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3 15:3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写写帮整理)

蒙阴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2006-2020)

298 更新时间:2009-11-10 9:50:19 文章来源:蒙阴国土资源局 点击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精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管理办法》(鲁国土资发[2006]111号)和有关的法规、政策,结合蒙阴县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在对蒙阴县农村建设用地评估的基础上,编制蒙阴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由蒙阴县人民政府及所辖的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农村建设用地(违法用地及临时用地除外)整理(复垦)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

编制本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为依据,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规划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第四条

本规划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耕地、集约合理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2、坚持自愿、合法、有偿原则,实行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的实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3、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

4、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等规划相衔接;

5、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统筹安排,切实可行;

6、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的耕地质量与新占用的耕地质量相当。第五条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以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7号);

5、《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6、《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7、《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122号;

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9、《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1999年修正);

10、《关于印发<山东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5]168号);

11、《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置换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

12、《山东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综[2005]90号);

13、《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1]59号);

14、《关于规范和完善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国土资发[2007]190号);

15、《蒙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

16、《蒙阴县统计年鉴》;

17、《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07]61号)。

第六条

本规划的基本任务: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标;在确保规划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确定拆旧区、安置区、建新区的位置、面积;科学安排挂钩周转指标的流转;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七条

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20年为目标年。2006-2010年为规划前期; 2011-2015年为规划中期;2016-2020年为规划后期。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任务

第八条

本规划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人口、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近期至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24.9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25.9平方公里,远期至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29.71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达到45.94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内,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形成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工业基础地位,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第三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达到49.06%。

第九条

本规划的总体目标:盘活农村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改善农村居住、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本规划的具体目标如下:

1、到2020年,全县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区总面积3163.65公顷,整理(复垦)为农用地面积2678.80公顷,其中耕地2146.71公顷。

2、全县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区拆迁46970户,拆旧区面积3026.07公顷。安置农村居民29651户,安置区面积484.86公顷。整理(复垦)为农用地2541.22公顷,其中耕地2036.64公顷。

3、全县农村工矿废弃地可整理(复垦)总面积137.58公顷,整理(复垦)为农用地137.58公顷,其中耕地110.06公顷。

第十条

规划前期以宜整理(复垦)的农村工矿废弃地及易整理(复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复垦)为重点。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1、整理(复垦)农村居民点项目区85个,整理(复垦)为农用地876.64公顷,其中耕地697.83公顷,用于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建设。安置农村居民10030户,安置农村居民面积170.60公顷。

2、整理(复垦)农村工矿项目区8个,整理(复垦)为农用地137.58公顷,其中耕地110.06公顷,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建设。第十一条 规划中期以潜力较大、实施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及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复垦)为重点,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1、整理(复垦)农村居民点项目区75个,整理(复垦)为农用地760.46公顷,其中耕地615.34公顷,用于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建设。安置农村居民8766户,安置农村居民面积135.52公顷。

2、整理(复垦)农村工矿项目区0个。第十二条 规划后期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1、整理(复垦)农村居民点项目区102个,整理(复垦)为农用地904.12公顷,其中耕地723.47公顷,用于城乡增减挂钩建新区建设。安置农村居民10855户,安置农村居民面积178.74公顷。

2、整理(复垦)农村工矿项目区0个。

第三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第十三条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包括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潜力。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指对原有的自然村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国家规定用地标准,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在规划区内建设新型农民社区,通过对原有村庄整理(复垦),可恢复为农用地或耕地的潜力。

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潜力是指对农村工矿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各种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成农用地或耕地的潜力。

第四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案 第十四条 本规划方案设计坚持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2、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各经济实体及农户和其他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3、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4、节约成本,方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第十五条 本规划方案划分为以下三类项目区:

1、拆旧区,规划设置突出重点乡镇、重点村庄、重点区片,主要设置在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及整理(复垦)潜力大、群众积极性高的农村居民点和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及可适宜整理(复垦)的农村工矿用地区域;

2、安置区,按照布局相对集中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在尊重地方习俗、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设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界定的小城镇、中心村及其他农村居民点区域。

3、建新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在各类小城镇,也可安排在中心城镇及工矿用地区。第十六条 拆旧区按以下基本要求设置:

1、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区域范围之外;

2、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确定拆旧区的类型、位置、规模以及整理目标和时序;

3、拆旧区的土地整理(复垦)必须符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和其他相关规范要求;

4、整理(复垦)的耕地数量、质量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整理(复垦)后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应与建新占用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基本一致;

5、按规划拟定的拆旧区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在拆旧区范围内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整理(复垦)的位置、范围、面积、时间、用途、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

第十七条 拆旧区数量及空间分布:全县共设置拆旧区270个,面积3163.65公顷。

设置农村居民点拆旧项目区262个,拆旧区总面积3026.07公顷。其中前期85个,面积1047.24公顷;中期75个,面积895.98公顷,后期102个,面积1082.85公顷。

