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教育幼儿园 2016年5月
教育幼儿园一直本着科研兴园,教科研促教的教科研发展思路,以本学期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纲要》及《指南》为行动指南,以开发幼儿园以教师为本、以教研为先、以幼儿为重,以幼儿园立项课题为统领,以认真贯彻并落实园务工作计划为目标,先后承担了市级课题《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幼儿感恩习惯教育研究》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科研制度健全,科研管理科学规范。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形成了“幼儿园—课题组—教研组—班级”的科研网络,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将课题计划落到实处;我园制定了《幼儿园教科研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把检查、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平先优模的条件,将幼儿园的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课题研究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为教育理论的探讨、教材教法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合力。这样,从上而下形成了一套顺畅的教育了科研程序,保证了科研工作的正常、有序、高质的运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领导重视,科研与常态教学相结合。学期初,根据课题制定相应的科研计划,并认真的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我园的研究工作主要采取了“两定两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两定”即定人员,定期汇报;“两查”即随机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每周三的教研活动日是我园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研 1 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经验、学习科研理论,探讨科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并能认真的结合研究计划进行分步展开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撰写论文20余篇科研论文,教育日记46篇,有16篇论文及教学设计,获省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有12名教师,获市、县级科研先进个人。
三、科研档案齐全,装订合理规范。课题研究材料记录了课题研究开展的全过程,特闷即是成果,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了管理好这些材料并使之规范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与教师一起研究制定表格《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是教师能够统一格式、统一记录;从立项、材料的收集、研究过程、问题的解决,研究成果等,每个过程都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档案齐全,材料装订规范,也便于今后让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学习其中的价值和经验。
四、科研成果与运用
在三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实施课题计划,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机制;聘请专家每月定期举办教育讲座、组织教师到先进园所参观学习等,每周进行一次课题汇报活动。在课题管理方面,能融教科研为一体,为教师创设平等、自主的氛围,我们还注重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让家庭、幼儿园、社会形成合力。十二五期间,我园承担的市级规划课题《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已通过专家鉴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三年来我们的课题研讨、实践逐步提升了 2 教师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专长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我园办学卓有成效,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市级规划课题《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中形成了我园“幼儿园礼仪教育手册”,目前我园的礼仪教育作为园本课程已在全园开展。我园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征,制定了符合幼儿年龄实际的礼仪教育目标,通过丰富的活动,以情景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礼仪教育,让幼儿懂礼貌、会沟通,有爱心、会感恩,我园已形成了浓厚的礼仪氛围,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及榜样的作用,相信,只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重视,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新时期的优秀的接班人。
1.2012年,市级规划课题 “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在县教科所立项。
2.论文《如何培养幼儿感恩的习惯》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3.论文《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论文《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一起成长》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论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6.论文《怎样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第二篇: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评选材料
我校是一所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一把校长高xx认为: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抓住了教育科研的今天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明天。我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育科研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讨论全校性的科研工作。
我校非常重视校级教科室的建设,重视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一把校长牵头保证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经费。学校教科室是专门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工作,扎实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论证、立项、申报和实施研究、结题、成果推广等工作,适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协助和辅导全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并且按时完成上级科研管理部门下达的任务,科研档案完整、规范。
我校有较完备的科研制度,有开展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落实;有教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具体要求;有教育科研工作的学年、学期总结和考核、检查制度;有课题申报、评审、管理、成果奖励与推广等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
我校科研组织机构健全,教学王xx主任兼职教科室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聘有高xx、xx等以行政人员和学科组长为代表的的一定数量的兼职教科员。
学校教科室以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架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工作原则。在实践中,教科室力求将工作体现在“三个服务”上:1、为学校制订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2、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规范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点。3、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服务,加固教育发展的“支撑点”。教科室能切实发挥“三个服务”的职能,为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区教科室组织的讲座;校教科室聘请天津市教科院主任刘金铭,北辰区教科室陈中华、王继群主任和刘怀平老师积极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及时反映本校科研动态。
近几年来,我校教科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时抓好课题组自身的建设与管理,较好地发挥了学校教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整体优势。教科室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力求使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教科室注意引导课题组将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特色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使教科研工作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通过努力,许多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绩。我校带头参加市、区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承担并完成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和《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任务。
