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

时间:2019-05-13 15:3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

第一篇: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

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

记者在大温哥华地区探访中国贪官窝点线路图

“美国是乐园,加拿大是天堂。”据说这是中国外逃贪官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位于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大温哥华地区,由于气候宜人,生活方便,而且距离中国较近,已成为中国贪官藏身的“理想之地”。

据参与高山案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类似高山这样的“硕鼠”,并非仅此一例。那么,这些“硕鼠”到底藏身何处呢?记者近日到大温哥华地区走了一圈,来了个中国贪官窝点“大起底”。

1、本拿比市

讲普通话可以畅通无阻

记者萌发这一念头后,开始向有关人士打探消息。一名“知情人士”自告奋勇,愿意陪记者一同前往“搜索”。

这位不愿公开中文姓名的人名叫Tom,是来自中国上海的老移民。10年前,他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温哥华读书,大学毕业后便留下来了。Tom当过导游,也做过地产经纪人,对大温地区相当熟悉。

记者先约他在本拿比市中心的碧丽宫海鲜酒家喝早茶,然后一起开始这次行程。选择本拿比市作为起点,原因有二,一是本拿比作为大温哥华地区的中心,连接着最早开发的两个市镇——咸水埠(现温哥华市)和二埠(现新西敏市);二是人们熟悉的厦门远华案主犯赖昌星曾长期住在该区。

近年来,本拿比已成为大批中国大陆新移民的首选定居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的华裔人口已在四成左右。在这里已经没有出国的感觉了,逛商店上馆子,用普通话可以畅行无阻。

在餐厅的对面,是被称为“华人商场”的丽晶广场,里面的商店和食品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味。在丽晶广场的建筑群中,有一幢圆柱形的高层公寓大楼——丽晶大厦。这便是赖昌星前几年居住的地方。

说来也巧,我们在餐厅碰上了以前的同事,她曾于2002年和凤凰卫视一道到赖昌星的家中,与他谈了100分钟。

她回忆说,赖昌星曾住在这幢大厦17楼的1707房,房子三室一厅,约180平方米。据悉,赖昌星一家是在2000年11月搬到这个地方的,直到去年才搬出。

沿着本拿比山径,我们到了海拔1200英尺的本拿比山,这里是著名的学府西门菲沙大学(SFU)的所在地。记者看到挂牌出售的房子都在70万加元以上,有几幢更高达110万。

Tom告诉记者说,校区山清水秀,与外面隔绝,一些贪官们选择住在这里,还可以照顾子女上学,算得上是一个理想之地。

2、高贵林市

山下的普通城市屋受欢迎

离开本拿比市,我们沿着1号高速公路向东,大约20分钟后,来到近年来大温地区发展最快的卫星城——高贵林。

我们首先来到高贵林市中心,这里的建筑物都是近几年兴建的,大型购物商场都集中在这里。由于华裔越来越多,华人连锁超市大统华也能看到。

在大统华里,Tom遇到了他的一位老同学,这位女士住在高贵林已近10年。记者问这位女士有没有听说过中国贪官躲在该市。她说:“当然。这些人来到加拿大,都觉得有了保护伞,在选择居所方面根本不会刻意躲避什么。他们一般都是为了子女上学而挑选房子。”

她接着说:“通常大贪官都比较低调,房子够用就行了。反而是一些小贪才显摆自己,希望回国再骗一把。”据她了解,一些贪官并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样,住在豪宅林立的山上,而是选择在山下的普通城市屋居住,她认识的几位便是如此,价格大约三四十万加元。

按照这位女士的指引,我们看了看这片在高贵林山下的城市屋,确实貌不惊人,一般是两层,楼下是客厅加厨房。如果只有太太和子女留在加拿大,这样的房子已经够用了。

接着,我们沿着强生大街驶上了西木高地,这里坡度很陡,据说下雪时车辆基本上不能行走。在山顶,是一个面积很大的高尔夫球俱乐部。到了山顶再往回看,的确颇有气势。

Tom低声地说,他认识的两位在中国出了问题的移民也住在这里,平时他们都很少下山,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可以避世,而房价也不是十分惊人。记者留意到,这一区的放盘独立屋都在50万至60多万不等。