设置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复垦)项目区8个,拆旧总面积137.58公顷。其中前期8个,面积137.58公顷;中期0个;后期0个。第十八条 拆旧区的整理(复垦)应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相关规定、规范要求设计、实施,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定、规范均适用于拆旧区的整理(复垦)。

拆旧区整理(复垦)标准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

1、整理(复垦)后的耕地田块规整,大小适宜,地面平整,有利于排灌;土壤中无基石、石砾、泥灰、残渣,适宜耕作;

2、农田水利工程与周边工程设施相衔接、配套齐全,给水方便,排水畅通;

3、田间道路布设合理、方便生产、节约土地,与周边已有道路相连接;

4、农田林网建设与田间道路、沟渠相配套,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与美化村庄相结合。

第十九条 安置区划定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

1、能用劣地不用好地,能用非耕地不用耕地;

2、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安置面积小于原占地面积,农宅占地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

3、集中布局,与城乡规划相衔接,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4、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原则上控制在现代耕作半径的范围内;

5、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二十条 全县安置区共安置29651户,用地规模484.86公顷,其中其他农用地0.00公顷,建设用地484.86公顷,未利用地0.00公顷。第二十一条

县政府负责组织拆迁安置工作,协调解决拆迁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

建新区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

1、设置规模应低于拆旧区规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拆旧区水平;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城市发展方向,与城镇、开发区、工矿用地区集中连片布局;

3、注重景观和生态保护。

第二十三条

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区整理(复垦)全县共产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2678.80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项目区产生2541.22公顷;农村工矿废弃地产生137.58公顷。该指标作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补充,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政府土地收益高的商服、房地产类用地及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较高的工业项目用地。

第五章

增减挂钩规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二十五条

增减挂钩投资估算主要包括拆迁安置和土地复垦的资金投入。全县实施262个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区和8个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项目区,拆旧区总面积3163.65公顷,共需投入资金353122.01万元。其中规划前期投入122652.10万元,规划中期投入103275.47万元,规划后期投入127194.44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第二十六条

全县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区总面积3026.07公顷,其中整理(复垦)面积2678.80公顷,拆迁46970户,安置29651户,按拆迁一处农宅3.48万元计,拆迁补偿费投入163455.60万元;按新建一处标准农村住宅5.5万元计,安置补助费投入163080.78万元;按国家标准每公顷平均投入9万元计,土地复垦费投入22870.97万元,总计资金投入349407.35万元。其中规划前期拆旧区面积1047.24公顷,整理(复垦)面积876.64公顷,拆迁16058户,安置10030户,拆迁安置补偿费投入111047.67万元,土地复垦费投入7889.77万元,合计资金投入118937.44万元;规划中期拆旧区面积895.98公顷,整理(复垦)面积760.46公顷,拆迁13856户,安置8766户,拆迁安置补偿费投入96431.33万元,土地复垦费投入6844.14万元,合计资金投入103275.47万元;规划后期拆旧区面积1082.85公顷,整理(复垦)面积904.12公顷,拆迁17056户,安置10855户,拆迁安置补偿费投入119057.38万元,土地复垦费投入8137.06万元,合计资金投入127194.44万元。

第二十七条

全县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复垦)面积137.58公顷,资金总投入3714.66万元。其中规划前期整理(复垦)面积137.58公顷,资金投入3714.66万元;规划中期、后期无项目区。

第二十八条

建设用地复垦资金投入按照政府为主、农户为辅的原则,由政府与农户共同承担。农村居民点的拆建复垦,政府投入按照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有关规定补偿,规划期内共需投入拆迁补偿费163455.60万元,土地复垦费22870.97万元,两项计186326.57万元,其余部分由农户自行承担。农村工矿用地整理(复垦)资金投入3714.66万元,全部由政府投资。由政府投资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资金共计190041.23万元,平均取得每公顷土地指标,政府需投入70.94万元。规划期内使用指标2678.80公顷,政府需投入资金190041.23万元。其中,通过农村居民点复垦取得每公顷复垦土地指标政府需投入73.32万元;通过农村工矿用地整理复垦取得每公顷复垦土地指标政府需投入27.00万元。

第二十九条

政府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使用指标取得的政府土地收益。全县使用指标2678.80公顷,可获得政府土地收益200909.93万元。

蒙阴县城区城市规划边缘区域出让总地价(参照基准地价)平均为180万元/公顷以上,扣除征地成本和前期土地开发等费用,政府土地收益90万元/公顷。本规划蒙阴县城区使用指标2678.80公顷,政府可获得土地收益241091.91万元。

第三十条 经综合测算,本规划期内,全县共需政府资金投入190041.23万元,可获取政府土地收益241091.91万元,全部实现资金收支平衡。

第六章

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第三十一条

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将原来闲置、废弃、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为集约高效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经济效益明显。规划期内,全县增加建设用地指标2678.80公顷,用于经济建设,将全面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十二条

拆旧区土地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整理(复垦),通过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有利于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增强土地的抗旱、防涝能力,改善其生态环境。安置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布局相对集中,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通过村庄绿化建设,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第三十三条

