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

时间:2019-05-13 15:4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施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施工》。

第一篇: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管理规定(试行)1 目的和范围 1.1 目的: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按照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绿 色施工导则”要求,为推动鲁班奖申报工程建设(自 2014 年起,鲁班奖申报工程原则 上应已列入省(部)级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并验收合)格。,为进一步推进公司绿色施工,规范公司绿色施工管理,实现施工阶段节能降耗 和环境保护目标,特制定本规定。1.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承揽的所有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2 定义 2.1 绿色施工: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 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以下简称“四节一环保”)的施工活动。2.2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及现场条件,由工程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之 前编制的,旨在指导施工过程中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的技术管理文件。2.3 万元施工产值能源消耗:施工项目每完成一万元产值,所需消耗的各类品种能源 的总量,通常以吨标煤/万元施工产值为单位。2.4 万元施工产值水资源消耗:施工项目每完成一万元产值,所需消耗的自来水总量,通常以立方米/万元施工产值为单位。2.5 分区供电:施工现场由总电源分别向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设供电回路,并分 1 别安装计量电表,对各区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供电方式。2.6 分区供水:施工现场由总水源分别向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设供水回路,并分 别安装计量水表,对各区用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供水方式。2.7 建筑垃圾: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旧建筑和构筑物拆除的废物料,清障、施工加固 措施、临时设施拆除后产生的废物料,以及施工中各类建筑材料损耗所产生的废物料。3 管理职责 3.1 工程管理部 负责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和绿色工地建设工作的综合管理及监督实施工作。3.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负责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和绿色工地建设过程中安全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检查。3.3 质量技术部 负责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和绿色工地建设过程中质量技术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检查。3.4 档案室 负责归档绿色施工相关的资料。3.5 分(子)公司 负责自管工程项目及受公司委托管理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和绿色工地建设工作的 综合管理及监督实施工作。3.6 直管项目部 负责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和绿色工地建设工作的实施与日常维护管理工作。4 基本规定 4.1 绿色施工目标管理 4.1.1 公司应确立“四节一环保”目标(包括五年规划目标及年度目标)。项目工程 施工前,由公司对项目部下达“四节一环保”指标,并对项目部指标的实施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评价。4.1.2 项目工程“四节一环保”指标应包括: a)万元施工产值能源消耗指标(包括用电、耗用柴油、耗用液化气); b)万元施工产值水资源消耗指标,其他水资源利用指标; c)主要材料定额损耗率降低指标(包括钢材、木材、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降低定额消耗率应大于 30%); 2 d)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要求; e)施工扬尘、光污染、施工噪声、污水排放和其他污染控制指标要求,建筑垃 圾再利用指标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建筑垃圾应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要 求。建筑垃圾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应实现资源化利用,利用率应大于 30%)。4.1.3 项目部应根据公司要求设定项目部的“四节一环保”指标,并将相关指标分解 到施工区、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分区考核和控制)。4.1.4 项目部应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禁止使用落后淘汰的 产品、设备和材料。4.1.5 项目部应在施工现场醒目处设置绿色施工公示牌,公示内容应包括:绿色施工 创建目标、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管理责任人及投诉电话。4.2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4.2.1 公司应建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明确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并设专职管理人员。4.2.2 公司应制定各级绿色施工领导机构、相关管理部门的绿色施工工作职责、权限(形成各级领导重视,部门职责明确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4.2.3 公司应制定推进绿色施工活动的有关管理制度并实施。4.2.4 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应有总包单位项目经理任组长(负 责全过程管理,分包单位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 a)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主要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 b)项目部质量、安全、材料、设备、预算等专职管理人。4.2.5 项目部应设绿色施工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绿色施工管理日常工作及能源、资源、材料与环保监测的统计和资料管理工作。4.2.6 公司和项目部应组织开展节能降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绿色低碳理念,营造绿色施工的良好氛围。4.3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4.3.1 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公司下达的“四节一环保”指标及工程特点编制项目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明确实现指标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专项方案有指标、有对应 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以及对这些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要求)。4.3.2 专项方案的内容应包括: a)工程概况(除工程各参建方名称,项目规模、类型、结构形式,建筑层数和建 3 筑高度外,还应针对创建绿色施工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如工程的实际 开工日期和计

划竣工日期,工程的总造价,工程的地下河地上部分的层数和建筑面积,基坑的支护形式和土方开挖深度、土方开挖量,项目的地理环境及周边建筑物的情况,项目的施工特点难点等); b)编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府、协会、公司等管理部门的管 理性文件); c)施工阶段“四节一环保”目标与指标(根据企业下达的指标和施工设计总体安 排确定项目工程“四节一环保”的目标及指标,应明确总包与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队伍的各种职责和权限。能源指标应按施工阶段涉及的不同能源品种如点、油、气制 定万元产值消耗量,电耗和水耗指标以不同的比例分配给施工、生活和办公三个区控 制,并作为分区用电的考核依据); d)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e)实现“四节一环保”指标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在方案中应对施工各 阶段产生的能源、资源的消耗、环境影响因素及建筑垃圾量进行预测,并逐项制定控 制措施); f)绿色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建筑物平面位置、层数及使用的运输机械的型 号及回转半径;现场办公、生活及各种公棚、机棚、料棚、施工道路、围墙等大临临 时设施;现场水、电等管线的布置图,并标明主表及各分表的具体位置;现场的水循 环系统,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及冲车池的具体位置;深基坑施工如有支护系 统的应配上基坑平面图及剖面图; g)分阶段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项目部按施工阶段与工程规模建立分阶段评价时 间节点。节点可划分为如基础阶段、主题阶段、装饰阶段及竣工阶段等。特大型工程 或多年度施工工程可适量增加评价次数。评价要明确评价部门、人员、内容、标准与 判别结论及改进要求。4.3.3 专项方案应实行公司内部审批制度,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质量技术部组 织相关部门对项目部编制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经项目部整 改完善后审批上报,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生效。4.3.4 专项方案实施前应报项目监理工程师批准,并进行交底和记录。4.4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 4 4.4.1 项目部应采用节能、节水、节材施工技术,并合理配置节能、节水及环保监测 设备。4.4.2 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实际,通过方案比较,工艺改革,施工流程优化等技术措施,创新绿色施工技术与工艺。4.4.3 工程施工阶段,项目部应推广应用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用具和工具。5 节能与能源利用 5.1 一般规定 5.1.1 项目部应制订能源使用管理制度,定期统计、分析、上报能源使用情况。5.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范》(JGJ46)规定,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临时用电应分施工区、生活区、办公 区设置供电回路,各区域用电应设分区电表,定期抄记消耗量应符合附表 A 中的 A.0.1 的要求。力求做到与产值统计时段相一致。5.1.3 工程施工阶段,应采用施工顺序优化,工作面优化等方案,采用耗能少的施工 工艺、施工方法,降低施工用能消耗。5.1.4 项目部使用电能以外的能源时,应制订采购、运输、现场保管制度,采取节能 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能源使用应有领用记录,应符合附表 A 中 A.0.2 的要求。5.1.5 项目部应建立能源使用记录和台帐,应符合附表 A 中 A.0.3 的要求。5.1.6 项目部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宣传标识。5.2 大型施工机械节能 5.2.1 项目部应选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机械和设备。5.2.2 大型施工机械和设备配置应进行方案比较,通过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及设备安 装方案的优化,尽量减少设备的投入,缩短使用周期,提高利用效率。5.2.3 选用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功率应与负载相匹配。5.2.4 基坑开挖时,应根据土方量、挖土深度、施工周期,合理配置挖土机械。5.2.5 塔吊、人货电梯等大型用电设备宜单独安装计量电表,统计核算设备能耗。5.2.6 应建立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5.3 中、小型施工机械与现场照明节能 5.3.1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中小型施工机械和机具,中小型机械、5 机具应实行统一调配,资源共享。中小型机械应定人定机操作,定期检查、维护保养。5.3.2 项目部应合理布置照明线路,选用节能灯具、高效光源,灯具布置合理,照度 符合要求。5.3.3 照明灯具宜采用光控、声控、延时控制等自动控制措施;夜间施工时应控制非 作业区域的照明灯具的使用。5.4 生活与办公节能 5.4.1 项目部应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和布置生活、办公等临时设施。生 活、办公用房的朝向、间距布置应合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与通风。5.4.2 职工宿舍应有用电限流措施,控制使用大功率电器。应制定奖罚制度,定期进 行检查考评。5.4.3 生活与办公区域应合理配置空调、电风扇,建立室内温度控制规定。一般在气 温高于 30 度时可以开启制冷空调,空调温度设定不得低于 26 度;在气温低于 10 度时 可以开启制热空调,空调温度设定不得高于 20 度。严禁使用大功率灯具取暖。5.4.4 生活与办公区域应采用节能灯具,宜采用高效节能的热水器设备和直饮水设 备,减少分散设置的热水器数量。5.4.5 施工现场应集中、定时、定点供应热