新课程改革,我们就认为:教育科研也要与时俱进,当前教育科研的方向就是探索研究课题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与磨合区。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轮,立身其中,我们欣喜的发现: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对于转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于推动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创设和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研究实践证明:应用交互电子白板开展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明显,学习的参与性越来越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动手能力越来越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越来越提高。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都不可能自动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根本性突破的是教师。应用交互电子白板教学,能高效挖掘信息,充分整合课程资源,极大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极大提高教学的交互性优化课堂教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积累、反思和分享,便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整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为此,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先后组织了“每日开放课”、“每周二大讲堂”、“语数外三科教学模式研讨课”,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到青岛去考察学习,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最后形成宜兴埠第三小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以基于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足球技能技巧应用实践为载体的研究进程,在不断的实践、总结、反思、研究等过程中,验证了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这项运动的教育教学形式的可行性。实验班的建立;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推广;校园足球活动资源优化等项目,形成全员重视校园足球的良好局面,师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得到社会、家长的关注和支持。由天津足协主办,宜兴埠第三小学承办的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区领导及天津市二十多所校园足球重点校的的积极响应,大家共同研讨天津校园足球的发展之路,畅谈天津校园足球的美好未来,进一步推动了天津校园足球活动的提高与发展,加强了草根足球基础建设。通过经验结合和活动展示,使宜三小的校园足球工作推广到了全市,尤其是校园足球文化节主打的足球文化这一品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学校的《百人足球操》在2012年9月27日参加全区运动会特色项目展示活动中,获得区级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贡献奖。
同时,学校教科室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将课改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三年来,有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完善了学校科教处的各项制度建设,常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育科研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我校的教育科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热情大大的提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风气已初步形成。
承担并完成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和《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建构的实践研究》两项课题研究任务,使得我们学校初步形成全员重视科研的良好局面,并形成积极参与的氛围。
第三篇: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查报告
塘雅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自查报告
金东区塘雅中心学校
塘雅中心学校位于金东区塘雅镇,校园总占地面积37711.8平方米,建筑面积18894.8平方米。校园分设教学、生活两大区块,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格调和谐。现有2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8个班,小学12个班,幼儿园4个班;在校学生847人,其中初中生227人,小学生440人,幼儿80人;共有在职教职员工66人。学校拥有3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一个,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多媒体阶梯教室、行政楼、食堂、学生公寓等,有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倡导“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推崇“在快乐中成长,在和谐中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坚持以教学改革促发展,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注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特长的发挥,教育教学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成绩显著。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浙江省构建“五个W”学习体系研究成员单位、金华市绿色学校、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课改实验学校、金华市科研先进集体、金华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金华市实验教学示范性学校、金华市示范性初中、金东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金东区安全教育工作合格单位; 2003——200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金东区教文体系统先进集体。
一、学校的亮点工作
——以留守儿童教育、后进生转化及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的主题式、系列化开展的教科研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
开展教育科研,旨在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先后出台了《塘雅中心学校周前会学习制度 》、《塘雅中心学校教师业务进修与外出学习制度》和《塘雅中心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考核、1
表彰。科研资料及时归档,方便以后检索查找。
2、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保障。
在教育科研中,学校舍得投入。除了每年给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图书、报刊外,还为每位教师出资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每个教师办公室、备课组都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提供经费,保证每个学科组、每位教师每一学年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近两年来学校已先后组织行政人员和教师外出到江苏、上海、杭州、义乌、温州、宁波、绍兴等地听课学习。学校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进修合格给予第学期200元的奖励。
3、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教科室、教导处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
学校专门制订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给予奖励。学校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年每位教师开公开课不少于2节,年轻教师第学期要开一节汇报课,老教师要开一节示范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校级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0节,中层管理人员每学期不少于20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
(2)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4、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
加强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重视科研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法,相继组织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纲要》、《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和《教育科研新发展》等师训教材。每学期根据情况安排2至3次专家讲座。仅2006年就邀请了浙江师范学院任建华教授、区教科所所长张弘来校作“课题研究辅导报告”,邀请了市妇联、市教科所领导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广大教师通过学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初步具备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懂得了如何选题、方案设计、研究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结题报告等。
(2)搞好每年一次的教师论坛。