3、北温哥华市

高山住房屋内装修豪华

离开高贵林,我们沿着7号公路A,折返1号高速公路向西进入北温哥华市。

“如果不是高山住在北温,我根本不会想到还有中国贪官会选择这样的地方。”Tom在路上说,“北温市近年盖了很多高楼,人口也多了,但选择这一区的人士一般都是在温哥华市中心上班的打工一族。因为从北温市乘坐轮渡,只要十来分钟便可以到达温市中心写字楼区。既省去了驾车、停车的费用,也不用担负住在市中心高昂的房租。”

来到北温市第二大街,我们找到高山所住的房子。环顾周围环境,虽然面临大街,但仍不失幽静。高山的房子是一年多前刚落成的。

记者上前按门铃却无人应答,估计主人尚未回家。虽然未能进入屋内,但透过门口的落地玻璃可以看到,屋内装修豪华,装有原木地板,客厅宽敞明亮,面积较大,另外还有开放式的西式厨房。格调虽不至顶级,但仍显露出豪华的本色。

4、西温哥华市顶级住宅多为华人购买

离开高山的寓所,从第三大街往西不多久便并入海滨大道,接着进入过去“华人不得在此居住”的西温哥华市。

西温哥华市最早是英国殖民者居住的地区,至今仍保留了英国贵族的文化和建筑。

直至近二三十年,华人才打破不准在西温置业的禁忌。Tom说,目前该区放盘出来的顶级住宅几乎都为华裔包销。

“西温地势奇特,依山傍海,给人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加上这里没有闲杂人员路过,十分隐秘,所以不少有钱人都喜欢住在这里。”他说,“当然这也是不少中国贪官的首选之地。”因为这里对外相隔,只要不下山,基本上没有人知晓你的行踪。而房价的高昂令不少贪官觉得很有满足感。

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了一幢价值1500万加元的房子前。Tom介绍,这是典型的“西温海滨建筑”,占地约有3万平方英尺,具有世界一流海景,可以俯瞰温哥华市中心、温哥华港及温哥华西区,天晴时还可看到温哥华岛。

Tom说,在西温,像这样的千万豪宅为数不少,其他几百万的叫价更是平常之事。他说,他认识的中国有钱人中,住这一区的人数最多。

5、温哥华市中心

高山之妻曾投资房产

从西温过了狮门桥,马上就进入热闹非常的温哥华市中心了。这里平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口密度应是大温地区之冠。

不要以为这样的闹市区不好躲藏,赖昌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去年搬家之后,仍然住在附近,人们有时会在街上碰到他,但即使是贴身追踪的当地媒体,也始终未能挖出赖昌星的藏身之所。

高山之妻李雪在加购置的第一处物业,也处于温哥华市中心的片打西街。这里是温哥华商业中心的高级住宅公寓。周围商厦林立,面向风景优美的港湾。该公寓楼离经常举行大型活动的温哥华会议展览中心只有两个街口。十分凑巧的是,该大楼离原来赖昌星在市中心的住所也只有两个街口。

根据皇家骑警的调查文件显示,涉嫌高山案的李东哲兄弟其中一人之妻,2002年一口气购买了温哥华市中心一栋公寓的4套房,其中1套的拥有人是李雪。当时,4套房总值219万元,2005年卖出的总价为260万元,其中约1/4卖价归李雪,金额逾60万元。

6、温哥华西区

富人区内名校不少

出了温哥华市中心,向南进入温哥华西区。这是众所周知的富人区,主要是因为这里除了有高等学府卑诗大学外,还有不少优秀的中小学。

Tom说,中国人重视子女教育,学校成为他们选择居所的首要条件。在温哥华西区,有两个地区房价最高,经常有超过千万加元的房子放出。一是桑那士,另一个就是大学区。

当年赖昌星抵加之初,最先置业的地方就在西区。他在西57街以130万加元买入了一幢独立房。不过,赖昌星一直认为他的第一次是上了朋友的当,因为这幢房子根本不值130万。到第二年赖昌星将这间房子出手时,只卖得90万元。可见当年老赖一掷千金的“豪气”换来的只是教训。

