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兴化人先进事迹报道
最美个体工商户
赵观新,生于1964年,兴化市张郭镇赵万村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一名农民创业家,“敢闯敢为,爱心十足”是他的真实写照。作为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者,“守法拼搏,诚信经营”是他在商海历练的不变轨迹。
2001年前,他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每天过着种地、喂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个私经济开始起死回生,37岁的他也不甘示弱、血脉膨胀,几经奔波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兴化市新达电热配件厂。经商多年,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十几年来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得到了村里村外的高度评价。
助人为乐塑品德
赵师傅做人讲究一个“帮”字,他认为“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能够给社会做善事是自己的福气”。
刘老太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儿子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一去就是数十年,很少回家探望老母亲。一向孝老爱亲的赵师傅,视80多岁高龄的刘老太为自己的母亲来照料,平日里嘘寒问暖不必多言,逢年过节更是会登门拜访赠与老太太生活费,掐指一算,今年已经是第5个年头。村里无人不对他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美行赞赏有加。
2010年下半年,噩耗传进了赵万村的一户人家。“上有老,下有小”的葛根华收到了医院确诊他为脑癌的诊断报告,亟待手术治疗。亲人的病痛以及高额的手术费用犹如晴天霹雳刺痛着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赵观新听闻这个消息,第一时间赶往患者家中,还没有来得及跟妻子商量,就送上了原本用来进货的5000元钱,他比谁都清楚,同样善良的妻子一定会支持他的。在赵师傅十几年的办厂生涯中,类似这样平凡而感人的事还有好多好多,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热心帮助别人,从来不考虑回报,将助人为乐作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无私奉献暖人心
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感受它,你就会远离自私之境,歌颂它,你就会胸怀广阔。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赵师傅电热配件厂的生意已经红红火火,可这创业十年的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他自己品尝得到,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依旧衣食朴素生活节俭,但对社会上遇到困难的人他总是不遗余力的伸出援助之手。
赵师傅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也离不开村委会的支持,自2005年起,他就带头为本村发展建设捐款集资,每年都主动捐赠5000元钱用来为父老乡亲们修桥铺路,至今已经累计捐赠4万余元。正是在赵师傅这样不忘本、懂感恩的个私经济经营者们的不断资助下,赵万村的整体环境有了更大改善。
扶贫帮困送温暖
赵观新身为赵万村的致富带头人,他所经营的兴化市新达电热配件厂年销售额已达500万元,用工10余人,主要是本村和大丰、东台等地的剩余劳动力。他深知务工人员的不易,从不对他们呼来唤去,而是视如手足,生活中给予了很多帮助。赵存凤就是其中一名雇工,因为家境贫寒,无钱供给儿子上学,眼看着即将辍学,孩子满眼泪花,赵观新知道后二话不说自掏腰包让孩子重返了课堂。这一帮就是十年,从2001年到2010年,他主动承担了孩子的全部学费,如今孩子已经成功考入板桥高中,孩子的优异成绩是对赵师傅的最好报答,他深知自己读书机会的不易,立志考取名牌大学,将来成为像赵叔叔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
赵桂华是赵万村的一位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他也希望自己能泛起一波涟漪,苦于没有资金没有经验,只能临渊羡鱼。在赵桂华的眼里,赵观新不仅会办厂,懂技术,更是村里的热心肠、大好人,于是踌躇满志的他找到了赵观新。听说了赵桂华创业办厂的想法,看到了他的热情和坚定,赵观新亲自带着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甚至用自己的资产作抵押。不久后的鞭炮声中,赵桂华圆了自己的创业梦,在赵观新的不断帮助与指导下,他的加工厂年销售额也超过了500万,雇佣劳工20余人,安臵下岗失业人员6名,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公益老板”。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赵师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名言。他就是这样一件又一件,一年又一年,无怨无悔做好事、做实事,在平凡又不乏令人感动的小事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附:200字简介
赵观新,1964年生,兴化市张郭镇赵万村人,个体工商户,2001年创办兴化市新达电热配件厂。2001年至2010年,全额资助本厂雇工赵存凤子女上学,直至其考取板桥高中;2005年至今,每年捐赠赵万村村委会5000元用以本村的发展建设;2007年至今,资助本村空巢老人刘老太全年生活费;2010年下半年,资助本村脑癌患者葛根华5000元;帮助本村村民赵桂华等人创业致富,并感召大家将公益队伍不断壮大……爱心从未停止,奉献仍在继续。
第二篇:最美国税人先进事迹
一、不断学习,力争上游
他懂得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是个人始终保持上游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首先是要有高度的政治素养。
同时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常态,作为一种习惯,努力练好内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适应社会不断快步前进的速度。他把“刻苦钻研,业务立身”作为工作学习座右铭。
他认识到信息化是大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已扑面而来,深深改变着我们身处的时代。作为一名现代税务稽查员,他知道不懂得应用信息化手段办案是落伍的。要学就要学精,这是他一贯的学习态度。
学以致用,他率先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查账,在案件检查中取得理想的效果,提高了调取信息资料和账务检查的效率,大大缩短了案件处理的时间,加大了案件查处的威摄力。
二、公正执法,忘我劳动
在税务工作中严格按照检查工作规程,明确实施税务检查各阶段所要做的工作,严格按办案工作的质量标准、时限要求、手续程序等。
具体检查工作中做到检查底稿记录工整、齐全,取证合法、规范。对发现异常情况的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把税收政策运用、执法程序执行、稽查证据取得、稽查文书制作等方面作为检查工作精细化的具体内容,坚决杜绝错漏发生。
坚持选案精细化。建立健全案源采集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取纳税人经营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正确的选案疑点、从而为稽查工作提供准确的案源。采取内查外调相结合办法,在掌握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到纳税企业中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将理论数据与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就疑点问题分析,从而确定稽查对象。
工作中不断改进稽查工作方法,提高案件查办质量。制定完善的税务检查计划,认真做好案头分析。检查计划突出重点,兼顾相关,发现重要违法线索,及是汇报,坚决查深查透,增强税务稽查的力度;加强涉税案件取证工作,为案件定性提供充足证据。认真做好突击稽查前的分析准备工作,针对所处行业特点分析潜在问题,充分分析、论证被检查企业经营特点、存在的疑点以及偷税行为可能性等,制定可行的稽查实施方案。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坚守廉洁与正气,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努力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培养枳极有益的兴趣,远离消极的生活态度。以“荣辱不惊、静坐闲庭”的心态,自觉坚决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
第三篇:最美法院人先进事迹
最美法院人先进事迹六篇
【篇一】
**,男,1981年2月出生,汉族,民商法学硕士,现为**市**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副庭长。自**年参加全省法检系统公开招考考入**市**区人民法院工作以来,该同志在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等一系列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勤于职守,其工作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好评。
一、敬岗爱业,服务基层无怨无悔。