实施本规划可以收到以下社会效益:

1、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规划期内,全县整理(复垦)农村居民点面积2541.22公顷;全县137.58公顷农村废弃工矿用地通过整理(复垦)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

2、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通过本规划实施,规划期内,全县可建设用地指标2678.80公顷,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工矿等建设用地指标180公顷左右,在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同时,基本上满足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要,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3、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安置区建成后,项目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和规模趋于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减少了农村违法用地行为。实施本规划,有利于解决项目区内的农宅纠纷,能有效控制乱占、乱建等用地无序扩张的行为,农村违法用地现象将明显减少。

5、扩大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随着建新区建设及二、三产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按每公顷城镇建设用地负载83人计算(人均城镇用地120m2),全县可安置劳动力222340人,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过渡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本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应当置于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统一认识,认真制定年度实施计划,逐级分解下达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并纳入国土资源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运用行政、法规、经济、科技等综合手段,促进任务落实,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指导作用。第三十五条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县、乡(镇)两级应当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摆入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会日程,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财政、审计、建设、规划、公安、环保、农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及其办事机构,强化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拆迁、安置、建设、资金、用地、农村社会稳定等重大事项。在规划实施中,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理顺工作关系,强化工作责任,不断完善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工作协调机制,提高整体效能,推进规划实施顺利进行。在建立和完善领导协调机制的同时,县、乡(镇)两级还应当研究建立和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资金保障、项目运作、指标流转等工作运行机制。

第三十六条

本规划确定的拆旧区的土地整理(复垦)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关规定实行项目管理,确保整理(复垦)的数量、质量标准达到规定要求。

项目立项材料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复,并报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未经批复、备案的项目一律无效。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按照土地开发整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法人负责制、公告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项目运作。

项目竣工后,认真组织资金审计和项目验收。在审计和县级初验基础上,由县主管业务部门组织验收,省业务主管部门抽验。对审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其返工、整改,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工程建设及复垦的土地数量、质量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第三十七条

县、乡(镇)两级必须将资金筹措当作关键措施落实,应当把由使用指标用地取得的政府土地收益作为资金的重要来源,确保专款专用、渠道畅通。

对新增建设用地应当加大土地出让力度。按照法规、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开、公平、竞争、有序土地区场体系和秩序。应当有偿使用土地的,必须实行有偿使用;应当公开出让的,不得协议出让。使用指标用地的,除符合法规、政策必须有偿使用的外,对办公和某些基础设施(产业)、公益事业类用地应当积极探索和引导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必须实行有偿使用,不断拓展有偿使用范围,增加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对法规、政策规定确需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应当将投资成本全部或部分纳入土地取得成本,由土地使用者承担有关费用,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认真执行土地有偿使用的法规政策,依法合理确定出让地价,出让地价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出让最低限价标准;政府土地收益不得低于评估地价的40%;土地出让金应当全部征收到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减免。

各级政府应当依靠新增建设用地发展经济取得收益。征收的使用指标用地取得的政府土地收益,应建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畅通资金拨付渠道,及时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全部用于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保障复垦项目建设正常运转。对专项资金不足的,可以从政府其他土地出让收益中补充。

在本规划实施前期,县政府级应当按照年度计划需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解决项目实施必须的启动或周转资金,逐渐形成资金运转的良性循环。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日常监督,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征收到位、管理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合理、运作安全。

第三十八条

鼓励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通过整理(复垦)取得的指标,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由资金投入县(乡、镇)安排使用,不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指标挂钩。

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跨乡镇运作,挂钩指标本着有偿原则随之流转。通过跨乡镇运作,推动全县增减挂钩工作平稳进展。

第三十九条

深入宣传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引导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广泛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奠定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工作的群众基础。认真做好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应当坚持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动,实施进程及规模应与政府投资能力和农民群众接受程度相适应;拆旧安置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注重优化居住结构和布局,改善农村居住、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

采取妥善措施,切实加强政策咨询、纠纷调处和治安维护工作,及时处理拆旧与安置中的土地纠纷,认真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努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第四十条 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加强管理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规模合理化,运作规范化,信息网络化,使本规划的实施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规划数据册组成,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十二条

拆旧区原则上按照本规划所确定的位置、范围和时序实施;因不可预见性因素导致项目区不能如期实施的,可从备选项目区库中择优补充;未纳入本规划项目区库,但符合本规划原则和要求的,经本规划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可按照本规划要求实施。

安置区原则上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位置、范围和时序实施;确实需要调整的,可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报经本规划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做出相应调整。建新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需占用其他土地的,报经有批准权的机关批准同意,可调整其位置和范围。第四十三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蒙阴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一、内涵:207 号文规定: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遵循的原则

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的原则,尊重民意与保障权益的原则,指标挂钩与质量管理的原则,人文风貌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多元投入与收益挂钩的原则。