大学区位处温哥华西区的尽头,环境幽静,有漂亮的海景,而且占地超大,是不少中国富豪的选择。Tom说,能在这里置业的人物来头不小,都是中央级的人物。

Tom说,有些中国超级大贪就住在这里的千万豪宅区域。

第二篇:从聊城新奥说起,中国天然气大起底解读

第一章 天然气,“一将功成万骨枯”

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有一句经典歌词,“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2009年的我们,真是生活在地球村里。当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斗气**愈演愈烈,整个欧洲为天然气困扰,不少欧洲人甚至回到原始社会,开始烧柴取暖之时,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天然气正在带来一场地震。

2009年1月8日,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姜鹏发表《网友曝企业行贿官员预算表》一文,将聊城新奥燃气涉嫌行贿之事公之于众。舆论一片哗然,新奥燃气迅即做出反应,指其为虚假事件。事情的真相并不简单,事情的真假谁也说不清。

其实,在中国,新奥燃气行贿与否并不重要。如果是假的,那只是网友开的一个大玩笑。如果是真的,也只是中国的潜规则。“聊城新奥事件”注定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

但是,“聊城新奥”并不简单。

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政治层面,在当今中国,公开讨论腐败、监督等命题无疑是一个死胡同。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财经领域,在于它为我们观察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变局和乱象提供了一个研究的绝佳切入点,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

从2008年开始,华夏各地天然气涨价事件就已经层出不穷,上海已经涨价,要求涨价的城市不计其数。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放松了对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天然气价格普遍上涨一触即发。就在这一事关人民福祉的关键时期,透过聊城新奥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天然气市场不但利润惊人,而且回报稳定。原本由政府和国企控制的天然气市场,在不少城市已经拱手让与他人。不仅仅只有聊城这样的中小城市,就连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也已经被外资悄无声息间纳入囊中。

请记住这些外资的名字,他们是新奥燃气、中华煤气、中国燃气...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他们主导国企重组,整合中国天然气市场,完成了对中国天然气的跑马圈地。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他们联手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巨头,事实上垄断了中国的天然气市场。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他们掌握了中国天然气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分享了中国天然气的巨大利益。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其实是一个大金矿。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的张福东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指出:“预计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为2000亿立方米以上,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超过两位数”。现在的天然气价格普遍在每立方2元到3元之间,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2020年的天然气价格即使以每立方5元统计,届时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将有1万亿元。

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有幸参与其中的企业将赚的盆满钵满。这是因为天然气是一种天然垄断的商品,垄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它只能通过管道运输,控制了城市天然气管道,就控制了天然气带来稳定的利益。某种意义上,你家里的天然气管道,就是一根输血管。

天然气的利益,本应由人民分享。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天然气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的公共产品,理应向人民提供便宜的、充足的天然气。但遗憾的是,在对资本的逐利本性面前,中国的老百姓不得不承受天然气的高价,随时忍受天然气的短缺,时刻面对天然气的涨价压力。

在善良和本分的中国老百姓中,自古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用这句话来形容天然气是再恰当不过了。

表面上,“一将功成万骨枯”,指的是动物的尸骨。正是因为N年前,不计其数的动物尸骨,才成就了天然气。更重要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指的是天然气的消费者。随着能源紧缺,天然气成了稀缺资源。在它的身上,上演了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为这一幕幕好戏买单的,是天然气的消费者。

天然气,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迎来它自诞生之日起,从未有过的变局和乱局。种种“局”背后,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和商业故事。

而故事的开始,正好是十年前,一切还要从1999年说起...第二章 王玉锁前传(上)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城市里出现了一种职业——送气工。现在的中国城市中,也常常能见到这种情景,穿着马甲的送气工,驮上一坛气,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行。送气工是非常普通的职业,普通的甚至有些卑微,但当你今后再次看到送气工的背影时,请你记住一句话,“360行,行行出状元”。