当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现象突出,民事审判法官工作压力极大,加之基层法院晋升空间有限,部分年轻法官进入基层法院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心生去意,寻求各种机会考入上级法院或党政机关,如何留住人才、避免年轻人才流失已成为基层法院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同志是**区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的首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法律功底扎实,综合素质较高,以其实力参加各种选调考试均颇具竞争力,但其进入**区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安于职守,一心扑在民事审判岗位上,多办案、办难案,从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从未动摇作为一个秉持正义的法官的职业理想,其敬岗爱业、全心全意服务基层的精神堪称年轻法官的榜样。二、公正司法,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同志共审结案件800余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400余件,判决结案的案件无一当事人投诉、上访、申诉,无一案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基本实现了案结事了,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同志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除能充分查明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外,还能根据个案的特殊情况,运用有效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从而使双方当事人均满意案件处理结果。例如,**市顺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因未与该校的驾驶员、行政人员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而被15名员工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在审理该系列案件中,**同志查明,该驾校并未拖欠15名原告的工资,只是因为法律意识欠缺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与15名原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机械地就案办案,此系列案件很容易判决,但**市顺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可能因该系列案件产生的债务倒闭,从而引发更多的后继纠纷。于是**同志认为调解结案更有利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由于案件事实简单、法律规定明确,调解工作难度极大,**同志并没有轻易放弃,在自己多次召开协调会的同时,还邀请驾驶员培训主管部门领导参与协调,由主管部门领导向各位原告讲述行业用工现状、用工不规范的历史原因、如不能调解将对行业造成的冲击,最终促成了该系列案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均满意,也获得了驾驶员培训主管部门的好评。曾有当事人致信院领导,称**同志为“人民好法官“,当事人童霞、黎细云等更是送来锦**,称赞其调判息诉的能力,感谢其扶残助弱的行为。除了办理好自己承办的案件外,作为所在庭室的副庭长,**同志负责撰写本庭的所有工作材料,负责审批一个合议庭的裁判文书,均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其近三年把关审批的600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发回重审。三、重视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同志系全日制民商法硕士研究生,专业功底扎实,在办案过程中亦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能很好地把握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自如地驾驭庭审活动、正确地适用法律、清晰地写作法律文书,其司法能力在一线办案法官中较为突出,但他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放松学习,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完善自己的业务知识储备,以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平常无论工作多忙,他每个星期都要挤出一个下午来翻阅《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以熟知新法律的适用情况以及典型案件的处理方法;**同志还注重业务调研,对审判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策,形成文字材料以供领导参考,先后撰写了《我院涉农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建议》、《浅论虚假民事诉讼的识别与规制》等业务文章,获得了上级法院及本院同事的好评。四、廉洁奉公,树立了良好的法官形象。
**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他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始终体现了良好的党性、恪守了法官的职业道德,坚持做到心不动、眼不红、手不伸,坚定地保持了人民法官应有的清正廉洁本色。进入法院工作来,他一直在民商事审判岗位上工作,所办理的案件的诉讼标的总额逾1亿元,但他从未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从未办过一件人情案、关系案,也从来没有因为审判作风问题被当事人投诉过,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展示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同志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展现了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高尚的法官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司法业务水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公正高效”的司法理念,堪称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办案标兵。
【篇二】
现任**区法院行政庭副庭长的**法官,勤勉敬业,公正廉洁,乐于奉献,长期坚守在行政审判工作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年至**年,他连续五年被评为该院“先进工作者”,**年、**年被评为该院“办案能手”,**年至**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年被评为**市“十佳法官”和**区“全区优秀政法干警”,多次受到**区人民政府嘉奖。
恪尽职守
立足本职出实绩
**同志从**年调入**区法院后就一直在行政庭工作,该同志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很快就成为庭里的办案骨干,不仅每年的办案数量都位居全庭首位,还专门负责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仅**年一年,**同志审结的各类行政案件就有125件,相当于许多法院几年的行政案件之和。在行政庭工作的数年来,他审理了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违法发放、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纠纷、集体土地征收土地补偿费发放纠纷、广场舞扰民纠纷等一大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的疑难复杂行政案件,为规范行政执法、化解行政纠纷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审理肖某某诉天顶乡政府违法发放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一案中,虽然在我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暴露出的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发放混乱的问题比较典型,广大被征地村民尤其是合法权益受到违法发证行为侵害的村民对此反映强烈,但由于已是形成多年的既成事实,且造成这一情况的历史原因非常复杂,基层政府对于这类情况的纠正和补救并不积极。**同志顶住各种压力,依法判决撤销当地政府违法发放的个人建房用地许可证。这个案件的判决,显示了人民法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纠正违法行政的决心,有力地督促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如审理周某某诉**区公安分局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案中,面对广场舞噪音扰民这一堪称举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同志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胆大心细,谨小慎微,反复研究案件材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努力寻找一条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的法律途径,最终通过法院判决明确了处理这一问题时两个重要的原则:其一,对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处理依法应当属于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其二,公安机关不得以没有操作细则为由拒绝或拖延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这一判例为今后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年该院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365件,较上年同期增长200%多,再创历史新高,作为庭里的业务骨干,**同志牺牲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加班办案已是常态。去年该院受理了180余件黄兴北路棚户改造项目拆迁案件,该系列案涉及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关系到黄兴北路拓改、地铁1号线施工及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加快结案进度,他连续半个多月的时间,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白天开庭,晚上赶写文书,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才休息,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有几次因案件的裁判文书较长,等到写完天都亮了,他只好洗把冷水脸就匆匆赶往单位准备当天另一个案件的庭审。
春风化雨