水。宜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有条件时可采 用风能、地热等再生资源。5.4.6 临时设施应采用节能材料、节能门窗,屋面应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5.4.7 应合理配置用能办公室设备,做到资源共享。5.4.8 施工现场食堂应控制食品加工和贮存过程的用电、用气、用油等各类能源消耗,做好相关能源消耗记录。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 一般规定 6.1.1 项目部应制订用水管理制度,实行用水计量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6.1.2 项目部应科学设置施工现场临时给排水系统,合理布局用水管网,管路简捷,管网材料、管径设计符合要求。6.1.3 施工现场应实行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区供水并设置水表,定期记录各区 域用水量,应符合附表 B 中表 B.0.1 的要求。6.1.4 项目部应明确其他水资源的利用指标,制定其他水资源利用和循环用水措施。6 循环水利用应设水表并定期记录,应符合附表 B 中表 B.0.2 的要求。6.1.5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办公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产品和节水器具,在水源处及 用水点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6.1.6 项目部应建立自来水和其他水资源使用台账,应符合附表 B 中表 B.0.3 的要求。6.2 提高用水效率 6.2.1 项目部应制订供水管网维护制度,定期检查供水管网使用及实际情况。6.2.2 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和养护工艺,提高用水效率。混凝土养护可 采用薄膜包裹覆盖、喷涂养护液、砼墙面喷雾养护等措施。6.2.3 项目部应设置循环用水装置,冲洗工(机)具、车辆、设备应使用循环用水。6.2.4 施工现场不宜用自来水喷洒路面、浇灌绿化带和冲洗便槽等。地下室砌筑临时 蓄水池或安置移动式贮水设备,以收集后浇带的层压水、井点抽水,用于楼层消防用 水、地面洒水等。地面开挖明(暗)水沟和沉淀池以收集雨水、施工和生活废水,用 于冲厕所、路面洒水及冲洗器具等。大门口设置的车辆冲洗装置应充分利用经沉淀的 废水。6.3 其他水资源利用 6.3.1 基坑降水阶段,应利用沉淀池或移动式储水容器等设备,收集、储存、利用地 下水。6.3.2 生活区应设沉淀池,收集食堂、浴室、盥洗池等产生的生活废水及雨水。生活 废水、雨水经必要的处理后,作二次水利用。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汇集、储存、处理、利用系统应有策划设计。6.3.3 条件允许时,宜合理利用江水、河水、湖水、井水、地下水等作为施工用水和 部分生活用水。6.3.4 其他水资源用于施工及生活用水时,应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 使用。7 节材与材料利用 7.1 一般规定 7.1.1 项目部应编制主要材料预算,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消耗。7.1.2 项目部应建立材料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及领用制度。7.1.3 项目应制定主要材料定额损耗率降低指标,主要材料(如钢材、砼、钢材、砌 7 块、干粉砂浆等)的损耗率应比定额损耗率降低 30%以上。7.1.4 施工中应采用绿色环保材料、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他高性能、高耐久 材料。7.1.5 施工现场应有主要材料进场、领用消耗记录,监理主要材料使用台账应符合附 表 C 的要求。7.2 降低材料损耗 7.2.1 项目在施工中应推广钢筋工厂化加工和配送的施工工艺,减少现场加工作业 量。7.2.2 应对钢筋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合理使用定尺钢筋。7.2.3 砌体、模板、装修材料施工前应先进行总体排版策划,降低裁割损耗。异型材 料宜实行定点加工、采购。7.2.4 项目部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和装卸工具、采用合理的运输方法,减少材料损耗。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应分类堆放,露天堆放的材料应有防潮、防晒、防雨措施。7.2.5 项目部应制订模板工程方案。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应满足要求,防 止混凝土浇筑时因构件变形、爆模等造成损耗。应精确计算混凝土用量,按照施工速 度,确定供料频次、供料数量,减少施工余料。7.2.6 施工现场围挡宜采用标准周转装配式围挡。7.2.7 施工现场临时通道应环通、路幅合理,临时道路宜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7.2.8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周期,合理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及占地面积。临 时设施应选用装拆方便,可循环使用的材料或配件。应充分利用规划场地内原有的建 筑物、道路、围墙、管线等。7.3 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 7.3.1 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模板体系,推广使用钢模板、钢框竹模板、塑料模板等模 板材料。应对模板工程方案进行优化,结合工程特点使用大模板,爬升模板,整体顶 升模板等新技术。7.3.2 木模板使用前应采取封边、镶框、表面刷油漆等措施,提高模板利用次数。7.3.3 项目部应推广使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7.3.4 模板支撑材料应选用承载力高、适应性强、搭拆快、易管理、使用年限长的材 料,推广使用盘销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技术、插接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技术、碗口式钢管 8 脚手架支撑技术。7.3.5 项目部应优化高层建筑脚手架方案,优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减 少对钢管等周转材料的投入。7.3.6 项目部应对周转设备材料按规定要求及时进行收集、装拆、堆放及保管,进行 保养维护。7.4 施工余料及废气材料利用 7.4.1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料、废气材料应集中分类堆放、按不同种类制定再利用措 施。7.4.2 项目部应对余料、短料采取焊接、齿