王玉锁在送气这个行当里,正在做到极致。

根据“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王玉锁家族拥有40.8亿元财富,排在中国富人榜第70位。他旗下的新奥燃气,主营中国内地城市天然气业务。新奥燃气2007年年报显示,新奥燃气在中国内地69个城市有天然气项目,当年销售了18亿立方米天然气,营业额为58亿元,利润7亿元。

不要小看这个成绩,中国的城市天然气市场一直是市政公用设施,是中国计划经济的堡垒之一,对民营企业开放时间不过五年。五年来,从事中国城市天然气分销业务的企业都极不简单。

当今中国天然气企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国资派:北京控股、申能等大城市的国企,牢牢控制着北京、上海等利润最丰厚的天然气市场。

一类是海归派:这类企业极有背景,李兆基旗下的中华煤气最强,已有百年的历史,执中国城市天然气市场之牛耳。实力逊于新奥燃气,排名靠后的中国燃气、华润燃气,分别是国台办、中石化背景,和中国政府在港窗口企业华润集团背景,资源及人脉都极为深厚。

最后一类是民营派:新奥燃气虽是香港上市公司,也应划为民营企业。这类企业经营中国城市天然气,大多命途多舛。2004年,内地首富刘永好曾高调宣布,已与中国10座城市达成天然气销售的独家协议,但到2006年就偃旗息鼓。更有甚者如华燊燃气,这家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2004年被勒令停牌,沈家燊被内地公安机关拘禁后,至今未能恢复元气。

王玉锁和他的新奥燃气,可以堪称中国天然气市场,乃至中国经济的奇迹。

第三章 王玉锁前传(下)

查遍媒体和网络上对王玉锁的报道,发现资料连篇累牍,又多有矛盾之处。这也难怪,中国当前处于媒体过剩的环境下,稍微有点实力的人,媒体都会用尽各种办法进行报道,或正面报道以获取好处,或负面报道以恐吓威胁,以至于到头来发现,竟没有几个对王玉锁的权威而全面的报道。没办法,只好综合各家之言,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王玉锁。

1964年,王玉锁生于河北,今年刚刚45岁。传统上认为,河北这块地方“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很多河北人的命运。和江浙皖晋等地相比,河北本不盛产商贾巨富,好不容易出几个,也很悲凉。最典型者,莫过于三鹿的田文华,这位中国女商人的旗帜,竟落得国人皆欲诛之的下场。好在目前看来,王玉锁少年得志,顺当的很。

话说1986年春节,王玉锁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没跑成。机缘巧合之下,他搞了套设备,在廊坊当起了送气工,给人送煤气,也就是俗称的坛子气。那时刚流行烧煤气,又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要有产品,就不愁销路,王玉锁的生意一时间非常好。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时,很多人灌气,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一坛气的钱,买一坛气。王玉锁不是这样,他让买气的人一次交12坛气的钱,但实际上买气的人只能一坛坛的用,而王玉锁无形中就多了很多流动资金。

这一营销手段,在现在已经用烂了,但要知道,20多年前,只有20岁的王玉锁就想出了这一招,还是显示了其过人之处,和对资本运作的模糊意识。有了这一意识,新奥燃气在2001年赴港上市,就不足为奇了。

几年下来,王玉锁从送气中挖到了第一桶金。1992年,28岁的王玉锁发现,华北油田在廊坊有4个气井,天天晚上“点天灯”,大量天然气百百浪费。于是王玉锁找到廊坊经济开发区,表示不要开发区投一分钱,自己独立施工,让开发区的每家企业,每户住户用上天然气。

尽管当时公用设施行业还没有放开,但一番争论后,开发区最后同意让王玉锁一试。没想到王玉锁不但在开发区做的不错,还在1995年拿到了廊坊天然气的独家经营权,地盘迅速扩大。要知道,直到2003年,建设部才下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一文,正式开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行特许经营。王玉锁和廊坊市当时即使没有违法,也是冒着相当的政策风险。

巧合的是,千里之外的南方,当时已经功成名就的李兆基,他旗下的中华煤气,对内地天然气市场也已经虎视眈眈,只是几次想要攻入广州市场,最终无功而返,不得不试水番禺这个小地方,成立了一家公司经营燃气业务。番禺公司是中华煤气的第一个内地项目,成立于1994年,竟然晚于王玉锁的廊坊。