协调纠纷促和谐
**同志认真领会最高法院关于行政案件要“坚持合法审查,促进执法完善,依法规范撤诉,力求案结事了”的精神,努力通过协调化解行政纠纷,以情感人,以诚动人,以理服人,在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三板斧”:1、以情感人。他始终相信只要对人民群众抱有深厚感情,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困难,就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李某等十名高新区的农民因面临征地拆迁,为了查阅征地红线图,先后跑过省、市、先导区、高新区多个部门,历时半年多,却一直未能如愿,李某等人气愤不已,先后向该院起诉高新区国土分局,要求公开该图纸,**作为这批案件的承办法官经过审查发现,李某等人作为被征收人确实有权申请公开红线图,但如果通过诉讼程序,一审二审下来恐怕又要半年时光,而且通过判决的形式强令行政机关公开图纸,不利于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他急群众之所急,与先导区、高新区的相关部门反复沟通,最终说服国土部门主动将红线图公开,李某等人在立案后不到二十天就拿到了红线图的复印件,他们感激地说到“我们从省厅到市局再到区里,花了大半年时间都没能拿到这份图纸,最终还是法院帮我们解决了困难,感谢法院”。同时,经**同志协调,李某等人也表示了对行政机关的谅解,主动撤回了这十件案件的起诉。2、以诚动人。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让当事人实实在在看到法官帮助双方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诚意,是**同志做协调工作的另一“法宝”。在张某某诉**街道办事处强制拆除房屋一案中,原告由于房屋被被告拆除,在起诉前长期上访,与被告之间积怨很深,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多次召集双方做协调工作,但一直未能化解双方的矛盾。在此情况下,**同志没有放弃,不厌其烦地先后三次赶到**邀请当地政府和拆迁指挥部的负责同志以及原告本人进行协调,不仅就案件本身的纠纷做思想工作,还针对原告夫妻均无工作,家庭生活没有保障的情况,积极帮助原告及其丈夫联系就业,最终他的诚意打动了原告,原告同意以原高额索偿数额的十分之一与被告达成和解,并承诺今后不再就此问题上访。3、以理服人。有部分当事人对行政机关正常执法不理解、为发泄不满而提起诉讼,**同志就耐心地为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当事人辨明是非,缓和情绪后,矛盾往往迎刃而解。在尹某某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一案中,尹某某因开“黑车”非法营运被**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查扣了车辆,但尹某某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自己也是靠劳动赚钱,只是运气不好才被查,对被告心怀不满,遂向法院起诉。**同志在了解清楚案情经过后认为,虽然被告属于正常执法,原告也确有违法嫌疑,但如果简单的判决结案,原告未必会服判息诉,本案原告系外地人,在原告不配合的情况下,被告如果要对原告作出最终的处罚,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行政程序,如此一来原告的诉讼成本和被告的行政成本都会大大增加。为了及时彻底地解决这一行政纠纷,他召集双方进行协调,以中间人的身份向原告详细解释了被告对其进行查处的相关法律依据和“黑车”的社会危害性,指出被告的执法行为完全是职责所在,而非刻意针对原告。通过解释,原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违反了国家法律,当场向被告承认了违法事实,表示愿意接收处罚并保证不再从事非法营运,而被告也表示会考虑原告的认错态度和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酌情对其从轻处罚,原告随即撤回了该案的起诉。近三年来经过**耐心协调,共促成28件行政诉讼案件原、被告达成谅解,18件非诉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与申请人达成协议,对妥善解决行政纠纷,化解官民矛盾,维护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延伸服务
规范执法见实效
**同志在工作中并没有停留在就案办案的层面,对于案件中遇到的行政行为,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人民群众重大利益,行政纠纷多发领域的行政行为,他注重认真总结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以各种方式引导行政机关不断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年2月,**利用长期从事征地拆迁案件审判工作的经验,就**区和高新区的征地拆迁案件起草了专题司法建议,共分四大类十三项,详细列举了行政机关在征迁执法过程中证据调查、执法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常见的错误做法,然后逐一说明产生的危害后果以及解决改进的办法,并附上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该司法建议已由**区法院送交**区人民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并由他们分发给下属各拆迁指挥部。这份司法建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获得了区政府和各指挥部的广泛好评,他们认为这份建议帮助建立了更加规范的征拆执法程序,解决了很多执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年3月12日,他又应邀在区政府举行了一场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办案业务讲座,区计生局分管计生执法的副局长、法制科科长及全区各乡、镇、街道的全体计生执法人员均到场听取讲座,他还当场接受咨询,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在法律理解上或办案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事后他又专门针对近年来审查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起草专题司法建议向区计生局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在其帮助下,全区范围内计生案件的调查执法进一步规范,案件的办理质量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清正廉洁
公正司法树形象
**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公平公正是法官职业的灵魂所在,时刻提醒自己要拒绝金钱利益的诱惑、人情关系的影响和权力的干扰,守得住法官的孤独与清贫。他始终保持不事攀比、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廉洁自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从不收受当事人礼金、礼品、宴请等,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以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时刻牢记最高人民法院的“五个严禁”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六条禁令”,在该院工作五年来,从未有当事人对他的工作作风或者廉政纪律问题提出过投诉,树立了良好的法官形象,受到了领导、同事和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篇三】
在**市**县法院**法庭,庭长廉政有三个称呼,同事称他“老廉”,说他肯吃苦,任劳任怨,办案也很迅速;当事人、律师叫他“廉法官”,说他是个明辨是非、主持公道的好法官;当地的百姓叫他“廉天平”,说他语气温和,态度热诚,总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年,25岁的廉政调到**法庭(后更名**法庭),因地势偏远,经济条件差,当时的法庭条件极其艰苦,屋子破旧、阴暗,墙壁渗水发霉,交通道路不畅,往往一个送达便要走上大半天,18年来,他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足迹遍布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从书记员到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每年经他办理的案件不下100件,且无一错案,无一上访申诉案,无一人情案,80%的案件为调解撤诉结案。在他的带领下,**年**人民法庭荣获“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市“四好”法庭称号,他个人也连续多年被**法院评为“调解能手”。
