即:以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思路。该同志还在全局提出了“工 7 作任务限时制”,在该同志的主持下,为搞好“质量兴企”、“质量兴市”工作,在“质量月”期间召开了全市首届企业厂长(经理)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参会企业36家,市“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交流会给企业厂长(经理)启发很大,得到市“四大”班子及州质技监局的好评。
按照省、州质监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今年该同志主持工作以来,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强调从自己做起,要求纪律严明,始终按照行动快、措施硬、处理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加强了管理,拓宽了工作思路,并积极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今年仅九个月的时间,在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技术检验(定)机构划转州局,今年我局的目标考核计划与去年同期相比,任务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翻之多,是去年同期的2.5倍,创了该局历史最高水平。
该同志主持工作以来,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执法中敢于碰硬,不怕打击报复和诽谤,具有很强的拒腐防变能力,如都匀富强巷五金油漆店一个姓王的老板为了想减轻处罚,拿着红包到该同志家,被该同志严厉批评,老板无耐何只有将红包收回;另有一个售衣老板,为了达到减轻处罚,通过熟人强行送红包给该同志,被当场拒绝退回,该老板口出狂言,说该同志的官不管火,他找管火的大官来办,最后,仍被高先明同志说服,最终还 8 是履行了程序,缴了罚没款。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严格执法,该同志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今年的执法力度远远地大过了以往历年来的力度。
该同志处处严于律己,他在偶尔的公车私用时油费都是自己出;在参加一些难案和大案的现场执法,不论加班到哪个时候,哪怕是深夜,该同志总是与同志们一道加班,并且加班用餐都是四元店或五元店,严格执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从不乱花局里的一分钱,这些已成全局干部职工传闻的佳话。我局今天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该同志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我局全体干部职工,通过集体讨论,一致通过推荐高先明同志参加评选2002年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工作者,后经局党组再次讨论,同样一致通过高先明同志参加评选2002年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工作者。
都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
二OO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16.甘百先同志先进事迹[最终版]
甘百先同志先进事迹
为响应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针的号召,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按照中委两国政府框架协议的要求,通过长期不懈的跟踪和谈判,于2009年7月同委内瑞拉政府签订了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额75亿美元,是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承揽的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为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组建成立了委内瑞拉分公司负责管理和实施该项目,最高峰时有多达一千余名员工前往委内瑞拉参与项目建设,中铁委内瑞拉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党工委副书记甘百先就是这群长期远在异国他乡拼搏奋斗的中铁健儿的领头人、排头兵。
委铁项目实施近四年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复杂局面,稳妥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整体经济效益平稳提升,人员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护,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工程施工质量优良,工程形象得到了中委两国政府、中委基金等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甘百先同志的科学管理、努力工作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其主要事迹如下:
作为项目负责人,甘百先同志深知把项目实施和建设好的重大意义,近四年来,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团结协作,注重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能够做到在安排工作时,岗位责任到位;在施工管理时,科学组织到位;在验收任务时,检查考核到位;在兑现奖惩时,机制落实到位。几年来,他克服项目沿线交通不便、治安状况不佳等困难,经常前往生产一线查看现场工程进度、查验工程施工质量、查探安全生产状况,累计行程超过3万公里。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得到了委方业主和监理单位的高度肯定,且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向委内瑞拉乃至南美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实力、能力、信誉和风采。
一、经济效益方面。甘百先同志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通过采取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设计、推行分包和材料采购价格信息平台、严格资金管控提高投入产出比、推行责任成本与分析、加强成本检查等多种手段,一直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项目整体收支差额处于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确保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2011年8月,国资委监事会带领会计师事务所赴委内瑞拉对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检查,对项目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经济效益情况非常良好。
二、风险防控方面。甘百先深知海外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倡导成立了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始终高度重视各类风险的预测、防控和规避工作,不断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增强了风险管控能力,成功防范和规避了一系列的风险,如政局风险、治安风险、资金风险、成本风险、税务风险等等,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为全面完成项目合同任务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三、质量管理方面。作为一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近三十年的专业人士,甘百先同志一直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并将委铁项目当成一次中国企业树立信誉、开拓市场的名片。在他的带领下,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始终非常严格,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始终优良。