而王玉锁之所以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还和一条管线有关。1997年,陕京管线建成通气,来自陕西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大规模进京,这一管线刚好经过廊坊。在陕京管线建成之前,王玉锁就得到这一消息,提前布局。

对此,有一篇媒体的报道是这样写的,“他在清华管理学院进修时,得到消息,陕甘宁天然气第一次通过管道被引进北京。一位国家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同学告诉他,天然气取代石油已是大势所趋,而通往北京的输气管道就经过廊坊,这位同学建议王玉锁在廊坊开一个支管,把天然气引进廊坊。”

如果此文所言不虚,这位神秘的同学,就可以看做是王玉锁的贵人。而王玉锁能认识这位贵人,在于王玉锁求知好学。

我个人认为,出身草根的王玉锁,之所以能在封闭保守的天然气行业杀出一片天地,关键在于他的学习能力。

很多文章都显示,王玉锁年轻时曾经“三次高考,三次落榜”,说他“弃学从商”。我以为,这一细节大有文章。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高中生都算是高学历了,有志参加高考的人很少,而“三次高考,三次落榜”更是稀罕。中国人自古就讲究,看人,要看人小时候的经历与性格。那么,王玉锁十七八岁时,对于学习的渴求,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他对学习的坚持,可以说是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尽管没考上大学,但他在1995年,就参加了清华大学总裁班,这一年他才刚刚30岁,当时的总裁班也远不及现在这么时髦。再后来,他还拿到了天津财经大学的博士学位。还有媒体指出,他还是人大的校友,在人大毕业生的富豪榜中,排名靠前。

他的学历到底是什么,到底学了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相信,他不是那种混文凭的人。他不但热爱学习,还善于学习,在清华的学习,不但让他得到贵人相助,还挖了几个同学,到新奥燃气担任高管。

当然,王玉锁还有其它特点,比如,对政治的敏感和驾轻就熟,38岁时就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还据说他对人非常和善等等。但这些特点,几乎是中国富豪成功的必备技能。他对学习的追求,他的学习能力,才是他成功的必杀技。

到了1999年,新奥拿下山东聊城的城市管道燃气项目,他的新奥帝国,已经初具端倪。

据公开的信息渠道,王玉锁当年因为曾救助过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此人后来为了报答,给王玉锁搞来大量的计划内价格液化气。当年王玉锁的液化气供应站在廊坊名声很大的,在别处买不到气的时候,他那里依然敞开供应。

第四章 中华煤气的武汉会战

2008年11月12日,国内一些大城市相继传出天然气价格上调的新闻,武汉天然气公司在接受武汉媒体采访时自信的表示,称“武汉天然气调价只是时间问题”。很明显,武汉天然气公司对天然气涨价信心十足。这是因为,武汉天然气公司的背后,是中华煤气的巨大身影。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是港交所上市公司,代号0003,以下简称“中华煤气”。中华煤气成立于1862年,是香港第一家公用事业机构。1983年,中华煤气被一位香港传奇人物收购。

此人是李兆基,一位已经80高龄的老人。李兆基是顺德人,20岁时,他身带1000元闯荡香港,以地产起家,人称“楼神”。如今,他已经成功转型为“股神”。在福布斯《2008来自大中华区的亿万富豪》排行榜中,他以190亿美元净资产,排行第三,仅次于李嘉诚和郭氏三兄弟。

对于李兆基,中华煤气具有特别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低迷之时,对中华煤气的收购,使集团在香港经济低迷时期仍保持了赢利增长。现在,李兆基为中华煤气董事局主席,两个儿子李家杰、李家诚担任中华煤气的非执行董事,李氏家族对中华煤气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李兆基的苦心经营之下,现在的中华煤气,以亚洲首屈一指的清洁能源供应商为目标,早已冲出香港这个弹丸之地,走向了内地的大舞台。《中华煤气2007年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中华煤气在内地的营业额为152亿元,上升119%,在内地16个省和直辖市拥有了77个项目,业务范围覆盖天然气上、中、下游项目,自来水供应与污水处理,天然气加气站等。