调解案件有“独门秘诀”
廉政执法办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擅于调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工作中,他不断总结经验,因案施调、因人施调,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独门秘诀”,如“亲情感化法”调解赡养、抚养案件;“冷却处理法”调解婚姻案件;“听、劝、调三分工作法”调解邻里纠纷案件;“协调联动法”调解复杂疑难案件;“求同存异法”调解一般性人身伤害赔偿案件……无论多难的案件,在他手中总能“巧手化干戈,妙语息纠纷”。
调解结案既能息纷止诉,又能节约司法资源,是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首选,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廉政在调解案件时往往都要多次前往实地去看、去想、去感受,注重全面考量,合理合法解决问题,确实使当事人心服口服,不给案件留任何“后遗症”。年近8旬的老人李某胜说起法庭庭长廉政便连连称赞:“若不是他,我的赡养费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年7月,李某胜以儿子不养老为由,一纸诉状告上法庭,了解情况后,廉政前后三次前往李某胜儿子李某发家做工作,从法律到道德,从亲情关系到中国传统,最终儿子李某发主动向父亲认错,并承担起赡养义务;4岁的小朋友瑞璇一家也很感激廉政庭长,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小瑞璇造成了8级伤残,因被告姚某家庭状况也不好,医药费和赔偿款迟迟不能到位,廉政庭长4次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姚某选择卖掉了运输车,将6万元赔偿款送到了小瑞璇家人手中。
关心群众的“贴心法官”
作为基层法官,廉政常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纠纷,而不是为办案而办案。如果仅仅只是机械办案,不带感情,不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不换位思考,不关心群众,那么我们不可能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也不可能得到百姓的认可。”
工作中的廉政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当事人不方便到法庭诉讼,他便组织巡回审判,将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当事人家庭确实经济困难,他便依法进行司法救助,为其减免缓交诉讼费;对因鉴定、公告送达等造成案件审理时间延长的,他都会耐心细致做好解释;面对个别闹情绪的当事人,他也总是“以情相待,以理服人”,争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七甲坪镇柳杨村,有这样一件事情让人难忘:原告汪某起诉被告张某离婚,张某因车祸双腿瘫痪,长期心情烦闷,当得知妻子汪某要起诉离婚,张某大吵大闹,拒不接受法院传票,了解到情况后,廉政庭长两次邀请当地基层干部到其家庭中调解,并从自己包里拿出200元塞到张某手中以解难关,经过先后四次做工作,汪某同意一次性将经济补偿给予张某,最终张某也同意离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正是怀着对审判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廉法官将手中的审判权作为扶弱惩强的工具,融情于法,让**的百姓感受到了“贴心法官”的为民情,也感受到了法律的公道和法院的公正。
同事口中的“活法典”
基层法庭的案件大多是婚姻、家庭、相邻等纠纷,案情简单,法律关系也不复杂,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廉政却不这样看,他常告诫自己:每一个小案件对当事人而言都是大事情。18年来,他一直将加强业务学习、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在法官这个职业中,他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同事都称他“活法典”。
当法官不易,当好法官更是难。因为法官是一个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在审理各类复杂案件、处理纠纷时得心应手。**法庭干警小金说起庭长廉政更是竖起大拇指:“老廉啊,太敬业了,业余时间基本都在学习,他就是我们庭的活法典。”到过廉政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他的书架上摆放的满是专业书籍。十几年来,无论是业务学习还是政治学习,廉政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及时与单位其他业务精英交流,因此他办的案子也从未出现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正是这股坚持不懈的学习劲头,让他成了一名法学理论根基扎实、工作作风踏实、办案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昂的好法官,不同的案件类型,不同性格的当事人,他总是能寻找到法、理、情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有一种责任叫坚守,有一份信念叫执着。正是这份坚定与执着,加上一颗时时跳动为民服务的赤诚心,铸就了这位大山深处的最美法官。他的美,质朴平凡,他的故事,动人心弦。
【篇四】
我大胆地走着正直的道路,绝不有损于正义与真理而谄媚和敷衍任何人。——卢梭
他,已经年过不惑。18岁,离开家,燃烧最美的十年守护军**;30岁,来到法院,从此开始了他人生最热爱的事业。40岁的**现在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的一个法官。对他而言法官的工作并不像影视剧中那般的威风,他的一天漫长而琐碎,开庭审案,一笔一笔地核算具体损失,倾听一波一波的当事人反复地讲述着自己的苦与冤,透过他们爱、恨、怨、愤,去洞察案情的真相,再一遍遍地去解释判决的理由,白天办公室过于嘈杂,到了晚上回家,才能静下心开始写判决书。他的一天往往结束于晚上十一点以后。当四岁的孩子问他,爸爸你的作业怎么总是做不完?他感到惭愧,却没有时间伤感。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既然守护着社会公义,就应该让这一公义为人所知,为人所认同。对他而言,案件的终结不是文书签发,而是尽最大努力让各方当事人都理解和认同这一结果。
他让老百姓在诉讼中感受到温暖
十年前,当他刚开始这份职业时,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一个纠缠了一年,甚至数年的矛盾,凭什么在他这里尘埃落定?就凭他是经过任命的法官?3650天的工作,早已让他领悟了其中原因,他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信任,所以他不能仅仅做这种信任的消费者,更应该成为这种信任的贡献者。只有让当事人认同自己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他们才能认同法官和法院的公信力。一纸判决往往不能真正化解矛盾,如果不被信服,甚至可能使案件陷入无休止的司法程序之中,此时,法官精心呵护的公平难免饱受当事人的诟病。
如何才能真正解决纠纷,最大限度地让案件的各方当事人都觉得实现了其心中的公平,这是他十年法院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法官不能仅仅把自己置身于高高的法官席上,尽管人民赋予了法官的裁判权,但权力本身不足以服人。为此,他始终认为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但如何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德”,领会到“理”,他的方法是倾听和交流,通过倾听找到解决矛盾纠纷的关键阻力,通过交流让当事人认同法官的判断,理解裁判的法律依据和司法逻辑。例如许飞与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一案,法官完全可以“一裁了事”,放任双方再继续下一步的司法程序,让自己尽快摆脱压力。但那种想要彻底化解矛盾的习惯驱使他不断地斡旋在两者之间,他已经不记得自己组织双方或与单方谈过多少次话,不但晓之以自己对案件的法律分析,同时把案件在将来的司法程序中的走向分析给双方当事人听,最终经过近一年的拉锯,双方达成和解。
近年来,他调解成功的案件数百件,至今,他能够回忆起每一个案件当事人的情况、案情、争议焦点、法官的法律判断、逻辑思考和曲折的说服过程。
他的调解成功率正是源于这种善于倾听交流的工作作风与和风细雨的司法艺术。对于法官而言,调解难于判决,判决仅仅终结了案件在自己手中的审理,但调解则可能给案件最终划上了句号;判决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法律逻辑作出判断,调解则需要将这个判断传达出去,并得到双方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对话的理念,先站在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去看待案件,去揣摩问题,分析利害,再要把当事人带到法官这个第三人的视角来看待案件,努力让其认识到不论司法程序走到哪一步,得到的可能都是同一个结果。这个对话需要时间,需要走下高高的法官席,与当事人建立信任,没有这个前提,谈话根本无法继续。当事人甚至会因为人们对于公务员的普遍成见,而怀疑法官的人品与公信力。他曾经审理过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当事人的女儿因为医疗失误而成了植物人,巨大的挫折使她在庭审中始终充满敌意,满腔怨愤,无数次的谈话拉近了法官和她的距离,何法官对她的境遇感同身受的同时,她也接受了法官对案件的理性分析,最终她与医院达成和解。后来这位淳朴的母亲提着米和油来感谢何法官,她老泪纵横,说她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女儿的护理中,对女儿醒来的期待是她活下去的理由。他没有接受她的礼物,但收获的是对人生更为达观的认识。
他常说,法官本来也是群众,老百姓经历的这些起落、悲喜,自己也可能遇到,这份职业让他看遍人生百态,所以才能扛得起比群众更重的这份社会责任!