四、安全生产方面。甘百先同志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他的领导下,项目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委内瑞拉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分公司还结合项目实际编制了《委铁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奖惩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连续四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零死亡目标。
五、人才培养方面。在甘百先同志的积极倡导下,项目十分重视海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素质提升工作,大力开展了创建海外学习型组织活动,进行西班牙语、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和学习,不但给长期在海外工作的员工们创造了学习机会,而且规范了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减少了无故外出带来的安全隐患,还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又掌握外语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企业长期进行海外市场开拓、经营和实施,充实了人才储备。
六、党建工作方面。作为委内瑞拉分公司党工委兼职副书记,甘百先同志在搞好行政工作的同时,还坚持按照国资委、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对海外项目党建工作的要求,开展了各项党建工作。结合海外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在委铁项目长期开展“建功委铁、争当先锋”劳动竞赛活动,并在党内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号”等主题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几年来共发展党员31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0年至2012年,分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四好班子”,2012年,中铁委内瑞拉分公司还荣获国资委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甘百先同志深知作为一名中央企业大型海外项目的负责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是全体中方人员的代表和样板,工作的好与坏、决策的对与错都将深刻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几年来,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对事业献出了一个“诚”字,对职工付出了一个“爱”字,对自己谨守了一个“严”字。由于他的身先士卒和率先垂范,委铁项目从上到下都养成了勤俭务实、高效协作的工作作风,项目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中委双方的肯定和认可。在他的带领下,中铁委内瑞拉分公司连续三年业绩考核均为优秀,项目情况和事迹先后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委内瑞拉国家电视台、凤凰卫视等有关媒体采访和报道,充分展示了中央企业的实力和风采。
鉴于甘百先同志的优异表现和突出成绩,特推举其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第四篇:×××同志先进事迹
以扎实的业务工作实践共产党员的理想人生
——优秀共产党员×××同志的先进事迹
×××,男,汉族,1974年11月9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8年8月2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原州区工程站副站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主要从事公路桥梁的勘测、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工程管理者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实践和理论结合,不断强化自己的业务素质,从实践中增长技能,在工作中提高觉悟,使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和优秀的共产党员。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他参加了原州区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的勘测、设计、建设工作,原州区境内各乡镇行政村道路他都亲自跑过,说起任何一条路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同行人都称他是“活地图”。
2009年,原州区农村公路道路硬化工程任务重、路线长,工程项目点多面广。他受局领导重托,担任农村公路业主代 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他几乎没有休息日,天天检查工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工程质量事前控制,进度心中有数。他严把工程质量,认真查审核工程计量,工作中不徇私情,严以律己,本建设项目全部圆满完成,为原州区被评为2009年交通建设先进县再立新功。
2010-2011年原州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项目中,担任建设项目总监,对张易至王套、毛套至驼巷、S101线至孙家河、贺套至三湾、309国道至母家沟、老三营至戴堡、胡大堡至大疙瘩、红城至海淌、东源至西台等20条250公里项目管理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按照“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当好工程质量的“守护神”,将质量隐患消灭至萌芽状态,以他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又为原州区公路建设增添光彩。
2011年领导安排他负责西山公路土路基的修建工作,西山公路全长42公里,是我区“五纵五横”公路网络之一,途径3个乡镇9个行政村,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大部分地段无路可走,交通十分不便,施工难度极大。尤其在施工季节,天气燥热,交通中断,仅干黄土就有一尺多厚,车辆过不去,他就步行到施工现场,头顶似火骄阳,步行崎岖山路,就这样来回往返几十公里检查项目质量,有时遇到暴雨无处躲藏,全身淋的象落汤鸡一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土路基、构造物的修建任务。在工程涵洞构造物施工中他坚持旁站监理,隐蔽工程亲自验收,不合格材料禁止进场,上道工序不验收,下道工序禁止开工。尽管吃了不少苦,人累瘦了,脸晒黑了,但铺通了道路,方便了山区群众。作为公路建设者来讲,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天堑变通途”了。
多年来,在局领导和站领导的培养和教育下,在老同志的带领和帮助下,他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公路工程管理人员,“严把工程质量是首要职责,质量是公路工程的生命”。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出现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不按图纸设计施工,也有电话说情的,遇到这些现象,他牢记共产党员的职责,坚持原则,不讲私情,不看面子。首先认真的实地检查,然后仔细的对照图纸,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施工,最后通知施工单位该补强的就补强,该返工的就返工,该拆除的就拆除,始终以“质量第一”为准则,保持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在三营至老庄公路施工中他发现施工单位违反技术要求操作,蒙混过关,现场进行了停工整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讲清了道理。所以这些年来,他负责的施工项目没有出现不合格工程,受到局领导的赞赏,2008年、2009年、2010年终考核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12年是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收关之年,在项目开工前期,他主持制定和完善了总监办监理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内容包含工程质量、进度、费用、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廉洁等各个方面,并要求每一项制度必须落到实处,专人负责,为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施工单位强化管理,坚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为业主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内部管理方面,他严格要求全体监理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工程质量重于泰山的思想,再为我区农村公路的建设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是这样一个人,长年野外工作,被太阳暴晒得