接、粘结、镶拼等技术和工艺,进行再利 用。7.4.3 施工现场无法利用的资源性废气材料,应分类集中提供回收机构,统一处理。8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8.1 一般规定 8.1.1 项目部应合理布置场地,应优化土地利用,施工现场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 应有分隔与标识。项目部在绘制绿色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时,应保证土地保护措施的 落实。8.1.2 项目工程规划红线外用地应办理相关手续,宜使用荒地、废地、不得占用农田 耕地,工程结束后应恢复原地形地貌。8.1.3 项目施工严格执行禁止和限制使用粘土制品的规定。8.2 土地保护 8.2.1 施工现场道路应作硬化处理,现场裸土应采用砂石覆盖或种植速生草种。8.2.2 施工现场设置的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应有防堵、防渗、防溢出措施。8.2.3 项目部对燃油、油漆、涂料及有毒有害物品应设专门的存放保管场地。堆放场 所应有防止有毒有害物品渗漏侵入地表的措施。8.2.4 项目部应统筹合理安排基础施工程序,综合考虑场地内自然标高和设计标高,力求场地内土方平衡。8.3 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8.3.1 项目部应对基坑挖土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控制和避免土方 超挖,降低土方开挖和回填对土体扰动。9 8.3.2 项目部应对基坑降水方案进行优化,应采用封闭式降水措施,防止超量降水引 起工地周围地面的沉降与扰动。8.3.3 在基础和土体加固作业时,应控制注浆深度、注浆压力、注浆速度及注浆量,防止注浆材料对土体的扰动和影响。9 环境保护 9.1 一般规定 9.1.1 项目部在施工前应了解施工场地毗邻区域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设 施和人文景观等情况,分析和确定施工中需要保护的对象,制订保护措施。9.1.2 项目部根据工程位置和施工特点应制订噪声、光污染、扬尘、污水排放及其他 污染(振动、辐射、烟雾等)的控制措施,明确检查要求,配置相应的(如噪声检测 仪、PH 值试纸等)的检测仪器、工具和物品。9.1.3 项目部应委托有资质单位或自行对环境保护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收集环境保 护的监测报告、检测记录,建立环境保护监测、检测台帐。9.1.4 施工现场废旧模板、木料、包装材料、化工产品等建筑垃圾不得现场焚烧或填 埋。有毒有害废弃物应送专门机构回收、处置。9.1.5 深基坑施工时,应制订降水方案。降水量超过 50 万立方米时,应制订地下水 的回灌措施。9.2 光污染控制 9.2.1 施工现场照明灯应加设灯罩,照明灯应向施工范围投光。9.2.2 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9.3 噪声控制 9.3.1 项目施工应选择低噪声、低震动的机具和设备,施工现场噪声排放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9.3.2 施工场界的噪声检测应绘制测点布置图,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确定监测周期,进 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并建立测量记录,应符合附表 D 中表 D.0.1 的要求。9.3.3 施工现场使用的易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应尽量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噪声敏感区域,高噪声机具设备宜设隔音罩、隔音板等降噪措施。9.3.4 施工现场应保持道路通畅平整。当采用钢板或路基箱对路面作临时加固时,钢 板或路基箱应找平垫实,接头处应平整无高差。10 9.4 扬尘控制 9.4.1 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应保持整洁,可采用喷洒水控制扬尘。运输、装卸土方及粉 末状材料时,应采用封闭、覆盖或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9.4.2 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干粉砂浆等粉末状材料,应储存在密闭的容器内,或堆 放在封闭的工棚内。干粉砂浆和散装水泥补料时,应有防止扬尘的措施。9.4.3 建筑物、道路、围墙、临时加固设施及脚手架拆除,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控制措 施。9.4.4 项目部应定期对扬尘情况进行监测,建立扬尘监控记录,应符合附表 D 中表 D.0.2 的要求。9.5 污水排放 9.5.1 施工现场的污水应经处理后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上海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的规定。9.5.2 项目部应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污水排放流径作出标识,对污水排放点 进行编号,进行定期、定点、定人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或检查报告,应符合附表 D 中表 D.0.3 的要求。9.6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 9.6.1 项目部应制定毗邻施工现场的保护建筑物、古树名木、轨道交通设施的保护与 监测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查批准。9.6.2 在工程基础施工阶段,项目部应对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

第二篇:绿色施工

一“基本规定”检查

3.0.2 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设计深度不够:已有施工图但设计深度不够,由施工单位完成补充设计。如钢结构及幕墙施工等。

施工需要:设计图纸已达到施工图要求,但施工过程中仍需继续施工细化设计。如墙体与地面排砖、屋面细部做法等。(减少工程返工及材料浪费)

3、施工组织设计即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1)检查施工组织设计。(2)检查施工方案。

本条有毛病:施工组织设计不是施工方案(解释),在检查时可以理解为:

施工组织设计要有绿色施工章节。

施工方案应有绿色施工的内容,如混凝土施工方案应有节约水泥及节水的内容,钢筋方案应有节材的内容等。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应涵盖“四节一环保”的内容。

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1)不要单独去写绿色施工技术交底,这样的技术交底没有针对性。(2)技术交底中的绿色施工内容要根据工种要求编写,要有针对性。(3)技术交底对象是作业层,不应涵盖施工管理层的内容。(4)技术交底不涵盖与本专业无关的内容。(如对焊工的技术交底就没有节地及节约用水的要求)

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进行施工。(要有统计,没有统计专家无法检查)

(1)不用国家及地区淘汰和不提倡使用的建筑材料、成品及半成品。(2)施工新技术及材料应用。

绿色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应有给“四节一环保”带来的成效,应有降低成本及工期等的数据。

采用的新材料应有数据统计,并要有采用新材料的效果分析。(3)采用的新机具:

应有新机具数据统计,新机具功效及节能分析。(4)BIM技术:

采用BIM技术,应有材料节约、节约工期及降低成本的数据统计。

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主要检查绿色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记录。检查绿色施工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

检查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要有培训内容、培训的影像资料及被培训人的签到记录。

培训对象主要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可以广泛,应涵盖“四节一环保”内容。对操作人员培训可结合技术交底进行,这样针对性较强。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主要检查持续改进记录: 检查持续改进措施,根据施工单位每月自我评价和平时检查的情况,专家检查存在问题的改进效果。

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1)施工基坑降水土方开挖结构施工施工降尘现场布置材料堆放危险品库房及垃圾站管理等管理资料(包括影像资料。)(2)雨水及循环水收集资料。(最好要有雨水收集平面布置及系统图,雨水及循环水利用的数量统计)。

(3)人员健康、生活区及办公区管理资料。(4)每月规定自我评价记录。

9、在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反映绿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

化粪池及隔油池清理、卫生设施消毒、汽车尾气排放、防止光污染措施、污水排放、污水与雨水分流排放等图片或影像资料。

3.0.3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 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业主及监理的证明资料)以上为“基本规定”检查:

1、“基本规定”是绿色施工评价的最低标准,也是实现绿色施工的首要条件。

2、“基本规定”必须全部满足。

3、如果有不符合项,不再进行“四节一环保”的检查。

4、控制项一般由组长控制。

二、环境保护要素评价

(一)控制项

5.1.1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1)可周转使用的宣传标牌。(2)要涵盖环境保护的内容。现场主入口设置入场须知牌、安全警示牌、施工总平面图、消防平面布置图、环境保护图牌、标识等。

5.1.2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

控制现场扬尘和安全,现场设汽车限速标识。

控制现场噪声,现场设禁止汽车鸣笛标牌。施工现场警示牌。

施工现场节约用水标识。

5.1.3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5.1.4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把资料复印机扫描后装订成资料册。

以上四项为环境保护要素的控制项,必须全部满足。如不满足不再进行一般项检查。

(二)一般项

5.2.1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1)基坑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应加止水帷幕。(2)抽取的地下水应得到合理利用。(检查施工方案和水资源利用)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检查实物及废弃油料及化学溶剂回收记录)

危险品库房要放在安全地段。

要有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施工使用的乙炔、氧气、油漆、防腐剂等危险品、化学品的运输和贮存应采取隔离措施。5.2.2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过程检查时应综合考虑工程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2 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民工宿舍安装空调。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GB3869的有关规定

标准规定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划分原则和级别。

标准适用于体力劳动作业,是劳动安全卫生和管理的依据。标准没有具体的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劳动者可以拒绝做不是约定岗位的工作。

不经协商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打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条在检查时检查组可酌情处理。)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

封闭空间的防水施工。

有毒害的喷涂施工。

其他对人有害的施工。(要有资料及影像资料等证明材料)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人工挖孔成桩、地下室及在封闭地段施工时,应有强通风措施,保护施工人员健康。(在检查中大部分做的不好)6 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位置的选择。安全标志。

室内要有通风措施。管理制度和责任人。安全及消防措施。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有消毒记录。消毒液名称记录。消毒制度和责任人。(包括典型的照片)

消毒记录要注明场地、时间、所用的药品,并根据性质不同进行分类。(表格5.2-5.7)

厕所应有管理制度。厕所应有责任人。(检查中管理制度及责任人缺项较多)