他追求每一个案件的公平正义
作为一个法官,什么是正义?仅仅是拒绝贿赂,拒绝打招呼?他认为那只是法官的本分。正义的实现,不仅需要正直的人品,更重要的是审慎的态度和高超的专业技能。法律不只是纸上的条文,它被深深嵌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反映了社会公义,也常常被欲望纠缠。因此,他办案时,从来不流于表面进行粗浅、简单的判断,不仅仅停留于卷宗和法条。
最近,在审理一件民间借贷纠纷时,他发现出借人能够提供借条等证据佐证,表面上看,其诉讼请求合理合法。但庭审后发现,出借人在借款行为发生后的所有行为,包括要求债务人多次出具借条的做法,无不是为了其最后上法庭能够取得较为有力的证据做准备,希望其类似高利贷的利息能够最终被法庭支持。现实中,非法的利益刻意地寻找合法的面纱,已经屡见不鲜。针对当事人这些隐藏的目的,他总是用滴水不漏的法律逻辑辨法析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在另一起侵权纠纷中,养殖户将其养殖的猪的大量死亡原因指向了某建筑公司施工所造成的污染。这类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专业性极强,很难在审判过程中,由既有的证据建立直接的因果联系,构建完整的证据逻辑链条。通过漫长的审判过程,他彻底地了解了案件的方方面面,最后基于两型社会的视角和保护弱势群体的立场,从排污方需要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的角度作出了判决。严密的论证使得判决书滴水不漏,该案后来经历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集体讨论,几乎所有的审委会委员都同意何法官的裁判思路,认为该案是一个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精品案例。
他常说,通往正义的道路,岔道丛生,即使怀揣正义,也可能因无知而被引向歧途。路漫漫,其修远,这份职业让他一直保持求索之心,所以才能坚持十年在正义之路上行走而不迷失!
他勤勉努力做好每一件工作
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十年里,他先后在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工作。十年来,他从不对工作挑挑捡捡,在他心中正义不分大小,坚持把每一个经手的案件都当作大案、要案来办。他在每一个部门都是办案的火车头,业绩名列前茅。**年,他在民一庭办理案件129件,调撤了53件,结案率达到93%。**年他办理案件159件,调解撤诉47件,办案总数和调撤数又一次在全庭拔得头筹。他曾荣获**市十佳法官、**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办案标兵、调解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六年公务员考核被评为优秀,两次荣立三等功。低调的他谦虚地说,他还远不够优秀,只是一直奔跑在通往优秀的路上。但在同事们眼里,他每年都创造了一流的业绩,处处都展示着优良的作风,一直坚持着精准断案的习惯,就是这些品质充实了他的人生,提高了他的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带给了他沉甸甸的荣誉。
但在军人出身的他的眼中看来,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同等重要,因此十年以来,他积极参加所服务部门的各项工作。在立案庭时,他担任支部组织委员,配合庭长工作,撰写各类调研材料,立案庭在**年被评为**市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在民一庭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全庭的调研活动,进一步把审判工作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撰写的《论网络名誉侵权的的责任认定》一文,在**年**省民商法学研讨会上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并获得了全省论文优秀奖。在民二庭时,他撰写了《物权变动应及时登记》一文,提出的司法建议得到多家银行认同。作为民二庭党支部书记的组织委员,他坚持用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展现了庭集体的良好形象,该庭支部荣获**年全市政法系统先进党支部。
他常说,发展的道路并非坦途,对创建法治社会这一宏愿而言,个人终归势单力薄,集体让人感受到归属和力量,所以帮助同事,回馈集体,才能走上长远的发展之路。
【篇五】
**,1968年2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8年12月参加工作。他把群众当亲人,热心帮助,细心协调,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化解一起又一起的矛盾纠纷,用铁肩担道义诠释法官的使命。他,就是**市**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
真情为民重调解
**同志执法办案的突出特点是善于调解,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当事人往往都被他那颗真诚的心打动愿意接受调解,从内心解开疙瘩,做到案结事了。**年至今,**审结各类案件236件,调撤209件,判决26件,移送1件,调撤率达到89%,他办理的案件数量及调撤率都名列全院前茅。
**区是**市的商业中心,聚集了各类批发市场,因此各种合同纠纷也就特别突出。**曾担任民三庭庭长,驻**服装市场群工作两年,提起他的名字许多个体经营户都竖起大拇指称赞。永远都是一脸笑容的刘庭长真真切切的与市场的经营户和管理者打成了一片,成为化解市场内各种矛盾的润滑剂。
今年三月,一脸愤然的吴女士来到**的办公室,“刘庭长,你得为我做主,占了我家门面不给租金也不腾房,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你一下要加30%的租金,人家做生意的肯定难以接受啊”**将茶端给吴女士温和的说道。
被点中要害的吴女士自知不能蒙混过关了,开始坐下来诚心接受调解。
吴女士去年与徐某签订了一年的门面租赁合同,徐某在此生意日渐兴隆,今年眼看合同即将到期,徐某主动与吴女士提出门面续租,吴女士却要求门面租金在原有基础上要增加30%,双方因此而产生摩擦。合同到期了,双方一直未签订续租合约,徐某不想放弃生意拒不搬走,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吴女士将徐某告上法庭。
案子分到了**手上,在约见当事人之前,他已经通过走访周边邻居与市场管理中心找出了关键点,并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性格制定了调解方案。
在有点小心机的吴女士面前**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毫不含糊;在直爽却气粗的徐某面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换位思考。多次上门调解后,双方当事人终于各自让步达成调解协议,徐某增加15%的租金续租吴女士的门面,真正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帮扶弱者暖人心
“谢谢您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接到离婚判决书的小梅满脸泪水的说道。