三、挂钩的意义

通过“挂钩”, 一方面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 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城镇盲目扩张、乱占耕地的现象, 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确实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并带来巨大效益。

(1)社会意义

A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 缩减了农村建设用地,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了发展空间,B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缓解人地矛盾,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业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2)经济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村现代 化建设,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伐;有利于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扩大和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有利于政府从建房、拆房、安置等环节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节约了建房成本,;有利于使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 有效地保护耕地,等于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3)生态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 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造村内的道路, 改善村内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面积, 减少垃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无序的状态,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强有力的改善和保护;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增量需求和提高农村土地的植被覆盖面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挂钩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台帐、规划图的数据不统一。2.在挂钩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3.占好地补劣地, 整理形成的耕地质量差4.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5.城乡规划不衔接, 规模与空间布局存在矛盾.6土地整理成本大, 政府财政有压力

五、政策和建议

1.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加强管理2.资金筹集一定要到位。3.在进行挂钩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4.在挂钩过程中要将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的主导 性作用相结合。5.利用村庄闲置地安置不占用耕地, 对土地实行生态、人文保护。6.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7.挂钩要衔接城乡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建设。

第三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总结

大洼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总结

大洼县被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高度重视,迅速统一思想,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开局良好。

一、县域基本情况

大洼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也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区域之一。县域辖区总面积1683平方公里,全域为国有农场,全部为国有土地,下辖15个镇(农场),总人口40万,农工已纳农垦职工养老保险体系。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55.6%,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有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域城镇化试点县。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等工作,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批、供、用、补、查”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在破解用地瓶颈、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上,用实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逐渐探索出了符合大洼实际的利用增减挂钩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

二、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情况 为有效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用地瓶颈问题,我们在用足用活政策,多方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积极对上争取土地指标的前提下,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一)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启动工作始于2009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小城镇建设项目,到目前,经省国土资源厅(省政府)批准五个批次、十五个项目区,累计批复挂钩周转指标904.3107公顷,项目区共涉及拆旧区总面积1057公顷,规划区内拆旧户数10160户,拆迁人口35679人、拆迁村屯85个。

(二)主要工作做法

1、思想认识到位

经过学习和引导,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一致感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牢牢把握,这样才能拉大发展空间,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说,增减挂钩是我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动机,增减挂钩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在于争取多少建设用地指标,而是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可以大手笔地谋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次产业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真正使统筹城乡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城镇化试点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两城两区五园”和推进“三化一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即按照“全域城镇化”的理念,从规划上把大洼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逐步形成“两城两区五园”和“北商中居南工”的发展空间格局。“两城”即大洼温泉生态新县城、大洼临港生态新城;“两区”即红海滩湿地生态旅游度假区、北部综合商贸服务区;“五园”即石油管材机械加工产业园、数字印刷包装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鸭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化一业”即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就是人往“两城”集中,商贸物流往“两区”聚拢,工业项目往“园区”摆布。为有效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用地瓶颈问题,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以保护资源、保障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科学编制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建新区和拆旧区,扎实做好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同时把增减挂钩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农垦职工危房改造结合起来,避免了城乡建设中的二次拆迁。

2、组织领导到位 为推进我县增减挂钩工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各位政府领导任副组长,国土、发改、财政、环保、住建、农经、水利等相关部门和各镇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具体负责增减挂钩、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规划编制、统计汇总、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并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县委、县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深入现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规划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县里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座谈会和研讨会,听取各镇和相关部门关于用好增减挂钩、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详实地掌握工作推进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调度拆旧复垦区农民回迁摸底调查进展情况,每两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进度汇报会,每月对新居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跟踪督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3、政策制度到位 好的政策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发挥最大效果,朝令夕改只会事倍功半。我县在推进增减挂钩试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的各项政策措施始终秉承前后一致的原则。201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了《大洼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大委发„2010‟6号)和《大洼县推进城乡一体化若干规定(试行)》(大委发„2010‟7号),在此基础上,2011年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大委发„2011‟6号)。在制定《实施细则》之前,我们多次组织召开农民群众座谈会,充分了解群众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农民群众认可城乡一体化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实施细则》是对《实施方案》和《若干规定》的延续和细化,把各项原则具体为操作办法,避免了政策制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群众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从制度上对增减挂钩工作每一步的要求都用县委、县政府的文件进行了明确。对每个部门、每个镇应承担的职责、工作任务,每个建新区内新居工程建设项目,拆旧区内复垦项目等都提出明确的时限和要求,保证了增减挂钩试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同时,根据工作进程,县委、县政府制定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先后出台了《中共大洼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中共大洼县委 大洼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集群化的意见》、《大洼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引进人才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以及《关于加强城乡一体化资金使用管理的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增减挂钩试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开展。

4、宣传监督到位

为了让全县人民真正了解增减挂钩与城乡一体化工作,保证政策规定的充分公开,我们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首要位臵,通过走访、调研、讲座等形式,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的大战略中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氛围。去年9月,县委、县政府在增减挂钩大批量项目报批过程中,就召开了全县村党支部书记以上的千人领导干部培训大会,既让全体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又让他们熟知政策、掌握操作规程。在我县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县政府分管领导还作了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专题讲座。