移动厕所应清理及消毒记录(许多工地的消毒记录都是做的假账)

8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洗菜池要根据用处不同进行分类,并有标识。

水池要有节约用水标识。操作台应该生熟分开。易燃物品应远离火源。现场设食堂要干净卫生。操作人员要穿工作服。食堂要有管理制度。

现场食堂,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持有效健康证明。(要复印及扫描后进入资料)5.2.3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洒水制度要有资料)

2、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抑尘措施:(1)施工裸露土方进行临时覆盖。

(2)零时堆放的多余土,要进行覆盖或零时绿化。

(3)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与业主协调,提前进行现场的永久性绿化。(4)现场裸露土在覆盖的基础上,要有浇灌及降尘措施。施工现场设喷雾装置,降低1m以上的粉尘。(喷雾降尘一般用于车辆出入较多的基础阶段开挖及结构施工)

施工现场降尘的方法很多,但马路两侧采用喷雾效果最好。对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效果最佳。高空降尘技术,一定要有降尘的效果。(有的工地安装在40m以上的结构层上或安装在塔吊臂上,效果不好。)

喷雾炮一般用于局部降尘或特殊部位的降尘。如基础开挖及拆除工程等。

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汇报材料

运输车辆环保记录 运输车辆照片记录。

4、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工地出入口设有车辆冲洗池。

冲洗后的车辆应经过吸湿后再出大门,保持运输车辆清洁。(在过程检查中,工地很少有吸湿垫。)

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水泥

粉煤灰

预料回收要有记录。(检查现场实物和听汇报,要有照片记录)

6、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

混凝土及砂浆搅拌站应搭设防护棚。

安全网及彩带布的围挡效果不规范。

混凝土及砂浆搅拌没有任何遮挡措施。

基坑开挖(无法遮挡,但要有措施)

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

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7、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

喷雾降尘

洒水降尘

(检查记录和照片)

8、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楼层采用手推车收集,覆盖后清运。

垃圾装袋后由施工电梯运。封闭式管道清运。

垃圾分类后运入回收站。

9、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5.2.4 废气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1)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可以拍下绿标及车牌号。(2)把这些照片装订成册,作为车辆尾气排放记录。

(3)控制排气不合格的农用及其他车辆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1)民工冬季取暖。(2)民工烧茶炉及做饭。(3)工地冬施加温。

3、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施工电焊属于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

(如果采用本标准检查难度较大,企业投资较大,检查时可灵活掌握。)

4、不应在现场燃烧废弃物。

(1)热水锅炉等宜使用清洁燃料。

(2)严禁在施工现场融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3)食堂不得燃烧木方子及脚手板。5.2.5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1)施工现场要在合适的地方建垃圾站。(2)垃圾要分类集中存放。(混凝土、木材、包装箱等分类)(3)垃圾分为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堆放点。

2、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回收,不应混放。(1)在办公区放置存放废旧电池收集箱。(2)废墨盒应封闭回收。(查现场实物)

3、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100%。(1)施工现场各种消毒药水。

(2)含有毒气体的建筑材料。(3)有毒有害的建筑垃圾。

(4)废旧电池、含汞污泥的组合物。(5)过期药品。(6)油漆桶。(7)墨盒等。

4、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应定期清运。(1)生活区应建立生活垃圾站。

(2)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

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1)垃圾产生总量的统计。

(2)建筑垃圾分类,如:土方、混凝土、砌体废料、钢筋及周转材料等垃圾量的统计。(3)各类垃圾回收量的统计记录。(4)垃圾排放量统计记录。

(存在问题: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只是百分数。)

6、碎石好土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1)基础桩混凝土回收。

(2)深基坑混凝土支撑结构回收。(3)现场其他碎石及混凝土回收。(4)每项要有数据统计。

5.2.6 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2、工程污水和实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1)污水的PH值检测包括:

生产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

车辆及设备的冲洗用水。

生活中的洗浴及其他生活用水。

特殊地区要有水务部门的抽检报告(表格5.2.6-2)

3、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1)检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厕所化粪池的设置。(2)化粪池的清理记录及照片。(3)化粪池位置要有标识。(表格5.2.6-3)

4、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1)油池设置要有隔油功能。

(2)经过沉淀合格后排入市政管网的废水要有PH检测报告。(3)隔油池清理要有记录和影像资料。(表格5.2.6-4)

5、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主要做法是:

(1)将雨水和污水采用管道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进行排放。(2)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或排水沟直接排到河流。

(3)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到沉淀池,经过沉淀、净化合格后排入市政管网。(4)经过沉淀、净化合格后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应有PH检测报告。5.2.7 光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 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5.2.8 噪音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1)大型设备的登记台账。(2)大型设备的维修记录。

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检查时根据情况打分)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1)混凝土输送泵必须有防尘及隔音设施。

4、夜间施工噪音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施工噪声的产生:

机械施工

施工过程等产生

国家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排放夜间不得高于55分贝。(2)检查夜间施工噪音检测记录表。(表格5.2.8-4)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要有专人采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5.2.9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1)降低噪音污染。(2)降低粉尘污染。(3)有事造成其他污染。

5.2.10 施工中,开挖土方应合理回填利用。

(1)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现场储存部分回填土。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损耗。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2)土方储存数量统计。

(3)使用前要有覆盖或零时绿化。(4)要有照片记录。

(三)优选项

优选项目是直接得分项目,评价时一定要重视。5.3.1 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音设施。主要是防止施工噪音污染周围环境。

这里讲的隔音设施是指作业面,不是施工现场周围。一定要有记录和照片。

5.3.2 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

1、施工现场设置移动环保厕所。

2、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要施工,要在楼层设置移动厕所。3移动厕所要有清运和消毒记录(包括照片)。(表格5.3.2)

5.3.3 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

1、要看噪音检测平面布置图,图上要注明噪音布置点。

2、噪音平面布置点一定要布置在施工及社会的临界点处。

3、查看噪音平面布置图及噪音检测记录。

5.3.4 现场应有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应完善。

1、检查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预案要有联系医院的名称及联系电话。

2、医务室内要有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3、不要用没有医疗知识的安保人员代替医务人员。5.3.5 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

1、必须是止水帷幕形式的封闭降水。

2、井点水降水不是封闭降水。

3、检查基础施工方案。

5.3.6 现场应采用喷雾设备降尘。

1、喷雾降尘主要是降低空中的施工,车辆运输一起的粉尘。

2、地面洒水只减少地面的扬尘,没有降尘的作用。

3、特殊部位可采用喷雾炮,但大面积降尘喷雾炮效果有限。5.3.7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

1、垃圾回收要有分类记录。

2、垃圾分类包括:土方、混凝土、钢筋、木方、木模板及砌体等,要有分别记录。

3、数据记录要准确,不要按百分比记录,要有数据记录。

4、统计的数据要有垃圾的总量,各类垃圾回收利用量及废弃物排放量的数据统计。

5、根据垃圾总量及各类垃圾回收利用的总和,计算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5.3.8 工程污水应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

施工废水要PH达标后排放: 污水通过沉淀去泥沙后排放。污水通过过滤方法除油污后排放。污水通过分解有机物后排放。(处理过程复杂)

污水沉淀过滤的方式使水达到净化后,使用或排放。污水酸碱中和处理可分三类: 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混合处理。投药中和处理。过滤中和处理。(检查时综合考虑,每项处理要有记录)

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要素评价

(一)控制项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要求,进入一般项和有选项评价流程:否则,为非绿色施工要素。(否决项)

6.1.1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1、各种材料尤其是主要施工材料要有来源记录。

2、材料统计后要有百分数,如:90%、100%等。

6.1.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1、检查机械保养措施、机械维修保养记录。

2、检查限额领料措施、限额领料记录。

3、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措施,垃圾再生利用记录,要有分类有再生过程记录。(要有业主及设计的许可记录)