**年,小梅经人介绍与罗某相识,恋爱半年后登记结婚。婚后的罗某恢复了他粗暴的本性,动不动就对小梅拳打脚踢,小梅生下一个女儿后罗某变本加厉的折磨她,不堪忍受的小梅多次拨打110求助。
去年3月,小梅被罗某打伤头部后带着女儿逃出那个噩梦一样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下,她来到**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罗某拒不出面应诉,小梅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保留丈夫家暴的证据,案件陷入了僵局。主审法官**却没有退缩,多次协调未果后,他与派出所、医院联系,找到小梅的报案记录和就诊记录,走访周边群众与社区干部,从外围了解这个家庭的状况,最终收集到了足以证明罗某家暴的证据。
在被告罗某缺席的情况下,判决二人解除婚姻关系,女儿由小梅抚养,罗某负担
女儿生活费,并对共有财产进行了分割。
秉公执法稳大局
不了解**的人总是疑惑于他的笑眯眯,心想这么一个半点威风都没有的法官如何像黑脸包公一样来秉公办案呢?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着一幅铮铮铁骨。
“租赁合同要是解除我们就去上访,大不了鱼死网破。”**鸿运公司下属的28户经营户围在前来协调的**身边,你一言我一句的发泄心中不满。
今年5月,**鸿运公司将其下属的13户经营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解除双方的《商铺租赁合同》并限期腾出商铺,支付拖欠公共设施使用费与违约金。经营户认为已经缴纳了租金,公共设施使用费纯属重复收费。随即,28户经营户又起诉鸿运公司,要求确认鸿运公司的解除合同无效。双方矛盾在鸿运公司发布解除租赁合同公告时进一步升级。
为避免事态扩大,**与多名法官成立了工作组进驻市场开展工作,督促鸿运公司在案件处理前维持现状,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调解。共组织双方代理人或当事人面对面的调解达10余次,背靠背的调解几乎每个星期都没间断,同事们都戏称“刘庭长把市场当成家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1户经营户撤诉,与公司达成调解,判决了7案。《商铺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经营户限期支付所拖欠的公共设施使用费。对该项收费有争议,**邀请市场管理局与政府相关人员参与协调,争取重新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租赁合同补充协议。
担任法官23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群众的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没有豪壮的誓言,没有闪耀的光环,有的只是一颗为民解忧、公正司法的赤诚之心。
【篇六】
一说起法官,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就是电影中穿着黑袍、带着假发,一边敲击着法槌一边喊着“肃静!”、“反对无效”的不苟言笑的法官。但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名非典型的法官——我所在庭室的庭长**。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的共同工作经验,但是钟庭长给我这名法院“菜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钟庭长与别人印象中的法官不一样,他语言幽默又蕴含深意,常常一鸣惊人,让人目瞪口呆。他最擅长的是在调解过程中通过简单又风趣的几句话巧妙的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例如在近日审结的一件离婚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对于离婚和婚生子的抚养问题都已达成共识,但是双方对唯一的夫妻共同财产——房屋的分割方式争得不可开交,一个说要一层,另一个说要按房屋的朝向各得一半,双方迟迟达不成协议反而有越闹越僵的趋势,在此情况下,钟庭长套用时下非常流行的话说“你们这么争房子,你们儿子知道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立马让双方的争吵安静了下来,“我现在考虑的你们不是怎么分房子,而是你们的孩子怎么住着方便,反正你们儿子住哪边估计你们都不会有意见,只是看你们要不要砌堵墙让他住的不舒服。”双方在此情况下立马停下了对房产的争吵,转向了对婚生子的考虑,钟庭长趁热打铁,与当事人阐明利弊,很快的就将这件纠纷调解了下来。钟庭长的风趣不仅仅表现在工作中,生活中更是妙语横生,例如自嘲皮肤黑“我就是当代黑包公”,例如称兄弟法庭壶瓶山法庭为“**省最高人民法庭”,又称我们磨市法庭为“磨市中级人民法庭”,大有取磨市镇位于**县城到壶瓶山镇的中间位置之意,例如调侃周围单位的人都是个“没得停”(“没得停”在当地的方言的意思是没有分寸)的人,因为只有我们法庭有“庭”。
钟庭长不喜欢长时间的坐在办公室,他常教我在基层法庭工作,一定不要死守办公室,这样办不好案子。所以无论是法庭管辖范围内最近的磨市镇还是最远的罗坪乡,他都会坚持上门送达诉讼文书,这样不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被告的想法,更能对被告家境、发生纠纷的起因等等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去年磨市镇的两兄弟因田坎发生了矛盾,村镇两级都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双方的矛盾越闹越深,甚至多次险些发生肢体冲突。因此原告诉至我院,受理立案后,钟庭长带着我们到被告家去进行送达,发现尽管双方是亲兄弟且住房一墙之隔,但是贫富差距较大,再加上兄弟中一人年轻时在外务工,一人长期在家务农,双方有很多年都缺乏沟通,年纪大了难免会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吵,久而久之两家人越走越远以致要对簿公堂。我们首先避开双方的矛盾,以兄弟亲情为中心,为两人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双方解开心结。然后再谈到双方的矛盾,结果兄弟俩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年纪都不小了还让一些小事让双方吵得伤了和气,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两人在庭后还相邀共进午餐。这样不仅结了案,还解开了兄弟之间心中的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时候被告家离法庭的路途较远,我们会早上5点钟出发以便在被告还未出门的时候进行送达,有时候被告住在大山深处,我们需要驱车近百公里之后还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找到当事人,有时候为了方便当事人或者以最好的方式解决纠纷,我们会上门开庭甚至邀请原、被告在纠纷的发生地进行调解,钟庭长称这种巡回办案的方式为“现场办公”。
钟庭长不喜欢“蹲”办公室,但不代表他不热爱法官这份工作。相反,他是个“工作狂”,与很多朝九晚五的公务员不同,法官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里基本上都做在送达、执行、开庭这一类的工作,而写判决书等等都需要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没人吵不会打断思路,不会看漏证据。所以**年钟庭长经常晚上写判决书到深夜,早则十一二点,晚则一两点。长期的操劳导致钟庭长身体不适需要住院休养,但是他却依旧没有闲着。当我去探望他时,我看到他在病床上还在坚持写判决书,修改文书。在那一刻,钟庭长用行动教会了我,要用敬畏的态度去做好手里的工作。