自2003年起,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论坛。请优秀教师、教研组长和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或进行主题经验交流。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又发挥其带动作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经过校级初评、认真修改,提高论文质量,再送市、区评选。对于优秀论文,学校教科室积极推荐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发表。两年来,共有20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区级奖。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论文有8篇、获省级奖励的论文有14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有40篇。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搞好课题研究。学校提出要求:全校老师根据各自学科教学特点,每人必须参与研究课题,至少是课题组成员。目前,我校有国家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个(《“五个W”学习体系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及课例开发研究》),省级课题1个(《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原名《雏鹰争章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市级课题3个,区级课题4个。其中《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和《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市级二、三等奖。《“五个W”学习体系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及课例开发研究》获区一等奖。
(五)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
通过多年的科研实践,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2000年,我校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完善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的研究报告在2002浙江省少先队科研课题评审中荣获三等奖。
2、2003年,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引入课程改革,选择“雏鹰奖章”作为激励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将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等措施,探索出一条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2005年12月,该课题在金华市2005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二等奖。
3、从2004年我校就开始与市妇联、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2006年开始进行《农村小学关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探索》研究,从情感教育方面进行少年儿(特别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该课题在金华市2008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三等奖。2009年,我校的《丑小鸭也能变成小天鹅——农村薄弱学校后进生转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在金华市2008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三等奖。
4、2009年10月,我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申报的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课题《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被确定为省级立项课题,我校教师的科研干劲更足了„„
由于我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学校先后我校先后获得金华市第二届教科研先进集体、金东区首届教科研先进集体等殊荣。金东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二、学校的办学特色
——以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的团队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不断深化文明礼仪教育,持续推动文明素质工程,我校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开展行为规范养成和文明礼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1994年,我校就遵照全国少工委的布署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研究——《全面开展雏鹰争章活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2000年,随着全社会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我校把研究目标转向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完善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的研究。
2003年,我校开始试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同时新课程改革也在我校实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引入课程改革,选择“雏鹰奖章”作为激励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将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等措施,探索出一条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2004年,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日益关注。我校就与市妇联、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2006年开始进行《农村小学关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探索》研究,从情感教育方面进行少年儿(特别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2008年,我校以文明礼仪、礼节知识为重点内容,以身边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班开展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习《文明礼仪手册》,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以主题教育的形式开展活动。各个班级围绕主题,积极创设载体,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全校学生认真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宣传礼仪,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开展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校召开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事”文明礼仪主题校会。各班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实践着文明礼仪规范,引导同学自我教育,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班出版了“文明礼仪”专题板报。宣传活动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使广大同学重视讲究文明礼仪,注重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开展“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鞭笞不文明行为。积极组织《非常有礼》节目的排练。通过参加表演的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节目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复赛。
三、学校单位及个人取得的各项荣誉(区级及以上)详见校刊《东池新苗》。
2010年9月15日
第四篇:小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小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一、立足以校为本,倡导实践第一
1、“以校为本”使科研工作主动适应学校的需求
我们的科研工作立足“以校为本”,从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研究教学,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以校为本”是以本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作为课题研究的真正决策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校情的研究,其关键是研究主题选择上的校本性,教研形式运用上的校本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教研活动的关注从数量性管理向质量性管理转变;从维持性研究管理向效能性研究管理转变,从学校整体教学发展来对待具体的研究管理行为,以提高科研管理的协调性,从而主动适应校本的需求。
2、“实践第一”促教师研究与日常工作紧密集合
我校的课题研究历来倡导“实践第一”,强调研究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发展。我们认为科研工作应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主,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思想浅表的理解上,停留在重复他人的话语,停留在把教材,教参作为备课的唯一依据而缺乏自己的解读课程文本的能力。“实践第一”通过发展教师的认知转换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实践反思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课题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研究实践,但是在实际中往往会变成缺乏研究的实践,主要表现在研究活动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主观性强,以话语强势为转移,缺少运用科学方法来探索教学,从而成为一种盲目的研究活动,而非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实践过程。因此,我们的额课题研究重视探索过程中方法的科学性,从现实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明确研究方向,提出研究主课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研究实效。