早在1994年,中华煤气即进入内地市场,但都是番禺、中山等地小打小闹。

大武汉,是中华煤气进入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大城市,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中华煤气进入武汉前,面对的是封闭的国内政策,是诸侯割据的武汉市场,是法、美、荷等国企业的蠢蠢欲动。

正所谓“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面对种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华煤气以其坚韧的耐心,必胜的信心,静静的等待机会。机会出现之时,中华煤气以闪电般的速度,一招制胜。随后,乘胜追击,终于事实上控制了武汉市天然气市场、液化气市场,形成了对武汉燃气市场的垄断。

中华煤气的武汉会战,酝酿自1998,高潮于2002,完胜在2007,前后十年终有所成,堪称商战经典,足以写进教科书。

纵观中华煤气的武汉会战,大体可以分为三场战役。

第五章中华煤气的武汉会战之一:持久战,促成武汉燃气热力集团成立

2001年12月,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武汉市政府将所属的武煤公司、管道煤气公司、煤气工程建设公司三家公司重组而成,享有管道天然气的独家经营权。

该集团作为武汉市国有独资企业,从事的是重要的公共事业,占据武汉燃气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奇怪的是,该集团却没有自己的网站。该集团只以“武汉市燃气信息网”为名,办了一个武汉燃气协会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中,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以协会理事长单位的身份,对自己的简介和理念进行了一番阐述。这一反常的低调,或许正是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无奈的写照。

表面上,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是武汉市政府操刀组建的,是武汉市国有独资企业。实际上,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与中华煤气的关系极为微妙,甚至可以说是身处中华煤气巨大的阴影之下。

原来,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组建之前,武汉市的燃气市场份额由上面几家国有企业瓜分,这些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武汉市政府一直希望引进外资,改变经营机制,减轻财政压力,推进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重任,落在了中华煤气的身上。

武汉乃九省通衢,又有800万人口,中华煤气对武汉市场一直垂涎已久,早在1998年,中华煤气就开始和武汉方面进行了接触,和法、美、荷等国的公司展开了明争暗斗。但是,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组建之前,武汉燃气市场对中华煤气而言,却是一汪浑水。

首先,当时的国家法律不允许。根据当时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燃气、热力、给排水等城市管网项目是禁止对外开放的领域。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武汉燃气市场没有稳定和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煤气公司、管道煤气公司、煤气工程建设公司各自称霸一方,进行着恶性的市场竞争。

这无疑是一场持久战!

这时的中华煤气表现了惊人的耐心和智慧。一方面,在武汉,等待天然气的供应,和武汉燃气市场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宏观上,静待国家产业政策的放开。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川气入汉,和武汉燃气市场的统一。

2001年11月,武汉市与中国石油草签的“忠武管道天然气销售和输送合同”,即“川气入汉”工程,大大加快了武汉燃气市场的统一进程。

草签的这份合同规定,2004年4月1日,重庆忠县到武汉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将全部完成,并正式向武汉居民和工商企业供气。川气进汉首年,武汉市必须用气1.5亿立方米,之后递增2亿立方米,2008年以后年供气量将达到12亿立方米。

天然气有着特有的销售模式。在天然气管道建设前,供需双方签署“照付不议”合同。合同生效后,用户需按合同约定量使用燃气,若未达到约定量,也需按约定量支付费用。

根据《武汉市2006年统计年鉴》,武汉市2005年的天然气使用量只有8234万立方米。可以想见,武汉市与中国石油在2001年草签合同时,天然气使用量更低。而无论用多少,武汉市在2008年之后,必须为1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买单。

这草签的一纸合同,成为了当时武汉市民头顶上一把达摩克斯剑。草签合同后,武汉燃气市场的改革速度大大加快了。

2001年12月,武汉市与中国石油草签合同后仅仅一个月,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即宣告成立。

由此,武汉燃气热力集团取得了武汉燃气市场的垄断经营地位,武汉燃气市场结束了战国时代,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接下来,上演了一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2002年,武汉市管道煤气协会秘书长张人望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一语道破天机,他表示,“‘川气入汉’让中华煤气与武汉合资终于有了突破…燃气热力集团公司的组建就是直接为合资服务。”