(二)一般项

6.2.1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1)保证使用者的健康。(2)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1)各种加工棚及工地仓库。(2)民工宿舍及办公用房。(3)预制路面及其他临时设施。

3、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实验确定。

(1)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要有施工方案。(2)混凝土和砂浆的使用部位。

(3)掺和料及外加剂名称和用量数量。(4)降低水泥用量技术措施和数量统计。(5)工程质量效果。(表格6.2.1-3)6.2.2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表格6.2.2)

1、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主要是保证安全,减少材料浪费。

2、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

(1)采用新型材料的名称。(2)数量统计。

(3)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及进度分析。

3、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1)特殊构件及材料的运输方法。(2)运输损耗率的统计。

4、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1)在钢筋下料前,技术人员必须提供准确的钢筋配料单。

(2)加工人员根据下料单,选择合适长度的钢筋加工,减少钢筋的浪费。

(3)钢筋下料前对加工钢筋进行筛选比较、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节省钢筋原材料。(4)设备管道等优化方法。(5)节省材料的数据统计。

(6)材料损耗与传统施工方法的比较。

5、面材、块材镶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1)主要是面砖、地砖及装饰面材等。(2)施工方法。(3)材料节省数量。

6、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1)根据地域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创新技术。(2)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名称

(3)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的对比分析及数据统计。

7、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1)采用的模板、脚手架体系材料名称和使用量。(2)与传统工艺相比,提高功效的比例。

(3)周转次数及成本统计(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的比较)。6.2.3 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1)钢筋全料的再生利用

一般用于构造柱、马凳筋、支撑铁附属构件制作等;

没有使用价值钢筋余料,由回收部门统一回收。(2)模板全料的再生利用

木板及多层板制作成有规格的小型木板利用;

短木方应采用胶结方式接长再利用;

不能使用的废料,由回收部门统一粉碎后重新压制成型。(3)混凝土废料的再生利用

核定混凝土工程量,并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跟踪记录,严禁超量。

未凝固的混凝土可制作成小型一直构件。

已经凝固的剩余混凝土应用:

要有粉碎措施。

制成的预制构件要经过设计及业主的同意后使用。(4)砌块及砂浆废料的再生利用

砌筑砂浆应工完料清,落地灰应随砌随清,用于墙面勾缝或零星抹灰。

砌块废料可经过粉碎合格后与混凝土一起制作其他构件或回填。

混凝土加砌块废料,粉碎后可做成屋面保温材料。(5)安装管线的废料回收利用。(6)其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2、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

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要满足《混凝土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3、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1)既有建筑物用量统计。

(2)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数量统计。(3)永久道路与临时道路综合设置。

4、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施工现场既有建筑的应有数据统计。

既有建筑物应用的经济分析(既有建筑利用统计表6.2.3-3)

(三)优选项

6.3.1 应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1)检查管理制度。(2)检查材料计划。(3)限额领料记录。

6.3.2 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1)现场采用装配作业,可减少现浇作业,降低构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工业化水平。(2)建筑部分构件装配式施工,构件种类主要有:

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及预制桩等。

(3)检测预制构件的数据统计。(4)施工效果分析记录。(装配式构件统计6.3.2)

6.3.3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1)结构施工的工作平台。(2)自动顶升模架。(功效分析)

6.3.4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1)各种块材包装。(2)各种设备包装。

(3)细颗粒建筑材料的包装袋。6.3.5 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检查现场实物)6.3.6 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1)早拆支撑体系的数量统计。(2)使用早拆支撑体系成果分析。

6.3.7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素评价

(一)控制项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要求,进入一般项和有选项评价流程;否则,为非绿色施工要素。7.1.1 签订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

检查标段施工分包或劳务合同的节水指标。7.1.2 应有计量考核记录。

1、施工区用水量考核记录

2、生活区用水量考核记录。

3、非传统用水量(包括循环水)考核记录。

(二)一般项

7.2.1 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用水定额。

(1)根据工程投标定额,确定用水计划指标。(2)用水指标要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要进行量化。

(3)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制定用水管理制度。

(4)保证施工现场蓄水、配水和输水等设备严密,并设专人定期检查,保证用水计划的落实。

2、施工现场供、排水系统应合理适用。

现场供水系统:

(1)管线布局合理,不影响施工。

(2)供水设备要有无水自动停机、状态自动调整和自我保护功能。

现场排水系统:

(1)现场道路、材料堆放场地、办公及生活区设置排水沟。(2)施工场外区域的不能倒灌入施工现场。

(3)有雨水收集的现场,应做到有组织或系统收集。(4)生活废水不要经过雨水沟排放。

3、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100%。(1)节水水龙头安装率100%。

(2)施工现场及生活区水管要杜绝长流水。

4、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1)检查生活用水统计记录。(表格7.2.1-4)(2)检查施工用水统计记录。

5、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6、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应合理,应有节水措施。

7、管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

7.2.2 水资源的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降水应储存使用。

2、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三)优选项

7.3.1 施工现场应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处理系统。7.3.2 施工现场应有雨水收集利用的设施。7.3.3 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应使用自来水。7.3.4 生活、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用。

7.3.5 现场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五、节能和能源利用要素评价

(一)控制项: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要求,进入一般项和优选项评价流程;否则,为非绿色施工要素。8.1.1 对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设有节能的控制措施。(1)制定施工生产、主要施工设备、办公及生活区用电的管理制度。(2)制定控制用电的技术措施。

民工宿舍区限时用电的技术措施。

主要施工机械功能匹配,并有防止空载运行管理措施。

楼梯间、办公及生活区走廊等,安装声控开关。

施工现场电线路布局合理,降低能源损耗。

8.1.2 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耗能计算核算。

1、施工机械设备大致分为一下3个阶段:

(1)基础施工:挖掘机、推土机、炮机、空压机、抽水泵及翻手车等。(2)结构施工:搅拌机、塔吊、施工升降机、吊车及运输车辆等。(3)装修及安装施工:吊篮及运输车辆等。

2、主要施工设备要单独安装用电计量表,根据工程情况,分别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和分析台账。

3、用燃油的设备,要有用油量和节约用油的计量台账。(如挖掘机、打桩机等设备)8.1.3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不应使用。

(二)一般项

8.2.1 临时用电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节能型设施。

2、临时用电应设置合理,管理制度应齐全并应落实到位。

3、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8.2.2 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

2、施工机具资源应共享。

3、应定期监控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情况,并有记录。

4、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8.2.3 临时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临时设施应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

2、临时施工用房应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宜采用吊顶。8.2.4 材料运输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

2、应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

3、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

4、应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和冬季施工的时间。

(三)优选项

8.3.1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应合理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8.3.2 临时用电设备应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8.3.3 使用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节能、高效、环保的规定。8.3.4 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应大于80%。8.3.5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电应分别计量

六、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要素评价表

(一)控制项

9.1.1 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9.1.2 实施临时用地应有审批用地手续。

9.1.3 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并应请报相关方核准。

(二)一般项

9.2.1 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减少占地。

2、应在经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组织施工。

3、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

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应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

5、应采用商品混凝土。

9.2.2 保护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2、应充分利用山地、荒地作为取、弃土场的用地。

3、施工后应恢复植被。

4、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应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用地。

5、在生态脆弱的地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貌复原。

(三)优选项

9.3.1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结构可靠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多层水泥活动板房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

9.3.2 对施工中发现的地下文物资源,应进行有效保护,处理措施恰当。9.3.3 地下水位控制应相对相邻地表和建筑物污有害影响。9.3.4 钢筋加工应配送化,构件制作应工厂化。