在做好面上宣传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自加压力,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为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支持增减挂钩城乡一体化工作。县电视台开设了“县长走进直播间”专栏,县领导面对面与农民群众座谈,就城乡一体化工作相关问题解答群众疑问,并刻录成光盘在县电视台循环播放。县政府先后编印了《大洼县城乡一体化政策汇编》小册子20000余册,确保每户一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利用好增减挂钩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积极拥护,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5、资金保障到位

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增减挂钩、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城乡一体化实际上就是拆旧建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县财政收入不会因此而增加,或许还会有负债。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环境得到改善,全县生产力发展要素集聚更加全面、配臵更加合理,今后发展的空间更大、速度更快,积聚的人气更高。因此,县、镇财政在用好增减挂钩、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坚持把舍得投入作为第一原则,自觉主动做到资金保障到位。

城乡一体化资金需求庞大,建设资金由县、镇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多渠道融资,按照项目预算、施工进度、监理报告及合同要求等予以拨付。我县的城乡一体化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补贴、财政专项资金、对上争取资金、融资四个渠道。财政补贴即县、镇两级财政在土地收益、县政府奖励、补贴、税收收入、专项资金、融资中安排城乡一体化补贴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整合相关单位的专项资金,共同用于城乡一体化中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开发、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城乡道路、中低产田改造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六小工程”、社会事业等项目;对上争取资金就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资金,优先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就是采取贷款、证券、基金、担保、信托、BT、BOT等多种融资方式,筹措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

6、利民惠民到位

无论是增减挂钩,还是城乡一体化,其根本目的就是生产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确保农民权益受维护、生活质量有提高。在这方面,县委、县政府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实践的,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增减挂钩试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扎实开展。

在住房安置上:坚持高标准规划,力求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科学,不设独立的农民新居工程小区,而是将农民新居工程融入到城市高标准新型社区之中,这样农民群众才乐于搬迁居住。新型社区做到办公、社保、民政、计生、农技、公安、司法等行政服务资源齐备,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站、卫生院、物业服务站、学校、公办幼儿园、文化广场、养老院、超市、停车场、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规划全县的农民新居工程全部为楼房,每栋楼设计3至4个单元,设定了45、55、65、75、85、95、105和120平方米8种户型,充分满足农民群众不同的居住需要。新居工程回迁楼全部具备即迁即住条件,免去了农民装修支出。针对城乡新居工程的需要,考虑了农具房、大型农机具室内外停放场、小型畜禽舍、小菜园等附属设施的安排,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对农民现有房屋臵换按1:1或1:1.1比例拆旧换新,平房换楼房,农民进城后的安臵房屋不是经济适用房,也不是小产权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是由政府统一购买配送的。对群众需求额外增加的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的,按建筑成本核算收费;凡不足45平方米的,无偿补足面积,保证农民居者有其屋。对少数搬迁户如不愿参与房屋臵换的,可选择货币补偿,补偿标准以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为准。在回迁楼分配上,制定了综合评分体系,包括签订拆迁协议先后顺序、装修程度、身体状况等多个标准,对因残疾、重症疾病行走不便或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人员家庭,可优先选择一楼,确保分配公开公平合理。

在就业安置上:农民进城后可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原有承包土地可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获得收入。我们明确了原土地承包权保持不变,给予确权发证,承包时间到农村二轮土地承包结束,给农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拆旧后进城农民,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每个家庭不挑不选在24小时内至少安排一人上岗就业,新居工程物业公司优先选用回迁农民,建筑工程用工优先选用回迁农民;拆旧后进住县城新居工程的农民,对于自主创业的,享受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从事个体经营享受最高每年8000元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进城农民免费享受就业培训,由人社、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物业、保洁、保育、家政服务等培训,确保每人至少掌握两项就业技能,打消农民进城后的顾虑。

在配套安置上:对搬迁进城后的农民,由本人提出申请,可纳入县城居民户口统一管理,享受城镇居民各种待遇。由于大洼全域为国有农场,农民进城后的农垦职工养老保险将纳入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畴,退休工资将翻一番;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变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费由30元/人/年提高到240元/人/年,最高报销额度上限由3万元提高到15万元。所涉及到的补缴保费部分由县财政承担,有用工单位的,今后缴纳部分按相关规定执行。这对自古以来“养儿防老”的农民群众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在搬迁进城后农民子女就学上,由县政府统一安排到县城内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与原城市学生享受同等的入学、就读权利,免收一切学校收费;报考县内高中、职高的,在考试成绩之外加20分。