钟庭长常说自己其实就是个群众,而不是官。他在担任磨市法庭庭长之初就给自己设定了任务——半年之内要拜访完所有村支部书记和人大代表。而且他在工作之余会还和附近的邻居打成一片,增进友谊。与他结交时间较长的人们都会从叫他“钟庭长”慢慢“钟哥”、“钟老大”。所以无论是出门送达或是执行,当地的村委或是当地居民都愿意给我们带路甚至帮我们一起做工作。例如雁池乡某村的书记便是典型,在我庭审理的多起案件中,因为当事人都是他们村的村民,他都会主动来法庭帮着做调解工作,甚至有好几件离婚案件都在其协助之下调解和好了。又例如在一起排除妨害纠纷的执行案件中需要拆除被执行人李某违规修建的房屋,李某无论是送达执行通知书还是后期对其做工作时都表示谁敢拆他的房子他就和谁拼命。多次协商无果,我院只能组织强制拆除,李某及其妻子在执行当天想要进行阻拦,采取了冲击执行现场和辱骂执行人员的行为,我院依法对其进行了拘留。在对其进行执行笔录过程中了,二人都极不配合。后来受邀拆除房屋的铲车车主表示他与李某关系较好,在其参与做工作的情况下,李某及其妻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过错,当场表示了懊悔之情。
钟庭长就是这么一个风趣幽默,又坐不住的“工作狂”,他是一名非典型的法官,或许平时没有法官的威严,但他依旧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法官!
第四篇:最美农业人先进事迹
最美农业人先进事迹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同志: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最美农业人,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技干部,也是大家非常熟悉而又文静的一位女同志,她就是农业局综合股、西川园区办干部张芳丽同志。
2014年,她经历了人生最为悲痛、最为伤感的一年,她刚刚退休的父亲,本应舒舒服服享受晚年,不幸患上了胃癌,医院确诊时已是胃癌晚期。就在医院确诊的第二天,县委通知农业局参加全县文艺节目汇报演出,张芳丽同志也是农业系统文艺节目的一名演员。大家都说,张芳丽这次肯定参加不了。分管领导黄局长抱着一线希望叫综合股黄股长联系,黄股长询问情况之后,问他能不能回来参加演出,她哭泣着说了一句:我能不能不参加?黄股长说:如果你坚持不了,就不勉强。没想到,第二天,她给黄局长打电话说:我想办法参加,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农业局的整体形象。就这样,她克制着自己无比沉重而又悲痛的心情,按时参加了演出。那个时候,单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她父亲身患重病。演出结束的当天晚上,她就匆匆忙忙赶往西京医院看望自己的父亲,她没有别的祈求,她只想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多陪陪他,这是人之常情,更是做儿女的应尽的孝心。当她的父亲转到柞水县医院时,她坚持半天上班,半天照顾父亲和料理后事。上班期间,她依然认认真真地工作,她手头承担的业务工作一样都没有拉下,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而且,还加班加点制作课件,在全县农技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班上讲了生动的一课,有谁能知道她备受煎熬,又有谁能理解她内心的痛苦?她就是这样一位顾全大局、舍己为公、兢兢业业、刻苦奋进的一位好干部。
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她更是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记得去年5月我们筹备西川园区推介会时,她博采众长,反复修改PPT达十四五次,最后做成了精品,成为西川园区推介会上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好评。去年8月,我们参加省级农业园区论证会时,因柞水农贸园区的PPT做得不够好,领导安排张芳丽重做,只有短短三天时间,她连续两天加班直到深夜两点钟,最后一天,在西安更是加班到深夜三点钟。有谁能象她一样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去年,我们农业系统的重点项目建设和争资引资工作在全县名列第五,招商引资工作名列第二,为农业局目标责任考核赢得了加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重要的是与她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在配合中心工作方面她毫无怨言,市农业局考核柞水农业工作,她配合办公室承担PPT制作任务,她集中两天一连做了70余张。2014年园区统计工作,本不是综合股承担的业务,她还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任务,参加了县上的统计会议,按照统计要求去产业办查询基础报表,按时完成了园区统计任务,并且署名产业办。
她就是这样一位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好干部,她是我们农业系统学习的好榜样,是值得全体农技干部效仿的典范。在这里也衷心地祝愿她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接再励,争取更大更好地成绩。
谢谢。
第五篇:先进事迹报道
他说干事业就像“下棋”
二十六年前,像很多崇拜棋圣聂卫平的年轻人一样,刚到二公司参加工作的赵明爱上了围棋。从此,研究棋谱、与人手谈成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然而,赵明却说:人生最难的是与自己对弈,是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儿,他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主持施工面积超过60万平米的优秀项目经理。他带领的团队不仅获评中建一局集团和谐项目,还被评为中国建筑创先争优“五好”党支部、标准化红旗党支部,承建的工程相继获得北京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北京市工程长城杯、建设部金牌小区等一连串荣誉,他本人也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
2009年,赵明出任北京市重点工程——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工程的项目经理。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政治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先后两次前往现场实地考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共新闻网、中央政府网等中央媒体均予以关注报道;能进入这所学院学习的都是部级、局级、最低也是处级以上干部。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关乎企业口碑和品牌命脉的工程,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然而,施工图的滞后和频繁的设计变更让工程难度成倍增加,甲方要求的竣工日期却一再提前。更要命的是,繁琐、严格的资金审批程序导致工程款到位时间一再拖后,项目部面临的困难几乎能用火车来装。
2011年10月,南区两座学员宿舍楼要提前投入使用,项目部要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打一场艰难的抢工战。在保竣工誓师大会上,项目部和施工队都佩戴上了“决战”的袖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气势连甲方都震撼了!