9.3.5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职工宿舍应满足2㎡/人的使用面积要求。

七、绿色示范工程评价要求

1、基本规定

(1)基本规定是绿色施工评价技术活动的依据。(2)基本规定是绿色施工管理核心。

(3)基本规定是绿色施工管理核心的最低标准。(4)基本规定要求: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基本内容》要求时,进入“四节一环保”的要素评价流程;否则,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基本规定检查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2、控制项

(1)控制项是《规范》根据绿色施工要求,结合要素的情况制定的必须执行的项目。(2)控制项是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没有选择的一种特定的动态管理过程。(3)控制项是本要素的最低控制标准。(4)控制项基本要求:

措施到位,全部满足要求,进入一般项和优选项评价流程;

否则,为非绿色施工要素。

3、一般项

(1)一般项目是绿色施工的次关键项目,对绿色施工及要素有影响,但不起否定作用的项目。

(2)在绿色施工实施中,可以有一定的偏差。

(3)绿色施工各要素一般项打分,主要依据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资料及绿色施工汇报等三个方面,现场有但工程资料没有的项目可适当给分,现场没有工程资料有或现场及资料都没有的项目,可不给分。

第三篇:绿色施工

某工业园区景观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要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绿色施工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2010年六月至2011年五月期间,我公司承接了塘沽区海洋高新区某工业园区景观工程施工任务,该工程总施工面积约 14000平方米;其中园区绿化约6400平方米、园区道路停车场地面硬化约7600平方米。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绿色施工要求,尽可能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技术和措施简述如下。

1.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

(1)在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活动中,我们尽可能采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使用高效节能电动机械,控制使用或尽量不使用耗能高、效率低、噪声大的机具。如,在地面夯实施工中,我们合理安排工序和工期,尽量一次性使用压路机压实地面,而尽量不使用噪声大、安全性能差的蛙式打夯机(蛤蟆夯)。

(2)利用园区现有和已有的条件,合理设计和安排办公及生活等临时设施。

(3)临时设施选用彩钢保温复合墙体和保温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好的门窗,减少临时设施用电量。

(4)夏季施工时,将住人的临舍安置在厂房的背阴处,减少空调运行时间,无法安置在背阴处的临舍,屋顶搭设遮阳网,以减少阳光照射引起的室内增温。

(5)我们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照明,大部分采用和使用节能灯,减少用电量。

(6)在工地生活区,职工浴室热水的热源以太阳能为主,用电为辅。

(7)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的制度,同时,施工中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8)施工用电装设电表,施工区与生活区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施工现场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账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电率。

2.节水措施

(1)施工区与生活区用水分别计量,绿化用水尽可能利用中水;在水源处设置了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如冲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等。

(3)现场绿化浇水、清洗车轮、洒水压尘一律使用中水,节约水资源。(4)经常对现场所有供水阀门进行检测、维修、更换,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浇水现场安排专人看管,做好水圈并及时移动浇水位置,禁止大水漫灌。

3.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措施

(1)脚手架及模板等专项方案进行会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加快周转材料的使用频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材料剪裁浪费,合理确定预拌混凝土掺合料及配合比。

(2)尽量考虑使用了业主单位原有的硬化路面,施工现场非道路部分铺设水泥方砖或临时绿化,保证施工现场不起尘土。

(3)建立材料用量台账,严格实施限额领料,并由项目部集中管理。定额规定的材料用量,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损耗量。

(4)建立回收小组,专门负责回收零散材料、包装材料,保证回收利用。

(5)总包项目部与劳务分包队签订材料使用协议,制定材料耗用承包和节超奖罚标准。对

损耗超出部分或没有超过损耗率的部分,按照有关奖罚标准对劳务分包队进行经济处罚或奖励。

4.防止周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空地采取临时绿化措施,做到黄土不露天。土方堆放场地采取覆盖及洒水措施,防止大风扬尘。(目前,针对pm2.5污染情况,决定在有pm2.5预警时,禁止土石方施工,损失的时间在预警解除后加班补回)(2)每天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对道路、物料堆放场地进行清扫,洒水降尘,保护周边空气清洁。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严密遮盖:运输时采取封闭运输措施,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4)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各种不洁车辆开离现场之前,须对车身进行清洗。

(5)施工区域严禁焚烧建筑垃圾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6)装饰装修材料选择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材料,并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

5.防止水土污染的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建立有效的排污系统,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他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

(2)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厕所产生的污水经分解、沉淀后通过场内的管线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使用清洁车定点定时对化粪池进行处理。

(3)食堂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将油污经沉淀隔油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二次污染。

(4)现场临时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5)工地大门口洗车池的水须循环使用,并对沉淀池进行定期清理,罐车清洗所用的废弃水经沉淀后用于绿化浇灌。

(6)施工现场雨水经雨水井初步沉淀后用于绿化浇灌。

6.防止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 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2)根据环保噪声标准要求,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将噪声较大的工序放在白天进行,夜间避免进行噪声较大的工作。每晚22时至次晨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怍业。

(3)对混凝土输送泵、木工棚及强噪声设备,实行封闭式隔声处理。(4)混凝土浇筑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

(5)架料、钢筋等材料进出场要采用吊装设备成捆吊装,严禁抛掷。模板、脚手架支拆和材料搬运时,应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作业时,人为活动的噪声要控制到最低点。

(6)手持电动工具或切割器具应尽量在封闭的区域内使用。

(7)所有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夜间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以减少噪声。

(8)高考和中考期间,应严格遵守地方政府部门有关规定,杜绝有噪声的工序作业。

7.防止光污染的技术措施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2)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8.弃物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2)废弃物运输确保不遗撒、不混放,送往有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应再回收利用。

(3)施工现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废料及时分拣和清运回收。

(4)办公区、生活区设置专门的生活垃圾回收站,每日有专人清理,临时宿所要专人每目清扫。

通过在施工中采取以上绿色施工技术和措施,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受到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

我单位在今后施工中,不但要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更要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使绿色施工技术随着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运用而得到充分的应用。施工企业应当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第四篇:绿色施工

谈如何在施工现场推广实施绿色施工的一点体会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叶兴林

前言

我做为一名项目经理,是实现公司策划及下达各项目标管理的组织执行着,如何在施工现场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达标,实施好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全员领略、制度建设、方案编制、过程控制、精细推广、总结优化的一些想法,在自己主导的项目施工中,充分调动施工全员的积极性,挖掘项目管理人员的潜力,发挥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倡导以人为本、环境和谐的理念,使绿色施工真正贯彻在项目实施中,担当起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责任。

1、施工全员全面领略绿色施工的意义及目的(进行交底)

目前的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管理层次不齐,一个项目70~80%的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使施工全员深刻了解绿色施工的含义、内容及目的,有助调动提升项目上绿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管理的针对性,使其明白这是一项施工全员的管理。1.1概念交底

1.1.1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1.2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2绿色施工的原则交底

1.2.1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项目上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1.2.2实施绿色施工,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5

1.2.3实施绿色施工,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2.4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1.2.5鼓励项目员工开展绿色施工好建议的开发研究,实施项目专项资金应用,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1.3绿色施工组成及内容交底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见图一)。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子集。

图一

2、制度建设、方案编制及管理评估 2.1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涉及组织管理、方案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 15

员安全与健康管理。2.2组织管理及制度建设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由项目综合事务部牵头,从办公室制度入手到技术、生产、物资设备、安全等职能部门都必须建立健全部门的管理制度。2.3绿色方案编制及控制措施要点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由我自己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编制完成,讨论审核后下达项目每个部门及每个人。

方案编制控制措施要包含以下内容

2.3.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3.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2.3.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2.3.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2.3.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2.4实施管理

2.4.1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4.2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2.4.2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2.5评价管理

2.5.1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15

2.5.2项目成立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2.6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2.6.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6.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2.6.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3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的过程控制 3.1场地环境保护方面