张秘书长此话说的有些含蓄。接下来的一连串动作和巧合,让人相信,武汉燃气热力集团公司的组建就是直接为中华煤气服务。

武汉已经有了稳定和充足的天然气供应,武汉燃气市场已经完成了统一,对于中华煤气来说,已经“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场东风,便是国家政策的调整。

第六章中华煤气的武汉会战之二:闪电战,控制武汉天然气公司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外资,特别是外资巨鳄。和一些含辛茹苦的民营企业比起来,外资巨鳄常常能先人一步,获得先机,进行战略布局,早早的奠定了胜局。

至于什么是巨鳄?

中华煤气就是这样的巨鳄!

当中国的燃气市场没有对外开放时,中华煤气这只巨鳄已经嗅到了食物的味道,知道中国燃气市场即将开放,甚至对开放的时间和具体措施有着惊人的准确掌控。于是,它潜到水底,游到岸边,悄无生息。当中国的燃气市场对外开放之时,便是中华煤气吞下大武汉之时。

接下来的一幕,快如闪电,让人眼花缭乱:

2002年3月1日,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成立仅三个月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资开放大中城市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的建设、经营,该目录自4月1日起施行。

2002年5月8日,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正式施行后不到40天,中华煤气与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公司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的谈判随之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框架合作协议无异于昭告天下,武汉燃气市场已是中华燃气的囊中之物。

大局已定,接下来的一幕,只是顺理成章:

2003年3月17日,经过一年的讨价还价后,中华煤气与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正式签署合资合同,组建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31日,新组建的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正式签署《忠武管道天然气销售和输送合同》,确定天然气进汉时间为2004年底。

2003年12月16日,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至此,尘埃落定,中华煤气的武汉会战已经告捷。

这其中,还有内幕:

中华煤气与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签署的合同规定,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公司注册资金为4亿元人民币,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以实物资产出资占50%,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和广州恒荣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各占49%和1%。

从这一股权安排上,可以看出中华煤气对中国法律制度惊人的驾轻就熟。

根据2002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中城市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的建设、经营对外资开放。但该目录还规定,外资在项目上的股比仍有限制,“外资不能控股”。

但是,微妙之处在于,外资不能控股,到底谁来控股,如何才算控股,目录的规定不够明确,操作性也不强。正是这一模糊规定,给中华煤气带来了运作的空间。

中华煤气是这样运作的,在武汉天然气公司,中华煤气占股49%,没有控股。但中华煤气通过占股1%的广州恒荣,实现了总占股50%。可以想象,中华煤气事实上取得了对武汉天然气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因为,广州恒荣只是一个壳。通过网络检索,不难发现,广州恒荣的法人代表为李兆楠。他以现金1980万元,拥有广州恒荣90%的股份。

根据2008年香港《明报》的一则报道,李兆楠,是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他正是中华煤气大老板李兆基的五弟。李兆楠持有内地居民身分证,他名下的多项投资,都是“挂名”而已,绝大部分其实都由哥哥李兆基出资。在另一篇文章中,《明报》甚至指出:“这种安排是要借李兆楠的内资身分,逃避外资拥有权的限制,这做法在内地的中外合资项目中其实十分常见,并不违法,多为中方伙伴接受。”

纵观武汉天然气公司的成立历程,有一点难以解释,武汉天然气公司组建的一系列动作,为何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极为合拍。《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出台时间、限制条件应为国家高度机密,但中华煤气判断的竟十分准备,应对自如。

有意思的是,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注脚。2001年6月19日,在广州举行的了一个“跨国公司与迈向国际化”研讨会,有一个主管中国外资工作的重要人物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在会上率先向媒体披露,“中国正在对沿用多年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改,适当扩大外商投资范围,减少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

披露这个消息的人,时任外经贸部外资司副司长,他的名字叫邓湛。而当时和他一起,显赫一时,负责外商投资、政策、审批、注册的主要官员,郭京毅、刘伟、杜宝忠等人,现在已经消失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

下载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外逃贪官加拿大藏身窝点“大起底”(组图)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