亲自指挥这场攻坚战的就是项目经理赵明。战斗打响的那天,他在项目员工中发誓:不拿下这个工期目标,我就不回家!赵明39岁才当上爸爸,中年得女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实现竣工目标,赵明不得不把这颗心尖儿上的夜明珠放在一旁。整整36天,虽然同在北京城,赵明却一次家也没有回过,就连唯一一次到大兴参加同事的婚礼也是“过家门而不入”。面对工作与家庭、责任与亲情的抉择,赵明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答案。
每天晚上,赵明都要带着项目部班子成员和工长到工地上巡视,排查、解决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次巡视过程中发现因为运料人员紧缺,大批材料堆放在走廊里影响施工作业。见此情景,已经忙碌了一天的赵明二话不说,带头扛起一捆木地板上了楼。四层高的楼,几个项目班子成员扛着几十斤重的木地板、腻子粉上下几十趟,汗水湿透衣服,和着白灰变成了泥巴,旁边的工人竟然没认出这几个灰头土脸的“搬运工”竟是项目经理。
群雁高飞看头雁。在赵明的影响和带动下,项目部的员工不仅工作起来就像上足了发条,与项目同荣辱、共患难的责任意识也空前强烈。在项目资金最紧缺的当口,员工们主动筹集资金五十多万元,以保证施工不间断,工期不延误。这种精神让分包都大为惊讶,一位分包商在感动之余主动找到赵明说:“该给我的钱先不急,如果需要我还可以给你们拿点儿。”
赵明常说,人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对待甲方,使命必达,一诺千金,那么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对待分包,以诚相待,相互尊重,所有的人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对待部下,以身作则,提点引导,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发展考虑,那么关键时刻,这些人都是能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很多时候,赵明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工作中常有各种奇招怪招,这些招数往往还格外奏效。因此,和他共事总有笑点、亮点,面对再繁重的任务也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从容。在一次生产协调会上,因为专业人员一句含糊的“大公鸡打鸣时就能完工”,赵明居然当即通知后勤人员买来两只公鸡。两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不仅为紧张严肃的工地添了一抹诙谐的亮色,也让所有的部门都绷紧了弦,伴随着项目人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决战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工奇迹。
决战期间,他还在项目办公室摆了一台体重秤,指着这台秤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以后大家按照施工节点挨个儿过秤,卖不卖力气一称就知道。”虽然是个玩笑,但大家每天称称体重,艰苦的施工之余也多了点儿小乐趣。在公司和集团领导的支持下,赵明带领项目全体成员,用了不到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19号和21号楼两万多平米的精装修任务,胜利结束了南区大会战。最后一称,最多的竟然瘦了16斤。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建设工程是中纪委直管工程,一开始,甲方和中建一局二公司相互并不太了解,行事严谨的甲方目光永远是严肃冷峻的。这让项目部很多员工心里没底,而赵明却没有为此纠结。他给大家打气:与其花时间揣摩甲方的心思,不如下死功夫把工程干好,咱们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告诉甲方中建一局二公司是名副其实的铁军劲旅,是当之无愧的精锐之师!果然,当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在规定的期限内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在众多建设单位中一骑绝尘之后,甲方的态度慢慢由审视挑剔变得热情友好起来,就连主管工程建设的学院领导,在面对项目部的普通员工时,脸上也露出了亲切的笑意。并对一期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说:“一局尽心不讲条件,一局尽力不讲困难,一局尽责不计代价”。
二期工程竣工后,长期处在体制环境内、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甲方竟然主动提出宴请二公司领导。对赵明和项目部全体成员来说,这简单的一个笑容、一顿饭背后,既有说不尽的艰辛,也有旁人无法体会的自豪。干中纪委工程三年来,三个春节除夕之夜、三个中秋夜晚,他都是牺牲这个与加入团聚的日子,在工地上与留守值班人员度过的。
和一些乐于炫耀的人不同,即使后来自学了本科,通过了一级建造师考试,赵明经常提起的还是自己技校毕业的出身。他不仅从未因此有过丝毫自卑,还经常拿自己的经历勉励项目部的年轻人:“你们是正牌大学生,起点比我高多了。只要敢于梦想,付诸努力,就有实现的可能!” 这些年,赵明言传身教培养了不少年轻人,他们都相继走上了项目领导岗位。不仅项目上没有员工离职,就连一度从企业流失的人经他疏导也成功回流并成为公司骨干。这正是赵明人格魅力。
赵明自己好学、善学,更愿意帮助身边的年轻人成长进步。他把自己精心挑选的图书发给项目部的年轻人,大家定期开分享会,交流读书学习的心得。因此,在项目部的年轻人眼中,赵明不仅是一个敬业、有能力、以身垂范的好领导,更是一位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兄长,大家的困惑愿意找他倾吐,困难也愿意找他帮忙。
几年下来,项目部的年轻员工买房子、家庭负担重的同事看病,找赵明求助的人不少,只要能帮上忙他就从不推脱。2006年,项目一位年轻员工身患重病,他组织项目捐款16万元,自己带头捐款3800元,这位员工在弥留之际,说:“去年买房时借你的两万块钱,我这辈子是没法还了,就让我爱人日后还你吧!”赵明马上打断他的话说:“你安心治病,这钱我不要了!”不久,这位员工因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直到如今,赵明每年都会收到一条这位青年员工爱人发给他的感恩短信。
他不但在历次捐款中慷慨解囊,还用公司奖励给他本人的8万元成本奖成立了“项目互助基金会”,用3200元安全奖成立了“项目慈善基金会”,亲自为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捐资3000元,为物业公司在酷夏中做小区防水改造的工人师傅们送上了3000多元钱的西瓜。用一颗热忱的心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他捐的不是钱,而是爱;他送的不是西瓜,而是阴凉。这种温暖的力量,不仅推动了需要帮助的人前行,更让赵明释放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魅力和光华!
赵明是一个有1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身上既有党员高度原则性的一面。赵明说,真正的高手可以下盲棋,不看棋盘,一招一子也了然于胸。真诚对人,踏实做事,坚持原则,重信守诺,将万千丘壑藏于心底,不求表面巨浪狂澜,这正是他——赵明——一个共产党员向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