3.1.1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1.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

3.1.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3.1.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3.1.5采取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3.1.6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15

3.1.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3.1.8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3.2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

3.2.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覆盖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2.2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3.2.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育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3.2.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3.2.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3.2.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温地面、预/ 15

湿墙体、层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3.2.7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3.2.8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3.2.9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3.3噪音与振动控制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2011)的规定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l2524-2011)。

3.3.1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3.2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3.3.3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

3.3.3.1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

3.3.3.2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3.3.3.3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

3.3.3.4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 15

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

3.3.3.5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3.3.3.6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3.3.3.7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

3.3.3.8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3.3.9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3.4光污染控制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3.5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3.5.1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5.2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3.5.3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抽取地下水。

对于化学晶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15

3.6土壤保护

3.6.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3.6.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6.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6.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3.7建筑垃圾控制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3.7.1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 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7.2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3.8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3.8.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3.8.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8.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逐步开展统计分析项目的C0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02固定/ 15

量的工作。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4.1节材措施

4.1.1办公用品节约措施

每月25号各部门员工按需求提出次月的办公用品计划,部门主管审核后,交综合办公室备案。每月5号领用办公用品,须本人签字。

低值易耗品每人每月,可依据历史记录,依经验法则设定领用管理基准,超出数量自行解决不给予补领。可随部门或人员的工作状况调整发放时间。

管理消耗品各部门限定相应人员领用、使用、保管。二次领用需以旧换新,如有人为损坏或遗失,按原价予以赔偿。离职时须缴回。

特殊用途或紧急需求的办公用品,须填写临时办公计划并由主管领导签字审批。

提倡节约用纸,保证打印文稿文件的准确率,提高已使用的单面打印纸的二次利用率,自觉将废纸存放在固定的回收地点。

各部门控制打印成本;不得在办公室打印、复印私人资料等。各部门人员复印的文件文稿数量在10张以上需登记。

杜绝浪费现象,每季度由综合办公室进行统计,列入年终考评。

4.1.2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4.1.3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4.1.4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4.1.5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4.1.6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4.1.7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4.1.8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 15

量的70%以上。4.2结构材料

4.2.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4.2.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4.2.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2.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4.2.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4.2.6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4.3围护材料

4.3.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4.3.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4.3.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3.3.1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4.3.3.2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4.3.3.3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4.3.3.4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 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4.4装饰装修材料 / 15

4.4.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4.4.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4.4.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4.4.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4.4.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4.5周转材料

4.5.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4.5.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4.5.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胶合板。4.5.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4.5.5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4.5.6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5.1提高用水效率

5.1.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5.1.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设蓄水池,对雨水或基坑水进行储存,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5.1.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5.1.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 15

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1.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5.1.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5.1.7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5.1.8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5.2非传统水源利用

5.2.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5.2.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5.2.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5.2.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5.3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圈环境产生不良影响。6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6.1节能措施

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与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15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6.2机械设备与机具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6.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6.4施工用电及照明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没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办公区、生活区、公用设施(如厕所)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7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7.1临时用地指标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带声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 15

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7.2临时用地保护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7.3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韵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8总结和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8.1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8.2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 15

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8.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15

第五篇: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总 则

一、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

二、本制度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

三、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四、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节能的组织与管理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编制绿色施工材料计划和生产进度计划,经审批后执行。

二、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钢、木、装配式结构等构件应采取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的生产方式,构件的加工和进场顺序宜与现场安装顺序一致。

三、施工现场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如需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宜使用散装水泥。

四、按重庆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规定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 18

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做好检查记录与评价工作,并根据施工情况实施改进措施。

五、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做好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施工单位职责

一、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项目部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二、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和安全负责人,各分包单位负责实施,专业工程师负责监控和检查。三、四、五、六、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项目部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项目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七、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八、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施工准备与现场管理

一、根据设计文件、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和绿色施工总体要求,明确绿色施工目标、材料、方法和实施内容,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 18

审,根据绿色施工要求,必要时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

二、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2)应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

3)应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

4)应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设施。

5)应包含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等内容。

三、施工单位宜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数据库。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节能、减排和降耗指标分析和比较,采用高性能、低噪声和低能耗的机械设备。

四、施工现场应实行信息化管理,尽可能地减少纸张的使用,除必须以纸质形式存在的资料外。

五、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绿色、低碳建筑施工新技术。

施工场地及平面布置管理制度

一、在施工总平面设计时,根据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应根据施工场地、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方案。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宜利用现有场地及周边拟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

三、施工平面图设计应科学、合理,临时建筑、物料堆放与机械设备定位应准确,施工现场场容场貌应符合绿色环保。/ 18

四、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场地使用计划,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可按最低面积指标设计,有效使用临时设施用地;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区域应符合总体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施工中应减少场地干扰,保护环境。

五、办公用房宜设置在工地入口处,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区域设置,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

六、施工现场作业棚、库房、材料堆场等布置宜靠近交通线路和主要用料部位。

七、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基座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基座或利用在建工程的结构。

八、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宜远离噪声敏感区。

九、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随施工阶段进行调整,分别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施工全过程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减少施工用地;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布置其中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统筹规划施工道路;合理划分施工分区和流水段,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在施工现场周边按规范要求设置临时维护设施;现场内沿路设置畅通的排水系统;现场道路及结构以上施工用的主要场地做软化处理。本条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18 各个区分界明确,便于施工管理,符合统一管理协调原则。用火作业区、仓库区和现场、生活区之间一定要有可靠的防火间距。5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装卸,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采用装配式基座以及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前应进行相应力学计算,并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噪声敏感区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区域。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分阶段绘制平面布置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可按基础、主体和装饰装修阶段绘制。

场区围护及道路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大门、围挡和围墙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部件,并应工具化、标准化。

二、施工现场入口应设置绿色施工制度及公告图牌。

三、施工现场主要的硬化处理宜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和构件。

四、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围宜设绿色隔离带或其他绿化设施。

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一、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和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利用场地自然条件,临时建筑的体形宜规整,应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并应满足节能要求。

2)临时设施应采用保温、隔热效果好的防火阻燃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 18

门窗应采用密封保温隔热材料。

3)临时设施建设不宜使用一次性墙体材料,宜采用标准化设计,重复使用。4)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建筑物作为临时设施。活动板房和围挡应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轻质材料且满足消防要求。

5)动力线路、用水线路宜采用BIM技术优化设计,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并预先计算施工用水及用电量。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6)临时用电设施应采用节能型,办公区和生活区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不应少于80%,配置声控、光控等节能控制装置。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7)合理配置采暖设备、空调、风扇的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及合理的室内温度,实行分段分时使用。

8)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应包括节能措施,并落实到位。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电应分别计量。消防用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规定。

节材及材料利用管理制度

一、应根据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时点、库存情况等制定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计划。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优先选用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二、施工现场应通过有计划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和包装物的消耗耗,并通过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措施,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18

三、施工现场应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工程材料运输制度和废旧材料回收管理制度。

四、施工现场应建立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台账,提高废料利用率。

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一、现场应结合用水点位置进行输水管线线路选择和阀门预留位置的设计,做到管径合理、管路简捷,并采取防止管网和用水器具渗漏的措施。

二、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

三、施工现场宜建立雨水、中水或其他可利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系统,废水应经过有效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四、施工现场应按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的定额指标进行控制。

五、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自来水,宜采用中水或江、河水源。

六、施工现场宜采用直饮水系统。

节能及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二、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2.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3.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18

4.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三、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四、应提前策划、集中布置临时用电线路和施工现场用电设备,错峰用电,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六、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

七、应根据工程需要提前制定高能耗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减少电能消耗。

节约土地管理制度

一、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施工临时设施不宜占用绿地、耕地以及规划红线以外场地。