二、依靠合作研究,重在提升素质
1、合作研究是提高整体科研水平的有效形式
我们的科研工作依靠合作研究,通过多元的组织形式、多种的活动方式,以促进学校科研由单
一、封闭走向对话、开放,引导教师在专业上互相深度探讨、研究和共享,从而提高研究主动适应教学的可能,提高研究组织的群体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让教师走向自觉的、深度的合作,实现科研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2、合作研究是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
以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与传统科研关注教学工作本身、工具性强烈相比,合作研究增加了教师参与研究的选择性和适应度,更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比较容易使教师感受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并以研究为纽带,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教师伙伴合作,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和行动跟进”的行动研究,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研究方式得到更多的关注,使每一位教师可以更好地参与和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在与伙伴合作研究中获得个性化、情景化的知识,获得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在要求,促进专业发展。
3、合作研究是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有效策略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途径,一是提高学校办学投入,二是提高办学质量。在不增加办学经费投入的条件下,我们通过提高合作研究的质量来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合作研究通过对研究活动的评价,从制度上形成了对研究活动的质量监控,提高了研究的质量,使之适应和满足教师的专业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
三、聚焦课堂教学,依托同课异构
1、科研工作聚焦教学,研究教学
聚焦教学,必须聚焦课堂。我们的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从教学设计抓起,使课堂教学形态发生变化;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领域,从教学设计抓起,研究课堂的“教”和“学”,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使课堂教学形态发生变化。我们的研究从备课、练习设计、考核评价等教学五环节入手,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研究链,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学什么”;二是明确 “学到什么程度”。强调各年级的特点和衔接,注重各学科特色,让每一位教师对本学科教学有一个整体的结构性认识,便于系统、准确地把握。“两个明确”就是帮助师生教和学时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分寸”。
2、课题研究同课异构,注重反思
我们依托一课多磨“滚雪球”; 同课异构打擂台,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重点关注“两个把握”:一是教师是否把握有效的学法指导,包括方法、训练途径和训练量等等,二是学生是否把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运用方法学习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两个把握”可以促使师生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将能力培养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四、注重组织创新,形成人才梯队
1、成立学术委员会,促进学术繁荣
除科研处外,我们还建立了校学术委员会,它是立足于学校的合作型学术组织,在学校里具有专业上的权威。学校学术委员会是教师治教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活动自然涌现教师领导者(teacher leader)。
通过自荐和互荐方式我们评聘在专业上拥有发言权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委员,审议课程实施方案、评审课题申报、鉴定科研成果、指导教研科研工作、组织和承担教学评优活动。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学校的“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2.建立名师工作室,形成辐射效应
为集聚研究优质资源,我们建立了特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制度:学员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经过专家的面试,专家、学员双向选择确定参与名师工作室的人员,签订了“带教协议书”,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也明确了研究专题,每周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对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的优秀教师,进行目标性带教,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室教师与特级教师沟通、对话和研讨,接受专家个别化的辅导、指导,虽然有压力,但都有各自的收获和提高。这一举措使成熟期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另外,我们还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建立了三至四个由骨干教师领衔的工作室,明确权利、义务和工作流程,明确研究任务和方法等等。目前,工作室有明确的研究课题,领衔教师带领几位志同道合的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综合素养,促进骨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为学校发展实现新突破奠定基础。
第五篇:科研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以下是我校评选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事迹材料,具体如下:
一、领导重视,身体力行
学校领导一贯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明确地将教育科研与德育建设、教学改革等一起列入学校的中期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中。学校领导还积极带头参加教育科研,主持多项教科研课题。
二、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条不紊
我校领导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专人负责。成立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具体由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现任教科室主任朱秀玲积极撰写教科研课题,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获奖和发表。
三、科研制度完备,措施落实到位
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课题的申报、立项、审批的规范化流程,每学期、学年都及时进行总结和评比,树立典型,鼓励先进,推广经验,使科研管理日趋科学、完善。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科研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科研管理规范,科研档案完整
两年来,学校加强对课题实施过程和鉴定工作的管理,制定了课题操作的细则,课题研究的资料管理的办法,课题操作和结题评奖的制度等。教科研工作更加注重“过程”,讲求“方法”。使课题申报、论证、立项、指导、结题和成果奖励、推广等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五、科研投入有保证,学校教学设施齐全
教师办公室和各个处室都有计算机,并且联网,已经实现办公现代化,实现了资源共享。
还征订了多种教育教学报刊,购置教科研方面的书籍,为教科室履行职责提供了物质和信息保证。学校设置专款专用。使教科研经费有保障。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均拨给课题经费。
六、科研活动正常,注重培训学习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举办各类科研讲座;积极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及时反映本校科研动态,宣传教科研理论。
七、科研意识增强,科研骨干队伍形成
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逐步增强,重视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积极参与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热爱教育科研,能胜任教育科研需要的科研骨干队伍。
八、科研工作成效明显,学校科研气氛浓厚
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对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3、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阶段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教师队伍,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实践中能不断总结经验,无论是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还是论文、案例的创作都有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两年来,广大教师踊跃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氛围空前浓厚。相继开展了15项课题研究,其中市级1项、校级14项课。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获奖论文20篇,市级以上发表或获论文12篇,县教科室和教研室获奖或交流的论文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