黝黑的脸庞,总是很忙碌的样子。有时候问他“苦不苦”,他总是憨憨的一笑,说:“自己虽然苦点,但当修成一条条沥青水泥路,看到老百姓脸上幸福的笑容,总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公路建设者,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五篇:同志先进事迹
***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
***,男,工程师,1982年参加工作,二十年扎根基层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铸就了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高尚品格,成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骨干。自2003年调入**负责**工程建设工作以来,由于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加强和改善项目建设管理,优化施工方案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连续2年被评为 “***先进个人”。
抓自身建设,思想坚定,作风扎实。俗语说:打铁须得自身硬。尽管有着从事基层工作二十年的经验,但在负责县日协项目工程建设期间,**同志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坚持学习,严于律己,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提高自己。为了系统掌握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他除了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外,百忙之余,还报名参加了***农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以刻苦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知识,进一步做好日协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他自费订阅了《建筑技术》、《工程施工与管理》等专业杂志,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抓工程落实,公而忘私。**项目经省水利厅批复 后,计划在全县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511万亩。由于项目工程技术要求高,质量标准严,部分地段地形复杂,加之项目实施地点分布在全县四个灌区,项目建设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同志作为项目建设负责人,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为了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工程建设伊始,他即带领项目设计、监理单位有关人员检查、指导各项目实施灌区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外业测量,几乎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在一个多月的测量工作中,虽然人晒黑了,但他感到能为全县的水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再苦再累也值得。工程全面展开后,所面临的就是技术施工问题,尤其是水池、桥涵等工程,业务技术要求尤为突出,由于工程战线长,布置分散,因此这就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每天都要到各项目实施灌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同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常是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带领大家按时圆满地协调解决了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另外,在水利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书面规划设计与实际地形、地质状况不相符,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预算,为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他积极协调项目建设各方进行工程变更的论证、分析、对比,优化施工方案,并将工程变更报告及时上报省项目办进行审批,从而确保了整个工程的按时实施。
抓工程建设,把质量当生命。正如他的那句口头禅所说: 工程是百年大计,要“铜帮铁底”。他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二十几年在工地上的摸爬滚打,使他练就了一副过硬的识假打劣的本领。***日协项目64个单位工程,1026个分部工程,6281个单元工程。按照有关质量检测标准,6281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80.6%;1026个分部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87.5%;64个单位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93.8%。2005年10月,工程通过市级验收。11月,经省级项目评估,项目**工程均被评定为优秀工程。2006年11月29日,经省级项目初步验收综合评定为优良。
在基层工作多年,他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四早五定三把关”的工程建设经验,即早安排、早勘测、早设计、早施工,坚持定方案、定任务、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严把设计、审核、验收关。他注重规范管理,每个单项工程都要签订工程建设协议和安全施工合同,层层把关,按章操作,严格施工。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奖罚分明,他的只看质量不看人情的严厉态度,使许多施工人员不寒而栗,同时也为项目办赢得了安全保障和信誉。
抓创新,促管理。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为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益。他提出按照一渠一卡一碑,为各单项工程建立工程档案信息,并借鉴周边地区项目建设经验,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每个单项工程都填写完工验收卡和工程完工认可书,建成一条运行一条。项目共完成单项工程228个,移交灌区管理单位后,要求灌区管理单 位同各受益村社、群管组织签订工程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工程的建后管理,为灌区水利工程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投入运行的日协项目工程,发挥了显著的节水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受益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面对成绩,***同志并没有止步不前,他依然默默地耕耘着,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业务技术特长,向着更大的成功不断地努力着。***同志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县水利事业无私地奉献着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