在住房补贴上:为充分调动农民进城,引导农民尽快由农民变市民,县政府给予进城农民至少三年的住房补贴予以过渡。县财政从物业费、取暖费、交通费、有线电视收视费等方面对进城农民群众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成本。新居工程物业费执行0.9元/平方米的标准,由县、镇财政补贴0.6元/平方米,从交工之日起补贴3年。取暖费执行县定标准,从交工之日起,由县、镇财政全额补贴3年。“两管三线”(燃气、自来水、电力、电话、有线电视)初装费全部列入房屋建设成本,由财政承担,有线电视前三年的收视费由县、镇财政全额补贴。同时完善城乡公交体系建设,新居工程居民享受三年的交通补贴,主要考虑进城后仍然在农村继续耕种的农民,需要由公交接送,鼓励农事龙头企业购臵内部交通车辆,接送农民工上下班,由财政予以一定补贴。

对于少数不愿进城的农民,在所在区域规划的新市镇中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予以安臵。原有农垦养老保险不变,同时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和种植小区。种植小区一部分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集中棚菜生产区,一部分为农户种植蔬菜的自留地(每户20平方米),从而保证农民生产、生活所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经验不足。增减挂钩与城乡一体化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既没有成形的模式可以遵循,也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县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是边干边探索,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是新居工程建设需进一步加快。增减挂钩最终体现就是把拆旧区的村屯复垦为耕地,而要按时按规定要求完成好复垦任务的前提是把拆旧区的群众安臵好。全县城乡一体化计划安排的新居工程共计15项。其中,今年计划开工10项,已开工建设项目有6项。我县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居工程建设,力争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项目尽快具备回迁条件,确保拆旧复垦区农民按时回迁,拆旧复垦工作按时开展。

三是资金筹措上仍面临较大压力。做好增减挂钩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支撑是资金。随着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所需资金量会越来越大。虽然来源主要有财政补贴、财政专项资金、对上争取资金和融资,但是前三种资金来源比较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化的需要。目前,贷款、BT、BOT等融资方式筹措渠道还不够顺畅,金融支持与快速发展相比还是不相适应。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推进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增减挂钩和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每名领导干部都要做推进工作的精兵强将,特别是各镇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亲自抓操作实施,把增减挂钩、城乡一体化政策宣传到群众之中,让群众真正地理解和熟知,并积极参与。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责、通力合作,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的大战略中去,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氛围。

(二)积极推进工作进程

要构筑信息发布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发布机制,完善信息发布设施,将增减挂钩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把每户的拆旧面积、附属设施评估价格、安臵面积等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公平、公正。

加快推进新居工程建设。被确定为我县新居工程的项目,由建设实施主体单位到各审批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要特事特办。各有关部门要实行首问负责制,明确审批时限和流程,避免由人为因素影响工程进度,若因审批环节影响项目进度,将实行责任追究。

(三)加快完善各项配套政策

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实践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县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尽快完善出台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相关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的有关政策、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政策等,为全县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全方位体制和机制保障,使全县城乡一体化工作快速推进、有序进行。

(四)完成好阶段性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新居工程,安臵拆旧复垦区农民。10项新居工程要确保工程进度,年底前,6项新居工程要具备回迁条件,4项新居工程要主体竣工,要及时推进拆旧复垦,确保复垦耕地面积。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我县将合理确定补偿标准,稳妥开展征地拆迁。

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县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县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县城乡一体化工作顺利起步,开局良好。我县将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实践经验,找准问题关键,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抓住当前大好机遇,争取快发展、大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检查组指导下,进一步做好我县增减挂钩工作,加快推进我县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

第四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8号)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符合规划的条件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之后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我省国土厅也

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可见,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一、客观的用地需求与挂钩政策的可行性

挂钩政策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用途分区的基础上,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对一定规划用途分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整理,以整理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为途径,在动态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在特定规划区域内减少一定数量耕地的同时,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城镇建设用地的一种做法。现阶段,我们江苏好多地方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城市建设对建设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许多市规划至的建设用地指标几乎用完,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充分利用挂钩政策必将是缓解用地供需矛盾,突破发展瓶颈制约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挂钩政策,目前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

一是我省部分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以我们为例,目前该市的建设用的面积为12.59万亩,而市域面积为33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的25%,如除去水域面积,陆地面积为228平方公里,那么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的比例则达到34%。按照现在通行的建设用地用用地极限的方法来确定规模的说法,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辖区面积的30%,如果超过,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会恶化。英国的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的6%、韩国6%、荷兰15%,而我国的上海现在是29%、天津29%、北京19%,我们江苏为17%,可见该市的建设用地规模比例不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比国内城市高出许多,因此,通过挂钩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集约水平,改善生活环境。

二是农村内部复垦潜力存在。仍以为例,目前该市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7.24万亩,全市共28万人口,其中60%是农业户口,按照户均3.5人计算,户均宅基地面积为1.5亩,远远超过国家和省市的标准,而由于子女上学、进城务工等原因,许多农民成为城市“两栖人口”,而他们人走地没走,使得农村房屋闲置或半闲置,因此复垦整理潜力较大。