三、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扬尘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二、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18

三、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四、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五、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应进行绿化、美化。

六、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七、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八、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3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

九、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十、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有害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二、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五、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水土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 18

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二、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三、食堂应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四、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五、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二、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三、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光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二、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 18

一、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二、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一、工程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组织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调查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三、建设项目施工中涉及古树名木确需迁移,应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办理移植许可证和组织施工。

四、对场地内无法移栽、必须原地保留的古树名木应划定保护区域,严格履行园林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五、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

六、建设项目场址内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地上文物,应积极履行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原址保护方案,确保其不受施工活动损害。

七、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如采取覆盖砂石、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18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二、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四、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五、深井、地下隧道、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应戴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

六、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七、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二、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

三、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四、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18

五、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

六、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七、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1施工方案应结合基础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绿色施工措施,主要内容应包括:组织管理措施、资源节约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等。2地基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

2)土石方施工现场大门位置应设置限高栏杆、冲洗车装置;渣土运输车应有防止遗洒和扬尘的措施。

3)土石方工程开挖过程应详细勘察,逐层开挖,弃土应合理分类堆放、运输,遇到有腐蚀性的渣土应进行深埋处理,回填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3土石方工程在开挖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石方最短运距和各个项目施工的工序衔接,减少重复挖填,并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4土方作业对施工区域的所有障碍物,包括地下文物、树木、地上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和地下管线、电缆、坟墓、沟渠以及原有旧房屋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18

5桩身钢筋笼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同时焊渣应随清理随装袋,待焊接完成后,及时将收集的焊渣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1钢筋宜优化放样下料,合理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在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下,合理利用短筋。

2钢筋工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现场加工时,应采取集中加工方式。1)使用专用软件进行优化钢筋配料,能合理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充分利用短钢筋,使剩余的钢筋头最少。

2)钢筋采用工厂化加工并按需要直接配送及应用钢筋网片、钢筋骨架,是建筑业实现工业化的一项措施,能节省材料、节省能源、少占用土地、提高生产效率,应积极推广;钢筋采用现场加工时,也应尽量做到集中加工,有利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少占用场地。

3应选用周转率高的模板和支架体系,其材料宜选用回收利用高的材料。4制定模板及支架方案时,应贯彻“以钢代木”和应用新型材料的原则,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以保护森林资源。

5短木方应叉接接长,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应拼接并利用。

6混凝土振捣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也可采取围挡等降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7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当采用洒水或喷雾养护时,养护用水宜使用回收的基坑降水或雨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

三、砌体结构工程 / 18

1块体湿润和砌体养护宜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1)非传统水源是指不同于传统地表供水和地下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

2砌块砌筑时应按照排块图进行;非标准砌块应在工厂加工按比例进场,现场切割时应集中加工,并采取防尘降噪措施。

3施工前,应按房屋设计图编绘小砌块平,立面排列图;砌块切割应搭设专用的切砖棚,切砖棚应具有隔音降噪功能 并设有降尘设施,切割人员应配戴防噪、防尘、护目等防护用品。

四、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应结合加工、安装方案和焊接工艺要求,合理确定分段、分节数量和位置,优化节点构造,减少钢材用量;钢结构连接宜优先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2合理选择钢结构安装方案,大跨度钢结构宜采用起重机吊装、整体提升、顶升和滑移等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的方法。

3钢结构加工应制定废料减量化计划,优化下料、综合利用下脚料,废料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定期回收处理。

4钢材、零(部)件、成品、半成品件和标准件等产品应堆放在平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

5复杂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前,应采用仿真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以避免或减少错误或误差。

6钢结构现场涂装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涂料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五、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 18

1施工前,块材、板材和卷材应进行排版优化设计。

1)块材、板材、卷材类材料包括地砖、石材、石膏板、壁纸、地毯以及木质、金属、塑料类材料。施工前应进行合理排板,减少切割和因此产生的噪声及废料等。

2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宜采用工厂化加工。五金件、连接件、构造性构件宜采用工厂化标准件。

1)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加工应充分利用工厂化加工的优势,减少现场加工而产生的占地、耗能,以及可能产生的噪声和废水。

2)饰面材料的吊挂构件,如吊顶骨架、轻质隔墙骨架、架空地板骨架、挂板骨架、幕墙骨架等,以及各种固定、连接材料,如门窗五金、螺栓、连接杆、钉子、铆钉等,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种类繁多,现场加工效率较低,目前市场化、标准化程度高,应积极采用标准件。

3装饰装修工程应制定材料节约措施。材料损耗不应超出预算定额,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

4施工宜使用低噪声、低粉尘的设备、机具,应采取降低噪声、粉尘的措施。5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埋设。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

6抹灰墙面宜采用喷雾方法进行养护。

7涂料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周围设施污染,并应采取遮挡、防止挥发和劳动保护等措施。

8涂料调配应有计划性,减少每天的油漆剩余;废弃涂料必须全部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18

六、机电工程安装施工

1机电工程安装施工应遵守以下一般规定:

1)安装前应对各专业的设备及管线的布置结合装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宜采用BIM技术绘制综合管线图。

2)预制加工应采用工厂化制作方式。固定件、连接件等应为工厂化产品。管道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3)为减少现场焊接等高能耗作业,要求机电安装工程各专业的管道连接尽可能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2除锈、防腐宜在工厂内完成,接口处应采取可靠的防锈和防腐措施。必要的现场除锈作业应有遮挡扬尘的措施。现场涂装应采用无污染、耐候性好的材料。3选用能效高的设备和器具,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4设备安装产生的油污必须及时清理。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重复利用,并应有组织排放。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给排水管道试验时,宜采用从高层向底层分组进行的作业方案。高层试验用水逐步用于下层的试验。

2)冷冻水、冷却水管道试验宜分系统进行,试验用水在系统间循环使用。3)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应优先利用施工现场收集的雨水、中水等。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线导管暗敷时,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短管的回收应达到100%。/ 18

2)线路连接宜采用免焊接头。当必须锡焊时,电烙铁与人体的距离不得少于200mm。线路敷设完毕后,线头回收率应达到100%。

3)节能型电线、电缆、灯具的选用应达到100%,并经现场抽检达到产品节能标准。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复合风管的黏结胶水应采用环保型胶水。2)风管采用工厂化加工预制率应达到100%。

3)风管下料时应先下大管料,再下小管料;先下长料,后下短料。8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在不开空调主机设备的情况下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模拟调试。2)调试时应采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控制模式,动态调整设备运行。3)建筑智能化系统和空调系统联调时,应关闭空调新风系统,达到测试指标后应及时关闭空调系统。/ 18

下载绿色施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施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施工汇报材料

    目 录一、工程概况 .............................................. 2 二、项目管理目标及绿色施工创建目标 ........................ 2 三、绿色施工管理控制 ..............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节约土地管理制度 1、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各项建设少占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3、坚持市场配置的原则,妥善......

    绿色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节水措施 (1)编制详细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使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采用合理的管径、简捷的管路,有效地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2)施工现场办公......

    绿色施工自查报告

    篇一:绿色施工自查报告绿色施工自查总结报告—巨海8区酒店项目 内蒙古巨华集团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十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

    绿色施工自查报告

    绿色施工自查总结报告—巨海8区酒店项目内蒙古巨华集团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十月目 录 1 工程概况 .......................................... 1 2 绿色施工总......

    绿色施工方案

    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线路工程第2标段 绿色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发放编号: 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kV二通道线路工程第2标段 绿色施工方案 批准: 年 月 日审核:......

    绿色施工资料(大全)

    国家在绿色施工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所以选取其“四节一环保”的相关技术作为调查内容。 完善创建管理体系 开展绿色施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该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绿色施工新技术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3.模板脚手架技术 3.8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