三是由于区划的调整,我市前几年对乡镇、行政村和农村学校进行了拆并,闲置出一部分用地,加上有些乡镇企业由于市场淘汰、转产升级,也闲置出一部分用地,这些废旧的工矿用地也是复垦整理的资源之一。

四是属于长江冲积扇地区,有大面积江滩,由于水道的改线等等,使得好多地区有可观的潜力。

二、挂钩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

1、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增减挂钩工作。10月市委召开了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现场会,凌书记亲临挂钩复垦现场,并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市委还明确冯书记牵头抓挂钩工作,从组织、宣传、资金、人员等方面做了精心部署。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意见》(扬政发〔〕98号),制定了实施方案,签订了拆旧补偿协议,落实居民点安置方案,高质量推进复垦整理,合理安排建新留用区,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各镇区党委政府领导也都很重视,均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总负责,协调解决挂钩中的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各镇(区)项目计划落实情况。根据、挂钩规划,我市共需完成882亩挂钩周转指标。其中挂钩周转指标为382亩,拆旧复垦项目总面积450.6亩,新增耕地382亩,挂钩周转指标为500亩,拆旧复垦项目总面积643.6亩,新增耕地500亩。我市挂钩工作现场会召开后,各镇区对辖区内的挂钩土地复垦项目重新进行了一次排查筛选,部分镇(区)对项目进行了调整,调减了个别实施难度较大、条件不成熟的项目,通过进一步挖潜,增加了部分新复垦项目。调整后,全市计划完成项目总面积1039.4亩,其中属于度376.6亩,度484.3亩,度先行实施178.5亩,所有项目计划在08、09两年内实施。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新增耕地900.2亩。

3、各镇(区)项目完成情况。目前,各镇(区)挂钩工作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大部分项目都已启动,有些项目已经完成,有些已接近尾声,还有部分已完成清障等前期工作。现全市已通过复垦新增耕地309.5亩。其中属于度61.2亩,属于度191.8亩,属于度56.5亩。

4、挂钩指标使用情况。我市使用、挂钩周转指标,共计

报批了551亩建设用地项目。,我市使用了挂钩周转指标,报批了第二批次建设用地项目,涉及10个项目,项目面积为323亩。我市使用了挂钩周转指标,报批了第二批次建设用地项目,涉及14个项目,项目面积为228亩。通过挂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各镇区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

5、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市财政前后分三次(11月、1月、9月)

下拨至各镇区挂钩资金1200万元,此前,国土局已先垫支了180万元资金,截止今年9月底,市级已拨付到镇区挂钩资金1380万元,镇区财政拨付到村712.49万元,国土局垫支到村180万元,另外9月底到帐的400万资金,各镇区将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尽快下拨到具体项目上。

三、挂钩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挂钩工作因为周期长,涉及到的部门多,牵涉到的利益复杂,所以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的认识不够。一方面是部分地方政府不能正确理解挂钩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挂钩工作是国土部门的事情,地方只要有用地指标就行;另一方面,部分群众认为挂钩拆迁没有企业征地拆迁补偿高,不愿意上点建房。

2、资金筹措困难。因为省厅今年鼓励挂钩工作先拆后建。所以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先期投入一定的拆迁、安置费用,避免因群众补偿不到位而形成不稳定因素。以我们为例,截止到今年9月底,全市通过财政统筹的挂钩资金只有1200万元,而我市复垦结束的项目就已新增耕地309亩,到期资金需支付1500余万元,其它正在实施的项目进展等等不一,项目急需资金及时到位。因为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使得挂钩工作难以继续推进,有的项目因缺乏启动资金而无法开工,同时这也已经影响到基层复垦的积极性。

3、拆迁安置难。一是有的农户家庭条件差,即使拆迁补偿后也没有能力建新房;二是有的农民拆迁安置的居民点向集镇、中心村集中,但农民离责任田路途远,生产生活很不方便,群众不愿走;三是部分群众原来是农村户口,在农村有房,现是城镇居民户,他们不愿货币拆迁,想要划地建房但又不符合国家政策;四是极少数老百姓认识不够,借机漫天要价,不达目的不罢休。五是有的项目所在村没有相应的安置居民点,农户拆房后无地建房。

四、挂钩工作的几点对策及打算

1、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挂钩工作总的目标是消灭村庄,形成集中居住。但在实施的初期,由于受资金、社会认识、工作经验和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当前,可以对以下几类用地先行设施:一是规划拟撤并的村庄,现实已实施,但尚有少量住户住居或无人居住的房屋;二是废弃的工矿用地,堆场用地;三是废弃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用地。这几类用地拆迁整理工作难度小,社会认可度高,操作的可行性强,通过几年的努力,易形成成果,下一步再向深度推进。

2、以点带面,典型引导。挂钩工作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其拆迁、补助标准、复垦标准、资金投入运作方式方法都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在试点的过程中要通过某一个点为突破口,制订政策,同时在面上形成示范影响,然后再全面推广。

3、先拆后建,滚动推进。在面前的情况下定位、定时、定序,操作难度较大。可以通过筛选易拆、易复垦地块,先行启动,形成资金补充、政策效应和示范效应后,再滚动推进。

4、加强规划,落实项目。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对因实施挂钩规划,需要落实的拆迁安置居民点,应在规划镇村居民点规划时全部规划到位,保证今后挂钩拆迁户能顺利搬迁建房。对于批准的建新项目用地,各镇区要千方百计,抓紧项目的落实,确保所有项目尽早落地。千万不能将宝贵的用地指标闲置,影响挂钩资金的循环。

5、筹措资金,严格管理。财政部门需要继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证挂钩复垦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要将省厅返还的、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其它土地复垦专项资金集中统筹,用足用好,更快地推进挂钩工作的开展。在补贴标准上,各镇区应加强协调,尽可能采取一个标准执行,否则会在周边引起攀比,造成新的矛盾。在复垦资金使用上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不能简单地按5万元/亩拨付到村。镇村两级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支出管理。各村在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将项目资料报送到镇国土、财政部门,以便市镇核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土、财政、审计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随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在项目通过决算后,有关资料要及时整理存档,加强跟踪管理。

做好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离不开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今天的视察会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全力保护好每一寸耕地,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共同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符合规划的条件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之后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我省国土厅也

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可见,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

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一、客观的用地需求与挂钩政策的可行性

挂钩政策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用途分区的基础上,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对一定规划用途分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整理,以整理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为途径,在动态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在特定规划区域内减少一定数量耕地的同时,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城镇建设用地的一种做法。现阶段,我们江苏好多地方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城市建设对建设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许多市规划至的建设用地指标几乎用完,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充分利用挂钩政策必将是缓解用地供需矛盾,突破发展瓶颈制约的

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挂钩政策,目前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

一是我省部分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以我们为例,目前该市的建设用的面积为万亩,而市域面积为33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的25%,如除去水域面积,陆地面积为228平方公里,那么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的比例则达到34%。按照现在通行的建设用地用用地极限的方法来确定规模的说法,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辖区面积的30%,如果超过,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会恶化。英国的建设用地占辖区面积的6%、韩国6%、荷兰15%,而我国的上海现在是29%、天津29%、北京19%,我们江苏为17%,可见该市的建设用地规模比例不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比国内城市高出许多,因此,通过挂钩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集约水平,改善生活环境。

二是农村内部复垦潜力存在。仍以为例,目前该市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万

亩,全市共28万人口,其中60%是农业户口,按照户均人计算,户均宅基地面积为亩,远远超过国家和省市的标准,而由于子女上学、进城务工等原因,许多农民成为城市“两栖人口”,而他们人走地没走,使得农村房屋闲置或半闲置,因此复垦整理潜力较大。

三是由于区划的调整,我市前几年对乡镇、行政村和农村学校进行了拆并,闲置出一部分用地,加上有些乡镇企业由于市场淘汰、转产升级,也闲置出一部分用地,这些废旧的工矿用地也是复垦整理的资源之一。

四是属于长江冲积扇地区,有大面积江滩,由于水道的改线等等,使得好多地区有可观的潜力。

二、挂钩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

1、全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增减挂钩工作。10月市委召开了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现场会,凌书记亲临挂钩复垦现场,并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市委还明确冯书记牵头抓挂钩工作,从

组织、宣传、资金、人员等方面做了精心部署。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实施方案,签订了拆旧补偿协议,落实居民点安置方案,高质量推进复垦整理,合理安排建新留用区,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各镇区党委政府领导也都很重视,均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总负责,协调解决挂钩中的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各镇项目计划落实情况。根据、挂钩规划,我市共需完成882亩挂钩周转指标。其中挂钩周转指标为382亩,拆旧复垦项目总面积亩,新增耕地382亩,挂钩周转指标为500亩,拆旧复垦项目总面积亩,新增耕地500亩。我市挂钩工作现场会召开后,各镇区对辖区内的挂钩土地复垦项目重新进行了一次排查筛选,部分镇对项目进行了调整,调减了个别实施难度较大、条件不成熟的项目,通过进一步挖潜,增加了部分新复垦项目。调整后,全市计划完成项

目总面积亩,其中属于度亩,度亩,度先行实施亩,所有项目计划在08、09两年内实施。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新增耕地亩。

3、各镇项目完成情况。目前,各镇挂钩工作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大部分项目都已启动,有些项目已经完成,有些已接近尾声,还有部分已完成清障等前期工作。现全市已通过复垦新增耕地亩。其中属于度亩,属于度亩,属于度亩。

4、挂钩指标使用情况。我市使用、挂钩周转指标,共计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下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阐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实际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农村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在增减挂钩项......

    阳高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阳高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现阶段,我县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城镇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对建设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建设用地指标相当紧张,用地矛盾十......

    自贡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自贡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资源部整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国土资源部整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011-02-14 | 作者: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日前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2月22号,省厅召开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市国土资源局组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浅析(优秀范文5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138号) 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河北......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政策解读(一)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涵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